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外饰零部件质量与外观缺陷改善大解密_第1页
汽车内外饰零部件质量与外观缺陷改善大解密_第2页
汽车内外饰零部件质量与外观缺陷改善大解密_第3页
汽车内外饰零部件质量与外观缺陷改善大解密_第4页
汽车内外饰零部件质量与外观缺陷改善大解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内外饰零部件质量与外观缺陷改善大解密汽车内外饰产品介绍一张图让你认识汽车内外饰的塑料零部件内饰—仪表板总成、门板总成、侧围护板、座椅总成汽车内外饰产品介绍汽车内外饰产品常见的质量缺陷装配间隙肋位背面银纹浇口晕虎皮纹熔接线表面缩痕飞边外观质量问题虎皮纹定义:制件表面上呈现的虎皮花纹状的,圆弧形的条纹间距陰影,容易出现在流程较长的内饰件等较大面面积的制件上,特别是材料添加了橡胶成份的更容易出现虎皮纹。虎皮纹成因分析高分子材料具有粘弹性,在压力作用下会体积收缩,当压力释放的时候,就会体积回复而膨胀。当聚合物熔体经口模挤出时,挤出物的截面面积比口模出口截面面积大,这种现象叫做出模膨胀(Dieswell)。1893年美国生物学家Barus首先观察到了这一现象,所以又称Barus效应,亦称出模膨胀。均匀冷却通常情况塑胶填充FlowMark发生时金型表面金型裏面金型表面快冷边慢冷边金型裏面出现光泽差塑胶成波纹状光泽一致『评价因人而异』!!无法获得正确的效果确认!!虎皮纹判別

光泽差制品光源受光部鏡面光反射率100%光反射率

低下光源受光部光泽测试原理光泽差测定測定部位(mm)測定部位(mm)光泽(%)无FlowMark部位FlowMark部位测定部位光泽差光泽(%)測定部位(mm)測定部位(mm)不快不满意10%以上目標値光泽差5%以下光泽差14.8%5%~10%5%以下看不见光泽差与虎皮纹的关系

光泽(%)光泽(%)光泽(%)測定部位(mm)成功案例分享之一:局部区域产生虎皮纹产品名称:仪表板上盖板产品尺寸:长度1460mm,宽度455mm产品基本厚度:3mm气囊区域厚度:4mm产品重量:1920g塑胶材料:BasellPolyolefinsTEO背景介绍:此产品为外观件,要求有良好的表面质量,后续产品皮纹处理。在第一次试模时,外观面产生虎皮纹在第一次试模时,外观面产生虎皮纹案例1流道配置说明定模水路配置动模水路配置在整个流道配置中,通过分析配置合理的进胶系统,优化产品的冷却水路。保证产品良好的充填效果和均匀的冷却效果。(本图为优化后流道系统和冷却系统)4235实际成型工艺分析成型工艺注塑机海360熔胶温度230°C注射阶段一段二段三段位置20017055流量354025V\P切换位置:32mm保压阶段一段二段三段时间2.08.01.0保压压力153520顺序阀设定4号阀浇口2号阀浇口3号阀浇口5号阀浇口打开位置190956565关闭位置55553535注射阶段保压阶段顺序阀设置应用螺杆位置控制阀浇口的开关,保证分析与实际状态的一致性4253实际产品一侧出现虎皮纹,另外一侧外观良好。察看分析结果发现此位置充填速度有明显的变化,料流前锋温度分布呈现楔角。改善思路为:尽量改善料流前锋的流动速度。保证流速均匀。(下图样品图黑色框出现虎皮纹)外观缺陷分析流动状态与实际流动状态比对实际产品的流动状态与分析流动状态一致。由于产品厚度影响造成产品左右充填不平衡。外观缺陷22经过moldflow分析后,控制2号浇口在螺杆位置在50mm时开启,此时,产品体积充填90%。降低蓝色圈内的速度变化。实际成型时经验证,虎皮纹缺陷得到明显改善。(下图为改善后样品)345产品名称:左下护板;材料:PP+T20案例2:调整注射速度消除虎皮纹虎皮纹采用低速注塑,射速在20%以下时,虎皮纹和条纹均消除;低速下虎皮纹和条纹消除解决措施一采用高速注塑,射速在90%左右时,也可以虎皮纹和条纹调整到没有;高速下虎皮纹和条纹消除解决措施二虎皮纹产生于熔体流动湍流、波动和滑移的状态;要避免虎皮纹,就要求剪切速率处于一个较低或者较高的状态,注塑工艺上可以低速或高速;案例2小结产品名称:副仪表板护板材料:PP+T15案例3:改大浇口和流道消除虎皮纹现状调查:两个浇口顺序打开,由于流程较长,虎皮纹明显;两个浇口同时打开,虎皮纹消失,但出现熔接线,NG;流道和浇口设计不合理,浇口很小且为矩形,没有渐变过渡,压力损失大解决措施:流道尺寸加大2mm;加大浇口宽度和厚度,降低压力损失,同时做成渐变型浇口。案例3:改大浇口和流道消除虎皮纹改善后的制件外观案例3:改大浇口和流道消除虎皮纹虎皮纹其他方面的原因材料上:材料流动性偏低;增韧体系含量高;小分子等气体易产生,导致流动不稳定;材料流动性能随着温度的变化波动比较明显。模具设计上:制件的尺寸较大;壁厚较薄;浇口太小,数量少和位置不当导致部分浇口充填区域过大,流经的路径过长;制件结构负责,曲面多,孔、筋位、转向等结构角度,皮纹特殊或者皮纹深度较深。设备上:能否提供必要的模温;注塑机在低速下的动力是否够劲;注塑机的温度控制能力;热流道系统的温控精准性。银纹和料花问题改善研究肋位背面银纹由于吸入空气和空气的窜流,在骨位旁所形成的空气纹.在壁厚变化处所形成的空气纹.注射成型充填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如左下图所示经熔胶前沿(meltfront)之喷泉流(fountainflow)拉伸并翻卷至模壁,被冷却固化的塑料定位在制品表面。其成白色线条状者,称之为银纹,成白色团块状者,称之为料花。气的来源可能是:一、塑料降解(degradation)、气化而产生的瓦斯气(gas);二、水气;三、空气;四、塑料成分中易挥发物质,如润滑剂在高温下挥发的气体。银纹和料花都是气痕银纹和料花成因分析案例一:项目背景2016年开发的模具复制模具外观件:黑色;蚀纹长宽高493×169×48结构:斜顶4个,滑块2个薄壁2.3mm材料:ABS型腔数1*1某OA产品的-外观件-黑色(493×169×48)表面处理幼纹:HN1007粗糙度400~600蚀纹深度(u)11~16表面晒纹案例一:模具结构项目背景原有的设计方案介绍产品结构、模具设计、材料及工艺介绍目前存在的问题(配图)由于是外观件为了避免外观结合线采用1点搭底进胶1出1结构模具偏心冷流道2板模搭底扇形:16mm*1mm浇口设计冷却设计前模后模案例一:难以解决的外观问题GATE缺陷:三条发白的亮痕(银纹)缺陷的原因分析咦,这里好像是滞流啊但是能确定是这个原理么?竖筋也看到密密的流动等值线;为什么很多竖筋是没有这样的痕迹啊?项目质疑分析能再靠谱一点么?被质疑了,不对?!表面蚀纹与Moldflow流动分析外观问题是产品做了蚀纹以后缺陷更加明显那么,表面蚀纹,这么幼的纹,对流动是否有影响呢?很多老师傅都曾说,型腔表面的粗糙情况是对于流动有影响的。可是我们模流分析往往假设是忽略这些纹路的影响如何模拟细皮纹呢?如何分析呢?Moldflow能设定表面的粗糙度?Moldflow

