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二、四、五单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庄子哲学中的重要关系。庄子的《养生主》不仅牵涉与知识领域、现实实践等相关的思考,还寄寓了庄子对宇宙流行及生命价值的理解,内容丰富,意蕴深远。在道家思想体系中,天人观念的生成是宇宙论乃至于人生论的基础,天人关系理论构成了道家学派哲学思辨中的重要部分。《老子》第二十五章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已经体现出相当清晰的天人逻辑关系。郭象注《庄子》时提出“故天者,万物之总名也”。这就是说,庄子对“天”这一概念的使用首先是自然意义上的,表明天与客观物质世界紧密相关,是自然事物的总称。在《养生主》中,庄子充分肯定了天人分属于不同的范畴,应当给予区别:“‘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可见,庄子在此对天与人做出了明确划分,天人相分于是构成了庄子养生学说的逻辑起点。在庄子看来,天人之分是必须承认的客观事实。不仅如此,天是人的存在根据,甚至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人的因素。此处,天与人之别集中体现为自然天成与人事造作之别。“天与”“人与”一句的关键逻辑在于,无论是提问者还是回答者,都将天与人并列而谈,认为二者是两个不同的因素。回答者则进一步在天与人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认为人事与天道之间存在着包含关系,反映于人身的结果其实仍然是天之作用,展现出庄子天人相分的基本观点。概言之,庄子对天人之间差异性的强调,既是想以此确立起天人相分的基本逻辑,也是为论证天相对于人的优先性做理论上的说明与奠基。庄子在延续并发展老子生成论的基础之上,在养生思想中进一步确立了“依乎天理”、以人顺天的实践准则。在《养生主》中,这套实践准则集中体现在“庖丁解牛”的著名寓言中。“庖丁解牛”表面上是庄子对解牛技艺的阐述,实则意在触及身处复杂万象中的人调适自身、安身立命的根本。经由“解牛”意象的隐喻,可以清晰看到庄子将作为实践活动的“技”与“道”联系起来,寻求二者的相通之处,“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道的根本特征是自然无为,在运行中表现出合规律而又合目的,因此带有主观创造性的“技”也必须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唯此实践活动才能成为自由的创造性活动,这就是庄子的理论落脚点所在。这便是寓言结尾处文惠君由此所悟之道的实质:正是通过庖丁之“技”,悟得“养生”之“道”,“依乎天理”是其中的线索和关键。故此可以认为庖丁解牛乃是庄子对养生之法的形象喻示,养生的根本方法是顺应自然。反之,若不尊重客观规律,就无法进入自由的境地。人的自由的获得在于主观精神与客观规律相一致。就养生问题而言所带来的启示是,唯有明确天人之别,并顺着自然的理路,将其作为常法,才是养生的可能路径。庄子对“保身全生”的重视在《养生主》首章中便有体现。其提出“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体现出庄子在生命实践领域的核心追求。在庄子看来,“保身”“全生”“养亲”“尽年”是养生的四个重要层次,四者的达成必须以“缘督以为经”作为必要前提。“督”,即人体之“中”;“尽年”,指尽天命之年,即生命实现自然意义上的完成状态。人就与自然规律发生联系,天人关系在此构成了个人生命成立的必要基础。人在宇宙间生存则必然与外部世界产生交互,无法仅仅困圈于一身,而是要适应天地宇宙的法则。人就算达到自身的极限,也仍然无法超越天地之无穷。庄子站在道家天人和谐的立场,提倡人须超越自身的有限性,用更为广大的、无限的观点去理解宇宙,避免因走极端而危及生命的存在。而人性的存在和超越,首先必须落实在“全生”“安命”的层面。在此基础上的“全生”“安命”不仅仅是求得生命的保全,还强调精神的齐全和完好,即天人之间的和谐。庄子认为,如果能忘记世俗荣辱观念,就不会有心为善以求名利,也不会有心为恶遭受刑法,自然也就能实现保全身躯、护全天性、奉养双亲、享尽天年等目的。人作为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时时刻刻、无法避免地参与着与天地万物的沟通,因此天人和谐必然是成就完满生命的基础,是经由养生而达到自由之境的必然条件。《养生主》篇以“秦失吊老聃”之喻作结,从“安时”“处顺”两个角度说明天人之道的相通性。寓言的主要内容为,老聃死后其好友秦失来吊,却只哭了三声,有人因此责怪他对朋友没有感情。庄子借秦失之口对其养生学说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这就是说,老聃是应时而生,应时而死此乃顺天之理。若不能够洞明这一点,反而执着、局限于其中,则是逃避自然、违背实情的行为亦即“遁天之刑”,古时称为逃避自然的刑法。