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楼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学校教学楼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学校教学楼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学校教学楼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4页
学校教学楼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PAGE182学校教学楼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目录TOC\o"1-4"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总说明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1.3编制的主要内容 21.4执行的主要施工技术规范和标准 32.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技术难点分析 52.1工程概况 52.1.1工程名称及建设、设计、监理、勘察单位 52.1.2工程地址及基地条件 52.1.3建筑简介 52.1.4结构设计概况 82.1.5工程地质情况简介 92.1.6机电安装工程简介 122.2施工特点与技术难点分析 132.2.1施工必须确保安全与文明 132.2.2地下室工程施工技术难度大 132.2.3建筑标准较高,工程质量必须合格 132.2.4工期偏紧,确保按期竣工,力争提前竣工 142.2.5专业分包项目多,总承包应加强施工协调管理 143.施工总体部署 153.1施工管理目标 153.1.1质量目标——确保一次验收合格 153.1.2工期目标——确保398日历天总工期,尽力争取提前竣工 153.1.3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目标——争创区级标化、文明工地 153.2施工工艺流程 163.3施工阶段划分 173.4施工组织方式 183.4.1施工组织以地下工程为主导 183.4.2地下室基础、结构工程实行分区施工的方式 183.4.3模板与钢筋工程实行工种搭接流水作业 183.4.4机电安装形成专业流水作业 193.5主要施工机械配备 203.6施工用电用水量测算 223.6.1施工用电量测算 223.6.2施工用水量测算 223.7劳动力组织与安排 243.7.1劳动力组织的特点 243.7.2劳动力总用量测算 243.7.3主要工程项目用工量及用工比例测算 263.7.4主要工种的劳动力配备数量 263.8主要材料的供应与安排 273.8.1主要材料的采购供应方法 273.8.2主要材料的安排与使用计划 273.8.3工程主要周转材料的使用安排 283.8.4地下室和上部结构模板、钢管支撑的配置数量测算 293.9施工准备工作部署 303.9.1技术准备 303.9.2物资准备 303.9.3现场准备 313.9.4组织准备 314.施工总平面布置 324.1工地出入口、门卫室及围墙 324.2施工道路 324.3场地布置 324.4临时用电、用水、排水及消防设施布置 334.5施工机械布置 344.6临时设施搭设 34附图: 35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55.施工总工期与总进度计划 365.1施工总工期 365.2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说明 365.3总进度计划中的关键工序和节点控制目标 385.4施工总进度计划表 38施工总进度计划一(确保按期竣工计划) 386.土建工程施工方案 396.1工程测量 396.1.1测量工作部署 396.1.2±0.000以下平面主轴线控制 396.1.3±0.000以上平面主轴线控制 406.1.4标高控制 406.1.5沉降观测 416.1.6主要测量器具配备 416.2桩基工程 426.2.1设计要求 426.2.3桩机选型与沉桩流向安排 426.2.4静力压桩的的主要方法 436.2.5防止压桩影响周围环境的措施 446.2.7桩基验收资料 456.3基坑围护工程 466.3.1围护工程施工要点 466.4坑内轻型井点降水 476.4.1工艺流程 476.4.2井点布置方法 486.4.3井点降水施工要点 486.5基坑开挖 496.5.1基坑开挖深度与开挖方量 496.5.2挖土与围檩、支撑等的工况安排 506.5.3土方开挖的作业要求 506.5.4配合完成工程桩验收 526.5.5基坑施工阶段的监测与监控措施 526.6地下室底板 546.6.1施工顺序安排 546.6.2垫层浇捣与承台、地梁及底板外围砖模砌筑 546.6.3底板下的防水层 556.6.4底板钢筋 566.6.5底板混凝土浇捣 576.6.6底板混凝土养护措施 596.6.7施工缝、后浇带的防水构造要求 596.7地下室结构和防水工程 616.7.1主要项目的工艺流程 616.7.2地下室结构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 616.7.2.1外墙板钢筋施工 616.7.2.2外墙模板支撑 626.7.2.3墙板混凝土浇筑 636.7.2.4施工缝的处置措施 636.7.2.5后浇带的施工要求 646.7.3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 656.7.3.1外墙板与顶板后浇带的止水措施 656.7.3.2地下室外墙防水 656.7.3.3地下室顶板防水 666.7.3.4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规定 676.8上部结构工程 686.8.1钢筋工程施工工艺 686.8.1.1钢筋的制作成型 686.8.1.2柱子钢筋施工技术要求 696.8.1.3梁钢筋施工技术要求 706.8.1.4楼板钢筋施工技术要求 706.8.2模板工程施工工艺 716.8.2.1模板施工的基本技术要求 716.8.2.2柱模的主要施工方法 746.8.2.3梁模的主要施工方法 746.8.2.4楼板模的主要施工方法 756.8.2.5楼梯模的主要施工方法 756.8.2.6拆模的技术要求 766.8.3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 776.8.3.1混凝土施工的作业条件 776.8.3.2柱子混凝土浇筑 776.8.3.3梁、板混凝土浇筑 786.8.3.4混凝土的养护措施 796.8.3.5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控制 796.9墙体砌筑工程 826.9.1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技术要求 826.9.2墙体内设置构造柱与圈梁的要求 836.9.3填充墙砌体一般尺寸的允许偏差值 846.10室内外装饰工程 856.10.1室内外粉刷施工方法 856.10.1.1采用用商品砂浆 856.10.1.2作业条件 856.10.1.3粉刷的技术要求 866.10.2涂料施工工艺 886.10.2.1作业要求 886.10.2.2刷涂技术要点 886.10.3外墙面砖铺贴工艺 906.10.3.1作业条件 906.10.3.2操作工艺要点 906.10.3.3质量控制标准 926.10.4木地板施工方法 936.10.4.1用料标准 936.10.4.2作业条件 936.10.4.3木地板铺设要点 946.10.4.4木地板油漆技术要求 956.10.4.5质量控制标准 976.10.5细石混凝土地坪施工方法 996.10.5.1施工准备 996.10.5.2作业顺序 996.10.5.3施工技术要点 1006.10.5.4地坪缩缝的设置方法 1016.10.6门窗工程施工方法 1036.10.6.1铝合金门窗的施工要求 1036.10.6.2铝合金门窗安装技术要点 1046.10.6.3玻璃安装技术要点 1066.10.6.4铝合金门窗的清洗工作 1066.10.6.5木门安装要点 1076.10.6.6木门小五金安装要点 1086.11屋面工程 1096.11.1屋面形式和保温、防水层构造要求 1096.11.2挤塑聚苯板保温层施工要点 1096.11.3卷材防水层施工方法 1116.11.3.1材料要求与作业条件 1116.11.3.2热熔滚铺法操作工艺 1116.11.3.3搭接缝施工 1126.11.3.4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136.11.4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施工要点 1146.11.5屋面施工注意事项 1146.12外脚手架工程 1166.12.1脚手架的形式 1166.12.2工艺与技术要点 1166.12.3脚手架上施工荷载的限制 118附图:落地脚手架示意图 1187.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1197.1安装工程施工部署 1197.1.1落实各项施工准备工作 1197.1.2安装工程的分阶段施工要求 1207.1.3安装工程各系统的施工配合措施 1207.1.4安装与土建的施工配合措施 1217.2电气系统安装方法 1227.2.1电气管敷设 1227.2.2管内穿导线 1237.2.3桥架、线槽安装 1247.2.4照明配电箱(盘)安装 1247.2.5开关插座安装 1257.2.6接地与防雷 1267.2.7电气动力设备试验和试运行 1277.3管道系统安装方法 1297.3.1套管的制作和预埋 1297.3.2给水管安装 1307.3.3塑料排水管安装 1307.3.4管道支架的制作和安装 1317.3.5卫生器具安装 1327.3.6管道试压与测试要求 1338.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1348.1建立现场质量管理体系 1348.1.1树立“质量第一”观念 1348.1.2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 1348.1.3确定工程质量管理目标 1358.1.4分级建立总、分包的质量管理组织 1358.1.5健全技术、质量管理制度体系 1358.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1368.2.1建立正常的技术管理秩序 1368.2.2选择作业能力强的劳务分包队伍 1368.2.3强化材料、设备的进场验收与管理 1378.2.4加强对工序质量的控制 1388.3技术复核、试块制作及质量验收计划 1398.3.1工程技术复核计划表 1398.3.2单位工程混凝土、砂浆试块制作计划表 1408.3.3隐蔽工程验收计划表 1418.4工程质量验收的要求与工作标准 1448.5工程质量验收计划 1478.6工程竣工后的回访、保修和服务 1688.6.1工程保修范围与期限 1688.6.2回访、保修的工作措施 1698.6.3回访保修的工作安排 1699.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与保证措施 1709.1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总体要求 1709.2专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729.2.1基础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729.2.2结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739.2.3脚手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749.2.4装饰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759.2.5机械设备使用安全技术措施 1769.2.6安全用电措施 1769.3文明施工措施 1799.3.1文明施工做到“两通、三无、五必须” 1799.3.2控制环境污染的措施 1799.3.3场容场貌管理工作 1809.3.4生活卫生管理工作 18110.1管理组织的形式和项目经理负责制 18310.2总承包对工程履行全面管理的责任 18310.3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 18510.4项目管理人员简介 187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总说明1.1编制依据(1)工程施工图纸(2)拟建工程的现场及周边环境条件(3)国家、部颁及**市有关施工技术规范与工程验收标准(4)本市及**区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规定与管理标准(5)建设单位对工程管理的要求(6)企业贯标程序文件的有关规定1.2编制原则(1)认真贯彻国家对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2)遵循建筑施工工艺与技术的客观规律,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流程,并在施工全过程中贯彻技术方案先行的原则。(3)根据在市区新建工程的特殊环境条件和地下室埋置深、规模较大的工程特点,精心编制针对性的施工组织措施与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尽可能减少施工对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周边环境所造成的不利影响。(4)坚持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原则,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合理缩短工期,确保施工的安全与文明。(5)实施施工总承包管理方式,对全部工程项目(包括桩基、基坑围护及玻璃幕墙、钢结构屋面等专业分包工程)实行施工全过程的“总管理、总协调、总进度控制”。1.3编制的主要内容根据工程合同所明确的施工承包范围及施工图设计的要求,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内容侧重于下述方面:(1)工程规模、建筑标准及基础、结构形式等工程特点介绍和施工技术难点分析。(2)施工总体部署,包括施工工艺流程安排、施工阶段划分、施工组织方式及施工机械、周转设备材料及主要工种的劳动力配备计划等。(3)施工总平面布置,包括临建临设的搭设数量、规格及标准等,现场施工道路、材料堆场的布置,施工机械的布置,以及临电、临水及现场排水系统的布置等。(4)施工总工期目标及总进度计划安排,包括对关键工序进度控制措施等。(5)施工技术方案与措施,包括工程测量、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与技术方法等。(6)现场施工管理的方法,包括管理组织机构、管理人员配备、管理职能描述及具体的管理措施等。(7)质量计划,包括质量管理目标、现场质保体系及工程质量保证措施等。(8)安全计划,包括安全管理目标、现场安保体系及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等。1.4执行的主要施工技术规范和标准(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4)《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6)《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7)《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10-2002(9)《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2002(1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1)《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1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13)《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14)《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01(15)《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16)《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17)《外墙涂料工程应用技术规程》DG/TJ08—504—2000(18)《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标准选编》2002(1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2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1)《钢管扣件水平模板的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程》J10374—2004(2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2.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技术难点分析2.1工程概况2.1.1工程名称及建设、设计、监理、勘察单位(1)工程名称:**二中新建工程(2)建设单位:**区教育基建管理中心(3)设计单位:**市房屋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平战结合人防设计)(4)监理单位:**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5)勘察单位:**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1.2工程地址及基地条件拟建工程位于**区**二小区以东,以北,子洲路以西、金鼎路以南,本工程建筑面积18107.54平方米,地上14292.54m2,地下3815m2(人防部分2485.62m2,非人防部分1329.38m2)。本校区内基地平整工作已完成,基地四周已有围墙封闭,施工用水、用电正在落实中。根据目前场内的地形和现有的技术资料测算,扩建基地内的自然地坪绝对标高为4.30m左右。2.1.3建筑简介本项目包括局部地下1层及地面以上4层至5层综合教学楼,主要为二栋4层教学楼,一栋4层办公楼,一栋4层实验楼(局部5层),一栋2层餐厅/体育馆,通过1栋5层辅房/连廊连接起来。各单体建筑情况:序号单体名称建筑面积(m2)建筑高度(m)备注1办公楼1344.8418.80地上4层2实验楼3586.0219.00地上4层31号教学楼1393.5619.00地上4层42号教学楼1393.5619.00地上4层5餐厅/体育馆2197.4213.50地上2层6连廊/辅房4377.1413.50地上5层7地下一层3815地下一层1.1.2建筑设计概况:本项目外墙装为外墙涂料(弹性涂料一底二度)、面砖墙面6厚专用抗裂砂浆找平,粘结剂贴面砖,局部玻璃幕墙,外墙采用30厚挤塑聚苯保温板。地下室为钢筋砼墙350、300厚,钢筋混凝土顶板厚度均为250、200mm,地下室底板,外墙,室外部分顶板采用C35密实防水混凝土,抗渗能力不应小于0.6MPa。地下室防水分三部分内容,地下室底板防水,地下室外墙防水,地下室室外部分顶板防水。±0.00以下基础墙体采用MU10混凝土实心砌块,Mb10水泥砂浆;建筑物的填充墙为砂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RM7.5(DM7.5)预拌(干粉)砌筑砂浆。墙身防潮:无地下室外墙在±0.000(室内地坪)400处做60厚C20密实细石混凝土防潮层(内配2Ø6,Ø4@300,加防水剂),地梁兼做防潮层,以结施图为准。不上平屋面:高强度防水膨胀珍珠岩找坡层(最薄处30,2%坡度),20厚RS水泥砂浆找平,双层合成高分子卷材,总2.4mm厚,40-50mm厚挤塑聚苯板,干铺无纺布一层,40mm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Ø6@200双向,@6000双向设缝随捣随光,涂膜保护层。上人屋面:最薄处30mm厚加气混凝土块找坡2%,20mm厚RS水泥砂浆找平,双层合成高分子卷材,总2.4mm厚,40-50mm厚挤塑聚苯板,干铺无纺布一层,40mm厚C20细石砼防水层(内配Ø6@200双向钢筋),20mm厚RS20(DS20)预拌(干粉)地面砂浆找平,5厚墙地砖粘结剂,10厚防滑地砖,胶粉填缝。坡屋面(体育馆屋面):钢梁,C型檩条,120厚聚氨酯彩钢夹芯板。楼地面:主要采用环氧涂料地面、防滑地砖,玻化砖地面、架空实木地板地面、彩色水磨石地面、架空防静电地板楼面、实木复合地板等。内墙面:主要采用防霉涂料、乳胶漆粉刷墙面、彩色瓷砖、木质吸音板等。顶棚:主要采用防霉涂料、乳胶漆粉刷顶棚、轻钢龙骨矿棉板吊顶、刷白顶棚等。2.1.4结构设计概况本工程综合教育楼均采用桩基基础,框架结构,桩基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桩型号为KFZ-A350(220)-1312b,桩型号为KFZ-A350(220)-100909b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桩型号为HKFZ-A350(220)-101009b,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混凝土标号情况:基础垫层采用C15,主体结构部分采用C35,构造柱、过梁等结构采用C20。钢筋主要采用HPB235、HPB335及PHB400。2.1.5工程地质情况简介经专业单位勘察,拟建场地属IV类场地,场地土类别为软弱场地土。涉及到桩基和基坑开挖的各类土层特性见下表所示:土层层号土层名称层厚(m)层底标高(m)颜色湿度土层描述①1填土1.30~1.882.902.89~2.12-1.15灰黄以粘性土为主,土质松散,含植物根茎。①2浜填土0.50~1.412.201.39~0.580.23灰黑饱和含淤泥、有机质,土质松散。eq\o\ac(○,2)1+2粉质粘土0.50~1.542.201.19~0.50-0.4褐黄~灰黄湿土质较均匀,含氧化铁斑点,自上而下渐软。eq\o\ac(○,2)3砂质粉土1.80~2.432.90-1.20~-2.09-2.83灰湿土质不均匀,含云母屑,夹粘性土。③淤泥质粉质粘土0.80~1.542.20-2.99~-3.63-4.33灰饱和土质尚均匀,夹粉性土。④淤泥质粘土3.10~4.395.60-6.97~-8.02-9.90灰饱和土质较均匀,夹薄层粉性土。⑤1淤泥质粉质粘土1.40~2.643.80-10.22~-10.66-11.30灰饱和土质较均匀,夹粉性土。⑤2-1砂质粉土11.30~13.1014.60-21.84~-23.76-25.90灰很湿土质不均匀,含云母屑、石英,夹薄层粘性土。⑤2-2砂质粉土7.00~12.1418.00-31.59~-35.95-41.59灰很湿土质不均匀,含云母屑、石英,夹薄层粘性土。eq\o\ac(○,7)粉砂6.10-44.21灰湿土质较均匀,含云母屑,石英。eq\o\ac(○,8)粉质粘土未钻穿未钻穿灰很湿土质较均匀,夹薄层粉性土。2.1.6机电安装工程简介(1)电气工程:新建综合教学楼采用380/220低压供电,电源进线为电缆穿焊接钢管埋地敷设。电气工程包括供配电、电力、照明、广播、电视、电话网络、火灾报警系统、防雷接地,其中弱电系统配置由专业单位实施。本工程安防监控系统由业主另行委托专业单位实施。本工程变配电系统已由业主委托供电部门单独设计实施。(2)给排水工程:给排水工程包括给水、排水及消防水等系统。本工程的给水方式为:生活用水变频供水设备。给水总管、干管、支管采用钢塑复合管。消防管道采用热镀锌钢管,当≥DN100热镀锌钢管卡箍沟槽连接。室内污水管、排水管均采用硬聚氯乙烯管及配件。雨水排水管采用防紫外线硬聚氯乙烯管及配件,粘接连接。(3)空调通风工程:本工程的空调采用分体式。通风及排烟系统的设计要求为:楼层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汽车库采用机械通风,设置诱导风机及排风机进行机械排风;水泵房等均设机械送风装置。

