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事件监测评价培训===周庭隆_第1页
不良事件监测评价培训===周庭隆_第2页
不良事件监测评价培训===周庭隆_第3页
不良事件监测评价培训===周庭隆_第4页
不良事件监测评价培训===周庭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周庭隆一二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法规解读持有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检查指导原则持有人开展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指导原则持有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检查指导原则

法规依据(二十三)落实上市许可持有人法律责任。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须对药品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生产制造、销售配送、不良反应报告等承担全部法律责任,确保提交的研究资料和临床试验数据真实、完整、可追溯,确保生产工艺与批准工艺一致且生产过程持续合规,确保销售的各批次药品与申报样品质量一致,确保对上市药品进行持续研究,及时报告发生的不良反应,评估风险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须对医疗器械设计开发、临床试验、生产制造、销售配送、不良事件报告等承担全部法律责任,确保提交的研究资料和临床试验数据真实、完整、可追溯,确保对上市医疗器械进行持续研究,及时报告发生的不良事件,评估风险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二十四)建立上市许可持有人直接报告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制度。上市许可持有人承担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报告的主体责任,隐瞒不报或逾期报告的,依法从严惩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对报告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分析,视情责令上市许可持有人采取暂停销售、召回、完善质量控制等措施。法规依据《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和再评价办法》(市场总局1号令)

第六十三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据职责对持有人和经营企业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第六十四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监督检查计划,确定检查重点,并监督实施。第六十六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法规、规章、规范的要求,对持有人不良事件监测制度建设和工作开展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必要时,可以对受持有人委托开展相关工作的企业开展延伸检查。《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14号令)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开展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三)药品不良反应或者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提示可能存在质量安全风险的;指导原则(征求意见)指导原则的目的落实持有人建立监测体系和开展不良事件监测工作规范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检查提高持有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运行质量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组织和实施制定检查计划、确定检查重点和监督实施(省局)常规检查和重点检查(各级监管部门)实施检查(各级监管部门)检查结论和建议常规检查内容①组织机构与人员;②持有人职责与义务;③个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④群体医疗器械不良事件;⑤定期风险评价报告;⑥重点监测;⑦风险控制;⑧再评价。有因检查指因一个或多个特殊问题,对持有人开展的针对性检查,以确认持有人是否存在违反相关法规的行为。启动有因检查原因如下:1.医疗器械安全性出现问题2.未按规定建立监测体系3.未履行报告责任及相关要求4.其他检查方案制定检查方案时重点考虑:1.既往检查或其他检查中发现的相关违规问题。2.批准上市时有附加安全性条件的医疗器械:需开展上市后研究的医疗器械;加快审评、审批的医疗器械;创新医疗器械;高风险的医疗器械等。3.其他:从未接受过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培训的持有人;上市品种较多且销售量大的持有人;首次在中国境内获得医疗器械批准的持有人;组织机构方面发生变化的持有人(例如兼并与收购)等。检查地点和时间根据检查目的以及部门实际情况,确定检查地点、时间。持有人参与实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任何地点都可能被检查,检查的目的是确认这些部门是否具有履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能力。当持有人主要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地点、数据库或者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活动在境外开展,而中国境内的工作地点无法有效确认相关工作是否符合现行法律法规时,可以开展境外检查。实施检查(一)准备阶段:通知持有人在常规检查实施现场检查前应当正式通知持有人检查事宜。境内持有人应该随时做好接受检查的准备,有因检查事先可能不告知;持有人应当确保可以在确定的检查地点接受检查,并在检查中提供检查员所需的信息和/或文件、面谈人员及相关问题的解释说明。现场检查时间一般为1~3天,可视具体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检查组一般由2名以上检查人员组成,实行检查组长负责制。现场检查(二)现场检查1.启动会议2.开展检查(1)检查方式:查阅文件、人员访谈、计算机系统检查等。(2)检查内容:根据现场检查方案,对持有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进行全面检查或者对具体问题开展针对性检查。(3)检查记录:所有检查情况(包括受访人员姓名、职务等)、检查发现的问题均应记录在案。必要时,应将持有人未按相关法规要求执行情况进行证据保存,并应及时将证据移交持有人所在地监管部门。(4)检查组应对现场检查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并客观、公平、公正地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评估。现场检查(三)总结:检查发现的问题向持有人进行反馈。持有人如对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有异议,可做适当解释和说明,双方对检查结果签字确认。监管措施

