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教师用书第1部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_第1页
高中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教师用书第1部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_第2页
高中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教师用书第1部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_第3页
高中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教师用书第1部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_第4页
高中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教师用书第1部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eq\a\vs4\al(第一讲\b\lc\|\rc\(\a\vs4\al\co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大气的受热过程。eq\a\vs4\al([感性认知——试一试])eq\a\vs4\al([理性归纳——记一记])(一)大气的受热过程阅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的含义: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逆辐射。2.大气中的能量直接来源是__B__(字母),根本来源是__A__(字母)。3.填写下列内容,完成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eq\o(→,\s\up7(地面吸收),\s\do5())地面增温eq\o(→,\s\up7(地面辐射),\s\do5())大气增温4.阴天的夜晚温度不会太低,主要得益于__C__(字母)。1.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直接来源是地面辐射。2.因大气热量直接来源于地面辐射,因此对流层大气中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3.大气的削弱作用:是指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4.大气的保温作用:是指大气逆辐射将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弥补地面热量的损失。5.影响大气逆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空中的云量多少,大气的洁净度、干燥度。一般情况下,云量越多、空气越浑浊、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二)热力环流1.形成过程:2.图示:(在图中填出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和气压高低)1.热力环流是大气中最简单的环流,其形成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2.理解热力环流的几个关键点:(1)大气的垂直运动与冷热差异有关,热上升,冷下沉。(2)大气的水平运动与气压差异有关,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3)垂直方向上的气压,总是低空高于高空。(4)等压面的凹凸关系:①受热地:低空下凹,高空上凸;②冷却地:低空上凸,高空下凹。(三)大气的水平运动读下面两图,图示区域均位于北半球,完成下列问题。1.代表高空风的是甲图,代表近地面风的是乙图。2.F1、F2、F3分别代表的力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三力中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F1(填字母)。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种力力的名称对水平运动的影响方向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促使产生水平运动,既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摩擦力与风向相反既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eq\a\vs4\al(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以“联系”为桥梁——追因溯源·逻辑推理][思维线索][师说考点](一)图解大气的受热过程(二)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1)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2)深秋农民利用燃烧秸秆制造烟雾预防霜冻。(3)华北地区早春农民利用地膜覆盖进行农作物种植。(4)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三)利用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1.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eq\x(地势高)→eq\x(空气稀薄)→eq\x(大气的削弱作用弱)→eq\x(太阳能丰富)2.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3.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4.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5.解读谚语十雾九晴指的是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早晨出现大雾,多数是晴天。原因在于,低温条件下,才会形成雾。晴天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近地面辐射降温,气温较低,故易形成雾。翌日,日出后,气温上升,过饱和状态逐渐结束,雾也就逐渐消散,天气晴好。所以有“十雾九晴”之说露重见晴天露的形成类似于雾,气温低才会形成露。说明当地夜间天气晴朗,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寒冷,大气稳定,地面辐射降温强烈霜重见晴天即指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原因是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降低,地表水汽凝结为霜(四)逆温成因及其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会出现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甚至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温的现象,称为逆温。1.逆温现象的形成及消失过程2.逆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成雾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出现交通事故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对飞机起降带来不便。如果出现在高空,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颠簸[题组冲关]1.(2017·全国卷Ⅰ·节选)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如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2)题。(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① B.②C.③ D.④(2)该地寒冷期()A.最低气温高于-16℃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解析:(1)B(2)C第(1)题,双层覆膜具有良好的保温作用,膜内气温应高于当地实际温度,排除③④。丰雪年降水多,云层厚,加之积雪覆盖薄膜,膜内平均温度几乎无变化,排除①。故选B。第(2)题,由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寒冷期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很小,而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较大,因此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该题的统计数据是“平均气温”,因此不能确定该地寒冷期最低气温高于-16℃。由于地膜的保温作用,膜内温度日变化相对较小,与实际气温的日变化不一致。2.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据此完成(1)~(2)题。(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A.减弱了地面辐射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2)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C.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解析:(1)A(2)B第(1)题,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的效应。第(2)题,果树下进行地膜覆盖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光合效率,而且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果品质量。3.(2018·山东青岛一模)夏季绿洲、湖泊的最高气温比其毗邻的沙漠戈壁低30℃左右,水分的蒸发量要少一半,几乎和沿海湿润地区差不多。其原因是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照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平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团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冷岛效应”。据此完成(1)~(2)题。