2.2施工特点与技术难点分析经过对施工图纸、地质资料及现场的施工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结合业主对工程管理的具体要求,本工程具有以下施工特点及技术难点:2.2.1施工必须确保安全与文明本工程为**二中新建工程,地处市区,工程环境条件特殊。为此,施工期间必须重点加强安全文明管理,落实防污染、防噪音及防扬尘等环境保护措施,尽可能减少施工对邻近居民生活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并确保临边市政道路和地下管线的安全。2.2.2地下室工程施工技术难度大本次新建的地下室工程具有规模大(建筑面积3815m2)、埋置深(开挖深度为5.00m左右)、平面形状不规则及周边场地狭小等特点,因此地下室工程的基坑围护、坑内降水及土方开挖等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难度均相应较大。特别是基坑围护工程,由于局部地下室外墙与相邻建筑和红线的距离过近,必须采取优化方案设计的措施,充分考虑到围护措施的经济合理性与技术可行性,确保基坑的稳定和坑边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的安全。2.2.3建筑标准较高,工程质量必须合格不同于一般民用建筑,本工程为市区现代的学校建筑,其外立面的设计风格新颖,建筑形式独特,整体的建筑标准较高。承建这类具有建筑特色的工程,施工单位必须增强质量创优意识,提高现场质量管理水平,在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质量验评标准。2.2.4工期偏紧,确保按期竣工,力争提前竣工根据招标要求,本工程的施工总工期为398日历天,开工日期定为2010年4月25日,竣工交付日期为2011年5月27日。在13个月左右的时间内要完成自桩基至室外总体的全部工程项目,施工工期属于偏紧。为了尽可能争取新建工程在明年秋季开学时投入使用,业主要求施工单位在确保按期竣工的前提下,尽量采取赶工措施,加快施工进度,力争提前在2011年9月1日实现工程竣工目标。对此,施工单位应急业主所急,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满足业主的提前竣工要求。2.2.5专业分包项目多,总承包应加强施工协调管理本工程所涉及的专业工程较多,玻璃幕墙、钢结构、防水及室外绿化等项目均应由专业分包单位负责施工。对于上述专业分包项目,总承包应加强技术、质量及进度的综合管理和施工作业关系的协调,以此保证各专业分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及进度处于受控状态。

