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_第1页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_第2页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_第3页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_第4页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1.为提高学生体质,很多城市把跳绳列入了初中体育学业水平测试项目。某初三学生1min完成了180次跳绳,以下相关估测不符合实际的是()A.学生质量可能是50kgB.每次跳起的高度约5cmC.学生1min做功约5000JD.学生做功的功率约为35W【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常见物体的质量可知,大多数初三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A不符合题意;B.中学生的大拇指长度大约为5cm,跳绳每次起跳的高度与其差不多,约为5cm,故B不符合题意;CD.学生1min跳绳180次,做的功约为5000J与4500J相差不大,符合实际;学生做功的功率为35W与75相差较大,不符合实际。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2.如图所示的四个运动情境中,说法正确的是()A.撑杆跳高运动员的手用力握住撑杆是为了减小摩擦力B.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助跑可以跳得更远,这是利用惯性C.若滑冰运动员正在滑行时受到的所有力突然消失,运动将立即停止D.举重运动员所受重力和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B【解析】【详解】A.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用力握住撑杆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故A错误;B.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助跑,起跳后要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可以跳得更远。这是利用了惯性,故B正确;C.正在滑行时运动员具有速度,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此时所有力突然消失,运动员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举重运动员所受重力和地面对运动员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故选B。3.细心的小明通过平时观察发现如下现象,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A.如图甲,“覆杯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B如图乙,盆景自动供水装置利用了连通器原理C.如图丙,小明看到拦河大坝“上窄下宽”,是为了能够承受水深处的较大的压强D.如图丁,飞机获得升力是因为其上表面空气流速大于下表面空气的流速【答案】B【解析】【详解】A.纸片托水的“覆杯实验”,纸片托水正是因为大气压托起了纸片,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盆景自动供水装置,蓄水瓶上端密封,不是连通器,故B错误,符合题意;C.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有压强,并且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即越往下面,液体内部压强越大,故拦河大坝的修建成上窄下宽的梯形,为了能够承受水深处的较大的压强,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空气通过机翼上表面的流速大,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小;因为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机翼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差,飞机受到向上的压力差,也就是升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4.2023年初,“奋斗者”号潜水器圆满完成国际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游科考任务,顺利返回三亚,如图所示,本航次中,“奋斗者”号最大下潜深度约10010m,这是人类首次抵达蒂阿曼蒂那海沟开展实地观察和取样。取海水的密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浸没在水中的潜水器,在下潜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变大B.浸没在水中的潜水器,在下潜过程中所受压强大小不变C.潜水器从刚接触水面到完全浸没的过程中浮力在逐渐变大D.浸没在水中的潜水器,在下潜过程中它表面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海水的压力不变【答案】C【解析】【详解】A.浸没在水中的潜水器,在下潜过程中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根据可知,所受浮力不变,故A错误;B.浸没在水中的潜水器,在下潜过程中,深度不断增加,由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可知,其所受压强越来越大,故B错误;C.潜水器从刚接触水面到完全浸没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变大,根据可知,浮力在逐渐变大,故C正确;D.浸没在水中的潜水器,在下潜过程中深度逐渐变大,根据可知,潜水器所受海水的压强逐渐变大,由可知,它表面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海水的压力逐渐变大,故D错误。故选C。5.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于2023年6月4日6时33分,成功在东风着陆场着陆,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安然无损地出舱,宣告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如图),返回舱接近地面时,反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减速下降,安全降落在着陆预定区域。在此过程中,对于返回舱能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返回舱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B.返回舱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C.返回舱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D.返回舱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答案】D【解析】【详解】返回舱减速下降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则机械能减小。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6.