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五模历史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盛世是指兴盛的时代,一般公认的盛世有西汉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以及清代的“康乾盛世”等。这些盛世景象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包括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经济繁荣③统治者采取安民政策④加强思想控制,严禁外来思想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2.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以长驱直人插进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动。这一“行动”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C.揭开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D.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3.“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反映的改革措施是()A.用汉姓 B.穿汉服C.说汉话 D.与汉族通婚4.文艺复兴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教会宣扬的悲观厌世观念逐渐失去市场,人们把关注的中心由教会所代表的“神”转到人类自身上,这就是历史学家所说的“人的发现”。上述材料反映出文艺复兴A.推翻了教会的统治B.推动了自然科学发展C.消除了封建神学观念D.转变了人的传统观念5.下表是中国古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表中数据的变化对社会政治产生的主要影响是朝代东晋隋朝唐朝北宋比例4%17.2%12.5%46.1%A.加强了中央集权B.扩大了统治基础C.提高了官员素养D.放宽了录取标准6.下列四幅形势图所示的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的是A.B.C.D.7.某朝代出现“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材料主要表明()A.科举制度 B.商业繁荣 C.重农抑商 D.重文轻武8.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材料不能说明A.周朝实行分封制B.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C.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D.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9.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下列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其中能够见证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文物图片是A.半地穴式房屋B.打制石器C.稻谷D.铁犁10.有学者认为“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一个非亚欧大陆国家破天荒第一次不仅是作为欧洲大陆大国关系的主要仲裁者,而且也是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国出现了”。这种看法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欧盟成立C.科索沃战争爆发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1.漫画《三代赶集》反映了王军一家几代人进行商品交换的方式,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科学技术的进步 B.物质多少的变化 C.生活习惯的改变 D.传统观念的转变12.“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3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过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尿味的粉渣。我们喝的是早已腐臭的黄水……。”材料中“我们”的活动()A.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B.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C.确立了欧洲对世界的统治D.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13.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在此背景下1519—1522年能够出现的历史现象是A.《最后的晚餐》问世 B.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C.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出现 D.无产阶级运动风起云涌14.图中人物在位期间命人编纂了四部法律文献,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它保留了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这四部文献统称为查士丁尼一世A.《十二铜表法》B.《在土丁尼法典》C.《拿破仑法典》D.《罗马民法大全》15.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伶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D.人们从没有停止对改进交通工具的追求16.小明同学在暑期游学时,参观一处原始聚落遗址博物馆,看到了下面文物和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他参观的是()A.元谋人博物馆B.周口店遗址博物馆C.西安半坡博物馆D.河姆渡遗址博物馆17.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等英雄的丰功伟业,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下列最能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证据的是A.北京人的牙齿化石B.半坡聚落的遗址C.司马迁的《史记》D.贾思勰的《齐民要术》18.下列选项中,发生在1949年的有A.德国分裂B.经互会成立C.北约成立D.万隆会议19.莫斯《俄国史》写道:“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因为如若不然,俄国就会永远不再是一个强国。”此后,俄国通过改革A.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B.建立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君主立宪制C.俄国变成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D.促进了手工工场向机器生产的过渡20.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阳光灿烂”是因为()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21.下图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出现在A.戊戌变法中B.新文化运动中C.五四运动期间D.北伐战争时期22.与“台伯河畔”“布匿战争”“元老院”“屋大维”这些关键词相关的学习主题是A.上古亚非文明B.中古阿拉伯国家C.古代希腊D.古代罗马23.比较法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和法兰克王国对土地分封形式的改革相比较,他们的共同之处是A.属于封建性质的改革,促进本国封建制度形成 B.实行无条件的土地分封C.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D.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24.下列(如图)能为研究人类起源提供最可靠依据的是A.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B.黄帝陵 C.刻有文字的骨片 D.线装版《史记》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二战后,亚非国家自行举行的第一次国际会议是_____26.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7.二战后,成立的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分别是_____和_____。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知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材料分别与哪一法律文献有关。分别概括这些法律文献颁布的意义。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归纳上述法律文献体现的共同原则。29.(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19年5月4日,北京高校学生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口号走上街头,为拯救民族危亡奔走呼号。6月3日大逮捕之后,学生的爱国斗争一度面临夭折的危险,工人阶级和其它民众走到斗争前台,局面就立即改观。就如上海学联在告同胞书中指出:“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工界罢工不及五日,曹、章、陆去”。——摘自罗荔戴平安《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和工人阶级》(1)据材料,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2)小历同学认为,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五四运动起到了分水岭的作用。你同意他的看法吗?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30.(7分)法律文件的颁布是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停止法律的实施或废除法律;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得随意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英国《权利法案》材料二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三条:国家主权属于民。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材料三《拿破仑法典》,1804年公布。拿破仑一世主持编制工作。它规定了资本主义财产制度,保证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稳定了小农土地所有制,保证了农民利用自己的小块土地。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辞海》材料四1862年9月24日,合众国总统发出一道宣言: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请回答:根据材料一,《权利法案》颁布的直接目的是什么?