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丰台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北京丰台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北京丰台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北京丰台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北京丰台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丰台2024届十校联考最后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处政权的建立者是A.刘邦B.刘秀C.刘备D.刘裕2.14至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和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为“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关于这个时代的表述,正确的是A.封建社会的终结B.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D.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3.四川农民张永贵在日记中写道:7月9日,菜子大队第二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大会,讨论本队土地经营实行哪一种方式。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4.1924年1月,李大钊、毛泽东等共产党员参加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领导和组织工作。这次会议的召开A.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B.标志着北伐战争胜利进军C.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D.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5.2019年4月7日,中华一家亲·2019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三月三”节在福建漳浦开幕。两岸关系和谐发展的前提是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直接实现“三通”C.加强经济文化交流D.调整“三不”政策6.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侵略者纷至沓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下对条约的分析正确的是①《南京条约》使中国的经济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②《马关条约》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③《辛丑条约》使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受洋人控制④三个条约的签订都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7.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某次敌后战场重要战役的形势图,该战役是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C.淞沪会战 D.百团大战8.它是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在本次大会上,周恩来提出了一项重要的外交方针与原则,从而推动了会议的圆满结束,该会议召开于A.印度B.埃及C.印度尼西亚D.古巴9.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图中日本侵略者左脚深陷中国大陆,右脚艰难迈向太平洋。下列符合其主题的是A.日本企图从海上封锁中国B.国共开始合作抗日C.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D.日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10.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时期,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的是A.伊犁将军 B.驻藏大臣C.达赖 D.班禅11.“它遵循古代罗马“法典”的传统,它所表现出来的启蒙和解放,对于任何地方、任何时代的寻求自由与解放的人民,都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对于任何想建立新的法律秩序的人民也其有极大的益处。它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文中的“它”是A.《查士丁尼法典》B.《权利法案》C.《拿破仑法典》D.《人权宣言》12.1931年,在美国纽约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一位教员劝一个小女孩回家吃点东西,可小女孩有气无力地说:“不行啊,我们家是轮流吃饭,今天该我妹妹。”这表明A.罗斯福新政没有效果 B.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与中国人不同C.美国即将爆发经济危机 D.经济危机使美国人民生活极其艰难13.“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附加的地步。”该材料说明斯大林模式A.促进生产力发展B.重视发展农业C.使人民安居乐业D.侧重工业化忽视民生幸福14.某时期的报纸上出现了一首题为《相隔一层纸》的诗:“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花子,咬紧了牙齿对北风喊‘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这首诗最早可能创作的时期是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15.著名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6.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在此背景下1519—1522年能够出现的历史现象是A.《最后的晚餐》问世 B.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C.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出现 D.无产阶级运动风起云涌17.战士们举着“打倒军阀、打倒列强”的标语,唱着“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战歌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是在A.土地革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8.学习历史需要将历史概念用层次化的方法组织起来。与“废藩置县-日本明治维新-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层次结构相一致的是A.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B.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美国冷战政策C.《全国工业复兴法》-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范例D.英国议会-欧洲共同体-联合国19.2020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80周年,我们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市场被打开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冲击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20.有学者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工业加速发展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列强侵华方式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D.《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21.“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民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在此背景下()A.新文化运动兴起 B.义和团运动兴起C.国民大革命兴起 D.辛亥革命兴起22.既是《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同时又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这个城市是A.深圳B.珠海C.厦门D.汕头23.2003年,美国最大的连锁书店巴诺旗下的《图书》杂志,公布了该刊评选出“改变美国的20本书”,其中有一本书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这本书即是()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C.《权利法案》 D.《共产党宣言》24.理清历史线索有利于理解和把握历史知识结构。下列是某个历史知识结构简图,与这一简图中空白处没有逻辑关系的是A.美国南北战争B.中国鸦片战争C.印度民族大起义D.三角贸易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下列人物的生活经历,对处于逆境中的人们最能提供鼓励力量的是()26.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以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___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27.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内战,美国爆发了____,这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1868年,推翻幕府以后,日本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些改革被称为“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俄国农奴制改革给农奴法律上的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有一定的法律自由,改革后农奴积极性非常高,热烈拥护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指出推行农奴制改革的俄国沙皇。(2)你同意材料中关于农奴制改革的观点吗?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29.(6分)某校九(1)班历史学习小组阅读某版《世界史》的有关目录,探究下列问题,请你参与,共同完成。列举19世纪末以前发生的两例推动“走向全球大一体”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说明理由。目录27章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对工业化和民主化的回应”。分析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发生了哪些新变化?(要求:史实准确,表述合理)该目录反映了第四部分叙述的视角是什么?30.(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自秦始置垂相,不旋踵(调转脚跟,形容时间短)而亡……今我朝罢垂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领顽(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皇明祖训·首章》材料三……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管辖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大臣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政。——摘编自《中国历史同典》根据材料一,指出图7是我国古代哪一朝代的形势图?材料中长城的起止点分别位于哪个地方?结合所学说明材料二中明太祖对秦灭亡原因的认识是否正确。明太祖“罢相”的目的是什么?指出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机构?综合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哪一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A【解析】

