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语言文化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2014年9月上编
中国语言第一章中国语言与文化概论
第一节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第二节汉语的特质与汉字的文化功用第三节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第四节汉字的构造方式第五节汉语汉字的文化功能
第六节汉语造词与传统文化观念
推荐阅读书目1、《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语文出版社,19892、《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郭锦标,中国人大出版社,19933、《汉语与中国文化》申小龙,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4、《汉语词汇与文化》常敬宇,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5、《汉语与文化小丛书》郭锦桴等,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6、《中华文化与汉语语用》刘伯奎,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7、《汉字的文化史》[日]藤枝晃
李运博,新星出版社,20058、《汉语与文化交际》杨德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9、《汉语人名文化放谈》杨扬,新华出版社,200410、《汉语文化读本》吴茵、唐逸,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第一节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书面和文字)与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著名语言学家邢公畹:“语言”必须理解为“具有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背景的、能传达信息的语音组合体系”。语言和文化之关系的表现:1、▲语言记录、表现、象征着文化。▲一种民族语言常常比其他语言更能充分地记录、表现、象征与这种语言相联系的民族文化。
汉语与文化的关系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五千年来,浩繁的文化典籍跨越时空,通过汉语这一极具文化特色与魅力的传播媒介传承着丰厚的中华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及其发展。2、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与文化共生共存:语言是文化存在的标志,没有语言便没有文化;文化是语言的“底座”,没有文化便不存在语言。
*距今约40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开始直立行走,此时嘴才有可能发出清晰的语音信号,但这还非语言。
*距今200多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也许人类祖先的基因发生突变,人类获得了语言习得的能力,语音信号也就发展成为最初的语言。语言的产生意味着灿烂多姿的人类文化的诞生。
美·语言学家萨丕尔:“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
3、语言与文化都不是个人的而是社会的;语言和文化都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通过社会实践习得的。4、语言和文化虽共生共存并在发展中互相促进,但它们并非一对一的关系,即特定的语言并不总是跟特定的文化相对应。
*一种文化可以通过几种语言来表达,如:表达伊斯兰文化的语言并不总是阿拉伯语;*同一种语言可以表达几种不同的文化,如:汉语不仅表现和传播汉文化,也表现和传播我国已经换用汉语的少数民族文化,如回族文化、畲族文化等;且汉语已成为当今中国的通用语言,因此可以将它看成中华民族的共同语。
二、中国语言的组成中国语言为全国56个民族及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华裔所用。我国语言分属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印欧语系南岛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其中使用人口最多,分布区域最广的是汉藏语系。其中汉族占全国人口的92%。使用汉语的人数在10亿以上。并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大洲。三、中国语言的分布1.汉藏语系汉藏语系广泛分布于沿海各省及内地各省。世界有华人分布的地区和国家,也使用着汉语。本语系包括汉语族、壮侗语族(包括壮语、傣语、侗语、黎语等三个语支9个语种),藏缅语族(含藏语、彝语、缅语、景颇语,及一些未定语支约20个语种),苗瑶语族(含苗语、瑶语、及未定语支约6个语种),本语系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及西南各省区。相对集中聚居。2.阿尔泰语系阿尔泰语系分布在西北边疆。包括突厥语族(含西匈语支和东海语支约7个语种),蒙古语族(含蒙古语、达斡尔语等6个语种),满通古斯语族(含满语、通古斯两语支及暂归本语系的朝鲜语),也分布在北部各省区。3.南亚语系或称澳亚语系,主要为孟高棉语族德昂语支,含3个语种,分布在云南等地。4.印欧语系分布在西部边疆,包括斯拉夫语族的东斯拉夫语支中的俄罗斯语,伊朗语族中的塔吉克语。5.台湾的高山族属南岛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四、汉语方言区汉语方言的划分,观点不一,大致有三种划分方法。七大方言区包括:北方官话、吴语、闽语、赣语、客语、湘语、粤语。加上徽语为八大方言。加上晋语,为九大方言。北方官话使用的人最多,分布最广。除黄河流域各省市外,四川、新疆、东三省、内蒙古、云南、贵州,也大都使用北方官话。1.北方官话汉语方言中,北方官话用的人最多,分布地域也最广。原因是北方是京都所在地,这里人口稠密,地位重要,具有权威性。元代以后,以北方官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一直是官场交际的通用语言。宋元以后的许多小说话本。也是以北方官话写成的。今天汉族人口中,讲北京官话的约占70%左右。
在北方官话中。又有北京官话,冀鲁官话,兰银官话、中原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之分。东北话,山东话,河南话,四川话,陕西话虽有差别,但不会听不懂只是稍有区别罢了。2.吴方言吴方言流行于古吴越之地。包括浙江省和苏南地区。晋永嘉之乱后,北人南迁,士族鄙薄吴语,仍用北方话,后来逐渐形成江淮官话,使吴语区缩小。吴语的主要特点是轻柔委婉,柔和悦耳,自古有“吴侬软语”之称。①清浊声母有别。②有z,c,s,没zh,ch,sh故多舌尖音。③声调较多,一般五六个。④有入声,韵尾是短短的喉塞音,鼻辅音韵尾只一个,或是n或是ng,所以吴语中“今”与“精”、“亲”与“轻”分不清楚。吴语的代表原是苏州话,近年由于上海经济中心的形成,上海方言逐渐成为吴语中的优势方言。
3.粤语粤语就是广东话,以广州方言为代表,广西东南部及港澳同胞及海外侨胞也讲粤语。广东省也有人讲客家话和闽南话。粤语的特点是:①普通话j广州话读舌音g,今(jin)读kan,②声调有9个之多,“是不是”广东人读作“系唔系”。③韵母辅音多达6个,m,n,y,p,t,k,发不爆破的塞音尾,念的象英语的p、t、k听起来有不断阻断之感,好象一个字一个字的单念。另外粤语有些特殊词汇,如饭煲、靓女、克力架,生猛海鲜等,有时还带有一些外来词汇。形成中西合璧的粤语词。
4.闽语闽语分布在闽南闽北,方言特色显著。广东潮汕及台湾也多用闽语。由于吴人南下,闽语中保留着不少古吴语痕迹。普通话的zh,ch,sh闽语中读d,t,“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闽语读为“滴滴为滴滴,不滴为不滴”,就是保留上古的舌音。
其特点:
①没有f,s与sh不分。
②声调7个。
③古知组字读为端组字。另外闽语保留较多的单音词,如目、行、曝等。
5.客家方言客家方言俗称话,在南方各省作方言岛分布,尤以广东、福建为多。客家话是由移民造成的。往往在一个地区形成一个独立的生活集团。语言特点是s与sh不分,没有撮口呼,有6个声调,上声去声不分。6.湘语湘语分布于湖南省东南部,以长沙为代表。湘语源于古楚语,但变化快。特点是n与l不分,长沙人说lánde,很难听出是“男的”还是“蓝的”。f和h不分,毛泽东当年把刘扶兰烈士写成了刘胡兰,就是因为湘语中“扶”’胡”不分的缘故。湘语中保留入声。“伢子”、“堂客”也是湘语词汇。7.赣语赣语分布在江西省及湖北东南及皖南闽西地区,江西古为吴头楚尾之区。为吴语楚语交汇处。赣语的特点是古浊塞音读送气清音,没有n声母,有p,t,k三个入声尾。整体来看赣语的特色不十分鲜明突出。8.徽语
