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_第1页
广东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_第2页
广东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_第3页
广东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_第4页
广东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广东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本试卷共4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刚愎/裨将蝙蝠/鞭挞差役/差别B.泥淖/妖娆滂沱/磅礴揣摩/挣揣C.地窖/发酵纰漏/毗连供奉/供求D.濒临/摒弃狙击/咀嚼典当/得当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1987年,张炜开始了系统的行走,也开始了长篇小说《你在高原》的呕心沥血的创作历程。有人形容,张炜的《你在高原》是一部“走遍大地之书”。20年间,张炜长期自修考古学、植物学、机械制造、地质学,密密麻麻地记录了数十本田野笔记;他花了大量时间去民间考察,足迹无所不至,遍及中国最贫穷落后的山区和最富庶的城市,搜集的民间资料有几大箱子。A.呕心沥血B.自修C.密密麻麻D.无所不至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乞丐面前,那个为他打伞的女孩没有表现出一种天然的优越感,高傲冷漠地独自走过,而是停下脚步施以帮助。B.经过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使深圳获得非常集中的国际曝光率,也大大提升了建设的步伐。C.正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的汗水辛劳,建筑起城市,服务于社会,创造着价值,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心英雄”。D.乔布斯走了,但他诠释的创新、坚韧的精神留了下来;乔布斯精神不仅属于全人类,也属于美国苹果电脑公司。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实践证明,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________。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说,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求于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________。①我想每一个渴望能得到真知灼见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意的②卡莱尔也说过:“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③一个人的知识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④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⑤唯有勤奋者,才能在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才能不断地开拓知识领域,获得知识的酬报,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A.⑤①④②③B.①⑤②④③C.①③④②⑤D.③⑤④②①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韩傀相韩,严遂重于君,二人相害也。严遂政议直指,举韩傀之过。韩傀以之叱之于朝。严遂拔剑趋之,以救解。于是严遂惧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韩傀者。至齐,齐人或言:“轵深井里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严遂阴交于聂政,以意厚之。聂政问曰:“子欲安用我乎?”严遂曰:“吾得为役之日浅,事今薄,奚敢有请?”于是严遂乃具酒,觞聂政母前。仲子奉黄金百镒,前为聂政母寿。聂政惊,愈怪其厚,固谢严仲子。仲子固进,而聂政谢曰:“臣有老母,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旦夕得甘脆以养亲。亲供养备,义不敢当仲子之赐。”严仲子辟人,因为聂政语曰:“臣有仇,而行游诸侯众矣。然至齐,闻足下义甚高,故直进百金者,特以为夫人粗粝之费,以交足下之欢,岂敢以有求邪?”聂政曰:“臣所以降志辱身,居市井者,徒幸而养老母。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严仲子固让,聂政竟不肯受。然仲子卒备宾主之礼而去。久之,聂政母死,既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臣之所以待之至浅鲜矣,未有大功可以称者,而严仲子举百金为亲寿,我虽不受,然是深知政也。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可嘿然而止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亲不幸,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傀。傀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兵卫设,臣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具车骑壮士,以为羽翼。”