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选择题1.(2023四川德阳一模)投壶是春秋时期贵族士大夫宴饮时的一种投掷游戏,只取“射礼”中繁杂程序的一半,舍去了“武”的内涵。投壶在战国时已在民间普遍流行;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投壶进一步娱乐化,出现了不少新奇的玩法,连妇女也参与其中。投壶的发展()A.得益于政治局势的稳定B.导致了尚武精神的消退C.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D.冲击了传统的礼教规范2.(2023安徽合肥一模)《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这一著作凸显()A.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B.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C.中国传统科技开始进入总结阶段D.工商皆本的思想已经出现3.(2023四川绵阳二模)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故重武轻文的现象相当严重。一些人还以卫青、霍去病为榜样,认为他们虽然不读书,却能成为公辅,故“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谁能端坐读书,作老博士也”。这反映出当时()A.门阀政治影响社会阶层流动B.唯才是举成为社会共识C.佛、道两家发展为时代主旋律D.社会动荡激发爱国情怀4.(2021广东汕头二模)东汉时期的《四民月令》按月记录了当时的农事活动。下表整理自该书。月事一月祭祖、上椒酒于家长、祈丰年、命成童以上习《五经》、命女红织布、种春麦、瓜果等、酿酒作酱、伐竹木二月祭太社、习射以备不虞、命缝人浣冬衣、种药制药、卖粮食、收薪炭三月令蚕妾治蚕室;蚕毕生,乃同妇子,以勤其事。无或务他,以乱本业;有不顺命,罚之无疑。种稻、豆、麻等;赈济族人;缮修门户,警设守备,以御春饥草窃之寇由上表可推知,该书集中反映了东汉()A.小农经济的生产状况B.大地主田庄经济形态C.土地公有制发展情况D.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5.(2023山西名校期末)两汉时期,龚遂为渤海太守时见“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卫飒为贵阳太守时建官营冶铁,铸犁、锸、铲等铁器;武威太守任延在九真“令作田器,教之垦辟”。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地方吏治决定国家安定B.务本兴农成为治国之本C.官营冶铁技术已经普及D.精耕细作农业发展成熟6.下图为汉武帝时期的“大飞鸿”“玉兔蟾蜍”“延益寿”瓦当,分别代表“太阳”“月亮”“延寿”,寓意“日月同辉、天人合一、延年益寿”。这些瓦当体现了()A.社会观念与艺术审美的结合B.科技发展与人文价值的统一C.政治统一与经济繁荣的盛况D.儒家思想与市井风情的杂糅7.(2023福建漳州一检)周公“国西土,为方千里。分以百县,县有四郡”(《逸周书》),县大于郡;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郡下辖县,郡守与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命。这表明秦朝郡县制()A.因袭周代制度 B.强化宗法管理C.尚需不断完善 D.具备创新特性8.(2023四川达州一模)有学者对《隋书》(包括梁、陈、北齐、北周、隋等五朝史)诸传的传主做过一番统计:其中明确出身胡族的,约占传主总数的六分之一;据考证,李唐一族也有胡人血统。这可以用来说明()A.孝文帝改革的成效显著B.胡汉通婚政策的实行C.游牧民族实现了封建化D.民族交融不断增强9.(2023河南洛阳统考)汉朝儒生提出,明堂为“亞”型布局,符合阴阳五行之数。东汉《白虎通义》载:“天子立明堂者,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目前发掘的汉长安城明堂遗址中心建筑与此相符。明堂的这种建筑布局说明()A.文献材料须与考古遗迹印证B.国家政治生活深受儒学思想影响C.儒学成为官方主流意识形态D.统治阶级依靠封建礼制维护统治10.(2023江西九江一模)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到泰山封禅,下诏废除当地百姓逾期的田租和贷款,“加年七十以上孤、寡帛,人二匹……赐天下民爵一级,女子(每)百户牛、酒”。这些措施()A.体现了“无为而治”的思想B.旨在减轻当地百姓的负担C.有利于增强民众对朝廷的认同D.反映了推恩令的全面推行11.(2023河南六市联考)下表为公元313—450年从北方地区迁到南方地区的人口分布。据此可知()地区苏南、浙北安徽四川汉中湖北江西、湖南闽、粤、桂人口30多万约17万约15万约6万各1万多少量A.南方开发具有地域不平衡性B.南方自然环境优越适合定居C.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初步完成D.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工具12.(2023河南高考联盟联考)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在嘉峪关魏晋画像砖墓壁画中出现多幅采桑图以及绢帛、蚕茧、丝束和梳刷、锅等缫丝工具的画像,经分析考辨,这些采桑图(如下图)反映的应是野蚕放养。