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流花园小区景观方案设计6100字(论文)】_第1页
【名流花园小区景观方案设计6100字(论文)】_第2页
【名流花园小区景观方案设计6100字(论文)】_第3页
【名流花园小区景观方案设计6100字(论文)】_第4页
【名流花园小区景观方案设计61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内容摘要 名流花园小区景观方案设计内容摘要:社区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因此小区景观设计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建筑的居住环境和住宅小区的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本文以名流花园小区为例的现状分析,使用现代造景手法,将“和”与“谐”的内涵融入名流花园小区的景观设计中,并对该小区的景观规划的项目概括、设计原则、交通组织设计、功能分区、植物景观设计、景观小品布局、水景景观设计、植物照明等进行阐述,结合多方面设计为名流花园小区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并分析小区景观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关键词:名流花园小区;景观设计;景观规划前言在现代城市景观空间中,景观主题公园、商业步行街、城市景观广场,一系列的景观空间,以满足城市户外休闲景观空间的需求。经济的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的收入和经济购买力,人民的生活环境的住宅区有很大提高的要求,而且还促进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的房地产。人们不仅考虑住宅的舒适性,更要关注居住小区是否有着优美和谐的景观环境,是一个宜人的居住环境。本文将针对以名流花园小区为例,分析小区景观设计,为对今后的小区景观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选题来源与调研名流花园小区总用地面积7.48hm2,总建筑面积26.14万m2,为居住公建混合用地,容积率为2.95,包括数栋板式高层住宅、沿街综合多层商业区和小区配建公建。这个小区是无车的小区。所有车一率从西边地下停车场进。东西各邻有一条交通干线(图1)。二、设计过程与结果(一)设计理念名流花园小区在整体道路设计上以曲折自然式的道路为主。再通过一些设计手法来进行居住小区空间秩序的设计,比如采用:藏、漏、借景的手法。在表面上,以“庭院深深、小桥流水”的景观造景来体现小区的整体风格搭配的协调,并衬托出建筑风格特征。在文化内涵上,通过一些景观小品比如景墙等融入山西太原杏花岭当地的一些文化内涵,让居民内心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得到精神上的一种回归。(二)设计准备第一,首先在写作之前,对该小区进行实地的考察。以便于更好的进行作品设计。第二,根据小区现目前的阶段的存在的一些景观问题进行分析(三)设计实践名流花园小区道路路面宽8m,两侧种植行道树,设置中央绿化岛,起到分流的作用。人户道路路面宽3m,结合布置停车场地。绿化步行道路面宽2m,结合名流花园小区绿化布置,串联不同层次的绿化,线型自由、曲折有致。除建筑入口前的宅前小路外,该方案还布置了宅间小路、景观小路。宅前小路采取同样的规范,尺度感良好。宅间小路主要为宅间的绿化提供服务,为连接车行路与绿化空间作为纽带。小路平面形状多为曲折婉转,营造一种心旷神怡、曲径通幽之感,不仅适合小区内居民休闲、散步,更能丰富空间层次,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图2)。(四)设计结果名流花园小区内部的总体景观布局根据建筑住宅所在的位置进行合理的布局。名流花园小区在东部设置为居住小区的主入口,由于高差的原因,此处设计为台地式的入口广场作为景观节点。西面紧邻交通道路,也是地下停车场的入口,所有车一率从西边地下停车场进。但是东西各邻有一条交通干线,也是为了方便有车一族的居民方便回家,在此处设置为居住小区的主入口。西侧作为小区的侧入口,在小区的西侧和东侧外围作为商业区,配置树池和座椅供居民和游客休息[1]。该小区按照景观分区大致分为十个区:主入口、岗亭、会所前广场、地库入口、主题花坛、特设主体雕塑水景、阳光活动草坪、特色塔楼、特色喷水景墙、综合活动广场、老人、儿童或活动区、趣味小径、秘密花园、特色景观廊架、活力运动区、品茗对弈花园、风情商业街、车行入口、商业文化广场(图3)。1.主入口名流花园小区以亲水平台、节点休闲广场为主,在亲水平台上设置成户主们休闲散步的主要场所,体现出强烈的现代感与创新精神,与后面背景疏林组合成为一景,这样的设置也形成了良好的休闲场所。2.会所前广场会所前广场的设计是为了让整体空间有一个丰富的层次感,并且在何种这个空间里有,儿童、小孩、大妈们可以组建自己的小团队进行聊天、玩游戏、下棋等,而场景则是通过采用组景、借景、透景等组景手法,营造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整体意境设计,并为该小区塑造相关的风格[2]。3.阳光活动草坪阳光活动草坪主要通过假喷水、植物、风车所形成的面积不大但功能丰富的景观组成。它不仅可以为名流花园小区增添绿色、吸烟滞尘,还可以供居民坐卧赏玩,为休闲娱乐创造不同的空间氛围。在这里有邻里交往的凉亭和座椅,可供夏日乘凉和冬天观景。在蜿蜒自然的原路一侧,有种类繁多、花色各异的诱人的花丛,四季变幻季相丰富,蝴蝶、蜜蜂忙忙碌碌,徜徉在花径中,仿佛置身在大自然中,路边设园椅,可以小憩、赏景、看书、交谈。4.特色喷水景墙名流花园小区布置大面积的活动场地,结合特色喷水景墙进行设计,活动场地中心设置动态水体引入特色喷水景墙进行设计,满足人们赏景、开展亲水活动和集体活动的需要,创造了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的丰富的水景观。5.