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中包括A.俄罗斯联邦B.外高加索联邦C.乌克兰D.爱沙尼亚2.《大国崛起》解说词:“1917年11月7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这里的“伟大实践”是指()A.推翻了沙皇俄国专制统治B.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实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3.据统计:明朝正德皇帝廷杖大臣146人,死亡11人;嘉靖皇帝曾同时廷杖大臣134人,当场死亡17人。这些数据反映出明朝A.皇权极度膨胀B.相权不断削弱C.加强思想控制D.完善政治制度4.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发动的中美贸易战,违背了下列哪个组织的宗旨A.联合国 B.世界贸易组织 C.北约 D.欧盟5.有学者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在一系列复杂的迁徙、换姓和分封建国后,以西周为中心,周边被辐射的地区相互交流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该观点说明A.分封制建立了中央集权B.分封制蕴含大一统因素C.分封制限制了诸侯权利D.分封制有利于开拓疆域6.电视剧《中国兄弟连》,介绍了一支八路军和一支国民党军队团结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这种情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以后()A.柳条湖事件 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7.下面三幅图片是我国青铜器的代表,观察可知A.青铜器只能用来祭祀B.青铜器可用作兵器C.青铜冶炼具有技术性和艺术性D.我国金属冶炼始于商周8.下面表格中的内容突出反映了科技革命的哪一特点成果蒸汽机电动机无线电雷达原子能晶体管激光器发明到应用的时间84年65年35年15年6年7年1年A.科技进步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的比重不断上升B.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会引发多种技术的革命C.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促进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改善了人们的生活D.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9.有学者认为: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里“希腊思想之复活”指的是A.文艺复兴B.资产阶级革命C.启蒙运动D.城市自治运动10.1946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颁布《国民保险法》,规定在失业、退休、工伤、怀孕、疾病、死亡的情况下,职工可以得到补助。此后,社会保险的范围逐步涵盖了教育、住房、医疗等各个方面,被称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工党政府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A.实施撒切尔主义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11.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结束了政权分裂局面,完成全国统一②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③都建立施空前辽阔的疆域④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A.①② B.②③ C.② D.①④1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这局面得到扭转主要得益于A.国有企业的改革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经济特区的设立D.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通过世界史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清从中选一位以表格形式列出他们的主要成就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正一步步向世界强国迈进。战国时期,使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国家的改革是什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中有哪些重大措施?这场改革有何进步意义?两次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在改革过程中,他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5.在实现祖国统一的道路上,“一国两制”构想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请简述“一国两制”的含义。创造性的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是谁?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指引下,香港、澳门分别于何时回归祖国?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B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苏联建立,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中包括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由此可知,ABC三项符合题意;爱沙尼亚不是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BC。2、B【解析】

由题文材料“1917年11月7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可知,材料中的“伟大实践”是指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故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A【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明朝正德皇帝廷杖大臣146人,死亡11人;嘉靖皇帝曾同时廷杖大臣134人,当场死亡17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的廷杖始于明太祖鞭死开国元勋永嘉侯朱亮祖。这些数据反映出明朝皇权极度膨胀。选项A符合题意;相权、思想控制、政治制度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A。4、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发动的中美贸易战,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世界贸易组织是重要的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其宗旨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福利进步,主张贸易自由与公平。中国在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了世贸组织。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5、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建国后,从历史地理角度,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几个被辐射的地区可以视作西周的“前庭后院”,它们之间相互交流,人才往来,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为中国两次最重要的“大一统”——西周大一统和秦汉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西周的四合院”说明分封制蕴含大一统因素。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6、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后,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7、C【解析】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精美的青铜立人像等,它们都体现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体现了青铜冶炼具有技术性和艺术性,C符合题意。商周青铜器种类丰富,大量用于祭祀,还有用作兵器、礼器等。所以A不符合题意。青铜器可以用作兵器,但是题干图片的三个青铜器没有体现这个作用,B不符合题意。我国金属冶炼在商周之前,D不符合题意,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8、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中,蒸汽机发明到应用的时间是84年,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激光器发明到应用的时间是1年,这说明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故D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是科技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逐步缩短,没有涉及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的影响等,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9、A【解析】

根据材料“希腊思想之复活”,即希腊的思想文化重新兴起。结合所学知识,14世纪中叶,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了新兴资产阶级。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进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人们把这场运动称为文艺复兴。B项符合题意;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城市自治运动与“希腊思想之复活”无关,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10、B【解析】

1946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颁布《国民保险法》,规定在失业、退休、工伤、怀孕、疾病、死亡的情况下,职工可以得到补助。此后,社会保险的范围逐步涵盖了教育、住房、医疗等各个方面,被称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工党政府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缓解社会矛盾,巩固统治。B符合题意。所谓撒切尔主义是指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在保守党内出现的一股占统治地位的"新右派"势力的意识形态,是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混血儿"。撒切尔1979年-1990年在任,A项错误。社会福利加大了政府财政负担,C项错误。福利国家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性质,D项错误。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知识。11、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和元朝都结束了政权分裂割据的局面,完成了全国统一,进行了制度创新。故D符合题意;隋朝是汉族建立的政权,不是少数民族建立的,②不符合题意;元朝建立起空前辽阔的疆域,隋朝没有,③不符合题意,含有②或③的ABC项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D。【点睛】本题以“相同之处”为切入点,考查隋朝和元朝的相关知识。解答组合选择题,排除法是比较好用的,一般题目排除一个即可获取正确答案。12、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5年我国开始在城市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大锅饭。B项是对农村经济进行的改革;CD项属于对外开放的范畴。A项符合题意,故选A。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如近代艺术家名称国家称谓代表作品达·芬奇意大利画家《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可选择人物;但丁、伏尔泰、毕加索,达尔文、牛顿、爱因斯坦等。【解析】

根据题干意思,任选一位人物,写出他们的主要成就即可,如:如近代艺术家名称国家称谓代表作品达·芬奇意大利画家《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14、(1)商鞅变法(1分)(2)改革措施: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或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用汉律;学汉礼。每项1分,共6分)意义:改革巩固了北魏的统治,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1分)。(3)改革成功的相同原因有:第一,改革都得到了本国君主的大力支持;第二,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第三,改革者本人都具有非凡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只要言之有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给2分);学习他们坚定的意志。敢于向旧势力挑战的品质与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怕困难,勇于创新。(或言之有理亦可)(2分)【解析】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点。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此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包括: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或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用汉律;学汉礼)经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巩固了北魏的统治,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加快了北方的封建化进程。(3)此题考查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相同原因及借鉴意义。这两次改革成功的相同原因有:第一,改革都得到了本国君主的大力支持;第二,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第三,改革者本人都具有非凡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从这两次改革中,我们能够学习他们坚定的意志。敢于向旧势力挑战的品质与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革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怕困难,勇于创新。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商鞅变法;人教版七年级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北魏孝文帝改革15、(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