3.施工总体部署3.1施工管理目标3.1.1质量目标——确保一次验收合格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均符合国家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的有关规定,竣工质量达到一次验收合格的标准。3.1.2工期目标——确保398日历天总工期,尽力争取提前竣工以398日历天作为施工总工期的控制目标,确保工程按期竣工。考虑到业主提出的希望新建工程在2011年秋季开学时使用的要求,施工单位将积极采取合理增加投入和加班赶工等措施,尽可能争取提前实现工程竣工目标。3.1.3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目标——争创区级标化、文明工地严格执行**市和**区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施工安全技术规范与文明工地管理条例,杜绝重大工伤事故、火灾及地下管线等事故,防止施工影响周边环境,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必须争创区级“标准化管理工地”和区级“文明工地”的标准。

3.2施工工艺流程根据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设备,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修的施工工艺规律,本工程主要项目的施工工艺流程安排见下图所示:基坑开挖及砼垫层承台、基础梁及筏板地下室结构屋面结构工程墙体砌筑及内外装饰工程竣工收尾及验收工程质量自检自查屋面保温防水地下室外墙防水层、保护层及回填土迎水面卷材防水层轻型井点降水桩基动测与验收安装预埋预留配合上部框架结构室外总体工程管线毛坯安装管线安装与镶接各系统设备安装调试

3.3施工阶段划分分阶段、按步骤组织施工,针对各阶段的工程特点与工艺要求明确分期管理目标,并落实相应的技术与管理措施,这是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的有效方法。根据施工工艺流程安排,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过程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施工阶段:(1)施工准备及桩基施工阶段:开工前期应抓紧落实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同时进行桩基工程施工。(2)地下室基础、结构施工阶段:包括基坑围护工程,井点降水,基坑开挖,地下室基础底板、结构施工,地下室迎水面防水层、保护层及基坑回填土等施工内容。(3)上部结构施工阶段:包括±0.000以上的现浇框架结构、屋顶结构及墙体砌筑等施工项目。(4)室内外装饰阶段:包括门窗立框、室内粉刷与涂料、外墙面装饰、玻璃幕墙、地坪、门窗安装、油漆、五金安装等施工项目。此外,各类屋面的保温与防水施工也在该阶段穿插进行。(5)室外总体及竣工验收准备阶段:室外总体工程应包括地下管线敷设、接驳,台阶、散水及场地、道路等施工项目。竣工验收准备包括零星工程修补、质量缺陷整改,工程质量预验收,施工机械及多余材料退场,临设拆除,场地平整、清理,以及竣工技术资料整理归档和工程竣工验收等工作。水、电及消防等系统的管线和设备安装工程穿插在土建施工阶段中同步进行,基本只占流水工期,故不作为独立的施工阶段考虑。

