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涉县重点达标名校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涉县重点达标名校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涉县重点达标名校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涉县重点达标名校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涉县重点达标名校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涉县重点达标名校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二战时期苏联与美国是重要的反法西斯盟友,而在战后却转瞬成为“势不两立”的敌人,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已经不再视对方为力量伙伴,而更多的是从意识形态角度来看待对方。这说明美苏关系发生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美苏失去了合作的基础 B.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C.世界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D.苏联的壮大影响了美国争霸2.“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孰是孰非,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中国为什么屡屡失败。他们确信没有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没有一种赋予民主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心理基础,是不可能真正建设和组织起‘西洋式的社会'的。”由此推断,材料中的“他们A.坚持中体西用 B.主张维新变法 C.提倡民主、科学 D.宣传马克思主义3.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A.发动南昌起义 B.创建井冈山根据地C.召开遵义会议 D.与国民党合作抗日4.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到《中华民国约法》,最本质的变化是A.改民主共和为君主立宪B.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C.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D.改“民主”为“专制”5.黑人的故乡在非洲,16世纪初开始,大批黑人背井离乡,到达美洲生活,这是因为A.为躲避部落战争逃离家乡B.美国吸引移民作为劳动力C.欧洲奴隶贩子的黑奴贸易D.美非两洲经济联系密切6.春秋战国时期,造就出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文化巨匠。以下对诸子百家思想表述正确的是()A.韩非子主张“法治",强调“法与时移” B.孔子主张“仁政”,认为“苛政猛于虎”C.墨子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D.老子主张“兼爱”,提倡视人如己,互助友爱7.某同学利用下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西汉强化监察制度C.唐朝创新中央官制D.明朝加强专制统治8.1883年年末,这个信奉“唯有最好”的人终于迎来了一生中最开心的时刻。在他的面前,他亲自设计和制造的世界上第一台立式四冲程汽油发动机正飞快地转动着。他是A.卡尔·本茨 B.亨利·福特 C.戴姆勒 D.史蒂芬逊9.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营垒,美国负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这一演说A.标志着冷战开始 B.意味着华约建立 C.终结了越南战争 D.结束了古巴导弹危机10.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而是欧洲范围的革命。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发生革命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材料中“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指的是A.争取民族独立B.完善资本主义制度C.进行技术革新D.确立资产阶级统治11.1958年,《红旗》杂志发表文章,号召成立大公社。不久,北戴河会议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随后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这充分反映了A.平均主义和“共产”风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共同愿望B.国家发展经济毫无计划和目标C.国家在发展经济时没有制定出总的路线方针和政策D.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普遍愿望12.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以下因果关系表述错误的是A.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D.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13.文艺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②高梁叶子青又青,九一八来了日本兵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14.“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己;处世尤宜:善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从材料可以看出作者推崇A.道 B.儒 C.法 D.墨15.历史陈述有时带有感情色彩,据此判断,北美人民关于独立战争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陈述的是()A.《独立宣言》发表 B.来克星顿枪声C.华盛顿出任总司令 D.萨拉托加大捷16.王斯德的《世界通史》中:“(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A.文艺复兴时期B.工业革命时期C.法国大革命时期D.俄国十月革命时期17.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8.2017年10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总书记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③科学发展观④生物进化论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19.《大英百科全书》对下图人物的评价是他“拯救了美国”。下列表述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有()①颁布了促进战争局势扭转的重要法令②采取了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的措施③率领民众瓦解和战胜了南方奴隶主的反叛④维护国家统一并使美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A.①②③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20.重大事件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发展路径,下图是哪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A.美国 B.俄国C.日本 D.英国21.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认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这一思想与下列哪一项外交思想相吻合A.独立自主 B.求同存异 C.