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衔接题(北京卷)4.在文中横线出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时是()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__________。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因为_______。当黑洞靠近时,引力波会“挤压”内耳骨,产生类似照相机闪光灯充电是发出的咝咝声。尽管天文学家认为,_________,但正常情况下,__________。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②你会听到它悄然逼近的声音引力波是听不到④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②③①④B.②④①③C.③②①④D.③①④②4、【答案】B【解析】此题先看选项,第一空只有②③两种可能,比较之下,必然选②,排除C、D。再看第二空,只有③④两种可能,但如果填入③,则这一句内部已经前后矛盾,因此只能填④,由此即可得到正确答案。(全国大纲卷)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荼”字省作“茶”字的写法。民间的书写者出于某种考虑,将“荼”减去一笔,这就成了“茶”字随着饮茶习俗的推广,“荼”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荼”简写为“茶”,汉代已露端倪在中唐之前“茶”字写作“荼”,这恐怕不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茶作为饮品,我们都很熟悉“茶”有多个义项,“茶叶”义是其中之一A、④⑥⑤②①③B、⑥②①⑤④③C、⑤④⑥②①③D、⑥④⑤②③①【答案】C【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解答时需要通读全部语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首先明确整段话叙述的中心是茶发展历史及词义的演变。先总说茶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⑤,再介绍“茶”字发展演变的历史④,①③为“茶”字形体演变⑥②“茶”义项与生活的关系密贴。根据每句话的逻辑关系及关联性词语处理好句子顺序。一开始选⑥,给人以突兀的感觉,从生活贴入,水到渠成的讲“茶”字的发展演变,非常自然、合理。故排除⑥为第一句,B、D项排除了,⑤②之间关系不如⑥②之间关系紧密。所以答案为C(广东卷)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艺术家富于感情,单凭直觉思维;他恍然大悟,无须推理。②这种看法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③真正的科学家,既有推理能力,也有相当的想象力,有时还会越过复杂的推理而直接得到答案;否则,他的科学研究也会受到影响。④人们习惯于把艺术和科学说成是毫无内在联系的完全不同的东西。⑤真正的艺术家,既有想象力,也有相当的推理能力,并且深知自己的作为;否则,他的艺术创作会受到影响。⑥科学家相当冷静,光靠理性思维;他循序论证,无须想象。
A.①⑥②④⑤③B.①⑥④②③⑤C.④①⑥②⑤③D.④②①⑥⑤③【答案】C【解析】本题重点考察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文段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作此题宜结合排除法,先通读语段,大致了解材料信息中心思想,再根据结构以及语意关系判断其先后顺序。④提出“人们的习见如何”总观点,①单独解释“艺术家”,乃“分说”的一部分,语段为“先总后分”的结构,所以,④应为最先;④先提及“艺术”后提及“科学”,所以,在分说“人们的习见”的部分,需要先阐明“艺术家”,后阐明“科学家”,因此①紧跟④;而这种观点是被反对的,因此,“这种观点”指的是④①⑥,接②顺理成章;接下来再按顺序分述艺术家与科学家的共同点;所以排序最恰当的是④①⑥②⑤③。(湖南卷)3.下列选项是四则“遗失启事”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项是()A.本人昨天在体育馆遗失一副红色羽毛球球拍,您若及时联系鄙人,不胜感激之至。B.昨日本人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于阅览室,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谢谢哟。C.本人昨日在图书馆不慎丢失黑色眼镜一副,希望拾得者与我联系,不胜感激。D.昨日本人遗失饭卡于学校饮食服务中心,肯请拾者高抬贵手交还,万分感激。【答案】C【解析】A项错在“鄙人”,谦辞,旧时用于自称,此处不得体。B项错在“璧还原物”,敬辞,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璧”敬称对方的东西,D项错在“高抬贵手”,这个成语是旧时恳求人原谅或饶恕的话。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过去了。不合语境。【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语言得体,与生活联系紧密,同时将病句与成语一并考查。能力层级为C。(湖南卷)4.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满庭鸟迹印苍苔。A.只道林间无人至B.小院地偏人不到C.门巷深深过客稀D.寒气偏归我一家【答案】B【解析】先看内容照应,这首诗是《夏日西斋书事》,诗人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清美的夏日图画,体现了诗人此时宁静淡远的心境和情趣,那么“小院地偏”正是一种“心远地自偏”的意境,这种人迹罕至的偏僻小院更符合当时诗人的心境,且与下句“满庭鸟迹印苍苔”相照应。