EPC网管网优指标介绍_第1页
EPC网管网优指标介绍_第2页
EPC网管网优指标介绍_第3页
EPC网管网优指标介绍_第4页
EPC网管网优指标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TEE-UTRAN/EPC指标

内容提要一总体介绍三性能数据二-2-四总结配置数据联通LTE目标网演进架构-3-无线侧增加eNodeB及X2、S1接口核心网侧演进:新增MME或由SGSN升级支持MME新增SGW/PGW〔分设或合设〕SGSN通过GnGp接口与EPC互通,实现LTE与2G/3GPS域互操作VLR通过SGs接口与MME互通实现语音业务的CSFB控制和承载的别离,分成控制面节点MME和用户面节点架构扁平化,eNB+MME/SGW的扁平架构,eNB对MME/SGW可见支持端到端的QoS保证支持多接入技术和现有3GPP系统的互通,同时支持非3GPP网络(e.g.WLAN、WiMAX)的接入,支持用户在3GPP网络和非3GPP网络之间的漫游和切换

中国联通网管指标体系设计思路-4-原始性能指标〔PI〕主设备北向接口上报的不断补充、完善的联通网络指标体系网络运行质量KPI指标反映网络性能、运行质量的关键指标不同运营阶段需要关注的重点KPI指标

中国联通网络优化及业务分析指标体系标准框架中国联通OSS-GSM/WCDMA/LTE网络优化及业务分析指标体系第一局部:指标定义方法V2.0第二局部:GSM无线接入网指标定义及映射V2.0第三局部:WCDMA无线接入网定义及映射V2.0第四局部:电路域核心网定义及映射V2.0第五局部:分组域核心网定义及映射V2.0第六局部:E-UTRAN指标定义及映射V2.0〔未发布〕第七局部:EPC指标定义及映射V2.0〔未发布〕-5-内容提要一总体介绍三性能数据二-6-四总结配置数据EPC配置数据-7-对象配置名称配置说明MMEPLMN列表PLMN-ID的列表,PLMN-Id=移动国家码(Mcc)+移动网络码(Mnc)。MME码MME码在MME资源池内唯一,如果是重叠资源池,那么则是在重叠资源池范围内唯一。MME池标识MME池的标识(3GPPTS23.401)MME的FQDNDiameter节点的一标识(RFC3588)最大附着用户数当前软硬件配置条件下(如licence限制),MME最大支持的附着的(EMM-REGISTERED)UE的数量。组内权重MME组内该MME的权重,权重代表了eNodeB选择MME的概率。取值为整数[0..100]。组内权重为X,代表eNodeB在组内选择该MME的概率为X%。PGWPGW的FQDNDiameter节点的一标识(RFC3588)最大承载数当前软硬件配置条件下(如licence限制),PGW最大支持的并发承载数。最大数据吞吐率PGW最大每秒能处理的数据量,包括双向流量,Gbps。PGWAPN接入点名指用户上网时所使用的接入点名(APN),如“UNINET”接入方式表示采用的接入方式:透明接入方式,或不透明接入方式。最大EPS承载数目表示该APN中支持的最大EPS承载数目,当取值为0时表示不限制。上行最大比特率表示该APN中支持的上行最大比特率,当取值为0时表示不限制。下行最大比特率表示该APN中支持的下行最大比特率,当取值为0时表示不限制。是否支持PUSH业务是否支持PUSH业务地址类型表示地址的类型,包括:动态(dynamic)静态(static)IP地址分段列表指该地址对象中存储的地址段列表。其中每个地址段包含有一个起始地址IP地址(BeginIp),和该段的IP地址数目来确定。SGWServingGW的网络标识符ServingGW的全球唯一标识,表示方式为:“MCC-MNC-SGWID”以上各位均为十进制数字(digits)PLMN列表PLMN-ID的列表,PLMN-Id=移动国家码(Mcc)+移动网络码(Mnc)。最大承载数当前软硬件配置条件下(如licence限制),ServingGw最大支持的并发承载数。最大数据吞吐率在当前的软硬件配置情况下,SGW最大每秒能处理的数据量,包括双向流量。PCRFPCRF的FQDNDiameter节点的一标识(RFC3588)最大Gx消息处理能力PCRF最大每秒可处理的Gx接口消息(包括CCR、CCA、RAR、RAA)数(个/秒)。(3GPPTS29.212)在线会话容量PCRF可支持的最大在线IPcan会话数HSSHSS的FQDNDiameter节点的一标识(RFC3588)最大可存储的IMSI个数当前软硬件配置条件下,HSS最大可存储的IMSI数量最大可存储的MSISDN个数当前软硬件配置条件下,HSS最大可存储的MSISDN数量接口LTE网元间接口动态连接EpRpDynS6aMme、EpRpDynS11Mme、EpRpDynS11Sgw、EpRpDynS5S8Sgw、EpRpDynS5S8Pgw、EpRpDynGxPcrf内容提要一总体介绍三性能数据二-8-四总结根底数据EPC性能数据分析-9-接入类反映用户接入性能的指标附着、业务请求等用户管理类用户数、鉴权、策略、插入/删除用户数据、计费等移动性反映切换性能的指标X2/S1接口切换、跟踪区更新、系统间切换会话类建立专用/默认承载业务量反映网络/接口承载的流量峰值/平均流量、业务包数量等资源负荷业务、负荷、资源使用承载数、附着用户数、CPU负荷等1、网络接入类指标-10-与附着相关的指标EPS附着成功率排除用户原因的EPS附着成功率EPS/IMSI联合附着成功率