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潮阳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级教学质量监测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纸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⑴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因为他们是“文盲”,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这自然是事实。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我们是不是说乡下人不但不识字,而且识字的能力都不及人呢?⑵我记起在乡下时的事来了。同事中有些孩子送进了乡间小学,在课程上这些孩子比乡下孩子学得快、成绩好。教员们总夸奖这些孩子聪明。这等于说教授的孩子智力高。我对于这些恭维自然是私心窃喜。但有一天,我在田野里看小学生捉蚱蜢,那些“聪明”的孩子,扑来扑去,屡扑屡失,而那些乡下孩子却反应灵敏,一扑一得。⑶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的孩子,和教授的孩子在田野里捉蚱蜢捉不过乡下孩子,在意义上是相同的。我并不责备自己孩子蚱蜢捉得少,因为我的孩子并没有机会练习,他们日常并不在田野里跑惯——我为自己孩子所做的辩护是不是也可以用之于乡下孩子在认字上的“愚”呢?我想是很适当的,乡下孩子不像教授的孩子到处看见书籍,这不是他们日常所混熟的环境。教授的孩子并不见得一定是遗传上有什么特别善于识字的能力,显而易见的却是有着易于识字的环境。⑷这样看来,说乡下人愚,显然不是指他们智力不及人,而是说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是不及城市里人多。我们是不是也因之可以说乡下多文盲是因为乡下本来无需文字眼睛呢?说到这里,我们应当讨论一下文字的用处了。⑸乡土社会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生活上互相合作的人都是天天见面的。在社会学上我们称之作“面对面的社群”。在这样的社群里甚至可以不必见面而知道对方是谁。归有光的《项脊轩记》里说,他日常接触的老是那些人,所以日子久了可凭脚声来辨别来者是谁。在面对面的社群里一起生活的人是可以不必通名报姓的。“贵姓大名”是因为我们不熟悉而用的。熟悉的人大可不必如此,足声、声气等都可以是足够的“报名”。⑹文字发生之初是“结绳记事”,需要结绳来记事是为了在空间和时间中人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我们不能当面讲话,才需要找一些东西来代话。在广西瑶山,部落有急,就派人送一枚铜钱到别的部落里去,对方接到这记号,立刻派人来救。这是“文字”,一种双方约好代表一种意义的记号。如果是面对面可以直接说话时,这种被预先约好的意义所拘束的记号,不但多余,而且有时会词不达意引起误会的。⑺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这不完全是出于“间接接触”的原因。我们所要传达的情意是和当时当地的外局相配合的。你用文字把当时当地的情意记下来,如果在异时异地的圜局中去看,所会引起的反应很难尽合于当时当地的圜局中可能引起的反应。文字常有这个无可补救的缺陷。于是在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和艺术。文法和艺术在减少文字的“走样”。⑻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因为我们有着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的作用。我们可以用手指指着自己而在话里吃去一个“我”字。在写作时却得尽量依着文法去写成完整的句子。不合文法的字词难免引起人家的误会。说话时我们如果用了完整的句子,显得迂阔而又可笑。⑼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当我们有了电话、广播的时候,书信文告的地位已经大受影响。等传真技术发达之后,是否还用得到文字,是很成问题的。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⑽进一步说,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语言像是个社会定下的筛子,如果我们有一种情意和这筛子的格子不同也就漏不过去。这个筛子帮助了人和人间的了解,而同时也使人和人间的情意公式化了,使每一人,每一刻的实际情意都走了一点样。我们永远在削足适履,使感觉敏锐的人怨恨语言的束缚。李贺要在这束缚中去求比较切近的表达,难怪他要呕尽心血了。于是,在熟人中,我们话也少了,我们“眉目传情”,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⑾我决不是说我们不必推行文字下乡,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开始抛离乡土社会,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我要辨明的是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下人大多不识字,这是符合实际的事实,但并不能据此推断出:乡下人生下来就是识字能力差、学习能力弱的人。