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练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1.C根据题给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每1moleq\b\lc\[\rc\](\a\vs4\al\co1(H2g+\f(1,2)O2g))生成1mol[H2O(l)]放出热量286kJ,A正确;根据电荷守恒得n=6,所以每生成1molCr3+转移3mol电子,B正确;Al(OH)3的酸式电离方程式为Al(OH)3+H2O[Al(OH)4]-+H+,部分Al(OH)3发生电离,所以1molAl(OH)3电离产生的H+数小于NA,C错误;1molCO2与NaOH溶液完全反应,根据“C原子”守恒得n(COeq\o\al(2-,3))+n(HCOeq\o\al(-,3))+n(H2CO3)=1mol,D正确。2.A17gH2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H2O2的结构式为H—O—O—H,故17gH2O2中非极性键的数目为0.5NA,A项错误;标准状况下,1.12L16O2和1.12L18O2的物质的量均为0.05mol,氧原子的数目均为0.1NA,B项正确;由电荷守恒可知n(NHeq\o\al(+,4))+n(H+)=n(NOeq\o\al(-,3))+n(OH-),溶液呈中性,则n(H+)=n(OH-),故n(NHeq\o\al(+,4))=n(NOeq\o\al(-,3))=1mol,C项正确;1个甲烷和1个乙烯分子中氢原子个数均为4,则0.1mol甲烷和乙烯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氢原子为0.4mol,该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的水分子数为0.2NA,D项正确。3.C4.B5.C标准状况下,11.2LO2和22.4LNO混合并充分反应生成NO2分子数为NA,但是NO2会有一部分转化为N2O4,A错误;缺少体积无法计算0.1mol·L-1NH4NO3溶液中的氮原子数,B错误;因为反应后钠元素变为+1价,故1molNa失去1mol电子即NA个,C正确;pH=13的Ba(OH)2溶液中氢氧根的浓度为0.1mol·L-1,故1L溶液中氢氧根的个数为0.1NA,D错误。6.DNHeq\o\al(+,4)存在水解,因此1L0.1mol·L-1的NH4Cl溶液含有的NHeq\o\al(+,4)数量小于0.1NA,A错误;2.4gMg为0.1mol,与H2SO4完全反应后变为Mg2+,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B错误;标准状况下,N2和O2的混合气体有eq\f(2.24L,22.4L/mol)=0.1mol,分子数为0.1NA,C错误;H2与I2存在化学平衡,H2+I22HI,反应前后分子数不变,因此分子总数为(0.1+0.1)NA=0.2NA,D正确。7.CA项,1个氮原子中含有7个中子,22.4L(标准状况)氮气中含氮原子数为2NA,所含中子数应为14NA,错误;B项,1个重水分子与1个水分子中所含的质子数相同,故1mol重水与1mol水中含有的质子数相同,错误;C项,石墨烯与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二者质量相同时所含的原子数也相同,正确;D项,1L1mol·L-1NaCl溶液中的NaCl含有的电子数为28NA,但溶液中的水分子中也含有电子,所以1L1mol·L-1NaCl溶液含有的电子数大于28NA,错误。8.B本题涉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从原子结构、盐的水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化学键角度考查考生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A项,3g3He的物质的量为1mol,其中含有1mol中子,即NA个中子;B项,由于POeq\o\al(3-,4)在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故1L0.1mol·L-1的Na3PO4溶液中含有的POeq\o\al(3-,4)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即POeq\o\al(3-,4)数目小于0.1NA;C项,据关系式K2eq\o(Cr,\s\up6(+6))2O7~2Cr3+~6e-可知1mol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目为6NA;D项,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每个正丁烷或异丁烷分子中含有13个共价键,58g正丁烷和异丁烷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eq\f(58g,58g·mol-1)=1mol,则含有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13mol,即含有13NA个共价键。9.A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出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0.05mol熔融NaHSO4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0.05NA,A正确;室温下,1LpH=13的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水电离产生的氢氧根离子数目为10-13NA,B错误;标况下22.4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由于H2S和SO2混合后会发生反应:2H2S+SO2=3S↓+2H2O,所以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小于NA,C错误;电解精炼铜时,阳极上是粗铜,粗铜中含有比铜活泼的金属杂质如Zn、Fe等,Zn、Fe会优先放电,故阳极质量减少64g,转移到阴极的电子数不一定为2NA,D错误。10.C甲醇标准状况不是气体,无法计算甲醇物质的量,也无法计算共价键数,A错误;1L1mol/L葡萄糖溶液中还含有大量的水,水中也含有氧原子,故B错误;46g乙醇的物质的量为eq\f(46g,46g/mol)=1mol,在金属铜催化下完全反应生成乙醛,消耗0.5mol氧气,转移电子2mol,故C正确;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放出二氧化硫,变成稀硫酸后,与锌反应放出氢气,因此生成的气体大于0.6NA小于1.2NA,故D错误。11.D1molNa2O和Ba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离子和过氧根离子共1mol,Na2O和BaO2的物质的量未知,无法计算阳离子的物质的量,A错误;1mol氯气中共含2mol氯原子,而氯气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故溶液中有HClO分子、ClO-、Cl-、Cl2分子,根据氯原子的守恒可有:2NA=N(HClO)+N(Cl-)+N(ClO-)+2N(Cl2),B错误;溶液体积不明确,无法计算溶液中氢氧根的个数,C错误;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4.2g混合物中含有的CH2的物质的量为0.3mol,CH2中含两个极性共价键,故0.3molCH2含极性共价键为0.6NA个,D正确。12.A13.B14.C碘离子的还原性比Fe2+强,当有2molFe2+被氧化时消耗Cl2的分子数为NA,但氧化碘离子还消耗了Cl2,故A错;一个白磷分子中含有6个共价键,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共价键,所以含共价键数均为0.2NA的白磷(P4)和甲烷的物质的量不相等,故B错;CH3COO-水解,1L0.1mol/LCH3COONa溶液中含有的Na+和CH3COO-的总数小于0.2NA,C正确;235g核素U发生裂变反应:23592U+eq\o\al(1,0)neq\o(→,\s\up7(裂变))eq\o\al(90,38)Sr+13654U+10eq\o\al(1,0)n,净产生的中子(eq\o\al(1,0)n)数为9NA,故D错。15.A苯中没有碳碳双键,B错误;酯化反应机理是羧酸去羟基,醇去氢,所以水分子化学式为Heq\o\al(18,2)O,中子数为10,1molC2H5OH和1molCH3CO18OH反应是可逆反应,生成的水分子中的中子数小于10NA,具体数目不知,C错误;标准状况下,CCl4不是气体,D错误。16.B根据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mol氯气,转移的电子数为NA,A错误;1molNaCl含有的电子数为28NA,B正确;次氯酸根离子水解,所以1L0.2mol/LNaClO溶液中含有的次氯酸根离子数小于0.2NA,C错误;将22.4LHCl溶解在0.5L水中,所得溶液体积不是0.5L,D错误。17.C18.DH3PO4为中强酸,故1L0.1mol·L-1H3PO4溶液中所含的H+数目小于0.3NA,A项错误;由解毒原理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若消耗1.0molCuSO4,则参加反应的水分子数目为1.6NA,B项错误;3.1gP为0.1mol,其中所含的质子数目为1.5NA,C项错误;该反应转移10e-,7.2g水为0.4mol,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5NA,D项正确。