3.4施工组织方式针对工程特点、周边环境条件及工期偏紧的具体情况,现场施工将采取以下主要组织方式:3.4.1施工组织以地下工程为主导本工程由部分地下1层及地面以上4层至5层综合教育楼,主要为二栋4层教学楼,一栋4层办公楼,一栋4层实验楼(局部5层),一栋2层餐厅/体育馆,通过1栋5层辅房/连廊连接起来。建筑组成,地下工程的建筑面积3815m2,占总建筑面积的21%。与地面工程相比,地下工程占地面积大,施工条件困难,基坑围护、井点降水、土方开挖、结构施工及地下室防水等工序较多,工艺技术要求高,而且施工周期较长。因此,施工组织必须以地下工程为主导,施工技术、质量、安全及工期管理必须重点加强,人、机、料等资源的投入必须满足地下工程的施工需要。3.4.2地下室基础、结构工程实行分区施工的方式地下室基础、结构工程的体量较大。考虑到环境、场地等实际条件,地下室基础、结构工程应以设计后浇带为界,划分为两个施工区,钢筋、混凝土等工序按区实行平面搭接流水施工,以此保证施工组织的节奏性、均衡性和合理性。3.4.3模板与钢筋工程实行工种搭接流水作业在基础与上部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施工中,模板与钢筋工种可实行平面搭接流水的作业方式。基本的方法是:按建筑单元把结构工程划分为工程量大致相等的施工段,模板与钢筋专业队依次连续地在各个施工段上进行作业。前一个专业队完成一个施工过程的同时形成了后一个施工过程的作业面,后一个专业队因此可紧接投入施工作业。这样,两个专业队在保持着一定时间间距的条件下进行搭接施工,并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同时进行不同的作业。3.4.4机电安装形成专业流水作业水电风等机电安装工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机电安装工程不但穿插在土建的上部结构、装饰施工阶段同步进行,而且机电管线的预埋预留、毛坯安装、管线镶接及设备安装与调试等工序自成体系,形成专业的施工流水。

3.5主要施工机械配备根据各施工阶段的实际需要,合理选择、布置和使用施工机械,是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效和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本工程各阶段所配备的主要施工机械详见下表:序机械名称、型号数量使用部位功率KW2QT5510塔吊3基础及上部结构2×353深层搅拌桩机SBJ-23围护桩4×744轻型井点设备5基坑内降水5×75液压式挖掘机3基坑开挖、回填柴油机6HBT60拖式砼固定泵2地下室与上部结构2×557混凝土汽车泵R=36m1地下室与上部结构柴油机8电动蛙式打夯机HW-602室内外回填土压实2×1.59闪光对焊机UN1-1002地下室与上部结构100KVA10电焊机BX3-300-22施工全过程2×20KVA11电渣压力焊机JSD-6004地下室与上部结构40KVA12插入式振动器HZ6X-5010地下室与上部结构10×1.513平板式振动器PZ-5012地下室与上部结构2×1.514钢筋切断机GJ5-40-1(QJ40-1)2地下室与上部结构315钢筋弯曲机GJ7-45(WJ40-1)2地下室与上部结构2.816钢筋调直机GJ4-14/4(TQ4-14)1地下室与上部结构317型钢井架JZ16结构、装饰、屋面6×7.518园盘电锯MJ1042施工全过程2×1.519木工电刨MJ2242施工全过程2×1.53.6施工用电用水量测算3.6.1施工用电量测算在施工全过程中,上部结构阶段的施工用电量为最大。根据该阶段常用的主要施工机械及机具数量,通过下式可计算现场所需的用电量:ΣP1=167.8KW,ΣP2=180KVA系数取值:K1=0.75,K2=0.6,COSØ=0.75P=1.1×[(K1×ΣP1)/COSØ+K2ΣP2]=1.1×[(0.75×167.8)/0.75+0.6×180]=1.1×[167.8+108]=303.38在以上计算公式中,照明用电按动力用电量的10%计算已考虑在内。据建设单位告知,现场配置的电源仅为315KVA,完全满足施工用电的需要。3.6.2施工用水量测算本工程的现场用水有施工用水、设备用水、生活用水及消防用水。施工用水量的测算方法如下列:施工用水、设备用水、生活用水之和(Q1+Q2+Q3)估计为3L/S,消防用水Q4按规定最低标准应为10L/S。Q1+Q2+Q3<Q4Q=1/2(Q1+Q2+Q3)+1/2Q4=1/2×3+10=11.5L/S水管管径 D=取消防用水流速V=2M/S D==86mm建设单位提供100mm水管源可满足现场用水需要。

3.7劳动力组织与安排3.7.1劳动力组织的特点本工程专业分包项目多,地下室体量较大,而且工期紧、质量标准高,因此劳动力组织具有以下特点:(1)本工程的人工挖孔扩大(墩)桩基、下柱墩筏片基础,预应力混凝土屋架。基坑围护、井点降水、土方开挖、地下室防水等分项均属于专业分包项目,施工队伍由专业分包自行组织,但总包必须优选具有相应资质和专业操作水平较高的分包队伍,以此控制专业分包工程的质量与进度。(2)与地上结构工程相比较,地下室基础底板和结构的工程量较大,施工周期较长,作业条件较差,而且需要赶工抢工期,因此劳动力的集中投入量也相应较大,特别是钢筋工、支模木工和混凝土工,必须配备充足,确保满足加快进度的需要。(3)上部结构的作业条件较好,而且施工面较大,劳动力的组织具有一定的弹性,可根据进度计划的控制要求决定劳动力的投入数量。(4)室内外装饰阶段是施工的高峰期。在该阶段中,机电安装、墙体砌筑及屋面工程等将与内外装饰形成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的局面,各类劳动力的集中投入量为最大。3.7.2劳动力总用量测算根据上述劳动力组织的特点,参照有关预算用工定额和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进行用工量测算,本工程每平方米的土建与安装用工量约为6工,劳动力的计划用量为86500工左右。由于采取加班赶工及提高工效等措施,全部工程的土建与安装实际用工量估计为80000工左右。在正常施工的情况下,现场劳动力日平均投入量为110人左右,但在地下室和施工高峰期的劳动力日平均投入量将达到300人左右。以上仅是对劳动力使用量的大致测算,准确的用工量将根据施工图预算的工程量、用工量及施工形象进度的安排进行计算。

3.7.3主要工程项目用工量及用工比例测算序主要施工项目劳动力用工量(工日)占总用工量比例(%)1地下室基础、结构20,560272上部结构(包括墙体砌筑)29,240333内外装饰(包括地坪、屋面)15,280264机电安装5,800105总体及其它2,12043.7.4主要工种的劳动力配备数量(1)钢筋工:50人(包括钢筋制作成型)(2)结构木工:80人(3)混凝土工:30人(4)砌筑泥工:40人(5)粉刷工:90人(6)装饰木工:30人(7)水电工:18人(8)架子工:25人(9)油漆玻璃工:50人

