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测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测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测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测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测试题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1.北魏时期,潍坊一位农学家提出:“农业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他是(

)A.

公冶长

B.

郑板桥

C.

贾思勰

D.

陈介祺2.如图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气韵高雅,飘逸潇洒,被誉为“天下第一”(

)A.

隶书

B.

楷书

C.

行书

D.

草书3.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下列关于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①魏国—220年—曹操—洛阳

②魏国—220年—曹丕—洛阳③蜀国—221年—刘备—成都

④蜀国—221年—诸葛亮—成都⑤吴国—222年—孙策—南京

⑥吴国—222年—孙权—建业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②③⑥

D.

②④⑤4.南北朝时期,极大地顺应了我国北方“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等民族大交融趋势的政治改革家是(

)A.

商鞅

B.

张骞

C.

北魏孝文帝

D.

班超5.中国古代,“衣服有制”.正朔服色,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标记.下列哪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体现这一特点()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北魏孝文帝

D.

隋文帝6.南朝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是(

)A.

洛阳

B.

建康

C.

临安

D.

宁波7.右边砖画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这组砖面可以用来直接研究(

)A.

江南开发

B.

民族交融

C.

政权并立

D.

经济重心南移8.淝水之战对东晋来说是生死存亡的一战,此战的影响是(

)A.

东晋统一了全国

B.

东晋收复了北方

C.

解除了北方威胁,为南方发展创造了条件

D.

东晋因国力消耗过大而亡国9.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下列关于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①魏国一220年

曹操一洛阳

②魏国一220年一曹丕一洛阳③蜀国一221年一刘备

成都

④蜀国一221年

诸葛亮一成都⑤吴国一222年

孙策一南京

⑥吴国一222年一孙权一建业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②③⑥

D.

②④⑤10.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有(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下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③南方统治者生活奢侈④南方没有战乱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11.北方民族大融合时期,民族融合在社会生活方面成果突出,下列成果中不属于此范围的一项是()A.

胡服骑射

B.

胡人汉服

C.

汉人胡食

D.

汉族改变席地而坐习俗12.下列关于历史说法错误的是(

)A.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朝

B.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富强的国家

C.

古代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西汉

D.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汉族文化13.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民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裹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上述现象反映孝文帝改革(

)A.

使胡服成为汉人的主要服装

B.

废除了旧习俗,兴汉化

C.

促进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D.

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14.“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

祖冲之

B.

贾思勰

C.

顾恺之

D.

孔子15.下列史实,按因果关系排列,应该是(

)①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②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③曹操统一北方④赤壁之战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②①④③16.“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唐朝诗人胡曾这首诗描述的是(

)A.

长平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17.根据下列信息判断此人是谁(

)①他生活在北魏和东魏②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③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A.

郦道元

B.

贾思勰

C.

祖冲之

D.

王充18.下列砖画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这组砖面可以用来直接研究(

),图1制作蒸馍与烙饼)

,图2食用烧烤食品)A.

江南开发

B.

民族交融

C.

政权并立

D.

经济重心南移19.西晋建立后,大封同姓诸侯王,导致诸侯势力过大,出现了(

)A.

黄巾起义

B.

七国之乱

C.

八王之乱

D.

宦官专权20.确立我国后世农历基本框架的是:(

)

A.

割圆术

B.

《大明历》

C.

《太初历》

D.

《石室星经》21.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是(

)A.

受到北方其他民族的侵扰

B.

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

C.

扩大鲜卑族的势力和影响

D.

接受先进文化,巩固统治22.南京是我国古代的著名都城,被誉为“六朝”古都,其主要原因是(

A.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六个政权在此建都

B.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

C.

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政权在此建都

D.

十六国的政权都曾经在此建都23.历史示意图有助于形成时空概念。在下面历史朝代更替示意图中,西晋应填在(

)A.

A

B.

B

C.

C

D.

D24.唐朝诗人胡曾“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这首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官渡之战

B.

马陵之战

C.

淝水之战

D.

赤壁之战25.下列成语反映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草木皆兵②四面楚歌

③三顾茅庐

④投笔从戎A.

②④③①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③①②④二、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50分)26.分析说明题。材料一:古代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的互相交流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材料一:经过张骞等所开辟的这条通商道路传来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汉武帝所喜爱的大宛马自不必说,还有地毯,毛织物、宝石、金银器、玻璃制品…….另外中国产的丝织品瓷器,漆器等也都传到了西方。——摘自丝博网材料二: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摘自《魏书》(1)材料一中的“这条通商道路”后来被称做什么?根据

材料一,概括指出它的开辟有什么积极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中的“这条通商道路”的路线?(3)民族大融合,也是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形式,材料二中的“诏”是谁下达的?这一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什么?(4)英国哲学家培根对印刷术

、指南针和火药传入欧洲曾经这样评价“它们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简述指南针传入欧洲带来的重大影响。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皇帝说:“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1)据材料指出这位皇帝是谁?并写出材料中他采取了什么改革措施?(2)除材料中措施外,他还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写出两项。此改革对当时及后世历史发展分别有什么作用?2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割据,王朝更替,民族交融,江南地区也得到开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示意图。材料三

知识结构图。(1)图示中①和②处分别是什么政权(或王朝)?它们的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哪座城市?(2)在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哪一场战役?(3)根据图示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征是什么?(4)依据材料二,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情形。想一想,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5)填出上面图示中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地点。该图示反映出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交融是怎样的关系?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西汉《史记》材料二:“江南……民户繁育……地广野风,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宋史》材料三:西汉、唐代和北宋南北方人口数量统计表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材料四:“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抵。语曰:“苏湖熟天下足’”﹣﹣南宋《陆游集》(1)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南方经济的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2)依据材料三,总结西汉到北宋全国人口变化的总趋势。而这一时期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趋势如何,是何因素导致的?(3)根据四则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请说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趋势。并简要分析发生上述变化的社会原因有哪些?

答案一、单选题1.C2.C3.C4.C5.C6.B7.B8.C9.C10.B11.A12.B13.D14.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