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XXXXX—XXXX
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设计规范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NB/TXXXXX—XXXX
I
NB/TXXXXX—XXXX
1总则
1.1为使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设计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统一技术要求,做到安全
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2本规范适用于采用顶部接触式充电模式的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设计,供电电源额定电压最大值
1000VAC或1500VDC,额定输出电压最大值1500VDC。
1.3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的设计应符合以下基本原则:
1贯彻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
2与当地区域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相协调;
3符合防火安全、用电安全、环境保护的要求;
4积极稳妥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促进技术创新。
1.4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1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topcontactchargingstation
采用顶部接触式充电模式的电动汽车充电站。
2.2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topcontactchargingsystem
充电自动耦合器位于电动汽车顶部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充电系统,由非车载充电机、充电自动耦
合器等部分组成。
2.3充电弓off-boardpantograph
一种充电自动耦合器主动端,安装在专用支架或建筑物上,通过下压方式与安装在车辆顶部的被动
端连接实现充电。
2.4充电弓对接端counterpartofoffboardpantograph
一种车载充电自动连接装置对接端,安装在车辆顶部,充电弓通过下压方式与之连接实现充电。又
称受电排。
3规模及站址选择
3.1规模
3.1.1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布局宜结合电动汽车类型、保有量、服务区域/线路等因素综合确定,
并充分利用供电、交通、消防、排水等公用设施。
3.1.2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规模宜结合电动汽车充电需求、车辆的日均行驶里程和单位里程能
耗水平综合确定。
3.2站址选择
3.2.1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的总体规划应符合城镇规划、环境保护的要求,并应选在交通便利
的地方。
3.2.2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站址宜靠近城市道路,不宜选在城市干道的交叉路口和交通繁忙路
段附近。
3.2.3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站址选择应与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和建设密切结合,满足供电可
靠性、电能质量、自动化等方面的要求。
2
NB/TXXXXX—XXXX
3.2.4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应满足消防安全的要求。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的建(构)筑
物之间及其与站外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和《汽车
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的有关规定。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与加油加气站
之间的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的有关规定。
3.2.5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不应靠近有潜在火灾或爆炸危险的地方,当与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
毗邻时,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有关规定。
3.2.6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不宜设在多尘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当无法远离时,不应设在污
染源盛行风向的下风侧。
3.2.7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不应设在有剧烈振动的场所。
4总平面布置
4.1一般规定
4.1.1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包括站内建筑、站内外行车道、充电区、临时停车区及供配电设施
等。站区总布置应满足总体规划要求,并应符合站内工艺布置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交通便利、节约用
地的原则。
4.1.2总平面布置宜按最终规模进行规划设计。
4.1.3在保证交通组织顺畅、工艺布置合理的前提下,应结合自然地形布置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
站,尽量减少土石方量。
4.1.4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宜单独设置车辆出入口。
4.2充电设备及建筑布置
4.2.1充电设备应靠近充电位布置,以便于充电,设备外廓距充电位边缘净距不宜小于0.4m。充电设
备的布置不应妨碍其它车辆的充电和通行。同时应采取保护充电设备及操作人员安全的措施。
4.2.2充电设备布置位置宜靠近上级供配电设备,缩短供电电缆的路径。
4.2.3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内建筑的布置位置应方便观察充电区域。
4.2.4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宜设置临时停车位置。
4.2.5室外充电弓装置应安装在距地面至少200mm以上的基础上,其基础底座四周应采取封闭措施,
防止小动物从底部进入箱体,以满足防雨、防积水要求。