专练2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应用1.DK2FeO4中Fe元素显+6价,Fe(OH)3中Fe元素显+3价,则1molK2FeO4转化为Fe(OH)3沉淀,转移3×6.02×1023个电子,A错误;常温常压下,32gO2、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O原子的物质的量为eq\f(32g,16g·mol-1)=2mol,则所含原子数为2×6.02×1023,B错误;500mL2mol·L-1明矾溶液中含有1molKAl(SO4)2,Al3+水解形成Al(OH)3胶体,而Al(OH)3胶体粒子是大量Al(OH)3分子的聚集体,故Al(OH)3胶体粒子数小于6.02×1023,C错误;1个ClO-中含有26个电子,7.45gNaClO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0.1molClO-,故7.45gNaClO固体中ClO-含有的电子总数为26×6.02×1022,D正确。2.D3.B4.B5.AA项,在已知反应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7降低到+2,碳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到+4,结合化学计量数知,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0NA,正确;B项,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由于粗铜中含有锌、铁、镍等杂质金属,杂质金属也会失去电子被氧化,故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NA时,阳极溶解的铜的质量小于32g,错误;C项,醋酸钠是强碱弱酸盐,醋酸根离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pH=9的醋酸钠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为1×10-5mol·L-1,但由于溶液的体积未知,故不能计算H+数目,错误;D项,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易水解,即COeq\o\al(2-,3)+H2OHCOeq\o\al(-,3)+OH-,故1L浓度为0.100mol·L-1的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数目大于0.100NA,错误。6.B7.D8.D9.A10.C11.(1)1:12:32:32:3(2)③②①(3)eq\f(22.4bc,aNA)(4)5.4mL12.1:325%17.5%4:7401.7913.(1)672mL(2)76g/mol(3)碳硫14.(1)35.6(2)3(3)50%15.(1)锥形瓶将分液漏斗玻璃塞上的凹槽与漏斗口颈上的小孔对准(或将玻璃塞拔开),缓慢旋转分液漏斗的旋塞,使硫酸溶液缓慢流入锥形瓶,适时关闭旋塞(2)装置冷却至室温调节水准管高度,使其液面与量气管中液面相平(3)24.75L·mol-1bc(4)避免加入硫酸时,液体所占的体积引起的实验误差16.(1)SO2(2)30(3)CaC2+2H2O→Ca(OH)2+C2H2↑(4)N2、CO、C2H4专练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与计算1.B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密度为1.2g·cm-3)配1mol·L-1的稀盐酸100mL,设所需浓盐酸的体积为VmL,则1.2g·cm-3×VmL×36.5%=1mol·L-1×0.100L×36.5g·mol-1,解得V=8.3,因此选择10mL量筒和胶头滴管取浓盐酸,浓盐酸稀释时用到50mL烧杯和玻璃棒,稀释和洗涤后将溶液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定容时用到胶头滴管,B项正确。2.C第①步不能把NaOH放在称量纸上称量;第④步玻璃棒应接触容量瓶内壁刻度线以下的部分;第⑤步定容时应平视刻度线。3.A4.C5.D6.B7.B8.C9.C10.D11.A12.D13.(1)eq\f(25m,V)mol·L-1(2)25dwmol·L-1(3)eq\f(4c,d)%14.(1)将瓶塞打开,加入少量水,塞好瓶塞,倒转不漏水,然后正放,把瓶塞旋转180度,再倒转不漏水,则说明该容量瓶不漏水(2)5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3)13.6>(4)向烧杯中先加入适量蒸馏水,再将量取的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5)A(6)BD15.(1)0.419(2)0.20.2(3)1.2专练4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1.AA项,胆矾是硫酸铜晶体,其化学式为CuSO4·5H2O,错误;B项,湿法冶铜中的一步反应是铁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故胆矾可作为湿法冶铜的原料,正确;C项,将CuSO4溶液蒸发浓缩,再冷却结晶可得胆矾,正确;D项,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置换出来的铜附在铁釜上,正确。2.DA项,乙醇可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正确;B项,NaClO水解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通过氧化灭活病毒,正确;C项,过氧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3,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6,正确;D项,氯仿的分子式是CHCl3,其化学名称是三氯甲烷,错误。3.D本题涉及生产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应用,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化学与STSE的联系体现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A项,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用来生产乙醇,发生了化学变化;B项,石油是由多种小分子组成的混合物,利用石油生产高分子材料涉及化学变化;C项,由基本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涉及化学变化;D项,反渗透膜法分离出淡水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D。4.B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则该混合物中不含CaCO3;②做焰色反应,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说明该混合物中含有K+;③向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沉淀,则发生反应Mg2++2OH-=Mg(OH)2↓,综上所述,该白色固体混合物的组成为KCl、MgSO4。5.B6.B7.B8.B9.B10.A11.A12.C13.B14.B15.D16.(1)是否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或化合反应)(2)Cl2、Na2O2、NO2(3)2Na+2H2O=2NaOH+H2↑(4)NH3·H2ONHeq\o\al(+,4)+OH-(5)Cl2+SO2+2H2O=2Cl-+SOeq\o\al(2-,4)+4H+17.(1)丁达尔效应(2)①红褐色液体FeCl3溶液太稀,生成的Fe(OH)3太少②生成红褐色沉淀自来水中含有电解质,胶体发生聚沉③生成红褐色沉淀长时间加热胶体发生聚沉(3)①电解质H2SO4使Fe(OH)3胶体聚沉而产生沉淀②Fe(OH)3+3H+=Fe3++3H2O18.(1)CuH2或CO(2)H2SO4(3)HCl或H2SO4AgNO3或BaCl2专练5化学与STSE1.D血液属于胶体,往伤口上撒盐,能够中和血液胶体粒子所带电荷,使血液胶体粒子相互聚集而沉降,从而起到止血的作用。2.A3.C4.B5.A6.A7.D8.CA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正确;B项,水煤气可合成液态碳氢化物如辛烷等,也可合成含氧有机物如甲醇等,正确;C项,煤的液化是化学变化,错误;D项,火棉的成分是硝化纤维,含氮量高,正确。9.D10.A11.D12.C13.A14.C15.D16.B17.C18.C19.C20.C专练6离子反应与离子共存1.C由向原溶液中加足量氯水后,有气泡生成,溶液呈橙黄色推断原溶液中存在Br-和COeq\o\al(2-,3);由向橙黄色溶液中加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可知原溶液中不存在SOeq\o\al(2-,3);由橙黄色溶液不能使淀粉变蓝可知原溶液中不存在I-;由于原溶液中存在COeq\o\al(2-,3),故不存在Fe2+;又原溶液为中性溶液,则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Heq\o\al(+,4)。C项正确。2.A本题涉及离子共存的知识,通过对指定条件下离子能否共存的判断,考查了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学科核心素养。A项,在NaOH溶液中,Na+、K+、COeq\o\al(2-,3)、AlOeq\o\al(-,2)相互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可以共存,正确;B项,Fe2+具有还原性,MnOeq\o\al(-,4)具有氧化性,两者之间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错误;C项,COeq\o\al(2-,3)和Ba2+可以结合成BaCO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D项,在酸性条件下,NOeq\o\al(-,3)可将HSOeq\o\al(-,3)氧化,不能大量共存,错误。