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天津八中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1页
天津市天津八中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2页
天津市天津八中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3页
天津市天津八中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4页
天津市天津八中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天津八中2024年中考历史考试模拟冲刺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1850年,上海英商林塞洋行的走私规模不如别家大,该行老板上书英国领事说:“我行要和任何人一样大肆走私了。”英国领事答复到:“他们(清朝官员)对海外强国,不敢有任何公开冲突:”这说明中国A.海关主权逐渐丧失 B.半殖民地程度加深C.自然经济快速解体 D.清政府成为列强傀儡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是()A.苏格兰人民起义 B.三等级代表召开的国民议会C.制宪会议的召开 D.巴黎人民第一次武装起义3.下图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数据表,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A.农业的发展 B.城市化进程 C.战胜封建主义 D.确立对世界的统治4.民国元年至民国六年,虽经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但只不过是两场短暂的闹剧,并没有使民国中断,更没有像法国那样出现两次帝国、三次共和国的波折。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B.辛亥革命的影响C.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强大D.新文化运动兴起5.中国同盟会成立于A.美国檀香山B.武昌C.日本东京D.南京6.1888年日本学者松本三之介说:“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解决的。然而,我国开国以来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产生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此材料强调了()A.明治维新后日本近代工业快速发展B.明治维新使日本由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C.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D.日本盲目吸收外来文明的危害7.依据下图中的信息判断,该地图的标题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欧洲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欧洲C.苏联解体后的欧洲D.欧盟成员国分布图8.小明在学习完一节历史课后,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小明学习的内容是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9.“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摆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反映了A.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把持高官 B.隋朝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C.唐朝时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D.明朝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10.1931年,在美国纽约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一位教员劝一个小女孩回家吃点东西,可小女孩有气无力地说:“不行啊,我们家是轮流吃饭,今天该我妹妹。”这表明A.罗斯福新政没有效果 B.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与中国人不同C.美国即将爆发经济危机 D.经济危机使美国人民生活极其艰难11.“周围一带系沼泽地,建造住宅时,先打下1米长木桩,……其后于地梁上铺设10多厘米厚地板,……其下可用来豢养家畜。地板上为起居住室。”从材料可以推断出所反映的原始人类应该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居民12.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就,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我国航天员翟志刚乘坐载人飞船实现太空行走的是A.神舟一号 B.神舟五号 C.神舟七号 D.神舟十号13.“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反映了A.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把持高官B.隋朝时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C.唐朝时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内容D.明清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14.对如图所示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A.最早进行这一贸易的是英国人B.它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C.它为非洲输送了大量劳动力D.它给美洲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财富15.关于下列表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朝393041543.2%514852956.8%宋1124078062.9%662429637.1%A.宋朝时经济重心完成南移B.北方人口总量在逐年不断减少C.唐朝时经济重心尚未转移D.人口南迁有利于经济格局变化16.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A.已从事农业生产 B.以捕鱼狩猎为主C.住半地穴式房屋 D.会人工种植水稻17.“一个国家民族是否团结,一个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权益是不是实施了真正的保护,重要就是对他的文化和历史的重视,我们就是这样做的。”我国现代史上“这样做的”具体政策是A.西部大开发战略B.民族区域自治C.土地改革D.三大改造18.下图是法国作家布立赛写的历史著作。封面上提到的“1860:圆明园大劫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场越来越多,交通运输与对外贸易也比以前发达。但是这一时期阻碍俄国经济发展的是A.农奴制 B.资本主义制度 C.外国的殖民统治 D.黑人奴隶制20.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关于这次战争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导火线是“萨拉热窝事件”②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同盟国集团作战③著名战役有凡尔登战役④1918年德国投降,标志着大战的结束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1.民族友好与融合是我们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主流,下列不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A.文成公主入藏B.鉴真东渡C.回族的形成D.民族区域自治22.历史解释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对如图材料解释最正确的是A.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C.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D.五四运动的主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23.“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可推迟到七周岁入学。”这一规定出自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4.如图是太原出土的北齐徐显秀墓的一个壁画。小高同学发现了一个细节:“有个小哥居然背着马扎!”这是怎么回事呢?他课下了解到这个马扎在当时叫“胡床”,并搜集了一些相关文献资料。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A.内迁各族的习俗影响了汉族 B.徐显秀生活太奢华C.汉族的习俗影响了内迁各族 D.晋朝人不喜欢胡床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历史示意图有助于形成时空概念。在下面历史朝代更替示意图中,西晋应填在A.AB.BC.CD.D26.1848年《______》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917年俄国_____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2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生产组织形式从________变为大工厂。(2)使科学与技术第一次紧密结合的是________革命。(3)二战后,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人类社会由此步入________时代。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当两种各有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鸦片战争)。使英国人同中国人相接触的是商业,鸦片战争爆发前十年,商业最重要的一环是鸦片贾易,而中国竭力想取缔这一贸易,这是战争的直接原因。——张馨保《林钦差与鸦片战争》材料中的“林钦差”指的是?你是否同意材料中的观点,并简要说明。29.(6分)今年,我国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云际会,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的历史性跨越世人瞩目。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长宽比例为3:2,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四颗小星环拱在一颗大星的下面,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1949年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华丽转身。(1)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是哪次会议?材料一中“华丽转身”的标志是什么?“华丽转身”有什么历史意义?(2)“华丽转身”70年,我们的祖国走过了70年的风雨历程,留下了70年的光辉足迹。追寻足迹,完成下表。足迹制度篇会议篇人物篇思想篇统一篇典型事例三大改造②邓小平④⑤理由①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③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3)依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30.(7分)20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发展道路的不同阶段,都有一个鲜明的历史地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1)据材料一,“改革开放”是由哪一会议开启的?请结合所学知识,“三大历史性事件”成为“里程碑”的理由。材料二:这是镌刻在40年奋斗征程上的一个个“改革印记”﹣﹣小岗“包干到户”、深圳“先行探路”、海南“最大特区”、浦东“开发开放”、雄安“未来之城”……这些地标串联在一起,勾勒出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坚实足印,展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从改革地标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2018年5月23日南方日报(2)小岗“包干到户”之后哪一制度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深圳“先行探路”、海南“最大特区”、浦东“开发开放”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什么特点?(3)请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40年改革开放“坚实足印”的特点。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B【解析】