(1)“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不同纬度的光照差异B.不同下垫面的热力性质差异C.不同高度的气压差异D.不同海陆位置的水分差异(2)“冷岛效应”产生时,与绿洲、湖泊上空气温变化规律相符的是()解析:(1)B(2)C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冷岛效应”是由于周围沙漠戈壁的暖空气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所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冷岛效应”发生在相邻的绿洲、湖泊和沙漠戈壁之间,其纬度、高度及海陆位置相近。第(2)题,由“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可知,绿洲、湖泊近地面大气温度符合随高度增加气温下降的规律,而上层大气层出现了逆温层,则C图符合题意。eq\a\vs4\al(考点二热力环流的形成与影响)[以“图表”为抓手——图文印证·深刻直观][图解考点](一)正确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的三个关系1.海拔高度与气压分布的关系: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近地面的气压高,而高空的气压低。2.温压关系:(如上图中乙、甲两地所示)热低压、冷高压。3.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中M、N处风向所示)(二)准确把握热力环流形式的图示分析及应用1.海陆风(1)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2)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2.山谷风(1)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2)影响与应用山谷(小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盆地),使谷底(小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小盆地)地区不宜布局污染工业。3.城市热岛效应(1)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eq\x(\a\al(城市热岛形成:由于城市,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eq\x(\a\al(热岛环流的形成:空,气在市区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市区))(2)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题组冲关]1.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左下图),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下图)。据此完成(1)~(2)题。(1)“风塔”顶部四面镂空主要是()A.为了室内空气流出 B.为了采光C.为了室内热量散发 D.为了室外空气流(2)有关室内空气的流动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四周流向水池 B.从水池流向四周C.中央为上升气流 D.四周为下沉气流入解析:(1)D(2)B第(1)题,由材料可知,伊朗古城的“风塔”位于热带沙漠地区,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水的比热容较大,使周围气温降低,空气收缩下沉,高层空气由四周向塔中心流,则“风塔”顶部四面镂空主要是为了室外空气流入,D正确。第(2)题,由上题可知,室内水池使周围气温降低,气压增高,则垂直方向上空气向下运动,水平方向上空气由中心流向四周,结合选项可知,B正确。2.(2018·浙江五校联考)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单位:hPa),回答(1)~(2)题。(1)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A.O→P→M→N→OB.P→O→M→N→PC.M→N→P→O→MD.N→M→O→P→N(2)下面图中正确表示N地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解析:(1)A(2)A第(1)题,读图可知,M、N为近地面两点,O、P为高空两点,且气压M高于N,O高于P,故O、P分别对应于N、M上空,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M流向N,O流向P;M地气压高,说明是近地面气温较低处,气流由P下沉至M;N地气压低,则N为近地面气温较高处,气流由N上升至O。故A项正确。第(2)题,图中显示N地为近地面热低压区,故气温高于两侧、气压低于两侧,进而判断出N地的等温面和等压面的弯曲形状,故A项正确。3.(2018·桂林模拟)如图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若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a地温度高,气压低B.垂直方向气流:a处上升,b处下沉C.b地温度低,气压高D.水平方向气流:由a流向b解析:选D近地面a地等压面向高处凸出,此处为高气压,温度低;垂直方向上气流,a处下沉,b处上升;近地面b地等压面向低处凸出,气压低,温度高;水平方向气流总由高压流向低压,即由a流向b。4.如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关于图示的判断,正确的是()A.图中气压:丙地>丁地>甲地>乙地B.甲地气温高于乙地C.甲地多晴朗天气D.乙地盛行下沉气流(2)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丙两地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B.乙、丁两地之间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甲、乙两地之间的风速D.产生四地间环流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解析:(1)C(2)D第(1)题,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甲地、乙地、丁地、丙地;甲地为高压,气温低,因此气温低于乙地;甲地是高压,气流下沉,天气晴朗;乙地是低压,气流上升。第(2)题,甲、丙两地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空气遇冷收缩下沉;乙、丁两地之间气流在垂直方向上运动,故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速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水平气压梯度力既影响甲、乙两地之间的风速,也影响丙、丁两地之间的风速;四地之间热力环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解题技法]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1.判读气压高低(1)同一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越低。即PA>PC、PB>PD。(2)作一辅助线即可判定同一水平面(同一高度)上的气压高低,如上图中C处比D处气压高;同理,A处气压低于B处。即PC>PD、PB>PA。(3)综上PB>PA>PC>PD。2.判读气流流向(1)同一水平面,气流总是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近地面B处空气流向A处。高空气流方向与近地面相反。(2)A处气压低,说明该地受热,空气膨胀,气流上升;而B处气压高,说明该地较冷,空气收缩,气流下沉。(3)该热力环流呈顺时针方向。3.判断下垫面的性质(1)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2)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3)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4.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等压面下凹地区多阴雨天气,日较差小,如上图中A地;等压面上凸地区,多晴朗天气,日较差大,如上图B地。eq\a\vs4\al(考点三大气的水平运动)[以“识记”为前提——准确记忆·灵活迁移][全练题点]1.(2013·全国卷Ⅰ·节选)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A.偏东风 B.偏南风C.东北风 D.西北风解析:选B过甲地作垂直于等压线的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其箭头应指向气压较低的方向;又知该地位于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故甲地的风向为偏南风。2.(2014·天津高考)在下图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A.台北 B.上海C.首尔 D.北京解析:选D解答本题,需要在两幅等压线图中分别作出各城市的风向(首先作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即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然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北半球向右偏,即可获得风向)。由图可知,北京的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3.(2018·天津一模)读图,回答(1)~(2)题。(1)判断此时P地的风向()A.西北风 B.东南风C.西南风 D.东北风(2)甲、乙、丙、丁四地中的气压可能与Q地相等的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1)A(2)D第(1)题,图示P地西侧为高压、东侧为低压,依据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可判断为西北风。第(2)题,图示等压距为2.5hPa,则Q外围等压线数值可能是1005hPa或1007.5hPa;再运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读法,可判断Q数值可能是1002.5hPa~1005hPa或1007.5hPa~1010hPa;与图中丁处数值可能相等。[谨记要点](一)风向的判定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近地面风向可依此角度偏转,若为高空,则偏转90°),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图所示(以北半球气压场为例)。