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子动理论》单元教学设计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一、单元教学教学任务分析【单元内容分析】热学是研究物质热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子动理论是研究物质热运动性质和规律的经典微观统计理论。本章介绍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它的主要内容是: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作用力。这些观点是热现象微观理论的基础。分子动理论通过对大量分子求统计平均,建立了宏观量与相应的微观量统计平均值的关系。用以定量地说明扩散、气体的压强和内能等的微观本质。本章在结构设计方面有所调整。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由第1节“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第2节“实验: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组成,该学生分组实验是作为测定性实验处理的,目的是让学生感知分子的大小,体验用测量宏观量的方法测得微观量分子直径的实验过程;第二单元由第3节“分子运动速率分布规律”和第4节“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组成,介绍分子运动速率分布的统计规律及其能量特征。【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知道物体由大量分子构成,了解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意义。学生已经了解墨汁在水中的扩散,并且知道温度越高,墨汁扩散得越快。但不知道这些现象证明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教学设计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生活经验作为知识生长发展的起点。微观世界大量分子运动,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和布朗运动,让学生直观看到分子的运动,建立分子热运动物理图像,加深对热运动特点认识。我在编写教学设计时,严格依据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要求,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有意识将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方面渗透于教学设计的内容之中。【单元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关联分析】编号核心内容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2实验: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大小3分子运动速率分布规律4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单单元学习价值1.1物理观念
本章各知识内容都是围绕形成物质观念的线索来设计的,各知识内容在该线索中具有各自的功能。在初、高中物理中关于“物质”的内容早有涉及,其中包括:物质的存在具有各种形式;不同物质具有各自的属性;宏观物体的属性与其微观结构有关,等等。本章的分子动理论内容是学生形成物质观念的重要基础之一。教科书帮助学生形成物质观念的作法主要体现在章结构的设计上,从下面框图所反映的章结构特点,可以使学生有效地认识相应的观点、方法以及运用物质观念分析问题的思路。1.2科学思维
本章教科书关于科学思维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统计规律的学习和体验。例如,在阐述“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观点过程中,教科书通过实例,展示了阿伏加德罗常数所表达的“大量”;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石墨表面原子照片的实验证据所表达的“微小”。这对培养学生使用科学证据的意识和评估科学证据的能力是有效的。教科书在“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观点的阐述中,主要以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来展开。同时给出了在显微镜下追踪一颗小炭粒每隔30s的运动位置的记录图示,它可以通过推理、分析,描述和解释微粒的运动是无规则的结论。另外,在培养学生具有建构模型的意识和能力方面,教科书引导学生把分子看成小球来处理,让学生经历建立分子的理想化模型过程,渗透模型在物理学中的意义。分子运动速率分布规律所反映的统计规律是分子动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教科书通过实例,展示大量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论证,实现对分子热运动的微观解释。
1.3科学探究
本章对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具有设计探究方案,获取证据的意识和能力。虽然本章教科书没有冠以“探究”字样的探究实验,但是,科学探究思想的渗透是贯穿始终的。在运用证据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解释和预测方面,本章教科书在阐述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过程中,努力引导学生挖掘相关的实验证据,以提高学生的证据意识。寻找证据是科学探究中的要素之一。教科书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的“实验思考”中,给出了方案的设计和获取证据的途径。学生在体验用测量宏观量的方法测得微观量分子直径的实验过程的同时,感知分子尺度的大小。1.4科学态度与责任
本章关于科学态度与责任方面,教科书通过对科学家布朗精于观察和实验,肯定了这种运动的客观存在。他发现问题,并把观察到的现象做了详尽的记录,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的描述,传递给学生一种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育。二、单元教学目标确定【课标要求】教科书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观点,是从分子的“微小”和组成物体分子数目的“大量”两个角度来阐述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的观点是分子动理论的核心内容。教科书对“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观点,是从让学生感受液体或固体的分子间存在空隙的实验体验开始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再次观察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石墨表面原子的照片,他们会清楚地看到,分子(原子)并不是严格意义上一个紧挨着一个的,表明分子间的确存在空隙。(1)经历构建理想化模型的过程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需要建构分子的模型来研究处理问题。(2)努力呈现实验的真实情境,提高实验的设计能力.在本章多数实验中,我们力求多以真实情境来呈现实验思路、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该实验真实可信、可操作,激发他们自主设计、动手操作实验的兴。