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西柳州市柳江区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广西柳州市柳江区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广西柳州市柳江区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广西柳州市柳江区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广西柳州市柳江区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广西柳州市柳江区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8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有关我国古代科技的公益广告。片中,袁隆平院士动情地说:“我们国家从六千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袁隆平院士的结论来源于我国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该遗址所在地区是A.长江下游B.长江中游C.黄河中游D.珠江流域2.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3.与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杂交水稻之父”有关的科学家是A.邓稼先B.钱学森C.袁隆平D.钱三强4.《史记》中记述陈胜吴广因“失期,法皆斩”而起义,而根据1975年考古发现的《云梦秦简》记载,在秦律中失期并不是死罪。据此进行的历史推测中较为合理的是A.陈胜吴广起义是历史传说B.秦有法律但民众不甚了解C.《史记》内容虚构成分较多D.秦朝法律制度已形同虚设5.下列有关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相互影响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A.玄奘西行引发了欧洲人对中华民族的兴趣B.鉴真东渡将元朝的佛教、医学等传到日本C.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D.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的经济交流6.下列诗句能体现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维护领土完整的不屈精神是A.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B.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C.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7.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加强对地区有效管辖,元朝时期设立的管理机构是A.西域都护 B.澎湖巡检司 C.府 D.驻藏大臣8.“近代史上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最先建立民主政治,但在教育领域英国没有一项领先,现代大学、职业教育、义务教育、现代学制、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现代教育制度没有一项由英国创立。因此,英国整体国力的渐趋衰落就不足为奇了。”可见,英国“整体国力的渐趋衰落”是由于A.民主政治改革滞后B.科学技术的落后C.殖民地人民的抗争D.教育制度的落伍9.武昌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因为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黄花岗起义10.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暖,适宜人类活动,在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考古学者发现了一处大型的原始聚落遗址,这处遗址距今(2019年)约6000年,定名为半坡遗址,半坡遗址的居住区,有房屋,窖穴,壕沟,居住区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磁场。依据材料可以知道A.半坡人已经开始农耕生活B.河姆渡人生活在北方黄河流域C.半坡人已经开始定居生活D.半坡人会烧制彩陶11.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战败投降的先后顺序是()A.意、德、日 B.意、日、德C.日、意、德 D.日、德、意12.根据下表内容,判断所学习的主题是时间内容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举行,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1949年10月1日隆重举行开国大典A.中华民族的抗争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C.新中国的成立D.壮大了世界和平的力量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强军目标,就在前方。从新中国建立到今天拥有巩固强大的国防,都有哪些原因?(至少写出5条)14.2019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8周年。98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凯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党的历程刻骨铭心)图1:开天辟地党的诞生图2:生死攸关历史转折材料二:(党的探索亘古未有)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中央电视台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材料三:(党的政策温暖我心)(未来中国)不仅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党和政府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2010年9月温家宝接受记者专访谈请说出与图一、图二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谈谈其重大历史地位或影响。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民族复兴发展道路的选择上进行过哪两次成功的实践探索?1979年,中国农民是怎样“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和当前时政,说说我们党和政府为了中国人活得幸福采取了哪些措施?15.下面是小历和小史对明朝郑和下西洋的看法,谁的看法不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发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指的是河姆渡居民遗址,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2、C【解析】

“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隋唐的经济文化交流;“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代表了唐朝的繁荣;“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反映出唐朝的对外开放。因此,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3、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73年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中国吃饭问题和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故C符合题意;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为我国的导弹和核弹研究做出巨大贡献,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籼型杂交水稻”是解题的关键,1973年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中国吃饭问题和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4、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中记述陈胜吴广因“失期,法皆斩”而起义,而根据1975年考古发现的《云梦秦简》记载,在秦律中失期并不是死罪。因此进行的历史推测中较为合理的是,秦有法律但民众不甚了解。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5、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405年----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的经济交流,D项正确;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法,A项错误;鉴真东渡将唐朝的佛教、医学等传到日本,B项错误;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纪》引发了欧洲人对中华文明的兴趣,C项错误。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6、A【解析】

依据题干“反抗外来侵略”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描述的是郑成功收复,A项符合题意;“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描述的是文成公主入藏,属于民族友好的内容,B项不符合题意;“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描述的是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C项不符合题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描述的是文天祥抗元的内容,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限定词“反抗外来侵略”,需要学生正确理解四个选项涉及的内容,利用排除法解答问题。7、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地区,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故B符合题意;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清设府、清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8、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但在教育领域英国没有一项领先,现代大学、职业教育、义务教育、现代学制、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现代教育制度没有一项由英国创立”的信息可知,教育制度的落伍是英国"整体国力的渐趋衰落"的原因。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步入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9、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12日,起义军完全控制武汉三镇。史称“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武昌起义影响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武昌起义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故武昌起义是推翻清王朝并导致民国建立的“辛亥首义”。故选C。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与武昌起义无关,故排除AB项。黄花岗起义发生在广州地区,故排除D项。【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武昌起义意义的掌握。10、C【解析】

根据材料“半坡遗址的居住区,有房屋,窖穴,壕沟,居住区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磁场”可知,材料反映了半坡人已经开始定居生活,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农耕生活,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河姆渡人生活在浙江余姚,半坡人生活在北方黄河流域,B项说法错误。材料没有烧制彩陶的信息,D项错误。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1、A【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德国是在1945年5月8日投降;日本是在1945年8月16日;意大利投降是在1943年.所以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战败投降的先后顺序是意、德、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2、C【解析】

根据题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隆重举行开国大典”等结合课本所学可知这是和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有关,因此C符合题意。A、B、D从表格内容中无法体现。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时间是“1949”年,以及结合国旗、国歌、首都、开国大典可知新中国的成立的相关内容。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一切行动听党指挥。(2)“一五”计划中共的发展为国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3)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拥军爱党,积极参军(4)广大科研工作者忘我的奉献,成为科技强军的坚实后盾。(5)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6)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带来的国际影响(7)外交成就给予的优良的和平发展环境。(7选5)【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新中国建立到今天拥有巩固强大的国防的原因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一切行动听党指挥,“一五”计划中共的发展为国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拥军爱党,积极参军,广大科研工作者忘我的奉献,成为科技强军的坚实后盾,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14、(1)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遵义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三大改造;改革开放。(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取消农业税;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中小学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中小学生营养餐等等(言之有理,至少写出两项方可得2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中共成立、遵义会议及其意义。图1: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会议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进行。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了党在当时的中心任务,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图2: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本题考查建国以来在民族复兴上的成功探索。阅读材料二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指的是三大改造。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指的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3)本题考查我国农村改革采取的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施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4)本题考查党和国家为人民谋福祉的措施。党和政府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