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及检验知识培训_第1页
中药饮片及检验知识培训_第2页
中药饮片及检验知识培训_第3页
中药饮片及检验知识培训_第4页
中药饮片及检验知识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饮片鉴别及检验相关

知识培训

近年来,中药材抽验不合格率居高不下,在这当中有大部分是一些不法分子故意造假(重金属超标的虫草、模具压制的人参、土豆染色做成的天麻等),售假。有的则是中药材保管发生变质。中药材的鉴别不具有一定中药鉴别常识是很难鉴别真伪的。安排这次培训的目的,为了方便从药人员能够对中药材进行简单的快速鉴别,根据中药的某些成分的特性,快速鉴别一些中药。

一、药用植物学知识1、药用植物的分类现以黄连为例示其分类等级如下: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毛茛目科………………毛茛科属………………黄连属种………………黄连二、中药鉴定学知识1、中药的加工及贮藏1.1常用的加工方法:拣洗切片蒸煮烫发汗熏硫(山药、白芷、干燥前用硫磺熏制,防止霉烂)干燥1.2贮藏保管中发生的变质现象1.2.1虫蛀:果实种子类,花、叶类及含糖类易虫蛀。一般含脂肪油(苦杏仁桃仁等)淀粉(白芷山药)或蛋白质(蕲蛇等)易虫蛀,而含辛辣成分的药材,一般不易虫蛀如荜茇、胡椒、花椒等。通常温度在16-35℃、湿度在60%以上、药材含水量在11%以下是虫害生长的有力条件。1.2.2生霉:大气中从有多量霉菌孢子,如散落在药材表面。在适当温度和湿度下,溶蚀药材内部组织,促使腐败、变质、失去药性。1.2.3变色各种药材都有其固有的颜色,贮藏不当颜色改变,药材也可能变质。含鞣质类药材受到氧化,聚合等作用,产生大分子的有色化合物,使原来色泽加深。1.2.4走油: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呈现油样物质的变化;一般含脂肪油、挥发油或糖类成分的药材,如苦杏仁、桃仁、当归、肉桂、麦冬、枸杞子等会产生“走油”现象。1.2.5其它。有些药材在贮藏过程中所含有效成分会自然分解或起化学变化而降低疗效,如绵马贯众,不能久贮。樟脑冰片易挥发;芒硝(Na2SO4·10H2O)胆矾(CuSO4·5H2O)容易风化,应密闭保存。1.3贮藏及保管:常温0℃-30℃

阴凉库不超过20℃

冷库2℃-10℃(相对湿度45%-75%)1.3.1保管制度及保管经验应有严格的日常保管制度,保持经常性检查,保证库房干燥、清洁、通风。注意外界温湿度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节室内温湿度。药材入库前应详细检查有无虫蛀,生霉现象,要经多名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过四关:一看性状,二闻气味,三品尝,四查药材产地、药用部位是否符合(也称“放心”程序)。凡有问题的包件都应进行适当的处理,只有合格的包件才能入库贮藏。贮藏的方法可根据药材的特性分类保管。容易吸湿霉变的中药特别注意通风干燥,必要时可翻晒或烘烤;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等营养成分易虫蛀的中药应贮藏于容器中,放置通风干燥处,并经常检查。保管经验:牡丹皮与泽泻共存,牡丹皮不易变色,泽泻不易虫蛀;花椒、细辛与有腥味的动物药共存,可防止动物药虫蛀。1.3.2贮藏保管方法:(a)充分干燥,防止虫卵繁殖。中药材切制成片、段、节、丝后,改变了原药的形状,增大了表面积,极易受潮。饮片含水量在11%以上,温度在16℃-35℃之间,药物中未除尽的虫卵会在此条件下化为幼虫。故中药饮片必须充分干燥,以杀灭虫卵,此为储存的基本要求。荆芥、薄荷、川芎、木香、羌活等芳香性药物不宜暴晒高温干燥,宜于30℃-35℃低温干燥后入库。花类含芳香油及花蜜成分,极易被虫蛀,应在梅雨季节之前分包压紧,烤至八成干,趁花热软时贮于石灰缸内,忌晒,以免散瓣退色。(b)控制温、湿度,防止发霉变质。空气中存在着大量霉菌孢子,若散落在药物表面,遇适当温湿度就会萌发成菌丝,产生蛋白酶,侵入药材组织内部导致药材霉烂变质。当药物内部水分蒸至表面,温度在20℃-35℃时,霉菌开始繁殖。故饮片的贮藏应低温、通风、干燥、控制含水量在8%-10%,库房相对湿度在65%以下,温度在25℃以下为宜。