再看平仄押韵,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第三句末字不押韵且为仄声,即可排除C、D;从平仄来讲,二三句中平仄相粘,三四句平仄相对,且主要看2、4、6三个字,第二句为“影、沉、势”,即仄平仄,那么所填这句所对应的三个字亦应为仄平仄,那么,A项是仄平平,B项是仄平仄,C项是仄平仄,D项是仄平仄,即排除A项;解答本题首先需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诗意理解准确的话,可以直选答案。【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连贯,能力层级为E。通过诗句留白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连贯,同时还考查了一定的古诗文阅读理解能力,题目新颖,但难度不大。(辽宁卷)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过去的儿童教育是注入式教育,只要把种种的死知识、死教训装入他头脑中,就以为满足。,,,;。。儿童自由的读物,实在极少。我们出版这个《儿童世界》的宗旨就在一弥补这个缺憾。①教师教一课,他们就读一课②刻板庄严的教科书,就是儿童的唯一读物③我们虽知道之前的不对④然而小学校里的教育仍旧不能十分吸引儿童的兴趣⑤而且各种教育,仍旧是被动的,不是自动的⑥也想尽办法去启发儿童的兴趣A.③⑥④②⑤①B.③⑥④⑤②①C.①③⑥④⑤②D.①③⑤⑥④②15.【考点】考查语言表达连贯。【解析】③中“之前的不对”紧承起句,⑥④紧承③句分析,④⑤是教育弊端的两面,②①分别与④⑤相对应,①也与下句的“自由的”密切相连。【答案】B【方法点拨】解答语言表达连贯要注意语段角度的一致性。这里的“角度”是指叙述的角度。不论是长是短的一段话,都有一个叙述的角度。只有保持叙述角度的一致,语句之间才能连贯。随意变化叙述角度,就会使文字不通顺。(全国新课标卷)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
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③⑤
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15.【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方法点拨】可由语段上半句“葫芦”可以判断出紧跟下句为③,介绍“葫芦”情况,⑤句它指代③句葫芦较为顺畅,④⑥介绍葫芦的制作过程,①介绍葫芦的历史,②是对整个语段进行总结。【答案】【D】(重庆卷)4.依次填入下边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当你还是一棵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_______他们从你身边走过____站在你身边,也可能视而不见,__________你还不引人注目。而______你长成一株大树,哪怕在很远的地方,别人也会看到你,并且欣赏你。虽然甚至因为如果虽然或者除非只有即使或者除非只有即使甚至因为如果4.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具体涉及关联词语的使用。文段选择了一个典型的复句,但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并不复杂,只要能理解前后内容的逻辑关系,不难得出答案。选词填空,首先要整体感知,其次要根据句意和关联词辨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三句话①②③构成三个层次,①②与③构成假设关系,①与②之间也是假设关系。理清关系后,相对就容易了。高一语文暑假精粹作业天天练17一、积累与运用(18分)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2分)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⑵斩木为兵,,天下云集响应,。(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5),塞上风云接地阴。(6)沧海月明珠有泪,(7)画图省识春风面,。(8)过去的评论家说杜甫的《登高》为“杜诗七律第一”,甚至称它是“旷代之作”。诗中能集中表现作者忧国伤时的一联是:,。(9)李白《蜀道难》中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剑阁峥嵘而崔嵬的两句是:,。2.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3分)小说的基本要素是情节、、。《老人与海》塑造的古巴老渔夫桑提亚哥的一句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下列几句话中,加点的谦辞和敬辞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A.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B.犬儿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C.别人送给我的东西即使不值钱,我也敝帚自珍,因为礼轻情意重嘛!D.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二、课内阅读(19分)4.选出下列对课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过了目好送过来”――这是王熙凤接过王夫人的问话,意在表明自已能干,办事周到,也充分表现了她的机变。 B.于是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这是人物的行动描写,表现了“初出家门时的我”明朗欢快的心情。 C.