政曰:“韩与卫,中间不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则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也,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辞,独行仗剑至韩。韩适有东孟之会,韩王及相皆在焉,持兵戟而卫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韩傀。韩傀走而抱哀侯,聂政刺之,兼中哀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遂以死。韩取聂政尸于市,县购之千金。久之莫知谁子。政姊闻之,曰:“弟至贤,不可爱妾之躯,灭吾弟之名,非弟意也。”乃之韩。视之曰:“勇哉!气矜之隆。是其轶贲、育而高成荆矣。今死而无名,父母既殁矣,兄弟无有,此为我故也。夫爱身不扬弟之名,吾不忍也。”乃抱尸而哭之曰:“此吾弟轵深井里聂政也。”亦自杀于尸下。晋楚齐卫闻之曰非独政之能乃其姊者亦列女也聂政之所以名施于后世者其姊不避菹醢①之诛以扬其名也。(选自《战国策》)【注释】①菹醢(zūhǎi):古代酷刑,把人剁成肉酱。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举韩傀之过过失,过错B.愈怪其厚感到奇怪C.且前日要政要求D.是其轶贲、育而高成荆矣追赶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eq\b\lc\{\rc\(\a\vs4\al\co1(韩傀以之叱之于朝,徒以亲在))B.eq\b\lc\{\rc\(\a\vs4\al\co1(严遂拔剑趋之,吾得为役之日浅))C.eq\b\lc\{\rc\(\a\vs4\al\co1(臣有仇,而行游诸侯众矣,而政独安可嘿然而止乎))D.eq\b\lc\{\rc\(\a\vs4\al\co1(严遂重于君,于是严遂乃具酒))7.下列各句,都能直接表现聂政“侠义”的一组是()(3分)①轵深井里聂政,勇敢士也②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③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④辞,独行仗剑至韩⑤自屠出肠,遂以死⑥勇哉!气矜之隆A.③④⑤B.②④⑥C.①③⑤D.②③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严遂给聂政送上百镒黄金,替聂政母亲祝寿,只是因为敬佩聂政的义气。B.怕人多出差错,聂政去刺杀韩傀的时候,谢绝了车马随从,只身一人前往。C.聂政的姐姐并不怕被弟弟牵连,最终以死来显扬弟弟侠义的名声。D.为朋友道义甘愿献身,聂政的故事体现了战国游侠“士为知己者死”的可贵精神。9.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晋楚齐卫闻之曰非独政之能乃其姊者亦列女也聂政之所以名施于后世者其姊不避菹醢之诛以扬其名也。(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于是严遂惧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韩傀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韩取聂政尸于市,县购之千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浣溪沙张元幹①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②散发到天明。【注释】①张元幹(1091-约1170),南宋词人。此词为作者晚年游览江浙一带时所作。②萧萧:头发稀疏貌。(1)这首词的上片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趣?(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下片一、二句与第三句写法的不同。(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鱼我所欲也》)(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文体形式与文学创造杨光祖优秀的作家,在一种难以克制的创作冲动中,他必须找到一个“形式”,就像大河必须找到一个承载它的河道。文学就如一条河,需要自己的河道。不同的作家,不同的作品,就需要不同的河道。一个作家,有自己独特的生命,独特的生命体悟,因此,也就需要自己独特的文体形式。而且表达不同的生命体验,也就需要不同的形式。鲁迅的小说、散文、杂文、诗歌、演讲,都那么与众不同,就因为他的生命体验的独特,他的思想的深刻,还有他为此找到的非常妥帖的形式。电影大师卓别林塑造的流浪汉形象深入人心,但他只是电影默片时代的产物。在默片时代,卓别林无疑是超人的,无人能及的。他将他哑剧的表演天才与默片时代的电影天衣无缝地完美结合,成就了流浪汉的杰出形象。可是电影很快进入了有声时代,卓别林虽然也挣扎着导演、主演了《大独裁者》等几部电影,反响也都不错,但总体看与他早期的电影已经无法相比了。因为他独创的流浪汉,就形式来说,只适合默片。鲁迅一生一直想写一部长篇小说,可最终没有动笔。我想没有找到一个“形式”,可能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如果说短篇小说是一棵树,那长篇小说就是一座森林。中国传统的长篇小说很多其实还是短篇小说的结集,如《儒林外史》,这一点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说“虽云长篇,颇同短制”,是颇中肯綮的。