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解析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解析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解析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解析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一、选择题(史料实证)1.据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高原“没有逃避的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改变这一局面的是(

)A.完颜阿骨打 B.怀仁可汗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可知,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建立了蒙古政权,结束了蒙古各部分裂混乱的局面,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C项正确;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政权,排除A项;怀仁可汗是唐朝回纥首领吐迷度第六世孙别纥第一代可汗,排除B项;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元朝,定都大都,1279年,完成了全国的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历史解释)2.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称成吉思汗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伟大贡献是(

)A.统一中国B.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C.统一东北D.设立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蒙古族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B项正确;成吉思汗统一的是蒙古各部落,不是统一全国,排除A项;成吉思汗先后灭掉了西夏和金,但并没有统一整个东北,排除C项;在成吉思汗死后,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在对边疆地区进行管辖时,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排除D项。故选B项。(时空观念)3.下图所示是“蒙古统一”的相关知识结构图,其中内容正确的是(

)蒙古统一①时间:1234年②统一者:忽必烈③目的: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④影响:抹杀了民族特色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蒙古统一”和所学知识可知,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实现了统一。统一的目的是为了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蒙古统一的时间是1206年,排除A项;统一者是成吉思汗,排除B项;蒙古的统一并没有抹杀了民族特色,排除D项。故选C项。(史料实证)4.“长天飞沙壮士血在狂号,原野飞花壮士怀抱冷傲,一代天骄千秋知我名号……”这是电视剧《成吉思汗》的主题歌。“一代天骄”所属的民族是(

)A.契丹 B.女真 C.党项 D.蒙古【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一代天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与他相关的史实是统一蒙古,铁木真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被尊为“成吉思汗”,D项正确;契丹族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政权,排除A项;女真族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排除B项;党项族元昊建立西夏,排除C项。故选D项。(历史解释)5.“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酿成了歌……到处传扬你的恩德,在牧人心头铭刻……”这是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的主题歌。成吉思汗被人们传扬的“恩德”是(

)A.统一蒙古各部 B.率兵灭金 C.建立元朝 D.统一全国【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酿成了歌……到处传扬你的恩德,在牧人心头铭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蒙古牧民对成吉思汗的感念。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结束蒙古草原分裂混战局面,建立蒙古政权,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后人因此而感念他,A项正确;成吉思汗死后金国才灭亡,排除B项;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统一,排除CD项。故选A项。(唯物史观)6.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互之间为争夺人口、草场、水源、牲畜而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结束这一局面,统一草原各部落,给草原带来和平的历史事件是(

)A.铁木真统一蒙古 B.蒙古灭西夏和金C.忽必烈建立元朝 D.元灭南宋【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蒙古族杰出首领铁木真,通过十多年的战争,打败周围各部,结束混乱局面,统一蒙古草原。A项正确;蒙古灭西夏和金与统一草原无关,排除B项;忽必烈建立元朝和元灭南宋是在统一草原之后,排除CD项。故选A项。(历史解释)7.成吉思汗到蒙哥汗时期,蒙古汗国一直以生肖纪年。至某大汗继位伊始,便依据儒家经典,建“中统”年号。此后,他又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义,定“大元”为新的国号。材料中的“他”是(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忽必烈 D.努尔哈赤【答案】C【详解】据材料“至某大汗继位伊始,便依据儒家经典,建‘中统’年号。此后,他又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义,定‘大元’为新的国号。”可知,忽必烈继位伊始,便依据儒家经典,建“中统”年号,定“大元”为新的国号,C项正确;阿保机建立契丹国,排除A项;阿骨打建立金,排除B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来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排除D项。故选C项。(时空观念)8.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如图中④对应的朝代是(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答案】C【详解】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元朝建立。1368年,元朝被明朝所灭。故中④对应的朝代是元朝,C项正确;唐朝从618年到907年,排除A项;宋朝从960年到1276年,排除B项;明朝从1368年到1644年,排除D项。故选C项。(时空观念)9.将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①南宋灭亡②蒙古灭金③元朝建立④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⑤西夏灭亡⑥忽必烈继承汗位A.④②③⑤⑥① B.④⑤②⑥③① C.④⑤③②⑥① D.④⑥⑤②③①【答案】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宋灭亡的时间是1279年;蒙古灭金的时间是1234年;元朝建立的时间是1271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的时间是1206年;西夏灭亡的时间是1227年;忽必烈继承汗位的时间是1260年;因此正确顺序是④⑤②⑥③①,B项正确;其余三项排序不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家国情怀)10.在南宋初年和南宋灭亡之际,各有一位爱国英雄,他们为了捍卫中原汉族政权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们都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们是(