推而扩之,视生死如一的态度,是能够体悟天道并与之为一的具体表现。在此,庄子引入其养生思想中的重要结论:“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这就是说,安心适时地顺应变化,哀乐的情绪便不能侵入心中。庄子人天合一的境界追求更明确地体现在“薪尽火传”的比喻中。“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这就是说,烛薪一定有烧完之时,火种却可以传递下去;虽然形体逝去,精神却可长存,实现价值的延续和超越。“薪火之传”最重要的启示在于,养生之道重在精神而不在形体,这也正是上达天道、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契机。(摘编自李闫如玉《〈庄子·养生主〉中的天人之思》)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道家思想认为,天人关系的生成论是宇宙论、人生论的基础,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庄子对天人关系做了清晰的阐释。B.庄子延续、发展了老子的天人关系的生成论,并确立了“依乎天理”以人顺天的实践准则,体现了庄子对天人关系的深入思考。C.庄子借“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喻示养生之法,即带有主观创造性的“技”要顺应自然规律的“道”,以求得延年益寿,福泽绵延,D.庄子重视“保身全生”,在生命实践领域追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他认为这四点是养生的重要层次和终极目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庄子认为天与人属于不同的范畴,强调天人之间的差异性,老子的观点与他完全相反。B.庄子认为,人要进入自由之境,就要使主观精神与客观规律相一致,尊重客观规律。C.庄子认为,反映在人身的结果其实是天的作用,人的极限是无法超越天地的无穷的。D.《养生主》中“秦失吊老聃”的故事阐释了视生死如一、体悟天道并与之为一的思想。3.下列选项,最符合材料中“天人关系”的内涵的一项是()(3分)A.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B.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C.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D.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4.下列选项,对“养生之道”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养生主》就养生问题给人们带来启示,明确天人之别、顺应自然是养生的好方法。B.庄子认为,通过养生可以达到自由之境,养生指生命的保全和精神的完好,要天人和谐。C.庄子的养生之道重形体更重精神,形体会逝去,但精神可长存,价值可延续、超越。D.《养生主》借寓言故事的形式讨论了养生之道,寄寓了庄子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和思考。5.《庄子·秋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楚王派使者带着重金去聘请庄子,庄子以神龟做比喻,问使者:神龟是愿意死后被放在庙堂上祭祀呢,还是愿意在泥涂里拖着尾巴活着?使者说:愿意在泥涂里拖着尾巴活着。于是庄子说:请回吧,我将在泥涂中拖着尾巴活着。请结合材料,说说你对这个故事的理解。(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渔歌唱晚张子影碧海金波,夕阳耀目,白鸥帆影,渔歌缭绕。2023年的秋天,我来到了广东汕尾。晴空丽日,清风旖旎,三角梅姹紫嫣红。一天下午,我房间的门被人轻轻敲响,打开门的瞬间,我眼前一亮。五个衣饰鲜艳的女子站在门前,个头高矮错落,年纪长幼不同,她们一身渔女装扮,穿着自家织制的蓝白双色相间的戏服,领口袖头缀着精致刺绣。①姑娘们明眸皓齿,像五朵美丽的鲜花,将整个房间都照亮了。她们都是汕尾渔歌队的队员,刚刚排练结束,听说从北京来了作家,就一起过来,邀请我去看她们晚上庆祝丰收节的文艺演出。那是难忘的一晚。在海边临时搭起的简易舞台上,一群穿着渔家彩衣的女子,载歌载舞。她们的歌声,仿佛带着海水的味道,时而悠扬深情如微波荡漾,时而粗犷狂放如惊涛骇浪,此起彼伏,宛若天籁,在深邃幽蓝的夜空久久回响。这群唱歌的渔家女子中,就有下午来房间找我的那几位,②她们是一家人四代同台,最年长的曾祖母八十多岁,最小的曾外孙女,年仅六岁。汕尾渔歌,俗称“瓯船歌”,是分布于广东汕尾的疍家渔民世代口耳相传的古老民歌,与广州咸水歌、客家山歌并称广东三大民歌。汕尾渔歌,被誉为海洋音乐的“活化石”。