这反映了()河西魏晋墓壁画“采桑图”A.丝绸之路促进沿途经济发展B.魏晋时期河西开始养蚕缫丝C.人口迁移促进河西地区开发D.河西地区经济水平全国领先二、非选择题13.(2023河南濮阳开学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古代雅典,官员“在任职前,其资格皆须先经审查”。以执政官为例,其资格先由500人议事会审查,如果有问题提交法庭裁决,以确定其是否能够担任这个职务。执政官和将军“在每一主席团期中都举行一次信任投票,看他们是否称职。如果这种投票反对其中任何一个官员,他便应在陪审法庭中受审,如有罪,则决定他的刑罚或罚金,但是如果无罪,他即复职”。每个官员在任职期满后,还要由专人对其在任职期间的活动和账目进行审查。——摘编自于江《雅典民主制评析》材料二汉朝时期,中央监察机构开始独立设置,并形成全方位监察体制,监察官员在皇帝领导下独立行使监察职能。地方监察机构实行中央垂直领导体制,与地方政府无隶属关系。汉武帝时期,每个州设刺史一名,专职监察地方,后来设立的司隶校尉负责京畿七郡的监察事宜,尔后逐渐设立十三部刺史。刺史最初由丞相府司直节制,汉武帝晚期至汉昭宣时期则逐渐转归御史府管辖,这是中央最高监察机关,诸多事宜具体由御史中丞执掌。——摘编自赵青娟《汉代监察制度运行机制研究》(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古代雅典、中国汉代监察官员的举措。(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雅典与中国汉代监察制度的共同意义。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古代农业作物种植情况简表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黍、粟、稷、稻、粱等作物都已种植。黄河流域种植黍和粟,江淮以南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北方地区小麦的推广和南方水稻品种不断优化;胡瓜(黄瓜)、胡萝卜、核桃、芝麻、石榴、葡萄等作物种植形成南稻北麦种植格局;南方地区大规模种植茶树,西北地区种植棉花占城(越南)稻种植,经济作物茶叶、棉花种植区域不断扩大高产农作物甘薯、玉米、土豆和经济作物烟草、花生、茶叶、棉花广泛种植,形成专业生产区域——摘编自周跃中《试谈中国古代农作物种类及其历史演变》从表格中提取至少两项信息,围绕中国古代农业发展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分析说明。(要求:明确写出论题,分析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参考答案1.D根据材料“春秋时期贵族士大夫宴饮时的一种投掷游戏”“投壶在战国时已在民间普遍流行”“南北朝时期,投壶进一步娱乐化,出现了不少新奇的玩法,连妇女也参与其中”,可知投壶从贵族宴饮的礼仪发展为民间普遍流行、妇女也可参与的娱乐化游戏,说明投壶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礼教规范,故选D项;魏晋时期政局动荡,排除A项;从春秋战国到魏晋南北朝,中国的尚武精神并未消退,排除B项;中国封建社会受到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妇女社会地位低下,排除C项。2.A根据材料“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可知《齐民要术》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体现出古代科学家以农业为本,关注民生的务实精神,故选A项;材料强调农业生产技术,不能体现出小农经济的生产地位,排除B项;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重农抑商的思想,排除D项。3.A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的影响,阶层固化现象逐渐严重,平民阶层不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遂出现了读书无用论,说明门阀政治影响社会阶层的流动,故选A项;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魏晋时期,儒家思想依然是传统主流文化思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爱国情怀,排除D项。4.B由表格,可知其中的农事活动中有“命女红织布”“酿酒作酱”“命缝人浣冬衣”等,这些不是一般小农家庭能完成的工作,应该属于大地主田庄的经济形态,故选B项;题中涉及的活动只有大地主田庄才能都实现,所以不是小农经济的生产状况,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东汉的田庄经济,属于土地私人占有,排除C项;表格信息只能体现农业种植和养殖的种类,没有反映技术进步的情况,排除D项。5.B材料中的龚遂、卫飒、任延均为地方官,所强调的内容均与农业生产有关,这是由古代农业在国家政治经济中的地位决定的,务本兴农是治国理政的共识,故B项正确。A项夸大了地方吏治的作用,排除。材料中只提到了“卫飒为贵阳太守时建官营冶铁”,无法得出C项结论。