4.2.6室外的充电弓装置外壳防护等级宜不低于IP54,其外壳宜选用绝缘材料;外露金属部分应可靠
接地。
4.3道路
4.3.1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内道路的设置应满足消防及服务车辆通行的要求。电动汽车顶部接
触式充电站出入口不宜少于2个。入口和出口宜分开设置,明确指示标识。
4.3.2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内双列布置的充电位,中间行车道宜按行驶车型双车道设置;单列
式布置的充电位,行车道宜按行驶车型双车道设置。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内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
3.5m,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6m。消防车车道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的有关规定。
4.3.3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的道路设计宜采用城市型道路。
4.3.4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的进出站道路应与站外市政道路顺畅衔接。
5充电系统
5.1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充电方式通常为直流充电方式,由非车载充电机和充电弓体等部分
3
NB/TXXXXX—XXXX
组成。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应符合《电动客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XXXXX。
5.2非车载充电机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NB/T33001的要求。
5.3非车载充电机输出电压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充电机的最高充电电压应根据所服务电动汽车最高充电电压确定。
2充电机输出的直流电压范围宜优先从以下等级中选择:200V~750V,500V~950V,750V~1500V。
5.4非车载充电机输出额定电流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充电机的额定输出电流应根据充电站供电能力和所服务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确定。
2充电机输出的直流额定电流宜优先采用以下值:300A,500A,800A,1000A,1500A。
5.5非车载充电接口应在结构上防止手轻易触及裸露带电导体。充电连接器在不充电时应放置在人不
轻易触及的位置。对于安装在室外的非车载充电机,充电接口应采用必要的防雨、防尘措施。
5.6非车载充电机应具备与充电站监控系统通信的功能,用于将非车载充电机状态及充电参数上传到
充电站监控系统,并接收来自监控系统的指令。
5.7非车载充电机布置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充电机布置应便于车辆充电。
2应采用接线端子与配电系统连接。
3充电机金属壳体应设置接地端子(螺栓),并应有接地标志,保护接地端子应可靠接地。
4充电机应垂直安装于与地平面垂直的立面,偏离垂直位置任一方向的误差不应大于5°。
5室外安装的非车载充电机基础应高出充电站地坪0.2m及以上。必要时可在非车载充电机附近设
置防撞栏,其高度不应小于0.8m。
6供配电系统
6.1供电要求
6.1.1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供配电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
的有关规定。
6.1.2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宜由中压线路供电。
6.1.3充电弓装置操作电源宜采用380V电压等级。
6.2供配电
6.2.1供配电装置的布置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的有关规定,
遵循安全、可靠、适用的原则,便于安装、操作、搬运、检修和调试。当建设场地受限时,中、低压开
关柜可与变压器设置在同一房间,且变压器应选用难燃型或不燃型,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2X。
6.2.2配电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1中低压配电系统宜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低压接地系统宜采用TN-S系统。
2低压进出线开关、分段开关宜采用断路器。来自不同电源的低压进线断路器和低压分段断路器之
间应设机械闭锁和电气联锁装置,防止不同电源并联运行。
3低压进线断路器宜具有短路瞬时、短路短延时、长延时和接地保护功能,宜设置分励脱扣装置,
不宜设置失(低)压脱扣装置。
4充电机、监控装置以及重要用电设备,宜采用放射式供电。
5充电机应采用“一弓一车”充电方式,即同一时间一台充电弓只对一辆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6充电弓操作负荷应纳入配电站变压器计算负荷中。
7在已建成的建筑物、居住小区等场所停车场设置充电弓时,应对现有配电站配电设施进行校验。
4
NB/TXXXXX—XXXX
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改造措施。
6.2.3开关柜宜选用小型化、无油化、免维修或少维护的产品。
6.2.4无功功率补偿应符合下列要求:
1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宜设置在变压器低压侧,补偿容量宜按最大负荷时,变压器高压侧功率因数按
不低于0.95来确定。
2当用电设备的自然功率因数满足变压器高压侧功率因数不低于0.95要求时,可不加装低压无功功
率补偿装置。
6.2.5配电线路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中压电力电缆宜选用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类型,低压电力电缆宜选用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类型,
也可选用选用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类型。
2低压三相回路宜选用五芯电缆,单相回路宜选用三芯电缆,且电缆中性线截面应与相线截面相同。
3三相用电设备的电力电缆,其外护套宜采用钢带铠装。单芯电缆外护套不应采用导磁性材料铠装。
4交流单芯电缆不宜单根穿钢管敷设,当需要单根穿管时,应采用非导磁管材,也可采用经过磁路
分隔处理的钢管。
7电能质量