)A.岳飞和辛弃疾 B.陆秀夫和文天祥C.寇准和岳飞 D.岳飞和文天祥【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岳飞《满江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过零丁洋》,D项正确;辛弃疾是南宋词人,与诗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没有联系,排除A项;陆秀夫是南宋末抗元大臣,与诗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没有联系,排除B项;寇准,是北宋宰相、政治家、诗人,与诗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没有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历史解释)11.元朝的建立者是(

)A.耶律阿保机 B.成吉思汗 C.忽必烈 D.完颜阿骨打【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建立元朝,次年定都大都,C项正确;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政权,排除A项;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实现了统一,排除B项;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政权,排除D项。故选C项。(唯物史观)12.元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间的政权分立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元朝统一全国的标志是(

)A.攻灭南宋残部 B.定都大都C.攻占临安 D.忽必烈继承汗位【答案】A【详解】根据“元朝统一全国的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A项正确;1272年,元朝定都大都,排除B项;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南宋灭亡,排除C项;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排除D项。故选A项。(史料实证)13.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实行“治国安民”的方略。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据此可以说明(

)A.元朝中外交流十分频繁 B.元朝推行中原地区的制度和文化C.元朝民族矛盾比较尖锐 D.元朝对辽阔疆域进行有效的管理【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实行“治国安民”的方略。”以及忽必烈采用中原地区的方式,使用国号,可知元朝推行中原地区的制度和文化,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外交流,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元朝的民族问题,排除C项;为了治理辽阔的疆域,元朝采取行省制,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唯物史观)14.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选项中,属于史论的是(

)A.宋代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B.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C.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D.元朝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奠定基础【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元朝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奠定基础”,这是对元朝统一意义和影响的定性评价,是史论,D项正确;ABC项,均是对史实的客观陈述,是史实,排除ABC项。故选D项。二、综合题15.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疆域广阔,国力强盛。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图一“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沁园春·雪》

图二“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

图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图一人物被尊称为“成吉思汗”,他的名字叫什么?他被称为“一代天骄”的原因是什么?(2)图二人物是元世祖忽必烈,“至元”是他的年号。材料中“遂一天下”是指什么?从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说说“遂一天下”的意义。(3)图三人物是谁?你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答案】(1)名字:铁木真。原因: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2)遂一天下:元灭南宋,统一全国。意义:元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使社会走向安定,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开拓了空前辽阔的疆域,促进了中国边疆地区的发展。(3)人物:文天祥。精神: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详解】(1)名字:根据材料“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和所学知识可知,人物为成吉思汗,他的名字叫铁木真。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铁木真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了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所以,图一人物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所以,他被称为“一代天骄”的原因是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2)遂一天下:根据所学忽必烈知识可知,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所以,材料中“遂一天下”是指元灭南宋,统一全国。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可以从结束分裂,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大团结,促进了中国边疆地区的发展。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政权分立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遂一天下”的意义为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使社会走向安定,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开拓了空前辽阔的疆域,促进了中国边疆地区的发展。(3)人物: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知,人物为文天祥。精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知,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习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蒙古各部为了掠夺人口、牲畜和土地等,长期混战不休;金朝也压迫剥削蒙古各部并挑起它们之间的争斗。在这种背景下,结束纷乱战争状态、反抗金朝的压迫,成为蒙古各部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伶仃洋》材料三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把蒙古人按编制组织起来,平时生产,战时出征;又组建了一支有一万人的护卫队,还建立司法机构,创制蒙古文字。——《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四……辛卯,帝即皇帝位……丙戊,建元中统,诏曰:“……稽列圣之洪规,讲前代之定制。……法《春秋》之正始,体大《易》之乾元。”——宋濂《元史》卷四(1)根据材料一,当时的蒙古各组面临怎样的内忧外患?蒙古灭金的时间是?(2)材料二中诗歌是文天祥写于哪两个政权斗争时期?体现出诗人怎样的精神?(3)根据材料三试分析这种制度对蒙古族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4)材料四中忽必烈他采取什么样的统治制度?【答案】(1)内部各部族长期混战,外部受到金朝的剥削压迫。1234年。(2)元朝和南宋。忠贞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气节。(3)有利于增强生产能力,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促进了蒙古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了蒙古各部的统一,使蒙古族不断发展壮大。(4)忽必烈。推行中原(汉族)地区的各种统治制度和文化;推行汉化政策等。【详解】(1)内忧外患:由材料“蒙古各部为了掠夺人口、牲畜和土地等,长期混战不休”“金朝也压迫剥削蒙古各部并挑起它们之间的争斗。”可知,蒙古族面临的内忧外患分别是内部各部族长期混战,外部受到金朝的剥削压迫;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