特色景观廊架名流花园小区的门廊景观的中间是有一个U处釆用修剪式的红叶石楠和灌木球,而两侧都是面采用高大浓郁常绿的乔木和落叶乔木进行搭配作为背景,形成入U处的一个点睛之笔。随之进入小区内部,一个大型阶梯式楼梯中间围绕着一个圆形的花坛,使得景观视线豁然开朗,形成一个简洁、大气的中央景观。两边用深褐色的木头材质做了门廊,同时也给周围的生态效益取得了一定效果,方便周围植被的灌溉,整体给人一种高端的真实体验[3]。6.活动运动区活动运动区在小区的左侧一块空地建立了一个篮球场,要与老年休闲区有一段的距离,并且该区能够为平时上班的一些青年人或者是学生们提供娱乐的场所。在儿童区域有儿童滑滑梯其主要是为了给儿童提供娱乐为主,以作为该区域的主景,同时,为了考虑儿童的安全措施,该场地采用的是一个塑胶垫作为保护,并在旁边布置了一些休闲座椅。在为孩子提供看管的同时,能为小孩、老人提供了一个可以共同休闲娱乐的亲子乐园。该区域的植物配置上色彩搭配鲜艳为主,为了给该区域的景观主题相搭配,给儿童在心理上照成暗示,能激起儿童对户外的向往,并搭配观花观果的树种,并使儿童引起好奇,营造一种动感清新的空间。7.品茗对弈花园品茗对弈花园在名流花园小区的南侧一个安静的角落,建立了一和亭台的休闲场所,主要是为了老年人平时在一起切磋棋艺或者是聊天,能让老人们增加他们之间的交流感情。8.植物景观设计本方案采用规则式和自然式相结合的植物配置手法。该项目采用了改下几种植物种植模式:孤植、对植、列植、丛植和群植这几种模式,在植物配置时,注意到了开花乔木和常绿乔木的结合,注意观花、观叶、观枝的树种之间的合理搭配组合,通过对比互衬的手法以及植物动静的组合来进行设计。追求在同一种寻求变化,选用不同高度的植物,层次分明的搭配,突出主题,利用丰富的背景创造出优美的林冠线[4]。9.景观小品布局1.功能性:名流花园小区内部是以主要的两条景观视线廊道为基础,五个主要景观节点和五个次要景观节点视线相互交错,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景观层次空间,名流花园小区的小品设计分布情况是沿着小区的主要景观轴线来进行穿插安排。在主要的景观轴线上能满足居民景观视线观赏性需求,同时能够为居民提供休憩游乐的景观小品。在主道路旁边分别设置了景观亭和花架供居民休憩和观赏,并在每栋住宅周边都设置了不同类型的功能小品。比如,在北边和南边的住宅楼分别都设置了方便居民健身的健身设施。在住宅在相邻的地方设置了邻里空间、林荫广场等开阔空间,让居民有足够的空间去进行户外交友活动。2.安全性:名流花园小区的景观不仅在能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应该更加注意老人、小孩的安全措施。在主入口处的台阶处设计时,为了考虑到老人及残疾人的行动不便,设置了自动扶手电梯。在童真天地里,为了防止小孩在玩耍是摔倒造成受伤,设置了塑胶垫来减缓受伤程度。3.水景景观设计:第一,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水景设计体现对人的关怀、尊重,营造出亲水、赏水、听水、戏水的场所,重视水景的舒适性,创造多样的亲水空间,调动人的参与性。充分考虑人的行为特征,满足人的基本生理和心理需求,体现人性化设计的理念。第二,生态,设计的主旋律。从单一的表象设计转向和谐机理设计,名流花园小区水景较小的空间尺度局限了其生态作用,但也为居民提供了生态的体验,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设置人工水景、构建生态驳岸、提高水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等生态设计手法[5]。第三,文化与艺术设计的融合。自然水景是人文景观的依托,人文景观又是自然水景的灵魂,自然水景和人文景观的融合[9]。第四,体现地域特色,注重文脉传承。具有地方特色,结合名流花园小区所处的地理环境条件、充分融合本土的地域特色、风土文化特征,体现基底自然风貌和本土乡韵。体现、尊重、保护地方文化,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及原有的文化与人文历史沉淀下来的审美情趣。10.植物照明由于名流花园小区的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多种,为了能让居民在夜晚能观赏到植物枝叶形态。对于孤植的植物采用了孤点草坪射照明,来体现植物的枝干美。对于群落组合的植物群组,利用草坪灯的照明,可以体现植物的群冠美[10]。同时,草坪灯还可以对道路照明有辅助作用,亮度较为适中,结合照明灯来进行氛围渲染。名流花园小区的水体景观分为静水和动水的两个方面。在静水区域,泳池底部安装水底照明,可以突出泳池的形状,同时也可以考虑其安全。和附近的静态水体采用水上照明和水底照明相互搭配,既可以折射出水体波光粼粼的水面的闪烁的效果,又能与周围的植物景观的草坪灯的运用,营造出一种静谧舒适和谐的气氛。名流花园小区动态水景处,由于假山跌水本身就有景观性,在进行水景照明的考虑到灯具的位置应该具有隐蔽性,通过暗埋在假山后面的出水口,既可以观赏到水体的流动的形状,也可以在夜晚观赏到假山的形态美[11]。灯光采用比较柔和的暖色灯光营造出别样的氛围[6]。名流花园小区的小品和景观节点采用装饰灯和地埋灯相互交错搭配进行设计。在名流花园小区的台阶入口处采用地埋灯对花坛进行灯光布置,同时方便夜晚居民在回家的时候能看清楚台阶,以免摔倒。在景观节点处,采用地埋灯上射式照明,可以能清楚的观看到晚上的整个节点的景观。在名流花园小区内的亭、花架、木栈道、桥等大型景观小品采用重点照明,把小品景观细节可以清楚的在夜间呈现,同时,采用不同颜色的灯光颜色综合照明,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夜间景观效果。(五)设计图列图1总平面图图2交通组织图