依据题干1850年,……走私……他们(清朝官员)对海外强国,不敢有任何公开冲突:”和结合所学知识,这反映了清朝政府对英商走私的妥协和退让,从本质上说明了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海关主权逐渐丧失,A选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出自然经济快速解体,英商走私不能使自然经济快速解体,C选项不符合题意;《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列强傀儡,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2、A【解析】根据题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640年为镇压苏格兰人民,英国国王查理一世重开议会以筹集军费,此举揭开革命序幕;B项与法国大革命有关,C项也属于法国大革命,D项也是发生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故正确答案为A。3、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最先开始于棉纺织业。英国人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1840年前后,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使大量人口涌入城市,推动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CD在工业革命前就已经完成,A明显错误。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4、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故A、C两项说法错误:新文化运动在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因此袁世凯称帝张助复辟都不得人心,很快都以失败告终,故B符合题意;AC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5、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政党,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6、D【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我国开国以来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产生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强调了日本盲目学习西方文明,破坏了国民的性格,虚饰国家的文明。阐明了日本盲目吸收外来文明的危害,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题干材料无关,不合题意,故选择D。7、A【解析】

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他们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三国同盟由德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组成。三国协约由俄国、英国和法国组成。据此可知地图的标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欧洲。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8、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光武中兴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所以小明学习的内容是东汉时期的内容,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ABD选项排除。9、D【解析】