徽语过去归入江淮官语,现在方言学家认为应该独立出来。徽语主要分布在安徽南部。浙江西北部和江西东北部地区。其特点是古全浊塞音声母读送气清音,鼻韵尾消失或变为鼻化音,有入声,但多数无入声塞音尾。仅有入声调类。9.晋语晋语是山西话,分布区域除山西外包括陕北、豫北及与河北、内蒙交界处。晋语的最大特点是晋语的入声,有的话听起来带鼻音。有些词汇也有特色。叫“丈夫”为“老汉”,“一棵树”叫“一扒树”等。除了上述大方言外,还有南平官话、平话、军话等。来源于兵丁远戍(“八一话”),形成相对独立的社会集团。语言既有原来特色,又受到当地语言的影响,久而久之,就在当地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方言岛。
另外四川话也有一定的区域特色。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北西部。但听起来并不难懂,也有许多别具一格的词汇。如叫“辣椒”为“海椒”,“谈天”为“摆龙门阵”等。
第二节汉语的特质与汉字的文化功用
一、汉语的特质语言的构成要素:①语音②词汇③语法语法构造和基本词汇决定着语言的巨大稳定性。
ǎ1.语音:▲汉语的音节可分析成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首音是声母,其余的部分是韵母,声调是整个音节的音高。声调是用以辨义的。如:
pao-声母是[p],韵母是[ao],声调不同意义就不同,书面上写成4个不同的字:
pāopáopǎopào
↓
↓
↓↓
抛袍跑泡▲汉语是单音节性的语言*单音节-汉语中最小的意义单位绝大多数由一个音节来表达。*汉语中还有许多复音的语素构成的词,它是由两个有音声重叠关系的音节组成,但只具有单一意义,被称为联绵词,如“悠悠”、“淋漓”、“参差”、“仿佛”等。复音词的数量很少,因此说汉语是一种单音节性的语言。
▲汉语具有音乐性*音节的结构形式较整齐;*音节的界线分明;*每个音节最不可缺少的是一个元音和声调,
因此乐音占优势而又具抑扬顿挫,形成汉语音乐性强的特殊风格。2.语法
▲印欧语系:词语形态变化丰富,可根据词的形态有无变化来决定它所属的词类▲汉语:构词形态很少变化;词序和虚词十分重要
*语序:词在句中的功用,主要取决于它们在句子中的次序。如:“好人”-偏正结构
“人好”-主谓结构句子组织的语序大体固定,通常是(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主语或宾语往往可以“省略”而不致引起误解。
*虚词:用不用虚词和用不同的虚词意思完全不同如:“看书”
-述宾结构
“看的书”-偏正结构
3.词汇▲汉语构词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它们不单用时是构词成分,单用时就是词。许多单音节语素能独立成词而语素和语素又能相当自由地复合成词,这就使得汉语构词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汉语构词法:应用最广的是词根复合法,这种构词法跟由词结合为词组的造句法基本上一致。如:词组:偏正型-我的弟弟并列型-工人农民述宾型-歌唱祖国述补型-看清楚主谓型-阳光灿烂复合词:偏正型-长江并列型-道路述宾型-司机
述补型-提高主谓型-地震▲语汇演变汉语有稳固性的特征,但语音、语法、语汇都在演变。语法和基本词汇演变最缓慢,语音次之,语汇演变最显著。语汇演变的主要标志:1、大量复音节化(双音化)。方式:①在单音节的前或后加上一个成份,如:
发-头发唇-嘴唇韭-韭菜鲤-鲤鱼②把两个意义相近或有关的单音节合起来,如:
皮与肤-皮肤墙与壁-墙壁③把多音节的词组简缩成双音词,如:
机关枪-机枪彩色电视机-彩电
医疗效果-疗效
高等学校入学考试-高考
2、“借词”和译词”:*社会发展必须不断产生新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汉语在演进历史中大量吸纳了外来词,如:音译:西域-葡萄、槟榔古印度-和尚、刹那
蒙古-把势、胡同、蘑菇阿拉伯-唢呐
印欧语-沙发、蜜月日语-干部、手续意译:法宝、信心、圆满、烦恼、火车、飞机、电视*在一个民族的语言中,音译词与意译词的数量多少,既表明这个民族语言的发达程度,又表明这个民族文化的开放强度和吸收外来文化的程度。
二、汉字的文化功用▲概说:*文字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有了它人类突破了时空限制,将历代的文化创造与生活经验记述下来传之久远,从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具有独特结构与性质的汉字,是华夏文化的产物,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活化石”。今人能够通过对汉字的考察,追溯我们民族远古的历史文化踪迹。
▲汉字的文化功用:第一,适应了记录汉语的需要。汉字所以长期停留在方块字的阶段,这与汉语的特点有一定的关系。在古代,汉语的语词以单音节占优势;没有形态变化,缺乏词缀等附加语素。语言的这些特点有利于保持一词一形的书写体系。第二,汉文字是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的“凝聚物”。几千年来汉民族内部始终以统一和融合为主要发展趋势,这其中汉字功不可没。汉字的表意对不同的方言有很强适应性,因为都把汉字作为共同的认知工具,所以保持着书面语的统一性。第三,汉字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并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种辩证思想在汉字的构形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二合建构。如:*会意字的基本形式就是两个象形符号的组合;*汉字结构的平衡性也表现了这一辩证思想;*汉字形意相合的特征使人几乎无需了解其读音,往往可直接从形体上就能把握它所标识的概念意义∴所以有人认为认识汉字的过程就是以象达意的过程,这种方式的长期重复进行,便把人们的思维导向一种直观把握的途径,这是中国人偏重形象思维的客观原因之一。第三节汉字的起源和形体演变汉字——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独立产生的,它和埃及圣书字、古代苏美尔文字、原始埃兰文字和克里特文字等,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一、汉文字的起源汉文字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概括起来有:仓颉造字说结绳说八卦说众人造字说汉字是众人的集体创造这是大多数人的一致认识。文字越古异体字越多,这正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造字的明证。关于仓颉及仓颉造字,在许多辞书典章中均有论述。《淮南子·本经训》记载: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
鬼夜哭。”《说文解字》序: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今之可相别异也,构造书契。”
仓颉造字,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并号召天下人民共习之。这一天,天上下了一场不平常的雨,落下无数的谷米,后人因此把这天定名谷雨,成为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也在此时,人们在夜里听到魔鬼的哭泣呻吟。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这便是“天雨粟鬼夜吟”的来历。
《淮南子》有“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的记载。汉字的产生惊天地,泣鬼神,天上下起了粟米,鬼神在黑夜里哭泣。汉字的产生为何会使“天雨粟,鬼夜哭”?那是因为有了汉字之后,“造化不能藏其密,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简单地说,“天雨粟”寓意中华民族因为有了文字,变得更聪明,思想更开阔,生产能力、创造能力大大增强;“鬼夜哭”寓意汉字的产生真正揭开了天地的奥秘,使中华民族智慧增强,鬼神从此难以主宰人类的命运了,因此只能在黑夜里哭泣。
二、汉字形体演变过程(1)甲骨文甲骨文,又称卜辞,殷墟文字,主要指商代楔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商代统治者迷信尚神,事无巨细,均要进行占卜以问吉凶。他们把每次占卜的内容有时连同应验的结果刻在特制的龟甲兽骨上。)这些特殊的文字资料随殷王朝的灭亡和殷都夷为废墟而长期没于地下,直到1899年才被人发现并视为宝物。