图3功能分区图图4阳光活动草坪(六)发展方向1.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进一步深入和细化,人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分离,使人们意识到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重要性,更渴望回归自然,怀念里弄、胡同那种富有人情味的社区生活。如科中华坊,就是在传统建筑空间格局、人文景观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营造传统江南小区景观风格,从而唤起了人们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同时这也是充分尊重历史、文化而成功开发的典范。以人为本的“人”其范畴包括社会的人、历史的人、文化的人、生物的人、不同阶层的人和不同地域的人等等。也就是说景观设计只有在充分尊重自然、历史、文化和地域的基础上结合不同阶层人的生理与审美需求,才能体现设计以人为本理念的真正内涵[14]。2.景观设计突出文脉的延续性崇尚历史和文化是近年来小区环境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小区的策划和规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小区环境作为城市人类居住的空间,也是小区文化的凝聚地与承载点;因此在小区环境的规划设计中要认识到文化特征对于小区居民健康、高尚情操培育的重要性。而营造小区环境的文化氛围,在具体规划设计中,应注重小区所在地域自然环境及地方建筑景观的特征;挖掘、提炼和发扬小区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在规划中予以体现。同时,还要注意到小区环境文化构成的丰富性、延续性与多元性,使小区环境具有高层次的文化品位与特色。如中华坊建筑符号语言、空间形态、色彩等方面继承了传统民居文化的精髓而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好评[7]。3.环境景观的艺术性向多元化发展随着设计师们的日益成熟,盲目模仿、抄袭现象逐渐趋少;小区环境设计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方便、健康与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要为人所用。尽可能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实现人与景观有机融合。如亲地空间可以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亲水空间,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硬软景观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亲绿空间环境;而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的合理安排,可以培养儿童友好、合作、冒险的精神,创造良好的亲子空间[15]。四、设计总结与体会小区作为人们在工作之外接触最多的场所,其景观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景观设计的一些手法,对名流花园小区景观规划的项目概括、设计原则、交通组织设计、功能分区、植物景观设计、景观小品布局、水景景观设计、植物照明等进行阐述,结合多方面设计为名流花园小区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并分析小区景观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不仅实现对名流花园小区景观的视觉延续,也对城市的生态人文环境起到健康的作用。

参考文献[1]潘彦潔.商洛市龟山公园景观、园路改造设计研究[J].价值工程,2016,(33):199-202.[2]樊蕊.老公园景观提升改造设计探讨——以西安市莲湖公园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6,(05):154-155+220.[3]杨艳丽,王直,赵颖,王荣霞,孙恩志.驻马店市森林公园景观改造设计步骤探讨[J].绿色科技,2016,(03):81-82.[4]贺亚川.郑州市五一公园景观改造设计[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5,(07):545-553.[5]李园园,王庆斌.废弃场地的主题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以废弃铁路的主题公园改造为例[J].艺术科技,2014,(12):193-194.[6]潘珏.城市滨河公园景观改造设计探讨[J].现代园艺,2014,(20):99.[7]陈伟.湖南邵阳市城南公园景观改造规划设计[J].现代园艺,2013,(16):81-82.[8]高文芳.城市公园景观改造规划设计初探——以2012年迎泽公园提质改造设计为例[J].山西林业科技,2012,(03):63-64.[9]王尧英.城市公园改造设计中融入地方文化——以“闲林镇方家山公园景观提升改造工程”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1,(07):89-91.[10]代彦满,陈玉琴.三门峡市陕州公园景观改造设计构思[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27-30.[11]姚成丽,楚方君.长春市滨河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J].网络财富,2015,(19):182-183.[12]关延明,李周华.沈阳市中山公园景观改造规划设计——兼谈对老公园改造的思考[J].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2014,(04):11-13.[13]GozvadaD.Characteristicsofmodernlandscapearchitectureanditseducation[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