排除用户原因的EPS/IMSI联合附着成功率平均附着时长与业务请求相关的指标业务请求成功率UE发起的扩展业务请求成功率EPS附着成功率-11-指标意义:EPS附着成功率为MS发起EPS附着请求的成功比例〔含默认承载建立/激活成功率〕计算公式:EPS附着成功率=EPS附着成功次数/EPS附着请求次数×100%排除用户原因的EPS附着成功率=EPS附着成功次数/(EPS附着请求次数-用户原因导致的EPS附着失败次数)×100%统计点:EPS附着成功次数:MME向UE发送“AttachAccept”消息EPS附着请求次数:MME收到UE发送“AttachRequest”消息用户原因导致的EPS附着失败次数:MME向UE发送“AttachReject”消息,Cause值为:#3、#6、#7、#8、#11、#12、#13、#14、#15、#25EPS/IMSI联合附着成功率-12-指标意义:EPS/IMSI联合附着成功率为UE发起EPS/IMSI联合附着请求的成功比例〔含默认承载建立/激活成功率〕计算公式:EPS/IMSI联合附着成功率=〔EPS/IMSI联合附着EPS和non-EPS效劳成功次数+EPS/IMSI联合附着EPS和SMS-only效劳成功次数〕/EPS/IMSI联合附着请求次数×100%排除用户原因的EPS/IMSI联合附着成功率=〔EPS/IMSI联合附着EPS和non-EPS效劳成功次数+EPS/IMSI联合附着EPS和SMS-only效劳成功次数〕/(EPS/IMSI联合附着请求次数-用户原因导致的EPS/IMSI联合附着失败次数)×100%统计点:EPS/IMSI联合附着EPS和non-EPS效劳成功次数:“ATTACHACCEPT”消息次数,且其中“EPSattachresultIE”为“combinedEPS/IMSIattach”;不统计重传的“ATTACHACCEPT”消息;EPS/IMSI联合附着EPS和SMS-only效劳成功次数:“ATTACHACCEPT”消息次数,其中的“EPSattachresultIE”为“combinedEPS/IMSIattach”,且“AdditionalupdateresultIE”为“SMSOnly”;不统计重传的“ATTACHACCEPT”消息;EPS/IMSI联合附着请求次数:MME接收MS发送的“ATTACHREQUEST”消息次数,“ATTACHREQUEST”消息中“AttachtypeIE”指示“combinedEPS/IMSIattach”。用户原因导致的EPS/IMSI联合附着失败次数:MME向UE发送“AttachReject”消息,Cause值为:#3、#6、#7、#8、#11、#12、#13、#14、#15、#25,仅在联合附着过程中统计。简化的EPS/IMSI联合附着流程-13-平均附着时长-14-指标意义:指UE附着至LTE网络所需时间,附着过程包含了缺省承载的分配过程;计算公式:平均附着时长=累计附着过程时长/EPS附着成功次数统计点:EPS附着成功次数:MME收到UE发送“AttachComplete”消息累计附着过程时长:MME从UE收到EPS附着请求消息〔ATTACHREQUEST〕到MME收到附着完成消息〔ATTACHCOMPLETE〕消息的间隔时长。对于跨统计周期的附着,附着时长仅在附着完成所在周期内计算。业务请求成功率-15-指标意义:业务请求被接受的次数与业务请求次数的比值计算公式:业务请求成功率=〔业务请求成功次数+用户原因导致的业务请求被拒绝次数〕/业务请求次数*100%统计点:业务请求成功次数:MME向UE发送“INITIALCONTEXTSETUPRESPONSE”消息业务请求次数:MME收到eNodeB发送的“SERVICEREQUEST”消息用户原因导致的业务请求被拒绝次数:MME向UE发送“SERVICEREJECT”消息,Cause值为:#3、#6、#7、#9、#10、#11、#12、#13、#15、#25、#111UE发起的扩展业务(CSFB)请求成功率-16-指标意义:UE发起的扩展业务〔CSFB〕请求被接受的次数与扩展业务请求次数比值计算公式:UE发起的扩展业务请求成功率%=UE发起的扩展业务请求成功次数/(UE发起的主叫扩展业务请求次数+UE发起的被叫扩展业务请求次数)*100%;统计点:UE发起的扩展业务请求成功次数:在扩展业务请求过程中,MME从eNodeB收到InitialContextSetup/ModificationResponse消息UE发起的主叫扩展业务请求次数:MME收到UE发送“EXTENDEDSERVICEREQUEST”消息,该消息的ServiceType=1UE发起的被叫扩展业务请求次数:MME收到UE发送“EXTENDEDSERVICEREQUEST”消息,该消息的ServiceType=02、用户管理类指标-17-MME用户管理鉴权成功率鉴权信息查询成功率MME空闲态用户数MME连接态用户数MME附着用户数SGW用户管理SGW平均附着用户数SGW峰值附着用户数PGW用户管理PGW鉴权成功率CDR传送成功率PGW计费开始成功率PGW平均附着用户数PGW峰值附着用户数HSS用户管理HSS鉴权信息查询成功率插入用户数据成功率删除用户数据成功率去除UE成功率通知成功率HSS鉴权容量利用率HSS鉴权用户数HSS放号用户数HSS活动用户数PCRF用户管理RA成功率CC发起成功率CC更新成功率CC结束成功率用户管理类指标-18-指标意义:

反映MME、SGW、PGW中附着用户数量计算公式:

MME附着用户数=MME空闲态用户数+MME连接态用户数统计点:MME空闲态用户数:

MME于统计周期结束点采样得到的处于ECM-IDLE状态的用户数;MME连接态用户数:

MME于统计周期结束点采样得到的处于ECM-CONNECTED状态的用户数;SGW平均附着用户数:SGW对处于附着状态下的用户数目进行采样,然后取多个周期内的采样值的算术平均值;SGW峰值附着用户数:SGW对处于附着状态下的用户数目进行采样,然后取多个周期内的采样值的最大值;PGW平均附着用户数:PGW对处于附着状态下的用户数目进行采样,然后取多个周期内的采样值的算术平均值;PGW峰值附着用户数:PGW对处于附着状态下的用户数目进行采样,然后取多个周期内的采样值的最大值。MME、SGW/PGW用户数指标指标意义:反映HSS中鉴权、活动、放号用户数量计算公式:HSS鉴权容量利用率=HSS鉴权用户数/最大可存储的IMSI个数*100%统计点:HSS鉴权用户数:统计SAE-HSS中存储的鉴权用户总数量;HSS放号用户数:HSS中存储的MSISDN数量;HSS活动用户数:HSS中存储的MSISDN数量中,含有位置信息〔MME地址或SGSN〕的局部。HSS用户数指标用户管理类指标-19-指标意义:反映MME对用户鉴权、MME-HSS取鉴权信息成功比例计算公式:HSS鉴权信息查询成功率=HSS鉴权信息查询成功次数/HSS鉴权信息查询请求次数×100%