热现象与大量分子热运动的统计规律有关,并把物质的热学性质和规律看作微观粒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为了进一步深化分子热运动规律的学习,同时也为后续内容的学习作好铺垫,“分子运动速率分布规律”的内容前置于本章,并单独设为一节来处理。第六,一种运动形式对应一种能量的形式。机械能与机械运动相对应,内能与大量分子的热运动相对应。每当我们了解了一种运动形式的特点后,都要从能量的角度去认识这种运动。我们已经了解了组成物体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运动,本章第4节“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就是从能量的角度引导学生运用统计思想认识分子热运动的。【单元学习目标】第一,物理观念:知道扩散、布朗运动、热运动及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相关的实验证据。理解分子模型,知道分子直径的数量级。理解分子的统计规律、速率分布、气体压强。让学生知道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分子势能,知道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有关。让学生知道内能的含义,知道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和体积有关。让学生能够区别内能和机械能。第二,科学思维:通过实验估测分子的大小,体会建立模型和估测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应用。理解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理解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的成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用Fr图像解释分子力。通过比较不同温度下的分子速率分布图,以及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体会它们的本质是分子热运动的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三,科学探究:通过对布朗运动的探究,学会通过观察物理现象,揭示其本质,得出结论。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掌握“互补法”计算油膜面积。模拟气体压强产生的机理实验,通过类比发现气体压强的作用的本质。第四,科学态度与责任:学会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用实验方法探究问题,培养探索科学的兴趣。使学生体验气体宏观性质、规律是由气体分子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微观本质决定的,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志趣。通过油膜法测分子直径应用的实例,感受物理中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体会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科学意识。三、【评价预设】水平水平标准描述自评我的疑惑水平一构建分子动理论的内容体系,并能正确选取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分子动理论问题;水平二构建完善严谨的分子动理论的内容体系,并能灵活应用分子动理论解决复杂生活情境中的问题;水平三构建严谨、科学的分子动理论的逻辑体系,在解决复杂情境问题的过程中适恰的构建模型,抓住问题的本质,形成简洁的思维方式;
四、【学习导航】单元名称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学时分子动理论1.整体感知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22.探究建构实验: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23.应用迁移分子运动速率分布规律14.重构拓展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1五、【学法指导】1.联系生活中的运动现象,提出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问题,小组合作讨论,体会建构运动模型的必要性及方法。2.学会用图象描述物体分子的热运动过程或热运动状态。3.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本单元要求设计探究实验,我们要积极参与,注意观察和总结,对操作和数据处理的各个环节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记录实验数据要实事求是,写出简明清楚的的实验报告,学会准确表达你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4.我们要熟知科学的发展历程,体悟科学家的思维方式,感悟科学和社会的关系。整体感知整体感知分子动理论的研究——构建分子动理论的内容体系【学习目标】1.知道扩散、布朗运动、热运动及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相关的实验证据。2.理解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理解扩散现象与布朗运动的成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用Fr图像解释分子力。3.通过对布朗运动的探究,学会通过观察物理现象,揭示其本质。【情境任务】暮春时节,金黄的油菜花铺满了原野。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能够闻到这沁人心脾的香味呢?PPT课件展示古希腊学者德谟克利特早就对此作出了解释,他认为这是由于花的原子飘到了人们鼻子里。提问:这些“花的原子”究竟是怎么运动的?物质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活动一、知道物体的内部构造并且认知分子(一)分子提出问题:这里所说的分子与化学中所说的分子有何不同?化学中的分子:研究化学性质;物质组成微粒,分子、原子、或者离子。(1)定义:研究热学运动性质和规律:分子、原子、或者离子这些微粒统称为分子。我国科学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石墨表面原子的排布图,图中的每个亮斑都是一个碳原子。⑵分子模型:球体小球模型小球模型:在计算固体和液体分子大小时,看成一个近似的物理模型,一般可把分子看成是一个小球,小球紧密排列在一起(忽略小球间的空隙)。则:立方体模型立方体模型:在计算气体分子大小时,把每个分子和其占有的空间当作一个小立方体,气体分子位于每个立方体的中心,这个小立方体的边长等于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即:(四)阿伏加德罗常数⑴定义:1mol的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⑵数值:NA=6.02×1023mol-1⑶意义:是微观世界的一个重要常数,是联系微观物理量和宏观物理量的桥梁.(五)宏观量与微观量的关系常用关系式活动二、梳理热运动的规律(一)扩散现象观看视频气体、液体的扩散现象(1)定义: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引起扩散的原因:是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提出问题:气体和液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吗?观看固体的扩散视频总结扩散特点:①物质处于气态、液液、固态都能够发生扩散现象。