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泥坑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_第1页
黄泥坑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_第2页
黄泥坑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_第3页
黄泥坑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_第4页
黄泥坑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水库名称:祁门县黄泥坑水库鉴定审定部门:黄山市水利局鉴定时间:2010年12月水库名称黄泥坑所在地点小路口镇花城村所在河流阊江水系花城河总库容19.75万m3水库管理单位祁门县小路口镇鉴定组织单位祁门县水利局鉴定承担单位黄山市水电勘测设计院鉴定审定部门黄山市水利局工程概况:黄泥坑水库坐落在祁门县小路口镇花城村,来水面积5.6km2,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小〈二〉型水库。水库于1978年开工,1984年5月建成投入运行。水库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设计,200年一遇校核。水库校核洪水位194.42m、兴利水位192.04m、死水位188.21m,相应总库容19.75万m3、兴利库容6.81万m3、死库容4.7万m3。灌溉面积150亩。大坝为堆石坝(浆、干砌混合坝)。坝顶高程196.77m,最大坝高16.7m,坝顶长度52.00m,坝顶宽度3.0m,最大底宽19.86m,心墙距坝踵2.58m,心墙厚度40cm,高程183.50m以上30cm,心墙后为40cm厚浆砌石。坝上游边坡为1∶0.15,下游边坡为1:0.9。溢洪道布置在大坝中部,为宽顶堰,结构型式由内到外为干砌、浆砌、混凝土。堰长20.0m,顶部高程为192.04m,顶宽4.4m,陡坡段坡比为1:1,出口挑流消能。放水底涵在大坝的左边,φ50cm的砼圆管,坝内闸阀控制,放水流量为0.81m3/s。水库下游1.5km为省道慈张线和小路口镇花城村,人口500人。大坝现场安全检查1.大坝:坝体渗漏,非溢流段大坝外坡浆砌块石存在局部隆起及凹陷现象;两岸山体存在渗漏现象。2.溢洪道:溢流堰砼损坏严重,挑流鼻坎处浆砌和干砌的结合部有纵向裂缝。3.放水设备:放水闸阀坏死。4.其他:无管理、观测设施。大坝安全分析评价工程质量评价大坝面层采用砂浆砌块石,人工振捣,砌体不密实;层面处理不够;混凝土心墙砂石料含泥量较高。放水底涵为砼圆管。根据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工程质量等级评价为B级。运行管理评价1、水库基本能按批准的水库控制运用计划运行。2、水库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有专职管理人员1名。3、水库无观测设施。按照水利部《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水库大坝运行管理等级评价一般。防洪标准复核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洪水标准》(SL252-2000)(SL252-2000)和《防洪标准》(GB50201-94),水库工程等别为Ⅴ等,建筑物为5级,大坝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采用《安徽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山丘区产汇流分析成果和山丘区中、小面积设计洪水计算办法》(安徽省水电勘测设计院于1984年5月编制)复核,坝顶高程要求为195.03m,实际坝顶高程为196.92m,水库大坝防洪标准满足要求。根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水库的防洪标准等级评为A级。结构安全评价1.大坝采用抗剪法复核,溢流坝在校核洪水位、设计水位、正常水位时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分别为0.88、0.95、1.05,小于规范要求值1.00、1.05,不满足规范要求。非溢流坝在校核洪水位、设计水位、正常水位时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分别为1.20、1.29、1.66,大于规范要求值1.00、1.05,满足规范要求。最小应力为非溢流坝86.6kpa,大于0,不产生拉应力,满足规范要求。2.溢流堰砼损坏严重,挑流鼻坎处浆砌和干砌的结合部有纵向裂缝。根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经综合评价,大坝结构安全等级评为C级。大坝安全分析评价渗流安全评价根据现场观测,坝体渗漏,两岸坝体与山体接触部分有渗漏现象。大坝渗流安全稳定评价级别评为B级。抗震安全复核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水库工程区域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值小于Ⅵ度金属结构安全评价放水涵的闸阀现已经损坏,不能完全关闭。大坝金属结构安全等级评为B级。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1.大坝:溢流坝段抗滑不满足规范要求;坝体渗漏,非溢流段大坝外坡浆砌块石存在局部隆起及凹陷现象;两岸山体存在渗漏现象。2.溢洪道:溢流堰砼损坏严重,挑流鼻坎浆砌和干砌的结合部有纵向裂缝。3.放水设备:放水闸阀无法正常启闭。4.其他:无管理、观测设施。大坝安全类别评定:三类坝对运行管理或除险加固的意见和建议:1、对大坝进行防渗、加固处理。2、更换放水底涵闸阀。3、新建管理、电力、观测设施。落实“三有”。4、在除险加固前加强安全运行管理。安全鉴定结论:1.大坝:溢流坝段抗滑不满足规范要求;坝体渗漏,非溢流段大坝外坡浆砌块石存在局部隆起及凹陷现象;两岸山体存在渗漏现象。2.溢洪道:溢流堰砼损坏严重,挑流鼻坎浆砌和干砌的结合部有纵向裂缝。3.放水设备:放水闸阀无法正常启闭。4.其他:无管理、观测设施。依据《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和《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的有关规定,水库大坝综合评价级别为“三类坝”。专家组组长(签名):黄泥坑水库大坝安全鉴定专家组成员表姓名专家组职务工作单位职称职务从事专业签名王振刚组长黄山市水利建设管理站高工副站长地质叶伍华成员黄山市水利局高工副局长水文徐进成员黄山市水利建设管理站教高站长水工戴复兴成员祁门县水利局工程师科长管理廖建民成员祁门县水利局工程师副科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