3.AB项SiOeq\o\al(2-,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错误;C项,I-具有还原性,KMnO4具有氧化性,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错误;D项,Cl-与Ag+不能大量共存,SOeq\o\al(2-,4)与Ag+也不能大量共存,错误。4.A滴入石蕊显红色的溶液呈酸性,Na+、NHeq\o\al(+,4)、NOeq\o\al(-,3)、Cl-彼此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A正确;H+存在,Fe2+与NOeq\o\al(-,3)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pH=2的溶液中,AlOeq\o\al(-,2)不能大量存在,C错误;c(H+)/c(OH-)=1012的溶液显酸性,HCOeq\o\al(-,3)不能大量存在,D错误。5.B酸性条件下,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把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不能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故A错误;透明溶液可能是有色溶液,在透明溶液中这四种离子能大量共存,加入铜粉,铜与铁离子反应,铜不能与亚铁离子反应,发生2Fe3++Cu=2Fe2++Cu2+,故B正确;加入硫酸氢钠溶液,相当于加入强酸,反应漏掉了Ba2++SOeq\o\al(2-,4)=BaSO4↓,故C错误;pH=1的溶液显酸性,发生反应为3Fe2++NOeq\o\al(-,3)+4H+=3Fe3++2H2O+NO↑,离子组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6.A7.BFe3+和SCN-会发生反应生成血红色的配合物,A错误;根据Kw可以求出c(OH-)=0.1mol/L,溶液显碱性,这4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B正确;Fe2+还原性较强,MnOeq\o\al(-,4)氧化性较强,两者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显酸性,HCOeq\o\al(-,3)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D错误。8.B9.D强酸性溶液中,有大量H+,ClO-不能大量存在,A错误;pH=6的溶液中,Fe3+不能大量存在,B错误;AlOeq\o\al(-,2)与HCOeq\o\al(-,3)不能大量共存,发生反应:AlOeq\o\al(-,2)+HCOeq\o\al(-,3)+H2O=COeq\o\al(2-,3)+Al(OH)3↓,C错误;Fe2+、Ba2+、Cl-、NOeq\o\al(-,3)能大量共存,D正确。10.DH+与ClO-不能大量共存,且在酸性条件下,Br-可被ClO-氧化,A项错误;Ag+与Cl-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NaClO和NaCl的混合溶液呈碱性,反应物中不应出现H+,C项错误;该反应是ClO-与Cl-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的归中反应,D项正确。11.B由水电离的c(OH-)=1×10-12mol·L-1的溶液,为酸或碱溶液,酸性溶液中H+、SiOeq\o\al(2-,3)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常温下葡萄糖溶液,为中性溶液,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B正确;溴水溶液显酸性,不能大量存在COeq\o\al(2-,3),C错误;常温下pH大于7的溶液,显碱性,Ba2+、SOeq\o\al(2-,3)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12.C向少量的K2CO3溶液中缓慢滴加稀盐酸,依次发生反应:COeq\o\al(2-,3)+H+=HCOeq\o\al(-,3)、HCOeq\o\al(-,3)+H+=CO2↑+H2O,K+不参与反应,故K+的数目不变,即图中a代表K+,COeq\o\al(2-,3)的数目逐渐减少,故图中b代表COeq\o\al(2-,3),HCOeq\o\al(-,3)的数目先增多后减少,故图中c代表HCOeq\o\al(-,3),Cl-数目随盐酸的量的增多逐渐增多,故图中d代表Cl-,C项正确。13.B14.A15.B16.B17.A18.D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增大,所以N2是生成物,相应地3ClO-+2NHeq\o\al(+,4)=3H2O+2H++N2↑+3Cl-。该反应的还原剂是NHeq\o\al(+,4),故A错误。N的化合价变化为:-3→0,消耗1mol还原剂NHeq\o\al(+,4),转移3mol电子,故B错误。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C错误。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故D正确。19.CA中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该是:2Fe3++2I-=2Fe2++I2,故A错误;B中因氧化性HClO>Cl2,所以离子反应为Cl-+ClO-+2H+=H2O+Cl2↑,故B错误;向含1molFeBr2溶液中通入1molCl2,由氧化性顺序Cl2>Br2>Fe3+及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离子反应正确的是:2Fe2++2Br-+2Cl2=2Fe3++Br2+4Cl-,故C正确;根据酸性强弱顺序:H2CO3>HClO>HCOeq\o\al(-,3),可知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应该为HClO和HCOeq\o\al(-,3),正确的离子反应为:ClO-+CO2+H2O=HClO+HCOeq\o\al(-,3),故D错误。20.A专练7离子方程式书写与正误判断1.BCaCO3是难溶物,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成离子形式,A项不正确;Fe2+有还原性,Br2有氧化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项正确;H2C2O4过量,因此生成的产物为NaHC2O4,离子方程式为H2C2O4+OH-=HC2Oeq\o\al(-,4)+H2O,C项不正确;由于酸性:H2CO3>C6H5OH>HCOeq\o\al(-,3),因此产物中得到的应为NaHCO3,D项不正确。2.A3.CBa(OH)2中的OH-还会与(NH4)2Fe(SO4)2中的Fe2+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Fe2++SOeq\o\al(2-,4)=BaSO4↓+Fe(OH)2↓,A项不正确;Mg2+会与电解生成的OH-反应,生成Mg(OH)2沉淀,B项不正确;乙酸乙酯、乙醇为有机物,是非电解质,不可拆分,C项正确;离子方程式中NH3·H2O为弱电解质,不能拆分,D项不正确。4.A5.D6.C7.A8.D9.A10.C11.A12.D13.C14.D15.D16.C澄清石灰水与过量的小苏打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OH-+2HCOeq\o\al(-,3)=CaCO3↓+2H2O+COeq\o\al(2-,3),A错误;草酸是弱酸,必须写化学式,B错误;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l+S2-=Ag2S+2Cl-,C正确;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离子方程式为:HCOeq\o\al(-,3)+NHeq\o\al(+,4)+2OH-eq\o(=,\s\up7(△))NH3↑+2H2O+COeq\o\al(2-,3),D错误。17.AA.方程式正确;B.应该是S2Oeq\o\al(2-,3)+2H+=SO2↑+S↓+2H2O,错误;C.当硫酸根完全沉淀时沉淀质量最大,方程式为Al3++2SOeq\o\al(2-,4)+2Ba2++4OH-=2BaSO4↓+AlOeq\o\al(-,2)+2H2O,错误;D.碘离子的还原性强于亚铁离子,溴水首先氧化碘离子,错误。18.DFe3O4溶于足量稀HNO3中,硝酸要氧化Fe2+,故A错误;NH4HCO3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时NHeq\o\al(+,4)与OH-也要发生离子反应,故B错误;HClO有强氧化性,要氧化HSOeq\o\al(-,3),故C错误;将0.2mol·L-1KAl(SO4)2溶液与0.3mol·L-1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Al3++3SOeq\o\al(2-,4)+3Ba2++6OH-=2Al(OH)3↓+3BaSO4↓,故D正确。19.A次氯酸的酸性弱于碳酸,因此通入过量的CO2,发生的离子反应是CO2+ClO-+H2O=HClO+HCOeq\o\al(-,3),故A正确;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CH3COOH属于弱酸,不能拆写,故B错误;铁与盐酸反应:Fe+2H+=Fe2++H2↑,C错误;通入过量的氯气,发生的离子反应是2Fe2++4Br-+3Cl2=2Fe3++2Br2+6Cl-,故D错误。