3.8主要材料的供应与安排3.8.1主要材料的采购供应方法根据我公司项目法施工的要求,现场项目部作为公司的派出机构,全权负责施工材料的采购与供应。有关材料的采购供应方法简述如下:(1)现场项目管理部按贯标认证的程序文件要求,选择有信誉、有信用、有实力,并在材料质量、供应数量、交货期限及经营服务等方面能满足合同要求的供应商提供货源。(2)严格执行《湖南省建设工程材料使用监督管理规定》,对用于建设工程的钢材、水泥、黄砂、石子、商品混凝土、预制混凝土构件、墙体材料和管道、门窗、防水材料等结构性、功能性材料,实行备案管理。(3)项目材料供应部门根据材料使用计划,提前订货采购,按期向现场提供施工所需的材料。3.8.2主要材料的安排与使用计划工程材料的采购与进场安排计划由现场项目管理部的材料管理人员负责编制。计划的编制与实施要求如下述:(1)现场材料管理人员在每月25日前根据下月的工程形象进度计划和预算工程量编制《月份材料申请计划》,经项目经理审核批准后列入项目的采购、供应计划,并负责计划的实施。(2)在《月份材料申请计划》的指导下,现场材料管理人员根据实际的材料使用量编制《周材料申请计划》,经项目经理审核批准后实施。(3)墙地砖、装饰材料、涂料及防水卷材等特殊材料应提前30天提出要料申请。(4)预应力构件加工与金属构件加工计划提前25天提交申请单。(5)商品混凝土、水泥、砖及砌块等材料应提前20天提交申请要料计划。(6)施工现场配备预算成本管理员,对本工程的成本实行单独核算。公司财务部门对所有承包工程单独立项,实行专款专用。材料采购供应所需资金均由公司财务部门根据企业资金使用计划统一支付,以此保证材料采购供应计划的正常实施。3.8.3工程主要周转材料的使用安排本工程施工所需的模板、钢管支撑及脚手架等周转材料将作以下安排:(1)在开工前的施工准备期内,由木工翻样根据基础、结构施工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的有关技术方案,详细测算各项周转材料的使用量,并根据施工形象进度计划编制周转材料的分阶段进场使用计划。(2)现场材料管理人员负责执行、落实周转材料的进场使用计划,并负责对周转材料实行进场时的质量验收与进、出场时的数量清点制度。(3)施工期间,现场成立周转材料的维修保管小组,专门负责有关的修补、清理、堆放及保管等工作,以加强对周转材料的管理,确保结构施工正常进行。(4)施工所需的周转材料基本上由我公司自供,不足部分可通过市场采购补充。3.8.4地下室和上部结构模板、钢管支撑的配置数量测算根据本工程的结构形式、体量及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要求,地下室和上部结构施工所需要的模板与钢管支撑的配置数量初步测算如下:(1)地下室:顶板模和梁底模按全部地下室顶板、梁的混凝土接触面积配置,柱、梁侧模及外墙模板按其1/2的混凝土接触面积配置,共需要配置18mm厚胶合板模板约10000m2。根据上述方法配置模板,支模所需的钢管(Ø48×3.5)约473吨。(2)上部结构:按每楼层总4123m2建筑面积测算,楼板模和梁底板模按二个楼层的混凝土接触面积配置,柱、梁侧模按一个楼层的混凝土接触面积配置,共需要配置18mm厚胶合板模板10000m2左右。根据上述方法配置模板,支模所需要的钢管(Ø48×3.5)应配置232吨左右。

3.9施工准备工作部署充分落实施工准备工作是保证工程按施工程序与进度计划实施的重要条件。现场的施工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3.9.1技术准备(1)熟悉图纸、地质资料、施工规范及操作规程等技术文件,组织内部的图纸预审,参加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会议,及时解决设计与施工之间可能存在的问题。(2)组织力量深化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包括优化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与分部分项工程的实施性施工方案,呈交业主、监理审批后执行。(3)绘制木工及钢筋的翻样图,编制部分加工构件的加工计划,明确外加工构件的数量、质量标准及完成时间要求。(4)根据施工图纸编制工程预算,并通过拆分预算编制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成本控制计划。(5)配合玻璃幕墙及钢结构屋面等专业分包单位及时完成施工图的深化设计工作。3.9.2物资准备(1)根据工程预算中材料用量与构件加工单数量,编制材料申请计划,由项目部及时组织材料采购,并按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分批安排材料与构件的进场。(2)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机械设备配备计划,组织基础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材料及模板、支撑等周转设备材料进场。(3)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具体要求,尽快组织临时设施材料进场。(4)督促、关心桩基分包单位组织预制桩及有关施工物资进场。3.9.3现场准备(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城市座标导点或工程施工座标导点,对拟建工程进行测量定位,经建设单位、监理复核并签证确认后再正式放线。(2)根据工地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在现场主出入口布置“八牌二图”及有关的宣传栏等。(3)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要求搭设各项临时建筑,修筑施工道路及场内排水沟网,敷设临时水电管线等。3.9.4组织准备(1)根据施工管理的要求,在现场建立项目管理体系,并将项目主要管理人员的名单、简历及拟担任的职务打印成册,呈交业主、监理审核。(2)根据施工管理的需要,分批组织管理人员进场。(3)根据施工进度计划与劳动力使用计划的安排,分批组织作业队伍进场。(4)对先行进场的作业队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施工总平面布置根据拟建工程的地理位置、场地条件及施工特点,施工总平面的布置将按以下方案实施:4.1工地出入口、门卫室及围墙(1)工地出入口:根据现场条件,本工程的工地出入口只能设在基地东侧的子洲路边。为了方便车辆通行,出入口宽度需要8m左右,并安装临时铁门。出入口处应按照公司标准化管理的有关规定设置“10牌2图”。(2)门卫室:工地出入口处搭设一个临时的门卫室。施工期间,安排保卫人员昼夜值班,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治安保卫工作。(3)工地围墙:拟建工程位于校区内,工地四周已有砖砌围墙封闭。施工单位进场后,应对原有围墙进行整修、刷白等工作,以满足文明施工的有关要求。4.2施工道路(1)本工程的施工用地广阔,可在场内布置施工道路。施工道路可在纵横向形成环通,可以满足场内运输需要。(2)根据基地条件,主要施工道路的宽度可设置为6m左右,次要道路宽度为3.0m左右。施工道路的做法为:素土路基夯实,200厚建筑垃圾或道碴垫层夯实,面层为100厚素混凝土。施工道路在子洲路的出入口。。4.3场地布置地下室施工阶段,现场在中间空地上可供使用。因此,地下室和地上施工期间,该部位将作为钢筋、模板等材料的堆场。在施工人才楼时。由于教学楼地下室顶板的室外部分可以利用。在地下室顶板上,可布置钢筋加工、木工加工及模板、脚手钢管、竹笆等周转材料堆放的场地。4.4临时用电、用水、排水及消防设施布置(1)施工用电:现场施工用电实行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三级配电方法,即:将业主提供的电源接至场内的临时总配电箱内,再由总配电箱引出五路供电电缆,采用直埋方式分别接至临时办公楼、施工区域及生活区域的分配电箱内,然后由分配电箱接线至各开关箱内供电。工地内每隔30m左右设置一个分配电箱。电缆穿越施工道路时须用钢套管进行加固处理。塔吊顶部与工地四角择点设置投光灯,用于夜间施工照明。(2)施工用水:根据业主提供的施工水源,引出施工用水管道。水管采用50mm管径的镀锌管,沿拟建工程、办公楼及生活区域直埋地下30cm处,然后根据需要接出分管及水龙头。拟建工程每一楼层内设置1个4″水龙头,以方便施工用水。(3)现场排水:现场排水由设置在施工道路边的临时排水沟引流。排水沟截面尺寸为300×300mm。排水沟有0.3%的泛水,并每隔30m左右设一排水阴井,其截面尺寸为600×600×600mm。工地主出入口处应设置冲洗平台和排水系统。排水出口处须设置一个三级沉淀池,现场排水经三级沉淀后再排放至场外的排水管网。生活废水与临时厕所化粪池的隔出水应通过污水管道排放至场外的指定点。(4)消防器材设置:根据安全施工的有关规定,现场必须设置消防灭火设施。消防器材设置的原则是:1)临时办公楼每100m2设二只CO2灭火器。2)易燃物仓库每100m2设四只CO2灭火器。3)在建的建筑物每1000m2设二只CO2灭火器,但每一楼层至少设四只。4)脚手架四角每处设二只灭火器。5)用电设施附近需要设绝缘灭火器。现场的临时用电安排详见另行编制的专项方案。4.5施工机械布置(1)地下室底板与结构的混凝土浇筑采用砼固定泵接泵管布料入模。上部结构的混凝土浇筑尽可能采用汽车泵(臂杆长度≥36m)直接布料入模。(2)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餐厅/体育馆及连廊的墙体砌筑、装饰及屋面施工阶段将搭设六台型钢井架,以满足施工材料的垂直运输。4.6临时设施搭设为了满足施工需要,现场将搭设用于办公、钢筋加工、木工加工、库房、标养室及食堂、宿舍等临时设施。临建搭设应采取办公区、生活区与施工区相互分离的方法。根据现场的实际条件,临时设施将按以下要求搭设:(1)办公室:在距离工地东北面的有限空间搭设一幢二层的彩钢板活动房,共8间,面积160m2左右,供业主、监理及施工单位现场办公使用。(2)宿舍:在工地北面的空间先搭设二幢二层的活动房,共36间,面积约730m2,可供250人左右住宿。(3)食堂:搭设在现场临时宿舍的西侧,搭设长度约12m,宽度7m,建筑面积约84m2,采用彩钢板活动房。(4)厕所、浴室:在工地东面侧靠围墙处搭设厕所、浴室各一间,每间建筑面积15~20m2。采用彩钢板活动房,室内铺贴墙、地砖。(5)钢筋、木工加工棚:工程施工阶段,钢筋与木模的加工在场内完成。采用钢管结构、纤维瓦楞板屋盖的简易临建,每个加工棚的面积约120m2。(6)库房:搭设少量的库房。采用彩钢板活动房。(7)标养室:混合结构,现浇屋顶,室内装空调,约10m2。可搭设在工地围墙的东面。(8)门卫室:一层彩钢板活动房,分值班与卧室两间,建筑面积约12m2。搭设在工地出入口旁边。附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5.施工总工期与总进度计划5.1施工总工期根据招标要求和工程承包合同的规定,本工程的施工总工期确定为398日历天。开工日期暂定为2010年4月25日(正式开工日期以建设单位的书面通知为准),全部工程(包括专业分包工程)应在2011年5月27日竣工。考虑到业主希望工程提前竣工和秋季开学交付使用的要求,我公司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采取加班赶工等措施,全力争取在2011年9月1日前完成全部施工项目。5.2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说明(1)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内容涵盖整个施工过程,并将施工过程划分为基础与地下室工程、上部结构工程、室内外装饰及屋面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室外总体工程及竣工收尾与验收等施工阶段,以此发挥总进度计划对各施工阶段实施进度的指导和预控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在施工过程中对总进度计划作出必要的优化和调整。(2)本施工总进度计划按日历天编制,施工进度安排中已包括了全部的节假休息日期。(3)施工总进度计划中采用逻辑连线体现了施工组织的特点,即相关的工序将尽量采取平面搭接流水施工和立体交叉作业等方式,以此达到合理组织施工和加快进度的目的。(4)本施工总进度计划中已包括了由桩基、基坑围护、玻璃幕墙、钢结构、消防、弱电等各专业分包完成施工项目所需要的时间。各专业分包的实施性进度控制计划将在施工过程中另行编制。(5)在总进度计划编制时,已包含了平时连续施工及夜间加班等赶工因素。此外,对于2011年春节,现场项目管理部已决定采取放短假的措施,放假期时间为8天左右。(6)施工总进度计划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总工期。施工期间,现场项目部将以总进度计划为指导,分阶段编制实施性的作业计划,包括月度计划、周计划及各类专业性计划,以加强对分部分项工程进度的控制。