(一)约谈持有人

与持有人代表进行沟通,说明已确认的违规行为,提出明确的监管要求,如整改及预防措施等。

(二)警告信

通过书面形式与持有人沟通,说明已确认的违规行为,提醒其严格履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再评价的相关职责,或提出明确的监管要求,如整改及预防措施等。(三)行政处罚第六十八条持有人未按照要求建立不良事件监测制度、开展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相关工作、未按照本办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及时采取有效风险控制措施、不配合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开展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相关调查和采取的控制措施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要求其停产整改,必要时采取停止产品销售的控制措施。需要恢复生产、销售的,持有人应当向作出处理决定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现场检查通过后,作出恢复生产、销售的决定持有人开展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指导原则不良事件监测体系管理制度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部门及人员岗位职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收集、调查、分析、评价、上报、控制等工作程序;医疗器械群体不良事件应急处理程序;医疗器械产品上市后定期风险评价制度;医疗器械重点监测工作程序;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培训制度;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医疗器械数据库维护工作制度;其他相关制度。部门设置应设立或指定部门负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配备办公场所、设备和经费人员配备应配备数量与其规模相适应的不良事件监测人员,(Ⅲ类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原则上应当配备专职人员,Ⅱ类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当配备相对稳定的人员)。监测人员应经过相关专业培训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熟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相关法规;熟悉所持有的医疗器械产品;具有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不良事件监测体系7.按要求开展医疗器械产品的重点监测工作8.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相关法规的宣传培训5.配合医疗器械监管部门和监测机构开展的不良事件调查工作6.对上市医疗器械安全性进行持续研究,按要求撰写定期风险评价报告1.承担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主体责任2.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制度3.主动收集、调查、分析、评价、上报、控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4.维护持有人所持有的医疗器械产品在信息数据库中的数据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工作职责记录与档案管理保存时限保存纪录与档案特殊类型永久保存应保存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制度与记录,建立本企业监测档案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严重伤害及死亡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调查报告》、《XX产品风险评价报告》、《医疗器械定期风险评价报告》、《重点监测风险评价报告》、《群体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调查报告》等。纪录应保存至医疗器械有效期后2年且不少于5年,无有效期的不得少于5年植入类和大型有源类医疗器械的监测记录应永久保存企业不良事件监测体系持续开展产品上市后风险研究风险评价报告重点监测定期风险评价报告再评价个例报告风险信号群体事件不良事件的定义与原管理对比定义新管理办法原管理办法上市许可持有人指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和医疗器械备案凭证的持有人,即医疗器械注册人和备案人。无定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指已上市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质量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各种有害事件。群体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指同一医疗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区域内发生,对一定数量人群的身体健康或者生命安全造成损害或者威胁的事件。无定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指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收集、报告、调查、分析、评价和控制的过程。指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不良事件记录不良事件记录要求不良事件记录内容未提交报告的处理包括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器械使用情况、患者情况、怀疑及并用药械情况等。间接获知的不良事件,持有人应进行原始记录,记录内容除不良事件信息外,还应包括记录日期、报告人、其他信息提供人等。对于文献检索获知的不良事件,则应记录检索日期、人员、检索策略等信息,保存检索获得的原始文献。不良事件记录的要求医疗器械有效期后2年,至少5年,植入性医疗器械应当永久保存传递:保证在企业内部各个相关部门流转的时效和责任。核实:持有人应对不良事件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核。确认:是否为有效报告、是否在报告范围之内、是否为重复报告

未提交报告的处理

经确认无需向监管部门提交的不良事件,持有人应记录不提交的原因,并保存原始记录。不良事件记录不良事件记录内容报告系统:

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信息系统可疑即报严重事件必须报告一般事件可以报告若无法判定严重程度则应当报告不良事件报告原则2.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者死亡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4.创新医疗器械在首个注册周期内所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1.导致严重伤害或者死亡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3.医疗器械故障,虽然没有导致死亡或严重伤害,但是如果故障再次发生,可能导致死亡或严重伤害5.进口医疗器械的境外持有人和在境外销售国产医疗器械的持有人,其产品在境外发生的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者死亡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也属于向监管部门报告的范围。不良事件报告范围必须报告的不良事件:不良事件报告范围(一)未按照说明书、标签、警示信息使用医疗器械(二)超出使用寿命或有效期使用医疗器械(三)患者自身疾病进展导致的事件(四)使用者在使用前发现医疗器械缺陷(五)医疗器械保护措施正常发挥作用(六)可预料的副作用(七)已发布召回通知的不良事件豁免报告范围:报告和处置时限流程使用单位持有人经营企业国家监测系统(7日、20日、30日)持有人所在地省级中心审核评价结论(10日)持有人调查评价(30日、45日)事发地市中心审核(10日)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三类和进口产品的评价结论国家中心复核必要时事发地省中心协助调查不良事件调查和分析不良事件调查要点:1、真实性核实2、产品信息核实3、不良事件事件经过4、不良事件的结果和转归不良事件分析:严重程度和原因分析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产品设计、原材料、生产工艺、产品质量、运输储存、临床使用、患者疾病进展、并用药械等。持有人应广泛收集不良事件信息,如现有信息无法完成原因分析,持有人可先行填写初步分析结论或说明,待完成相关调查跟踪及资料汇总后,提交最终结论。不良事件关联性评价与产品有关

医疗器械的使用与不良事件的发生存在合理的时间关系,从产品的机理、使用过程等进行综合分析,

初步确认事件与产品存在联系。与产品无关

医疗器械的使用与不良事件的时间相关性不密切,不良事件表现与医疗器械预期用途不相吻合。无法确定

不良事件重要信息不齐全或无法获得,不能判断医疗器械与不良事件的相关性,或医疗器械与事件因果关系难以根据填报内容予以明确,无文献资料佐证等。

不良事件初始报告人(如报告不良事件的医生、维修人员等)可能会做出关联性评价。如果持有人的评价结果与初始报告人不一致,应以最严格的评价结果,持有人的不一致意见可在报告中备注说明。关联性的判断受多因素影响如原患疾病、并用医疗器械、临床操作因素等,持有人应科学、客观的进行评价,不能盲目将这些因素作为排除医疗器械与不良事件关联性的理由。风险评价报告风险评价报告:根据不良事件监测情况,对产品可能存在的某种潜在风险信号进行分析。风险评价报告启动的条件:1、集中出现的产品批次性不良事件(聚集性信号)2、产品出现多例表现相同或相似的故障或伤害3、国家不良事件监测信息系统提示的风险信号4、不良事件原因与产品设计不合理的个例不良事件5、监测技术机构反馈要求开展风险分析的不良事件风险评价报告要点:风险发生的原因、风险可接受性(风险受益)、风险控制措施群体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经营、使用单位12小时上报并告知持有人,配合持有人开展调查与自查持有人12小时上报,并立即暂停生产、销售、使用,开展调查与自查事发地省药监局应向持有人所在地省局通报信息;开展现场调查;调查结果上报国家局、抄送持有人所在地省局会同事发地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开展现场调查结果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持有人所在地省药监局应配合现场调查;可对持有人开展现场检查群体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群体不良事件处置:1、持有人立即暂停生产、销售,通知使用单位暂停使用相关医疗器械2、同时开展调查及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自查,报告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监测机构。3、调查应当包括产品质量状况、伤害与产品的关联性、使用环节操作和流通过程的合规性等。4、自查应当包括采购、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同型号同批次产品追踪等。5、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及时发布风险信息,将自查情况和所采取的控制措施报所在地及不良事件发生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必要时应当召回相关医疗器械。6、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可以组织对持有人开展现场检查。定期风险评价报告持有人目的:产品上市后安全性持续研究。资料来源:不良事件报告、监测资料和国内外风险信息内容:评价产品的风险与受益,记录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交:一证一报告首次注册周期内一年一次延续注册周期五年一次省级监测机构对收到的二类产品的报告进行审核,必要时,应将审核意见反馈持有人每年5月1日前将上年度定期风险评价报告统计情况和分析评价结果上报国家监测机构和省局国家监测机构对三类和进口产品的报告审核每年7月1日将上一年度上市后定期风险评价报告统计情况和分析评价结果报告国家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持有人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医疗器械重点监测品种,组织制定重点监测工作方案,并监督实施按照重点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开展工作,主动收集其产品相关风险信息,撰写风险分析评价报告,并报送至重点监测工作组织部门;创新医疗器械持有人应当加强对创新医疗器械的主动监测制定产品监测计划。可以根据监管需要,参照相关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I类和II类器械开展重点监测工作;可以指定具备一定条件的单位作为监测哨点,主动收集重点监测数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