我在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地在空中蹒跚的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这段祝福景象的描写,既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礼教吃人罪恶的愤懑,也表现了作者对鲁镇的未来寄予了希望。 D.“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桑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它生动地揭示了桑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的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和划线的句子。(6分)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必⑵不爱珍器重宝,以致天下之士爱⑶于其身,则耻师焉,惑矣。惑⑷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因=5\*GB2⑸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6\*GB2⑹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而=7\*GB2⑺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译文:6.以下关于《红楼梦》和《高老头》的情节介绍,错误的两项是()()(5分)
A.贾府为了迎接元春省亲,修建了大观园,里面楼台廷阁、山水花鸟,样样都有。元春叫家中的姐妹寡嫂以及在姐妹丛中长大的宝玉,一起住进了园中。贾宝玉住的是怡红院,黛玉住的是潇湘馆,宝钗住的蘅芜苑。
B.当拉斯蒂涅向雷斯多伯爵夫人介绍自己是鲍塞昂夫人表弟的时候,雷斯多伯爵的大门马上就打开了,但当他提到高老头的时候,雷斯多伯爵觉得有损贵族的身份,马上大门又关上了。
C.有个姓王的小官当年依附王夫人的娘家,认了同宗,后来家境败落,他家的岳母刘姥姥便到贾府来求助。刘姥姥费了一些周折,才见到了管家的王熙凤,王熙凤抹不开脸面,就送给她二十两银子。
D.王夫人在大观园中拾到了一个绣春囊,认为是伤风败俗,她又羞又气,命令王熙凤抄检大观园,结果晴雯等一些丫鬟被撵出荣国府,当时晴雯正生病,回到家中不久就病死了。
E.宝玉将要娶宝钗的事情被黛玉知道了,她精神恍惚,病情加重,气息奄奄地躺在床上。此时贾府中的人们都在忙宝玉的婚事,没有一个人来看望病中的黛玉。黛玉把过去的诗稿和宝玉送的手帕都付之一炬,带着满腔幽怨去世了。7、简答。(任选1小题,100字左右)(5分)(1)《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了贾宝玉的取名和抓周,为《红楼梦》的这个主要人物情节的推进定下了基调。请简要叙述这两件事。(2)“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都是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林黛玉所唱的《葬花吟》,请简述一下林黛玉因何事而唱这样的诗句。我选的是第题答:三、课外阅读(4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6分)植物睡眠之谜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运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张开叶子,晚上会合上叶子“睡眠”;捕蝇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像含羞草、合欢等植物的这种“睡眠运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关注,可是植物为什么会睡眠,却一直是个不解之谜。18世纪,法国生物学家德梅兰把含羞草放到光线照不到的洞穴里,发现它的叶子依然以24小时为周期开合。这说明含羞草体内存在一种不受外界光线等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19世纪,达尔文在《植物的运动本领》中说,植物在晚上闭合叶子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20世纪80年代,德国希尔德奈希特的研究报告指出,叶子的开合是由一种称为“膨压素”的植物激素控制的。此后,日本上田实等人从植物中抽出包含数千种化合物的萃取物,最后成功分离出两种活性物质,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另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张开的“兴奋物质”。植物睡眠之谜之所以长期不得其解,就是因为此前没有人想到使叶子开合的竟是两种不同的生理活性物质。人们进一步了解到,豆科植物叶下珠的安眠物质是一种含葡萄糖的配糖体,白天配糖体水解,安眠物质浓度降低,夜晚配糖体重新合成,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而配糖体的合成分解是由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相反,铁扫帚的兴奋物质是配糖体,在夜晚配糖体水解,兴奋物质浓度降低,叶子随之闭合。如果用人工合成的半乳糖代替葡萄糖,由于半乳糖在铁扫帚体内不会水解,反而成为一种睡眠阻断剂,使铁扫帚始终不能睡眠,以致两个星期之后因缺水枯萎而死。解开植物睡眠之谜,将为某种“绿色”农药的诞生铺平道路。目前的除草剂还无法只让田菁等豆科杂草枯萎而不损害豆科作物。研究人员已经人工合成了使田菁失眠的睡眠阻断剂,实验结果是田菁第三天就整株枯死。由于这种阻断剂只对田菁起作用,因此不会影响大豆的生长。