它的颁布对英国政体有怎样的意义?材料二来自于什么法律文献?该文献的起草者?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为什么要颁布《法典》?该法律文件在法律史上有什么地位?材料四的内容出自哪个国家的哪一法律文件?该文件对这个国家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上述材料涉及的法律文件有什么共同的历史作用?并从中举出一例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文献。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由于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称为“开元盛世”。在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康乾盛世”。由此可知,这些盛世局面共同的特点包括①项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项经济繁荣、③项统治者采取安民政策,故选B。2、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夏,刘邓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直接插入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故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故C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A不符合题意;百团大战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故B不符合题意;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不符合。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C【解析】
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迁都洛阳,实行一系列“汉化”政策:用(讲/写)汉语(禁用鲜卑语),穿汉服,改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仿汉制(管制、律令),学汉礼,尊崇儒孔,以孝治国,尊老养老。当时孝文帝规定,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题干中的“北语”就是指鲜卑语,“正音”指汉语。故选C。4、D【解析】
根据“文艺复兴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教会宣场的悲观厌世观念逐渐失去市场,人们把关注的中心由教会所代表的“神”转到人类自身上,这就是历史学家所说的“人的发现”。”上述材料了反映了文艺复兴冲击了教会的说教,肯定了人的价值,反映出文艺复兴转变了人的价值观念。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即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文艺复兴转变了人的传统观念。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5、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从题中表格中的数据看,东晋寒门子弟的比例较低,而隋、唐、北宋,寒门子弟入仕比例逐年上升,这是实施科举制的结果,而科举制的实施使寒门子弟入仕增多,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故B项正确。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提高了官员素养不是主要影响,宋代比例高是因为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6、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48年11月,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统一指挥下,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发起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在碾庄、双堆集和陈官庄歼灭了大量敌军。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仔细观察图片,B是淮海战役示意图,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台儿庄战役形势图,C项是辽沈战役形势图,D项是平津战役形势图。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7、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某朝代出现“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材料主要表明重文轻武。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的具体表现是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宋朝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故D符合题意;科举制度、商业繁荣、重农抑商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具体措施与影响。8、C【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由此判断与西周的分封制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选项ABD符合题干内容;而题干内容没有反映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因题干此材料不能说明的是选项C,AB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C。9、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是干栏式房屋,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前的浙江省余姚市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住干栏式房屋,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是打制石器,根据所学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会直立行走,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会使用天然火,故B符合题意;C是稻谷,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前的浙江省余姚市的河姆渡原始居民,过着定军生活,种植水稻,故C不符合题意;D是铁犁,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出现了铁犁,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所以本题选B。10、A【解析】依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一个非亚欧大陆国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国”指的就是美国,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企图称霸世界。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11、A【解析】
依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漫画《三代赶集》反映了王军一家几代人进行商品交换的方式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故A符合题意;物质多少的变化、生活习惯的改变、传统观念的转变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12、B【解析】
根据题干“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结合所学知识,1519年-1522年,麦哲伦及其船队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B符合题意;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到达美洲,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A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使欧洲逐渐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C不符合题意;麦哲伦主要完成环球航行,与彻底否定了宗教神学说教不符,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B。13、B【解析】
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新生资产阶级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在此背景下1519—1522年能够出现的历史现象是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1519年—1522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麦哲伦率领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B正确;ACD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B。14、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定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学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律》,以上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罗马法民法大全》),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是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的,B项是查士丁尼一世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C项是法国拿破仑颁布的。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5、A【解析】