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只是分别以一个或几个人物为中心,其他一些人物作陪衬,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完全符合中国人散点透视的审美习惯。至于《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都是章回体,也就是属于中国文化特有的说书传统。这种传统,伸缩性特别大,可长可短。就结构来说,也远远没有达到自足的程度。《红楼梦》第一次打破了说书的程式,而且比较成功,可惜也只完成了80回,并没有完篇。“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鲁迅第一次用全新的结构奠基了中国现代小说,而且无论思想、文采、形式,至今无人超越。但在长篇小说领域,他最终一无所成。我们的很多长篇小说就其内涵来说,与一个短篇小说没有多少差别。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还是一棵树,而不是一座森林。欧美的很多长篇小说杰作,它们的结构就用的是西方交响乐的结构。在那种宗教音乐文化的影响下,他们的长篇小说结构,一般来说都是创新不断,而且比较成功。因为他们适合长河思维,而我们更适应短章思维。真正的形式,是自由的象征。庄子说“逍遥游”,一个内心不虚净,没有“坐忘”的作家,是很难真正进入“形式”,并获得一种形式感的。诺瓦利斯说,诗人即世界的创造者。一个真正的作家,是具有精神超越的人,他的眼睛并不在世俗的那个层面,他创作只是为充分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表达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中国当代作家为什么越写越粗糙,越写越没有细节了?这就是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方式出了问题。他们的写作是为“别人”或外在的一个目标,而不是出于自己内心的需要,不是为了安妥自己的灵魂。因此在写作中他们就没有耐心,也就是不“耐烦”,只是很快地从不同的写作对象上“滑”过,而丝毫不愿意停留。他们要的是悬念,是传奇,是票房,是感官刺激。真正的写作就如小孩的游戏,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是细节的玩味、重复,是不断地停留、回味,是一种彻底的忘我。前苏联作家布尔加科夫的一段话:“一个作家不论处境何等困难,都应忠于自己的原则……如果把文学用于满足自己过上更舒适、更富有的生活的需要,那么这种文学是可鄙的。”这样的作家不管如何“形式”,也只是“技术”而已,因为“形式”不“自由”,没有“结构”能力,文学作品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在这样一个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每一位有追求的作家,都应该重新思考形式问题。(选自2011年9月3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因为独特的体验与深刻的思想,鲁迅的文字才那么特别。B.卓别林无疑是超人的、无人能及的喜剧演员。C.中国传统的长篇小说很多是短篇小说的结集。D.《红楼梦》第一次打破了说书的程式,而且比较成功。E.欧美的很多长篇小说杰作,用的是西方交响乐的结构。1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个优秀的作家,常常会有对生命独特的体验,从而产生难以克制的创作冲动。B.电影进入有声时代,卓别林独创的流浪汉形象,因只适合默片,辉煌不再。C.《儒林外史》是短篇小说的结集,符合中国人散点透视的审美习惯。D.真正的写作是一种彻底的忘我,就如小孩的游戏,简单快乐,随意自由。14.根据文意,说说为什么中国的很多长篇小说“还是一棵树,而不是一座森林”。(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联系全文,当今中国作家,怎样才能真正进入“形式”,获得创作的自由?(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风吹稻浪“晨起磨钩镰,顶日割稻忙。”这是谁的诗句?描画了一幅太阳光下农人挥汗如雨的割稻图。我望见我的老父亲在星星还没隐去时,一骨碌从床上翻身坐起,走出矮房,踱到天井边的一面老墙上,摘下两把生锈的弯镰,在一块磨刀石边蹲下身子,默默磨起镰刀来。边磨边从一只面盆里用手浇一些水,洒在刀石上,便磨得更起劲——我想父亲在磨镰刀时已望见了田野里那金黄色的稻浪,像星光一样在眼前翻滚。中途,父亲还要停下磨的动作,用手轻轻探向刃口,确定镰刀已经锋利无比,便满意的随手拾起一块抹布将镰刀上的水分抹干。两把比月光还白的银镰平摆在天井里。磨镰的整个过程父亲都不动声色,但他内心里一定有浪涛在汹涌。随手摘下挂在墙角上的一顶竹笠——那竹笠已被日头晒得发白,像倒扣一只碗一样扣在白发稀疏的头顶上,便朝门外撒腿而去。我在床上听到木门重重地响了一声,我们还没起床,我想父亲已等不及了,熟透的水稻在田野呼唤他,等候他……我的家乡在鉴江下游,那片辽阔的冲积平原是著名的粮米之乡。家乡的主要作物是水稻。“六月稻禾熟,家家晒新谷”。六月,是农人最忙最辛苦的季节。六月的日子是农民用汗水叠成的。六月的炊烟总是升起得比日出还早。太阳还没爬起,女人们便已煮好了早饭。男人从铁锅里扒起两条冒着热气的番薯,便匆匆下田割稻去了。有的等不及厨房熄火,早就到田里干开了。女人做好了饭菜,便让小孩子到地头去喊大人回家,却是三番五次都不见回。也有的女人直接将饭菜挑到地头上,来个“田头宴”。饭香伴着稻香,汗水稻粒一样从头上额上直淌而下,咂在嘴巴里,分不出是菜味还是汗味。割稻是个累活。必须翘臀弯腰。腰弯久了,不但腿脚酸麻,背部疼痛,甚至直不起身来。有时身直起来了,就不想再弯下去了。翘起的臀直对着太阳,挪向那里,强烈的光线就追晒到那里,晒得屁股辣辣的痛。还有汗水,一点情面也不给,像下雨一样,专朝眼睛周围汇聚而来,像腌咸鱼一般将一双眼睛腌得睁不开。还有稻秆,那带着锯齿的叶片,时不时地扎在脖颈上和手臂上,划下一道道细痕,像虫子爬过一样痒痒的不好受。