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2148-1995 工业用缝纫机曲折缝缝纫机机头_第1页
QBT 2148-1995 工业用缝纫机曲折缝缝纫机机头_第2页
QBT 2148-1995 工业用缝纫机曲折缝缝纫机机头_第3页
QBT 2148-1995 工业用缝纫机曲折缝缝纫机机头_第4页
QBT 2148-1995 工业用缝纫机曲折缝缝纫机机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工业用缝纫机曲折缝缝纫机机头QB/T2148-1995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存。本标准适用于缝制301、304、308、321、322双线锁式线迹,设有自动加油的曲折缝缝纫机机头(以下2引用标准GB/T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2829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GB/T4515线迹的分类和术语GB/T4516家用缝纫机缝厚能力测试方法GB/T4517家用缝纫机送料方向稳定性测试方法GB/T4518家用缝纫机送料层潜移量测试方法QB/T1177工业缝纫机噪声级的测试方法QB/T1178工业缝纫机振动的测试方法ZBY17004缝纫机包装ZBY17023缝纫机机头启动扭矩测试方法3产品分类3.1型式本机系平板型机体,采用连杆挑线、针杆摆动、旋梭钩线、下送料,构成301、304等线迹(GB/T4515)。3.2基本参数a.最高缝纫速度直形线缝:不低于3500针/min,曲形线缝:不低于3200针/min,单式曲形线缝(含2点、3点、4点式线迹):3200针/min;b.最大线迹长度:不短于4mm;c.最大线迹宽度:不短于6mm;d.压脚提升高度:手控不低于6mm,膝控不低于10mm;e.缝厚能力:不少于纱卡其8层;h.润滑油:2号专用白油或7号高速油;中国轻工总会1995-10-24批准1996-06-01实施3.3结构尺寸应符合表1的规定。长-1.6宽-1.o长和宽相接圆角R17左端至铰链孔土0.5铰链孔距士0.54技术要求4.1外观质量4.1.1烘漆件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主要可见部位应无明显的流漆、气泡及碰漆等缺陷。4.1.2机头表面不应有锈斑。商标、铭牌及贴花应完整,位置正确,无明显伤痕、污溃及断花。4.1.3机头外露零部件不应有毛刺。4.1.5发黑件表面色泽均匀,不应有空白、斑点、沉淀物花斑及擦伤缺陷。4.2.1最高缝纫速度应符合本标准3.2a条规定。4.2.2最大线迹长度和宽度应符合本标准3.2b、c条规定。4.2.4压脚提升后,应起松线作用。4.2.5在线迹长度最大时,倒送扳手的始动压力不大于20N,按下、放松倒送扳手应能复位。4.2.6倒顺送料时,线迹长度应基本一致,其相对误差不大于15%。4.2.7送料方向应稳定顺利,应符合GB/T4517的规定。其P、、P值应不超过5mm。4.2.8针迹宽度最大时,相对于左、右两基点的偏移量应不大于0.3mm。4.3缝纫性能4.3.1高速3500针/min和低速1500针/min缝纫时,线迹长度和宽度应基本一致,其相对误差不大于15%。4.3.2在500mm长度内,缝料层潜移量应不大于5mm。4.3.3连续缝纫直形线缝5m及曲形线缝2m内应不断线、跳针。4.3.4直形线迹缝纫中厚料时,线迹长度在1.5~3mm范围变动时,夹线器调节位置应一致,并不跳4.3.5层缝时应不跳针、断线和浮线。4.4运转性能4.4.1运转噪声a.在最高转速连续运转时,应无异常杂声;b.作例行检验时,其噪声声压级应不大于85dB(A)。4.4.2振动位移应不大于300μm。4.4.3启动扭矩应符合下列要求:a.真形针迹:不大于0.7N·m;b.曲形针迹;不大于0.9N·m。4.4.4机头运转时,润滑系统的供油及回油应良好,各结合面不应漏油。4.5附件与备件每台机头应提供按使用说明书或装箱单规定的附件与备件种类和数量,不少于规定数。