8、从原文看,以下对“植物睡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指植物的叶子为适应外界环境而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B.指含羞草、合欢等植物晚上把叶子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C.指所有豆科植物都具有的晚上把叶子闭合起来的现象。D.指豆科植物和捕蝇草等所具有的叶子闭合起来的现象。9、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了其安眠物质和兴奋物质的合成与分解。B.铁扫帚安眠物质的配糖体在夜晚合成,于是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C.合欢、田菁等豆科植物如果长期得不到睡眠的话,就将枯萎而死。“绿色”农药已经研制出来。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丹阳送韦参军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暮春浐水送别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①两首诗从内容上看,都属于诗。(2分)②古诗中的一些意象有特定的用法,这两首诗写到的共同的意象是什么,请简要说明其不同的寓意?(4分)11.阅读下列语段,完成文后各题。(9分)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不敢为人师。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未闻有师。有,辄哗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牵引,拉拉扯扯地纷纷议论),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来南,指唐永贞二年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二年冬,幸大雪逾岭(岭,五岭山脉,岭南一般不下雪),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者。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⑴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犯笑侮犯:触,这里是冒着、顶着的意思。B.因抗颜而为师抗颜:指态度严正不屈。C.被南越中数州被:覆盖D.余以为过言过:过失、错过。⑵与下列两句中加点实词的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①群怪聚骂②指目牵引A.①素善留侯张良B.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②非能水也②天下云集响应C.①辱书云,欲相师D.①不耻相师②却匈奴七百余里②履至尊而制六合⑶对文中“蜀犬吠日”“越犬吠雪”的比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歌颂韩愈如蜀日一般永放光辉,并自喻自己的高洁品德。B.抨击诋毁韩愈如蜀日一般永放光辉的行为,并自喻自己的高洁品德。C.表露作者完全赞同和支持韩愈有关师道的主张和实践。D.说明自己被贬越州的处境,表达对世风日下的不满之情。1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将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戴盈之①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②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③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下》【注释】①戴盈之:人名,宋国大夫。②兹:年。③攘;偷。将文段中的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17分)穷人(俄)列夫·托尔斯泰在一间渔家的小屋里,渔妇冉娜在灯前织补一张旧帆。屋外,风在呼啸,轰鸣的海浪冲击着岸崖,溅起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但在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暖和而舒适。土铺的地面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还燃着余烬,搁板上的碗碟被映得闪闪发光。在挂着白色帆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大海风暴的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打鱼的丈夫一早就驾着船出海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听着海浪的轰鸣和风的呼啸,冉娜真感到害怕。老旧的木钟嘶哑地敲过了十点,十一点……丈夫仍然没有回来。丈夫是不顾惜自己的,冒着寒冷和风暴还去打鱼。她自己也是从早到晚地干活。可结果呢,不过是勉勉强强地维持生活。孩子们仍旧没有鞋穿,无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也不是白面包――黑麦面包够吃就不错了,下饭的菜也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倒都健康,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冉娜想着,又倾听起风暴声来。“他现在在哪儿呢?保佑他吧,上帝啊,发发慈悲吧!”她一边说一边划着十字。睡觉还早。冉娜站起来,往头上披了一条厚围巾,点上提灯就到外面去了,她想看看大海是不是平静些了,天是不是快亮了,灯塔上的灯还亮着吗,能看见丈夫的渔船吗?