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五篇_第1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五篇_第2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五篇_第3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五篇_第4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五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五篇

L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验1米到

底有多长,并会估计物体的长度。

2、在活动中体验测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知道米和厘米之间的进

教具准备:

新铅笔、米尺、数学课本、文具盒、1米多长的绳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利用课前共同准备的直尺、三角板、等工具测量小组中各

物品的长度。

2、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绳子的长度。

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会随机比较、选择用哪些测量工具比较合适。

(主要是直尺或米尺)

3、用米尺测量课桌的长度。

二、体验探究

L认识米,知道1米有多长。

2、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直观体验1米有多长。

3、学生在观察、交流过程中认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归纳:100厘米=1米,1米=100厘米,lm=100cm

4、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事物,找出几种长度是1米的物品。

三、实践应用

1、1米大约等于几枝铅笔的长度?

2、学生自主量一量教室中比较大的物体的长度(或高度)。教师

要与学生共同完成测量活动。

3、出示书中5页练习题。

4、课外小作业:让学生回家测量家中物体的长度。

2.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课题:

认识米,用米量

教学内容:

第4页例4例5及第4页"做一做"和练习一第3—5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初步认识单位"米",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

(3)学会用1米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

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来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

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学会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

难点:体验1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印象。

教学方法:

教法:讨论、演示。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

刻度尺、米尺、卷尺、绳子、CAI课件。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1)提问:

①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什么长度单位测量?

②你们的哪个手指宽1厘米?

(2)引入新课

请两名同学用厘米刻度尺量黑板的长,并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很麻烦、很累)

对!我们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有关"米"的知识。

(板书:认识米用米量)

二、探究新知

(1)认识"米"。

猜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出示米尺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看看我

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2)认识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课件演示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

(3)用米量

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宽学生的身高等。

三、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1)判断(对的打4错的打x)

①铅笔长15米。()

②课桌高70米。()

③一棵树高16厘米。()

(2)完成练习一第3—5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米,用米量

1米=100厘米

3.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观察、操作活动,能够用自然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

的特点。

2、了解折、画、比、量等多种认识图形的方法,体会研究图形方

法的多样性。

3、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获得空间和图形知识的经验,形成初步

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画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长方形纸、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大家喜欢玩捉迷藏吗?老师把我们学过的两个平面图形藏在了

这两张图片里,一张是数学书的封面,另一张是邮票,你能找出来吗?

生:数学书封面后面是长方形,邮票的后面是正方形。

(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

师: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你都知道哪些?

生: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

生:长方形有两条长长的边,两条短短的边。

生:长方形长边叫做长,短边叫做宽。

师:大家知道的可真多,那到底是不是像我们说的那样呢?这节课

就让我们进一步去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师板书:长方形与正方形)

看看它们的边和角都有哪些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唤起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了解,再通

过对"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你都知道哪些?"问题的回答,更好的了解

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知程度,并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

极性。

二、探究体验、加深理解

1、长方形特点。

师: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请大家找出一张长方形纸。

(课件出示要求)要求:你可以借助直尺和三角板,用量一量、折

一折、比一比的方法,看看长方形的边和角都有什么特点。(教师指出

边和角)

生:动手操作实践。

师:同学们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对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

么发现?(学生将折和量的过程进行演示)

生:我用三角板的直角量了量,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教

师板书:四个角都是直角)

生:我用直尺量了量,发现长方形两条短边的长度一样,两条长边

的长度一样。

生:我用折一折的方法,将长方形上下两条边重叠,发现两条边一

样长;再将长方形左右两条边重叠,发现这两条边也一样长。

师:大家通过量一量和折一折的方法,都发现了上下两条边相等,

左右两条边相等,上下边是相对的边,在数学中我们把它叫做对边,除

了上下这组对边外,还有左右也是一组对边,所以在长方形中,也可以

说是,对边相等。(教师板书:对边相等)

教师评价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

等。

2、正方形特点。

认识了长方形的特点,你能用刚才研究长方形的方法来研究一下正

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吗?

要求:请你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来研究正方形边和角

的特点。

生:动手操作实践。

师:同学们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对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

么发现?(学生将折和量的过程进行演示)

生:我用三角板的直角量了量,发现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教

师板书:四个角都是直角)

生:我用直尺量了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

生:我用了折一折的方法,先将上下两条边重叠,发现上下两条边

一样长,再将左右两条边重叠,发现左右两条边一样长,再将对角重叠,

发现相邻的两条边一样长,所以说,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教师板书:

四条边相等)

教师评价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

相等。

师:同学们太棒了,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都找了出来,请再仔

细看一下黑板上它们的特点,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

生:相同点是它们四个角都是直角,不同点是长方形对边相等,而

正方形是四条边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探

究,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

同时加强了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点的体验,降低了对特点认识的难

度。

3、认一认

师:其实,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每条边都有它们自己的名字,请你自

己看答题卡的认一认,说说它们都叫什么名字。

生:长方形长长的边叫做长,短短的边叫做宽;正方形的四条边都

叫做边。(教师板书:长、宽、边)

师:长方形中有几条长?几条宽?

正方形的四条边中,只有这一条叫边吗?

生:长方形中有两条长,两条宽。(边指边说)

生:正方形四条边相等,所以四条边都叫做边。

【设计意图】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后,让学

生通过自学的方法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边的名称,可以加深学生对

于边的认识。

三、实践应用、巩固概念

1、你能画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吗?(在格子图中)

学生动手画一画,交流汇报。

2、、用一张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折正方形,的正方

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学生拿一张长方形纸动手操作折一折,集体交流、讨论,教师最后

用课件演示操作过程,得出结果。

【设计意图】在练习部分设计了三道题目,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掌

握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第三道题目是巩固对长方形特点的理

解,可能稍微有些难度,但通过动手折一折,对学生的理解有很大的帮

助。

四、总结提升

通过本节课,我们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进一步研究,你有什

么收获?