5检验方法5.1外观质量检验本标准4.1条规定的外观质量,应在自然光照度为600士200lx的环境下,距离为300mm,用目测检验。5.2机器性能检验5.2.1本标准4.2.1规定的缝纫速度,应用光电测速仪或其他非接触式测速仪进行测量。5.2.2本标准4.2.2规定的最大线迹长度和宽度,按表2序号4的规定检验。5.2.3本标准4.2.3规定的线迹长度、宽度,压脚压力,缝线张力的调节作用,按表2序号4的规定检验。5.2.4本标准4.2.4规定的松线作用检验a.将被检机头挑线杆处于最高点,针线一端通过所有过线零件后悬挂质量为50g砝码,放下压脚;b.针线另一端在辅助夹线器上绕数圈,并加以固定;5.2.5本标准4.2.5规定的倒送扳手的始动压力检验a.将弹簧秤顶在倒送扳手端部,缓慢加力读出倒送扳手开始移动时的压力值,压力值应不大于b.揿下倒送扳手,随即放松倒送扳手应能自动复位,不卡住为合格。5.2.6本标准4.2.6规定的倒顺送料线迹长度相对误差,按表2序号8的规定检验。5.2.7本标准4.2.7规定的送料方向稳定性,按表2序号7规定检验。5.2.8本标准4.2.8规定的偏移量检验a.将线迹宽度调至最大;b.机针移置左基点,转动上轮,使机针尖降至离针板上平面5mm处;c.百分表的刀刃型触头指在离机头面板下平面2mm处的针杆上,并将表的指针调至零位;d.再次转动上轮,使机针作垂直往复运动,当机针尖回升到原来离针板上平面5mm的位置,此时,表的差值即为左基点偏移量;e.用上述方法,在右基点的位置再测一次,读取右基点偏移量;f.取左、右基点中最大的偏移量即为该机的像移量。5.3缝纫性能检验本标准4.3规定的缝纫性能试验应先将机头外表擦净,并清除针板、送料牙、旋梭及过线部位的污物,并加适量润滑油运转5min后按表2规定的条件逐项检验。5.4运转性能检验5.4.1本标准4.4.1a规定的无异常杂声检验,用耳听判定。5.4.2本标准4.4.1b规定的噪声声压级检验,按QB/T1177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5.4.3本标准4.4.2规定的振动位移检验,按QB/T1178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5.4.4启动扭矩的检验按ZBY17023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5.4.5本标准4.4.4规定的供油、回油及漏油检验QB/TQB/T2148-1995表2序号项目名称机针Nm缝线规格缝料规格缝料尺寸mm线迹长度mm线迹宽度mm缝纫速度针/min试验长度mm1缝厚能力35按本表检验条件,参照CB/T4516的规定测试2高低速线迹相对误差直形14.5tex/3sz~5.9tex/3sz(40/3sz~棉线或类似的涤棉线及丝线605~615号单面纱卡600×9020在高低速缝纫长度中各取10个线迹长度按上式算出其相对误差约1500曲形4在高低速试料长度中各选取其中最大与最小线速宽度,按上式算出其相对误差(首尾三个线迹不算)约12003继料层潜移量号平布0按本表检验条件,参照GB/T4518的规定测试4连续缝纫直形403400~35002000将缝料叠成两层缝成环状后进行连续缝纫不应断针、断线、跳针和浮线曲形63100~32005层缝2×6×203400~3500每段各试料依次折兰,连续缝幼5行,不应跳针,断线和浮线6夹线器调节位置的一致性600×60201400和3500每段各按不同转速,线迹长度内缝纫,应不跳针、断线、浮线、起皱37送料方向稳定性直形曲形10按本表检验条件,参照GB/T4517的规定测试48倒顺线迹长度相对误差道林纸10手动大于15个针迹长度放下压脚压紧纸片顺向、倒向各刺出针迹约15个,量出其中各10个针迹长度,按上式算出相对误差QB/T2148—1995按最高缝纫速度的90%,运转1min,目测油窗内连续供油情况,运转后,拆卸面板检查回油情况;b.漏油检验在缝纫性能试验后,目测针杆摆动架防油套、摆动架针杆下节、压紧杆套、上轴后轴套、上盖、上盖油5.5本标准4.6规定的附件与备件检验按产品说明书或装箱单所规定的附件与备件种类和数量逐项清点检查,应不少于规定数量。6检验规则检验项目、质量特性分类和检验分类见表3。