和平共处 D.多边外交2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在对内改革的同时,又积极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是A.建立经济特区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D.开放沿海港口城市23.五四青年节是为纪念五四运动,弘扬五四精神而设立的。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要继承并弘扬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A.艰苦奋斗B.爱国主义C.开拓创新D.乐观主义24.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B.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C.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弱国无外交”,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国家实力决定了国际地位。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______》的签署,使美国在海军实力上取得了与英国并驾齐驱的地位。中国在______上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慕尼黑会议上,______不得不接受英法德意四国对自己共同宰割的《______》。26.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提出的________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在实现祖国统一问题上提出“________”的科学构想,推进了祖国的统一大业进程。27.1140年岳飞带领宋军打败金朝骑兵主力取得________的胜利,1771年10月美国大陆军在________中取得扭转战局的胜利。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伯里克利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摘自《权利法案》材料三美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如图)材料一中“我们的政治制度”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请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制度民主性的表现。依据材料二,写出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关系。该法案的颁布说明英国确立了什么政体?材料三“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体现的治国原则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认识。29.(6分)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对外交往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唐朝为最,唐朝前期:①出现了治世、盛世的局面,经济发展,②对外交往活跃,③国内民族融合,④文化辉煌等。“用事实说话”,请你列举一则史实来证明材料“对外交往活跃”这一观点。材料二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关于中国现代外交的年代尺哪一外交成就让图B中的乔冠华开怀大笑?20世纪70年代中国还取得哪些外交成就?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屈辱,中国不同时期外交有不同的结果,决定外交不同结果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三在葡萄牙人沿非洲海岸向南航行的同时,西班牙人向西进行横渡大西洋的探险。一位意大利人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带着船队驶入茫茫的大西洋,他深信穿越大西洋的航行可以到达印度。1492年8月3日,率领船队从西班牙的巴洛斯港出发,驶入茫茫的大西洋。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的一个小岛。——摘自《世界历史教学参考》材料三中的意大利人,印第安人说他是“恶魔”,欧洲人则称他为“有功之臣”。你的看法如何,并说明理由。材料四《凡尔赛和约》不过是强盗和掠夺者的条约……这不是和约,而是拿着钢刀的强盗逼迫手无寸铁的受难者接受的条约。——列宁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受难者”指的是哪个国家?中国的什么运动与《凡尔赛和约》有关?1938年,在哪次会议上,希特勒用类似的手段逼迫捷克斯洛伐克割让领土?30.(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在我)看来这些因素(美苏)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到来。——摘编自H采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材料中“红军参战”(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最终是在哪一次会议上确定的?你同意作者关于日本失败原因的分析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B【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更多的是从意识形态角度来看待对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霸主,力图称霸世界,并将社会主义苏联等力量视为称霸的主要障碍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冷战因此美苏从盟友变为对手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的冲突,选项B符合题意;美苏失去了合作的基础不是主要原因,A排除;美苏关系发生转变导致两极格局形成,C排除;D从属于A项。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信息对选项进行分析,题意涉及的是关于美苏意识形态的不同,使美苏两国利益发生冲突。2、C【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可知,这里的民主政治指的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他们确信没有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没有一种赋予民主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心理基础”指的是知识分子认为中国的问题在于国人思想观念的问题,由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探索。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张,选项C符合题意;坚持中体西用指的是洋务运动,排除A;主张维新变法指的是戊戌变法运动,排除B;宣传马克思主义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期,俄国十月革命后,排除D。故选C。3、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从幼稚走向成熟。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4、D【解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出的是主权在民的思想,而《中华民国约法》将内阁制改为总统制外,还将立法完全降为行政的附庸,实际上是袁世凯专制的思想,D符合题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A不符合题意;中华帝国不是《中华民国约法》中规定,B不符合题意;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属于现象,不是本质的变化,C不符合题意。故选D。5、C【解析】