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人是清代的王懿荣(1845—1900)。甲骨文1甲骨文2甲骨文4甲骨文3(2)金文金文又称钟鼎文、铜器铭文等,是古代铸在青铜器物上的文字。在青铜器物上铸文,始于夏商,盛于两周,延续至秦汉。金文与甲骨文人相比有如下变化:1、直观表意的象形、象意结构形态减弱,
便于书写的符号形态增强。2、趋于定型化,但异体依然不少。3、形声字大量增加。4、在书写形式上,越来越注意字形与铭文
整体的协调。毛公鼎金文(3)大篆
这里的大篆指通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由于周平王东迁洛阳,秦占据了西周的故地,同时也继承了西周的文字,即是继承金文发展而来的。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
大篆的真迹,一般认为是“石鼓文”。唐初在天兴县陈仓(今陕西宝鸣)出土的径约三尺,上小下大,顶圆底平象馒头似的十个像鼓一样的石墩子。上面刻下的是秦献公十一年作的十首四言诗,是我国最早的刻石文字。原刻的700多字,现存300多字。这十个石墩现存故宫。因内容记载畋猎之事,命名为“猎碣或雍邑刻石”,唐诗人韦应物认为石的形状象鼓,改名“石鼓文”,现作为大篆的代表。
石鼓文具有遒劲凝重的风格。字体结构整齐,笔画匀圆,并有横竖行笔,形体趋于方正。大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留西周后期文字的风格,只是略有改变,笔画更加工整匀称而已。大篆石鼓文石鼓石鼓文石鼓石鼓文石鼓(4)小篆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时颁行的标准字体。“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秦文是沿袭西周的文化传统,在“金文”、“籀文”(大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书体,故秦文又称“秦篆”,后人又用“小篆”称之,以与“大篆”区别。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文字的是小篆。李斯等人在统一六国文字时做了三件事:第一,以秦国原有的文字作为统一的标准,废掉一切与秦国不同的六国俗体、异构,只保留其中与秦文一致的部分;第二,拟定出统一的标准字样;第三,写出定型后的标准字样广布天下。
小篆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康熙字典上对所有的字还注有小篆写法。秦代时的小篆风貌,可由现存的《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及权量铭文等遗物中得见之。小篆的笔划较细,所以也有“玉箸篆”之称;在字形上呈长方形,结构往往有左右对称的现象,给人挺拔秀丽的感觉。小篆小篆琅琊台刻石小篆是古文字的终结。主要特点:
首先是固定了偏旁部首的位置和写法,基本上做到了定型化。其次是书写形式要求整齐划一,笔画不论横竖曲直,一律用粗细等宽的线条,字的结构取内聚环抱之势,笔画的分布均衡匀称,甚至字的大小也要相同。这样一来,古文字中的象形象意字就被进一步抽象化、线条化、规整化,从而也就更加符号化了。原有的“化成其物”更加淡化。第三,使整个构形系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加强。(5)隶书历史上也称佐书、史书、八分,是以点、横、掠、波折等点画结构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而使之便于书写的一种字体。卫恒《四体书势》中说:“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胥吏)佐书,曰隶字。”所谓隶人,殆为衙门中转掌文书的书吏;所谓隶字,即是这些人在日常工作中所习用的字体。秦王朝在推行小篆的同时,为了“以趋约易”确实是大量地使用了隶书,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大量秦简就是最好的证明。隶书的变化特点:
在初创阶段,构形多因篆书而小(言为),多数字尚带有浓厚的篆书意味,点画用笔的特点也不很突出,尤其是波折不明显。
后来经过长期的使用,特别是经过汉代文化人的加工、改造和美化,隶书才从根本上改变篆书的构形和笔道形态,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新字体。后人称初创阶段的隶书为古隶或秦隶、隶古定。称成熟阶段的隶书为汉隶。汉隶是汉代官方的正式字体。隶书隶书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的一个中国要问题——
隶变
隶变:是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是汉字由古文字演变为今文字的一次质的飞跃。这个演变由战国后期开始,到汉代中叶汉隶形成结束,经过二三百年的时间。期间以秦汉之际的变革为最激烈。
隶变之前,从甲骨文到小篆,形体外观虽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构形过程中反映“象形”为特征和意图的“笔意”仍旧存在。经过隶变则不然,它不仅用不同形态的不同点画取代了篆书单一的线条,变化了行笔的方向,几乎摒弃了原有的象形特征,对整个汉字的构形做了较大的调整,使“笔意”几乎被完全隐没,代之而起的是点画组合而便于书写的“笔势”。(6)楷书楷书,也叫真书、正书,它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沿用至今。楷书是由隶书经过长期演变慢慢退化出来的,在它成为一种新字体的相当长的时间里,还或多或少带着隶书的意味。所以楷书在历史上也被称为“今隶”。楷书与它的母体隶书相比,有两个明显特点:1、彻底摆脱了篆书的影响,构形单一。2、点画形态比隶书丰富。楷书不仅比隶书增加了斜弯勾、提、横折钩等基本点画,而且每种基本点画的“个性特征”都比隶书鲜明。多宝塔碑·颜体玄秘塔碑·柳体九成宫醴泉铭·欧体(7)草书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章草、今草、狂草的书法作品。狂草代表作如唐代张旭《肚痛》等帖和怀素《自叙帖》,都是现存的珍品。皇象急就章王羲之初月怀素自叙帖(8)行书
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
行书代表作《兰亭序》局部代表作中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颜真卿所书《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古人评之为“天下第二行书”。而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则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天下第二行书《祭侄稿》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按时代和字体对应顺序,总结如下:形成时代代表性文字主要载体殷商甲骨文龟甲、兽骨商周金文青铜器、石器西周晚期大篆(籀文)石器秦小篆石器西汉隶书竹简,帛汉代草书帛、纸东汉晚期行书帛、纸汉魏楷书(真书)纸汉字发展的几个规律和趋势(一)汉字一直顽强地坚持表意特点,不断采用新的方
式,增强个体符形和整个符号系统的表意功能。(二)汉字在易写与易识的矛盾中,不断对个体符形进
行调整,以实现简繁适度的优化造型。(三)汉字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和简化自己的构形体系。(四)汉字必须在自行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人为的规范。第四节汉字的构造方式
关于汉字的形体结构,传统有“六书”说法。“书”,在古代指写字,也指写下的字,“六书”就是“六种字类”的意思。“六书”的名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书中说:“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六书”是六艺之一,是当时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没有说明“六书”的具体内容。
最迟到战国时代,人们通过对汉字的观察,分析了汉字的形体结构,总结出了汉字的构造理论“六书”。过去有人把“六书”看着是汉字的造字法,这是不确切的,但从“六书”总的情况看,基本上反映了汉字的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它对我们学习古汉语,分析汉字很有用,对后来创造新字也很有用.
