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后局部组织间隙压力变化及意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_第1页
烧伤后局部组织间隙压力变化及意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_第2页
烧伤后局部组织间隙压力变化及意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_第3页
烧伤后局部组织间隙压力变化及意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_第4页
烧伤后局部组织间隙压力变化及意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一医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烧伤创面不同处理方法后第二五一医院李兆顺

对于躯体或肢体的烧伤创面,由于早期组织液的外渗,组织肿胀明显,影响了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从而直接关系到创面愈合的快慢。我们对烧伤后203个肢体创面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也不同材料与方法材料与方法

2000、1-2002、12月入院的肢体烧伤患者152例,共203个肢体,其中浅Ⅱ度78个,深Ⅱ度77个,Ⅲ度48个,101个肢体为非环形烧伤,102个肢体为环形烧伤,年龄13岁-65岁,平均(27.24±14.69)岁。根据入院时间不同,于伤后3-5小时测定组织间压力,随后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将烧伤部位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减压组、吸引组,然后进行常规治疗、网状小切口减压、网状小切口减压+负压吸引,24、48小时后重复测定组织压力,并观察记录愈合时间临床资料负压引流装置、压力表、多孔硅胶引流管、引流瓶、粘贴手术巾、无菌纱布;脑脊液测压管、一次性输液头皮针设备与器材

患者取平卧位,烧伤创面待侧部位常规消毒,取脑脊液测压管,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后连结7号输液针头,调整液体平面至30cmH2O柱左右,输液针头刺入烧伤创面的皮下组织间隙,以腋中线为零点,观察时间30分钟,液柱最后停留位置为组织间压力

组织压测定方法常规治疗组:创面清创后根据伤情采用暴露或包扎疗法网状小切口减压组:对组织间压力大于30cmH2O以上者,创面切数个小切口减压,切口长约0.5cm-1.0cm,深达皮下组织层,然后创面用无菌敷料包扎,减压的同时取小块组织作病理活检,以判断烧伤深度网状小切口减压+负压吸引组:在创面行网状小切口减压后,创面覆盖3-5层纱布,纱布中间放置一硅胶多孔引流管,外用手术粘贴巾封闭,硅胶引流管的另一端接负压引流装置,负压10-20kPa,吸引时间3-5天创面处理方法

资料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数据统计方法结果烧伤后局部组织间压力变化

烧伤后,浅Ⅱ度以上烧伤创面,组织间压力较正常显著升高,并随着烧伤深度加深,组织间压力也呈增加趋势,肢体环形烧伤组织间压力均显著高于同深度非环形烧伤,见(表1)

例数

非环形伤

例数

环形伤浅Ⅱ度 37 26.43±1.42** 41 32.78±1.72**##深Ⅱ度 39 28.25±2.61** 38 34.28±2.11**##Ⅲ度 25 30.45±2.62** 23 35.71±1.62**##正常组 21 12.6±1.35

注⑴与正常组比较

P<0.05;*P<0.01;与非环形烧伤比较#P<0.05,##P<0.01⑵所测非环形烧伤创面≥肢体周径的1/3表1烧伤后局部组织间压力(cmH20)非环形烧伤创面治疗前后创面组织间压力的变化

入院后减压组、吸引组各深度创面,伤后24小时组织间压力较入院时显著降低,伤后48小时则进一步降低;减压组、吸引组各深度烧伤创面,伤后24、48小时较同等深度的治疗组创面组织压力也显著降低(表2)

例数 入院时 伤后24小时 伤后48小时对照组 浅Ⅱ度 13 32.78±1.72 32.1±1.52** 32.68±1.67**深Ⅱ度 15 34.28±2.11 34.1±1.32** 34.53±1.34**Ⅲ度 7 35.71±1.62 35.5±1.71** 35.4±1.67**减压组 浅Ⅱ度 13 32.78±1.72 27.78±1.12** 25.71±1.37**深Ⅱ度 12 34.28±2.11 28.2±1.52** 26.21±1.12**Ⅲ度 9 35.71±1.62 30.2±1.32** 28.51±1.62**吸引组浅Ⅱ度 15 32.78±1.72 27.18±1.32** 25.41±1.22**深Ⅱ度 11 34.28±2.11 28.11±1.40** 26.11±1.35**Ⅲ度 7 35.71±1.62 29.82±1.52** 28.32±1.41**

注:对照组与减压组、吸引组同深度创面比较*P<0.05,*P<0.01,减压组、吸引组与减压前(入院时)比较P<0.05,*P<0.01表2环形烧伤创面伤治疗前后组织间压力变化(cmH20)不同处理方法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减压组、吸引组治疗的深Ⅱ度创面,在创面感染加深、瘢痕增生及创面愈合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对浅Ⅱ度烧伤三者无明显区别(表3a、3b)表3a、非环形烧伤创面愈合情况

例数

创面加深

瘢痕增生

平均愈合天数对照组

浅Ⅱ度 13 2 1 10.28±2.15深Ⅱ度 14 16 4 17.39±3.26**减压组

浅Ⅱ度 13 0 0 10.25±2.41深Ⅱ度 12 0 1 15.72±2.64吸引组

浅Ⅱ度 11 0 0 10.75±2.55深Ⅱ度 13 0 1 14.81±2.51

注:对照组与减压组、吸引组同深度创面比较

P<0.05,*P<0.01

表3b、环形烧伤创面愈合情况

例数

创面加深

瘢痕增生

平均愈合天数对照组

浅Ⅱ度 13 2 1 11.82±2.41深Ⅱ度 15 8 5 25.39±3.26**减压组

浅Ⅱ度 13 0 0 11.33±1.45深Ⅱ度 12 0 1 17.23±2.21吸引组

浅Ⅱ度 15 2 1 10.78±2.15深Ⅱ度 11 1 1 17.20±2.25**

注:对照组与减压组、吸引组同深度创面比较

P<0.05,*P<0.01

另外,对48例肢体的Ⅲ度烧伤,三种处理方法在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区别

讨论在烧伤创面的局部可分成三个区带,由中心向边缘或者由浅入深以次为凝固区、瘀滞区、充血区,其瘀滞区损伤为可逆的,如果微循环瘀滞加重,可发生皮肤坏死,若微循环改善,则可使局部损伤减轻,范围变小

当组织间压力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微小动脉开始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