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43讲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选择题1.某学者认为,周爵与秦爵在宏观上“确实存在着密切关系”,秦爵“承袭了‘爵’的形式,用作个人品位,其上辐辏着优厚权益,具有确定社会身份的功能”。这表明先秦时期“秦爵”(D)A.维护了周天子崇高地位B.构建起统一的国家观念C.有利于血缘关系的强化D.显示出浓厚的贵族气息[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秦爵承袭了“爵”的形式,具有确定社会身份的功能,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秦爵存在浓厚的贵族色彩,具有贵族政治的痕迹,故选D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秦爵根据军功授爵,与国家观念、血缘关系无关,排除B、C两项。2.汉武帝在位53年,共任命丞相、御史大夫正副枢臣29人,其中真正称得上儒家的只有公孙弘、倪宽两人,其他为外戚、功臣、郡守、商人和诸子学者等。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D)A.选官制度发生变化B.不断调整中枢权力机构C.独尊儒术流于形式D.采取博采众长的人才观[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汉武帝时期的高官出身呈现多样化特征,说明其采取博采众长的人才观,D项正确;当时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并未发生变化,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枢机构的调整,排除B项;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排除。3.下图为《通典·职官六》中关于御史的记载。这些记载反映出秦汉时期御史的设置(B)御史之名,周官有之,盖掌赞书而授法令。战国时亦有御史,秦、赵渑池之会,各命书其事,又淳于髡谓齐王曰“御史在后”,则皆记事之职。秦汉为纠察之任。A.进一步完备了中枢机构B.在传承基础上进行创新C.促进了监察体系的完善D.增强了古代制度的多变性[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周代就有了御史的设置,但秦汉时期的御史职责已经转变为监察,这说明御史的设置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B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对中枢机构的完备,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了御史职责的变化,不能说明监察体系的完善,更不能体现古代制度的多变性,排除C、D两项。4.两汉时期,朝廷令公卿举奏反映地方官吏为政善恶的民间歌谣,作为官吏升黜的重要依据。这反映出汉代(B)A.民间歌谣决定官员升迁B.政府注重对官吏的多重监督C.政出多门导致社会动荡D.考课制度避免了主观随意性[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代的民间歌谣也可以作为评价官吏的依据之一,说明当时政府监督官吏的手段多样,B项正确;民间歌谣是重要依据,但不是由民间歌谣决定官员升迁,排除A项;“政出多门”无从体现,排除C项;D项说法无从体现,排除。5.魏晋时期,“清”是选拔官员的重要标准。南北朝时期,“清简”“清淡”“清远”这些概念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文学评论。据统计,“清”字在《文赋》中使用7次,在《文心雕龙》中使用48次,在《诗品》中使用17次。据此可知当时(D)A.实行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B.民族交融不断深入发展C.文学创作出现了新的形式D.选官观念影响人们审美[解析]根据材料“‘清’是选拔官员的重要标准”“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文学评论”等信息可知,“清”原先被用于九品中正制下的人物品质,后来这一用语开始在文学评论领域被广泛使用,这表明选官观念影响人们的审美意识,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对各种文化的态度,“兼收并蓄”由材料无法得出,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民族交融,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选官标准对文学评论的影响,而非文学形式的创新,排除C项。6.下表是唐代科举考试策问的部分试题描述。据此可知,唐朝科举考试(A)社会现象试题描述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成为唐代政治的棘手问题主考官元结在策问《问进士》中说,“其策安出,子其昌言”中唐以后,魏晋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被打破进士考试时,考生须针对这一现象分析其中的原因780年实行两税法后,唐代社会出现“钱重物轻”的现象李翱在《进士策问二道》中要求考生提出具体的对策A.命题遵循经世致用原则B.选才标准趋向公平合理C.士族子弟的仕途被阻断D.有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庶族地主势力的蓬勃兴起,唐代政治面貌焕然一新,适应这一历史变化的科举考试,命题注重实用,基本上遵循经世致用这一原则,材料中考试的内容都涉及社会现象和社会弊病,以此来判定考生的知识面、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故选A项;材料主旨是强调考试的命题原则崇尚实用,B、D两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故排除;考试并未阻断士族子弟的入仕道路,排除C项。7.(2024·济南)下图呈现的是西晋至北宋出身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的比例。这反映了(A)A.统治基础的扩大 B.崇尚教育的思想C.儒家思想是主流 D.重文抑武之风气[解析]根据图表可知,西晋至北宋平民子弟在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持续增加。