B.“足声、声气”“可以是足够的‘报名’”,可见在面对面的社群中,有时仅凭足音、声气等信息,我们便能成功辨识彼此。C.相较于面对面的说话,文字交流能突破时空阻隔,但其具有无法规避的缺陷,未能像前者一样做到完善无缺地传情达意。D.作者认为,“文字下乡”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但对于“乡土社会的文盲”现象,还需从社会环境等方面推究深层原因。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捉蚱蜢和认字的事项上,乡下孩子和教授孩子表现各异,各擅胜场。文章将两者进行对比,旨在证明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B.从第七段的内容可以推断,当我们回看自己以前所写的文字时,此时此刻触发的感受未必与最初借助文字所要表达的情意完全契合。C.与文字相比,说话同样也可以讲究文法,只是在言语交流的情境中,由于我们还能凭借辅助表情来帮助传情达意,故而无此必要。D.我们所要表达的情意与语言“这筛子的格子”不同也就漏不过去,文章运用比喻论证,形象地阐明了语言与情意表达之间的关系。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字的缺陷”观点的一项是()A.《淮南子》中描写仓颉造字时的情形:“天雨粟,鬼夜哭”。B.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C.陆机在《文赋》中记述:每次写作时总担忧“意不称物,文不逮意”。D.韩愈认为:学习古文辞,应“师其意、不师其辞”,写作宜“自树立、不因循”。4.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台儿沟其他姑娘对香雪的发现不感兴趣的原因。台儿沟这个小村和它的十几户乡亲,掩藏在大山的皱褶里,年复一年。而后,台儿沟作为火车沿途停靠的站点,上了列车时刻表。每当火车到站时,香雪(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等姑娘们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香雪发现了火车行李架上一只普通的学生书包,但台儿沟的其他姑娘却对香雪的发现不感兴趣。5.《乡土中国》一书,既体现出专业研究者旁征博引的学识积淀,又具有类似于科普著作的浅显通俗的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孕妇和牛铁凝孕妇牵着牛从集上回来,在通向村子的土路上走着。午后的太阳照耀着平坦的原野,干净又暖和。孕妇信手撒开缰绳,好让牛自在。当它拐进麦地歪起脖子啃麦苗时,孕妇唤一声:“黑,出来。”黑是牛的名字。黑迟迟不肯离开麦地,孕妇就恼了:“黑!”她喝道。孕妇爱赶集,只为了什么都看看,婆婆总是牵出黑来让孕妇骑,怕孕妇累着身子。黑也怀了孕啊,孕妇想。但她接过了缰绳,她愿意在空荡的路上有黑作伴。她和它好像有点同病相怜,又有点儿共同的自豪感,于是一块儿腆着骄傲的肚子上了路。回来时,孕妇也没骑黑,走快走慢由着黑的性儿,当她走得实在沉闷,才冷不丁叫一声:①“黑——呀!”她夸张地拖长声,把黑弄得挺惊愕,拿无比温顺的大眼瞪着孕妇。孕妇乐了,平原顿时热闹起来。像往常一样,孕妇从集上空手而归,伙同着黑慢慢走近了那路边的牌楼。孕妇望着牌楼,心想多亏我嫁到了这儿啊。每回见到牌楼,孕妇都不免感叹她的出嫁。孕妇的娘家在山里,山里的日子不如山前的平原。孕妇的爹娘一心一意要送这宝贝出山,到富裕的平原去见他们终生也见不着的世面。孕妇终于嫁到了山前,她的婆婆自豪地给她讲解这里的好风水:这地盘本是清朝一个王爷的坟茔,王爷的陵墓就在村北,那白花花的大牌楼就属于那个王爷。这牌楼保佑了这地方的富庶,这就是风水。初到平原,孕妇眼前十分地开阔,住久了平原,孕妇眼里又多了些寂寞。住在山里望不出山去,眼光就短;可平原的尽头又是些什么呢?孕妇走着,想着,只觉得她是一辈子也走不到平原的尽头了。远处,依稀出现了三三两两的黑点,是那些刚放学归来的孩子。孕妇累了,在路边一个巨大的石碑上坐下来,黑又信步去了麦地闲逛。这石碑属于一个王爷,后来让一些城里来的粗暴的年轻人给推倒了。石碑躺在路边成了过路人歇脚的坐物。碑上刻着一些文字,个个如同海碗大小。孕妇不识字,他曾经问过丈夫那是些什么字。丈夫也不知道。丈夫说:“知道了有什么用?一个老辈子的东西。”孕妇坐在石碑上,又看见了这些字,她的屁股②压住了其中一个。这次她挪开了,小心地坐在碑的边沿。她弄不明白为什么她要这样,从前她歇脚,总是一屁股就坐上去。那么,原因还是胸膛下面这个肚子吧。孕妇对这肚子充满着希冀,这希冀又因为远处那些越来越清楚的小黑点而变得更加具体。孕妇相信,她的孩子将来无疑要加入这上学、放学的队伍。若是孩子也问起这碑上的字,她不能够说不知道,她不愿意对不起孩子。可她实在不认识这碑上的字啊。放学的孩子们走近了,她叫住一个本家侄子,向他要了一张白纸和一杆铅笔。孕妇一手握着铅笔,一手拿着白纸,等着孩子们远去。她仿佛要背着众人去做一件鬼祟的事。孕妇将白纸平铺在石碑上。当她打算落笔,才发现这劳作于她是多么不易,她的手很巧,却支配不了手中这杆笔。她努力端详着那陌生的大字,然后胆怯而又坚决地落下了第一笔。她描画着它们,心中揣测它们是什么意思,又不由得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夕阳西下,孕妇伏在石碑上已经很久了。她的脸红彤彤的,茁壮的手腕不时地发着抖。可她不能停笔,她的心不叫她停笔。她长到这么大,还从来没干过这么累人、又这么不愿停手的活儿。不知何时,黑已从麦地返回,卧在孕妇的身边。它静静的凝视着孕妇,脸上满是驯顺,像是守候,像是鼓励。