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藤野先生教案_第1页
第6课 藤野先生教案_第2页
第6课 藤野先生教案_第3页
第6课 藤野先生教案_第4页
第6课 藤野先生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藤野先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件和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德育目标):体会鲁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内容和主题。2.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本文叙事线索。教学难点: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件和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2.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1.新课导入忆及老师,三味书屋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先生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而在日本仙台医专留学时遇到的藤野先生,则如日后鲁迅在回忆中所说的:“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2.学习目标(1)掌握本文重点生字词和本文背景。(2)把握文章内容和主题。(3)理清作者思路。二、学1.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紹本文写于1926年,回忆的是1902-1906年作者过马留学的时的生活片段。当时的中国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己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中就有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魯迅报者寻求就过道路的心总到日本水学。2.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1902年4月到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准备毕业回国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1906年弃医从文,想以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于是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详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并写出《文化偏至论》等一系列论文。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加人光复公。1909年8月,日本回国。1926年10月12日,离别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鲁迅于厦门大学写作此文。3.为划线字注音,解词释义。绯红()发髻()解剖()落第()不逊()托辞()标致()诘责()杳无消息()油光可鉴()抑扬顿挫()深恶痛疾():厌悉而痛恨到极点。物以稀为贵:物品稀少就显得其珍贵。三、教目标导学: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快速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文中所写事件变换了几次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明确: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我离开仙台之后2.以“我”的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在东京第二部分(4-34):在仙台第三部分(35-37):离开仙台3.在这些地方,作者分别写了哪些人?哪些事?四、练为划线字注音,解词释义。绯红()发髻()解剖()落第()不逊()托辞()标致()诘责()第二课时一、导1.新课导入复习导入2.学习目标(1)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情感。(2)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件和的写法。(3)品析语言,感受作者情感。二、学与教目标导学一:细节探究,体悟情感细节探究:这篇文章题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而是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还写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是否偏题?带着问题探究,首先精读1—3段,思考:1.作者为什么说“东京也无非是这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并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无非”一词写出了作者对东京的厌恶。2.作者写了东京哪些让他厌恶的人与事?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鲁迅为什么厌恶“清国留学生”?鲁迅去日本留学的目的: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鲁迅是爱国的,希望通过留学学习知识,救国救民。这些“清国留学生”置国家危亡于不顾,白天逛公园,晚上学跳舞,打着“维新”的旗号,却又不学无术,思想腐朽,忠君保皇,所以鲁迅厌恶他们。3.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作者为什么着重写“清国留学生”的辫子?留着辫子,不肯剪掉,说明他们效忠清王朝,是思想腐朽的保皇党。辫子盘在头顶,又说明他们在追求时髦,显示自己是“维新派”。总之,不伦不类,是蛇鼠两端的两面派。4.在东京这一部分并没有写藤野先生,是否离题?明确:没有离题,这部分内容有个两个作用:(1)交代离开东京的原因,引出与藤野先生的交往;(2)表现自己的爱国之情。目标导学二:品析语言1.阅读第1段,按照下面的提示赏析语言:(1)“形成一座富士山”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比喻,有讽刺意味。(2)“标致”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原意是漂亮,这里是反语,用于讽刺,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鄙视和反感。(3)删去“成群结队”和“实在”好不好?不好。“成群结队”表示“清国留学生”逛公园、赏樱花的人很多;“实在”对“标致”起强调作用。删去后削弱了讽刺的力量。2.第2段句子“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中的“精通时事”是什么意思?了解许多无聊的事,讽刺“清国留学生”不务正业。文章前两段,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麻木不仁、不思进取、缺乏民族自尊心。四、练1.本文写的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个典型事例是?(1)(2)(3)(4)2.这些事例分别表现滕野先生的思想品质是?(1)(2)(3)(4)第三课时一、导1.新课导入复习导入2.学习目标(1)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本文叙事线索。(2)体悟作者情感。(3)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件和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二、学与教目标导学一:细节探究,体悟情感1.