2014年,汕尾渔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汕尾渔歌何时起源,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专家们的研究也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汕尾渔歌来自海上生活的疍民。汕尾自古为闽粤水陆交通要道,疍民居住在水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之前。当地海域辽阔,海岸线绵延漫长,疍家人以船为家,以海为生,凭借交错纵横的水道,溯河进退,出海劳作,不论是嫁娶还是往来,都在风推浪涌的舟楫间进行。开门见水色,闭户闻涛声,疍家人彼此的交流主要通过歌声,他们用歌声互通信息,表达情意,驱散寂寞,激励精神。情有所感,心有所动,迎风踏浪间,且吟且颂,皆发成歌,所谓“来航去舶,擢歌相闻”。久而久之,渔歌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表达。元、明时期,汕尾渔歌在沿海地区被广为流传,大约在清代时,渔歌传唱达到鼎盛。这一点,从清初学者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中可见一斑:“疍人亦喜唱歌。婚夕两舟相合,男歌胜则牵女衣过舟也。”这段描述生动有趣,可见那时适龄男子在婚娶时,除了家世、出身、体力和捕鱼技艺,能唱善歌是另一个重要加分项目。我国有辽阔的海域,渔歌也有广泛的分布,且风格多样。例如,分布在舟山群岛一带的东海渔歌,以大连、烟台为主要分布区域的渤海渔歌,旋律简洁,曲调奔放,音域高亢,多用于协调统一劳动的节奏,类似劳动号子。③汕尾渔歌则与其他地区的渔歌不同,它旋律柔美,曲调婉转,以缠绵抒情见长,美妙动人。那个夜晚,在海浪声与点点渔火中,我听着渔歌,熟悉的旋律在耳畔回响,一些模糊的面容渐次浮现,令人恍若隔世。沿着绵长弯曲的海岸漫步,面对辽阔的大海,我不得不感叹,汕尾渔歌的产生,真是得天独厚。在汕尾采访期间,我听到了许多关于汕尾渔歌的奇闻趣事。早期的渔歌并没有文字记录,只在疍家渔民中靠口传心授、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趣事:一位来自省城的专业音乐人,为了搜集和记录渔歌来到汕尾,某日夜晚,他偶然遇到一户人家娶亲。疍家人嫁娶新娘是半夜出门,祖母、母亲等家中的成年女性,倚门送嫁,为女儿唱“叮咛歌”,教导女儿出嫁后要勤劳贤德。音乐人听到这缠绵悱恻的歌曲大为感动可苦于自己的外人身份,不得已只好躲在船下偷听偷记,却被前来接亲的男方当成了偷鱼贼。误会很快解除,渔哥渔女们没想到,他们世代传唱的渔歌,竟然是了不起的音乐“活化石”。那晚,船头船尾上高挂的大红灯笼格外喜庆,新郎、新娘欣喜异常,当然,他们的渔歌也唱得特别酣畅淋漓。提及汕尾渔歌,就不能不提渔歌队。1958年,汕尾新港渔歌队在作曲家施明新、“汕尾渔歌王”黄琛等音乐工作者的建议和指导下成立,这是一支自发组织起来的业余队伍,成员全是纯粹的疍家渔人,她们定时排练,定时学习,还经常去外地交流演出。1960年,广东省举办全省业余文艺汇演,一群身穿蓝白两种色块相间的大襟衫、梳着发髻别着银头钗的渔家女子站上舞台,别具一格的观感和天籁般的歌声令人耳目一新。一曲终了所有观众都情不自禁地起立鼓掌。这是汕尾渔歌队第一次走出汕尾。2018年,“渔歌里说——我唱渔歌给党听”汕尾渔歌晋京专场展演举行,徐圆目、钟献元夫妇携儿子、孙女一家三代以新港渔歌队队员的身份登上舞台,与百余名渔民歌手一起,用渔歌演绎了一幅疍家的民俗风情画卷,汕尾渔歌出圈了。④汕尾是一片古老丰饶的土地,也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里是海陆丰农民运动的发源地全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全国十三个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这片土地镌刻着革命历史的红色印记,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汕尾渔歌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如何把一种地方性的文化变为能够被更大范围的人们接受的文化,如何在传承与创新中守护好传统文化,并从中提炼出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汕尾人做出了值得重视的努力。如今,汕尾渔歌已逐渐走向全国,甚至影响到海外,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正在重新焕发青春,显示出它独特的魅力。虽已离开汕尾多日,但那些伴着海浪涛声的歌曲,还一直在我心中回响。(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一、二段景物描写明媚优美,为全文奠定了愉悦的感情基调,也与汕尾渔歌的优美动听相得益彰。B.文章插入对汕尾渔歌的介绍,使内容更为丰富,让读者对汕尾渔歌的由来、发展等有更为清晰完整的认识。