鉴权信息查询成功率=鉴权信息查询成功次数/鉴权信息查询请求次数×100%

鉴权成功率=〔鉴权请求次数-鉴权参数错误次数-鉴权失败次数〕/鉴权请求次数×100%统计点:(HSS)鉴权信息查询成功次数:MME收到(HSS发出)返回的“AUTHENTICATIONINFORMATIONANSWER”消息,其中的AVP值Result-Code=2XXX;(HSS)鉴权信息查询请求次数:MME始发(HSS收到)的“AUTHENTICATIONINFORMATIONREQUEST”;(HSS)鉴权信息查询失败次数:MME收到(HSS发出)返回的“AUTHENTICATIONINFORMATIONANSWER”消息,其中的AVP值Result-Code不为2XXX;鉴权请求次数:MME向UE发送“AUTHENTICATIONREQUEST”消息次数;鉴权参数错误次数:UE向MME发送的“AUTHENTICATIONFAILURE”消息中cause值为20、21、26的次数;鉴权失败次数:MME向UE发送“AUTHENTICATIONREJECT”消息,表示鉴权失败。鉴权类指标用户管理类指标-20-指标意义:反映PGW在AAA鉴权、话单传递、开始计费等封面的性能计算公式:PGW鉴权成功率=PGW鉴权成功次数/PGW鉴权请求次数×100%CDR传送成功率=CDR传送成功次数/CDR传送请求次数×100%PGW计费开始成功率=PGW计费开始成功次数/PGW计费开始请求次数×100%统计点:PGW鉴权请求次数:PGW向AAA效劳器发送鉴权请求“ACCESSREQUEST”的次数;PGW鉴权成功次数:PGW从AAA效劳器收到鉴权成功“ACCESSACCEPT”的次数;CDR传送请求次数:PGW向CGF发“DATARECORDTRANSFERREQUEST”消息传递CDR信息,分类型统计:类型1触发信令:PGW每次向CGF发送"Senddatarecordpacket;类型2触发信令:PGW每次向CGF发送"sendpossiblyduplicateddatarecordpacket";CDR传送成功次数:PGW从CGF收到数据记录传送响应〔DATARECORDTRANSFERRESPONSE,3GPPTS32.015〕消息且原因为"RequestAccepted"的次数;PGW计费开始请求次数:PGW向AAA效劳器发送计费请求“ACCOUNTINGREQUESTSTART”的次数;PGW计费开始成功次数:PGW从AAA效劳器收到计费成功“ACCOUNTINGRESPONSESTART”的次数。PGW用户计费管理指标用户管理类指标-21-指标意义:反映HSS插入/删除用户数据、去除用户、通知等过程的成功比例计算公式:插入用户数据成功率=插入用户数据成功次数/插入用户数据请求次数×100%删除用户数据成功率=删除用户数据成功次数/删除用户数据请求次数×100%去除UE成功率=去除UE成功次数/去除UE请求次数×100%通知成功率=通知成功次数/通知请求次数×100%统计点:插入用户数据成功次数:HSS从MME收到“INSERTSUBSCRIBERDATAANSWER”,其中的AVP值Result-Code=2XXX;插入用户数据请求次数:HSS向MME发送“INSERTSUBSCRIBERDATAREQUEST”;删除用户数据成功次数:HSS从MME收到“DELETESUBSCRIBERDATAANSWER”,其中的AVP值Result-Code=2XXX;删除用户数据请求次数:HSS向MME发送“DELETESUBSCRIBERDATAREQUEST”;去除UE成功次数:HSS向MME返回“PURGEUEANSWER”,其中AVP值Result-Code=2XXX;去除UE请求次数:HSS接收到MME始发的“PURGEUEREQUEST”;通知成功次数:HSS向MME返回“NOTIFYANSWER”;通知请求次数:HSS接收到MME始发的“NOTIFYREQUEST”。HSS用户数据管理指标用户管理类指标-22-指标意义:

反映PCRF重鉴权、策略启用/更新/结束的成功情况计算公式:RA成功率=RA成功次数/RA请求次数×100%CC发起成功率=CC发起成功次数/CC发起请求次数×100%CC更新成功率=CC更新成功次数/CC更新请求次数×100%CC结束成功率=CC结束成功次数/CC结束请求次数×100%统计点:RA成功次数:

PCRF收到Re-Auth-Anwer(Result-Code=2001)消息;RA请求次数:PCRF发出Re-Auth-Request消息;RA失败次数:PCRF收到Re-Auth-Anwer(Result-Code≠2001)消息;RA超时次数:PCRF的等待定时器超时仍未收到Re-Auth-Answer消息;CC发起成功次数:PCRF发CC-Answer(CC-Request-Type=INITIAL_REQUEST,Result-Code=2001)消息;CC发起请求次数:PCRF收到CC-Request(CC-Request-Type=INITIAL_REQUEST)消息;CC发起失败次数:PCRF发出CC-Anwser(Result-Code≠2001)消息;并按不同的原因码进行统计;CC更新成功次数:PCRF发CC-Answer(CC-Request-Type=UPDATE_REQUEST,Result-Code=2001)消息;CC更新请求次数:PCRF收到CC-Request(CC-Request-Type=UPDATE_REQUEST)消息;CC结束成功次数:PCRF发出CC-Answer(CC-Request-Type=TERMINATE_REQUEST,Result-Code=2001);CC结束请求次数:PCRF收到CC-Request(CC-Request-Type=TERMINATE_REQUEST)消息。PCRF用户策略管理指标3、移动管理类指标-23-跟踪区/位置区更新相关跟踪区更新成功率排除MME间用户原因的跟踪区更新成功率GnGpSGSN向MME的跟踪区更新成功率MME内SGW内跟踪区更新成功率MME内SGW间跟踪区更新成功率MME间SGW内跟踪区更新成功率MME间SGW间跟踪区更新成功率联合跟踪区更新成功率MME向VLR发送位置更新成功率MME更新位置成功率〔S6a接口〕HSS更新位置成功率HSS取消位置成功率切换相关MME内S1接口切换成功率MME内X2接口切换成功率系统内MME间切换出成功率系统内MME间切换入成功率GnGpSGSN到MME的联合切换伴随重定位成功MME到GnGpSGSN联合硬切换伴随重定位成功率寻呼相关寻呼成功率跟踪区寻呼成功率一次寻呼成功率VLR发送的寻呼成功率VLR发送CS呼叫发起的寻呼成功率VLR发送SMS发起的寻呼成功率跟踪区更新性能指标-原始指标统计点-24-跟踪区更新性能指标-KPI说明-25-指标意义:反映LTE系统跟踪区更新的相关性能指标计算公式:跟踪区更新成功率=〔GnGpSGSN向MME的跟踪区更新成功次数+MME内SGW内跟踪区更新成功次数+MME内SGW间跟踪区更新成功次数+MME间SGW内跟踪区更新成功次数+MME间SGW间跟踪区更新成功次数〕/〔GnGpSGSN向MME的跟踪区更新请求次数+MME内SGW内跟踪区更新请求次数+MME内SGW间跟踪区更新请求次数+MME间SGW内跟踪区更新请求次数+MME间SGW间跟踪区更新请求次数〕×100%排除MME间用户原因的跟踪区更新成功率=〔GnGpSGSN向MME的跟踪区更新成功次数+MME内SGW内跟踪区更新成功次数+MME内SGW间跟踪区更新成功次数+MME间SGW内跟踪区更新成功次数+MME间SGW间跟踪区更新成功次数〕/〔GnGpSGSN向MME的跟踪区更新请求次数+MME内SGW内跟踪区更新请求次数+MME内SGW间跟踪区更新请求次数+MME间SGW内跟踪区更新请求次数+MME间SGW间跟踪区更新请求次数-MME内跟踪区更新用户原因失败次数-MME间跟踪区更新用户原因失败次数〕×100%联合跟踪区更新成功率=联合跟踪区更新成功次数/联合跟踪区更新请求次数×100%GnGpSGSN向MME的跟踪区更新成功率=(GnGpSGSN向MME的跟踪区更新成功次数)/(GnGpSGSN向MME的跟踪区更新请求次数)×100%联合跟踪区更新成功率=联合跟踪区更新成功次数/联合跟踪区更新请求次数×100%MME内SGW内跟踪区更新成功率=MME内SGW内跟踪区更新成功次数/MME内SGW内跟踪区更新请求次数×100%MME内SGW间跟踪区更新成功率=MME内SGW间跟踪区更新成功次数/MME内SGW间跟踪区更新请求次数×100%MME间SGW内跟踪区更新成功率=MME间SGW内跟踪区更新成功次数/MME间SGW内跟踪区更新请求次数×100%MME间SGW间跟踪区更新成功率=MME间SGW间跟踪区更新成功次数/MME间SGW间跟踪区更新请求次数×100%统计点:如前一页所述寻呼相关指标-原始指标统计点-26-寻呼相关指标-KPI说明-27-指标意义:MME寻呼用