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考点1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即时演练-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考点1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即时演练-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考点1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即时演练-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考点1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即时演练-人教版高三历史试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与练】(通用版)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考点1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即时演练一、选择题1.《希腊城邦制度》序曰:“希腊史,从头到尾是多中心的。”其中“多中心”是指()A.城邦林立 B.派系众多 C.经济繁荣 D.文化多元解析:A古希腊城邦林立,各城邦在政治上相互独立,是多元的,故A项正确。希腊各城邦有着相似的经济形态和文化特色,C、D两项错误。B项是在城邦体制下形成的,从属于A项。2.(2014长沙检测)“(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A.商业平等是政治平等的前提B.商业贸易中不存在不平等的现象C.海外殖民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D.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解析:DA项说法过于绝对,商业平等对于政治平等不必要,不能称之为前提。B项不符合实际,商业贸易中一定会存在不平等的现象。C项中“海外殖民”在本题中没有提及。D项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符合题意。3.伯里克利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D.伯里克利排斥“持不同见解者”解析:C根据材料可知,雅典公民若不相信现存宗教或对神明持不同见解,就会被治罪,故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材料体现的是“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的处罚,而非伯里克利排斥“持不同见解者”,排除D项。4.(2015河北月考)《十二铜表法》诞生之前,平民阶层要求公开法律,罗马元老院派出3人使团到希腊学习和抄写梭伦立法,后来这3人是编撰《十二铜表法》的十人委员会成员。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当时希腊正走向民主政治顶峰B.《十二铜表法》源于梭伦立法C.十人委员会是平民权益的代表D.罗马共和国模仿雅典民主政治解析:A《十二铜表法》诞生于公元前5世纪中期,当时,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正走向顶峰,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十二铜表法》借鉴了梭伦立法,但不能说明《十二铜表法》源于梭伦立法,故B项错误;《十二铜表法》代表贵族的利益,故C项错误;罗马不是民主政治,而是贵族政治,故D项错误。5.《十二铜表法》第七表第一款规定:“建筑物的周围应留二尺半宽的空地,以便通行。”第二款规定:“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栽种橄榄树和无花果树的,应留空地九尺;其他树木留五尺。”这些条款体现的理念是()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注重维护公共利益C.公共权力至高无上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解析:B建筑物周围、筑篱笆、挖沟、掘井、栽种树木都要留出空地,以便通行,说明《十二铜表法》注重维护公共利益,故B项正确。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罗马法的核心,但材料中没有反映,故A、D两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公共权力的信息,故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6.(2014郑州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伯里克利和艺术家们开始美化雅典时,他们首先把注意力投向了雅典卫城。在雅典城迂回曲折的街道两旁,雅典人简朴的住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多是一层或两层的平顶屋。市场是雅典人进行贸易和社交活动的中心,市场旁边是一些有名的门廊或回廊,是人们休闲纳凉的好去处。……雅典公民大会在卫城西侧的普尼克斯山上召开,普尼克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那里的露天剧场上,我们仍能看到伯里克利向民众发表演讲时站的讲台,以及后面的主席团座位。——(英国)J.C.斯托巴特《光荣属于雅典》材料二紫禁城整体布局依据天文原理,全部按照南北轴线方向排列,以反映宇宙的无上权威。总的规划和所有细节设计,都是为了让走近或进入各道城墙和庭院的人心生敬畏并留下难忘印象。……它那壮观的庭院,它所有建筑物的屋顶轮廓之优雅和建筑学上之气势,还有大量使用的彩色釉瓦,使它无论在美学上还是在象征意义上都无与伦比。——(美国)罗兹·墨菲《亚洲史》(1)依据材料一、二,概述雅典卫城与中国紫禁城的不同特点及分别体现的政治理念。(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两种政治理念产生的根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西政治制度的比较分析能力。第(1)问,“不同特点”抓住材料关键信息“简朴”“敬畏”“壮观”“无与伦比”等进行概括即可,“政治理念”结合中西政治制度的特征回答。第(2)问,首先明确政治理念的产生根源在于经济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