(c)选择密闭容器,防止氧化变色。中药材的天然色泽是质量好坏的标志之一,色泽的变异,说明药物内在质量已发生了变化。如含有苷类、羟基蒽醌类及鞣质等成分的药物,由于贮藏过久或经常翻晒,其中所含有的酶在适宜温度下,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药材的色泽发生变化。含有蛋白质的药物,氨基酸与还原糖作用后也能引起中药变色。容易变色的药材如花类、全草、叶类等应贮于避光密闭容器中。如苏合香、藏红花等必须保持湿润状,否则易变色。加酒、醋炮制的饮片,如大黄、黄芩、延胡素等,宜置密闭容器内,以防酒、醋味挥散而失效。盐制品易受潮或高温后析出盐分,故宜放阴凉干燥处,切忌用金属容器存放。(d)避免高温,克服走油现象。某些中药饮片由于受潮或在高温下表面溢出油状物,俗称走油。如含脂肪的杏仁、桃仁、郁杏仁、柏子仁等,含挥发油的当归、肉桂等,含有黏液性糖质的麦冬、天冬、太子参、枸杞子等也容易走油。干燥时不宜用高温烘烤或暴晒,宜贮于阴凉干燥处。又如种子、果实类含淀粉、脂肪油较多的薏苡仁、麦芽、莱菔子、苏子等,炮制后可待蒸气散尽趁热装入容器内贮存;含油较多的药物宜凉透干燥后,置容器内盖紧,放于阴凉干燥处。

1、中药饮片的概念所谓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可直接用于调配或制剂的中药材及中药材的加工炮制品。这个概念表明,中药材、中药饮片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中药饮片包括了部分经产地加工的中药切片(包括切段、块、瓣),原形药材饮片以及经过切制(在产地加工的基础上)、炮炙的饮片。对于前两类,管理上应视为中药材,只是根据中医药理论在配方、制剂时作饮片理解。而管理意义上的饮片概念应理解为:“根据调配或制剂的需要,对经产地加工的净药材进一步切制、炮炙而成的成品称为中药饮片”。目前,中药饮片的概念大致有三种观点:(1)根据“饮片”一词的出处,即清代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药肆中俱切为饮片”的说法,很多人认为“凡动过刀的即为饮片”;(2)某些中药材专业市场和城乡集贸市场药材经营户认为只有经过复杂加工炮炙工序的成品才是饮片,仅经净制、切制方法加工而成的应称为“切片”,而不应按“饮片”管理;三、根据《药典》定义,“饮片是指经过加工炮制的中药材,可直接用于调配或制剂”。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的,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