7.1充电设施接入电网,公共连接点的电压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GB/T12325的有关规定。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供配电系统的供电电压偏差限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110(2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的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
2220V单相供电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10%。
7.2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设计应采取选择合理变压器变压比和电压分接头、降低系统阻抗、补
偿无功功率、调整三相负荷平衡等减小供电电压偏差的措施。
7.3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所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变在电网公共连接点的限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12326的有关规定。
7.4当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的波动负荷引起电网电压波动和闪变时,宜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改善,
如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或动态电压调节装置,对于具有大功率的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可由短
路容量较大的电网供电。
7.5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接入电网所注入的谐波电流和引起公共连接点电压正弦畸变率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的有关规定。当不满足规定时,应采取加装谐波
消除装置等措施进行改善。
7.6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单相用电设备应尽量均衡接入三相配电系统,在公共连接点的三相电
压不平衡允许限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GB/T15543的有关规定。
8计量
8.1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与电网之间应设置电能计量点。计量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点设置在购售电设施产权分界处,出现穿越功率引起计量不确定或产权分界
处不适宜安装等情况的,由购售电双方或多方协商。
2当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采用2个及以上电源供电时,每个电源受电点分别设置电能计量装
置。
3考核用电能计量点,根据需要设置在用于经济技术指标考核的各电压等级的变压器侧、输电和配
电线路端以及无功补偿设备处。
5
NB/TXXXXX—XXXX
4贸易结算用电能计量装置应具备双向计量功能。
5电能计量装置按DL/T448的要求分类。各类电能计量装置应配置的电能表、互感器的准确度等
级不应低于表8.1中的值。电能计量装置中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应不大于其额定二次电压的0.2%。
表8.1准确度等级
准确度等级
电能计量
电能表
装置类别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
有功无功
I0.2S20.20.2S
II0.5S20.20.2S
III0.5S20.50.5S
IV1.020.50.5S
V2.0——0.5S
6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能计量装置根据一次系统接线形式及互感器安装位置进行合理配置。
8.2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计量应采用直流计量。直流计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电子式直流电能表(以下简称直流电能表)和分流器时,应安装在非车载充电装置直流端和
电动汽车之间,直流电能表的准确度等级应为1.0级,分流器的准确度等级应为0.2级。根据充电电流
的大小,直流电能表的电流线路可采用直接接入方式或经分流器接入方式,电能计量装置的规格配置应
符合表8.2的要求。
表8.2电能计量装置规格配置
额定电压(V)(100)、400、700、1000、1500,
额定电流(A)300、500、800、1000、1500
注:括号中的100V为经电阻分压得到的电压规格,为减少电能表规格400V、700V、1000V、1500V
可经分压器转换为100V进行计量,分压器准确度等级为0.1级。
2直流电能表的电流线路可采用直接接入方式或经分流器接入方式,经分流器接入式直流电能表的
分流器额定二次电压为75mV,直流电能表的电流采集回路应接入分流器电压信号。
3充电机具备多个可同时充电接口时,每个接口应单独配置直流电能表。直流电能表应符合《直流
电能表技术规范》DL/T1484的要求。
9监控及通信系统
9.1系统构成
9.1.1系统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监控系统应由站控层、间隔层及网络设备构成,规模较小的电动汽车
顶部接触式充电站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简化。
2站控层应实现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内运行各系统的人机交互,实现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实时
显示、设备的远方控制以及数据的存储、查询和统计等,并可与相关系统通信。
3间隔层应能采集设备运行状态及运行数据,实现上传至站控层、接收和执行站控层的控制命令的
6
NB/TXXXXX—XXXX
功能。
9.1.2根据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的规模和硬件构成可选择配置以下设备:
1站控层设备:服务器、工作站和打印机等。
2间隔层设备:充电设备测控单元、供配电设备测控单元和安防终端等。
3网络设备:网络交换设备、通信网关、光电转换设备、网络连线、电缆和光缆。
9.1.3系统配置应遵循下列原则:
1站控层配置应能满足整个系统的功能要求及性能指标要求,主机容量应与监控系统所控制采集的
设计容量相适应,并留有扩充裕度。
2主机系统宜采用单机配置,规模较大的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可采用双机冗余配置,热备用
运行。
3应设置时钟同步系统,其同步脉冲输出接口及数字接口应满足系统配置要求。
9.2充电监控系统
9.2.1充电监控系统宜具备数据采集、控制调节、数据处理与存储、事件记录、报警处理、设备运行
管理、用户管理和权限管理、报表管理与打印功能、可扩展性、对时等功能。
9.2.2充电监控系统应具备采集充电机工作状态、充电弓工作状态、温度、故障信号、功率、电压、
电流和电能量等数据采集功能。