汉代解说“六书”内容的有三家:
班固《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教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郑众《周官解诂》:“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许慎《说文解字·叙》: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六书之中,真正与汉字形体结构有关的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书,是汉字形体的造字方法。转注、假借二书,只是用字方法。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四体二用”。下面分别介绍汉字的“造字方法”和“用字方法”。(一)汉字的“造字”方法(1)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唐兰在《中国文字学》中,给象形字又制定了三个标准:一、一定是独体字;二、一定是名词;三、一定在本名之外不含别的意义。唐兰还将象形字按照意义细分为三类:即象身、象物、象工。象形造字法是造字的基础,它为指事、会意、形声字的构成奠定了基础。(2)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指事字的结构,是由象征性的符号或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指示符号组成的。指事字与象形字的区别是:象形字所象的是具体的事物,指事字所指的是抽象的事物。指事字也可分为三类:1、纯符号指事字;2、合体指事字;3、变体指事字。纯符号指事字合体指事字(在象形字基础上增加指示符号)3、变体指事字早期甲骨文中“月”、“夕”同字,后有区别。因月形可象,而夕无形可象,故“夕”在造字时是在月字中减去一横。(3)会意字: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比,并。谊即义。见:现。指撝:即指挥。指相关的二字结合在一起体现出新的意义。)春秋时即有“止戈为武”的说法。这反映了古人对“武”字字义的看法。但并不符合造字初期“武”的本义。“武”从止从戈,表示征讨意思,“止”代表脚,“武”字义亦与脚有关,有步武、踵武等词。
“人言为信”,也是当时的一种观念,强调言语要有信,要真实。会意字可分为两类:
1、同体会意字;2、异体会意字1、同体会意字2、异体会意字象形、指事、会意的区别:象形字所象的是纯粹可以描绘的具体的“形”。如:眉果指事字所指的已经是抽象的意思和没有固定形态的事物。如:斗会意字是可以分拆成两个以上的单体的,分开后的任何一体,仍能单独成字。而指事字和象形字,如果分开后,至少有一部分不能单独成字。如:羞臭秃分闪各明尖得德(4)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文字的书写单位,先秦称文、称字、称书、也称名。“事”,指事类。“以事为名”,即按照事物的类别特点去选一个字作为新字的一部分,即形符。譬,譬况,相类似,即字音相同相近。“取譬相成”,即取一个发音相近的字作新字的声符。形符和声符相配成为一个新字,江河就属于这一类字。注意:
1、需要注意的是形声字的声符,反映的是上古语音,不要用现代的语音看待它(后起形声字例外)。如:谤旁;菅官;盲亡;钦金;欣斤;这些形声字与其声符字的读音今天多不一致。这主要是由于古今读音不尽相同造成的。此外,有些声符兼有表意作用。2、形声字的形符,表示的只是一类事物或行为的共性,它不可能表示其属下的每个具体事物或行为的个性。如从“心”的形声字:忠怒恨悔忍愁愚愉忘悲等字,根据形符,我们只能知道它们属于心理类,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并不能看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形声字的形符,只表示形声字本义的意义范畴,并不能表示其确切意义。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妨碍我们通过形声字的形符来识别它最初的意义类别。3、形符和声符的位置,主要有六种形式:(1)左形右声:谓理江材(2)左声右形:功甥期放(3)上形下声:草界空龚(4)下形上声:舅裳贡婆(5)外形内声:闺匣衷裹(6)内形外声:问辩雠闻4、形符和声符的位置反常或无规律。大多数形声字都采用左形右声的方式。但部分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的位置,是约定俗成的,其间没有严格的规律,增加了辨识的困难。如:贼:从戈,则声。荆:从艹,刑声。虽:从虫,唯声。强:从虫,弘声。在:从土,才声。锦:从帛,金声。到:从至,刀声。蚀:从虫,食声。(二)汉字的“用字”方法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说文》:“老,考也”;“考,老也。”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如:其、箕又,辟,避,譬等。(5)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对于这一类如何理解,最有争论。我们从简理解,所谓“建类一首”,就是建立一个部首,换句话说,转注字同在一个部首,认为这一类主要特点是“同意相受”,就是可以互相训释。《说文》:“老,考也。”“考,老也。”老考是同义词。它们共一个部首,“老”本身是一个部首字,“考”在老部。它们的音也相近,上古同属幽部。
这样看来,转注字就不是孤立的一个字的问题了,是指的两个字或者更多字之间的关系。这有关系的两个字之间,按照许慎的举例,就要求同部首、语音相近,而且能互相训释,是同义词。它们可能是在同一语根上产生的,所以在形音义方面关系密切。逆、迎都可以训为“逢”,不同方言的人各自按照本地的方言选择字形,这就使得同一个词义分成两个字,分成两个字形了。(6)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本无其字”说的是字形,指的是语言中有某一个词,但没有选一个专字来代表它,“依声托事”说的是字音和字义,指的是依照声音借一个同音字来寄托那个“本无其字”的词的词义。因为这个同音字是借来的,所以说它是假借字。
假借完全是从声音相同或者相近这一点出发的。假借字和被假借字之间可以毫无意义上的联系。也就是说,被借字是当作一个纯粹表音符号来使用的。这样说来,许慎在这类中举的“令”、“长”二字为例是不妥的。“令”本指命令的意思,引申指发命令的人,即长官(县令)长,本是短长的长,辗转引申指长官的长。(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二字均属引申用法,不合假借字的定义。
假借是节制汉字字形,无限制繁衍,用现有字形字音表达新词新义的造字方法。假借字,如果分析形体的话,那是象形、指事、形声、会意都有。如下例:
所以假借字的形体和它现在要表现的意义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假借字,不存在有本字的问题,因它“本无其字”,本来就未给它一个专字。只好借一个同音字来代替。假借字的借义产生后,本义就存在有几种情况:1、另造一字,表其本义