(二)风力的判读风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因此,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如上图,风力:A>B>C>D。注意: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气压在右后方,低气压在左前方;在南半球,背风而立,高气压在左后方,低气压在右前方。图表专攻(四)等压线图的判读等压线图是等值线图的一种,表示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状况的图。常见的等压线图有气压场类型图(图1)、某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图2)、某日地面等压线图(图3)。在同一水平面上,每一条等压线上的气压值相等。等压线图的判读和应用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考查要点,判读的关键是抓住等压线数值特征、分布特征及组合特征。[常考图示]图1气压场类型图图2亚洲东部某日某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图3北美某地区某日等压线图eq\a\vs4\al(,,,,,,单位:hPa)[判读技巧]等压线图是等值线图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它同样具有等值线图的一般特征和基本判读方法。(一)判读气压形式1.低压中心(如图1中乙处):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低(中心为上升气流)。2.高压中心(如图1中甲处):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中心为下沉气流)。3.高压脊(如图1中丙处):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叫脊线。4.低压槽(如图1中丁处):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叫槽线。5.鞍:两个低压或两个高压交汇处,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二)判断风向首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如图2中A地吹偏南风)。(三)判断南、北半球1.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北半球。2.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南半球。(四)判断风力(风速)大小1.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如图3中乙地)。2.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如图3中甲地)。(五)判断季节1.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一般为低压。2.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陆内部一般为高压。(六)判断天气状况1.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2.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3.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4.低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区多阴雨天气,如图1中乙处和丁处;高压中心和高压脊控制区多晴朗天气,如图1中甲处和丙处。[典例示法](2017·江苏高考)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如图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形势图。读图回答(1)~(2)题。(1)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A.甲 B.乙C.丙 D.丁(2)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A.晴,西南风 B.阴,西北风C.晴,东南风 D.阴,东北风[解题示范]—————————————————————————————————————1.题干信息(1)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罕降暴雪,说明受到了强冷空气活动影响。(2)图示为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形势图。2.图表解读[答案](1)A(2)C—————————————————————————————————————[应用体验]1.如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hPa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单位:m)。读图回答(1)~(3)题。(1)图中A、B、C三点气压相比较()A.PA>PC>PB B.PA<PC<PBC.PC>PB>PA D.PA=PC=PB(2)此时A、B两点近地面的天气特征是()A.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晴朗B.A近地面阴雨,B近地面阴雨C.A近地面阴雨,B近地面晴朗D.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阴雨(3)C点近地面吹()A.西北风 B.偏北风C.东南风 D.东北风解析:(1)D(2)D(3)C第(1)题,根据材料,图示为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hPa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所以A、B、C三点位于同一等压面上,PA=PC=PB,D项对。第(2)题,读图,同一等压面在A点分布的海拔低,B点分布的海拔高。所以在高空,同一海拔A点是低压,B点是高压。对应的近地面应是A对应高压,B对应低压。所以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阴雨,D项对。第(3)题,C点近地面空气受三个力的影响,由上题可知A近地面为高压,B近地面为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从A指向B,该地为北半球某平原地区,地转偏向力向右,风向大致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转约30°~45°,为东南风。2.(2018·北京丰台区模拟)如图为某地区2015年12月1日11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前期,华北地区遭遇强降雪,融雪导致地面湿度接近饱和,温度降低,而同期中层大气显著回暖。据此回答(1)~(2)题。(1)此时()A.①地受弱偏南风影响 B.②地气压大于③地C.③地正值阴雨天气 D.④地云量大,气温低(2)此时,M地雪后发展起来的雾霾仍难以消散的主要原因有()①逆温现象的存在②近地面空气湿度小③东南风风力小④山地阻挡了污染物扩散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1)A(2)D第(1)题,由等压线可知①地分布稀疏,受弱偏南风影响;②地气压小于③地,④地位于高压脊附近,天气晴朗,云量小。第(2)题,据材料可知华北地区融雪导致地面湿度大;近地面温度降低,而同期中层大气显著回暖,形成逆温现象,不利于污染物扩散;M地等压线稀疏,东南风风力小,且北部山地阻挡了污染物扩散。故M地雪后发展起来的雾霾仍难以消散的主要原因有逆温现象的存在,近地面空气湿度大,东南风风力小,山地阻挡了污染物扩散。eq\a\vs4\al([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3题。1.下列有关图示大气物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为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B.臭氧层的存在使甲增加C.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则丁增加D.多雾夜晚丁明显减少2.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判断四种辐射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地方时),正确的是()A.甲14时达到最大值 B.乙13时达到最大值C.丙12时达到最大值 D.丁14时达到最大值3.东北平原平均海拔比华北平原高,但积温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图中哪种辐射的数值小有关()A.甲 B.乙C.丙 D.丁解析:1.C2.D3.B第1题,地面辐射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大气中的臭氧吸收太阳短波辐射(紫外线),对大气上界的甲(太阳辐射)没有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增加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量,使丁(大气逆辐射)增加;多雾夜晚丁明显增加。第2题,甲、乙均为太阳辐射,达到最大值时地方时为12时;丙为地面辐射,达到最大值时约为地方时13时;丁为大气逆辐射,达到最大值时约为地方时14时。第3题,东北平原的纬度比华北平原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乙)比华北平原少。(2018·定州模拟)如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读图回答4~5题。4.a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A.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B.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C.a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D.a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5.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①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②b处的地面辐射弱③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④b处大气的保温作用差A.