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知识点强化+课件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知识点强化+课件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知识点强化+课件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知识点强化+课件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知识点强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翻译之突破采分点学习目标

力争高考文言文翻译题拿满分掌握文言句子翻译题的解题技巧与方法

找准采分点,抓牢句意分132文言文翻译题考纲要求

能将文言句子译为合乎现代语法规范的白话文。

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流利畅达。4读不懂文章做不好题目扎心!中学语文学习有三怕: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翻译: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贾姬上厕所,野猪最后也去上厕所。贾姬上厕所,野猪进了厕所之后就死了。贾姬上厕所,一个品行如野猪般的士兵也进了厕所。

都尝从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贾姬等乎?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上还,彘亦去。《史记·郅都者传》译文:有一次他随从景帝到上林苑,景帝的贾姬上厕所时,一只野猪突然也窜了进去。景帝使眼色让郅都去救贾姬,郅都不去。景帝抄起兵器想自己去救,郅都就跪在景帝面前拦阻说:“失去一个妃子,可以再找一个,难道天下缺少这种人吗?即使您不珍惜自己,如果万一出点亊,那怎么向整个国家,向您太后交待呢?”于是景帝便停住了,而野猪后来也自己离去了。文言文翻译必须强化的四个意识1、强化人物意识2、强化语境意识3、强化采分意识4、强化检查意识想要文言文翻译“多收三五斗”——活动一2个原则:直译为主,字字落实;

意译为辅,文从句顺。3个标准:信、达、雅6个方法:留、删、换、调、补、变回顾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技巧:一、文言文翻译最常见的失分点词义误译:误译文言实词(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等)

误译文言虚词

(代词

副词

介词

助词等)句式误译:误译语法关系,忽视句式特点句意误译:

不明感情色彩

误译语气

用语不规范

不懂古代文化常识

不懂文言修辞小组讨论:1、发现错误2、归类错误类型1.用语不规范

原文:

我处其外,君处其内,同心戮力,庶有济乎!(《北齐书·孟业传》)误译:我掌管江湖,你掌管朝廷,齐心协力,差不多成了!

正译:我在朝廷外,您在朝廷内,(我们)同心协力,有希望取得成功啊!严格遵守“直译”的原则,不随意引申、夸张。“直译”过程中,不采用方言、俚语、口语化的词语。2.不明感情色彩

原文: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晋书·皇甫谧传》)误译:于是他不做官,沉湎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

正译:于是他不做官,沉醉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瞻前顾后,核实自己的初始判断是否正确。3.误译原句语气

原文: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误译: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没有谁能行。

正译: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还能有谁呢?误译原句的语气,一是因为对文意(人物思想、情感)理解不透彻,二是对句子的语气不够重视。文言文句子的语气,与现代汉语没有很大的差别,通常分为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等。我们看句子的语气,要把握好两个关键:一是标点符号,如问号,则处理为疑问语气;二是根据文意,在人物对话中,要留意说话人的心理、个性,以及表达目的等。4.漏译省略成分

原文: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聊斋志异·郭生》)误译: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正译:(狐狸)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应注意树立较强的语境意识,阅读时真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翻译一个句子时,不能偷懒,只满足于读单一的那个要求翻译的句子,还应适当“瞻前顾后”地照顾语境。翻译出一个句子之后,不要急着做下一题,而要回顾一下自己翻译的句子是否通顺,看看有没有缺漏的成分,如主语、宾语等。5.不懂古代文化常识

原文: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也?”(司马迁《鸿门宴》)误译:项王握住剑把站起来,大声问:“来客是什么人?”正译:项王握着剑把直起腰来,问道:“来客是干什么的?”同学们在教材复习和传记类文章的学习过程中,要留意积累古代官职、地理、习俗等方面的知识。涉及文化常识的译文,可从两个方面检查:一是看自己的翻译是否合乎古代社会的环境;二是看译文是否适合语境,是否合乎情理。6.混淆古今异义

原文: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周书·贺兰祥传》)误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的、私人遗留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正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以今义释古义,原因是不明古义,不知古今词义不同。要解决这个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二是借助成语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这个古义。7.误解词类活用

原文: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段成式《酉阳杂俎·支诺皋上》)误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正译: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要解决这个问题,应注意以下两点: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8.误译文言虚词

原文: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误译:这儿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正译: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里不就是曹操被周瑜围困(打败)的地方吗?要注意积累《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常用虚词的多种用法,根据句意,准确翻译。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也已经很久了。9.误译语法关系,忽视句式特点

