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学山市第一中学2024届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中学山市第一中学2024届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中学山市第一中学2024届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中学山市第一中学2024届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中学山市第一中学2024届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中学山市第一中学2024届中考猜题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雅典民主政治是西方古典文明的典范,它属于A.古埃及文明B.两河流域文明C.古希腊文明D.古罗马文明2.“他知识广博,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A.荷马 B.德谟克利特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3.“文体既如此板滞……不能发表个人的见解,知识分子埋首于空洞的形式和口头禅中,以猎取功名,日久年深,至于民族的智慧,为之蔽塞”。材料反映了A.大兴文字狱的危害B.八股取士的弊端C.科举度遭世人摒弃D.重文轻武的利弊4.以下是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表,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了A.美德经济迅速崛起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C.英法国际地位下降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5.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到:“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由此可见,唐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③经济繁荣、文化辉煌④对外交通发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对各国历史发展的相似影响是()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B.确立起资产阶级共和政体C.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D.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7.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A.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B.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C.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D.成功开启美苏“冷战”模式8.如下图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沿革示意图的一部分,相应空格内应填入()A.三国五代B.隋五代C.隋元D.三国元9.18世纪时,轰鸣的机器把西方社会带入工业化时代,而古老的中国却对外界的变化一无所知,仍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是清朝在对外政策上实行A.重农抑商B.君主专制C.闭关锁国D.对外开放10.农业生产的顺利与否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影响。1950年的土地改革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生产关系改革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它们最大的共同点在于A.土地收归国有,增加了国家的收入B.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提高了农民的收入D.大量增加了土地的面积11.“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唐末农民起义()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C.平定了安史之乱 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列强彻底丧失了霸权地位,美国和苏联为争夺世界霸权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标志美苏“冷战”开始的事件是A.“北约”组织建立B.德国的分裂C.“华约”组织的建立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3.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的是()A.西汉时有人用纸写字 B.唐朝人坐着装有指南针的海船航海C.在宋元的战争中使用了火炮 D.清朝人阅读使用活字印刷的小说14.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最残酷的战役是A.萨拉热窝事件B.凡尔登战役C.马恩河战役D.日德兰海战15.小明准备出一期以“勿忘国耻”为主题的黑板报,下列选材不够妥当的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南京大屠杀16.下图是建国以来我国外交成就示意图,其中“突破”阶段的外交成就不包括()A.参加万隆会议B.重返联合国C.尼克松访华D.中美建交17.下表是对苏联与东欧国家经济合作的统计。据此可知,当时1947年2月苏联与罗马尼亚签订贸易和航海条例1947年8月苏联同波兰签订贤易协定1948年2月苏联先后同罗马尼亚等国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等六国成主经济互助委员会A.欧洲统一市场初步形成B.各国相继放弃贸易保护政策C.东欧国家出现经济危机D.苏联正努力打造经济共同体18.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以下事件是在他统治时期发生的有①颁布“推恩令”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派张骞出使西域④设置西域都护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9.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提出A.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B.扩大企业自主权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D.设立经济特区20.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其中能够见证我国信史(文字记载历史)开始的文物图片是()A. B.C. D.2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A.宋辽对抗 B.南宋与金对峙C.北宋与金对峙 D.宋夏和议22.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和时代主题。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年代尺,这位同学探究的主题()A.侵略与反抗 B.新民主主义革命C.近代化的探索 D.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23.北京大学邓小南教授提出“草原文化带”这一理念,意即陆上丝绸之路已由最初的商贸动机,衍生成为一种高于经济利益之上的文明形态。例如宗教、建筑、音乐、雕像服饰和语言,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依存,直至水乳交融。由此说明陆上丝绸之路A.缔造了灿烂的草原文化B.形成了高级文明形态C.促进了文明融合发展D.侧重于塑造文化特色24.如下图为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曲线图。B段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当时的美国A.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B.进入“新经济”时代C.紧抓二战对工业的需求D.实施了罗斯福新政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观察《二战中后期的欧洲形势》,请分别将1939年和1941年德国突袭的欧洲国家名称填入答题卡对应的方框内。根据下图指出同盟国进军路线有何特点?26.16世纪英国的文学巨匠是_____;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巨匠是_____。27.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下列作品中,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从1928年到1937年,苏联连续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和以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高投资等方式,快速实现了工业化的初期目标,使苏联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进入到工业化国家行列。——《高中历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指出苏联实施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的领导人。小历同学认为,苏联工业化建设成就既显示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的优势,又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你同意他的看法吗?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29.(6分)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M可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古代篇)材料一: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其中出现在黄河流域的有.(将文物的序号填在横线上)材料二:东晋南朝的历代统治者都比较重视农业,以农业是否发展作为考课官吏的标准,还特别注意流民的安置和小农因破产而再流亡的问题。这一时期,北方早已使用的铁犁、牛耕在这里也已经普及。南朝时期,各地农业普遍有所发展,典型的如扬州三①吴地区“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则数郡忘饥。——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依据材料二,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状况如何。分析其原因(近代篇)材料三:在半殖民地条件下,中国农业一方面被卷入世界市场,出现了某些农产品的高度商品化;另一方面在装备和技术上并无重大变革,以致地力耗竭,收成下降。——《百度百科》结合材料三,说出近代以来中国的农业发展受到冲击的原因。(现代篇)材料四:在和农户签订的合同中规定,地方干部同意为农户提供土地和农机,收获之后农户上缴一定数量的粮食和其他作物作为回报。……这种制度保证了国家对粮食、棉花和其他作物的需求得到满足。农户可以按自己的方式种地,只要按合同交够数量,剩余产品便可以自用或拿到集市上出售。——傅高义《邓小平时代》材料四中“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根据以上材料归纳,促进中国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0.(7分)当前,人类已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我们的思想、政策、行动应该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思维、切实的行动,打破历史上大国对抗冲突的传统逻辑,探索新型大国关系、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大国关系的新路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未获实利,随即将目光转向了东方,加快了同日本争夺远东和太平洋的步伐。在美国的发起下,1921~1922年间,美、英、法、日、意、中等九国在华盛顿举行国际会议。根据材料一指出华盛顿会议集中反映了哪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与斗争?这次会议对中国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材料二:下面三幅图片均为历史上日本与美国涉及舰船的历史事件。图一美国舰队闯入后,日本民族危机严重,引发了日本历史上的哪次改革?图二、图三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意味着二战发展到怎样的阶段?材料三: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宣言。宣言把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集合到了反法西斯的大旗之下……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写出中美等国共同签署的宣言名称。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哪个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材料四: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材料五:下图为1972年2月6日的《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NixonsChinaOdyssey画面表现了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歌舞表演。材料四、材料五反映中美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材料六:2018年12月1日晚,应邀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共进晚餐并举行会晤。两国元首在坦诚、友好的气氛中,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重要共识。哪一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C【解析】