如图所示,将质量相等的水,分别倒入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形状不同、底面积相等的容器中,则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和压力正确的是()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由容器底正上方的那一段水柱产生,甲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小于容器中水的重力,乙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大于容器中水的重力,然而两容器中水的质量相等,重力,所以容器中水的重力也相等,所以甲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压力。容器底受到的压强,两容器底面积相同,甲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小,所以水对甲容器底的压强小于水对乙容器底的压强。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7.在如图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瓶盖起子B.食品夹C.起钉锤D.核桃夹【答案】B【解析】【详解】A.支点在瓶盖边缘,动力臂较长,是省力杠杆,A项不合题意;B.支点在夹子两壁连接处,动力臂较短,是费力杠杆,选项B符合题意;C.支点是锤子与地面的接触点,动力臂较长,是省力杠杆,C项不合题意;D.支点在夹子两壁连接处,动力臂较长,是省力杠杆,D项不合题意。故选B。8.我们要积极践行“文明出行”各项规定,比如对骑摩托车或电瓶车的规定为:出行要戴头盔(头盔外部材料坚硬,内部材料松软),不带12岁以上的人,不超速行驶,下面对以上解释正确的是()A.头盔内部材料松软,发生碰撞时增大头部受力面积,增大压强B.超速行驶的摩托车不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C.头盔外部材料坚硬,能抵抗一定程度来自外部的力量,减小对头部的伤害D.电瓶车总质量越大、速度越大时,动能越大,发生交通事故时将造成更大的伤害【答案】CD【解析】【详解】A.头盔内部材料松软,发生碰撞时增大头部的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A错误;B.超速行驶的摩托车,动能增大,刹车距离增长,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故B错误;C.头盔外部材料的硬度较大,能抵抗一定程度来自外部的力量,减小对头部的伤害,故C正确;D.电瓶车总质量越大、速度越大时,动能越大,碰撞时,释放能能更多,所以发生交通事故时将造成更大的伤害,故D正确。故选CD。9.关于下列4幅图的描述错误的是()A.水在管道里流动时,细的地方液柱最低,表明流速慢的地方压强小B.喝饮料时,饮料是被大气压压入嘴里C.盲道上凸起的花纹可以增大对鞋底的压强和摩擦力D.饮水机接水时伴随桶内有气泡上升,气泡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直到消失【答案】AD【解析】【详解】A.在流量一定时,管子越细,水的流速就越大,压强就越小,液柱越低,表明流速慢的地方压强大,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故A错误,符合题意;B.用吸管从瓶子中吸饮料时,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当吸气时,吸管中的气压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嘴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盲道有凸起,即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又减小了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可以增大摩擦力和增大压强,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水中的气泡上升时,深度变小,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小,所以不断变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D。10.如图所示,是同学们经常玩的“跳皮筋”,脚勾皮筋,皮筋变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站在两边牵皮筋的同学感觉到皮筋在不时地拉她们的手,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的。【答案】①.形状②.相互【解析】【详解】[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皮筋变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站在两边牵皮筋的同学感觉到皮筋在不时地拉她们的手,同学牵皮筋,同学也感受到了皮筋的拉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1.按照国家预防接种服务规范,小孩出生后要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等疫苗以保证身体健康,护士向注射器中吸取药液利用了___________原理,接种前为了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净会将少量药液推出,被推出的药液会向下滴落说明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的。【答案】①.大气压②.竖直向下【解析】【详解】[1]用注射器从药瓶中抽取药液,先把活塞推到最低端,排出注射器中的空气,拉动活塞,注射器内部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药液被压进注射器中。[2]由于地球表面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药液下滴是因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改变运动状态。12.如图用杯子接水时,水杯静止在手中,在接水过程中杯子受到的摩擦力将会______(选请“变大”“变小”或“不变”)、当杯子在手中开始向下滑时,可以通过______方式来增大摩擦力使其在手中保持静止。【答案】①.变大②.增大压力的【解析】【分析】【详解】[1]用杯子接水时,水杯静止在手中,在竖直方向上,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在接水过程中,杯子和水的总重力变大,所以杯子受到的摩擦力将会变大。[2]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是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当杯子在手中开始向下滑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一定的,因此可以紧握杯子,通过增大压力的方式来增大摩擦力使其在手中静止。13.海军“龙虎山”舰是目前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最大两栖战舰,如图所示,其质量为,该舰静止在海面上时受到的浮力方向是______的。排开海水的体积为______;水面下5m处的舰体受到海水的压强为______Pa。(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10N/kg)【答案】①.竖直向上②.2.9×104③.5×104【解析】【详解】[1]舰静止在海面上时,战舰所受的重力和浮力二力平衡,浮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浮力方向是竖直向上。