原文: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苏轼《王定国诗集叙》)误译: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使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正译: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除了这种靠语意的分析才能把握的被动句外,文言文中很多被动句是有标志的。如“于”“受……于……”式,“为”“为……所……”式,“见”“见……于……”式等,翻译时,都要译为被动关系。文言文翻译题常将文言特殊句式作为考查点,要注意判断句(语气词“者、也”表判断,副词“乃”“皆”“则”表判断)、倒装句(宾语前置、谓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短语后置)、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等特殊句式的外在特征;解题时,用相应的现代汉语句式对特殊句式进行合理转换,准确翻译。10.不懂文言修辞

原文: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余烬,敢与日月争明邪!(《明史·王祎传》)误译:上天已经结束了你们元朝的命运,我们朝廷确实要取代它。你们即使点燃了自己,也没有日月一样的光明!正译:上天已经结束了你们元朝的命运,我们朝廷取代了它。你们这些微火残灰,竟敢与太阳月亮(一样的大明朝)争夺光明吗!解答此类试题,一是要积累古文修辞知识,留心古文修辞现象。如,“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孟子·公孙丑》)“采薪之忧”是疾病的婉辞。全句译为:昨天有国君命令来,他正生病,不能上朝复命。二是结合语境,把握好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确认修辞现象,恰当翻译。古文中使用比喻、借代、用典、委婉、互文等,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灵活、变通地译出。二、寻找“采分点”命题者一般在一道小题中设置3~4个得分点,每个1分。命题人在选择翻译句子时,都是精心考量的,所翻译的句子一般都具有特殊性,主要在三个层面设得分点:1、字词层面,关键实词、虚词;2、句式层面,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3、句意层面,语意通顺,语气一致。这些特殊的点位就是翻译的重点,评分的赋分点,答题的着眼点。采分点一

重要实词

重要实词是指对句子意思起着决定作用的词语,这些词语一旦译错,就影响了对整个句子的理解,主要包括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以及一些需要根据语境临场推测意思的词语。例

[2023·新课标全国Ⅰ卷改编]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重要实词,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重要实词:

请、隅、审、信译文:请允许我简略地说说一隅之见(一个方面,片面的观点),您来仔细考察它真实与否。采分点二关键虚词

虽然虚词一般没有实在意义,但是一些虚词却对句意的准确表达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翻译时,必须要准确译出。例

[2023·全国乙卷改编]指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关键虚词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壁其上,夜令人遗公子,公子见使者,再拜,受其餐而辞其壁,公子自曹入楚,自楚入秦,入秦三年,秦穆公召群臣而谋曰:“昔者晋献公与寡人交,诸侯莫弗闻。献公不幸离群臣,出入十年矣。嗣子不善,吾恐此将仿今其宗庙不被阴而社稷不血食也。如是弗定,则非与人交之道,吾欲辅重耳而入之晋,何如?”关键虚词:

于、之、以、其“于”,介词在;“之”代词;“以”,介词用;“其”,第三人称代词。采分点三文言句式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有较大的差异,正确把握文言句式的特点方能正确理解句意,因此翻译时,要注意观察原句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可以通过语言标志来抓住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多以“……者,……也”或“乃、即、皆、则”等为标志;被动句多以“于”“为”“见”为标志。但是有一部分特殊句式是没有标志的,如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无被动标志的被动句、无判断标志的判断句和表反问的固定句式,只有平时多积累,才能在做题时得心应手。例

[2023·全国乙卷改编]指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关键虚词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加壁其上,夜令人遗公子,句式类型:

状语后置句、省略句“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壶盛黄金,以餐充之”,在壶里盛上黄金,用饭把它装满;“加璧其上”省略介词“于”。译文:就在壶里盛上黄金,用饭食把壶装满,又在壶上加块玉璧,在晚上派人送给晋公子。明确采分点

应对策略:抓关键词句,洞悉采分点,巧用方法,准确翻译。活动二三、寻找“采分点”,突破采分点练习:翻译下面划线句子,并找出采分点。1.海瑞……十五年,卒官。瑞无子。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帷敝籯,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金为敛。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2.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3.安中疏请自今招延山林道术之士,当责所属保任;并言京(蔡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活动二1.海瑞……十五年,卒官。瑞无子。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帷敝籯,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金为敛。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白衣冠:皆白衣冠以送之。名作动,穿白衣带白帽。出: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过。酹:一尊还酹江月。洒酒祭奠。夹岸: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岸。参考译文:市民停业(悼念)。灵柩经过江面,(民众)穿白衣戴白帽在两岸送行,洒酒祭奠而哭的人百里不绝。方法1:联系课本以课战术战术地尚,战术上,以课内为基础2022年新高考全国1卷(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师说》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行:行走《鸿门宴》且为之奈何:将要怎么样应对这件事?且:将要。奈何:怎么办,怎么样。(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鸿门宴》则与一生彘肩。与:给予。《烛之武退秦师》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去:离开,撤兵。