5.3总进度计划中的关键工序和节点控制目标为了有利于对总进度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在安排总进度计划时应确定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和进度的节点控制目标。5.4施工总进度计划表施工总进度计划一(确保按期竣工计划)6.土建工程施工方案6.1工程测量6.1.1测量工作部署为了保证测量精度满足设计图纸与施工质量的要求,现场测量工作将按以下部署进行:(1)测量工作应抓紧在施工准备阶段开始。根据施工总平面图的座标控制网格,尽快引测工程轴线和高程控制点,为全面开展施工创造条件。(2)根据本工程的建筑特点,在场内建立平面主轴线控制网和水准复核点,以满足施工测量的需要。(3)施工前期的测量工作应由专业测量师负责、施工员或技术员配合完成。施工期间,现场施工员或技术员负责操平放线工作,专业测量师负责定期复核。(4)根据设计要求完成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工作。(5)根据“**市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编制验收及报送规定”,做好测量技术资料的保存与归档工作。6.1.2±0.000以下平面主轴线控制施工准备期间,在测定单位工程的同时应建立建筑物±0.000以下的平面主控轴线。主要方法如下述:(1)对于拟建工程,均应在其纵、横向各选取1-2根轴线作为平面主控轴线,其延长线应引测至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区域。每根主控轴线的延长点位都要有明显的测量标志,并浇筑混凝土作临时固定。(2)所引测的主控轴线点位都要与建筑物的轴线进行联测,并利用主控轴线作为基础施工中定期复核平面轴线的依据。(3)根据本工程地下室的平面形状与施工特点,±0.000以下工程平面主控轴线宜选择:纵向(1-S)轴、(1-A)轴,横向(1-1)轴、(1-14)轴)。以上四条轴线组合成±0.000以下工程的轴线控制网。6.1.3±0.000以上平面主轴线控制±0.000以上的主体结构平面主轴线控制将采用天底垂准测量方法实行内控。主要方法简述如下:(1)先在建筑物底层定出轴线控制点的位置。每根主控轴线设两个轴线控制点,即在(2-4)轴、(2-D)轴、(1-2)轴、(1-U)轴等共设12个控制点。轴线控制点采用混凝土预埋钢板固定。(2)根据底层轴线控制点的埋设位置,在以上楼层的相应位置预留200×200的俯视孔,用于轴线控制点的竖向传递。(3)楼层各轴线开测前,采用垂准经纬仪或线锤将底层轴线控制点引测至楼面,然后根据直角坐标的方法逐一开测楼层的纵横向轴线。6.1.4标高控制(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国家水准点,引测到现场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设置2个半永久性的标高控测量制点,用于施工期间标高和沉降观测的复核与控制。标高测量控制点必须妥善保护,并定期进行校核。(2)±0.000以下的高程测量应以标高控制点为依据,通过精密水准仪采用往返水准测量方法将高程引测至基坑边的临时水准控制点,然后再引测至坑内。(3)±0.000以上的高程测量也必须标高控制点为依据,将控制标高引测至框架柱上,并在+0.50处用红漆作出明显标记,以此作为控制楼层柱、梁、板标高的依据。6.1.5沉降观测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要求,根据图纸所示的部位在建筑物的角点、中点及沿周边设置。沉降观测方法如下述:(1)±0.000以下施工完毕后观测一次。(2)上部结构开始后,每施工一层观测一次。(3)结构封顶时观测一次。(4)结构封顶后每三个月观测一次,共二次。以后根据沉降速率每约六个月观测一次,至沉降稳定为止。6.1.6主要测量器具配备(1)电子经纬仪1台(2)DSZ2水准仪2台(3)垂准经纬仪1台(4)钢卷尺(50m)4把(5)钢卷尺(100m)2把