根据题干“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空白处政权是西汉。秦朝末年农民起义之后,刘邦领导的军队逐渐壮大,最后打败了项羽,统一全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史称西汉。西汉后期朝政腐败;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因此秦朝之后,新朝之前是西汉,而西汉的建立者是刘邦。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刘秀是建立东汉的皇帝,不符合题意;选项C刘备是三国时期建立蜀国的皇帝,不符合题意;选项D刘裕是南朝刘宋开国皇帝,不符合题意;故选A。2、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至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和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称为“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文艺复兴使欧洲人摆脱了封建神学的束缚,认识到自我价值,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开辟使世界逐步连成了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因此,关于这个时代的表述,“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的描述比较符合,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3、D【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包产到户”可知,该日记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项。故选D。4、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通过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5、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9年《告同胞书》发表,结束了两岸军事对峙的状态,首次提出了两岸“三通”的倡议,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1987年,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并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交流协会,和1990年成立的海峡交流基金会惊喜经济型、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1995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其中包括:“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6、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其中的内容有五口通商、协定关税,是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其中的内容有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其中的内容有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等,使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受洋人控制。而《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都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辛丑条约》不涉及割占领土。所以以下对条约的分析正确的是①②③,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7、D【解析】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彭德怀带领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开展了百团大战,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本的最大规模的战役,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8、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是万隆会议。1955年,来自亚洲和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在印度尼西亚召开万隆会议,本次大会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从而推动了会议的圆满结束,C符合题干;ABD都不是万隆会议召开地点,故本题选C.9、C【解析】根据漫画我们可以看出日本军人一只脚深陷中国大陆沼泽中,另一只迈向太平洋,可知图片反映的是1941年12月日本发动珍珠港事件的时候。A项日本企图从海上封锁中国,日本在1937年就已经是在海上封锁中国,时间错误,因此排除;B项国共开始合作抗日是在1937年,时间错误,排除。C项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要兵力,结合史实我们知道,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大陆牵制了60%的日军,使日本深陷战争泥潭,符合题意;D项日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是在1937年,时间错误,排除。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和漫画信息分析出时间,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了珍珠港事件,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由此对选项事件的时间进行分析即可做出正确的选择。10、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的机构,1727年(雍正帝时)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1、C【解析】

依据题干“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04年,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了《拿破仑法典》,这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成为各国立法的典范,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2、D【解析】试题分析:罗斯福新政开始于1933年,A错;材料中没有体现B和C,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轮流吃饭”,说明在经济危机时期美国人民生活极其艰难。考点:1929年一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点评: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1929年一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13、D【解析】

依据题干“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附加的地步”和所学知识,列宁逝世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形成,这一模式下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了工业化,但是忽视农业和轻工业,人民生活水平没有显著提高,题干材料说明斯大林模式侧重工业化忽视民生幸福。故选D。14、B【解析】