②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③浓度大处向浓度小处扩散,且受“已进入对方”的分子浓度的限制,当进入对方的分子浓度较低时,扩散现象较为明显。扩散意义:直接证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扩散应用:在纯净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扩散现象可以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还有其他什么现象也可以反映呢?(二)布朗运动观看实验视频,提出问题:(1)看到的炭粒的运动有规律吗?无规则(2)运动快慢与炭粒的大小有关吗?运动快慢与颗粒大小有关展示图片:每隔30s记下三颗微粒运动的位置,用折线分别依次连接这些点,如图所示提出问题:⑴图中折线是否为炭粒的运动径迹?是否为水分子的运动径迹?⑵能否预测炭粒下一时刻的位置?总结:(1)概念: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小颗粒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2)特点:①布朗运动永不停息。②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③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3)原因:大量液体(或气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造成的。(4)意义:间接地反映了液体(或气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5)布朗运动与扩散现象的区别与联系(三)热运动⑴定义:把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⑵特点:①永不停息②无规则③温度越高,热运动越激烈⑶说明①布朗运动是热运动的宏观体现,热运动是布朗运动的微观本质.②布朗运动是热运动的间接反映,扩散现象是热运动的直接反映.【形成性评价1】水平划分水平标准描述自评我的疑惑水平一说出热运动的特点,正确运用关系式进行计算;水平二准确举出生活中热运动的实例,并正确运用公式对简单问题进行计算;水平三梳理出完善富有逻辑的热运动内容体系,能初步形成正确的科学观;探究构建探究构建分子大小的研究——探究物质的内部构造【学习目标】1、理解分子模型,知道分子直径的数量级。2、通过实验估测分子的大小,体会建立模型和估测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应用。3、: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掌握“互补法”计算油膜面积。4、通过油膜法测分子直径应用的实例,感受物理中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体会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科学意识。【情境任务】分子十分微小。以水为例,一个直径为10-3mm左右的水珠,它的大小与细菌差不多,用肉眼无法观察,就是在这样小的水珠里,分子的个数竟比地球上人口的总数还多上好几倍!提问:那么,通过什么途径可以知道分子的大小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估测分子的大小?活动一、理想建模在用油膜法测定分子的直径时,实际上:①把滴在水面上的油酸层当作单分子油膜层。②把分子看成球形。③油分子一个紧挨一个整齐排列;因此,要估测油酸分子的直径,就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获得很小的一小滴油酸并测出其体积;二是测量这滴油酸在水面上形成的油膜面积。模型处理①模型化:把滴在水面上的油酸层当作单分子油膜层.②理想化:把分子看成球形,油分子一个个紧挨着整齐排列,认为油膜的厚度就是分子的直径。③估算d=实验中,为了使油酸充分展开,获得一块单分子油膜,我们需要将油酸在酒精中稀释后再滴入水中。这样的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溶液中的酒精将溶于水并很快挥发,从而获得纯油酸形成的油膜。活动二、情景操作(一)测量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⑴配制油酸溶液(稀释):用注射器吸取体积为V1的油酸,注入一定体积的量筒中,加入无水酒精至体积V2刻度线,充分搅匀后得到体积比(浓度)为V1⑵测量一滴油酸溶液的体积(分割):用滴管向量筒中一滴一滴地滴入油酸酒精溶液,记下液滴的总滴数n和它们的总体积V3,则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为V3⑶求出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测量1滴油酸酒精溶液在水面上形成的油膜面积S⑴在浅盘里盛上水,将爽身粉(痱子粉或细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⑵用注射器向水面上滴1滴油酸酒精溶液。⑶油酸立即在水面散开,形成一块油膜,油膜上没有爽身粉(痱子粉或细石膏粉),可以清楚地看出它的轮廓。⑷待油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带有坐标方格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描下薄膜的形状。(三)互补法求面积根据画有油膜轮廓的玻璃板上的坐标方格,计算轮廓范围内正方形的个数。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于半个的算一个。正方形的个数N乘单个正方形的面积s0就得到油膜的面积S=S0N活动三、数据处理d——单分子油酸的直径V——1滴油酸分子的体积S——1滴油酸分子的面积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尽管所用的测定分子大小的方法不同,测出的结果也有差异,但数量级是一致的。除了一些有机物质的大分子外,多数分子大小的数量级为10-10m。分子直径数量级1Å=10-10mÅ→埃(1nm=10-9m)(除少数有机物大分子,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m,一般分子的质量的数量级为10-26kg)钨原子水分子氢分子我们头发的直径约是900nm。分子的数量级很小,说明分子很小【形成性评价2】水平划分水平标准描述自评我的疑惑水平一理解分子模型,知道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水平二通过实验估测分子的大小,体会建立模型和估测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应用。水平三通过油膜法测分子直径应用的实例,感受物理中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体会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科学意识。重构拓展分子运动速率分布规律的研究重构拓展——单元重构、拓展、过关【学习目标】1.理解分子的统计规律、速率分布、气体压强。2.通过比较不同温度下的分子速率分布图,以及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体会它们的本质是分子热运动的相互作用的结果。3.模拟气体压强产生的机理实验,通过类比发现气体压强的作用的本质。4.使学生体验气体宏观性质、规律是由气体分子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微观本质决定的,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志趣。【情境导入】掷币实验实验:每个人都把4枚硬币握在手中,在桌面上随意投掷10次,记录每次投掷是正面朝上的硬币数,统计共10次投掷中有0,1,2,3,4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次数各是多少,将结果填在表格中。