可是,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风掀起了她的头巾,卷着被刮断的什么东西拍打着邻居小屋的门。于是冉娜起来,打今天傍晚起她就想去看看生病的女邻居。没人照顾她啊!冉娜想,接着便去敲门。听了听,没人回答。“寡妇的日子多困难啊!”冉娜站在门前想,“虽然孩子不算多,两个,可是什么事都只有她一个人操心。何况又病着!唉,寡妇的日子困难啊!进去看看吧!”冉娜一次又一次地敲门,还是没人回答。“喂,大嫂子!”冉娜喊了一声,心想,别是出了什么事吧,便推开了房门。破屋子又潮又冷。冉娜把灯举起来,想看看病人在哪儿。头一眼就看见一张床,正对着房门,女邻居静静地,一动不动地仰面躺在床上-—只有死了的人才是这个样子。冉娜把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就是她。头往后仰着,那冰冷、发青的脸上呈现着死亡的安静。就在离死了的母亲不远的地方,睡着两个卷发、胖脸蛋的孩子,他们盖着一件破衣服,蜷曲着身子,两个淡黄色的头紧紧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前,还来得及用旧头巾裹住孩子们的脚,又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们盖上。孩子们睡得又甜又香,呼吸均匀而平静。冉娜抱起睡着的孩子们的小摇篮,用头巾围上,带回了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是怎样把孩子带回家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知道,她不可能不这样做。回到家,她把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急忙把帐子撂下来。她很激动,脸都变白了,好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丈夫会说什么呢?”她独自默默地想,“自己五个孩子了,闹着玩的吗?……他会揍我一顿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他会这样?不会!嗳,这样倒更好!……上帝啊,我干嘛做这件事呢?……现在,我怎么当面对他说呢?……”冉娜沉思着,久久地默坐在床前。突然屋门大开,一股清新的海风冲进屋里。“冉娜,我回来了!”一个身材高大,面孔黝黑的渔夫,身后拖着一张湿漉漉的撕破了的渔网,边说边进了屋。“啊,是你!”冉娜说了一句话就停住了,不敢抬头看丈夫。“瞧这一个晚上,真可怕!”“是呀,天气真坏!鱼打得怎样?”“糟透了,简直糟透了!什么也没打着,还把网给撕破了。嗨,真倒霉!告诉你说,像这样的夜晚我大概从来没有碰到过。还打鱼呢?活着回来就谢天谢地了!……天气真够呛,可有什么办法呢!”夫妇俩都不做声了。“你知道吗,”冉娜说,“女邻居西蒙死了。”“是吗?”“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死的,可能昨天就死了。唉,死得真痛苦。一定放心不下孩子;不知心里多难受啊!两个孩子,都还是小不点儿,一个还不会说话,一个刚会爬……”冉娜不做声了。渔夫皱起了眉头,神情变得认真而忧虑。“嗯,是个问题!”渔夫说着搔了搔后脑勺。“你看怎么办?我看抱过来吧,要不然孩子醒来看到死去的母亲会是什么情景?对,就这样,想个法子抱过来!快点去呀!”可是,冉娜一动也不动。“你怎么,不愿意吗?你怎么啦,冉娜?”“他们已经在这儿了!”冉娜说着掀开了帐子。13.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冉娜的形象。14.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在这篇小说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请作具体分析。15.结合你对小说的理解,分析作者以“穷人”作为小说题目的用意。16.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这是大作家的小作品,是不可多得的短篇佳作,它以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鲜明可感的人物形象,打动着读者的心。B.小说以女邻居西蒙的死为中心展开故事情节,既赞颂了人世间美好的品质和行为,更控诉了社会的不平和罪恶。C.小说十分讲究情节构思,开头以平常的生活场景起笔,结尾则陡起波澜,出人意料,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D.小说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写女主人公将孩子抱来家中后激烈的内心活动,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真实。E.渔夫也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的人物形象,在收养邻居孩子问题上他跟妻子不谋而合,这一情节强化了小说的主旨。四、作文(70分)17.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常言道:谎话重复千遍就成了真理。又常言道: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可《红楼梦》里有句名言“假作真时真亦假”,有个成语马上附和“以假乱真”。有不少文人把坚持“说真话”作为一生的追求,有人挺身揭示真相留给世人诸多感慨,也有人用“真实的谎言”演绎出感天动地的故事……生活中的真真假假啊,其实很难一言以蔽之!读了上面文字,你有什么感想,请联系实际,自定立意,以《真假之辨》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季延中学08-0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答题卷(语文必修3)一、积累与运用(18分)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2分)⑴。