9.2.3充电监控系统应实现向充电设备下发控制命令、遥控充电起停、遥控升弓/降弓、校时、紧急停
机、远方设定充电参数等控制调节功能。
9.2.4充电监控系统应具备下列数据处理与存储功能:
1充电设备的越限报警、故障统计等数据处理功能。
2充电过程数据统计等数据处理功能。
3对充电设备的遥测、遥信、遥控、报警事件等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的集中存储和查询功能。
9.2.5充电监控系统应具备操作记录、系统故障记录、充电运行参数异常记录、动力蓄电池参数异常
记录等事件记录功能。
9.2.6充电监控系统应提供图形、文字、语音等一种或几种报警方式,并具备相应的报警处理功能。
9.2.7充电监控系统应具备对设备运行的各类参数、运行状况等进行记录、统计和查询的设备运行管
理功能。
9.2.8充电监控系统可根据需要,规定操作员对各种业务活动的使用范围和操作权限,实现用户管理
和权限管理功能。
9.2.9充电监控系统可根据用户需要定义各类日报、月报及年报,实现报表管理功能;并实现定时/
召唤打印等功能。
9.2.10充电监控系统应具备下列可扩展性:
1系统应具备较强的兼容性,以完成不同类型充电设备的接入。
2系统应具有扩展性,以满足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规模不断扩容的要求。
9.2.11充电监控系统可以接受时钟同步系统对时,以保证系统时间的一致性。
9.3供电监控系统
9.3.1供电监控系统应采集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供电系统的开关状态、保护信号、电压、电流、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和电能计量信息等。
9.3.2供电监控系统应能控制供电系统负荷开关或断路器的分合。
9.3.3规模较大的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供电监控系统应具备供电系统的越限报警、事件记录和
故障统计功能。
9.4安防监控系统
7
NB/TXXXXX—XXXX
9.4.1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的有关规定,宜设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并具有入侵报警、出入口控制设计。
9.4.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的
相关规定,并符合下列要求:
1根据安全管理要求,在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的充电区和营业窗口宜设置监控摄像机。
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宜具有与消防报警系统的联动接口。
9.4.3入侵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的有关规定。
根据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的安全管理要求,宜在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内供电区和监控室设
置入侵探测器。
9.4.4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出入口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
设计规范》GB50396的相关规定。根据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的安全管理要求,宜在电动汽车顶
部接触式充电站出入口设置出入口控制设备。
9.4.5安防监控系统可以接受时钟同步系统对时,保证系统时间的一致性。
9.5通信系统
9.5.1间隔层网络通信结构应采用以太网或CAN网结构连接,其通信介质可采用光纤或RS-485等串
行接口方式连接。
9.5.2站控层和间隔层之间及站控层各主机之间网络通信结构应采用以太网连接。
9.5.3监控系统应预留以太网或无线公网接口,以实现与各类上级监控管理系统数据交换。
9.5.4通信协议的版本应易于扩展。
10土建
10.1建、构筑物
10.1.1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内建筑应按工业建筑标准设计,宜统一型式,做好建筑节能、节地、
节水、节材工作。
10.1.2建筑物宜单层布置,可由监控室、配电室等功能房间组成。
10.1.3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内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
范》GB50016的相关规定。当罩棚顶棚的承重构件为钢结构时,其耐火极限可为0.25h,顶棚其他部
分不得采用可燃烧体建造。
10.1.4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建筑物宜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体型宜规整,凹凸面不宜过多。
10.1.5监控室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监控室宜单独设置。当组成综合建筑物时,监控室宜设在地上一层。
2监控室地面宜采取防静电措施。
10.1.6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建、构筑物的安全性、适用性及耐久性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建
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等的有关规定。
10.1.7独立设置的遮雨棚宜采用轻型结构,可采取岛式或整体布置;一般地区电缆沟深度小于1m时
采用砌体结构,深度等于或大于1m时可采用混凝土结构,过道路处的电缆沟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10.2给排水
10.2.1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生活给水和排水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的相关规定。
8
NB/TXXXXX—XXXX
10.2.2站区雨水可通过截水沟或雨水口收集后排入市政雨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设计宜采用有组织排
水方式。当不具备集中排水条件时,站内地面雨水可散流排出站外。
10.2.3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生活污水宜经化粪池排至市政污水管。当站区污水不满足自然排放
要求时,站内宜设污水处理装置,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1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10.3.1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的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