2、本义消失我,借为第一人称代词后,本义消失。难,本鸟名,借为难易之难后,本义消失。3、借义本义共一字形“女”本女人形,后常借为第二人称“女”(音汝),但作为名词的女,仍在口头语乃至典籍上使用到今。“易”本蜥易名,象形字,借为难易字后,作为名词义的蜥易仍使用。直到后来才又造“蜴”以区别。“六书”小结:“六书”可分为两大类:前四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为一类,讲的是造字问题。四类中又可分为两类:象形、指事为一类,属独体字或基本独体字。日、月、上、下均是独体字,形体不能再分析,再分析就是没有意义的线条和笔划了。本末二字是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一个表意符号构成,也不是由二字合成的。象形字“果”也是如此,上面的“田”这部分是不能单独作为字存在的。
会意、形声为一类,其特点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成的。是合体字。六书中的转注、假借与前四类不同,它们构成一类,属用字问题,当然同造字又有关系。古人是以六书来教儿童的,因此,六书中包括用字的问题是很自然的。六书中最重要的是三类,即象形、形声、假借。象形字是汉字造字的基础,会意字,形声字是在它的基础上制造的,一部分指事字也是以它为基础而造出来的。象形这一类字在汉字总数中,所占比例很小,也就几百个,而它是造字的基础,是组成千万个汉字的元素。形声字的重要性反映在数量上。《康熙字典》收字四万七千多。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属形声字。形声是一种最能产的造字法。
假借字的重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扩大了字的使用范围,特别是在造字之初,汉字字数比较少,没有假借这种方法,汉字就难以发挥它记录汉语的作用。甲骨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其自东来雨(该是从东边来雨吧),除了“雨”字,其余均为假借用法。第二、假借本身是用字的问题,不造成新字,但它是创造新字的桥梁。第五节汉语汉字与中国文化一、汉语汉字和中国文化的关系(一)汉语汉字是中国文化中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二)汉语汉字又是中国文化中其他文化项的主要载体,它记录了中国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代码,是中国文化传播的媒介,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三)中国文化对汉语汉字的发展演变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二、汉字的特点及其在世界文字中的地位
(一)汉字的特点作为表意文字的代表,汉字的形体和意义之间关系十分密切。如构字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就汉字记录汉语的单位而言,汉字属于音节—语素文字。就形体的特点而言,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形的。1.汉字是代表音节的表意文字。2.汉字是方块形的形声文字。3.汉字是至今通行的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古老的文字。还有古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这种文字多刻写在砖石泥板上,笔画呈楔形所以叫“楔形文字”,“箭头文字”或“钉头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是一种图形文字,另有僧书字和民书字)中美洲的玛雅人的图形文字(字写在树皮或鹿皮上,仅存残本,经破译也是表音文字)。它们均已成为历史陈迹,只有汉字至今广为使用,这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一)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二)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三)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四)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玛雅文字(一)玛雅文字(二)玛雅文字(三)玛雅文字(四)玛雅文字(五)我国纳西族的东巴文(一)我国纳西族的东巴文(二)我国纳西族的东巴经文(三)(二)汉字在世界文字中的地位文字大体上也可分为两类:一种是表记语音的叫表音文字,另一种是表意文字。表音文字也称为拼字文字,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音节文字。一个字母表示一个完整的音节(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日本的假名是这种文字的代表;一是音素文字,也叫音位文字,一个字母表示一个音素(组成音节的最小语音单位),英法德俄文就是这种表音文字。表意文字也有两种类型:一是表形文字,或是形意文字,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图画性强,我国小篆以前的古文字如大篆,钟鼎、甲骨文就具有这类特点。一是形声字,或叫意音文字,这种文字兼有表示语言里词或词素的意义和读音,我国通用的方块汉字,就是这种意音文字的代表。三、汉语汉字与文化交流和传播
汉语使用区域的逐渐扩大和共同语的存在,在汉民族共同思想、文化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汉语也为各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汉字是汉族文化的主要载体,随着汉民族的迁徙,汉字承载着汉文化向四周传播。汉字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汉语汉字在境外的传播是中国文化向境外传播的重要纽带,同时汉语汉字也以自己的方式不断吸收其他语言的营养来丰富自己。
如日本、朝鲜、越南等。第六节汉语造词与传统文化观念汉语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所涉及的范围也相当广阔。一、汉语造词与传统哲学观
早在殷代便产生了“天人合一”的观念。后世孟子、董仲舒把它上升为“天人相通”、“天人感应”的理论主张。这种哲学观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影响深刻,在汉语中也出许多天与人相比附、粘合的词汇,天回归人间,人的属性也升到天上。这表现在:163164第一,指称词:▲臣称君为“天”,皇帝成为“天子”、“天王”,容貌被称为“天颜”,文章被称为“天章”等。皇族被称“天族”。▲《诗·鄘风·柏舟》:“母也天只。”毛传云:“天,谓父也。”汉代曹大家《女戒》:“夫者,天也”,丈夫成了妻子的“天”。▲亲属之间被称为“天伦”,故有“天伦之乐”之说。第二,才能:人的才能本是人的一种能力,但在汉语中却与“天”相属,如“天才”、“天赋”、“天分”;认为人的才能是天赋予的。
165第三,性情:人的性情是“天性”,儿童的性格纯洁,称为“天真”。人的良心称为“天良”,没有良心称为“丧尽天良:人的命运称为“天命”、“听天由命”。人的寿命被称为“天年”。口语中常用“天知道”表示“不知道”或“故作不知道”。第四,婚姻:人的美满婚姻;被看作是“天作之合”,毛传云:“合,配也。”