20.A电解MgCl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Cl-+2H2Oeq\o(=,\s\up7(通电))Cl2↑+H2↑+Mg(OH)2↓,A项错误;氯气与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KOH=KCl+KClO+H2O,改写成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B项正确;稀硝酸和磁铁矿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3O4+28HNO3=9Fe(NO3)3+NO↑+14H2O,改写成离子方程式为3Fe3O4+28H++NOeq\o\al(-,3)=9Fe3++NO↑+14H2O,C项正确;碱性KClO浓溶液和Fe(NO3)3溶液反应,Fe3+被氧化为FeOeq\o\al(2-,4),ClO-被还原为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ClO-+10OH-=2FeOeq\o\al(2-,4)+3Cl-+5H2O,D项正确。专练8离子综合推断1.D2.D3.C4.A5.B6.B7.D8.D9.C10.B11.B12.B13.(1)Mg2+、Al3+、NOeq\o\al(-,3)、SOeq\o\al(2-,4)Fe2+、Ba2+、I-、HCOeq\o\al(-,3)(2)3Cu+2NOeq\o\al(-,3)+8H+=3Cu2++2NO↑+4H2O(3)Al(OH)3+OH-=AlOeq\o\al(-,2)+2H2O(4)K+焰色反应14.(1)COeq\o\al(2-,3)、Cu2+、Fe3+Mg2+、Ba2+、Cl-(2)H++OH-=H2O(3)0.01mol/L15.(1)4(2)NOeq\o\al(-,3)用镊子夹一块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气体X,试纸变蓝Mg(OH)2(3)Al(OH)3+OH-=AlOeq\o\al(-,2)+2H2O(4)0.136(5)0.08专练9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1.BA项,谷物发酵酿造食醋过程中存在淀粉的水解和葡萄糖的氧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错误;B项,小苏打用作食品膨松剂是利用了小苏打受热易分解的性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正确;C项,含氯消毒剂具有氧化性,利用其消毒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错误;D项,NO2参与酸雨形成时转化为HNO3,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错误。2.B3.C4.B5.D6.B7.C8.D9.D10.A11.B12.A13.A14.D15.B①②③④⑤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⑤为铝热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于制熔点较高的金属,B正确;③中O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④中O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0,则相同条件下生成等量的O2,反应③和④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2,故C错误;反应①4HCl(浓)+MnO2eq\o(=,\s\up7(△))MnCl2+Cl2↑+2H2O中Mn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降低为+2价,HCl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由电子守恒可以知道,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D错误。16.(1)D(2)C(3)5H2O2+2MnOeq\o\al(-,4)+6H+=5O2↑+2Mn2++8H2O(4)3.36L0.3mol(5)过滤2NaOH+2Al+2H2O=2NaAlO2+3H2↑解析:(1)元素化合价降低时体现出氧化性,只有D中H2O2中氧元素化合价降低,故选D。(2)H2O2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即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答案为C。(3)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二者相加,配平即得5H2O2+2MnOeq\o\al(-,4)+6H+=5O2↑+2Mn2++8H2O。(4)反应中转移0.3mol电子,生成氯气的物质的量为:eq\f(0.3mol,2)=0.15mol,标况下的体积为3.36L;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0.3mol。(5)除去镁粉中混入的铝粉,选用NaOH溶液,Al与NaOH反应,而Mg与NaOH不反应,反应后过滤即可,Al与NaOH反应方程式:2NaOH+2Al+2H2O=2NaAlO2+3H2↑。17.(1)溶液蓝色褪去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2)①2Fe3++SO2+2H2O=SOeq\o\al(2-,4)+2Fe2++4H+②取A中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或其他合理答案)(3)4:3(4)取少量Na2S2O5晶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溶解,滴入足量盐酸,振荡,再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解析:(1)通入SO2后,与I2反应生成I-,所以蓝色消失;装置C是尾气处理装置。(2)SO2与Fe3+反应生成SOeq\o\al(2-,4)和Fe2+,依据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即可写出方程式。(3)CrOeq\o\al(2-,4)~Cr3+中Cr的化合价由+6到+3,得3mol电子,S2Oeq\o\al(2-,5)~2SOeq\o\al(2-,4)中S的化合价由+4到+6,失去4mol电子,依据电荷守恒,CrOeq\o\al(2-,4)与S2Oeq\o\al(2-,5)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4)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SOeq\o\al(2-,4),滴入足量盐酸和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Na2S2O5晶体被氧化。18.(1)H2SO4(浓)+NaCleq\o(=,\s\up7(△))NaHSO4+HCl↑或H2SO4(浓)+2NaCleq\o(=,\s\up7(△))Na2SO4+2HCl↑(2)6.24g(3)4HCl+O2eq\o(=,\s\up7(催化剂),\s\do5(△))2H2O+2Cl2(4)0.4①安全瓶,防倒吸②H2C2O4→CO2③2ClO2+5Mn2++6H2O=5MnO2+2Cl-+12H+专练10氧化还原反应规律1.C根据C中方程式得到还原性:Fe2+>I-,与题干中还原性:I->Fe2+相矛盾,所以C不符合事实。2.A3.DNa2S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Na2SO4,S元素化合价由-eq\f(2,x)升高为+6,而NaClO被还原为NaCl,Cl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1价,反应中Na2Sx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则:x×eq\b\lc\[\rc\](\a\vs4\al\co1(6-\b\lc\(\rc\)(\a\vs4\al\co1(-\f(2,x)))))=16×[1-(-1)],解得:x=5,答案为D。4.D5.BB中蓝色消失的原因是Na2SO3与I2反应,消耗了碘,并不是Na2SO3溶液具有漂白性,所以选B项。6.A根据①知,氧化性:Z2>B2,根据②知,氧化性:B2>A3+,根据③知,氧化性:XOeq\o\al(-,4)>Z2,所以氧化性关系为:XOeq\o\al(-,4)>Z2>B2>A3+,所以要除去含有A2+、Z-和B-混合溶液中的A2+,而不氧化Z-和B-,应加入B2,A正确,B错误;X2+是XOeq\o\al(-,4)的还原产物,B2是B-的氧化产物,C错误;因为氧化性关系为:XOeq\o\al(-,4)>Z2>B2>A3+,在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应:XOeq\o\al(-,4)+5A2++8H+=X2++5A3++4H2O,D错误。7.C因氧化性:Fe3+>I2,则Fe3+能将I-氧化生成I2,故A错误;溴水能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溶液呈黄色,故B错误;因酸性:H2CO3>HClO>HCOeq\o\al(-,3),则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的盐为NaHCO3,离子方程式为:ClO-+CO2+H2O=HClO+HCOeq\o\al(-,3),故C正确;因还原性:I->Fe2+,则向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时,I-先被氧化,故D错误。8.B9.C反应中,SOeq\o\al(2-,3)被氧化为SOeq\o\al(2-,4),S元素在反应前化合价为+4价,反应后化合价为+6价,设Cl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a,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得2×(5-a)=1×(6-4),解得a=4,反应后Cl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因此棕黄色的气体X是ClO2,答案选C。