C.文章标题“渔歌唱晚”化用王勃《滕王阁序》“渔舟唱晚”一句,与汕尾渔歌相应,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D.文章在描述汕尾渔歌时,对其队员进行了群体描写及个体刻画,突出了他们对渔歌的热爱,人物形象鲜明。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①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既赞美了姑娘们美丽的外表,也赞美了她们如鲜花般的青春活力。B.句子②中“一家人”“四代同台”“八十多岁”“年仅六岁”以数字的方式体现了汕尾渔歌的传承。C.句子③将汕尾渔歌与其他地区的渔歌做比较,突出了汕尾渔歌的优势,点明它成为“非遗”的原因。D.句子④直接点明汕尾是一个历史悠久,革命文化丰富的地方,这为汕尾渔歌的创作提供了资源。8.文章结尾说,“我”离开汕尾多日,但汕尾渔歌“还一直在我心中回响”,如何理解这句话?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5分)9.为了推广汕尾渔歌,使之早日走向全国,汕尾某学校小组拟写一个跨媒介宣传推广方案。假如你是小组成员之一,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写出你的推广方案要点。(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祚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以此故不大工,然亦足自辞解。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汝见萧、曹、张、陈诸公侯,吾同时人,倍年于汝者,皆拜。并语于汝诸弟。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相累其余诸儿皆足自立哀此儿犹小也。(选自《古文苑·手敕太子书》,有删改)材料二: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子房、萧何、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注]其民,世世无有所与。”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欢,道旧故为笑乐。十余日,高祖欲去,沛父兄固请留高祖。高祖曰:“吾人众多,父兄不能给。”乃去。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高祖复留止,张饮三日。沛父兄皆顿首曰:“沛幸得复,丰未复,唯陛下哀怜之。”高祖曰:“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注]复,免除(赋税徭役)。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吾得疾A遂困B以如意C母子相累D其余E诸儿皆足F自立G哀此儿H犹小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践祚,文中指古代帝王新即位,升宗庙东阶以主祭。B.是,文中指对、正确,与“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中的“是”意思不同。C.无所,可译为“没有……的”,与“财物无所取”(《鸿门宴》)中的“无所”意思相同。D.比,文中指等同,与“比及三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比”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是汉高祖刘邦病危时以父亲和帝王的身份对儿子的谆谆告诫。B.年轻时的高祖不愿跟着家里做生产之事,做亭长时喜好喝酒和美色。C.高祖攻城略地能与天下共享,贤才谋士能充分利用,所以能够一统天下。D.高祖心系沛县和丰邑,主动免除两地的赋税徭役,百姓们感恩戴德。13.将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4分)(2)乃去。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4分)14.帝王因其身份的特殊,往往表现出严肃不可亲近之感,这两则材料却呈现出了汉高祖刘邦与此不同的一面。请结合材料进行具体分析。(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国殇行①