∴所有这些用“天”构成的词语,把天与人的属性融合在一起,处处留下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的语言印迹。
∴166二、汉语造词与传统伦理观任何民族都有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伦理道德。
▲欧洲古代和中世纪以宗教的神学世界观为指引,建立一套欧洲的伦理道德观。
▲中国古代,其社会意识既不是靠宗教,也不是靠法治,而是靠建立在封建宗法社会基础上的伦理道德来维系社会秩序的,并高度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
167▲孔子倡导以“仁”为“至德”,“仁”作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说核心,强调“爱人”。从自我到家庭、社会、天下,都要合乎仁,把孝悌、忠信、礼、义、勇都作为仁的内容加以推广。
孔子168《说文解字》说:“仁,亲也,从人。”从造字的角度看,“仁”是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仁”和“人”有同源关系。《说文解字》说:“人,天地之性最贵也。”这是对人的价值的赞美。人只有具有“仁”的品德才能真正成为人。《释名·释形体》云:“人,仁也。”《礼记·中庸》:“仁者,人也。”
★“人”与“仁”成了互训。169▲从爱人的观念出发,汉语里涌现了仁爱、仁厚、仁慈、仁心、仁政等词汇。
*乐于助人,对人友爱,可称为“仁爱”“仁厚”*对人富有同情心称为“仁慈”、“仁心”。*当政者施行利民政治,称为“仁政”。*人们称赞有仁德的人为“仁人”、“志士仁人”或“仁人君子”。*人们称赞有德行并信守节义的勇敢之人为“仁人义士”。*符合仁德的言论称为“仁言”;施行仁德的作风称为“仁风”;施行仁政的策略称为“仁术”等等
170▲在古代汉语中,与“仁”相关的“义”的词汇中也有一批,同样反映传统的道德观念。如:*合乎正义—正义、道义、大义、侠义、义举;
*具有义的情感—义愤、情义、义气、义正辞严、义形于色、仁至义尽;*义的称谓—义兵、义师、义士、义勇;*义的行为—起义、就义、仗义、义演、大义凛然、见义勇为、仗义疏财、大义灭亲、舍生取义、义无返顾;*不义的行为一背信弃义、忘恩负义、不仁不义。
三、汉语造词与饮食文化(一)中国人的重食意识吃闭门羹、吃醋余味无穷、余香满口铁饭碗、大锅饭(二)“味”、“味觉”含义与分类
《史记·郦食其列传》:
“国以民为本,而民以食为天”。
这充分反映出中国人对饮食的重视。民间还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一位西方人曾这样把中国菜和日本菜加以对比:“日本菜似乎只是为眼睛而做,而中国菜却真正是为了舌头的。”
可见中国人对饮食中“味”的重视,并把它作为衡量美食的最高标准。《说文》对“味”的解释:
“味,滋味也。从口,未声。”《现代汉语词典》对“味”的解释是:
⑴(味儿)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味道/滋味儿。
⑵(味儿)物质所具有的能使鼻子得到某种嗅觉的特性:气味/香味儿。
由此可见,汉语中的“味”既包括滋味,也包括气味。这种味来直接作用于人的鼻腔和口腔内的味觉感官。如“酸、甜、苦、辣、咸”等都是通过口腔感知的,而“臭、香”等味是通过鼻腔感知的。
味觉词最初都是表示具有某种味道的食物。例如“酸”这一味觉词最初表示醋,“苦”最初表示苦菜这一植物,“辣”则是指姜、蒜等含辣味的菜蔬,这些具体食物的味道总是具体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味觉与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对食物从不同角度的具体描述。味觉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不同地域的人对味觉的分类不一样。从味觉的生理角度分类,只有四种基本味觉:酸、甜、苦、咸,他们是食物直接刺激味蕾产生的。
准确来说,辣味并不是一种味道,而是一种刺激,就像你把切好的辣椒放在眼睛旁边会感觉到刺激,切洋葱的时候,感到眼睛很辣,就是因为辣是一种刺激。(三)味觉类词语转义分析
由于我们拥有这种极端重视味觉享受的饮食文化,便使我们的语言中出现了大量与“味”有关的词汇,像品味、滋味、兴味、趣味、腻味、韵味、回味无穷、索然无味……更使西方人感到惊奇的,是中国人不仅用舌头来品尝食物,也用舌头来欣赏文艺。人们在读了一首好诗、听了一首好歌,或看了一场好电影之后,其评语往往是“有味儿”、“够味儿”、“味儿足”,而且由于通感的作用,味觉先作用于人的生理器官,再通过人的心里感知,往往可引起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联想,进而产生比喻。从而丰富了汉语的词汇系统。1.酸形声。从“酉”,与酒、酪等有关。本义:醋。⑴酸味的味觉可以通感为酸麻或酸疼的感觉。如:腰酸、腿酸、胳膊酸、鼻子酸等,生理上都表现为肌肉的酸麻或酸疼。
⑵还可引申为心理上的不痛快或内心的难受、悲痛,如:辛酸、悲酸、酸楚、酸痛等。⑶常用来形容或描写书生言谈举止的迂腐,或故作儒雅之态,或穷酸潦倒之态。
清·焦循《剧说》:“‘孤’谓官;‘酸’谓秀士。凡称‘酸’,谓正末扮秀士当场也。”相关的词语有:穷酸、寒酸、酸溜溜、酸秀才、酸味十足等。
“酸”的本义是醋,由此构成的熟语也比较多,多含贬义。例如:背着醋罐子讨饭——穷酸、醋娘子吃酸梅——酸上加酸、半瓶子醋——比喻那些对某种知识或技术只略知一二却以为有知识的人,等等。
在调味中,酸味可以消除臭腥等异味,软化食物中的纤维,帮助消化,醋可除腥解腻、杀菌解毒。但“酸”原本是判断食物是否腐烂、能否再吃的一种味道。“酸”所引申的消极意义或许由此而来。
在古代称甜为“甘”。《说文》:“甛,美也。”《广雅》:“甜,甘也。《说文》:“甘,美也。从口含一。”,“美,甘也。”。可知,甘和美同义。⑴“甜”可表示为美好、安稳、舒适的生理感觉和幸福快乐的生活。“生活很甜美”、“小日子过得很甜蜜”、用“包子吃到豆沙边——尝到了甜头”来比喻已经得到了某好处、利益或便宜等。⑵还可用“甜”来形容令人愉悦的、心理上感到畅快的音容笑貌。比如:“她长得很甜”、“她笑得很甜”、“她嘴甜如蜜,会哄人”。
“甜”所表示的积极意义较为丰富。人们每当吃到甜味食物,生理上都会得到某种满足,从而心情特别舒畅。由此,人们逐渐用“甜”来比喻幸福快乐的生活。但是,当“甜”所表达的美好感觉过分时候,意义也可由积极转向消极,如:甜言蜜语、甜嘴蜜舌、口蜜腹剑等。
3.苦
本义是一种带有苦味的植物,苦菜,即荼。《说文》:“苦,大苦苓也。”人们在经历苦难、贫穷或身处逆境之时,内心这种不快的感受与味觉器官受到苦味的刺激所产生心理感受,即不舒服相似,所以“苦”就有了几种引申义:⑴表示人们劳动或生活的艰难和艰辛,如:劳苦、艰苦、贫苦、疾苦、困苦、含辛茹苦等。⑴表示人们劳动或生活的艰难和艰辛,如:劳苦、艰苦、贫苦、疾苦、困苦、含辛茹苦等。⑵表示人的郁闷、忧愁、悲痛的心情,如:痛苦、悲苦、苦楚、苦闷、苦恼、愁眉苦脸等。
⑶表示顽强的毅力、不懈的斗志,如:苦练、苦干、苦思、苦想、苦战、埋头苦干、坚苦卓绝等。
可见,苦味的引申意义多表示磨难与不幸、挫折和逆运、艰难和困苦。“苦”是判断东西是否有毒的一种感觉。味道太苦时,通常会使人或动物排斥这种食物。许多致命的植物所含的毒素属于生物碱,会引起强烈的苦味。是不被人们青睐的味道,但“苦”汉语里有如此之强的构词能力,表明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生存、生活的艰难经历。