10.B根据非金属性只能比较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故B错误。11.A12.D13.B14.C15.(1)①Na2O2Na2O2和FeSO45②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消毒过程中自身被还原为Fe3+,Fe3+水解生成Fe(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而沉降(2)①2Fe(OH)3+3ClO-+4OH-=2FeOeq\o\al(2-,4)+3Cl-+5H2O②小16.(1)三ⅤAAl(OH)3(2)24,11,12,8,3,24(3)①P4+3NaOH+3H2O=PH3↑+3NaH2PO2一②2.517.(1)2ClOeq\o\al(-,3)+SO2=2ClO2+SOeq\o\al(2-,4)(2)Ⅰ.eq\f(84b-53a,31)Ⅱ.eq\f(53a,84)(3)Ⅰ.NaNO2Ⅱ.①②⑤Ⅲ.BⅣ.106410311.2专练1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计算1.BA项中方程式虽然满足原子守恒,但不满足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后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O3+2I-+2H+=I2+O2+H2O,故每生成1molI2转移电子2mol,A项错误,B项正确;O3和O2中O的化合价均为0,故O2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C项错误;该反应能说明O3的氧化性大于I2,而不能说明O2的氧化性大于I2,D项错误。2.C3.B4.C5.A6.B7.C8.D9.A10.C11.D12.B13.D14.C15.B16.(1)D(2)①NaHCO3②B(3)①2CNO-+6ClO-+8H+=N2↑+2CO2↑+3Cl2↑+4H2O②80%17.(1)①C②3:2(2)①5H2O2+2KMnO4+3H2SO4=K2SO4+2MnSO4+5O2↑+8H2O②KHCO318.(1)①CO(NH2)2+H2Oeq\o(=,\s\up7(△))2NH3↑+CO2↑②8NH3+6NO2eq\o(=,\s\up7(催化剂))7N2+12H2O③2H2O+4NH3+O2+2SO2=2(NH4)2SO4④eq\f(6V1c1-3c2V2,100a)×100%(2)①BaO②8:1③3O2+415NO+4NH3eq\o(=,\s\up7(催化剂))415NNO+6H2O专练12钠及其化合物1.D2.D3.A4.B5.C6.B7.B8.D9.C10.A11.D12.C13.C反应中只有NaHCO3析出,所以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较小,A正确;纯碱是Na2CO3,不是NaHCO3,B正确;析出NaHCO3固体后的溶液中仍是NaHCO3饱和溶液,C错误;在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使溶液呈碱性,再通入二氧化碳,有利于CO2的溶解,D正确。14.(1)Na2CO3和NaHCO3(2)0.448(3)①Na2ONa2O2②NaNaOHNaH15.(1)Cl24H++4I-+O2=2I2+2H2O(2)吸收过量的Cl2和HCl,防止空气污染,使D中能收集到较为纯净的氧气(3)①Na2O2被还原时氧元素的化合价应该降低,不可能得到O2②O2有可能是Na2O2与盐酸中的H2O反应所得(4)Na2O2+4HCl=2NaCl+Cl2↑+2H2ONa2O2与生成的H2O反应有O2生成,HCl混在Cl2中,H2O混在Cl2中,固体与气体反应较慢16.(1)保证NaHCO3全部分解(2)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硫酸防止空气中水蒸气、CO2进入C装置被吸收②C③A、B中的CO2无法全部进入C中被吸收(3)①向沉淀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已完全②55.8%专练13镁铝及其化合物1.C工业制造的镁蒸气通常在H2中冷却,高温下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A错误;镁条燃烧引发的火灾不用CO2来扑灭,因为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B错误;镁能与氧气、氮气以及二氧化碳反应,因此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并不全是MgO,C正确;镁能与浓硝酸反应,镁制容器不能用来贮存和运输浓硝酸,D错误。2.CAl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用于食品包装,也可用作建筑材料,A正确;电解Al2O3法冶炼Al,且氧化铝的熔点高,可用作耐火材料,B正确;铝离子水解生成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净水剂,不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作消毒剂,C错误;Al(OH)3的碱性较弱,可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也可用来制备一些铝盐,D正确。3.A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由金属的活泼性决定,钠最剧烈,其次是铝。钠、铝、铁物质的量依次为eq\f(1,2)mol、eq\f(1,3)mol、eq\f(1,2)mol,HCl物质的量均为0.2mol,金属过量。可见,铝、铁与盐酸反应时生成H2一样多,均为0.1mol,Na先与酸反应,后与H2O反应,共生成H20.25mol。4.D与NaOH是否反应,不能作为衡量金属性强弱的依据,A错误;铝箔用酒精灯点燃,铝箔外面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一层熔点较高的致密的Al2O3薄膜,阻止了内部熔化的铝的滴落,B错误;氯化铵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NHeq\o\al(+,4)+H2ONH3·H2O+H+,铝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2Al+6H+=2Al3++3H2↑,消耗H+,使得水解平衡右移,从而使铝能够与H+反应放出氢气,因此铝片上产生的气体是氢气,C错误;向氯化铝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为AlCl3+3NaOH=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知氢氧化铝能溶于强碱溶液,D正确。5.A6.AA项,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应倒置振荡摇匀,故下口朝上,错误;B项,根据“下流上倒”原理,分液时,应先将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正确;C项,结合信息,配离子在乙醚中生成缔合物,且乙醚密度比水小,故上层为黄色,下层为无色时说明已达到分离目的,正确;D项,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时,可利用其沸点相差较大进行分离,蒸馏时选用直形冷凝管,正确。7.C8.B9.C10.A11.C12.C13.(1)NaOH④(2)Fe2O3颜料(3)54(4)CaO和CO2(5)CO2+AlOeq\o\al(-,2)+2H2O=Al(OH)3↓+HCOeq\o\al(-,3)14.(1)将菱镁矿粉碎、适当提高酸溶时的温度;适当延长酸溶时间、溶解过程中不断搅拌、多次浸取、减小菱镁矿的颗粒度等(任写一条)(2)Al2O3+3H2SO4=Al2(SO4)3+3H2OSiO2CaSO4(3)使滤液中的Al3+与Fe3+完全沉淀减小(4)CO2+2NH3·H2O+Mg2+=MgCO3↓+2NHeq\o\al(+,4)+H2O(5)坩埚前后两次称量固体的质量不变(或前后两次称量固体质量差小于0.1g)15.(1)Al2O3+3Cl2+3Ceq\o(=,\s\up7(高温))2AlCl3+3CO(2)SOeq\o\al(2-,3)+Cl2+H2O=SOeq\o\al(2-,4)+2Cl-+2H+(3)除去FeCl3(4)①Fe3++3OH-=Fe(OH)3↓Al3++4OH-=AlOeq\o\al(-,2)+2H2O②96%专练14铁铜及其化合物1.C生铁是指含碳量较高的铁合金,C项错误。2.C孔雀石又称铜绿,主要成分是Cu(OH)2·CuCO3,也可写成Cu2(OH)2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产物为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且对湿度比较敏感,可溶于盐酸、硫酸等酸并且在氨水中会发生配位反应,故A正确,C错误;依据题干信息《千里江山图》历经千年色彩依然,说明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故B正确;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约为57.7%,Cu(OH)2·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约为55.5%,故D正确。3.B铁不足,发生Fe+4HNO3=Fe(NO3)3+NO↑+2H2O,过量铁跟一定量硝酸反应最终生成硝酸亚铁,则Fe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1:4时发生2Fe(NO3)3+Fe=3Fe(NO3)2,即生成3molFe(NO3)2时,消耗2molFe生成2molFe(NO3)3,还有1molFe和生成的2molFe(NO3)3反应生成3molFe(NO3)2,共消耗3molFe,前后比值为2:1,只有图像B符合。