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规划案例探析-以某银杏博览园总体规划为例6200字(论文)】_第1页
【休闲农业规划案例探析-以某银杏博览园总体规划为例6200字(论文)】_第2页
【休闲农业规划案例探析-以某银杏博览园总体规划为例6200字(论文)】_第3页
【休闲农业规划案例探析-以某银杏博览园总体规划为例6200字(论文)】_第4页
【休闲农业规划案例探析-以某银杏博览园总体规划为例62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休闲农业规划案例分析—以某银杏博览园总体规划为例目录TOC\o"1-3"\h\u19651前言 226909第一章相关概念与理论 26729一、休闲观光农业 22828二、休闲农业的特点 310019(一)生产性 322058(二)观赏性 35087(三)季节性 315448(四)参与特性 36225(五)乡土性 321925(六)文化特性 430108三、休闲农业的分类 427345(一)按照地域分布分类 413592(二)按照农业结构分类 47424(三)按照功能类型分类 4960四、休闲农业规划原则 423557(一)因地制宜原则 413786(二)经济性原则 510210(三)特色鲜明原则 57398(四)可持续发展原则 516244(五)整体性原则 527175(六)近期和远期发展相协调原则 511628第二章休闲农业规划案例分析——以桂林中国银杏博览园总体规划为例 627191一、项目概况 628148二、特色内容分析 72701(一)构建完整的文化体系,并发展为主题化的园区形式 731424(二)体验活动丰富多彩,营造文化特色 724542(三)以保护为前提,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714420三、可借鉴之处 723730第三章新洲区仓埠街周铺村休闲观光农业规划 822212一、项目背景分析 88635(一)地理位置 82368(二)规划范围分析 823969二、总体规划 921283(一)规划理念与目标 98284(二)总体布局规划 924164(三)道路规划 1026210(四)游览组织规划 1111925(五)投资与经济效益分析 11553第四章结论 13前言休闲观光农业是当今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在功能运用上集结了农业、旅游业以及服务业的功能特点,对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结构优化、保护农村发展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休闲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促进农村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还可以进一步满足我国城镇居民的休闲旅游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居民的就业、工作、生活等压力不断加大,让城镇居民的生活充满压抑感。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为广大城镇居民提供了休闲观光的场所,城镇居民可以在休闲观光中释放压力、回归自然,得到压力的放松、愉悦心情等。相对而言,城镇居民在农业休闲观光中的消费需求也在较大程度上推动了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武汉市是我国农业大省湖北省的省会,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本文选取武汉新洲区仓埠街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作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推动其当前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力图发现其可持续发展道路,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提供实践借鉴。第一章相关概念与理论一、休闲观光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集合农业、旅游业及服务业为一体的新兴农业发展模式。其主要依托农业发展,利用农村及农业的休闲功能,并以提供休闲娱乐的方式,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体验农村生活、愉悦心情的精神需求;同时又通过参与度较高、体验性较强的农村传统劳作提供多样的农产品或再加工产品,给予人们物质上的满足感。二、休闲农业的特点(一)生产性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产业为基础发展休闲旅游活动,这样的休闲农业才更具生命力。因此,作为农业的一种产业形式,休闲农业同样具有生产功能。(二)观赏性休闲农业可以利用丰富的田园景观和自然资源展现独特的生态美而吸引游客,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三)季节性农业生产深受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季节展现出不同的景观特色,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比如,北方在春季、夏季、秋季适合开展以观光、采摘为主的旅游活动,在冬季更适合开展当地民俗的旅游项目。(四)参与特性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可以参与各种农事活动,比如农作物的耕种、收获、工艺品的制作、动物的饲养等等,获得观赏、劳作、娱乐、度假等各种体验,享受农业和农村的野趣。(五)乡土性在分析当地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和开发农业生产条件和民风民俗,使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内容各具特色,提升旅游品质。