材料没有体现精耕细作农业发展成熟,D项说法错误。6.A瓦当是古代中国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前刻不同图案,可以起到装饰作用,展现了古人的艺术审美,所刻图案表达了“日月同辉、天人合一、延年益寿”等社会观念,说明社会观念与艺术审美的结合,故选A项。7.D根据材料,可知周公时“县大于郡”,郡辖于县,而秦始皇时“郡下辖县,郡守与县令,均由皇帝直接任命”,秦朝郡县制对周公的县郡进行了创新性改造,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故选D项。8.D根据材料“其中明确出身胡族的,约占传主总数的六分之一;据考证,李唐一族也有胡人血统”,可知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有胡族血统的统治者较多,说明这一时期民族交融加强,故选D项。9.B根据材料“符合阴阳五行之数”,可知明堂布局符合阴阳五行家的思想,根据材料“天子立明堂者,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可知明堂布局体现天人感应学说,故选B项。10.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到泰山封禅时废除当地百姓逾期的田租和贷款,并赏赐百姓牛、酒,这体现了民本思想,皇帝与民同乐,有利于增强民众对朝廷的认同,故选C项。11.A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苏南、浙北的迁入人口最多,而偏远的闽越只有少量人口迁入,迁入人口数量的不同必然会影响南方经济的开发,故选A项;材料主旨是南方迁入人口数量不同,不能反映南方自然环境的状况,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宋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南方各地区迁入人口数量不同,没有涉及生产工具,排除D项。12.A根据材料“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在嘉峪关魏晋画像砖墓壁画中出现多幅采桑图以及绢帛、蚕茧、丝束和梳刷、锅等缫丝工具的画像”,可知该画像砖反映了河西地区早期丝织业的发展情况,丝绸之路的开通带动了河西地区丝织业的发展,故选A项;B项说法错误,排除;魏晋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人口向南方迁移,且材料并未提及人口迁移,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其他地区,不能得出“领先”的结论,排除D项。13.参考答案(1)古代雅典:审查官员的任职资格;监督官员任职期间的表现;由专人审查官员任职期间的活动和账目。中国汉代:设立独立的中央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员;建立全方位的监察体制;由皇帝亲自领导;建立直属中央的地方监察机构;建立刺史制度。(2)意义:有利于提高官员的素质,澄清吏治;保障统治机器的正常运转;保障国家职能的实现;为后世的监察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14.参考答案论题示例(1)中国古代农作物种植品种不断增加。(2)对外经济交流与农业发展。(3)中国农业文明对世界的贡献。(4)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与商业、手工业的关系。(5)经济作物的种植不断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乐趣初二语文作文
- 滚动轴承加工工艺学考核试卷
- 上海高三语文二模作文青浦
- 弹射玩具企业生产工艺改进与创新考核试卷
- 稀土金属压延加工质量控制流程优化实践考核试卷
- 刨花板行业绿色采购与原材料供应链管理考核试卷
- 入院护理宣教 2
- 4-3钟控电位触发器
- 山东省滕州市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数学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自贡市高新区六校2025届初三第三次联考(浙江版)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机器人自主导航与地图构建考核试卷
- 吉林银行总行社会招聘笔试真题2023
- 2024年现场综合化维护工程师三级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西藏拉萨市2025届高三理综下学期一模试题
- 助贷机构及人员从业禁止
- DL-T+748.8-2021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第8部分:空气预热器检修
- 《无人机测绘技能训练模块》课件-无人机航测影像获取外业
- CJJT135-2009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
- 营造和谐人际交往含内容模板
- SH/T 3224-2024 石油化工雨水监控及事故排水储存设施设计规范(正式版)
- 小学六年级期中考试家长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