孕妇终于完成了她的劳作。在朦胧的暮色中她认真地数,那碑上的大字是十七个,她的白纸上那个也落着十七个: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和硕贤亲王神道碑纸上的字歪扭而又奇特,像盘错的长虫,像混乱的麻绳。可它们毕竟是字。有了它们,她似乎才获得一种资格,似乎才敢与她未来的婴儿谋面。孩子终归要离开孕妇的肚子,而那块写字的碑却永远立在了孕妇的心中。每个人的心中,多少都立着点什么吧。孕妇将她劳作的果实揣进袄兜,捶着酸麻的腰,呼唤身边的黑启程。黑却执意不肯起身,它换了跪的姿势,要主人骑上去。③“黑——呀!”孕妇怜悯的叫着,强令黑站起来。孕妇和黑走在平原上,像两个相依为命的女人。黑身上释放出的气息使孕妇觉得温暖而可靠,她不住地抚摸它,它拿脸蹭着她的手。一股热乎乎的东西涌现在孕妇的心房。她很想对人形容心中这突然的发热。她永远也形容不出,心中这种情绪就叫做感动。④“黑——呀!”孕妇在黑暗中小声嘟囔,声音有点颤,宛若幸福的呓语。(写于1992年,有删节)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第二段的环境描写,具有宁静、恬淡的特点,为全文营造了温暖、祥和的氛围。B.巨大的石碑虽然被推倒,但之后成为过路人歇脚的坐物,这也算是物尽其用了。C.文中的物象“石碑”与《哦,香雪》一文中的“铅笔盒”一样,都象征着文明和知识。D.本文讲述了一人一牛相互陪伴、相互怜惜故事,传达了一种温馨和谐的人生意味。7.对文中划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是“沉闷”的氛围使孕妇喊牛,因为她性格孤僻,在空荡的路上感觉寂寞,想通过喊声,排解情绪。B.句子②用词精妙,由“压”到“挪”的动作变化,体现孕妇对石碑以及背后所代表的知识的心理变化。C.句子③的呼喊,蕴含了孕妇对“黑”的心心相惜和怜悯,暗含她对“黑”的珍惜和疼爱。D.句子④的呼喊,体现了孕妇在感动之余流露出有母牛相伴的温情和幸福感。8.本文以“孕妇和牛”为题目,有什么丰富含义?9.班级读书会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要为孕妇这一人物写短评。请围绕关键词“手法•形象”写出你的短评思路。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桐城姚鼐记。(节选自姚鼐《登泰山记》)文本二:同治四年,福成参督师侯相曾公注幕府事于徐州。明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纡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三里入山。盘曲上登,将四十里,经名迹尤著者十数,皆纵览徘徊始去。越南天门,折而东行。又北上为岱顶,即天柱峰也。山之大势,桐城姚姬传先生尝记之。凡今登山,皆姚先生所循道也,僻不当道者俱不往。方余未至南天门时,级道陡耸,巍矗天半。俯视则一线危磴,窈深莫测,目眩神骇,趑趄却顾。屏息释虑,鼓勇复前。俄登天门,道忽坦夷,异境顿辟,睹所未睹,方自幸向之不遽止也。乃趋岱顶,极目四眺。诸峰起伏环列,相背相依,若拱若蹲。汶水东来,蜿蜒似带。遥睇穹碧,渺若无外。俯视云烟,瞬息变灭。是夕宿碧霞宫。四更后,趋岱顶东之日观峰,候日出。风雨骤至,寒甚,良久雨止。极东红光一缕,横亘凝云之下。俄而璀璨耀目,日轮晃漾,若自地面涌出。体不甚圆,色正赤,可逼视。其上明霞五色,如数百匹锦。顾视女墙,日景甚微,忽又不见。侯相以阴雨竟夕,未观日出,笑曰:“君等识之,天下事未阅历者,不可以臆测;稍艰难者,不可以中阻也。”(薛福成《登泰山记》节选)【注】侯相曾公:曾国藩。10.文本二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明年移驻A济宁B以巡阅C河防D纡道E泰安F观G形势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表述山水方位时,“阳”指山南面或水的北面,“阴”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泰山之阳”“其阴”分别指泰山的南面、北面。B.“丁未”“戊申”是干支纪日,薛福成《登泰山记》“同治四年”是年号纪年,两者都是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C.既望,农历每月十六。农历每月十五日“望日”,十六日为“既望”。苏轼《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指七月十六日。D.乃趋岱顶中的“乃”字,与《师说》“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小石潭记》“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两句中的“乃”词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泰山”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第三段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作者观览日出的情景。行文描摹中,衬以云天、群峰,写出了泰山日出的磅礡气势。B.泰山景色险峻秀丽。薛福成笔下的泰山,山势险峻,道路崎岖,诸峰环抱,形态各异,博大壮美,令人沉醉。C.泰山日出气象万千。薛、姚所写文章在观日写景方面如出一辙,都写了泰山日出时变幻莫测、异彩纷呈的景象。D.泰山给人创作灵感。