⑵,。(3),(4)。(5)(6)(7)。(8),。(9),。2.、。(3分)3.()(3分)二、课内阅读(19分)4.()(3分)5.⑴不必⑵爱⑶惑⑷因=5\*GB2⑸焉=6\*GB2⑹而(3分)=7\*GB2⑺译文:(3分)6.()()(5分)7、我选的是第题答:(5分)三、课外阅读(43分)8、(3分)9、(3分)10、①(2分)②(4分)11、=1\*GB2⑴=2\*GB2⑵=3\*GB2⑶(9分)1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3、(4分)14、(4分)15、(4分)16、()()(5分)四、作文(70分)题目:700800参考答案1、(12分)略2、(3分)人物、环境。(2分)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内容基本上对就可以给1分。)3、(3分)B4、(3分)C,错在“也表现了作者对鲁镇的未来寄予了希望”。5、(6分)⑴不必:不一定⑵爱:吝惜⑶糊涂=4\*GB2⑷因:凭借=5\*GB2⑸焉:兼词“于此”“从这里”或“在这里”=6\*GB2⑹而:表修饰(3分,每小题0.5分)=7\*GB2⑺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3分,异1分,状语后置1分,语句通顺1分)6、(5分)DED(应为傻大姐在大观园中拾到了绣春囊,被邢夫人发现。)E(李纨和探春曾前去探望。)7、(5分)(1)贾宝玉一出,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大家都觉得这孩子来历不小,便取名叫”宝玉”。一年后抓周时,贾政将各种东西摆了,叫宝玉抓,可是他什么都不取,只把脂粉钗环抓过来。贾政大怒,说将来一定是个酒色之徒,因此大不高兴。(2)黛玉葬花:林黛玉夜访宝玉,丫环恶言相对,拒不开门,黛玉疑是宝玉故意不见,十分懊恼。次日,见园中落花无主,乃荷锄葬花,并赋“葬花词”,以遣愁思。宝玉追寻黛玉到花园中,向黛玉诉说衷肠,表明心迹,二人又言归于好。8、B【分析】A项中“植物的叶子”所指范围太大,从原文看,并不是所有植物都会发生睡眠现象,因而A项可以排除。C项中的“所有豆科植物”所指范围仍然偏大,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豆科植物都会发生睡眠现象,仍有以偏概全之嫌。D项的“豆科植物和捕蝇草”也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只是说“捕蝇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并没有说捕蝇草有睡眠现象,因而D项也与原文意思不符,也可以排除。9、C【分析】A项“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了其安眠物质和兴奋物质的合成与分解”,与原文意思不符。因为原文中只是说“叶下珠的安眠物质是一种……配糖体”,“配糖体的合成分解是由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所以A项可以排除。B项“铁扫帚安眠物质的配糖体”与原文意思不符,原文只提到“铁扫帚的兴奋物质是配糖体”,并没有说它的安眠物质也是配糖体,因而B项也可以排除。D项“目前……‘绿色’农药已经研制出来”与原文意思不符,因为原文最后一段中提到“将为某种‘绿色’农药的诞生铺平道路”,说明这种农药还没有研制出来。至于“只让田菁枯萎而不损害大豆生长”的睡眠阻断剂还只是处在实验阶段,原文中有“实验结果”,说明D项不符合原文意思,也可以排除。10、(6分)(1)送别诗(2)水。上一首诗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这与李白的“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下一首借流尽年光的“宫前水”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沧桑变化的感慨。11、(9分)⑴D(“过”过分、太甚)⑵例①是“以……为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例②“用眼看”,名词作动词,D.与例句完全相同。A.①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②名词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工程机械项目提案报告模范
- 2024年乌鲁木齐客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食品成型机械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范
- 2024年加油站资产买卖合同
- 2024年办公室装修合同
- 2024年外贸公司短期借款合同
- 征信风险评估与修复协议
- 2024年潮州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库
- 2024年黔西南道路客运输从业资格证培训资料
- 2024年专用清工承包合同
- 人体常见病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SYT 7628-2021 油气田及管道工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规范-PDF解密
- 设计项目组织管理方案
- 35kv集电线路监理标准细则
- 幼儿园中班科学《多变的天气》课件
- 贸易安全课件
- 数字贸易学 课件 第4章 贸易数字化与数字化贸易
- 研学劳动课程方案(16篇)
- 中国BOG压缩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9版
- 乌兹别克斯坦电力行业分析
- 工人入场安全教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