根据材料“乘客不分男女座”体现了不分男女、等级的特点,是对封建社会男女有别的传统封建伦理道德的冲击;B、C背离材料,D项材料没有体现。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6、C【解析】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一是彩陶,图片二是半地穴式房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原始居民时期使用的陶器是彩陶,居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屋。AB项元谋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时期居住的是山洞,使用的是石器;D项河姆渡居民使用的是黑陶,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所以ABD项与题意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选C。17、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炎帝、黄帝等英雄传说属于原始社会后期,北京人属于原始社会早期,故A不符合题意。半坡聚落的遗址作为第一手史料,反映了原始社会后期农耕文明出现,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故B符合题意。司马迁的《史记》属于历史文献即第二手史料,故C不符合题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属于历史文献即第二手史料,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的解答关键在于对史料的理解,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如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如文献史料。18、ABC【解析】
1949年5月10日德国被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至此,德国分裂为两个主权国家,即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A符合题意。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是1949年苏、罗、捷、保、匈、波六国在莫斯科成立的国际经济组织,总部设在莫斯科。B符合题意。1949年4月4日与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共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宣布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公约于1949年8月24日生效。C符合题意。万隆会议,即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ABC。19、D【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二一九法令”规定土地仍然属于地主所有,故A项不符合题意;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照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故B项不符合题意;俄国并没有变成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故C项不符合题意;农奴制改革推动了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19世纪后期,在主要工业部门中,机器生产逐渐排挤手工劳动,占据统治地位,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20、A【解析】
试题分析:【详解】阅读题文“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主要得益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行。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时期,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虽然有利于集中力量战胜敌人,但是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国内战争结束后,1921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农业方面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自己支配,从而维护了农民的利益,调动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A符合题意。BCD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的20世纪30年代,故此题选A。21、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这是《五四运动》的绘画,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出现在五四运动期间。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运动的导火线。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五四运动由此爆发,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22、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罗马源于台伯河畔。罗马通过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在古代罗马时,元老院是兼有立法和管理权的国家机关。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故D符合题意;上古亚非文明与屋大维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中古阿拉伯国家与题干信息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古代希腊与屋大维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23、A【解析】
日本的大化改新和法兰克王国的土地分封制都促进了本国封建制度的形成,A正确;法兰克王国对土地分封的条件是以军事义务为条件,B排除;C适用于日本,排除;D符合大化改新的内容,排除。故选A。24、A【解析】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能为研究人类起源提供最可靠依据,A符合题意;黄帝时期是原始部落时期,不是人类起源时期,B不符合题意;刻有文字的骨片是甲骨文,属于商朝时期,不是人类起源时期,C不符合题意;《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未涉及人类起源时期,D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万隆会议【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26、鸦片战争【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而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事件是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鸦片战争,由此强行打开中国大门,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因此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27、北约华约【解析】试题分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NorthAtlanticTreatyOrganization),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1949年3月18日美国和西欧国家公开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于同年4月4日在美国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后正式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组织或华约,是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成立于1955年5月14日。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权利法案》:1787年美国宪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民主法治原则【解析】
(1)依据材料“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可知,材料出自英国的《权利法案》。其核心思想是为了限制王权、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和法治。具有宪法的性质,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依据材料“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可知,材料出自美国的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由选举产生,任期四年;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权。1787年美国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依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可知,材料出自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是: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析材料一可知《权利法案》、1787年美国宪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的共同原则是民主法治原则。29、(1)反帝反封建。(2)判断:同意。理由:五四运动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五四运动在斗争中提出“外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园林绿化合同
- 2025建设工程施工合同(VIII)
- 2025企业代培训合同范文
- 2025合同模板健身俱乐部会员入会协议 范本
- 沙盘模型制作合同
- 医疗科技在小儿发热治疗中的应用
- 课题申报参考:马克思隐喻叙事的唯物史观原理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礼俗互动视域下明清江南婚嫁刺绣装饰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科学教育教学体系研究
- 绿色能源在校园电力供应中的应用与展望
- 2024年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初中语文2022-2024年三年中考真题汇编-学生版-专题08 古诗词名篇名句默写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数学寒假作业(十二)
- 山西粤电能源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ESG表现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
- 旅游活动碳排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
- 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气安装与维修赛项规程
- 小学德育养成教育工作分层实施方案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4年4月浙江省00015英语二试题及答案含评分参考
- 黑枸杞生物原液应用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