序号检验项目检验章条质量特性分类检验分类BC出厂型式4.1.1烘漆质量√√√2外观质量4.1.2机头表面质量√√√34.1.3外露件质量√√√44.1.4电镀件质量√√√54.1.5发黑件质量√√√机器性能4.2.1最高缝速√√√74.2.2最大线迹长度和宽度√√√84.2.3各机构调节√√√94.2.4松线作用√√V4.2.5扳手起动力√√√4.2.6倒顺线迹长度误差√√4.2.7送料方向稳定性√√4.2.8偏移量√√缝纫性能4.3.1线迹长度和宽度相对误差√√4.3.2潜移量√√4.3.3连续缝纫√√4.3.4缝中厚料√√√4.3.5层缝V√√4.3.6缝厚√√√运转性能4.4.1无异常噪声√√噪声级dB(A)√4.4.2振动位移√√4.4.3无卡轧√√起动扭矩Nm√4.4.4供油、回油、漏油√√√附件与备件4.5附件与备件√√√QB/T2148-19956.1机头必须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才能出厂,并附有检验合格证及一块连续线迹的缝样,其尺寸为6.2检验分类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6.2.1出厂检验产品交货时,必须进行出厂检验,检验的规则和项目按出厂检验规定。收货方有权按本标准规定的出广检验项目进行验收。6.2.2型式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需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考核,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正常生产时每3个月应周期性检验一次;d.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f.上级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6.2.3产品质量特性及检验分类按产品质量特性不符合的严重程度分为B类不合格及C类不合格。6.3出厂检验规则6.3.1样本的抽取样本应从提交的检验批中随机抽取。6.3.2检查水平、抽样方案、合格质量水平及样本大小,按表4规定。S-2正常检查一次抽样BC单位样本检验项数3合格质量水平(AQL)4批意范围样本大小字母样本大小A2↓26~150B3C56.3.3检查批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根据样本检查的结果,若在样本中发现的B类不合格品数和C类不合格数,分别均小于或等于对应的合格判定数(A₄),则判该检查批是合格批。若在样本中发现的B类不合格品数和C类不合格数,分别大于或等于对应的不合格判定数(R),则判该检查批是不合格批。6.3.4检验后不合格品和批的处置按GB/T2828中4.12条的规定。6.4型式检验6.4.1样本的抽取QB/T2148-1995样本应从本周期制造的并经出厂检验合格的某个批或若干批中抽取,并要保证所得到的样本能代表本周期的制造技术水平。6.4.2判别水平、抽样方案、不合格质量水平及样本大小按表5规定。I正常检查二次抽样BC样本单位检验项数6不合格质量水平(RQL)样本大小AcR.26.4.3型式检验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根据样本检查的结果,若在第一样本中发现B类不合格品数和C类不合格数,分别均小于或等于对应的第一判定数(Ac),则判该批是合格批。若在样本中发现B类的不合格品数和C类不合格数有一类大于或等于对应的第一不合格判定数(R₄),则判该批是不合格批。若在第一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或不合格数,有一类或几类大于对应的第一合格判定数(A),同时又均小于对应的第一不合格判定数(R.),则抽第二个样本进行检查。若在第二样本中发现的B类不合格品数总和及C类的不合格数总和,分别均小于或等于对应的第二合格判定数(Ae),则判该批是合格批。若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