6.2桩基工程6.2.1设计要求(1)本工程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桩型号为KFZ-A350(220)-1312b,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桩长25米,桩顶标高为-5.350m(相当于绝对标高-0.4500),桩总数337根,试桩桩型号为HKFZ-A350(220)-101009b,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桩长29米,试桩4根,桩端持力层为eq\o\ac(○,5)2-2层。桩型号为KFZ-A350(220)-100909b,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桩长28米,桩顶标高为-1.950m(相当于绝对标高-2.950),桩总数142根,试桩桩型号为HKFZ-A350(220)-101009b,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桩长29米,试桩3根,桩端持力层为eq\o\ac(○,5)2-2层。沉桩方式采用无振动、少噪音的静压法。(2)沉桩完毕28天后,取7根工程桩做静载试验,静载最大加荷值为1840KN、2120KN。桩基抽取不小于总桩数30%桩进行小应变动测,动测桩位随机抽但每个承台至少1根。6.2.3桩机选型与沉桩流向安排(1)桩机选型:根据对地质情况和单桩的截面尺寸、长度及设计承载力等技术条件的分析,静力压桩的桩机可选用一台全液压步履式YZY-300T静力压桩机,钻孔灌注桩机选用一台GBS-10。(2)沉桩流向:为了重点保护邻近的西侧的居民住宅楼,静力压桩应先压靠上述建筑物的桩,以形成防止挤土的屏障,然后再进行分区压桩。6.2.4静力压桩的的主要方法(1)填筑桩机行走道路,平整桩基场地,清除桩基范围内的地面、地下障碍物。沉桩场地应平整,并满足打桩机接地压力0.12~0.13MPa的要求。(2)学习、熟悉桩基施工图纸。总承包负责对桩基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特别对地质情况、设计要求、操作规程及安全措施的交底。(3)按桩位图纸进行测量放线,定出桩基轴线,将桩的准确位置测设到地面。桩基的场地外应设置2~3个临时水准点,以便随时复核标高。(4)商品桩进场时应按规范要求检查出厂合格证书和外观质量标准,并将需用的桩按平面布置图堆放在沉桩机附近,质量不合格的桩不能运至沉桩现场。(5)(7)做好桩基工程沉桩记录、中间验收记录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的准备工作,并安排好记录和监理人员。(8)吊桩定位应根据测定的桩位,在每根桩中心钉一检查沉桩机设备及起重工具,进行设备架立组装和试沉桩。在桩架上设置标尺或在桩的侧面画上标尺,以便能观测桩身入土深度。(6)压桩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沉桩场地准备沉桩场地准备运桩至现场桩身对中调直铺设施工便道按施工程序堆放测量定位压桩机就位作好吊桩前准备试桩压桩桩定位与插桩接桩送桩至设计标高测量压桩阻力等压桩移压桩机至新桩位小木桩,并涂设油漆标志。桩的吊立定位,一般利用桩架附设的起重钩借桩机上卷扬机吊桩就位,另配一台履带式起重机送桩就位,并用桩架上夹具固定位置。(9)本工程桩基的接桩采用焊接方法。根据有关规定,接桩的钢板宜用低碳钢,焊条宜用E43。焊接时应对称施焊,并确保焊缝质量和设计尺寸。(10)施工中应对桩体垂直度、沉桩情况、桩顶完整状况及接桩质量等进行检查。(11)施工结束后,应按设计要求对桩的承载力及桩体质量进行测试与检查。6.2.5防止压桩影响周围环境的措施(1)限速:沉桩速度过快会增加挤土效应而扩大地基变位的影响范围,采取控制单位时间沉桩数量的限速措施可避免产生严重的挤土效应和孔隙水压力的上升。(2)合理安排沉桩流向:在软粘土地基中,沉桩的流向与地基土体的挤压变位有直接的关系,地基变位的方向基本上与沉桩施工的流向是一致的,即沉桩推进方向的挤土现象较为严重。因此,沉桩应背向保护对象向前推进。(3)加强对环境的监测与监控:施工前期,委托专业监测单位对周边的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等布设监测点,在施工过程中实行定期监测,密切观测沉桩区及周边环境的变化状况。总承包项目部将根据监测单位提供的数据进行信息化施工,必要时通过降低沉桩速率、调整施工流向及打设塑料排水板和砂井等措施,防止桩基施工对周边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6.2.7桩基验收资料本工程的桩基将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单位负责施工,总承包负责对桩基工程的质量、安全及进度等实行综合管理,并负责在桩基验收时提交以下资料:(1)桩位测量放线图(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3)材料试验报告(4)沉桩记录(5)隐蔽工程验收记录(6)桩位竣工平面图(7)桩的静载荷和动载荷试验资料

6.3基坑围护工程6.3.1围护工程施工要点(1)基坑围护工程按有关规范标准施工,由于目前无详细施工图纸,具体施工方案另行编制。

6.4坑内轻型井点降水6.4.1工艺流程基坑开挖将采用轻型井点预降水措施,以此效地降低地下水位及防止基坑开挖时出现流砂现象,为施工创造安全、方便的条件。轻型井点布置灵活,使用方便,施工速度快,降水效率较高,其工艺流程见下图所示:平整场地,清除地下障碍物平整场地,清除地下障碍物井点沟漕放线、开挖及设置集水坑机组就位,搭设泵房铺设总管机组通电试运转冲孔埋管和灌砂支管和总管接通开机抽水清洗滤清器井点孔封口装配支管正常降水6.4.2井点布置方法(1)轻型井点设计应根据有关公式和施工经验计算。设计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涌水量,确定井点管的数量和间距,校核水位降低数值,以及选择水泵规格等。(2)井点管间距可取0.8~1.6m。常用间距为1.6m。(3)单井涌水量**地区可按每天0.5~0.7m3取值。(4)轻型井点的降水深度,在管壁处一般可达6—7m。井点管需要的埋设深度H(不包括滤管)可按下式计算:H≥H1+h+IL(m)式中:H—井点管埋设面至基坑底面的距离(m)h—降低后的地下水位至基坑底的距离为0.5-1mI—地下水位降落坡度,环状井点为1/10,单排井点为1/4L—井点管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m)(5)双排井点宽度宜在30m左右。当井点系统宽度大于50m时,基坑中间应增加临时井点。(6)本工程基坑呈不规则形状,周边长度约250m,东西向最大长度约64m,南北向最大宽度约65m。经测算,基坑内宜配备5套井点设备,其中4套沿基坑四周作环状布置,1套布置在基坑中间部位。每套井点设备的总管长度约60m,井点管约40~50根,井点管的埋设深度宜为7m,滤管长度为1.2m,以满足土方开挖前的降水要求。6.4.3井点降水施工要点(1)施工场地做好三通一平,场地不平整度应小于20cm。(2)井点设备进场应先通水通电。(3)开挖排泥沟应有坡度和集水坑,并应清除杂物。(4)冲孔采用压力射水冲管或简易钻孔机。要求成孔直径不小于250mm。冲孔应顺排泥沟坡度方向进行,要防止碎石等杂物滚入孔内,并应防止泥浆倒灌。(5)井管放入井孔后不得上下抽动,井孔淤塞时严禁将井管插入土中,应将井孔内泥浆稀释并放入1/3黄砂后再放井管,接着灌砂。黄砂规格为粗~中粗。(6)井孔粘性土封口应略高于地面。抽水时应将冲孔沟掩埋,并高于地面。(7)下井点管前,应对过滤器的滤网进行检查,不得有破损。(8)井点降水期间,为了监测和控制降水对邻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变形情况,基坑外侧应设降水水位观测孔。(9)井点预降水时间宜15天左右,降水深度应达到基坑底以下0.5~1.0m。。6.5基坑开挖6.5.1基坑开挖深度与开挖方量(1)基坑开挖深度测算:本工程的±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9m。(2)基坑开挖的土方量测算:地下车库的建筑面积为3815m2,考虑到基坑扩边因素,基坑开挖面积达4684m2左右,土方开挖量约21773m3左右。6.5.2挖土与围檩、支撑等的工况安排根据围护工程的形式和基坑开挖的技术要求,基坑开挖将由浇筑钢筋混凝土围檩(包括压顶面板)、安装钢支撑、挖土、承台地梁开槽及坑底垫层浇捣等工况组成。基坑开挖的各个工况安排如下:(1)首先开挖基坑第一层土至钢支撑底,同时凿平围护墙体顶部至围檩底标高,然后浇筑钢筋混凝土围檩和压顶面板,待围檩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后安装钢支撑。(2)基坑开挖必须坚持“先撑后挖”的原则,在钢支撑安装后方可进行大面积的挖土。坑内挖土近基础底板的底标高时应停止大面积开挖,应配备小型挖机进行承台、地梁开槽和人工扦土清底修边。(3)基坑底部的混凝土垫层应采取随挖随浇的措施,基坑开挖完成至一定面积(约200m2)时应及时浇捣垫层混凝土,以防止坑底原状土被扰动。6.5.3土方开挖的作业要求(1)土方开挖前,施工单位应编制详细的土方开挖的施工方案,在取得基坑围护设计单位认可后方可实施。(2)根据本工程的现场条件,基坑开挖的流向为由东向西进行。大面积开挖基坑时采用两台大型液压反铲挖机同时作业,坑底开挖承台、地梁时采用一台小型液压反铲挖机开槽。(3)土方开挖、支撑施工应严格执行“先撑后挖、分层分段、留土护壁、垫层随挖随浇”原则,以此控制基坑的变形量,并保证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4)开挖时严禁挖机碰撞钢支撑的支承立柱。挖土、运土机械严禁直接压过支撑杆件,必须跨越支撑时应在其上复土30cm,再采用走道板架空。(5)挖土接近坑底时,应每隔2m打一水平竹板桩,以控制坑底标高,坑底最后20~30cm的土层应由人工铲平,严禁超挖。(6)挖土过程中若发现与地质资料不符时,要及时通知设计单位、监理到现场查勘,按实际情况处理。遇到暗浜,按设计要求处理,及时办理好签证工作。(7)根据地质资料反映,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涉及到的土层主要有①、②、③1、③2层,其中第③1层土为含水量高、压缩系数大的软弱土层,基坑开挖时易产生蠕变现象。而且,在3.4~6.0m之间的土层中夹有第③夹层灰色粘质粉土,基坑开挖时易产生流砂现象。因此,在开挖前应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以确保基坑施工安全。(8)除井点预降水措施外,地面及坑内应设明排水措施,及时排除雨水及地面流水。坑内排水严禁在坑边挖沟。(9)挖土至坑底时,应及时组织验槽,确保混凝土垫层能及时浇筑。垫层必须在基坑见底后24小时内浇筑完成。(10)所挖土方及时装车外运。基坑周边严禁大量堆载,地面超载应控制在20kN/m2以内。(11)垫层浇捣前应预先设定控制标高,在基坑内每4m2左右设一水平竹桩。垫层浇捣时应采用平板振动机振捣密实,稍待收水后再用木蟹打磨平整。6.5.4配合完成工程桩验收基坑土方开挖并浇筑混凝土垫层后,施工总承包应配合专业检测单位按设计要求对工程桩进行动测,并配合完成工程桩的验收工作。有关方法简述如下:(1)对工程桩的桩位、桩根数及桩顶标高等施工质量进行验收,并为工程桩的动测试验提供必要的作业配合。(2)工程桩验收时,由总承包的关砌按轴线位置拉出通长麻线测绘桩顶的十字线标记,再由总承包技术主管会同监理工程师共同验收,并作好记录,标明每根桩的标高及位置偏差值,以此作为绘制桩位竣工图的依据。(3)所有的工程桩必须达到验收合格标准,并经监理及设计单位签字确认。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6.5.5基坑施工阶段的监测与监控措施在基坑施工阶段,应采用科学方法和有效手段获取基坑围护和周边环境的有关变化信息,使监测数据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做到信息化施工,以确保基坑围护体系和邻近道路、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的安全。监测工作应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监测单位实施。有关监测点均应在基坑施工的前期布置,监测周期应从工程桩施工时开始,至地下室工程完成并变形稳定后结束。有关监测与监控内容见下述:(1)水平和垂直位移:主要用于观测围护桩顶、地下管线及邻近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及沉降。管线的测点和相邻建筑物的测点布置应与有关部门和业主商量后确定。(2)测斜:主要用于观测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桩及土体位移。要求在基坑四面(围护桩及土体内)埋置测斜管。(3)地下水位的观测:在基坑外侧布置地下水位观测井,监测坑外地下水位的波动情况。坑内的水位观测井由降水单位布置。(4)坑外地表沉降:在基坑周围进行地表沉降监测。注:详细的监测实施方案应由专业监测单位负责编制。

