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考点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巩固提升-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考点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巩固提升-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考点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巩固提升-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考点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巩固提升-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考点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巩固提升-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与练】(通用版)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考点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巩固提升编者选题表考点题号宋明理学1、2、3、4、5、6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7、8、9、10、11、12综合13、14一、选择题1.(2014广元诊断)李申在《简明儒学史》中指出,古代儒学的演进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重视礼乐教化阶段和重视心性理论阶段,其中“重视心性理论阶段”是指()A.汉代经学 B.隋唐儒学C.宋明理学 D.清代考据学解析:C材料中古代儒学早期重视礼乐制度对人的教化作用;“重视心性理论阶段”则重视个人内心反省,强调人的本心作为道德主体,决定道德法则和伦理规范。依据所学可知选C项。A、B、D三项与题意不符。2.(2014吉林检测)理学对宋代以后的中国影响巨大。它对于外来哲学系统,如佛教的敌视使中国的统治者和官僚比此前的时代更难于接受外部的思想和影响,理学对传统的强调是最终抑制了中国的发明和中国精英的批判思维的诸多因素之一。材料说明理学()A.吸收佛、道的基本教义而自成体系B.延迟了三大发明的向外传播C.阻碍了古代和近代中国的创新能力D.促进了中华文明精神的发展解析:C材料体现了理学的保守性,“抑制了中国的发明和中国精英的批判思维”,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无关,故A、B、D三项错误。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诗句是()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人人都晓神仙好,唯有金银忘不了C.霹雳一声暴动,分田分地真忙D.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解析:A材料解释为君子看重义,小人看重利;A项诗句体现了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B项是讲对金钱名利的追求,故B项错误;C项是指分田地,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D项是道家无为的思想,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4.(2014金丽衢十二校联考)《后汉书》中记载:“仁义兴则道德昌,道德昌则政化明,政化明而万姓宁。”强调道德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下列思想命题体现出这一理念的是()①克己复礼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③致良知,知行合一④人是万物的尺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A①②③分别为古代中国儒家学派孔子、孟子和王守仁的思想,与题干中的信息“强调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相符;④为古希腊智者学派普罗塔哥拉的思想,存有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倾向,与题干中的信息“强调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不符,A项符合题意。5.(2015诸暨月考)朱熹曾说:“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这句话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A.“理在气先” B.“格物致知”C.“心外无理” D.“理在气中”解析:B“理在气先”,题干并没有进行这方面的比较,故A项错误;题干强调“理”的重要性,并指出人们应不断追求“理”以完善自己的知识,故B项正确;“心外无理”是心学的观点,故C项错误;“理在气中”也是心学的观点,故D项错误。6.(2014南京模拟)王阳明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心之所发处便是行,一念不善,便是恶行。”对该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目的是为了加强人的道德修养B.体现了“知行合一”的认识论学说C.正确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D.认为良知是存在人们心中的天理解析:C由题干中的信息“心之所发处便是行”可知王阳明认为“行产生于心”,这与“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的科学理论不符,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由题干中的信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可知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由题干中的信息“心之所发处便是行”可知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由题干中的信息“知善知恶是良知”可知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7.(2014株洲检测)明末思想家李贽说:“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年来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其思想主旨是()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 B.发展经世致用之学C.主张理性独立思考 D.抨击君主专制统治解析:C材料主要意思是李贽对后三代持否定态度,认为中间千百年来人们判定是非标准是依孔子的标准,是一味迷信孔子而丧失了独立思考,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A、B、D三项错误。8.(2014怀化模拟)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从中可以看出()A.后者是对前者的否定 B.两者没有任何联系C.后者是对前者的批判继承 D.两者意思完全一样解析:C孟子思想属于儒家思想,黄宗羲是对儒学批判继承,不是对之否定,故A项错误;二者是继承和发展关系,故B项错误;黄宗羲思想是对儒学批判继承,使之发扬光大,故C项正确;在民本观方面二者有共同点,但不是完全相同,D项说法绝对,故D项错误。9.(2014宜宾诊断)马克垚认为:明清之际中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出现的新思想是重要的,如果按照这种思路发展下去,则可以有助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目标,下列思想与之对应的有()①“工商皆本”②“心即理也”③“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④“循天下之公”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解析:B根据题干分析,该时期的新思想是明清时期出现的进步的早期启蒙思想,这体现了当时历史发展的时代潮流,依据所学可判断①③④表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明清时期的理学走向极端,严重扼杀人的主动性,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②错误,排除。10.(2014潍坊一模)梁启超评价黄宗羲说:“原来我们国家还有比卢梭早200年的这么先进的思想。”其“先进的思想”主要表现在()①反对君主专制②设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③倡导言论自由④主张民主共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A黄宗羲的主张有反对君主专制,要限制君主的权力,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故①②③正确;黄宗羲没有提出民主共和的主张,故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11.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两则经典名句,与它们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C.见利思义,见得思义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解析:B题干两则经典名句都体现了儒者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与时代责任感,B项体现了这一思想,故B项正确;A项是儒学“仁”的思想,故A项错误;C项强调的是义,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12.(2014成都检测)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篇》中写道:“民间吉凶,一依朱子《家礼》行事。庶民未必通谙其丧服之制度……衣冠之式、宫室之制,在市肆工艺者,学官定而付之;离城聚落,蒙师(私塾教师)相礼以革习俗。”这表明他寄望学校能够()A.评议国政是非 B.宣扬理学道统C.培养科技人才 D.引导地方风俗解析:D“评议国政是非”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宣扬理学道统”结合所学可知不符合黄宗羲的思想,故B项错误;“培养科技人才”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由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离城聚落,蒙师(私塾教师)相礼以革习俗”可知黄宗羲寄望学校能够引导地方习俗,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周)旧有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的崩溃与当时的变法一同产生了新的问题。过时的传统必须摒除,而人们也必须找到新的指导原则。……我们惊奇地发现,中国这一思想繁荣的时代(东周)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材料二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不幸的是,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不过这并不表明明清两代便是历史的倒退,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如果能更好地了解这几百年来的中国历史,我们应能发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中国社会远非停滞不前,不过与西方相比其步伐较慢,程度较浅罢了。——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西方在思想领域出现的现象并分析两种文明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的主要原因。(2)据材料二,明清时期在思想领域“革新和发展”的表现是什么?与当时欧洲思想发展的相同之处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西思想的比较分析能力。第(1)问,从“东周”的时间范围即可判断中西方在思想领域出现的现象。“主要原因”从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分析。第(2)问,“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当时欧洲思想发展是指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相同之处从经济基础及思想主张方面回答。答案:(1)现象:百家争鸣和西方人文精神的萌发。原因:中国:宗法分封制瓦解;铁器牛耕使用,土地私有制确立。西方: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工商业经济的发展。(2)表现:明清时期出现早期启蒙性质的民主思想。相同之处: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都批判了君主专制。14.(2014大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美]泊恩斯等《世界文明史》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三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1)依据所学知识,晚周时期的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2)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背景。解析:第(1)问“晚周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依据所学可知儒家代表为孔子、孟子、荀子,据此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实际回答如何理解儒学战胜其他学说成为社会主导学说,第二小问回答汉代董仲舒对儒学的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