【拓展提升】一、统计规律1、在一定条件下,若某事件必然出现,这个事件叫做必然事件。2、若某件事不可能出现,这个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3、若在一定条件下某事件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这个事件叫做随机事件。个别随机事件的出现具有偶然性,大量随机事件的整体会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就是统计规律。微观:单个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宏观:四枚硬币,每投掷一次,正面朝上的硬币数是不一定的。微观:大量气体分子的运动存在一定的规律。宏观:若投掷很多次后,正面朝上的硬币数是存在某种规律性。二.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思考1:为什么气体的体积等于容器的容积?思考2:在任一时刻,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数有什么特点?(1)气体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十分微弱,可认为气体分子除相互碰撞及与器壁碰撞外不受力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分子可以充满整个容器空间。(2)气体分子的运动杂乱无章,在某一时刻向着任何一个方向运动的分子都有,从总体上看气体分子沿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均等,因此对大量分子而言,在任一时刻向容器各个方向运动的分子数是均等的。三.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尽管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速率有大有小,但分子的速率却按一定的规律分布。思考3:根据分子运动速度速率分布图像总结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1)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特点:“中间多、两头少”。(2)温度升高时,速率大的分子数增加,速率小的分子数减少。(3)通过定量的分析可以得出: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温度与分子的平均动能成正比,即:T=aEk,a为比例系数。这表明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课堂练习:1、对于气体分子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某理想气体的分子的碰撞虽然十分频繁但同一时刻,每个分子的速率都相等B、一定温度下某理想气体的分子速率一般不等,但速率很大和速率很小的分子数目相对较少C、一定温度下某理想气体的分子做杂乱无章的运动可能会出现某一时刻所有分子都朝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D、一定温度下某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其中某10个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减少解析:分子的速率分布特点:“中间多、两头少”;温度升高时,速率大的分子数增加,速率小的分子数减少。答案:BD四、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知道了气体分子运动的这些特点和规律,我们就可以来解释气体压强的产生和气体实验定律了。1、气体压强的产生原因(微观解释):气体的压强来自大量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对器壁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从而产生压强。(观看演示视频)2、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动画演示)3、总结:影响气体压强的两个因素:微观角度上:(1)分子的平均动能;(2)分子密集程度。宏观角度上:(1)温度;(2)体积。气体的压强与温度、体积都有关系。4、气体压强与大气压强的区别与联系气体压强:①因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一般很小,由气体自身重力产生的压强极小,可忽略不计,故气体压强由气体分子碰撞器壁产生。②大小由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和温度决定,与地球的引力无关。③气体对上下左右器壁的压强大小都是相等的。大气压强:①由于空气受到重力作用紧紧包围地球而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如果没有地球引力作用,地球表面就没有大气,从而也不会有大气压强。②地面大气压强的值与地球表面积的乘积,近似等于地球大气层所受的重力值。③大气压强最终还是通过分子碰撞实现对放入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联系:两种压强最终都是通过气体分子碰撞器壁或碰撞放入其中的物体而产生的。课堂练习:2、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四个叙述中正确的是()A.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必变大B.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可以不变C.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必变小D.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变大时,压强必变大【单元过关】高二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单元检测卷班级姓名学号分数(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四项中不属于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的是()A.物质由大量的分子组成,分子间有间隙B.分子是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微粒C.所有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阳光从缝隙射入教室,从阳光中看到的尘埃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B.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摩尔体积为V,密度为ρ,每个分子的体积为V0,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C.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D.物质由大量的分子组成,分子间有间隙3.把铁分子围着地球表面一个紧挨一个地单列排起来,筑成一个围绕地球的大“分子环”。已知地球半径为,铁的摩尔质量为,铁的密度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为,筑这个大“分子环”共需的铁分子个数()。A. B. C. D.4.一定量某种气体的质量为m,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摩尔体积为V,密度为ρ,每个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m0和V0,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可表示为()A. B. C. D.5.