[2]战舰所受浮力为根据可得排开水的体积[3]水面下5m处海水的压强为14.如图是一款物流机器人,它载着5000N的货物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运动。以货物为参照物,地面是_______的;这个过程中,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机器人的支持力_______(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此过程中机器人对货物_______(填“做了”或“没做”)功。【答案】①.运动②.不是③.没做【解析】【详解】[1]以货物为参照物,地面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是运动的。[2]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机器人的支持力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不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3]机器人对货物施加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货物沿水平方向移动,机器人对货物没做功。15.炎热的夏季,环卫工人驾驶着洒水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水不停地喷洒着,使街道空气有清新凉爽之感。此过程中,洒水车的机械能___________(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保持不变”),以车为参照物,两边的树木是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若洒水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3000N,功率为30kW,则洒水车行驶的速度为___________km/h。【答案】①.逐渐减小②.运动③.36【解析】【详解】[1]洒水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速度不变,高度不变,但水不停地在减少,总质量在减少,则动能和重力势能都会逐渐变小,所以洒水车的机械能逐渐变小。[2]以车为参照物,两边的树木和车之间发生位置的变化,所以两边的树是运动的。[3]由可得,洒水车行驶速度的大小16.如图所示,小华分别用甲、乙两滑轮将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与摩擦,滑轮的质量均为,物体的质量均为2kg。使用______(填“甲”或“乙”)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滑轮对物体做的有用功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滑轮的机械效率______。【答案】①.甲②.等于③.大于【解析】【详解】[1]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使用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但能省力。甲图为定滑轮,使用甲图滑轮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2][3]由题意可知,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分别将质量相同的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与摩擦,则由可知,所做的有用功一样大。由于要克服动滑轮重力的作用,所以使用动滑轮做的总功多,由于要克服动滑轮重力的作用,所以使用动滑轮做的总功多,由可知,定滑轮的机械效率高,所以。17.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体物体从空中匀速下放到盛水的圆柱形容器中(圆柱体物体始终未与容器底接触)。物体下放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物体下降高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ρ水=1.0×103kg/m3)(1)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2)物体的体积;(3)若将该物体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12N,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kg/m3?【答案】(1)10N;(2);(3)【解析】【详解】解:(1)由图乙可知,物体重为15N,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由称重法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2)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物体的体积和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相同,即(3)由可知,液体的密度答:(1)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10N;(2)物体的体积为;(3)若将该物体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12N,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18.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重物重力,动滑轮重力。在工人用力作用下,重物匀速上升,达到规定高度处。不计绳重和机械之间的摩擦。求:(1)拉力做功的功率;(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若用该装置提升另一重物时,机械效率达到,则该重物的重力是多少?【答案】(1)240W;(2)%;(3)1800N【解析】【详解】解:(1)承担物重的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不计绳重和机械之间的摩擦,拉力拉力移动距离拉力做功拉力做功的功率(2)滑轮组的有用功机械效率(3)若用该装置提升另一重物时,机械效率达到,则解得该重物的重力是。答:(1)拉力做功的功率240W;(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若用该装置提升另一重物时,机械效率达到,则该重物的重力是1800N。19.如图所示是爷爷用撬棒撬起石块的情景,O是支点,请画出石块所受的重力和动力F的力臂l。【答案】【解析】【详解】从石头的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标出符号G,从支点作垂直于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动力F的力臂l,如图所示【点评】