①③ B.③④C.①④ D.②④解析:4.A5.B第4题,由于太阳辐射是大气的能量来源,而地面辐射才是大气的直接热源,故a处海拔高,得到的地面辐射就少,故气温比近地面的气温低,A正确、B错。大气的散射作用会使晴朗的天空出现蔚蓝色,早晚时呈红色,故与气温高低无关,排除C。a主要吸收的是地面辐射,而地面主要吸收的是太阳辐射,故D错。第5题,b处位于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但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大气保温作用差,气温低,故③④正确,选B。(2018·江西模拟)甲图为南昌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乙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据此回答6~7题。6.乙图中()A.①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C.③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D.④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7.照片拍摄季节,南昌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A.7~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B.10~11月,阻挡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12月~次年1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的温度D.6~7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解析:6.D7.A第6题,由乙图可判断出,①表示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很少;②表示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③表示大气逆辐射,白天和夜晚都存在,只是在夜晚表现得更加明显;④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是地球损失的热量,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大气辐射也为长波辐射。第7题,7~8月,南昌市正值伏旱天气,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大棚内温度上升过快、过高,农作物蒸腾作用强,水分损失多。覆盖黑色尼龙网可以削弱一部分到达大棚内部的太阳辐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棚内温度,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由于建筑密度增加,城市内空气流动十分困难,因此加强对城市通风廊道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如图示意城市通风系统。读图,完成8~9题。8.城市通风廊道的主要作用是()A.加快城郊热力环流 B.降低城市热岛效应C.减少风沙天气频率 D.减少汽车尾气排放9.城市通风廊道应()A.远离主要道路 B.靠近下风地带C.限制汽车通行 D.降低建筑密度解析:8.B9.D第8题,城市通风廊道可以降低城市中心温度,减小市中心与郊区的温差,从而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故B项正确,A项错误;风沙天气出现的频率与通风廊道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减少使用私家车才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故D项错误。第9题,通风廊道应靠近主要道路,故A项错误;应接近上风地带,故B项错误;限制汽车通行不可取,故C项错误;降低建筑密度可减少障碍物从而增大风速,故D项正确。如图是东亚局部地区某日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10~11题。10.图中①②两地气压差最可能是()A.12hPa B.13hPaC.14hPa D.15hPa11.此时,台湾海峡的风向是()A.西北风 B.西南风C.东北风 D.东南风解析:10.B11.A第10题,由图可知,图中等压距为2hPa,①地气压应为1010hPa,②地气压应为1022~1024hPa,两地气压差应为12~14hPa,故B项正确。第11题,由图可知,台湾海峡位于①地北部,西部为高压,东部为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的影响,台湾海峡吹西北风,故A项正确。二、综合题(共56分)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3300m,晴朗的天空非常湛蓝。这里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材料二如图示意香格里拉房屋模型。(1)分析香格里拉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的原因。(8分)(2)分析暖棚内温度较高的原因。(8分)(3)利用热力环流原理,阐述暖棚是怎样通过1、2两个通风口使内室增温的。(12分)解析:第(1)题,太阳辐射强弱与气温高低并不呈正相关。太阳辐射强弱取决于太阳高度大小、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等;分析气温高低除要考虑太阳辐射外,还要考虑大气逆辐射。第(2)题,辐射是能量传播的方式,短波的电磁波能量强,透过玻璃的能力强,反之则弱。暖棚内之所以温度较高,主要是因为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两种不同波长的辐射透过玻璃的能力存在差异,导致热量滞留。第(3)题,热力环流是冷热差异造成的空气运动,垂直方向上,往往热上升、冷下沉,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内室和暖棚通过1、2两个通风口相通,形成热力环流,使热量得以交换。答案:(1)香格里拉纬度低,太阳高度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故白天太阳辐射强。但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不利于热量储存,所以常年气温较低。(2)太阳短波辐射可透过玻璃到达棚内,使温度升高,而棚内的地面长波辐射却很少能透射出去,从而使热量保存在暖棚内。(3)暖棚受热多,空气膨胀上升,内室受热少,空气冷却下沉,于是上层空气由气压高的暖棚通过1通风口向气压低的内室流动;下层空气由气压高的内室通过2通风口向气压低的暖棚流动。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13.根据材料和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8分)希望中学地理实验小组对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00至18:00的温升数据并绘制了图甲、图乙。(基准温度取某日平均温度)材料一几种下垫面的吸收率。下垫面沥青道路混凝土砖石黑土土壤沙漠草水吸收率0.9~0.950.65~0.90.6~0.80.65~0.80.6~0.950.55~0.850.74~0.840.9~0.97材料二图甲中小区1为下垫面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2为下垫面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64。材料三图乙中小区3为风速较大的小区,风速为3m/s;小区4为风速较小的小区,风速为2.5m/s。(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下垫面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升的影响及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原因。(10分)(3)分析该实验小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8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数据和材料二中曲线分析,下垫面吸收率与小区温升呈正相关关系,这主要是因为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第(2)题,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呈负相关关系。风速越大,温升越小,城市热岛效应越弱,反之越强。第(3)题,通过该实验小组研究成果可以指导城市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主要从下垫面铺设、通风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答案:(1)下垫面吸收率小的小区的温升幅度(作用)要小于吸收率大的小区。原因:大气增温的热源主要来源于地面辐射,下垫面不同,热容量不同。吸收率小的下垫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少,因此它通过地面辐射和对流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较少,引起的温升幅度小。(2)风速与热岛强度(温升幅度)呈负相关,风速越大,温升幅度越小。原因:风速越大,空气流动性越强,热量扩散快。可见,风速大有助于减弱建筑群的“热岛效应”;风速小则相反。(3)尽量使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小的建筑材料,避免采用对太阳辐射吸收率较大的沥青、混凝土来铺设全部地面;增加绿地和水面,以增加下垫面热容量(减少地面辐射量);通过合理布置小区建筑物(建筑密度布局要适当),加强小区的自然通风,有利于城区的热量散失,从而有效改善小区的“热岛效应”。eq\a\vs4\al(第二讲\b\lc\|\rc\(\a\vs4\al\co1(,,,,,,))气压带和风带)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eq\a\vs4\al([感性认知——试一试])eq\a\vs4\al([理性归纳——记一记])(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阅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三圈环流的名称:a低纬环流圈,b中纬环流圈,c高纬环流圈。2.写出下列气压带、风带的名称:(1)气压带:A赤道低气压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E副极地低气压带,G极地高气压带。