(六)文化特性休闲农业所包涵的自然景观、农业生产、体验活动,均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利用这些文化知识开发旅游产品和设置多种旅游项目,可以使城镇居民更好了解农村和农业知识。三、休闲农业的分类(一)按照地域分布分类按照地域分布将休闲农业分为5种类型:城市郊区型、景区周边型、自然生态区型、民族地区型、传统特色农区型。(二)按照农业结构分类按照农业结构将休闲农业分为5种类型:观光休闲种植业、观光休闲林业、观光休闲牧业、观光休闲渔业、观光休闲副业。(三)按照功能类型分类按照功能类型分类,可以分为以下9种功能类型:观赏型休闲农业、品尝型休闲农业、购物型休闲农业、参与型休闲农业、娱乐型休闲农业、疗养型休闲农业、度假型休闲农业、科普型休闲农业、会展型休闲农业、节庆型休闲农业。四、休闲农业规划原则(一)因地制宜原则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因此规划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基地的现状条件、地形地貌特征,在充分利用现有的种植、养殖基地的基础上,结合地方文化与人文景观,将生产、旅游综合考虑,进行统筹安排,全面规划。(二)经济性原则休闲农业的生存发展脱离不了农业资源,既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通过开发旅游产品及活动项目,开展休闲农业旅游活动。因此在对休闲农业进行规划时,要在把握好整个园区布局的前提下,以农业生产为核心规划布局,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三)特色鲜明原则结合当地的文化资源和产业资源,明确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找准发展突破口,使整个园区特色更鲜明。具体规划中要通过历史文脉的延续和景观的再创造强调其乡土性、趣味性和艺术性。(四)可持续发展原则运用生态学理论,充分结合现状,合理运用各种景观要素,对环境进行保护、恢复与整治,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发展。(五)整体性原则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现状、经济发展状况及社会环境,确定整体发展战略,使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得到均衡发展,建立起生态、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系统。(六)近期和远期发展相协调原则休闲农业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整体规划,分期建设。这就需要做到科学规划,严格按组织规划实施;合理分配资金,进行分期建设。第二章休闲农业规划案例分析——以桂林中国银杏博览园总体规划为例一、项目概况桂林中国银杏博览园位于桂林市灵川县海洋乡和兴安县高尚镇境内,总面积约为1460hm²,主要以山林地、农田、经济林和村落为主,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园区以资源保护为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利用桂林旅游大环境和本区域独特的古银杏资源,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结合新农村建设,将桂林中国银杏博览园规划成集资源保护、产业发展、生态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内一流的绿色产业基地和乡村旅游度假胜地。根据目标定位与形象定位,其规划结构布局为“一轴、三片、六区”。“一轴”:沿海洋乡到高尚镇公路形成的景观轴。“三片”:银杏产业片、古村风貌片、休闲度假片。“六区”:银杏文化展示区、银杏产业发展区、古村新貌区、银杏养生度假区和郊野休闲活动区。图1中国桂林银杏博览园地理区位图二、特色内容分析(一)构建完整的文化体系,并发展为主题化的园区形式当地银杏资源丰富,古银杏资源尤为突出,规划以银杏文化为特色,将古银杏与田园景色、宗教文化、历史文化、古村落、养生文化、民俗文化、休闲活动等有机融为一体,开发出一系列文化品位较高的旅游品牌。例如,银杏文化展示区的山林梵音景点,以明心寺、灵泽庙为基础,配置银杏林,渲染宗教气氛;银杏养生度假区的思安头,规划定位是以银杏为特色的乡野度假基地,设置有银杏主题特色餐饮、农家旅社等设施。(二)体验活动丰富多彩,营造文化特色为了解决园区旅游的季节性问题,应大力开发利用园区果林、农田等自然资源,同时充分挖掘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人文资源,发展多种特色旅游,并定期举行农事节庆活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园区知名度。例如:园区根据不同季节,开展不同主题活动。在春季,组织“赏花游园会”;夏季,“欢乐伊甸园——果的诱惑”;秋季,“金秋银杏文化节”;冬季,“乡村风情节日”。(三)以保护为前提,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园区严格保护古树名木和其他现有树木,保护寺庙、古村落和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当地民俗风情及乡村生活方式,形成以保护为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基准,保护与发展相互协调的发展格局。三、可借鉴之处(1)注重传承传统文化,文化主题特色明显。(2)在产业依托下,通过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开发旅游产品,发展休闲农业旅游。(3)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发展特色旅游度假胜地。第三章新洲区仓埠街周铺村休闲观光农业规划一、项目背景分析(一)地理位置新洲区仓埠街道周铺村位于仓阳岗上、原周铺镇政府的中心,阳福公路穿境而过,东依倒水河,西邻武汉外环线,南与武英高速接壤,北与318国道相连,耕地面积2750亩,养殖水面积1500亩,版图面积3.6平方公里;周铺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历来是商贾、交通要地。