刘克庄官军半夜血战来,平明军中收遗骸。埋时先剥身上甲,标成丛家高崔嵬。姓名虚挂阵亡籍,家寒无俸②孤无泽。呜呼诸将官日穹③,岂知万鬼号阴风![注]①国殇:指为国牺牲的人。诗人看到南宋朝廷偏安于江南一隅,边疆战士浴血奋战却遭遇不公,遂有感而作此诗。②俸:根据南宋诏令,战死者的遗族可享有一笔“军赏”。③穹:高。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二句从宋朝大军出师作战败北、撤军还营写起,起笔便营造了一种悲壮的气氛。B.第三、四句写掩埋遗体之前先剥下战士们身上的铠甲,“先”字直斥将帅重物不重人。C.第五、六句着一“虚”字,写出阵亡战士的妻儿老小得不到任何报酬抚恤的悲惨现状。D.这首七言律诗截取宋军“血战”之后的几个典型画面,看似纯属客观叙述,却形象鲜明。16.结尾两句饱含了诗人浓郁而沉痛有力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______”一句可以看出子路性格直率,“______”一句传神地表现了子路说完自己的理想后孔子的反应。(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以消除弟子顾虑,让弟子们畅所欲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设想他去治理国家三年后,取得的成果是“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最近,一位网友用美声唱法翻唱各种流行歌曲的短视频走红网络,最高单曲播放量突破1.6亿次,引起全网关注。就常理而言,阳春白雪似乎和下里巴人“势不两立”,除非下里巴人能够在绵延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升级,最后跻身阳春白雪之列。可下里巴人转化为阳春白雪,往往又是以失去大量受众为代价的,这仿佛已是艺术史上一条

的定律。当然,艺术发展的规律并非一成不变,它无时无刻都受时代和科技的影响下。在如今这个短视频时代,雅俗之间的隔离墙正在慢慢消解,取而代之的是“雅俗共屏”。以上述网友为代表的一批有情怀、懂艺术更懂互联网的“后浪”们,正努力推动高雅艺术放下“高冷”的身段,并让其逐渐在大众中“走热”。从艺术学理论的角度看,“雅俗之辨”无非是“叫好与叫座”这一对“老冤家”的矛盾使然。放眼当下,“俗”在很大程度上由互联网上的流量所决定,虽然“叫座”,但质量难免

当来自民间的“俗”从“通俗”沦为“庸俗”甚至“低俗”“丑俗”时,当然会激起舆论场上的反对之声这样的“俗”,会一下子掉落到审美“鄙视链”的最底端,这是我们应努力提防并极力反对的。因此,“雅”艺术如果能在短视频时代介入通俗艺术的传播,阻止其滑向“低俗”“丑俗”,当然是一件功德无量之事从技术上看,该网友用美声演唱大家

的流行歌曲,这也符合艺术传播的一般规律。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20.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加点词语“后浪”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C.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D.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手握“金刚钻”,就不会受制于人。打破他人的技术封锁,

。我们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把创新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锚定关键核心技术,须下一番苦功夫。我们不能因为掌握了95%的技术就沾沾自喜,更应高度重视

。开展科技攻关,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需要把各方力量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大幅提升体系化能力。如此,方能不断塑造竞争新优势。也要看到,点燃科技创新的引擎,

。上海一些企业给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允许研发团队在科研上多些尝试。尊重规律,鼓励探索,宽容失败,让创新链上的主体敢于承担风险、勇于试错,有助于更好激发创新的内生动力。就此而言,应着力强化对科研的全方位保障,积极创造各方面条件,推动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做研究,更好实现个人价值,永葆创新激情。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买、讨不来的。”语意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有些传统艺术、传统手艺逐渐走向没落,比如戏曲、打铁等。有人说,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现象,我们要顺其自然,将其淘汰;但也有人说,传统艺术传统手艺蕴含着古人的智慧,我们应将其传承下去,加以创新,使之焕发新光彩。对此,你怎么看呢?