(2)风带:B东北信风带,D盛行西风带,F极地东风带。3.七月份,图中C气压带的位置会向北移动。1.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判断技巧(1)看对应的纬线分布特点:纬线0°、30°、60°、90°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对应的中心纬线。(2)看相间分布特点:①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的。②所有的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的。2.表格记忆风带的风向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北半球东北风西南风东北风南半球东南风西北风东南风(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1月份,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是()A.亚洲高压B.亚洲低压C.阿留申低压D.蒙古低压答案:A2.7月份,北半球因海陆热力差异被切断成块状存在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答案:B3.填写下表,认识季风环流。东亚季风南亚季风1月西北季风东北季风7月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1.南北半球相比,北半球因陆地面积广,且海陆相间分布,故气压带多呈块状分布。2.亚欧大陆及东部太平洋上的气压中心:(1)1月份eq\b\lc\{\rc\}(\a\vs4\al\co1(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北太平洋低压))eq\a\vs4\al(陆地高压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2)7月份eq\b\lc\{\rc\}(\a\vs4\al\co1(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夏威夷高压))eq\a\vs4\al(陆地低压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3.亚洲东部面临最大的太平洋,背依最大的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最显著,形成了最典型的季风环流。4.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而形成的。5.根据陆地上的气压类型(高、低气压)和季风风向可判断季节。(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连线,找出下列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或风带的关联。2.造成珠江三角洲与华北平原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C.海陆分布D.地形答案:A1.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类型气压带与风带气候类型单一控制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西风带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交替控制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热带草原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地中海气候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eq\a\vs4\al(考点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影响)[以“图表”为抓手——图文印证·深刻直观][图解考点]气压带、风带示意图从图上可以看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呈现“对称”“两相间”:即南北半球对称分布、高压带和低压带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气压带、风带分布剖面图极点俯视分布图①赤道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副极地低气压带;④极地高气压带;A东北信风带,B东南信风带,C西风带,D极地东风带(一)气压带、风带的判断技巧1.看纬度判断气压带的位置与名称纬线0°、30°、60°、90°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对应的中心纬线。2.抓相间特点,记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的。(2)所有的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的。3.依半球位置、判断风带风向eq\x(\a\al(一看半,球位置))→eq\x(\a\al(二看两侧气,压带分布))→eq\x(\a\al(三定大气,运动趋势))→eq\x(\a\al(四定风,带风向))以北半球为例如下所示:(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成因及其特征气候类型成因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中纬西风带控制终年温和湿润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终年炎热干燥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成因及其特征气候类型成因特征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一年可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旱季(冬季)时受因海陆热力差异而形成的东北季风的控制,雨季(夏季)时受因气压带、风带北移而形成的西南季风的控制全年高温,一年可分为旱雨两季[题组冲关](2013·全国卷Ⅱ·节选)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如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下题。1.夏季,S市主要受()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解析:选DS市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夏季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2.(2018·运城模拟)如图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读图回答(1)~(2)题。(1)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的分布规律是()A.自北向南冬雨率递减B.从内陆向沿海冬雨率递减C.自西北向东南冬雨率递增D.自沿海向内陆冬雨率先减后增(2)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巴塞罗那的冬雨率与罗马相同B.东南部受西南季风影响时间长,冬雨率高C.的黎波里的冬雨率远高于雅典D.西北部受盛行西风影响时间长,冬雨率低解析:(1)C(2)D第(1)题,根据图中冬雨率等值线大小及分布状况可知,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的分布规律是自西北向东南冬雨率递增。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巴塞罗那的冬雨率低于罗马;东南部受西风影响时间短,冬季降水集中,冬雨率高;的黎波里的冬雨率与雅典相差不大;西北部受盛行西风影响时间长,降水比较均匀,冬季降水比例相对较小,所以冬雨率低。3.(2014·海南高考)甲地(位置如图)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1)~(2)题。(1)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C.距海较远 D.植被较好(2)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A.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解析:(1)B(2)B第(1)题,由图可知甲地处低纬度,全年气温均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小,B项正确。第(2)题,5~8月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甲地,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B项正确。4.2017年12月20日某船只因遭遇暴风雪被困图中海域。读图完成(1)~(2)题。(1)下图中能正确显示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情况的是()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导致该船只遭遇暴风雪的直接原因是()A.西风带内的气旋活动所造成B.极地东南风带强风所致C.极地高压强烈下沉气流造成D.东南信风势力强劲所致解析:(1)D(2)A第(1)题,由材料可知,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据风向可判断,①②均为北半球,③④均为南半球,图中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①图中位置偏北,说明为北半球夏季,②图中位置偏南,说明为北半球冬季;③图位置偏北,说明为北半球夏季,④图位置偏南,说明为北半球冬季。故②④图符合。选D。第(2)题,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点南移,图示地点受西风带控制,带来降水天气;极地东南风由高纬吹向低纬,不易形成降水;极地高压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东南信风不影响该地区。故该船只遭遇的暴风雪是由西风带内的气旋活动造成的,选A。考点(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和季风环流[以“联系”为桥梁——追因溯源·逻辑推理][思维线索][师说考点](一)关联图说明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二)示意图说明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的成因1.