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罪恶的“三角贸易”的经营者是从欧洲出发,到达非洲,满载大量黑人奴隶再到美洲。把奴隶卖给美洲的种植园奴隶主,然后载着金银回到欧洲。故选C。6、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B.孔子主张“仁政”,认为“苛政猛于虎”不正确的,“苛政猛于虎”是《礼记》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C.墨子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这个是不正确的,应该是老子的主张,D、老子主张“兼爱”,提倡视人如己,互助友爱,是不正确的,这是孟子的主张,只有A是正确的,韩非子主张“法治",强调“法与时移”,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所以答案选A7、C【解析】

通过观察图片,可知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故答案选C。8、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83年的时候戴姆勒和迈巴赫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立式四冲程汽油发动机,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9、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史称“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0、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了封建专制的阻碍,于是资产阶级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统治。因此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是确立资产阶级统治。故D正确。争取民族独立是美国独立战争的任务,不能体现整个世界的要求,故排除A项。当时资本主义制度还没有确立,故排除B项。技术革新是经济角度,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故选D。11、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1958年,《红旗》杂志发表文章,号召成立大公社。随后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分析选项,AB明显错误,国家在发展经济时没有制定出总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认识错误,因为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1958年总路线的指导下制定的。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促使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高潮,故选D.【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12、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符合题意,ABC项表述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3、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是1926年北伐战争的口号;高梁叶子青又青,九一八来了日本兵反映的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反映的是1934---1936年的红军长征;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反映的是1949年的渡江战役。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②③④,故D符合题意;ABC排列顺序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14、B【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己;处世尤宜:善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从材料可以看出作者推崇儒家思想。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道家主张“无为而治”,C项法家提倡“法治”,D项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5、D【解析】

依据题意分析可知,ABC项是对美国独立战争事件的陈述,不带有感情色彩,萨拉托加大捷中的“大捷”表明对胜利的一种兴奋,带有感情色彩。故选D。16、A【解析】

根据“(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强调人性反对神学束缚;追求人现世的幸福和自由。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强调人性反对神学束缚;追求人现世的幸福和自由。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7、D【解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选D。18、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故①②③正确。生物进化论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属于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近代自然科学理论,④不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9、B【解析】根据图片可知这个人物是美国总统林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林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进行了南北战争,在战争过程中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局,最终战胜南方奴隶主,获得了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扫清了又一障碍。②采取了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的措施,指的是罗斯福;④维护国家统一并使美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在美国独立战争后。故选B。20、A【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1775—1783年”,“1861—1865年”,“1929—1933年”“1941——1945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75--1783”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1861--1865”美国南北战争;“1929--1933”从美国开始经济大危机,随后席卷资本主义世界;1941年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上的军事基地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1945年日本偷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21、B【解析】

据材料中“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认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可知,这与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相吻合,1955年,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面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及与会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求“亚非国家团结共荣”之同,存“各国社会制度”之异,“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促进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B符合题意;ACD项与题干中观点不符,排除。故选择B。22、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开放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标志着对外开放的开始,经济特区的开放是对外开放的突破口。B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C项上海浦东的开发是在1990年;D项开放沿海港口城市是在1984年。所以A项符合题意,故选A。23、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因此“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是五四精神的核心,不符合题意,故选B。24、C【解析】根据题干“辛亥革命的历史性巨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巨变指的辛亥革命的一大成果,即在孙中山领导下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A项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项为五四运动,D项为国民大革命。故正确答案为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五国海军条约》巴黎和会捷克斯洛伐克《慕尼黑协定》【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为了协调战胜国之间的关系,美国倡导召开了华盛顿会议,会议签署了《五国海军条约》,使美国在海军实力上取得了与英国并驾齐驱的地位。(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9月29~30日,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和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了关于割让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意志族聚居区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四国首脑会议,史称慕尼黑会议,捷克斯洛伐克不得不接受英法德意四国对自己共同宰割的《慕尼黑协定》。2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印度、缅甸时与两国总理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点睛】理解并识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的相关史实。27、郾城大捷萨拉托加战役【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岳飞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手中收复了建康,后又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精忠报国的净胜值得我们学习。1777年,大陆军取得了萨拉托加大捷,萨拉托加大捷扭转了整个美国独立战争的战局;不仅增强了美国人民争取独立的信心,也为美国人民抗英斗争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或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2)国王的权利受议会限制;君主立宪制;(3)分权制衡(4)(答出一点即可)认识: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英美的民主政治对后世影响深远;西方的民主政治是国家稳定发展的保证;民主政治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保证社会的公平等;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是追求民主与法制的过程。【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我们的政治制度”是指古代雅典民主制度,这一制度民主性的表现主要有人民即公民掌握国家的主权,也就是伯利克里所说的政权掌握在全体人民(公民)手中,另外还可以体现为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材料二的内容体现了通过法律的形式限制国王的权力,议会是限制国王权力的主要机构;《权利法案》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是1787年宪法的内容。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国家的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国家司法大权,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4)通过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英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制的演变,以及美国联邦制的确立可以推断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是:由专制走向民主,由人治到法治。由此可以认识到: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英美的民主政治对后世影响深远;西方的民主政治是国家稳定发展的保证;民主政治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保证社会的公平等;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是追求民主与法制的过程等等。29、(1)对外交往活跃的表现是日本派遣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