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历史教学教案学校:刘楼中学教师程景周年级七年级课题15?明朝的对外关系?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事件的学习,除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还引导学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知识目标: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理解认识其历史影响;掌握戚继光的抗倭斗争,感受其爱国精神和人格魅力;知道1553年,葡萄牙攫取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学习重点学习难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原因和影响;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教学方法自主自助,合作探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过程设计目的分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2.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课本内容。3.学习第一局部:郑和下西洋简单介绍郑和。读史料:“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指出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介绍西洋的范围,并从地图上认识。介绍郑和下西洋时的“大号宝船〞和使用的“罗盘针〞等。〔5〕通过郑和下西洋的线路图指出航行的出发点和最远到达的地方。〔6〕学习郑和下西洋时所带的货物和从他国交互的货物,从而感知郑和下西洋的友好交流。〔7〕介绍郑和下西洋时的有关史实和世界各地的三宝庙,从而感知明朝时期的对外交往和世界人民对郑和的思念。〔8〕合作探究,通过材料说一说郑和为什么能够成功完成远航?〔9〕出示“15-16世纪中西方主要航海活动比拟表〞,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10〕讨论: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影响?〔11〕拓展延伸:郑和下西洋对“一带一路〞设想提出有何启示?4.学习第二局部:戚继光抗倭〔1〕读歌谣,并且指出“这首歌谣反映的历史故事是:戚继光抗倭〞。〔2〕播放视频:?戚继光抗倭?〔3〕简要介绍戚继光。〔4〕思考:什么叫倭寇?倭寇猖獗的原因是什么?〔5〕史料研读并思考:这首军歌表现了怎样的战斗意志?〔6〕介绍戚继光的军事著作和抗倭时的“鸳鸯阵〞。〔7〕根据地图说出戚继光抗倭的过程:平定了浙江的倭寇——扫除福建、广东的倭寇——倭患根本解除。〔8〕讨论: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9〕根据戚继光所说的“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说出戚继光具有的精神品质。〔10〕根据戚继光和岳飞的事迹,讲解什么叫“民族英雄〞。5.学习第三局部: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讲解西方殖民者侵入的原因:随着从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的开辟,西方殖民者相继来到东方,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说一说:哪国的殖民者何时攫取了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重点强调:虽然葡萄牙攫取了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但是,澳门的领土主权仍然属于中国。明政府在澳门设置守澳官,驻扎军队,对澳门实施全面管理。6.稳固提升。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学课本内容学生根据课本内容思考根据课本知识答复学生分组讨论后答复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探讨答复学生看视频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并找出代表答复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答复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本内容检查自学情况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了解倭寇对我国的侵略和戚继光的抗争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板书设计明朝的对外交往交往:郑和下西洋——国力强盛冲突:戚继光抗倭国力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衰微国力由强盛到衰微说明:封建制度走向衰败课堂练习1.1、自1405年到1433年间,一支船队历经亚、非30余国,涉10万余里,七次英雄式的远航,远及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A.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C.鉴真东渡日本D.郑和下西洋2、郑和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航海家,他的足迹最远到达〔〕A.菲律宾群岛 B.波斯湾沿岸 C.印度半岛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3、年少时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立志报效祖国的明代抗倭名将是〔〕A.郑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俞大猷4、民族英雄戚继光最主要的奉献是〔〕A.统一了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