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季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2.7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三)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分析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太平洋蒙古、西伯利亚(亚欧大陆内部)印度洋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性质寒冷干燥温暖湿润温暖干燥高温高湿比较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分布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雨热同期不利旱涝、寒潮等灾害旱涝灾害[题组冲关](2015·重庆高考·节选)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下题。1.“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A.蒙古高压 B.印度低压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解析:选A题干中提到“露气寒冷,将凝结”说明气温较低,寒露节气在我国的秋季,所以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为蒙古高压(或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2.读某日澳大利亚及其附近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回答(1)~(2)题。(1)图示季节,①地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分别是()A.高温多雨受东南信风影响B.温和湿润受西风带控制C.炎热干燥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寒冷干燥受东南信风影响(2)与该季节②地盛行风形成有关的是()A.海陆轮廓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南赤道暖流的流动解析:(1)A(2)B第(1)题,由图可知,海洋上形成高压,陆地上形成低压,说明此时为当地夏季。①地受东南信风影响,且位于迎风坡,高温多雨。第(2)题,该季节②地盛行风为西北风,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南移,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偏转形成的。3.(2018·大连市模拟)如图为近地面与3000m高空垂直气压差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若a、b、c位于同一纬度,则下列情形可能出现的是()①a、c代表冬季的海洋②a、c代表夏季的海洋③b代表白天的陆地④b代表晚上的陆地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2)若a、b、c位于同一条经线上,且a、b、c三地之间形成的环流属于三圈环流的一部分,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c之间的距离接近6660kmB.近地面大气可能由b向a、c流动C.a、b和c、b之间一定盛行信风D.a、c所代表的气压带移动方向一定相反解析:(1)B(2)A第(1)题,据材料可知,该图为近地面与3000m高空垂直气压差示意图,同一垂直面上,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另外,如果近地面是高压,3000m高空就是低压,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差就大;如果近地面是低压,3000m高空就是高压,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差就小。读图可知a、c两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差大,所以不可能是冬季的海洋,因为冬季的海洋近地面为低压,高空为高压,垂直气压差小;a、c两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差大,最可能是夏季的海洋,因为夏季海洋气温比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近地面为高压,高空为低压,垂直气压差大;b地气压差小,可能是白天的陆地,因为白天陆地气温高,近地面气压低,高空气压高,所以气压差小。第(2)题,综合上题分析可知,a、c近地面为高压,b近地面为低压,三圈环流每两个气压带之间相差约30°,同一经线上,相差1°,距离相差约111km,所以a、c之间的距离接近6660km;由于a、c近地面为高压,b近地面为低压,所以a、c两地气流流向b地;a、b和c、b之间可能盛行信风,也可能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a、c所代表的气压带向同一个方向移动。eq\a\vs4\al([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福州模拟)如图为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为动力上升B.②为高空西风C.③为热力下沉D.④为东南信风2.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澳大利亚西南部高温干燥B.潘帕斯草原绿草如茵C.理论上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D.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上升流增强解析:1.B2.C第1题,图示为北半球低纬环流圈,其中①为热力上升过程、②为高空西风、③为动力下沉过程、④为近地面的东北信风。第2题,③形成的气压带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北半球夏季由于陆地升温形成低压而被切断,高压中心只保留在海洋上,即切断时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此时北半球大陆为高温区,等温线向北凸出,南半球大陆为低温区,等温线向低纬度(北方)凸出。下列四幅图分别代表二分二至日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情况。读图回答3~4题。3.以上四幅图表示的日期属于同一天的是()A.①② B.①④C.③④ D.②③4.受以上四幅图中的气压带的影响,最不可能出现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草原气候 B.地中海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解析:3.B4.C第3题,图①中风带为南半球东南信风带,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此时气压带已完全移动到赤道以南,为北半球冬至日。图②中风带为北半球东北信风带,气压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且位置在北回归线偏北,约为30°N附近,应为二分日。图③中风带为南半球盛行西风带,气压带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且位置在南回归线附近,相对30°S偏北,为北半球夏至日。图④中风带为北半球盛行西风带,气压带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且位置偏南,应为北半球冬至日。第4题,①图表示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②图表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北信风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③图表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④图表示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如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据此回答5~6题。5.图示时期,我国东部地区的盛行风向是()A.东南风 B.东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6.图示时期,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状况,可能正确的是()ABCD解析:5.C6.B第5题,从图中可知亚欧大陆形成高气压中心,太平洋形成低气压中心,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作用右偏后就是实际风向为西北风。第6题,大陆形成高压,海洋形成低压,为北半球的冬季,故太阳直射点南移,气压带风带也跟着南移,故B正确。如图为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hPa)的时空分布状况。其中,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7~9题。7.图中冬夏数值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洋流性质的变化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C.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 D.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8.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正常年份,北半球冬季风风力最强的地区大致位于()A.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 B.50°N附近C.中纬度地区 D.副热带地区大陆东岸9.图乙与图甲相比较,其变化对我国气候产生的影响是()A.冬季风减弱,夏季台风偏多B.冬季气温偏高,夏季气温偏低C.冬季寒潮增多,夏季北旱南涝D.冬季气温偏低,夏季北涝南旱解析:7.D8.B9.C第7题,图甲显示冬季大陆气压高于海洋,夏季大陆气压低于海洋;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大陆夏季增温快于海洋,冬季降温快于海洋,从而使同纬度大陆夏季气压低于海洋、冬季气压高于海洋。第8题,北半球冬季风是受大陆上高压与海洋上低压作用形成的,风力大小取决于气压差大小,图甲显示在50°N附近海陆气压差最大,故此处风力最强。