20.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A步骤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N;(2)在实验步骤D中物块所受浮力F浮_____N;(3)分析实验步骤A、B、C、D,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E、F,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有关;(4)实验小组用图中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算出了盐水的密度是______kg/m3。【答案】①.②.1③.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④.液体密度⑤.×103【解析】【详解】(1)[1]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1N,A步骤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则物体的重力G=5N。(2)[2]在实验步骤D中,由称重法测浮力可得,物体所受浮力为F浮=GFD=5N4N=1N(3)[3]分析实验步骤A、B、C、D,液体都是水,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来越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来越小,则所受浮力越来越大,说明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4]分析实验步骤A、E、F,物体都浸没在液体中,液体的密度不同,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则物体所受浮力不相等,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4)[5]物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GFE=5N4N=1N物块排开的水的体积为物块浸没在盐水受到的浮力为盐水的密度21.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关系的示意图。(1)本实验研究的是______(填“木块”、“钢球”或“抖面”)的动能与它的质量、速度的关系。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来比较动能的大小;(2)在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要保持小球的______不变,让小球从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滚下,以不同的速度推动木块移动。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3)在探究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要选择两个质量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球。【答案】①.钢球②.木块移动的距离③.质量④.不同⑤.在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⑥.不同【解析】【详解】(1)[1]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物体动能”指的是钢球滚到水平面时的动能。[2]根据转换法的思想,实验中通过比较滚下的钢球撞击木块移动的距离,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2)[3][4][5]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在探究动能与速度是否有关时,要保持质量不变,让小球在不同的高度滚下,从而使钢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不同,高度越高,速度越大,撞击木块移动的距离越远,动能越大,故结论为:在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3)[6]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在探究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需要选择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并让它们分别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滚下,钢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是相同的。22.某同学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a.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b.把钩码挂在杠杆的两边,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c.记下两边钩码的重,测出它们的力臂,记下实验数据;d.改变力和力臂,做三次实验;e.求出各次实验的动力乘以动力臂和阻力乘以阻力臂数值。(1)该同学在______步操作之前漏掉了一个重要步骤:调节杠杆两端______使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2)如图甲所示,如果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拉,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则拉力的方向应该是______;(3)学了杠杆知识后,该同学思考力气大的人,用一只手就可以把一盆水端起,当人手在A点向上用力时,此时盆相当于一个______(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答案】①.b②.平衡螺母③.水平④.竖直向上⑤.费力【解析】【详解】(1)[1][2][3]在做此实验时应当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从而便于测量力臂,所以该同学在b步操作之前漏掉了一个重要步骤: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读出力臂的值。(2)[4]如图甲所示,如果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拉,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臂L1应最大,则拉力的方向应该是竖直向上。(3)[5]用一只手就可以把一盆水端起,可以看作以O为支点,A为动力作用点,阻力为盆的重力,作出阻力臂L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最小时,动力臂最大最大动力臂为OA),故过A点作OA的垂线,因盆的重力使杠杆沿顺时针转动的趋势,故动力应使杠杆逆时针转动的趋势,据此确定动力的方向,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23.如图是小明小组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所示。实验序号1239233933315(1)在测量过程中,必须使测力计沿竖直方向______移动;(2)第3次实验测的是图______(选填“甲”、“乙”或“丙”)的机械效率;(3)第2次实验的有用功是______J,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是______;(4)由______两次实验可知,挂同样重物时,动滑轮个数越多,机械效率越______。【答案】①.匀速②.甲③.④.75%⑤.2、3⑥.低【解析】【详解】(1)[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这样滑轮组系统才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示数才等于拉力。(2)[2]由数据知第3次实验中,s为h的5倍,所以滑轮组由5段绳子承担物重,由图示可知,第3次实验所用的装置是图甲。(3)[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时有用功为[4]第3次实验时总功为有用功为所以第3次实验时滑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