6.6地下室底板6.6.1施工顺序安排混凝土垫层面测量弹线→承台、地梁及底板外围砖模→迎水面防水层与保护层→承台、地梁及底板钢筋投料、绑扎→底板外围砖模→柱墙插筋,施工缝导墙止水钢板焊接→承台、地梁及底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6.6.2垫层浇捣与承台、地梁及底板外围砖模砌筑(1)垫层施工应与挖土密切配合,当挖土完成至一定面积时应会同监理、设计进行基坑的分段验槽,然后穿插垫层浇捣,以此减少坑底原状土的暴露时间。(2)垫层浇捣前应预先设定控制标高,在基坑内每4m2左右设一水平竹桩。垫层浇捣时应采用平板振动机振捣密实,稍待收水后再用木蟹打磨平整。(3)垫层浇捣后进行承台和基础梁的测量弹线,并引测标高。轴线、标高测量后必须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技术复核。(4)所有的承台与地梁均采用砖模砌筑。砖模为标准砖,厚度120mm,水泥砂浆砌筑。砖模砌筑至基础底板的底面标高。砖模外侧的空隙用黄砂填灌密实,面层用细石砼补平。砖模砌筑必须保证承台和地梁截面尺寸的准确。(6)底板外围模板也采用砖模,以此作为换撑带与底板同时施工的技术措施。砖模采用标准砖,半砖厚(120mm),M10水泥砂浆砌筑,高度为基础底板面标高以下300mm。砖模外侧与围护结构之间的空隙用黄砂填灌密实。围护结构围护结构砖模,120厚地下室底板(与传力带同时浇筑)传力带300高砂填灌密实砼垫层150底板外围砖模及传力带示意图`6.6.3底板下的防水层根据设计要求,地下室底板(包括承台与基础梁)的迎水面设有一层高分子卷材防水层(参见“地下建筑防水构造”02J301)。底板下防水层及防水保护层的做法简述如下:(1)卷材防水层所用的卷材及主要配套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防水材料应具有产品合格证明和性能检测报告。(2)卷材防水层的基面应平整牢固、清洁干燥。(3)铺贴卷材前,应在基面上涂刷基层处理剂。当基面较潮湿时,应涂刷湿固化型胶粘剂或潮湿界面隔离剂。基层处理剂应与卷材及胶粘剂的材性相容。(4)底板垫层混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宜采用空铺法或点粘法,其他与混凝土结构相接触的部位应采用满粘法。(5)卷材铺贴时应展平压实,卷材与基面和两层卷材之间必须粘贴紧密。(6)两幅卷材短边和长边的搭接宽度均不应小于100mm。(7)严禁在雨天和五级风以上的天气施工。(8)卷材防水层及其转角处、变形缝等细部做法均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的规定。(9)卷材防水层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进行保护层施工。防水层的保护层应采用细石混凝土,厚度应大于50mm。6.6.4底板钢筋(1)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钢筋工长应预先编制钢筋翻样单。所有钢筋均须按翻样单进行下料加工成型。(2)钢筋绑扎必须严格按图施工,钢筋的规格、尺寸、数量及间距必须核对准确。(3)柱筋的插铁位置必须由基坑外重新引测轴线核对。已固定的柱模上应作出引测轴线的标记,然后按标记测量柱身尺寸,扣除砼保护层厚度定出柱筋插铁的准确位置。(4)对于断面较高的基础梁,梁内钢筋应每隔4-6m设一道ф14的剪刀撑钢筋,以保证梁内钢筋稳定。(5)基础内的竖向钢筋应上下垂直,连接牢固,其位置应按轴线尺寸校核。基础底部的钢筋网片应采用与砼保护层同厚度的水泥砂浆垫块垫塞,以保证其位置准确。根据设计要求,基础的主筋保护层为50mm。(6)底板钢筋的连接应优先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7)为了保证底板上下皮钢筋间距的准确,可采用φ16钢筋马凳支架搁置上皮钢筋。马凳支架间距宜为1.5m×1.5m。(8)底板上皮钢筋绑扎的方法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