(二)规划范围分析图2周铺村规划范围规划园区总面积为2000亩,其中园区的西北部为山坡地(最高海拔95m,坡度15度,现状为杂木灌木丛,共400亩),园区西南部为旱地(较为平整,现状为旱地,主要种植模式为“棉花-西瓜”,共600亩),园区东南部为水田(较为平整,现状为水稻田,主要种植模式为“水稻-油菜”,共800亩),园区东北部为1天然湖面(水深2-5m,水质较好,现状为四大家鱼水产养殖,共200亩)。二、总体规划(一)规划理念与目标1.规划理念通过绿色、人文、生态实现农业资源集约化;通过品牌、高效、链条实现科技资源化,打造精致特色农业产业。通过构建“一心、两轴、八区、十景点”的规划结构,使周铺村通过发展休闲农业成为武汉地区乃至湖北省的示范区。2.规划目标充分发挥周铺村的自然资源优势,以“乡村风情浓郁、产业结构合理、功能配套完善、交通便捷畅通、生产生活便利、村容村貌整洁”为规划总体目标,按照村庄规划的要求,将周铺村建设成为基本达到全市美丽乡村规划试点村。同时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业,增加村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改善村庄生活环境,提升村庄活力。(二)总体布局规划根据规划理念和目标定位,结合懈寺村现状特点,总体布局为“一心,两轴,九区,十景点”。一心:指综合服务中心。两轴:指连接现状农田区、休闲娱乐区、户外运动区、户外运动区、果品采摘区,贯穿主干道、次干道的景观轴。九区:果品采摘区、农业体验区、花草种植区、户外运动区、现状农田区、森林养护区、果树种植区、设施农业区、滨水景观区。十景点:蔬菜示范基地、葡萄庄园、餐饮基地、入口停车场、儿童乐园、休闲垂钓基地、入口大门、牡丹种植、山顶公园、温室大棚。具体规划内容为:(1)综合服务中心:以村民服务中心为中心,配以村民休闲活动广场,形成全村行政管理、公共活动和健身休闲中心。(2)南北、东西两条景观轴:贯穿主干路和次干路的南北、东西两条景观轴。沿南北景观轴有主入口大门、油菜花田、古村落、果树种植、光伏温室大棚景点;东西景观轴设置有葡萄庄园、果树采摘、蔬菜基地、儿童游乐园、休闲垂钓景点。(3)果品采摘区:位于周铺村的西北部,遵循“观赏性、科技性、参与性”原则,有特色蔬菜种植示范基地、果树采摘、葡萄园、草莓大棚,既是周铺村的经济来源和示范区域,也可以让游客近距离的亲近农田,体验采摘的乐趣。(4)农业体验区:该区域以种植大面积的有机蔬菜为主,将成为农业观光游的重要项目。大面积的有机蔬菜即可满足游客欣赏农田景观的需求,还可以让游客近距离的亲近果农田,感受采摘蔬菜的乐趣。(5)户外运动区:儿童游乐园、休闲垂钓区和山顶公园为该区域的重要娱乐运动场所,利用周边特有的田园景观和自然环境,让人们更多的来感受生态旅游的乐趣,满足游人亲近自然的愿望。(6)花草种植区:以花草种植为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7)设施农业区:该区域以布置蔬菜大棚、光伏温室大棚为主,形成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以满足人们对有机食品的需求。其中,在生产优质的农业产品的同时,把设施农业区作为实际农业生产科普教育模式展现给游人,来探索农业生产未来发展的方向,普及农业知识。(8)森林养护区:周铺村东侧的自然林生长区和果树种植区,具有一定的生物多样性,为整个村庄形成一个绿色天然的屏障。对于这个区域,应该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当开发旅游,尽量不设置各种旅游设施,限制游客数量,仅安排观光活动。(9)现状农田区:该区域以种植油菜为主,以形成油菜花田。在周铺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中,油菜不仅能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更是一种特殊的观光资源。开发油菜花田观光,可以最大限度的挖掘油菜花的经济价值,成为吸引观光的最佳绿色资源,实现绿色环保和经济增长的双赢。(10)滨水景观区:以现有的水域为景观主体,通过丰富水岸岸边的植物配置、建造景观小品,营造充满野趣、乐趣的滨水景观空间。(三)道路规划道路规划要在尊重现有路网的的基础上进行,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充分发挥道路的生产运输和休闲观光功能。(1)对外交通规划对外交通一方面应提供交通的便利,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道路周边的景观设计,形成自然向导,激发游客的游览意向。目前,周铺村的对外交通十分方便,宽约10m的车行道可直接通往县城。后期的规划要现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和完善道路两侧的绿化及景观建设,使游客在进入周铺村前就能心旷神怡。(2)内部道路规划懈寺村内部道路体系由二级道路、三级道路和游步道组成。二级道路是主要交通干道系统,宽6m,以疏导主客流量为主,联系各功能区,与对外交通出口相衔接。三级道路是观光游览道路系统,宽5m,供生产人员进行生产管理以及游客观光游览。游步道宽1.5m,游客观赏游玩的主要道路。(四)游览组织规划旅游路线的合理规划不仅可以让景点及其周边旅游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还可以给游客带来更加人性化的旅游体验。根据懈寺村现有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以及村域空间的特点,形成合理的旅游路线:主入口——油菜花田——山顶公园——果树采摘——光伏温室大棚——花田——蔬菜基地——葡萄庄园——农家乐——草莓大棚——游乐园——休闲垂钓基地。(五)投资与经济效益分析周铺村休闲农业规划建设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如下(表1):表1周铺村休闲农业规划设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建设分期建设项目基建投入资金(万元)效益分析近期完成村庄主入村道路绿化、次干道绿化及3D景观墙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