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观点。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B(A项,“庄子对天人关系做了清晰的阐释”错误,应该是老子对天人关系做了清晰的阐释C项,“以求得延年益寿,福泽绵延”错误,应该是以达到自由之境,进行自由的创造性的活动。D项,他认为这四点是养生的“终极目的”,无中生有)2.A(“老子的观点与他完全相反”错误,根据原文“庄子在延续并发展老子生成论的基础之上”可见老子的观点与庄子的观点并非完全相反,且文中并没有提到老子是否强调天人之间的差异性)3.B(A项,意思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B项,意思是太阳升起时就下地干活儿,太阳下山了就返家休息,无拘无束地生活在天地之间,心中的快意只有我自身能够领会。B项符合“天人关系”中人要顺应自然规律的内涵。C项,意思是腐朽的东西可以转化为新奇的东西,新奇的东西也可以转化为腐朽的东西。D项,意思是小鸟在树上,只不过占有一根树枝;鼹鼠喝河水,也不过喝满肚子)4.C(“庄子的养生之道重形体更重精神”错误,原文是“养生之道重在精神而不在形体”)5.①庄子认为,养生的根本方法是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庄子拒绝楚王聘请的行为,体现了庄子追求自由、不愿局限于朝政的思想。②庄子重视“保身全生”,追求“尽年”。庄子以神龟为喻,表达了人如果忘记世俗荣辱、功名利禄,就能保全身躯、尽享天年的思想。③庄子不仅追求生命的保全,还强调精神的齐全和完好。庄子以神龟为喻,拒绝楚王的聘请,顺应内心的需求,成就了自我精神的完好。(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得分)6.D(“对其队员进行了群体描写及个体刻画”分析有误,文中没有对队员进行个体刻画)7.C(“突出了汕尾渔歌的优势,点明它成为‘非遗’的原因”错误,应该是“突出了汕尾渔歌的特点”,而且这也不是汕尾渔歌成为“非遗”的原因)8.①汕尾渔歌与其他地区的渔歌不同,它旋律柔美,曲调婉转,以缠绵抒情见长,美妙动人,让“我”对汕尾渔歌难以忘怀。②汕尾的革命文化、历史文化和许多关于汕尾渔歌的奇闻趣事,使汕尾渔歌内涵丰富,让“我”对汕尾渔歌难以忘怀。③汕尾渔歌这种地方性的文化能够被更大范围的人们接受,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典例,让“我”对汕尾渔歌难以忘怀。(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5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得分)9.①以年轻人为主要推广对象。汕尾渔歌旋律柔美,曲调婉转,抒情缠绵,美妙动人,是汕尾年轻男女表情达意的传统方式。以年轻人为主要推广对象,有利于汕尾渔歌的传播。②以短视频为主要推广方式。以汕尾美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以汕尾渔民为主角拍摄一段短视频。视频中渔民们穿戴着民族服饰,用歌声互通信息,展示当地的风土人情。③以网络平台为主要推广途径。网络传播速度快,汕尾渔歌别具特色,内涵丰富,能够快速吸引全国各地的网络用户的注意力。所以,可以在多个网络平台推广汕尾渔歌。(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得分)10.BDG[(原文标点)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相累,其余诸儿皆足自立,哀此儿犹小也]11.D(“意思相同”分析有误,“比及三年”中的“比”意为“等到”)12.D[“主动免除两地的赋税徭役”理解有误,主动免除的是沛县的赋税徭役,后经过沛县父老的坚决请求,高祖才一并答应丰邑(免除赋税徭役)的要求]13.(1)把老朋友和父老子弟都请来一起纵情畅饮,挑选沛中一百二十名儿童,教他们唱歌。(关键点“悉”“纵酒”“发”每点1分,大意1分)(2)于是离开沛县。这天,沛县城里全空了,百姓都赶到城西来敬献(酒食)。(关键点“去”“之”“献”每点1分,大意1分)14.①真实坦荡的个性:反思自己对读书的态度,做亭长时率性不羁。②慈爱深情的父亲形象:教导儿子勤勉读书,关爱幼弟。③仁爱重情的故土之子:还乡告慰父老乡亲,免除乡土的赋税。(每点1分,答对两点即可给满分)【参考译文】材料一:我生逢乱世,正赶上秦朝焚书坑儒,禁止百姓读书求学,我很开心,因为我一直都认为读书没什么用处。直到登基,我才明白读书是为了让人了解先贤开创道德、学问的意图。回想以前的所作所为,实在有很多不对的地方。我平生没有认真学习过写文章,不过是通过读书问字了解一些而已。因此文章写得不大工整,但还算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思。现在看你写的文章,还不如我。你应当勤奋学习,每次呈上的奏议都应该自己写,不要让人代笔。