户成功的概率计算公式:寻呼成功率=〔一次寻呼响应次数+二次寻呼响应次数〕/寻呼请求次数×100%一次寻呼成功率=一次寻呼响应次数/寻呼请求次数×100%跟踪区寻呼成功率=〔每跟踪区一次寻呼响应次数+每跟踪区二次寻呼响应次数〕/每跟踪区寻呼请求次数×100%VLR发送的寻呼成功率=〔SMS发起的VLR寻呼成功次数+CS呼叫发起的VLR寻呼成功次数〕/〔MME收到SMS发起的寻呼请求次数+MME收到CS呼叫发起的寻呼请求次数〕×100%VLR发送CS呼叫发起的寻呼成功率=CS呼叫发起的VLR寻呼成功次数/MME收到CS呼叫发起的寻呼请求次数×100%VLR发送SMS发起的寻呼成功率=SMS发起的VLR寻呼成功次数/MME收到SMS发起的寻呼请求次数×100%统计点:一次寻呼响应次数:MME发一次寻呼请求后二次寻呼前,MME收到UE发送响应寻呼请求的业务请求,每跟踪区统计二次寻呼响应次数:MME一次寻呼未收到UE响应,发送二次寻呼〔含二次以上,统称为二次寻呼〕请求消息后,收到UE发送的响应寻呼请求的业务请求,每跟踪区统计;寻呼请求次数:MME发送S1接口寻呼请求消息,消息中的CNDomain为EPS,每跟踪区统计;SMS发起的VLR寻呼成功次数:VLR发PagingRequest〔“ServiceindicatorIE”为“SMSindicator”〕后,MME向VLR发送ServiceRequest消息CS呼叫发起的VLR寻呼成功次数:VLR发PagingRequest〔“ServiceindicatorIE”值为“CScallindicator”〕后,MME向VLR发送ServiceRequest消息MME收到SMS发起的寻呼请求次数:VLR发PagingRequest,“ServiceindicatorIE”为“SMSindicator”MME收到CS呼叫发起的寻呼请求次数:VLR发PagingRequest,“ServiceindicatorIE”为“CScallindicator”MME拒绝VLR寻呼请求次数:MME向VLR发PagingReject,#0,#1,#3,#4,#5,#6,#13原因分别统计MME向UE发送的CS效劳通知次数:MME向UE发送CSServiceNotification消息MME向UE发送的CS寻呼请求次数:MME向UE发送PagingRequest消息,且“CNdomainIE”值为“CS”位置更新相关指标-28-指标意义:MME与HSS和MSC/VLR之间的关于位置更新的性能指标计算公式:MME向VLR发送位置更新成功率=MME收到VLR发送的位置更新接受次数/MME向VLR发送位置更新请求次数×100%HSS更新位置成功率=HSS更新位置成功次数/HSS更新位置请求次数×100%HSS取消位置成功率=HSS取消位置成功次数/HSS取消位置请求次数×100%MME更新位置成功率=MME更新位置成功次数/MME更新位置请求次数×100%统计点:MME收到VLR发送的位置更新接受次数:MME发一次寻呼请求后二次寻呼前,MME收到UE发送响应寻呼请求的业务请求,每跟踪区统计;MME向VLR发送位置更新请求次数:MME一次寻呼未收到UE响应,发送二次寻呼〔含二次以上,统称为二次寻呼〕请求消息后,收到UE发送的响应寻呼请求的业务请求,每跟踪区统计;MME收到VLR发送的位置更新拒绝次数:MME发送S1接口寻呼请求消息,消息中的CNDomain为EPS,每跟踪区统计;HSS更新位置请求次数:HSS接收到MME始发的“UPDATELOCATIONREQUEST”消息HSS更新位置成功次数:HSS向MME返回“UPDATELOCATIONANSWER”,AVP值Result-Code=2XXXHSS更新位置失败次数:HSS向MME返回“UPDATELOCATIONANSWER”,AVP值Result-Code不为2XXXHSS取消位置请求次数:HSS向MME发送“CANCELLOCATIONREQUEST”HSS取消位置成功次数:HSS接收MME的“CANCELLOCATIONANSWER”,AVP值Result-Code=2XXXMME更新位置请求次数:MME发送的“位置更新请求消息ULR”消息MME更新位置成功次数:MME收到HSS返回的“位置更新成功的响应消息ULA”,Result-Code=2XXXMME更新位置失败次数:MME收到HSS返回的“位置更新成功的响应消息ULA”,Result-Code不为2XXX切换性能-系统内S1-原始指标统计点-29-切换性能-系统内X2-原始指标统计点-30-切换性能-系统内S1/X2切换KPI说明-31-指标意义:

MME内/间基于S1接口的切换性能,MME内基于X2接口的切换性能计算公式:MME内S1接口切换成功率=MME内S1接口切换成功次数/MME内S1接口切换请求次数×100%MME内X2接口切换成功率=MME内X2接口切换成功次数/MME内X2接口切换请求次数×100%系统内MME间切换出成功率=系统内MME间切换出成功次数/系统内MME间切换出请求次数×100%系统内MME间切换入成功率=系统内MME间切换入成功次数/系统内MME间切换入请求次数×100%统计点:MME内S1接口切换请求次数:MME收到源eNodeB发“HANDOVERREQUIRED”MME内S1接口切换成功次数:MME收到目标eNodeB发“HANDOVERNOTIFY”

MME内X2接口切换请求次数:统计MME收到目标eNodeB发出的PATHSWITCHREQUEST消息的个数MME内X2接口切换成功次数:统计MME向目标eNodeB发送PATHSWITCHREQUESTACKNOWLEDGE消息系统内MME间切换出请求次数:MME发出“FORWARDRELOCATIONREQUEST”消息系统内MME间切换出成功次数:MME收目标MME发的FORWARDRELOCATIONCOMPLETENOTIFICATION系统内MME间切换入请求次数:MME收到源MME发送的“FORWARDRELOCATIONREQUEST”消息系统内MME间切换入成功次数:MME收到源MME发出的“FORWARDRELOCATIONCOMPLETEACKNOWLEDGE”消息切换性能-系统间切出成功率〔到3G〕-32-系统间切出成功率指标意义:MME到GnGpSGSN联合硬切换伴随重定位的成功率计算公式:MME到GnGpSGSN联合硬切换伴随重定位成功率%=MME到GnGpSGSN联合硬切换伴随重定位成功次数/MME到GnGpSGSN联合硬切换伴随重定位请求次数*100%;统计点:MME到GnGpSGSN联合硬切换伴随重定位成功次数:MME向GnGpSGSN发送“FORWARDRELOCATIONCOMPLETEACKNOWLEDGE”消息MME到GnGpSGSN联合硬切换伴随重定位请求次数:MME向GnGpSGSN发送的“FORWARDRELOCATIONREQUEST”消息切换性能-系统间切入成功率〔从3G〕-33-系统间切入成功率指标意义:GnGpSGSN到MME的联合硬切换伴随SRNS重定位的成功率计算公式:GnGpSGSN到MME的联合硬切换伴随重定位成功率%=GnGpSGSN到MME的联合硬切换伴随重定位成功次数/GnGpSGSN到MME的联合硬切换伴随重定位请求次数*100%;统计点:GnGpSGSN到MME的联合硬切换伴随重定位成功次数:MME收到GnGpSGSN发送“FORWARDRELOCATIONCOMPLETEACKNOWLEDGE”消息GnGpSGSN到MME的联合硬切换伴随重定位请求次数:MME收到GnGpSGSN发送“FORWARDRELOCATIONREQUEST”消息4、会话管理类指标-34-MME统计的会话管理类指标缺省承载激活成功率专用承载激活成功率EPS承载修改成功率MME建立缺省S5S8承载成功率MME建立专用S5S8承载成功率MME承载平均个数MME承载最大个数MME发起的DNS解析成功率SGW统计的会话管理类指标S11缺省承载建立成功率S11专用承载建立成功率S11修改承载成功率SGW承载删除成功率缺省承载建立成功率专用承载建立成功率修改承载成功率SGW承载容量平均利用率SGW承载容量峰值利用率PGW统计的会话管理类指标PGW专用承载建立成功率PGW专用承载平均建立时长PGW专用承载删除成功率PGW有QoS更新的承载修改成功率PGW无QoS更新的承载修改成功率PGW承载容量平均利用率PGW承载容量峰值利用率承载建立相关指标-原始指标统计点1-35-承载建立相关指标-原始指标统计点2-36-承载建立相关指标-37-指标意义:

反映Uu、S11、S5/S8接口承载建立、激活性能计算公式:

缺省承载激活成功率=缺省承载激活成功次数/缺省承载激活请求次数×100%专用承载激活成功率=专用承载激活成功次数/专用承载激活请求次数×100%MME建立缺省S5S8承载成功率=MME成功建立的缺省S5S8承载数/MME请求建立的缺省S5S8承载数×100%MME建立专用S5S8承载成功率=MME成功建立的专用S5S8承载数/MME请求建立的专用S5S8承载数×100%S11缺省承载建立成功率=S11成功建立缺省承载个数/S11请求建立缺省承载个数×100%S11专用承载建立成功率=S11成功建立专用承载个数/S11请求专用缺省承载个数×100%缺省承载建立成功率=成功建立缺省承载个数/请求建立缺省承载个数×100%专用承载建立成功率=成功建立专用承载个数/请求建立专用承载个数×100%PGW专用承载建立成功率=PGW专用承载建立成功个数/PGW专用承载建立请求个数×100%PGW专用承载平均建立时长=PGW专用承载建立累计时长/PGW专用承载建立成功个数统计点:参见统计点示意图承载修改/更新相关指标-38-指标意义:

反映Uu、S11、S5/S8接口承载修改、更新等性能计算公式:

EPS承载修改成功率=EPS承载修改成功次数/EPS承载修改请求次数×100%PGW有QoS更新的承载修改成功率=PGW有QoS更新的承载修改成功个数/PGW有QoS更新的承载修改请求个数×100%PGW无QoS更新的承载修改成功率=PGW无QoS更新的承载修改成功个数/PGW无QoS更新的承载修改请求个数×100%S11修改承载成功率=S11成功修改承载个数/S11请求修改承载个数×100%S11专用承载建立成功率=S11成功建立专用承载个数/S11请求专用缺省承载个数×100%修改承载成功率=成功修改承载个数/请求修改承载个数×100%统计点:参见统计点示意图承载删除、DNS解析-39-指标意义:

反映PGW、SGW删除专用承载的性能计算公式:

SGW承载删除成功率=SGW承载删除成功个数/SGW承载删除请求个数×100%PGW专用承载删除成功率=PGW专用承载删除成功个数/PGW专用承载删除请求个数×100%MME发起的DNS解析成功率=MME发起的DNS解析成功次数/MME发起的DNS解析请求次数×100%统计点:参见统计点示意图5、业务量类指标-40-MME业务量指标S1-MME接口IP包流入数量S1-MME接口IP包流出数量S1-MME接口IP数据包流入流量S1-MME接口IP数据包流出流量MME向VLR发送上行数据包次数MME接收VLR的下行数据包次数SGW业务量指标S1-U接口接收峰值速率S1-U接口发送峰值速率S1-U口接收GTP-U数据包个数S1-U口发送GTP-U数据包个数S1-U口接收GTP-U数据包字节数S1-U口发送GTP-U数据包字节数S5/S8接口SGW接收字节数S5/S8接口SGW发送字节数S5/S8接口SGW接收GTP包数S5/S8接口SGW发送GTP包数PGW业务量指标分APN统计PGW接收GTP层字节数分APN统计PGW发送GTP层字节数PGW从S5/S8接口接收GTP包数PGW向S5/S8接口发送GTP包数PGW从S5/S8接口接收GTP层字节数PGW向S5/S8接口发送GTP层字节数PGW从S5/S8接口出错丢弃的GTP包数SGi接口接收IP包数SGi接口发送IP包数SGi接口接收IP包字节数SGi接口发送IP包字节数SGi接口丢弃的IP包数SGi接口接收字节峰值速率SGi接口发送字节峰值速率SGi接口接收包峰值速率SGi接口发送包峰值速率SMSoverLTE信令流程-41-6、资源负荷类指标-42-MME资源负荷指标MME数量MME最大附着用户数MME平均负荷MME附着容量利用率MME承载平均个数MME承载最大个数SGW资源负荷指标SGW数量SGW最大承载数SGW最大数据吞吐率SGW平均负荷SGW数据吞吐容量利用率SGW承载容量平均利用率SGW承载容量峰值利用率PGW资源负荷指标PGW数量PGW最大承载数PGW最大数据吞吐率PGW承载容量平均利用率PGW承载容量峰值利用率PGW平均负荷PGW数据吞吐容量利用率HSS资源负荷指标HSS静态容量利用率HSS平均负荷PCRF资源负荷指标PCRF平均负荷PCRF利用率系统负荷及配置指标-43-指标意义:

反映MME、SGW、PGW、HSS、PCRF等网元的处理能力负荷及数量计算公式:无统计点:MME数量:由网管系统实时统计北向接口上报的MmeFunction对象实例个数MME平均负荷:在统计时长内定期采样MME处理器负荷,并在统计周期末将所有采样结果累加求平均值SGW数量:由网管系统实时统计北向接口上报的ServingGwFunction对象实例个数SGW平均负荷:对SGW功能实体所在的网元的硬件处理负荷进行采样,然后取算术平均值PGW数量:由网管系统实时统计北向接口上报的PgwFunction对象实例个数PGW平均负荷:对PGW功能实体所在的网元的硬件处理负荷进行采样,然后取算术平均值HSS平均负荷:对HSS网元的硬件资源平均负荷进行采样,取上述采样值的算术平均PCRF平均负荷:对PCRF网元的硬件资源平均负荷进行采样,取上述采样值的算术平均业务资源负荷指标-44-指标意义:反映MME、SGW、PGW、HSS、PCRF等网元的资源总量及利用率计算公式:MME附着容量利用率=〔MME空闲态用户数+MME连接态用户数〕/MME最大附着用户数×100%SGW数据吞吐容量利用率=〔S1-U口接收GTP-U数据包字节数+S1-U口发送GTP-U数据包字节数*8〕/(1000*统计时长*最大数据吞吐率)×100%SGW承载容量平均利用率=SGW平均承载个数/SGW最大承载数×100%SGW承载容量峰值利用率=SGW峰值承载个数/SGW最大承载数×100%PGW承载容量峰值利用率=PGW峰值承载数/PGW最大承载数×100%PGW承载容量平均利用率=PGW平均承载数/PGW最大承载数×100%PGW数据吞吐容量利用率=(SGi接口接收字节数+SGi接口发送字节数)*8/(1000*PGW最大数据吞吐率*统计时长)×100%HSS静态容量利用率=HSS放号用户数/最大可存储的MSISDN个数×100%PCRF利用率=〔CC发起请求次数+CC发起成功次数+CC更新请求次数+CC更新成功次数+RA请求次数+RA成功次数+CC结束请求次数+CC结束成功次数〕/(统计时长*最大Gx消息处理能力)×100%统计点:SGW平均承载个数:由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