依据题干中的诗《相隔一层纸》,可见语言通俗易懂,语言流畅,言之有物,这是典型的白话文新体诗。结合课本所学,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提倡,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B项符合题意;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文章使用的艰涩难懂的文言文。A项不合题意;1919年五四运动;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已经广泛使用白话文。CD两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15、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中的“这场战争”是指鸦片战争;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1840年6月,英国舰队入侵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建、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偿英国2100万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战争不是“一块界碑”,不符合题意;故选A。16、B【解析】

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在此背景下1519—1522年能够出现的历史现象是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1519年—1522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麦哲伦率领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B正确;ACD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B。17、B【解析】

依据题干“打倒军阀、打倒列强”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开展了北伐战争,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很快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8、C【解析】

依据题干“废藩置县-日本明治维新-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的结构层次,废藩置县是日本明治维新在政治方面的措施。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世界的影响促进了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在工业方面,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是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范例。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19、D【解析】

1840年6月,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D符合题意;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排除;中国市场被打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冲击都与鸦片战争相关,但不是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主要原因,BC排除。故选择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性质与意义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20、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使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符合题干的“投资+特权”,所以答案选C。21、A【解析】

依据“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反映了需要进行一次所学“彻底的思想变革”。结合课本所学,1915年,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思想解放运动。符合题干中所描述的背景。A项符合题意;依据题干“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可知是1911年辛亥革命后创立中华民国没带来的影响。D项不合题意;1898年义和团运动兴起,B项不合题意;1924年国民大革命兴起,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22、C【解析】

鸦片战争中,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因此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3、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发表。《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的书是《共产党宣言》。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4、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为了谋取更大的利润,从事贩卖非洲黑奴的活动,这一事件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逻辑关系不正确,D符合题意。美国的南北战争、中国的鸦片战争以及印度民族大起义都是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发生的,故排除ABC项。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处于逆境中的人们”可以判断是贝多芬,因为虽然贝多芬完全失聪,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倔强的性格同“命运”和社会的不公进行抗争,对逆境中的人们起到鼓舞作用,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关贝多芬的史实点评:关于贝多芬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他是德国历史上伟大的音乐家,古典乐派的终结者和浪漫乐派的开拓者。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线条严整粗犷,旋律简洁质朴、含蓄深情,极富心灵的震撼力。他的代表作有《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等。贝多芬有着“乐坛雄狮”的美称。26、毛泽东,毛泽东思想【解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大会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27、南北战争明治维新【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美国独立以后,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都发展起来,南方种植园使用了大量奴隶。两种制度水火不容。19世纪中期,围绕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北方和南方的矛盾再也无法调和,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内战,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这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通过改革,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亚历山大二世。(2)不同意;俄国1861年改革的实质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解析】

(1)根据材料“俄国农奴制改革给农奴法律上的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有一定的法律自由,改革后农奴积极性非常高,热烈拥护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改革为1861年改革。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这次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2)根据材料“……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有一定的法律自由,改革后农奴积极性非常高,热烈拥护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反映了改革使农奴性积极性很高,很高兴。我不同意材料中关于农奴制改革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俄国1861年改革的实质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俄国1861年改革颁布法令规定: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须高价赎购买。这次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扫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所以说俄国1861年改革的实质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点睛】(1)问材料“俄国农奴制改革给农奴法律上的人身自由”可知反映了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据所学可确定当时改革的沙皇:亚历山大;(2)问首先根据材料内容确定反映的观点。“改革后农奴积极性非常高,热烈拥护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确定观点:农奴制改革调动了农奴的积极性,拥护政府改革;据所学知识从农奴制改革,农奴获得解放获得一块份地,是对农奴的变相的剥削方面回答。29、(1)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任写2例即可,其他符合题意也可)理由:①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世界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②工业革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③第二次工业革命: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选择2个事例展开说明即可)(2)经济:封建经济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学习西方,进行洋务运动,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与发展;政治: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资产阶级先后发动戊戌变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