割下的稻子铺在田面上,等着脱粒。脚踏脱粒机呼隆隆地响个不停,从这边的田地传向那边的田地,那边的脱粒机也唱着同样的曲子回应,像弹奏一曲大合唱。如果稻田里汪着水,湿漉漉的满是泥浆,踩一脚就一个深坑,要用力才拔起来,就无法在水田里脱粒,就得将稻子捆成一把把,挑到晒坪上去,挑到公路边去,再脱粒。我读小学的时候,才十岁左右,就被父亲赶着下田插秧和割禾,从小就体会了劳动的艰辛。在六月的季节里,我每天白天都跟着父亲下地插秧或割禾,嫩嫩的肌肤被毒日头晒成一块黑木炭;晚上,我坐在昏暗的灯火下,将身上被太阳晒出的死皮一层一层剥下来。这是我小时候在暑假里必须干的两项活。风吹稻浪。现在我从家乡的田野上走过,从美丽富饶的鉴江平原走过,六月的稻田一片金黄,一片丰收的喜人景象。田野上处处是收割的农民。我又见到一张张弓箭一样弯向大地的腰背。坐在开着空调的车里,我已经感受不到热气,我摇下玻璃,将头伸出窗外,我在寻找一张熟悉的腰背和一把闪亮的银镰。(选自《南方周末》,有删节)16.文章画线句说“磨镰的整个过程父亲都不动声色,但他内心里一定有浪涛在汹涌”,为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请简要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请结合上下文分析文章画波浪线的两处引用,它们分别起什么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忘掉所有的奖项是所有作家最高的选择——作家莫言访谈录莫言,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自八十年代中以《红高粱家族》等一系列乡土作品享誉文坛。2011年8月,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问]现在很多人读书少或者不读书,您怎么看待当下大多数中国人不读书的现象?[答]跟我们50年代、60年代来比,现在读书少有很多原因。过去人们业余时间除了读书几乎没有什么可选择的,而现在人们社会生活丰富了,娱乐活动丰富了,读书时间被挤掉了,这是一个原因。不过现在很多阅读是在网上阅读,网上阅读应该也算阅读。[问]温家宝总理说:“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您怎么看待全民阅读与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答]不读书的国家或者不读书的民族,不敢说是愚蠢的民族,但肯定是一个留下很多遗憾的民族。书作为总结人类知识、传播人类知识的途径,应该是最便利的,也是最直接的。如果把获得知识这最方便的途径舍弃了,自然是很遗憾的。总理号召全国人民读书,肯定是考虑到国家的长久发展,也考虑到民族的复兴,毫无疑问是非常正确的。[问]您是否认同一种说法:读书改变命运?[答]读书这个含意非常广泛,业余时间读小说、读诗歌,这是一种阅读。小学生在学校里边读语文课本、历史课本,这也是一种读书。科学家要查阅资料搞研究,各行各业的专家要搞研究,要工作,也要读很多工具书,包括我们查字典,都不能说它不是读书。从这个广泛意义来讲,书不仅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而且是能改变人类的命运,书不仅决定了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而且决定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是全人类的知识水平。[问]有网民说,著名作家福克纳有他的故乡“约克纳帕塔法县”,您有您的故乡“高密”。不少作家都有一个地理意义和精神意义兼具的故乡。但您在与大江健三郎的对话中又说:“作家只有摆脱了故乡才能认识他的故乡。”该怎么理解呢?[答]福克纳是美国一名非常有名的乡土作家,他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也是建立在真实故乡的基础上半虚构的文学地理。我在后来的小说里屡屡出现高密东北乡,也有点类似于约克纳帕塔法县。文学中的故乡和作家真正的故乡是密切相关的,但又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故乡,每个人都有怀乡的情结,怀念故乡,思乡情绪是一种很高尚的情绪。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作家应该努力挖掘自己故乡的情结,但是富有地域特色的故乡生活对作家来讲也是一种限制。另外,如果一个作家老写他的故乡,那他很快会写完。为了能够持续的创作和持续不重复的创作,那故乡应该不断地拓展,这就需要作家开阔眼界,向外部学习。[问]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认为您是中国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人选,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说是中国人的一个心结,您怎么看待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作家的关系?[答]你没有太认真地写,很随意、很放松地写,也许写出一部不错的作品,个人发奋要得什么奖,是不可能写出好小说的,忘掉所有的奖项是所有作家最高的选择。大江健三郎先生对我的褒奖,我看成是一个前辈作家对后辈作家的鼓励。我个人要保持清醒头脑,每个读者也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评判一个作家最好的办法不是听别人说这个作家怎么样,而是找这个作家的书读一两本。(选自新华网,有删节)19.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根据访谈内容,谈谈你对“作家只有摆脱了故乡才能认识他的故乡”这句话的理解。(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