取一滴用水稀释的碳素墨汁,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放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小炭粒做无规则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炭粒做布朗运动,充分说明了小炭粒内部分子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B.小炭粒越大,运动越不明显C.水的温度为0℃时,小炭粒静止不动D.小炭粒与水分子之间的斥力推动着它做无规则的运动6.如图所示为两分子间的作用力F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图像,曲线与r轴交点的横坐标为,图线最低点的横坐标为。若a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b分子与a的初始距离小于,某时刻b由静止释放后沿r轴运动至处速度变为0。取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运动至时,速度达到最大B.b刚释放时,两分子的分子势能小于零C.b从释放到运动至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增大D.b从运动至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且逐渐增大7.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x关系如图,在r轴上有完全相同的分子A、B,将A、B由相距处静止释放,当分子间距为时分子速率为,已知分子质量为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的最大速率为B.分子间距为时,分子的总动能为C.分子最小间距为D.将分子A固定,由相距处静止释放B,间距变为时,B分子速率为8.概率统计的方法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是某一定质量的氧气(可看成理想气体)在和时统计出的速率分布图像,结合图像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其中某个分子,时的速率一定比时要大B.时图线下对应的面积比时要小C.如果两种情况下气体的体积相同,则时单位时间内与容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比时多D.如果两种情况下气体的压强相同,则时单位时间内与容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比时多9.关于分子热运动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必定增加C.布朗运动是由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之间相互碰撞引起的D.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不变10.我国已开展空气中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漂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矿物燃料燃烧时废弃物的排放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B.温度越高,PM2.5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C.PM2.5的质量越小,其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由于周围大量空气分子对PM2.5碰撞的不平衡,使其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11.如图所示,将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O处,乙分子放置于r轴上距离O点很远的r4处,r1、r2、r3为r轴上的三个特殊的位置,甲、乙两分子间的作用力F和分子势能Ep随两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设两分子间距离很远时,Ep=0。现把乙分子从r4处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虚线为Epr图线、实线为Fr图线B.当分子间距离r<r2时,甲、乙两分子间只有斥力,且斥力随r减小而增大C.乙分子从r4到r2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加速运动,从r2到r1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D.乙分子从r4到r2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在r1位置时分子势能最小12.(多选)如图所示,封闭在汽缸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保持体积不变,当温度升高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的密度增大B.气体的压强增大C.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减小D.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气体分子数增多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实验题(满分14分)13.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选用下列器材:浅盘(直径为)、痱子粉、注射器(或滴管)、按一定比例稀释好的油酸溶液、坐标纸、玻璃板、水彩笔(或钢笔)。(1)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a.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油膜形状稳定b.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六(上)美术-金银器
- 全科医学重点人群的全科医疗服务
- 国内贸易企业聘用合同
- 校园防火安全协议
- 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律师招聘合同
- 餐饮企业司机招聘协议
- 舞蹈学校舞蹈服装租赁协议
- 钢筋施工营销协议
- 智能电网箱涵施工合同
- 物理化学博士研究员聘用合同
- 医院消防安全培训课件-课件
- 大数据与法律检索-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碎石物资运输及组织供货方案
- 微生物学(云南农业大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 儿女轮流照顾母亲协议书
- GB/T 3452.2-2007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2部分:外观质量检验规范
- GB/T 20624.2-2006色漆和清漆快速变形(耐冲击性)试验第2部分:落锤试验(小面积冲头)
- GB/T 12771-2019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 GB/T 10125-2012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 维修电工-基于7812稳压电路(中级)-动画版
- PV测试方法简介-IV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