尽管“苦”不被青睐,但面对“苦”人们也并不总是悲观消极,也有乐观向上的态度,如:“苦中作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吃过黄连喝蜜糖——苦尽甜来’、“吃着黄连唱着歌——以苦为乐”,也有劝诫的熟语:“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吃罢黄连劝儿媳——苦口婆心”等。4.辣
“辣”是指姜、蒜、辣椒等带刺激性的味道。对人的味觉和人体各部位的刺激很强烈,给人以火热、火辣,甚至无法忍受之感。⑴比喻人的性格火爆刁钻,言语激烈深刻,也形容说话直白坦率,做事干脆利落,如泼辣、辣女人、小辣椒、辣菜根子(辣菜的根很辣,比喻非常泼辣)等。还有大家熟悉《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贾母就戏称她为“凤辣子”。⑵表示人的暴躁、放荡、心肠恶毒等,如:辣躁(性情凶悍,脾气暴躁)、辣浪荡、毒辣、心狠手辣、敌敌畏拌大蒜——又毒又辣等。
从生活经验得来的具体的“辣”味到隐喻转义性格火爆,是心理联想发生了作用,因为人们在品尝姜、蒜、辣椒时生理上产生热感,这种热感对人体刺激强烈,当具有“火爆”性格的人说话、办事时给其他人带来的感觉是抽象的,但人们会联系己有的生活经验,联想品尝“辣”的感觉,于是其隐喻义就产生了。5.咸
咸的本义是“杀”。据甲骨文,从戌(xū),从口。戌是长柄大斧,“口”指人头。合起来表示大斧砍人头。本义:杀。”
《书·君夷》:“咸刘厥敌。”后词性发生变化。清·章穆《调疾饮食辨》说:“酸甘辛苦可有可无,咸则日用所不可缺;酸甘辛苦各自成味,咸则能滋五味;酸甘辛苦暂食则佳,多食则厌,久时则病,咸则终身食之不厌、不病。”咸味在调味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常称咸味是“百味之主”。
“咸”的构词能力很差,除了“咸菜、咸泪、咸津津、咸丝丝儿”表味觉外,它的引申意义几乎没有,只是与“淡”相组合构成一些熟语:不咸不淡(指待人态度冷淡)、咸吃萝卜淡操心(批评为旁不相干的事情而担心)。还有就是表示“咸”的谐音“闲”这一意义的熟语:吃的咸盐真不少——净管咸(闲)事。
(三)汉语饮食词语的文化倾向
1、汉人饮食认知观念的具象性在词义的转义过程中,饮食词义规律性地从“感觉”(包括“味觉”“触觉”)层面提升到情感和心理层面,用“具体”表示“抽象”。这本质上是一个将陌生的事物或情理具象化的过程。
煎熬一勺烩抢饭碗
2、汉人饮食认知观念中的类推
在类比推理的作用下,指称饮食领域各个部分的词语在隐喻思维的作用下均产生了新义,形成了一个饮食词义链。
辛酸侵吞吃香的喝辣的
3、饮食词语内部相互组合形成了新的隐喻用法。
“甘”与“苦”:同甘共苦“吞”与“饮”:饮恨吞声
4、产生了一大批以饮食现象为喻指对象的文化熟语。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家穷有口锅,人穷不离窝井淘三遍吃甜水,人从三师武艺高
(四)饮食熟语对社会生活的映射1、
用饮食熟语隐喻人的能力
“吃干饭”,“吃不开”
2、用饮食熟语隐喻人的生活方式及手段、行为
“铁饭碗”,“吃大户”,“吃大锅饭”3、用饮食熟语隐喻为人处事的方法、策略
“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炒冷饭”
4、用饮食熟语隐喻生活经历遭遇“炒鱿鱼”、“背黑锅”、“吃官司”、“吃枪子”、“吃苦头”、“吃闷棍”、“吃闭门羹”、“饱经风霜”、“吃力不讨好”、“吃一堑,长一智”
5、用饮食熟语隐喻行为、动作“喝墨水”、“吃豆腐”、“吃剩饭”、“大鱼吃小鱼”“如饥似渴”、“风餐露宿”、“倒胃口”
人们已经习惯了考上大学就等于捧上了(金饭碗),考上大学将来就能过安稳舒适的城里生活。在农村人看来,考上大学就是鲤鱼跳上了龙门,就是公鸡飞上了梧桐。正是因为以前有这种想法,很多农村人理解了再穷不能穷教育,(砸锅卖铁)豁出老命也要供子女上大学。杨贵妃那里不过只是一个眼神的暗示,如果出了事情,最后(背黑锅)的就是他李林甫了。人生好比(五味瓶),苦辣酸甜存其中。有时甜多占主位,也有些许苦味掺。有时苦辣占优势,也有丝丝甜味显。四、方位词语与传统文化
“东”的古义
东,《说文解字》:“东,动也,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对绝大多数原始民族来说,四方中最先产生的方位概念应该是“东”和“西”,确定东西的标准就是太阳的升起和落下。纳西族人们以太阳出没的方向定“东”、“西”,然后才判断“南”、“北”。在古人的意识里,东方与太阳是密切联系的,这在古典文献中可以得到印证。古代神话中有“东君”,就是日神。《广雅·释天》:“东君,日也。”太阳古称“东乌”。在古人的心目中,太阳和树也有联系。古代神话中说,太阳住在东方的一棵名为扶桑的大树上,陆机《日出东南隅行》:“扶桑升朝晖,照此高台端。”他们将太阳想象成一只凌空飞行的乌鸟,这就是太阳住在树上的缘故。在世界不少民族的神话当中,日神都被描绘成鸟形。如古埃及太阳神、美洲奥侬达加人的太阳神。古文字中以日在木上之“杲”表示天色大明,以日在木下之“杳”表示天色已冥。其造字意图就是乌鸟离树开始飞行及栖宿树下进入休息。“东”的文化意义
东方是太阳的诞生地,是送来光明和温暖的地方,是带来春天和生机的地方,因此,先民们对东方怀有深深的敬意。每天早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祭拜东方。纳切斯人有圆形的太阳神庙,每天清晨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部族中的酋长要向东匍匐于地三次。阿帕拉奇人当第一道阳光出现之时要向太阳欢呼致敬。西方的复活节(Easter)由east派生而来,最早大约是祭祀东神的节日。“东”与“春”有联系。汉族先人们将司春之神称为“东后”“东君”“东皇”“东帝”,就是因为春从东来,春由东生。古代社会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要举行隆重的迎春典礼,这典礼要在东郊举行。《吕氏春秋·孟春纪》“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东方主春,春至则农事开始,所以“东”有农事的含义。古书中的“东作”是泛指春李农业生产。并不是东边的耕作。“东郊”也只是农田的意思。古代语言中还常用“青”来指代“东”。《尚书纬》:“春为东帝,又为青帝。”青翠为生命的象征,跟东方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占人将东、春、青长者相配。东方主主的观念对古人的睡觉姿势也有影响。《仪礼·既夕礼》:“上处适寝,寝东首于北墉下。”这是说睡觉时讲究头朝东,因为东方有生气。
东方主生,属阳,所以东与男子又有了联系。
以东为尊的观念在古人的坐次上也有反映。古人的室内坐次,东面为最尊,南面次之,西面又次之,北面最卑。汉语中几个词并列时的顺序往往不是任意的,一般是按由尊到卑、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次序排列的,方位词的排列也遵循着这一规律。东既主生,生为人们所向往,所以东西相对时,往往以东为佳,以西为劣。“东西南北”、“东南西北”都是“东”在最前。成语中东西对举时也都是先“东”后“西”,如“东扶西倒、东鳞西爪、东涂西抹、东张西望、东奔西走、声东击西”等。复合方位词有“东南”“东北”,而无“南东”“北东”,也反映了东为尊向的观念。