西方文明通常称为“蓝色的海洋文明”,近代的工业文明就是由西方文明独立发展演变而成的,其西方文明的摇篮指的是古代希腊,据此分析可知,雅典民主政治属于古希腊文明,C符合题意;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属于大河文明,AB排除;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另一个重要源头,D排除;故选C。2、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曾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献。他还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选项D符合题意;荷马作品是《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A排除;德谟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B排除;苏格拉底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这位哲学家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C排除。故选D。3、B【解析】

“文体既如此板滞”说明批评的是八股文,“不能发表个人的见解”“民族的智慧,为之蔽塞”说明批判八股取士的弊端,B符合题意;文字狱是指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狱事,材料没有体现,A不符合题意;C中“摒弃”说法绝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重文轻武的信息,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文体既如此板滞……不能发表个人的见解”的信息可知是批评八股取士。4、D【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19世纪末20世纪出,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要国家实力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上美国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一,德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英法两国经济实力下降,但是所占殖民地面积即在世界的政治地位,仍然处于世界第一、二,导致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德国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在要求分割世界,他们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两大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最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是经济政治实力变化的表现,但不是最终结果,不合题意,故选择D。5、D【解析】

唐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繁荣、文化辉煌,对其他国家有吸引力;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对外交往提供了前提条件;对外交通发达是客观条件;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这在政策上有利于对外交往。ABC不全面,D符合题意,故选D。6、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英法通过资产阶级革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美国通过南北战争,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黑人奴隶制度,使美国资本主义更加快速的发展起来。俄国通过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所以这几国历史发展的相似影响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C项符合题意;A项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是美国,B项确立起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是法国和美国,D项英法美俄这几个国家没有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7、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的意思是说罗斯福新政通过在经济上加强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缓慢渡过了经济危机,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从而在政治上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而成功开启美苏“冷战”模式的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故答案选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经济大危机8、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发展到东汉后期,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进入三国时代;宋朝发展到南宋后期,被元朝所灭,进入元朝时期,因此汉朝之后是三国;宋朝之后是元朝。这样在相应空格内应填入三国、元。所以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9、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对外上政策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导致清政府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不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C项符合题意;AB两项都是清朝的对内政策;D项不符合史实,我国在1978年后,才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0、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土地改革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民的责、权、利结合起来,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1、A【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最终导致黄巢起义;唐末农民起义军在黄集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人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故A符合题意;BC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12、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于是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开始。l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要求国会拨款,援助受到共产主义“严重威胁”的希腊、土耳其。这种“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D。13、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灿烂的宋元文化的相关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因此唐朝人坐着装有指南针的海船航海与历史史实不相符合。AC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14、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战时,德国在西线发动的历史最长,规模最大,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凡尔登位于法国东北部,是法军全线的枢纽。1916年2月德军开始进攻凡尔登,法军殊死抵抗。战争共造成70多万人伤亡,此役有被称作“凡尔登绞肉机”。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15、B【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A选项不符合题意。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B选项符合题意。1937年7月7日晚,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索,遭到中国守军的严词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反击。这就是“七七事变”,C选项不符合题意。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所到之处,烧杀掠淫,无恶不作。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屠杀中国军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D选项不符合题意。