第9题,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图乙冬季海陆气压差更大,则冬季风比正常年份强,冬季寒潮增多;同时夏季海陆气压差更小,说明夏季风势力要弱于正常年份,则夏季风对我国北方的影响时间较短,在南方停留时间较长,会出现北旱南涝现象。(2018·山东潍坊一模)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如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据此完成10~11题。10.1960~1970年期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A.东北地区冻土厚度偏薄B.华北地区植物发芽较晚C.西北地区天山雪线偏高D.南方冻雨频次偏低11.下列年份,我国江淮地区伏旱期不明显的是()A.1890年 B.1920年C.1940年 D.1960年解析:10.B11.A第10题,图示1960~1970年期间,冬季风指数距平值为正值,说明冬季风势力较强,则受其影响,我国华北地区春季气温低于平均值,故植物发芽较晚。同理,受冬季风影响较大的东北地区气温也较低而冻土厚度偏厚;南方冻雨频次偏高;天山雪线因气温较低而偏低。第11题,正常年份,副高北移推动雨带北移,使7月份江淮地区受副高控制而出现伏旱天气。1890年夏季风指数距平值为负值,说明夏季风势力较弱,雨带长期滞留在南方,受其影响江淮地区夏季降水较多,伏旱不明显。二、综合题(共56分)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0分)(1)①②③④四地气候形成与气压带、风带无直接关系的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4分)(2)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是________,请说出其气候类型与形成原因。(6分)(3)四地中气候类型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都有关系的为________,请说出其形成原因与气候特征。(6分)(4)当③地草木枯黄时,④地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4分)(5)在下面画出1月份赤道附近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要求用表示高压带,表示低压带,箭头表示风向)。(10分)解析:第(1)、(2)题,①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②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的控制,③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而④地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气候。所以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是①②地。第(3)题,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只有③地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都有关系,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第(4)题,当③地草木枯黄时,为当地冬季,对应北半球夏季,东亚季风区此时高温多雨。第(5)题,1月份,太阳直射点南移,气压带、风带也要南移(与二分日比)。答案:(1)④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①②地①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是由于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形成是由于全年受西风带控制。(3)③地该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4)高温多雨(5)如图,要求一是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必须要偏南;二是两个风带的方向无误。13.(2018·福建六校联考)读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完成下列各题。(26分)(1)描述图中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并简述甲地每日日照时数较长的原因。(4分)(2)比较A、B两地降水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10分)(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C气候成因的是________。请评价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6分)(4)D处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我国典型,试从其表现和原因两方面加以说明。(6分)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的数值及变化方向总结分布规律。对于甲地,因其位于大分水岭地区,主要从天气气候的角度分析原因。第(2)题,图中A、B两地的降水季节都分配不均,但受大气环流形势不同的影响,两地的降水季节不同,其中A地的降水集中于夏季,主要受西北季风的影响,而B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与西风带控制有关。第(3)题,C地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影响农业生产。第(4)题,主要从海陆热力差异的角度进行分析。答案:(1)南部和东部日照时数较短,向中部和西部逐渐增加。甲地主要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晴天多,每日日照时数长。(2)相同点: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不同点:A地夏半年多雨,B地冬半年多雨。原因:A地夏半年受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冬半年受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南季风控制,干燥少雨(或夏半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雨;冬半年受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控制,干燥少雨)。B地夏半年受强盛的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干燥少雨;冬半年有时能受到北移的盛行西风影响,带来一定降水。(3)④气温: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降水:雨热不同期或夏季降水少,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4)表现:D处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的季节分配相对比较均匀。原因: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亚欧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差异相对较小。eq\a\vs4\al(第三讲\b\lc\|\rc\(\a\vs4\al\co1(,,,,,,,))常见天气系统)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eq\a\vs4\al([感性认知——试一试])eq\a\vs4\al([理性归纳——记一记])(一)锋与天气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结构特征:图中A为暖气团;B为冷气团。(2)天气特征: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2.填表,回忆知识。气团温度湿度密度与锋面的位置关系冷气团低小大在锋面以下暖气团高大小在锋面以上3.将下列天气现象与所对应的锋面活动连线。1.冷、暖锋活动与天气注意:锋面经过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如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2.锋面活动对我国天气的影响举例冷锋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天气暖锋在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活动较为频繁准静止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1.读下图,回忆下列知识。(1)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实线箭头表示风向。(2)从气流状况方面分析,A表示反气旋,B表示气旋。(3)从气压状况方面分析,A表示高压,B表示低压。(4)从气流运动方向分析,A形成于北半球,B形成于北半球。(5)一般情况下,受A控制的地区,天气晴朗,当B过境时,常出现阴雨天气。(6)从图中可以看出,A的东部吹偏北风,B的南部吹偏西风。2.读北半球锋面气旋图,完成下列内容。(1)锋面类型:甲处为冷锋,乙处为暖锋。(2)A、B、C、D四地中,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A、D。1.低气压、高气压系统与天气天气系统气压水平气流(低空)垂直气流天气状况低压(气旋)中心气压值低,向外逐渐增高由外围流向中心辐合上升常出现阴雨天气高压(反气旋)中心气压值高,向外逐渐降低由中心流向外围下沉辐散常出现晴朗天气2.按气压分布看,中心气压低的称为低压,中心气压高的称为高压;而按气流状况,低压被称为气旋,高压被称为反气旋。3.锋面气旋(1)含义:锋面与气旋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2)锋面位置:出现在低压槽上,一般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3)常见地区:中高纬度地区。eq\a\vs4\al(考点一锋与天气)[以“联系”为桥梁——追因溯源·逻辑推理][思维线索][师说考点](一)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比较项目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团势力冷气团强,暖气团弱暖气团强,冷气团弱势力相当移动方向与冷气团的移动方向一致与暖气团的移动方向一致来回摆动锋面剖面示意图锋面符号雨区位置(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我国典型的锋面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尘暴天气;冬季的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二)冷锋与暖锋的判断1.