2.中药饮片性状鉴定法2.1形状指干燥药材的形态。主要有片、丝、块、段、粒等性状,如观察皱缩的全草、叶或花类,可先浸湿使软化,展平。2.2大小指药材的长短、粗细和厚度,测量多用毫米刻度尺。如泽泻片比黄芪片大,当归头片比当归片大;甘草的斜片比直片大。对细小的种子,可放在毫米方格线的纸上,每10粒为一组测量平均值。2.3色泽应在日光灯下或常光下观察。如用复色,以后一种色调为主。药材的色泽不但帮助鉴别真伪,其色泽深浅,有时也反映其质量优略,如丹参色红;黄柏色黄;玄参色黑。紫草深紫色者,紫草素含量较高。桔梗皮部白色,木部黄色,习称“金井玉栏”等。2.4表面特征:样品不作处理,直接观察或借助于放大镜观察。观察表面特征时,特别是附属物,要注意其颜色、性状、纹理、分布等特点。如片面上何首乌的“云锦花纹”、银柴胡的“珍珠盘”、粉防己的“车轮纹”、黄芪的“菊花心”;段上的纵纹、纵沟;丝、块上的毛、刺等各种附生物的形态、分布等。必要时可对光透视。2.5质地指药材的软硬、坚韧、疏松、致密、黏性或粉性等。软硬坚韧多凭手感而定,疏松致密黏性粉性等全凭眼睛仔细观察。如山药片粉性足,郁金片坚硬,通草质松软,蜜炙饮片黏性大等。2.6断面包括折断时横断面的纹理特征。如杜仲折断有橡胶丝(盐炙后橡胶丝不明显);甘草易折断,断面纤维性等。2.7气味;一般可直接嗅闻或口尝。气味较弱者可采用折断或揉搓的方法,也有的需要热水湿润后才能闻到。2.8水试将药材浸泡一定量水中,观察形态变化。菟丝子的吐丝现象2.8.1观察在水中的沉浮如:丁香沉于水中为佳;进口沉香能沉于水或半浮半沉于水中,国产沉香大多不能沉于水中。2.8.2观察颜色变化如:西红花浸入水中,可见橙黄色成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水被染成橙黄色,柱头呈喇叭状;熊胆粉末投入清水,即在水面旋转,并呈现黄线下沉而不扩散;栀子水浸液为鲜黄色;玄参水浸液为淡黑色;秦皮水浸液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2.8.3观察有无粘性如:海藻水浸后藻体表面粘滑;葶苈子、车前子加水浸泡种子表面粘滑,水煮后溶液有粘性。2.8.4观察膨胀情况如:胖大海水浸泡迅速膨大成海绵状,达原体积4倍,假胖大海水浸泡膨胀较慢,仅能达原体积的2倍;蛤蟆油水浸可膨胀至10~15倍。2.8.5观察其他特殊变化如:菟丝子水浸加温后便逐渐出现吐丝现象(种皮开裂可露出黄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水牛角热水浸泡有腥臭气;蟾酥遇水即泛出白色乳状液等。2.9火试将药材加热或燃烧观察产生的现象。如火上燃烧海金沙,有爆鸣声且有闪光,而血竭于滤纸上烘烤,熔融呈血红色。2.9.1嗅气饮片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气味,如:砒石粉末燃烧时有蒜臭气;血竭燃烧时呛鼻,有苯甲酸样香气。2.9.2听声饮片燃烧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如:麝香用火烧时有轻微的爆鸣声;海金沙燃烧时会出现爆鸣声及闪光现象。2.9.3观烟雾饮片燃烧过程中或燃烧后会产生不同颜色的烟雾,如:青黛用火烧时有紫红色烟雾出现;松香燃烧时发出粽黑色浓烟;马勃燃烧熄灭产生大量白色浓烟。2.9.4看颜色饮片在火焰上燃烧或燃烧后会显示不同的颜色,如:麝香灰化后残渣呈白色或灰白色;芒硝在火焰上燃烧火焰呈黄色;自然铜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2.9.5注意其他变化如:沉香燃之有油渗出;雄黄燃之易熔融成红紫色液体等。3其他鉴别方法3.1显微鉴别指用显微镜来观察饮片的组织结构和粉末中的组织形态及内含物特征等等,从微观角度鉴别饮片的真伪优劣。3.2理化鉴别指用物理、化学或仪器分析方法,对饮片中所含成分进行定性。主要是通过显色、沉淀、升华物等饮片成分的特殊反应,从内在质量方面鉴别饮片的真伪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