由此,ACD可排除,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时,学生一定要注意判断出此题是否定式选择题,依据题干表述“勿忘国耻”和四个选项可以判断出考查的是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结合所学可知,西安事变是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一次兵谏,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积极的作用。16、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外交成就有: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了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1972年,中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55年,不是20世纪70年代“突破”阶段的外交成就,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都是20世纪70年代“突破”阶段的外交成就,不符合题意。故选A。17、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根据表格以及所学知识可知,从1947年开始,苏联就不断地与东欧国家签订贸易协定,建立友好的伙伴关系。1949年,苏联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相对抗,说明这一时期苏联正努力打造经济共同体,故D正确。表格讲的苏联与东欧国家的经济合作,并没有包括西欧国家,故A错误;表格讲的是苏联加强与东欧国家的经济合作,并没有体现各国放弃贸易保护政策。故B错误;表格没有涉及到东欧国家出现经济危机。故C错误;故选D。18、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设立刺史制度;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济上,铸币权收归中央(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军事上,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①②③与汉武帝相关,选项C符合题意;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与汉武帝(前156年-前87年)不符,可排除。因此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9、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大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20、C【解析】

本题考查甲骨文的有关知识。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1、B【解析】

根据诗中的关键词“西湖”可知描绘的南方的情景,诗中的“杭州”指南宋的都城临安,“汴州”指北宋的都城“汴京”,由此可以推断该诗反映的是南宋与金对峙,B选项符合题意。宋辽对抗反映的是北方的情景,A选项不符合题意。1127年金灭宋,没有出现北宋与金对峙的现象,C选项表述错误。宋夏和议是北宋政权与西夏的合议,与南宋无关,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22、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所以从1919年到1949年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各个历史阶段的主题和特征。1919年到1949年是中国的新民主主革命时期,根据阶段特点得出答案。23、C【解析】

依据题干“陆上丝绸之路由最初的商贸动机,衍生成为一种高于经济利益之上的文明形态”说明,陆上丝绸之路促进了文明的融合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表明陆上丝绸之路形成了新的文明形态,但不能判断是否属于较高级的文明形态,A项错误;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功能是经济交流,不是塑造独有文化特色,也没有缔造出灿烂的草原文化,BD两项错误。故选C。24、D【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可知,图为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曲线图。B段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当时的美国1933年到1937年失业率逐步下降。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人民生活困苦不堪。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引起了政治危机,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为消除经济危机的影响,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故D符合题意;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新经济”时代、紧抓二战对工业的需求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特点以及影响。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1)右上:苏联左下:波兰(2)东西两路夹击柏林【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9年和1941年德国突袭的欧洲国家分别是波兰和苏联,苏联的位置在图片中右上的方框,波兰位于左下的方框。(2)仔细观察图片中同盟国的控制区域可以知道,同盟国进攻柏林的进军路线是东西夹击,故特点是东西两路夹击柏林。26、莎士比亚列夫托尔斯泰【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英国的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位文学巨匠,一生创作了三十多部剧本,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巨匠托尔斯泰的作品,深刻反映了19世纪后期倒到20世纪初期俄罗斯社会不平等的现实,揭露了当时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托尔斯泰被列宁成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因此,题干空处填写:(1)莎士比亚;(2)列夫托尔斯泰。27、C【解析】

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所以答案为C。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斯大林。(2)同意。理由: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可以使苏联在短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显示出其优势;但这种发展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以行政手段发展经济,否定市场和商品经济,因此又存在严重的弊端。【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列宁逝世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超过法、英德,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可以使苏联在短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显示出其优势;但这种发展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以行政手段发展经济,否定市场和商品经济,因此又存在严重的弊端。所以小历说法正确,同意其观点。29、(1)①③。(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变化原因:①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③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④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国。⑤江南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3)半殖民地条件下,中国农业一方面被卷入世界市场,出现了某些农产品的高度商品化;另一方面在装备和技术上并无重大变革。(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5)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推行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重视水利的兴修等。【解析】

(1)根据材料一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其中出现在黄河流域的有反映半坡原始居民的①③。(2)结合“材料二:东晋南朝的历代统治者都比较重视农业,以农业是否发展作为考课官吏的标准,﹣﹣﹣﹣吴地区“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则数郡忘饥。”可知,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开始,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经济都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