[2023·新课标全国Ⅰ卷]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曹刿论战》战则请从。《鸿门宴》请以战舞

请:请允许我活动二2.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粜:字形“出”“米”。意为“出售”挟:挟飞仙以遨游。带着。活者:“动词+者”结构,救活的人。参考译文:又减价出售常平米,制成许多稠粥、药剂,派人带着医生分街道治病,救活的人很多。方法2:字形推义活动二3.并言京(蔡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蠹国害民:对称结构,“蠹”“害”同义。损害。悚然:联系熟语,惊悚。惊恐的样子。纳:联系熟语,采纳。

参考译文:同时上奏蔡京欺君犯上,损害国家、百姓等事。皇上惊恐,采纳了进言。方法3:句式结构推义方法4:联系成语熟语推义你知道高三复习的境界有哪些吗?1能做题2做完题,能按照答案修改。3能根据答案分析得失,并能总结答题规范。4能举一反三,总结这一类型题答题技巧和规范。5熟悉题目背后考查的知识和能力点及考查方法。6能根据考纲,命制与高考题接近的模拟题。活动三四、模拟出题:

阅读下面文言材料,如果你当命题教师,找出适合命制翻译题的句子,拟出答案和得分点,并能说出理由。(先自己找,然后小组交流,做好记录,确定发言人。)周德威,字镇远,朔州马邑人也。天复中,汴将氏叔琮来逼晋阳。时诸军未集,城中大恐,德威与李嗣昭选募锐兵出诸门,攻其垒,擒生斩馘(guó),汴人枝梧不暇,乃退。李思安之寇潞州也,汴军十万筑夹城,围潞州,内外断绝。德威以精骑薄之,进营高河,令游骑邀汴人。汴军闭壁不出,乃自东南山口筑甬道树栅以通夹城,德威之骑军,倒墙堙(yīn)堑,日数十战,前后俘馘,不可胜纪。参考译文:周德威,字镇远,朔州马邑人。天复年间,汴将氏叔琮逼近晋阳。当时各军还没集合起来,晋阳城中大为恐慌,周德威和李嗣昭选招精锐士兵从各座城门出击,攻打敌营,活捉斩杀敌人,汴军来不及抵挡,于是退走。李思安侵犯潞州时,汴军十万人修筑夹城,围住潞州,城内外断绝来往。周德威率领精锐骑兵逼近汴军,进军在高河扎营,派游击骑兵半路拦截汴人。汴军关闭军营不敢出来,就从东南山口修筑甬道、栅栏来和夹城相通,周德威的骑兵,推倒城墙填塞沟堑,每天作战几十次,前前后后俘虏和斩杀的敌人不可计数。周德威,字镇远,朔州马邑人也。天复中,汴将氏叔琮来逼晋阳。时诸军未集,城中大恐,德威与李嗣昭选募锐兵出诸门,攻其垒,擒生斩馘,汴人枝梧不暇,乃退。李思安之寇潞州也,汴军十万筑夹城,围潞州,内外断绝。德威以精骑薄之,进营高河,令游骑邀汴人。汴军闭壁不出,乃自东南山口筑甬道树栅以通夹城,德威之骑军,倒墙堙堑,日数十战,前后俘馘,不可胜纪。

周德威率领精锐骑兵逼近汴军,进军在高河扎营,派游击骑兵半路拦截汴人。(以:率领。薄:逼近。邀:拦截。营高河:状语后置句,译为“在高河扎营”。)七年十二月,帝亲征,进薄汴营,营于野河上。汴将韩勍(qíng)率精兵三万,铠甲皆被缯(zēng)绮,金银炫曜,望之森然,我军惧形于色。德威谓李存璋曰:“贼结阵而来,观其形势,志不在战,欲以兵甲耀威耳。此时不挫其锐,吾军不振矣!”乃遣存璋谕诸军曰:“尔见此贼军否?是汴州天武健儿,皆屠沽佣贩,纵被精甲,十不当(dàng)一。”德威自率精骑击其两偏,左驰右决,出没数四。是日,获贼百余人,贼渡河而退。参考译文:七年十二月,庄宗亲自出征,进逼梁军营地,在野河上扎营。汴将韩勍率领三万精兵,铠甲上都披上丝绸,金银闪烁,望去一片森然,晋军士兵害怕得变了脸色。周德威对李存璋说:“敌人结成阵势而来,看这种形势,目的不在作战,而是用兵甲炫耀军威罢了。这时不挫败他们的锐气,我军就不能振作了!”于是派李存璋告诉各军说:“你们看见这些敌人了吗?这些汴州的英武健儿,都是杀猪卖酒做仆人小贩的(地位卑下的人),即使穿上精甲,十个也抵不上我们一个。”周德威亲自率精锐骑兵攻击敌军两翼,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