观泰山景抒人文情,薛福成文末的自语予人以启迪;姚鼐的描写形象,使读者如临其境。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2)睹所未睹,方自幸向之不遽止也。14.文本二最后引号内的语句颇具深意,你从中悟出了哪些道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鹊桥仙·七夕范成大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①月姊②满眉颦,更无奈、风姨③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注】①娟娟:美好的样子。②月姊:月宫中的仙子。③风姨:传说中司风之神。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起笔三句,点明七夕。“双星”,指牵牛、织女二星,与后文的“耕”“织”相呼应。B.上阕后三句承接上句的“妒”字,具体描写群仙相妒的表现:嫦娥蹙眉,风姨吹雨。C.下阕着力刻画相会时的复杂心态,短暂见面徒增新愁,表达了不愿再见的心声。D.下阕辞无丽藻,语不惊人,但通过反衬笔法深化牛郎织女之爱情悲剧,独具匠心。16.试比较本词与秦观《鹊桥仙》所抒之情的异同。(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劝学》中荀子阐明人的“天性”不同,要善于借助外物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句写出了水的清澈,猿声的凄凉;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句写出了他常年“客居”的漂泊人生。(3)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对于天地间不属于自己的事物,应有“__________________”的洒脱;而对于造物者提供的无穷无尽的宝藏,又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快意。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输入网址、轻点鼠标,飘逸俊秀的汉隶代表作《曹全碑》书法跃然眼前,一批未经整理出版的日记、书札稿抄本首次公之于世……近年来,一批又一批中华古籍借助A,让更多人有机会具象化地了解“典籍里的中国”。①扩大古籍资源的开放共享只是第一步,②让古籍里的知识、思想被深刻地传承并理解,③是更艰巨的任务。④我国古籍浩如烟海,⑤我们要善于发挥数字化技术,⑥在保护的基础上做好系统性研究,⑦提高利用效率。此外,⑧挖掘古籍的时代价值,还需找准它们与当今时代的结合点。⑨各地图书馆依托古籍资源推出文创产品,⑩到《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热播,近年来我们有许多成功的尝试,让古籍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不过,要想让古籍与当下生活产生更大的共振效应,还需要B。古籍历久弥新,靠的是一代代研究者、守护者薪火相传。无数人将生命的能量注入薄薄的纸页间,从而让文化传承更有厚度。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二)(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长白山脚下,白雪皑皑。入冬以来,一批批游客走进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东岗镇果松村,畅玩冰雪项目、感受民俗文化。天寒地冻的自然环境,曾经制约当地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规划设计师知识库与试题及答案
- 育婴师的职业操守与道德责任实践探讨试题及答案
- 药学领域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 药师职业常见问题探讨试题及答案
- 药物提升剂应用解析试题及答案
- 药剂学必考重点要点分析试题及答案
- 税务师考试复习中的心态调整试题及答案
-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试题及答案的思维导图
- 西医临床考试中应重视的核心技能与试题及答案
- 精析医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科技辅导员培训
- 2025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垂直管理系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的护理》团体标准解读课件
- 2023-2024学年天津市部分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 医院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培训课件
- 自卸车整车装配检验规范-ok
- (完整版)详细化学物质及其CAS注册号清单
- 科研与临床ppt课件
- 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方案
- 火力发电厂电气主接线课程设计
- 三角广告牌拆卸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