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校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校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校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校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校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校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是()A.沙皇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B.农奴主实行的封建制度改革C.农奴制的强化 D.政策调整2.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下列表述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迅速增长的是A.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中国开始工业建设B.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中国开始走向国际舞台C.国防科技成就突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空间技术发展迅速,中国开始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3.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光绪二十年,这年以干支纪年为甲午,因此得名,对于历史上的甲午中日战争,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海军将领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C.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导致今天海峡两岸分离D.《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4.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的是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C.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5.2018年10月24日9时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它是当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必将会对香港、澳门、珠海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关于上述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1842年,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B.1553年,荷兰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C.珠海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D.目前,香港澳门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珠海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6.民谣具有时代特点,如图民谣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A.北伐战争时期B.国共合作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时期7.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等迅速传入中国。引发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明治维新B.甲午战争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8.钱穆曾说:“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材料中“优良的政治制度”创建于A.西周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时期9.“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亮了世界。”材料中,瓦特“转动了世界”是指他()A.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B.提出了相对论C.改良了蒸汽机D.发明了内燃机10.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均田免赋”口号是下列哪次农民起义中提出的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11.1684年,清朝设置隶属于福建省的某机构,加强了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这一机构”是()A.省 B.驻藏大臣 C.府. D.宣政院12.七年级一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A.秧马B.水排C.耧车D.曲辕犁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二战结束到二十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大体呈现出三个发展阶段,请按顺序写出其表现,并任选一个阶段说明其出现的原因。14.中国对外交往史上,曾经有过辉煌,也经历过耻辱。当今中国已重返世界,并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经历了由开放走向封闭,由和平交往为主到封建社会后期出现反侵略斗争的过程。请举出一位为中外和平交往做出贡献的使者。封建社会后期出现了哪些反侵略斗争?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集中体现。请写出当时中国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回顾百年中国近代史,导致中国人“跪着办外交”的原因有哪些?1979年元旦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写道:“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中央之国”大门与中国共产党的哪一项伟大决策有关?打开国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你认为哪些因素影响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制定?15.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一一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一一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促进会议圆满成功的方针一一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重大的转折点。BCD项表述与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不符,A项符合题意,故选A。2、D【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科技进步,2003年,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中国的航天科技步入发达国家行列;1990年中国首次实施对外商业发射服务,开始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故D项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故A项错误。当前,我国的对外开放已经形成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已经走向国际舞台;故B项错误。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3、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割占,使与祖国大陆分离近50年,抗日战争胜利,回归祖国,后来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战败,退守,导致今天海峡两岸分离,C项说法错误,ABD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4、C【解析】

依据题干的关键信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之后,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国王成为了议会的国王,两者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C项符合题意;《权利法案》通过后,国王仍拥有行政权,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的信息不符,且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是《权利法案》的意义,而题干说的是光荣革命,故D项错误;故选C。5、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故B符合题意;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故A不符合题意;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珠海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故排除C项;珠海是大陆的一个城市,大陆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因此目前,香港澳门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珠海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故排除D项。故选B。6、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红四军、苏维埃”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时期,人民革命军队称为红军,红军建立的政权称为苏维埃,D项符合题意;北伐战争时期称国民革命军;国共合作时期人民军队称为八路军、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称为人民解放军。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红四军、苏维埃”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7、A【解析】依据题干“19世纪中期”“日本”,结合课本所学,19世纪中期,日本还处于幕府统治之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此时中国出现了许多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洋务派也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新式学堂,因此此时多有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日本于19世纪末进行的明治维新,倡导向西方学习,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大量日本青年留学欧美,大量西方书籍被翻译成日文供人民阅读来了解西方,取得了显著成效,而随着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战败,大量中国学生留学日本。因此,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传入中国。A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8、C【解析】

分析题干材料,依据“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大一统,并维持大一统的局面千年之久而不败。可知是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创立于秦朝,西汉得到了巩固。所以上述“优良的政治制度”创建于秦汉时期,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9、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题文中瓦特“转动了世界”主要是指他改良了蒸汽机,从此,蒸汽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答案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10、C【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629年,李自成起义,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散布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故C符合题意;陈胜、吴广起义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故A不符合题意;黄巾起义加速了东汉的灭亡,故B不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提出《天朝田亩制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以农民起义为切入点,考查均田免赋。掌握,李自成起义提出均田免赋。11、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683年,清军进入,1684年,清朝设置府,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对的管辖,加强了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2、D【解析】根据题干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幅图片是唐朝农民把以前耕犁的犁壁由直的改进成了弯曲的,称为曲辕犁,以便于耕作。故D符合题意;第二幅图片是耧车,汉代发明的播种工具;第三幅图片是水排,东汉杜诗发明的鼓风冶铁工具;第四幅图片秧马,是宋代农民发明的拔秧工具。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三个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繁荣;七八十年代:70年代发生危机,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进行调整,经济发展受限;90年代: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原因:第一阶段:①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②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③政府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经济发展环境政府采取措施;第二阶段:①经济发展弊端日益显露,受到石油提价的严重打击出现经济危机;②通货膨胀,债务沉重。第三阶段:①改革社会经济;②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③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二战结束到二十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大体呈现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战后的繁荣:(1)时间:20世纪五六十年代.(2)特点:西部和南部繁荣。(3)原因:①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②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③政府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经济发展环境政府采取措施,第二阶段:危机和经济调整:(1)时间:20世纪七八十年代。(2)特点:70年代危机,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调整有所恢复,但发展受限。(3)原因:①经济发展弊端日益显露,受到石油提价的严重打击出现经济危机;②通货膨胀,债务沉重。第三阶段:新经济时代:(1)时间: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2)特点: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3)原因:①改革社会经济;②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③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14、(1)张骞虎门销烟、义和团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2)《南京条约》清政府腐败不堪,军事落后、综合国力弱(3)改革开放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4)综合国力、国家环境、国家利益等【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中外和平交往做出贡献的使者有张骞、鉴真等,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反侵略斗争有:虎门销烟、义和团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等。(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导致中国人“跪着办外交”的原因有清政府腐败不堪,军事落后、综合国力弱。(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中央之国”大门与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有关,打开国门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4)影响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制定的因素是综合国力、国家环境、国家利益等。15、(1)中共十三大(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3)“求同存异”的方针【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是中共十三大。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