依据题干“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摆头,便道是圣门高弟。……”,结合所学知识,明清科举制度采取八股取士,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八股文就是指文章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八股取士造成很多读书人只会死记硬背,而不讲求真才实学。因此材料实际上反映的是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弊端,D正确,ABC排除。故选D。10、D【解析】试题分析:罗斯福新政开始于1933年,A错;材料中没有体现B和C,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轮流吃饭”,说明在经济危机时期美国人民生活极其艰难。考点:1929年一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点评: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1929年一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11、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描述,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房屋结构属于干栏式房屋,干栏式建筑是是河姆渡居民的房屋,北京人和山顶动人居住在山洞中,半坡居民的房子是半地穴式的,故选C。12、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翟志刚实现了太空行走。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3、D【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可知与八股取士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把科举制度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专制制度。明代的科举制度规定,科考的考题要从四书、五经的文句中摘取;文章的结构要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俗称八股文。八股取士制度把知识分子束缚在四书五经和程朱理学之中,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D。14、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奴隶贸易的认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是三角贸易。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从事罪恶的奴隶贸易。最早进行这一贸易的是葡萄牙人,英国人是后来居上。因此A错误;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但是使欧洲积累了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因此B正确,C错误。三角贸易使美洲获得了劳动力,但它给美洲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财富的说法错误。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血腥的资本积累15、D【解析】

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故A说法错误;B.根据题干中的表格可以看出,表格数据体现的是人口户数,没有体现北方人口总量在逐年下降,故B说法错误;C.唐朝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故C说法错误;D.根据题干中的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北方多战乱,北方人口开始南移,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了南移的趋势,唐朝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局面,所以人口南迁有利于经济格局的变化,故D表述正确。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6、A【解析】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五六千年的半坡人是原始农耕的代表,他们会使用石铲,石刀进行农业生产,会种植粟,能够使用石磨盘给谷物加工,这些表明,半坡人已经从事农业生产,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7、B【解析】

根据材料“一个国家民族是否团结,一个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权益是不是实施了真正的保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它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故B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8、B【解析】

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于1856年,英法联军在1860年闯入北京的圆明园,抢走了中国大量的珍贵文物,后又火烧圆明园。故选B。19、A【解析】

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出现了严重危机,农奴暴动此起彼伏,严重威胁着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为摆脱农奴制危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迫进行了改革。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场越来越多,交通运输与对外贸易也比以前发达。但是这一时期阻碍俄国经济发展的是农奴制,A正确;BCD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A。20、B【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前在欧洲形成了两个军事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它们疯狂扩军备战,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1914年,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挑起战争,一战爆发;一战是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共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1918年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①③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一战爆发后,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望风使舵,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②错误,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点睛】排列组合型选择题,简单的解答方式就是用排除法,根据所学知识,从所给的选项中找出“错误”的排除,即可得出答案。据所学,一战爆发后,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望风使舵,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②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即可答案。21、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鉴真东渡体现的是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不属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主流,B项符合题意;ACD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主流的事件,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22、A【解析】

根据所学和题干“五四群众运动”可知,题干强调的是“群众运动”,也即它的广泛的群众基础,故A符合题意;题干中是强调群众基础,没有涉及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只是把群众运动和上层社会力量对比,没有提到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和主力的变化,故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23、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C。24、A【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灵帝、洛阳贵族,在当时均是汉族代表,他们使用“胡床”,说明内迁各族的习俗影响了汉族,故A符合题意;题干是说徐显秀的生活也受到了少数民族的影响,不是说他生活奢华,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是说,内迁各族的习俗影响了汉族,故C不符合题意;晋朝也喜欢胡床,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B【解析】

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与蜀国和吴国并立的国家是三国时期的魏国,A项排除;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完成短暂统一的是西晋,B项符合题意;十六国时期,南方的政权是东晋,C项排除;与北朝并立的是南朝,,D项排除;故选B。26、共产党宣言十月革命【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发表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27、手工工场第二次工业信息【解析】

(1)18世纪末期,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纺纱机,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机器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到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是技术工人的创造,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重大进步,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运用于生产,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这时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相结合。(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林则徐(2)认为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中英两国文化相互冲突。掩盖了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市场的根本目的。【解析】

(1)根据所学可知:鸦片贸易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2)根据所学可知:1840年左右,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开始寻求更大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林则徐销烟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贸易,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决心。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对中国的战争,以打开中国市场。因此可知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侵略性的。【点睛】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29、(1)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2)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或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十一届三中全会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⑤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或港澳回归(3)原因: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解析】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1949年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华丽转身”可知,“华丽转身”的标志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2)①依据所学可知,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