萧何、曹参、张良、陈平他们,都是和我同一辈的公侯,岁数比你都大上一倍有余,你见到他们一定要依礼下拜。另外你也要把这些话转告给你的弟弟们。我一病不起,唯有把如意母子托付给你。我其他的儿子都可以自立了,只是可怜如意这个孩子,他还太小了。材料二:高祖,是沛郡丰邑县中阳里人。常有大的志向,不愿干一般人从事的生产劳动。到了壮年,被试用做小吏,当泗水的亭长,官府中的小吏没有不被他欺侮的。喜好喝酒和美色。高祖在洛阳南宫摆设酒宴。高祖说:“列侯和各位将领,你们不能瞒我,都要说真心话。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为什么呢?项羽之所以失去天下,又是因为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所攻下的地方就分封给他们,跟天下人同享利益。而项羽却妒贤嫉能,对有功的人进行伤害,对有才能的人随便怀疑,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高祖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子房(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个人,都是杰出的人物啊,我会运用他们(的能力),这就是我能夺取天下的原因。”高祖回京途中,路过沛县时,停留下来。在沛宫置备酒席,把老朋友和父老子弟都请来一起纵情畅饮,挑选沛中一百二十名儿童,教他们唱歌。酒喝得正痛快时,高祖自己击着筑琴,唱起自己编的歌。让儿童们跟着学唱。于是高祖起舞,情绪激动心中感伤,洒下行行热泪。高祖对沛县父老兄弟说:“远游的赤子总是思念着故乡。我虽然定都关中,但是我死后我的魂魄还要思念沛县。而且我开始是以沛公的身份起兵讨伐暴逆,最终取得天下,我把沛县作为我的汤沐邑免除沛县百姓的赋税徭役,世世代代不必纳税服役。”沛县的男女老少亲戚朋友们天天快活饮酒,尽情欢宴,叙谈往事,取笑作乐。过了十多天,高祖要走了,沛县父老坚决挽留高祖。高祖说:“我的随从人众太多,父兄们供应不起。”于是离开沛县。这天,沛县城里全空了,百姓都赶到城西来敬献(酒食)。高祖又停下来,搭起帐篷,痛饮三天。沛县父兄都叩头请求说:“沛县有幸得以免除赋税徭役,丰邑却没有免除,希望陛下可怜他们。”高祖说:“丰邑是我生长的地方,我最不能忘,我只是因为当初丰邑人跟着雍齿反叛我而帮助魏王才这样的。”沛县父老坚决请求,高祖才一起答应丰邑(免除赋税徭役)的要求,跟沛县一样。15.D(“这首七言律诗”分析有误,从标题“国殇行”可看出是乐府诗)16.①对将帅腐朽无能、贪婪淫侈的谴责。结尾两句将诸位将帅的官衔越来越高与无数战死的战士的魂魄在阴风中悲号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将帅的强烈谴责。②对朝廷腐败昏庸、择将非人的愤慨。正是由于朝廷昏庸无能,任人不贤,纵容奸人掌权,不体恤战士,才断送了无数战士的性命,表达了对朝廷的激愤之情。③对战士们悲惨遭遇的深深同情。将帅所谓的功勋正是建立在战士们的紧累白骨之上,战士们为国捐躯,死后魂魄只能悲号于阴风之中,表达了对战士们的同情。(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17.(1)子路率尔而对曰夫子哂之(2)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3)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每空1分,若有多字、漏字、错别字、语序错误等,该空均不得分)18.①牢不可破②参差不齐③耳熟能详(每处1分,若有其他符合语境的成语,也可得分)19.①“无时无刻都”不合逻辑,应改为“无时无刻不”。②“受时代和科技的影响下”句式杂糅,应为“受……的影响”或“在……的影响下”。(改对一处得2分)20.D(文中“后浪”用了比喻修辞。A、B、C三项用了借代手法。D项用了比喻。故选D项)21.①唯有依靠科技创新②没有拿下来的5%的关键核心技术③离不开优良的创新环境(每处2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符酌情扣分)22.原文使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1分)语意递进,程度加深,更能突出掌握关键技术的重要性;(2分)改句没有使用排比、反复修辞,不能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1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有些传统艺术、传统手艺逐渐走向没落,比如戏曲、打铁等。有人说,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现象,我们要顺其自然,将其淘汰;但也有人说,传统艺术传统手艺蕴含着古人的智慧,我们应将其传承下去,加以创新,使之焕发新光彩。对此,你怎么看呢?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