4.D碱式硫酸铁能发生水解生成Fe(OH)3胶体,Fe(OH)3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用作净水剂,A项正确;NH4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所以为防止NH4HCO3分解,生产FeCO3需在较低温度下进行,B项正确;KSCN溶液遇Fe2+无明显现象,(NH4)2Fe(SO4)2若被氧化,其中的Fe2+变成Fe3+,KSCN溶液遇Fe3+变红,C项正确;FeSO4与(NH4)2SO4溶液反应冷却时有(NH4)2Fe(SO4)2·6H2O析出,说明(NH4)2Fe(SO4)2·6H2O在水中的溶解度比FeSO4的小,D项错误。5.B6.C由题给反应机理图可知,Fe(CO)5和OH-为催化剂,参与了该催化循环,A项正确;该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CO+H2Oeq\o(=,\s\up7(催化剂))CO2+H2,B项正确,C项错误;由题图中含铁物质的结构可知Fe的成键数目发生了变化,D项正确。7.C8.B9.D10.A11.C12.C13.(1)防止Fe2+被氧化(2)2Fe2++Cl2=2Fe3++2Cl-(3)隔绝空气(排除氧气对实验的影响)(4)Fe2+Fe3+可逆反应(5)H2O2+2Fe2++2H+=2Fe3++2H2OFe3+催化H2O2分解产生O2H2O2分解反应放热,促进Fe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14.Ⅰ.(1)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进入B中,影响测定结果。(2)24%(3)尾气处理装置Ⅱ.(4)赶走溶液中溶解的过量的Cl2(5)250mL容量瓶(6)C(7)70%Ⅲ.Fe5O6专练15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流程1.(1)粉碎固体颗粒(2)2MoS2+7O2eq\o(=,\s\up7(高温))2MoO3+4SO2MoO3、SO2(3)MoO3+Na2CO3=Na2MoO4+CO2↑(4)PbS(5)当c(SOeq\o\al(2-,4))=1.0×10-5mol/L,c(Ba2+)=Ksp(BaSO4)/c(SOeq\o\al(2-,4))=1.1×10-10/1.0×10-5=1.1×10-5mol/L,c(Ba2+)×c(MoOeq\o\al(2-,4))=1.1×10-5×0.40=4.4×10-6>4.0×10-8,所以会析出BaMoO4沉淀。(6)MoS2+9ClO-+6OH-=MoOeq\o\al(2-,4)+9Cl-+2SOeq\o\al(2-,4)+3H2O2.(1)Cu2++COeq\o\al(2-,3)+H2O=Cu(OH)2↓+CO2↑(2)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或上层清液),滴加BaCl2(或硝酸钡)溶液,无沉淀生成,说明已洗净。(3)CuSO4、澄清石灰水(4)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C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5)C→A→B→D→E(6)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结束时通入过量的空气可以将装置中滞留的水蒸气和CO2赶出。(7)eq\b\lc\(\rc\)(\a\vs4\al\co1(1-\f(49n,9m)))×100%3.(1)SO2+OH-=HSOeq\o\al(-,3)(2)①FeS2②硫元素转化为CaSO4而留在矿粉中(3)NaAlO2Al(OH)3(4)1:164.(1)+4Fe(2)Al2O3+2OH-=2AlOeq\o\al(-,2)+H2OSiO2+2OH-=SiOeq\o\al(2-,3)+H2O(3)温度过高会导致TiOSO4提前水解生成H2TiO3沉淀(4)TiO2+C+Cl2eq\o(=,\s\up7(高温))TiCl4+CO2碳与氧气反应减小氧气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碳与氧气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使平衡正向移动,促使反应顺利进行。(5)TiCl4+(x+2)H2O=TiO2·xH2O+4HCl5.(1)抑制Fe2+水解(2)(NH4)2Fe(SO4)2+H2C2O4+2H2O=FeC2O4·2H2O↓+H2SO4+(NH4)2SO4(3)碳和铁0.6(4)①FeC2O4·2H2Oeq\o(=,\s\up7(△))FeC2O4+2H2O②Fe2O36.(1)bd(2)①碱石灰②检验装置气密性收集CO检验纯度(3)取少量熔渣,加过量稀硫酸溶解,向溶液中加入几滴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紫色褪去,则证明熔渣中含有FeO(4)3:2(5)eq\f(750c,a)%高专练16碳硅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1.D高温结构陶瓷种类很多,包括氧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氮化硼陶瓷等,它们均不属于硅酸盐,A项错误;港珠澳大桥使用高性能富锌底漆防腐,依据的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B项错误;光缆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项错误;钢筋属于无机材料,D项正确。2.A光合作用中,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水转化为(CH2O)n和O2,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由图可知,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项正确;NaHCO3和Na2CO3与CaCl2发生的离子反应分别为Ca2++2HCOeq\o\al(-,3)=CaCO3↓+CO2↑+H2O、Ca2++COeq\o\al(2-,3)=CaCO3↓,C项正确;二氧化碳溶于水,发生反应:CO2+H2OH2CO3,H2CO3H++HCOeq\o\al(-,3),D项正确。3.CA项,分子内的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分子越稳定,正确;B项,SiC共价晶体内只存在强度很大的C—Si共价键,并且原子之间形成稳定的空间立体网状结构,故硬度很高,正确;C项,非金属性C>Si,则键能C—H>Si—H,键长Si—H>C—H,稳定性CH4>SiH4,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强,其还原性越弱,故还原性SiH4>CH4,错误;D项,Si原子半径较大,p轨道电子云肩并肩重叠程度小,很难形成ppπ键,正确。4.C5.A6.C7.C8.B9.A10.C11.D12.D13.(1)b(2)让氢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避免空气中的成分对实验的影响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可利用自身放出的热量维持反应进行(3)Mg2Si+4HCl=2MgCl2+SiH4↑SiH4+2O2=SiO2+2H2O(4)C→A→D→E→A→F(5)E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前一个A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后一个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6)先通入C装置除去CO2气体后,再将剩余的气体点燃14.Ⅰ.Si(s)+3HCl(g)eq\o(=,\s\up7(300℃))SiHCl3(g)+H2(g)ΔH=-225kJ·mol-1Ⅱ.(1)阴极2H2O+2e-=H2↑+2OH-或2H++2e-=H2↑(2)1000℃ΔH2<ΔH1导致反应②的ΔG小(3)a、c(4)ΔH2-ΔH1减小(5)HCl、H2解析: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有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电子式的书写、电解原理、反应自发性、化学平衡等;通过阅读题目提取信息,考查了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题图、推理等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体现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价值观念。Ⅰ.放热焓变为负值,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标明物质状态。Ⅱ.(1)电解KOH溶液,H2为还原产物,则产生H2的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2)ΔG<0时反应自发进行,由图1可知温度高于1000℃时反应①的ΔG<0。反应①的ΔH1>0、ΔS1=0,而反应②的ΔH2<0、ΔS2<0,相同温度下,ΔH对反应的影响较大,故反应①的ΔG较反应②大。(3)根据图2,在温度变化过程中D点SiCl4转化率最高,为平衡点。B点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v正>v逆,a项正确;E点温度比A点高,正反应速率:A点<E点,b项错误;C到D温度区间SiCl4的转化率较高,对应温度为480~520℃,c项正确。(4)由盖斯定律,反应③=反应②-反应①,故ΔH3=ΔH2-ΔH1<0。