4.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旋转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转这中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通过学生的操做体会旋转,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感知旋转

教学过程:

一、体会感受

1、观察电风扇、风车等旋转的物体

2、请同学们用手比划一下它们是怎么动的。

3、举生活中有没有象这样子的一些运动呢,请呢举例子说明。

象这样的一类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什么什么呢?

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属于旋转。

二、感受旋转的方向。

1、展示两类按照不同方向旋转的物体,让学生进行分类。

2、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3、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秒针是怎么样旋转的。

4、给旋转按不同的旋转方向起个名字。

小结:象这样一类跟秒针一样从左往右转动的叫作顺时针转动,而

跟它相反的转动叫逆时针旋转。

三、动手做一做

1、完成43页第三题。

2、自己表演一个旋转。让你手里的东西旋转起来。

3、按照指示按照不同方向转动。

4、动手完成课本42页做做一做。

四、展示旋转美,创造旋转美

1、出示紫荆花图,让学生想想它是怎么样被创造出来的?

2、用旋转创造出美丽的图案。

全课总结

同样注重口语的表达,有的学生说电扇是旋转现象,还有的学生说

水龙头是旋转现象,必须纠正:电扇扇叶转动是平移现象,打开或关闭

水龙头时是旋转现象。

5.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36—37页

教材分析:

“分糖果"是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3课,也是第三次"分

一分”的活动,分数量比较多的物体。此前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对小

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经验。"把20块糖果平均分5个小朋友",是

本节课承上启下的实践活动,通过具体操作及与同伴交流,进一步感受

分的策略的多样性、合理性;还要"把你分的过程在表中记录下来",

为"把40根小棒平均分给小组的小朋友"提供分步完成的经验与策略。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样性

与合理性。

2、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经验。

3、经历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操作,感受大数目物品平均分方法的多样化与合理性。

教学难点:

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在实践和交流中,培养优化策略的意识

和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糖果一袋,糖果图片,小棒若干根,统计表若干根。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复一均分。

1、老师带来了8个糖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他俩都高兴?

什么是平均分?

2、猜猜我用20根小棒摆了几个正方形?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星期天,几位小朋友到乐乐家给乐乐过生日,乐乐拿出了一些

糖果与大家分享。可是遇到难题了,他们不知怎么分了,你们愿意帮助

他们吗?这节课我们和乐乐一起分糖果。(课件出示图片)

师:仔细观察图片,从图中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获取信息。能够发现"有5个小朋友"和"20块糖果"。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出问题,可能会提出"如果把20块糖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

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也可能是"分一样多,怎么分?""够分吗?"

"能正好分完吗?”等等。

教师接着学生说:"这正是乐乐遇到的难题,接下来,我们一起来

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思考:创设情境不但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更是为了让

学生从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以帮助小朋友分糖果为情境,让学生本

能产生互动,同时能让每个学生得到参与。]

三、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示范分一分并记录。

教师提出,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和记忆,可以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

(出示表格)

师:现在通过这个表格,你能了解老师分的过程和结果了吗?是不

是看上去更方便,更清楚呢?

2、用学具代替糖果小组内分一分。

师:我们就用5个圆片代替5个小朋友,20个糖果图片代替20

糖果。先想想你准备怎样分?然后,动手分一分。

[设计意图:有效的数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之上的,先让

学生想一想怎么解决,引发学生思考,使下面的活动为解决问题而进行。

同时,用统一的学具代替实物分一分,为脱离一切物质属性,抽象出除

法算式打下基础。]

师:同学们都很快地利用学具分一分,可是老师发现你们的分法并

不一样,谁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组分的过程?

[设计意图:给每个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学

生分法会不相同,正好可以从中体会分法的多样性及结果的一致性。对

于记录这样复杂的活动过程,学生是有困难的。所以,先让学生感受到

做记录在活动和交流中的优势。让所有学生试着记录自己的过程,既可

以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有序,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

运用"枚举法"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也为后续的小组活动打下重要基础。]

3、交流方法,比较、反思。

师:请观察不同分法,哪种方法和你的一样,你能来介绍一下吗?

生介绍分的方法。

师小结:同学们的分法不同,可能分的时候有一次分完的,有多次

分完的,你更喜欢哪一种?

预测:更多的学生会喜欢一次分完。理由是简便快捷。也不排除会

有喜欢多次分完的,教师要给学生时间,等待学生从下面的大数目的分

小棒活动中,自己发现用乘法口诀帮助平均分的好处。

师:那好,你能根据你所喜欢的分法,再分一次数目更大些的吗?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交流、倾听,体验分

法的多样化与结果的一致性。及时表扬利用口诀一次平均分的学生,同

时引导学生比较和反思,优化自己的策略,提升数学认知,为后续学习

打基础。]

四、拓展活动,巩固提升。

1、提出问题。

要把40根小棒平均分给你们小组的小朋友,怎么分呢?

2、活动准备。

(1)小组分工,明确要求。

师:一会儿大家要在小组内分一分,并把分的过程记录到这张表格

上(出示表格)。

(2)小组商定方法。

师:请各小组先商量一下,想想怎么分,第一次分几块比较合适。

每个人都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共同选择一个分法。动手分一分,做好

记录。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任务!

[设计意图:有了分糖果活动的基础,学生会想到用口诀来平均分,

但40根小棒相对于20块糖果,是一个大数目。让学生先商量一下分

法,能够避免盲目、无效的活动。另外,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四人小

组合作学习经历不是很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