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变化主要归功于科举制的实行,科举制不注重家世门第,而是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使平民子弟通过考试可以进入仕途,大大提高了平民子弟在官员中的比例,这有利于扩大封建王朝的统治础,A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西晋至北宋时期官员中寒门出身的子弟所占比重越来越高,据材料无法得出这一时期崇尚教育,排除B项;C项说法符合题干时段的史实,但是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主要反映了西晋至北宋时期官员中寒门出身的子弟所占比重越来越高,据所学可知,这主要和科举制的实行导致统治基础扩大有关,据材料无法得出当时重文抑武的社会风气,排除D项。8.武则天时,设立“知匦使”,“匦(铜柜)凡四面,东曰延恩,西曰申冤,南曰招谏,北曰通玄”,“以受理冤滞诉状”,常由谏议大夫、补阙、拾遗负责。武则天创立的投匦制度,类似于今天的信访和举报制度。武则天此举(C)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B.推动了人才选拔改革C.发展了国家监察管理制度D.削弱了中枢机关权力[解析]根据材料“以受理冤滞诉状”和“信访和举报制度”可知,“知匦使”主要负责监察官员和向皇帝提出建议,故选C项;“知匦使”并不负责管理地方,故排除A项;投匦制度是一种监察和谏议制度,不是选官制度,故排除B项;投匦制度不会削弱中枢机关权力,故排除D项。9.清初山西道御史季振宜建议停止考满,认为就京官而言,尚书以下大员,按品升补,与考满无关;堂属关系,难以破除情面,考核钻营。就地方官而言,考满致使地方各级衙门考核层层盘剥。季振宜建议废除考满的原因是(D)A.与选官制度相矛盾B.与监察机构的职能重叠C.朝廷派系斗争严重D.制度本身运行效能低下[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季振宜认为,在当时的考满制度下,尚书以下大员的升补与考满无关,地方上被层层盘剥,由此可见,考满制度本身在运行上存在问题,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选官制度,不能看出考满与选官制度矛盾,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监察机构,不能反映考满与监察机构职能重叠,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朝廷派系斗争,排除C项。10.1903年,清政府出版的《蒙学体操教科书》是中国首部具有近代意义的体育教科书,其序言:“智可以发事物之秘,德可以律社会之情……虽然运用智德,仍视其躯干何如,无躯干则其效不显。”据此可知,清政府(A)A.扩大传统教育范畴 B.启动了近代教育改革C.掀起体育救国思潮 D.引入了西方教育思想[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清政府对德智培养的重视,更注重体育的培养,这扩大了传统的教育范畴,A项正确;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揭开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排除B项;材料与体育救国思潮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西方教育思想的引入,排除D项。11.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明确提出中央机关必须有三分之一的职位用于招考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此后,基层工作经历逐渐成为公务员考录的一道“门槛”。这一举措有利于(A)A.提高公务员综合素质B.扩大公务员考录的范围C.贯彻平等竞争的原则D.优化基层公务员的选拔[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国家公务员考试重视基层经验,这显然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A项正确;该措施不利于扩大公务员考录范围,排除B项;材料与“贯彻平等竞争原则”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材料与“优化基层公务员选拔”的说法无关,排除D项。12.(2024·滨州)19世纪的英国文官皆为终身制,任期有法律保障,这种职业上的独立性,能够使他们立场居中,秉公执法,取得公众的合作与支持,而非为一党派效力,这比起过去的“国王恩赐制”和“政党分肥制”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据此可知,文官制度(D)A.抑制了政党参与政治的热情B.体现了公平正义的选拔标准C.终结了国家政局的周期动荡D.促进了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文官职业上的独立性,能够使他们立场居中,而非为一党派效力,不依附于某个政党,利于秉公办事,19世纪英国文官制度文官终身任职保证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英国的文官制度使得文官不随政党斗争而变动,保证其中立性、稳定性和专业性,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水平,D项正确;英国文官在各政党之间保持中立,对政党参政的积极性影响并不大,A项错误;材料仅涉及英国文官制度的规定,未体现其选拔标准,B项错误;“终结了国家政局的周期动荡”说法绝对化,C项错误。13.下表为美国公务员制度的演变情况(部分)。这一制度的演变(C)建国初期按资历进行晋升19世纪30年代以党派关系分配政府职务19世纪末以功绩制为核心进行改革A.反映出三权分立体制的完善B.保证了政府的清廉C.提高了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D.削弱了总统的权力[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从建国初到19世纪末美国公务员晋升从以资历到以功绩制为依据,这有利于激发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C项正确;A、D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保证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14.有学者把英国大臣与文官关系比喻成“丈夫与妻子的关系”。大臣像丈夫,虽然由他们做出决定,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技术和经验,使他们在一些具体事务面前无能为力。