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的相关规定。
10.3.2建筑物房间宜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有特殊通风要求的房间可采用机械通风。
10.3.3位于采暖区的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宜采用分散电采暖方式。采用电采暖时,应满足房间
用途和安全防火的要求。
10.3.4空调房间宜采用分体式空调机,空调设备应满足环保和国家能效等级标准的规定。
10.4土建电气
10.4.1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
系统的接地,宜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10.4.2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内的建(构)筑物应设置防直击雷装置,并宜采用避雷带(网)作
接闪器。当彩钢屋面金属板厚度不小于0.5mm、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且紧邻金属板下面无易燃物品时,
彩钢屋面可直接作接闪器。
10.4.3充电弓地基施工要求:
1弓体地基主承载结构混凝土强度应不低于C30。
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不低于80kPa。
3基础回填压实系数应不小于0.94。
4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要求、钢筋锚固形式、搭接长度及箍筋构造参考《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混泥土结构施工图》16G101-3。
5受力钢筋优先采用焊接接头,钢筋接头的类型及质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
10.4.4充电弓抗震与防风要求:
1抗震设防等级应不低于丙类。
2安装在室外平台上的充电机与充电弓的部件应能承受《环境条件分类自然环境条件降水和风》
GB/T4797.5中规定的不同地区、不同高度处相对风速的侵袭。
10.4.5充电弓安装完成后倾斜度要求:
设弓体高度为H,弓体轴垂直度应小于0.006Hmm,且弓头充电接触面倾斜度应小于0.5°。
10.4.6充电弓停车位要求:
1地面平整度要求:平整度允许偏差应小于10mm且车辆顶部受电面倾斜度应小于1.5°;
测量方法: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车位标线为黄色,停车位置前后左右应具有明显地面标识。
10.4.7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工作场所工作面上的照度标准值不应低于表10.4.7规定的数值。
表10.4.7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工作场所工作面上的照度标准值(lx)
照度lx
工作场所参考平面及其高度
一般照明事故照明
室内监控室300800.75m水平面
9
NB/TXXXXX—XXXX
配电室20060地面
充电区域100地面
室外
主干道5地面
10.4.8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内照明灯具应选用配光合理、效率高、寿命长的节能灯具。室内开
启式灯具的效率不应低于75%,带格栅灯具的效率不应低于60%。
10.4.9室外照明宜选用金属卤化物灯或高压钠灯照明。
10.4.10室内外照明器的安装位置应便于维修。照明器与带电导体(设备)间应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对工作时有可能损坏灯罩的场所,应采用有保护罩的照明器,金属保护罩应与保护地线可靠连接。
10.4.11监控室、配电室宜装设事故应急照明。疏散通道应设置疏散照明,疏散通道及出入口应设置
疏散指示标志灯。
11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11.1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应符合表11.1的规定。
表11.1电池更换站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
序号建筑物名称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
当采用油浸变压器时丙类
1配电室当采用干式变压器时丁类二级
当采用低压供电时戊类
2充电间丙二级
3监控室戊二级
4值班室等附属用房戊二级
11.2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的安全疏散和救援设施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库、修车库、
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
11.3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应按表11.3确定火灾类别及危险等级并配置灭火器。灭火器的配置
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的有关规定。
表11.3建筑物火灾类别及危险等级
配置场所火灾类别危险等级
充电区E严重危险级
配电室E(A)中危险级
监控室(消控室)E(A)中危险级
值班室等附属用房A轻危险级
11.4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配套建设的休息室等功能房应满足二级厂房相关要求。充电区防火间
距应满足《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中停车场防火间距的相关要求。
11.5电动汽车顶部接触式充电站应设置消防给水系统,不具备接入市政消防管道条件的场站应设置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实习生报告鉴定(例文8篇)
- 销售人员工作总结体会10篇
- 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房产销售顾问工作计划范文5篇
- 学校落实河长制工作总结
- 美容美发师聘用合同工协议书
- 智能化工程进度合同
- 租赁车辆冠名合同
- 林地规划福建生态保护区建设
- 电力运维招投标合同风险防控
- 苗木出库入库管理制度
- 电缆沟及电缆井的施工方案
- 前置血管课件
- 给朋友贷款协议
- 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 登高作业 施工方案
-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 浅谈管理者的自我管理
- 第一章 结构及其设计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2》
- Access数据库课程标准
- 幼儿园中班语言:《两只蚊子吹牛皮》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