把握本质:看谁主动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即为冷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即为暖锋。从锋面移动的方向看,冷锋向暖气团所在区域移动,暖锋向冷气团所在区域移动。2.掌握方法:四看一看符号:如图,注意符号标在锋面前进方向的一侧。箭头表示锋面的移动方向,实际表达中要去掉。二看雨区:冷锋降雨范围主要在锋后(狭窄区域),暖锋降雨范围主要在锋前(宽阔区域)。三看气温、气压变化:锋面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的是冷锋;气温上升,气压下降的是暖锋。四看降水强度:冷锋多为狂风暴雨,强度大(冷锋移动慢时为连续性降水),暖锋多为连续性降水,强度小。(三)图解两类准静止锋[题组冲关]1.(2017·天津高考)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1)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图中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2)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图中所示浮尘天气的是()解析:(1)C(2)D第(1)题,甲地沙源被大风扬起成为扬沙,扬沙被高层气流搬运到乙地上空时,由于风力减弱,风的搬运能力减弱,扬沙在重力和下沉气流的作用下缓缓沉降到地面,乙地出现浮尘天气,俗称“落黄沙”,故C选项不符合乙地浮尘天气的形成过程。第(2)题,读图可知,D选项中,乙地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且周边地区等压线较稀疏,风力较弱,最可能出现浮尘天气。2.(2015·全国卷Ⅱ)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如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1)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A.16时~17时 B.17时~18时C.18时~19时 D.19时~20时(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减弱解析:(1)C(2)B第(1)题,由图中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可知,本次强沙尘暴是因冷锋过境形成的,18时~19时这个时间段,气温下降幅度和气压上升幅度都最大,说明正是强沙尘暴伴随冷锋过境的时间段,故选C。第(2)题,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该地气温下降幅度和气压上升幅度都很大,导致气温水平差异和水平气压梯度都增大,故A项错误、B项正确。沙尘暴经过时,沙尘弥漫,大气能见度降低,削弱了太阳辐射,使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随之减少,但增强了大气逆辐射,故C、D两项错误。3.(2018·贵阳模拟)下表示意我国西北某地4月份某日(14~24时)气象要素变化资料。据此完成(1)~(2)题。时间/时141618202224气温/℃16.223.32-2-1.8-1.8气压/hPa100410061022102510261028(1)资料反映的天气系统及其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组合正确的是()A.高压风和日丽 B.低压大雾天气C.暖锋暴雨天气 D.冷锋大风、沙暴(2)此次天气过程对当地产生的影响可能是()A.大气环境明显改善B.农牧业设施遭到破坏C.缓解绿洲农业供水紧张状况D.附近山区出现泥石流解析:(1)D(2)B第(1)题,由表可知,当日16~18时,气温骤降,18~24时,气温降低,气压逐渐升高,说明冷锋过境,可能带来大风、沙暴天气。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此天气过程为冷锋过境,4月份我国西北地区冷锋过境可能带来大风、沙暴天气,农牧业设施可能会遭到破坏,大气环境质量将变差。大风、沙暴天气不能缓解绿洲农业供水紧张状况,泥石流多发于暴雨天气。4.(2018·湖北孝感模拟)读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1)~(2)题。(1)甲、乙两处最大的气压差(hPa)可能为()A.15 B.25C.29 D.39(2)锋面过境时,郑州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A.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B.气温升高,出现降水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 D.风力减弱,天气转晴解析:(1)D(2)C第(1)题,图中任意两条等压线之间的气压差为5hPa,根据等压线的变化特点可以判断甲地的气压值范围1035<P甲<1040,乙地的气压值范围1000<P乙<1005,所以两地的气压差为30~40hPa。第(2)题,由图中可以看出,郑州位于冷锋的前方,即将受到冷锋的影响,冷锋过境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风力变大,出现阴雨天气。eq\a\vs4\al(考点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以“图表”为抓手——图文印证·深刻直观][图解考点]低压(气旋)①中心低压②水平气流,北逆南顺③风向(见上图)④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高压(反气旋)①中心高压②水平气流,北顺南逆③风向(见上图)④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一)把握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的分析要点1.分析气压分布特点:先看等压线是否闭合,再看等压线数值变化趋势。气压分布内小外大的为低压,内大外小的为高压。2.分析天气的阴晴状况:先看气压高低,再看气流运行状况。低压控制区域为上升气流多阴雨,高压控制区域为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3.判断某点风向:先判断半球位置,再判断气压分布类型,后判断某点所在部位。一般情况下(北半球),气旋东部多为偏南风,西部多为偏北风;反气旋东部多偏北风,西部多偏南风。4.对接我国的典型天气特征: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是气旋活动;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是反气旋活动。(二)掌握“左右手法则”巧判气旋、反气旋南半球,用左手,方法同上(如下图所示)[题组冲关]1.(2013·全国卷Ⅰ·节选)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km/天的速度东移。读图完成(1)~(2)题。(1)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A.14日14时 B.14日19时C.15日4时 D.15日11时(2)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A.华北平原,3、4月份 B.四川盆地,1、2月份C.黄土高原,10、11月份 D.东南丘陵,4、5月份解析:(1)B(2)D第(1)题,甲地的暴雨受图中低压系统影响而形成,根据比例尺可知,该低压系统在甲地西侧约100km处。结合图中天气系统东移的速度可知,12~13小时后该天气系统会控制甲地,导致甲地开始降暴雨,即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14日19时。第(2)题,冬季时,亚欧大陆被高压控制,故在我国越往西北气压越高,而图中越往西北气压越低;春、秋季的北方地区也受高压控制,气压形势也不可能如图中所示;而东南丘陵自4、5月份开始受到夏季风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图中所示的气压形势。2.(2018·江西重点中学二模)图Ⅰ实线为中纬度某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且图示天气系统气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图Ⅱ示意图Ⅰ中虚线OP一线气压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2)题。(1)图Ⅰ中W地的风向最可能是()A.西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 D.东北风(2)图Ⅰ所示时刻()A.②地降水几率较③大 B.①地风力较②大C.④地的气温较②高 D.②地的光照较④低解析:(1)C(2)B第(1)题,由图Ⅱ中OP一线气压分布可知,O为低压中心,OP为低压槽;又知该天气系统气流沿顺时针方向流动,则该天气系统位于南半球。据此可判断W地风向为东南风,故C正确。第(2)题,由图Ⅱ知P附近气压变化大于O附近,说明P处附近风力大于O处附近,结合图Ⅰ中①②位置,可判断B正确。图Ⅰ显示OP为锋面气旋的右侧低压槽位置,则OP是一个暖锋系统。位于冷气团一侧的③④降水几率大于位于暖气团一侧的①②,气温低于①②。②地因晴天几率大于④,因而光照较④强。3.(2018·武汉调研)如图为2017年3月29日14时我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据此完成(1)~(2)题。(1)此时下列地区,可能()A.新疆大风降温雨雪,受冷气团控制B.云南、贵州大部阴雨,受气旋控制C.东北大部升温明显,受暖锋控制D.江淮地区阴雨连绵,受准静止锋控制(2)图中P地气压值应为()A.1025 B.1020C.1015 D.1030解析:(1)B(2)B第(1)题,云贵地区受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新疆受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东北地区处于冷锋控制下而降温明显。江淮地区等压线稀疏,无锋面控制而多晴天。第(2)题,图示P处为闭合等压线且有锋,说明该地为低压中心;而与P相邻的等值线数值为1020和1022.5,结合“小于小的”等值线判读法,可判断P的数值为1020。eq\a\vs4\al(考点三锋面气旋的分析)[以“图表”为抓手——图文印证·深刻直观][图解考点]锋面气旋的判断技巧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其结构图(北半球)如下所示:判读上述锋面气旋结构图,应主要抓住以下几点:1.抓住锋面气旋的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