东既为尊,因此就有了主要、主人的意思。如将房主称为“东家”、“房东”,将雇主称为“东家”、“东人”,将商行业主称为“行东”、“店东”,“东”都是主要的或主人的意思。
尊崇东方的心理使得人们在述说事物不确定或无须明确的方位时喜欢说成“东”,在虚言其物的情况下将其物的方位说成在东,更是形同虚设。《孟子·告子下》:“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孔雀东南飞》:“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汉书·王吉传》:“始吉少时学问,居长安。东家有大枣树垂吉庭中。”西的本义
西,《说文》释为:“鸟在巢上也,象形。日在西方而鸟西,故因以为东西之西。..西或从木妻。”这就是说,西是栖息之栖的初文,日落西山而鸟栖于巢,故栖息之西引申出西方之义。西的文化意义
西方是太阳沉落的地方,意味着黑暗、寒冷、死亡、恐怖和不祥。目前世界上有些民族的人死后埋葬时头要朝西,他们认为西方是亡灵生活的地方,是区别于人间的阴间。如马来半岛的色曼人认为鬼魂住在西海中的一座岛屿上,因此人死后头要向着西方,以便鬼魂能顺利地到达它们生活的地方而不干扰活人。华夏民族也是将西方和死亡联在一起。从我国原始社会的墓葬来看,死者的头朝向日落方向的居多。据统计,半坡墓葬中头朝西的占90.34%。今天我们将死亡称为“上西天”也是传统观念的反映。《淮南子·人间》:“鲁哀公欲西益宅,史(官)争之,以为西益宅不祥。”《论衡·四讳》:“俗有大讳四。一曰讳西益宅。西益宅谓之不样,不祥必有死亡,相惧以此,故世莫敢西益宅。”西益宅何以不祥?这是西方为死亡之所的观念在作怪。浙江奉化一带人死后四十九天内,活人要每隔七天备羹饭祭奠一次,叫“做七”。做七均在傍晚,儿子点香向西方祈祷,请求亲人前来享用。做七要在傍晚是因为灵魂跟黑暗不能分离,而要面向西方,是因为灵魂住在西方的缘故。有一种习俗是武往往和西相配,文则常常与东相配。《汉书·尹翁归传》:“会田延年为河东太守,行县至平阳,悉召故吏五六十人,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武职因此也就被称作“西班”。《金瓶梅》五十七回:“你长大来还挣个文官,不要学你家老子做个西班出身。”文主生,故与东相配;武主死,故与西相配。“西”与“秋”有联系。正如春是由东方之神操纵着的一样,在古人观念中,秋是西方之神施展杀伐收敛威力的结果。《释名·释天》:“霜.丧也,其气惨毒,物皆丧也”。霜在古人看来其作用在于使草木丧亡,故称之为霜。霜、爽、伤、丧是一组有同源关系的词。西方是死亡之所,因而常常跟衰老、悲伤的情感联系在一起。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这里以“日薄西山”比喻行将死亡。现代汉语中“西风”一词有“比喻日趋没落的腐朽势力”的意义,是从西表示衰亡的传统观念来的。借西方烘托悲伤的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很常见的现象。《易林》:“独登西垣,莫与笑言,秋风多哀,使我心悲。”言悲伤而“登西垣”,无非是借西为悲伤衬景。孔融《杂诗》之二:“孤坟在西北,常念君来还。”
日落西则阴暗生,西风吹则阳气藏,所以西和阴是有内在联系的。阴有两种含义,一指阴暗,是没有光线的自然状态;一指阴阳之阴,是对阴暗现象的抽象的概括。先来看西与第一种含义的联系。阮籍《咏怀》:“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古人认为西方是个黑暗之地。再来看西与第二种含义的联系。女性在阴阳二分的哲学范畴中是属于阴的,这样西和女性就有了联系。在古代诗文中我们不难发现,说女子所在的方位时常说成是在西边。曹植《杂诗》之二:
“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阮籍《咏怀》之九:“西方有佳人,皎若白日光。”受传统文化的熏染。人们在写诗作文时都下意识地将西和女性放到一起,而将东和男性放到一起。梁武帝《拟明月照高楼》:“君如东扶景,妾似烟。”“西厢”、“西楼”也都指女子住所。《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立西郊以祭阴,名日西王母。”李贺《马诗》之七:“西母酒将阑,东王饭已干。”由此说来,“西施”的西也只是女性的标记而已。又西风古称“少女风”,东风古称“少男风”,也是西阴东阳的缘故。南朝梁刘孝威《雨》诗:“电舒长男气,枝摇少女风。”南的古义
南,作为方位的南是个假借字。从语源上来讲,南方之南当是得名于妊,取妊养万物、掌管生命之义。《汉书·律历志》:“南,任也,阳气任养物,于时为夏。”任即妊的古字。
人们观察到山的南坡因日照时间长,草木茂盛,而北坡则因日照时间短,草木稀疏,甚至寸草不生,显得阴冷荒凉。他们将山的南坡称为阳就是因为南坡上通常阳光普照。就一棵树而言,朝南的枝叶长得繁茂,果实硕大且多,而朝北的一面则发育不良。南的文化意义古代帝王诸侯会见群臣,或是卿大夫会见僚属,皆面南而坐。《易·说卦》:“圣人南面而听天下”。为何尊贵的人要面南待人呢?有人以为这是古代建筑座北朝南的缘故,但房屋朝南并不决定尊贵者非要面南而坐不可,他完全可以面东或面西,正如我们今天的住房也大都朝南,但室内的坐向不拘一格。可见尊贵者面南而坐的背后有一定的文化观念在起作用。尊贵者面朝南方意味着他掌管着芸芸众生的生死荣枯,他们自称“民主”“民牧”,百姓也将他们称作“父母官”。《三国演义》六十九回中说,管辂(lù)见赵颜眉间有死气,断言赵颜三日内必死。赵颜与其父恳求管辂垂示救命之方。“辂见其父子情切,乃谓赵颜曰:‘汝可备净酒一瓶,鹿脯一块,来日责往南山之中,大树之下看盘石上有二人弈棋,一人向南坐,穿白袍,其貌甚恶;一人向北坐,穿红袍,其貌甚美。汝可乘其弈兴浓时将酒及鹿脯跪进之。待其饮食毕,汝乃哭拜求寿,必得益算矣。”赵颜遵从其言,结果穿红袍的人将赵颜的寿命从十九岁改为九十九。事后管辂解释说:“穿红者,南斗也;穿白者,北斗也。..北斗注死,南斗注生。”南斗注生是主生的南方赋予的权力。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南方主生的观念在其他民族的神话传说中也有反映。佤族的《达惹嘎木造人的故事》中说:洪水过后只剩下达惹嘎木和一条小母牛,他就和小母牛结了婚。母牛怀孕后生下一颗葫芦籽,达惹嘎木便把葫芦籽种到地里。“不久,长出两根肥壮的葫芦藤,一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出版物批发商的多元化销售渠道与市场拓展考核试卷
- 2024年学校设施设备安装安全责任协议2篇
- 2024年绿色环保生石灰生产项目投资合同3篇
- 电子智能家居智能照明系统考核试卷
- 石油开采业的商业模式与企业管理考核试卷
- 2024年石膏建材销售协议精粹版3篇
- 2024年地调院食堂全面运营管理承包合同6篇
- 2024年房地产企业用友ERP系统销售与实施合同3篇
- 小学安全特色课程设计
- 港口及航运设施工程的船舶交通管理考核试卷
- 第二章国际石油合作合同
- 甲型H1N1流感防治应急演练方案(1)
- LU和QR分解法解线性方程组
- 设计后续服务承诺书
- 漏油器外壳的落料、拉深、冲孔级进模的设计【毕业论文绝对精品】
- 机械加工设备清单及参考价格
-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 加工中心全部的报警说明
- 【图文】环保气体绝缘环网柜
- 供应室-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
- 医疗器械质量工作记录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