升高温度,反应③逆向移动,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5)从流程图看,除SiCl4、SiHCl3和Si外,H2、HCl既是某反应的产物,又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故H2、HCl也可以循环使用。15.(1)r(H+)<r(Mg2+)<r(N3-)<r(Cl-)第三周期ⅡA族。(2)Mg2Si熔融电解NH3NH4Cl(3)SiC(4)2Mg(OH)2+2SO2+O2=2MgSO4+2H2O专练17氯、溴、碘及其化合物1.D氢氧化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氯化钠和水,次氯酸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所以“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A项正确;次氯酸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所以“84消毒液”能漂白棉、麻、纸张,B项正确;ClO-和Cl-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84消毒液”与酸性洁厕剂混用会产生Cl2,C项正确;“84消毒液”久置,次氯酸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钠,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2.B在装置乙中,混合气体先经过浓硫酸,水蒸气被除去,再经过饱和NaCl溶液,气体中又混入了水蒸气,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故B项错误。3.C4.B5.B6.D7.A8.A①HCl遇KI溶液不能发生反应生成I2,A项错误;由于酸性HCl>H2SiO3,所以浓盐酸遇Na2SiO3溶液会发生反应2HCl+Na2SiO3=H2SiO3↓+2NaCl,由于硅酸是白色难溶性的物质,所以会产生白色胶状沉淀,B项正确;在饱和NaCl溶液中存在平衡NaCl(s)Na+(aq)+Cl-(aq),HCl溶于饱和NaCl溶液,使溶液中Cl-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降低了NaCl的溶解度,因此会析出NaCl固体,即产生白色沉淀,C项正确;HCl溶于NaClO溶液中,会发生反应2HCl+NaClO=NaCl+Cl2↑+H2O,离子方程式是ClO-+Cl-+2H+=Cl2↑+H2O,因此有黄绿色气体产生,D项正确。9.D本题考查离子反应、离子共存。A.Cl2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2+氧化为Fe3+,Fe2+不能存在,错误;B.Fe2+与H+、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OH-与Fe2+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与NHeq\o\al(+,4)反应生成一水合氨,Fe2+、NHeq\o\al(+,4)不能存在,错误;D.组内离子间不反应,能大量存在,正确。10.BB中N为氯碱工业的主要原料,则N为NaCl,M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M为CO2,应该是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如果是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中应该是碳酸氢根,故B错误。11.D12.B13.A14.B15.(1)圆底烧瓶饱和食盐水(2)水浴加热Cl2+2OH-=ClO-+Cl-+H2O避免生成NaClO3(3)吸收尾气(Cl2)AC(4)过滤少量(冷)水洗涤(5)紫小于解析:(1)a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气体,所以a中试剂为饱和食盐水。(2)b中采用的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冰水浴温度下,Cl2与NaOH反应生成NaCl、NaClO和H2O;b中温度较高,生成的是KClO3,则进入c中的Cl2温度较高,为防止生成NaClO3,所以用冰水浴冷却。(3)d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Cl2。Cl2能与Na2S发生置换反应生成S和NaCl;Cl2与NaCl溶液不反应;Cl2能与Ca(OH)2反应生成CaCl2、Ca(ClO)2和H2O;Cl2与H2SO4不反应;故选A、C。(4)b中得到温度较高的KClO3和KCl的混合溶液,降低温度,KClO3的溶解度明显降低,而K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所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KClO3;由于低温时,KClO3的溶解度较小,所以用冷水洗涤KClO3晶体。(5)2号试管中棕色溶液为碘水,说明NaClO将I-氧化为I2,加入CCl4萃取分层,碘的CCl4溶液为紫色;1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变,说明KClO3不能氧化I-,该对照实验说明NaClO的氧化性强于KClO3。16.(1)容量瓶(2)BrOeq\o\al(-,3)+5Br-+6H+=3Br2+3H2O(3)(4)Br2过量,保证苯酚完全反应(5)反应物用量存在关系:KBrO3~3Br2~6KI,若无苯酚时,消耗KI物质的量是KBrO3物质的量的6倍,因有苯酚消耗Br2,所以当n(KI)≥6n(KBrO3)时,KI一定过量(6)溶液蓝色恰好消失(7)eq\f(6aV1-bV3×94,6V2)(8)易挥发专练18硫及其化合物1.D火山口存在游离态的硫,A错误;排放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形成酸雨,但不会导致光化学烟雾产生,导致光化学烟雾的是氮氧化物,B错误;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与漂白性无关,C错误;硫粉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生成三氧化硫,D正确。2.B因为酸雨的pH<5.6,所以SO2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pH≈5.6的酸雨是错误的,A项错误;分析可知X气体为H2S,能与CuSO4反应生成黑色的不溶于水的硫化铜沉淀,所以可用CuSO4溶液检验是否有H2S气体生成,B项正确;在100~200℃时发生的反应为2H2S+SO2eq\o(=,\s\up7(催化剂),\s\do5(100~200℃))3S+2H2O,不是置换反应,C项错误;若用浓硝酸处理工业尾气中的SO2,则会产生含氮元素的大气污染物(即氮的氧化物),D项错误。3.B本题喷泉实验的原理是使烧瓶内外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压强差,利用大气压将烧瓶下面烧杯中的液体压入烧瓶内,在尖嘴导管口处形成喷泉。A项,H2S气体不易溶于稀盐酸,烧瓶内外不能形成压强差,故不能形成喷泉,错误;B项,HCl极易溶于水,能与稀氨水迅速反应,使烧瓶内外形成较大的压强差,故可以形成喷泉,正确;C项,NO难溶于水,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烧瓶内外不能形成压强差,故不能形成喷泉,错误;D项,CO2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且不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烧瓶内外不能形成压强差,故不能形成喷泉,错误。4.C为防止环境污染,装置C和E中的试剂均取用浓的氢氧化钠溶液,保证将未反应的二氧化硫吸收完全,避免造成污染,A错误;装置B中发生的反应为SO2+Na2O2=Na2SO4,则每消耗1molNa2O2,转移电子数为2NA,B错误;关闭K1,打开K2,试剂X是酸性KMnO4或FeCl3溶液,产生的二氧化硫能被氧化而使溶液褪色,均可证明SO2有还原性,C正确;实验过程中体现了硫酸的强酸性、难挥发性,D错误。5.A设少量Cl2为1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1molCl2消耗1molSOeq\o\al(2-,3):Cl2+SOeq\o\al(2-,3)+H2O=2Cl-+SOeq\o\al(2-,4)+2H+,由于SOeq\o\al(2-,3)过量,继续消耗产生的H+生成HSOeq\o\al(-,3),故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Oeq\o\al(2-,3)+Cl2+H2O=2HSOeq\o\al(-,3)+2Cl-+SOeq\o\al(2-,4),A项正确;将离子方程式写为化学方程式,可知是H2CO3制得HCl,不符合强酸制弱酸规律,B项错误;加入的少量Fe3+对H2O2的分解起催化作用,催化机理为2Fe3++H2O2=O2↑+2H++2Fe2+和H2O2+2Fe2++2H+=2Fe3++2H2O,C项错误;由电离方程式NH4HSO4=NHeq\o\al(+,4)+H++SOeq\o\al(2-,4)可知,OH-先与H+反应,再与NHeq\o\al(+,4)反应,故同浓度同体积两种溶液混合,发生的反应为H++OH-=H2O,D项错误。6.B根据p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518g·L-1,知p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又p为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则p为H2S,q为S;s的相对分子质量比r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且r、s均为氧化物,则r为SO2,s为SO3,u为H2SO4,t为H2SO3,v为硫酸盐。