这时,像家庭主妇一样,文官参与决策并处理具体事务就顺理成章。据材料可知(C)A.文官群体逐渐成为权力中心B.英国君主立宪制走向成熟C.文官群体对大臣形成了制衡D.大臣和文官党派利益一致[解析]根据材料“大臣像丈夫,虽然由他们做出决定……像家庭主妇一样,文官参与决策并处理具体事务就顺理成章”,可以看出大臣“像丈夫”,掌握决定权,但缺乏足够的信息、技术和经验,因此需要文官来处理具体事务,说明两者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关系,C项正确;英国的国家权力中心仍是议会,排除A项;仅从大臣和文官的关系,无法得出君主立宪制的状况,排除B项;文官并非党派,且“利益一致”表述绝对,排除D项。15.下表是一战末期和二战后英国文官分类的调整措施。由此可以得出二战后文官分类的最大变化是(B)一战末期二战后行政级(若干职级)与大学毕业程度相当行政人员行政、执行,办事员、助理办事员和勤杂人员一等书记级与高中毕业程度相当专业人员法律、统计等二等书记级与初中毕业程度相当女书记级与初中毕业程度相当A.等级结构同教育制度相结合B.英国文官的分类更加专业化C.文官分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D.行政在文官系统中地位重要[解析]由材料可知,一战期间文官分类按级别,而二战后文官分类是按“行政人员”“专业人员”,体现专业化管理,故B项正确;A项是一战时期的特征,不是变化,故排除;C项由材料不能体现,排除;D项是相同点,不是变化,故排除。16.(2024·邯郸)20世纪初,美国政治学家古德诺指出,“必须把分别承担这两种功能(政治和行政)的机构在法律上分开”,使政治官员的职位随政治选举或政治任命而更换,而行政官员的职位则保持相对稳定。据此判断,古德诺主张(B)A.权力的分立与制衡 B.文官保持政治中立C.建立中央集权政治 D.约束政党政治行为[解析]由材料中“政治官员的职位随政治选举或政治任命而更换,行政官员的职位则保持相对稳定”可知,行政官员即事务官(文官)不因政治官员(政务官)的更换而更换,而是保持相对稳定,这说明古德诺主张文官在政治上保持中立,B项正确;材料中并非强调政治和行政权力的制衡,排除A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强调的是文官在政治上保持中立,不涉及中央集权政治,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对政治官员行为的约束,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7.有学者在研究上海市党政干部教育时使用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央苏区干部教育三级系统比较项党员干部教育苏维埃干部教育各种职业教育师范教育初级党员训练班苏维埃干部训练班短期职业学校小学教员训练班短期师范学校中级党员干部训练班政治学校职业学校初级师范学校中央农业学校高尔基戏剧学校高级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苏维埃大学—中央列宁师范学校——摘编自《中国教育年鉴》材料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上海市委市政府为了全面提高各级党政干部的理论水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对党政干部的理论教育。干部学校教育方法中引进了苏联的“习明纳尔”教学法,即课堂讨论制。具体地讲,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有计划、有重点、有领导的课堂讨论。这与不经过准备且无领导的小组讨论是大有不同的。1953—1956年,上海市党委先后开办了11所高级党校、中级党校和初级党校,分别轮训中共上海区委委员以上的各级党政干部。与此同时,各级政府机关还分别抽调相应的干部到各类专业干校中去参加学习。仅1953年到1955年底,从各级党校毕业的干部就有25300多人。——摘编自《上海党建文献选编》材料三上海组织机关干部下厂、下乡参加劳动,转变作风。如图为1963年6月,南汇县300多名机关干部下乡参加三夏劳动。(1)说明材料一对研究“上海市党政干部教育”的史料价值。(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以“上海市党政干部教育”为主题的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实清晰,叙述准确)[答案](1)史料价值:材料一选自《中国教育年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组织编纂的资料性工具书,可信度高。材料一采用历史比较研究法,总结了中央苏区党政干部教育情况,关注到了党政干部教育的延续性,为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上海市党政干部的教育提供了研究基础。(2)示例:上海市党政干部教育成效显著。为适应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经济的需要,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对党政干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发行租赁合同范本
- 犯罪悬疑剧剧组人员合同
- 2024年山东专用:解除婚姻关系协议3篇
- 建筑施工劳务合同:学校建设协议
- 电力工程采购施工合同
- 城市建筑改造合同协议书内容
- 体育赛事监制合作协议模板
- 食品营养专家管理方案
- 农业电力供应与设备管理
- 工作证印刷承诺书
- 研究生报名登记表
- LY/T 1953-2011自然保护区设施标识规范
- JJF 1159-2006四极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校准规范
- 国际市场营销PPT
- 第二章第三节职业工效学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习作《学习改写》教学设计
- 基因治疗课件最新版
- 2023年苏州太仓临港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2年云南大理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选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冲刺卷V(3套)答案详解
- 企业财产保险基础知识
- 《反对邪教崇尚科学》主题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