读课文第二部分:去仙台思考:去仙台途中的哪两个地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暮里、水户为什么会特别提到“日暮里”和“水户”这个地名,反映了什么?“日暮里”这个地名引起了作者对“日暮乡关何处是”(唐崔颢《黄鹤楼》诗句)的联想,引发了思乡之情。而且当时清政府的时局就像“日落”(暮即落日),反映的是对清政府无能的失望之情。作者正是为拯救灾难深重的祖国到日本、到仙台的,所以20年后还记得这个触发自己忧国之思的地名。记得“水户”,是由于这里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朱舜水反抗满清,百折不挠……鲁迅一向崇拜他的人格”(许寿裳语)。沿途只记得这两个地方,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作者对这两个地名印象深刻,体现了他浓浓的爱国之情。2.读课文“在仙台”相关语段,思考(1)到仙台后“我”受到了怎样的优待?明确: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2)说说你对“大概物依稀为贵罢”这一段话的理解。对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留学生给予特殊待遇,反映了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而作者却把这些善意统统推断为“物以稀为贵”,从作者看来,他感受到的不全是尊重,这里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内心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还有浓浓的“爱国之情”。(3)写这件事与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写自己受优待的目的是表现一般日本人民的友好,为藤野先生的形象做陪衬。这是“正衬”。目标导学二:细节探究,分析形象1.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耳闻目睹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是如何塑造藤野先生的形象的?明确:耳闻的藤野先生是位“穿衣太模胡”“会忘记带领结”的形象,是个不讲究的人。目睹的藤野先生是一位“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有“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的先生。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简单勾勒出藤野先生生活简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2.默读11-23段,说说这部分写了“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几个典型事件,并说说它们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哪些精神品质。3.作者是如何塑造藤野先生的形象的?(1)语言描写:例如:“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体现了他的认真负责,关爱学生。(2)神态、语言描写:例如: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没有这回事。”体现了藤野先生的热情诚恳,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4.作者是如何评价藤野先生的?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看法。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示例: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待人诚恳热情、对学生严格要求、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学者。正是因为藤野先生具有如此高贵的品质,以公正之心对待作者,关心作者,给作者以鼓励和真诚的帮助,并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作者,因而在作者眼里和心里,他是伟大的。5.在仙台遇到藤野先生这么好的老师,不论从学习和情感的角度,“我”都应该留在仙台继续学医,可后来为什么改变了学医的志向呢?①匿名信事件;②看电影事件这两件事促使“我”离开仙台,离开藤野先生,也表现了“我”的爱国之情。而这些“爱国青年”的行为对表现藤野先生的品质起到了反衬作用。目标导学三:品读语句,体会感情1.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成绩了”这句话的情感。“中国是弱国”与“中国人是低能儿”并无因果关系,作者却在此处用了关联词“所以”,并用“当然”加以强调,一方面揭示其荒谬,表达弱国国民的辛酸;另一方面作为反语,深沉地表达了作者的满腔义愤。2.朗读“离开仙台”部分,思考:(1)文章最后一段与藤野先生有关的事有两件,但是这一段是否也能体现鲁迅的爱国之情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是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作者决心以笔作刀枪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光明的中国继续奋斗。这种把与藤野先生的深情厚谊和作者的爱国思想融合在一起,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斗争融合在一起的结尾,概括了全文中心,深化了主题,加强了文章的战斗性。(2)“良心发现”“正人君子”分别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良心发现”:是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了触动;“正人君子”:指那些为军阀政客等统治阶级服务而又自命为“正人君子”的反动御用文人。这里运用了“反语”的修辞。艺术特点1.本文写了很多看似与藤野先生无关的内容,但其实都与藤野先生和“我”的爱国之情有关,并未偏题,因为它的叙事都是有线索串联的,请你找出本文的线索。(1)作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这是一条叙事线索,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思念与感激”之情。(2)“我”的爱国之情,这是一条情感线索,处处体现作者爱国之情。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处处有“我”。2.你从作者对藤野先生的刻画中,学到了哪些好的写作方法?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②叙事应该有详略;③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语言;④可以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刻画人物。三、练结合鲁迅的《自题小像》,体会作者浓浓的爱国之情,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200字)。课堂小结《藤野先生》这篇回忆散文,记叙了作者留学日本时的生活片断。文章赞扬了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直、热诚、认真负责,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深沉的怀念之情,并表述了作者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和要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全篇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作业布置必做:1.下列形似字的注音、组词正确的是()A.缀zhuì(点缀)辍chuò(辍学)啜chuó(啜泣)掇duō(拾掇)B.籁lài(天籁)癞lài(抵癞)赖lài(依赖)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