r为SO2,具有漂白性,还可以用于杀菌、消毒,A项正确;由于盐酸的酸性强于H2SO3,故SO2与BaCl2溶液不反应,B项错误;常温下浓硫酸可以使Fe、Al钝化,因此浓硫酸可以用铁槽车或铝槽车储运,C项正确;t为H2SO3,在空气中久置可被空气中O2氧化为H2SO4,D项正确。7.AS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硫酸、二氧化氮和水,该反应中只体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不体现酸性,A错误;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所以途径②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2浓度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从而降低成本,B正确;途径①和②都是由S来制备H2SO4,S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6价,制取1molH2SO4,理论上各消耗1molS,各转移6mole-,C正确;途径①S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硫酸、二氧化氮和水,有副产物二氧化氮,而且二氧化氮会污染大气,所以途径②与途径①相比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D正确。8.D亚硫酸钙难溶于水,应写成化学式,故A错误;醋酸是弱电解质,应写成化学式,且亚硫酸与醋酸不反应,故B错误;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所以能直接将亚硫酸根氧化为硫酸根,故C错误;亚硫酸钾与稀硫酸反应能够生成硫酸钾、二氧化硫和水,K2SO3+H2SO4=K2SO4+SO2↑+H2O,可以用SOeq\o\al(2-,3)+2H+=SO2↑+H2O表示,故D正确。9.D10.B11.B12.C13.ASO2溶于水生成H2SO3,H2SO3与NaHCO3反应生成CO2,酸性H2SO3>H2CO3,A正确;SO2溶于水显酸性,H+与NOeq\o\al(-,3)结合成HNO3,HNO3会氧化SOeq\o\al(2-,3)生成SOeq\o\al(2-,4),B错误;C项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SO2作氧化剂,C错误;KMnO4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SO2生成SOeq\o\al(2-,4),SO2表现还原性,D错误。14.(1)关闭K活塞(2)c(3)FeS+2H+=Fe2++H2S↑(4)>(5)d(6)③解析:(1)要停止A中反应的操作是关闭K活塞;(2)试制X是为了除去挥发出来的HCl,又要不与H2S反应,a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H2S,故错误;b硝酸能将H2S氧化,故错误;c饱和NaHS溶液能吸收HCl,又不与H2S反应,故正确;d氯化铁溶液能将H2S氧化,故错误;故选C。(3)A中制取H2S的离子方程式:FeS+2H+=Fe2++H2S↑;(4)若E中产生浅黄色沉淀,发生H2S+Cl2=2HCl+S↓,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Cl2>S;(5)若观察到D中紫红色溶液变为无色溶液,则表明H2S具有还原性,故选d;(6)2Fe3++H2S=2Fe2++S↓+2H+,溶液中存在Fe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Fe2+将高锰酸钾还原,使其紫红色褪去,故选③。15.(1)①Cu+2H2SO4(浓)eq\o(=,\s\up7(△))CuSO4+SO2↑+2H2O②饱和NaHSO3溶液(2)①Ag2SO3+4NH3·H2O=[2Ag(NH3)2]++SOeq\o\al(2-,3)+4H2O②H2O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3)①Ag+Ag2SO4溶解度大于BaSO4,没有BaSO4沉淀时,必定没有Ag2SO4②途径1不产生SOeq\o\al(2-,4),途径2产生SOeq\o\al(2-,4)(4)2Ag++SO2+H2O=Ag2SO3↓+2H+(6)实验条件下:SO2与AgNO3溶液生成Ag2SO3的速率大于生成Ag和SOeq\o\al(2-,4)的速率,碱性溶液中SOeq\o\al(2-,3)更易被氧化为SOeq\o\al(2-,4)专练19氮及其化合物1.C侯氏制碱法涉及的方程式为NH3+CO2+H2O+NaCl=NaHCO3↓+NH4Cl、2NaHCO3eq\o(=,\s\up7(△))Na2CO3+CO2↑+H2O,A项正确;草木灰(K2CO3)与NH4Cl混合使用时,COeq\o\al(2-,3)与NHeq\o\al(+,4)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产生NH3而使肥效降低,B项正确;“雷雨发庄稼”的原因是在雷电作用下空气中的氮气生成了NO,NO继续氧化生成NO2,NO2与水生成HNO3,HNO3与土壤中矿物质形成硝酸盐,为庄稼提供氮肥,C项错误;N2H4可用作航天飞机的燃料,D项正确。2.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图示和箭头方向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然后根据图示写出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判断。反应①为Li与N2反应生成Li3N,属于氮的固定,A项正确。结合图示可知反应②为Li3N+3H2O=3LiOH+NH3↑,该反应中没有化合价的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电解LiOH水溶液不能生成单质Li,C项错误。结合图示可知,三步循环的总结果为2N2+6H2O=4NH3+3O2,D项错误。3.A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N2→NHeq\o\al(+,4),即起始于氮的还原,A正确;海洋中的氮循环中属于固氮作用的是②,B错误;反硝化作用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而氧气是常见氧化剂,C错误;转化关系图中若NOeq\o\al(-,3)增多,反硝化作用增强,向海洋排放含NOeq\o\al(-,3)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NHeq\o\al(+,4)的含量,D错误。4.D不能用加热NH4Cl固体的方法制氨气,因为NH3和HCl会在试管里重新化合成NH4Cl,A项错误;H+、NOeq\o\al(-,3)能将SOeq\o\al(2-,3)氧化成SOeq\o\al(2-,4),B项实验不能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eq\o\al(2-,4),错误;铁与稀HNO3反应产生NO,而不是H2,Fe与稀HNO3的反应不是置换反应,C项错误;只有D项正确。5.AH3PO2是一元弱酸,溶于水发生电离方程式为H3PO2H++H2POeq\o\al(-,2),故A正确;H3P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PO2+OH-=H2POeq\o\al(-,2)+H2O,故B错误;将H3PO2溶液加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H3PO2的氧化产物为H3PO4,故C错误;用惰性电极电解NaH2PO2溶液,其阳极反应式为H2POeq\o\al(-,2)+2H2O-4e-=H3PO4+3H+,故D错误。6.B因是无色混合气体,证明没有NO2的存在,故A、C错误;100mL气体甲经过浓H2SO4后剩余80mL说明含有NH3被吸收,又经过一系列实验的处理得酸性溶液且通过足量Na2O2后显红棕色,应存在NH3、NO、CO2气体,故B正确。7.B①NH3极易溶于水,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原木护栏施工方案
- 2025商场店铺租赁合同模板
- 2025企业租赁合同(范本)
- 2024年珠宝鉴定师考试整体规划与试题答案
- 如何通过2024年咖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涉外工程合同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传承新闻的使命与责任:记者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备考计划与实施建议试题及答案
- 咖啡师考试常见试题及答案
- 新兴食品安全问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浙江余姚首创水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自动驾驶技术》课件
- 环氧乙烷可行性研究报告
- 部编版2025春六年级下册语文11《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件
- DB3303T 059-2023 政务信息化项目软件开发费用测算规范
- 2024年淄博市第一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2025年陕西巴拉素煤业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我最爱的书米小圈上学记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预应力锚具行业发展现状及竞争趋势分析报告
- CHB-系列温控仪表说明书
- 应急逃生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