没有提供这个功能啊!摆在CAE面前似乎没有办法去模拟了(本产品:妮红HN1007幼纹)3D模型是不会有蚀纹特征的吧Moldflow仿真蚀纹模型假设实验滑移指数蚀纹模型设定间距设定分布宽蚀纹深蚀纹模型长度A2.5HN10070.60.60.01560B2.0HN10070.30.30.01560C1.0HN10070.30.30.01560由于电脑配置有限,暂时只分析了

假定模型A;来进行定性分析。1,假设蚀纹深度都是统一的,2,蚀纹颗粒分布间距是均匀一致的。模型图片用于仿真蚀纹的假设和模型介绍分析滑移流动动画没有分析滑移流动动画3h22hMoldflow蚀纹仿真的模型假设3DMesh网格

数量:255万(皮纹模型)无滑移分析,(皮纹模型)滑移分析+惯性蚀纹面流动滑移及惯性效应Moldflow仿真研究速度动画结果分析滑移

没有分析滑移L2因为滑移和惯性效应综合作用,等值流动前锋的最前端和最后端之差L2;明显比没有做滑移分析的L1值长L1在流动前锋经过B处凹坑特征后,前锋的波峰高值L3明显变小,在L发生变化的区域,恰巧与实际发生A缺陷外观痕迹相吻合L3B蚀纹面流动滑移及惯性效应Moldflow仿真研究蚀纹面流动滑移及惯性效应Moldflow仿真研究流迹线,路径线结果

这个结果与实际情况气纹发生的情况十分吻合!蚀纹面气纹原因解析虽然很小但是你好真的“坑“啊微小滞流区再来仔细看一下

气纹发生的动态结果随着流动距离的增加,这种痕迹有增大的趋势,这说明了流动前端在后模光面发生的滑移越来越大的,从Moldflow理论分析结果看,外观面的摩擦对表面是有严重影响的。随着流动距离的继续增加,这个前锋最前端,会向下移动,滑移现象会更加明显。L2突然变小至L3已经可以将证明了困气为什么在凹坑对应位置前模表面产生的原因。缺陷产生过程的机理:流动方向分析认为产生这种缺陷有3个要素:1,流动的速度方向与凹坑方向垂直2,速度达到一定数值,使剪切应力超出临界值3,前后模不同的结构:a模具表面的粗糙度b凹坑基于Moldflow仿真结果的缺陷改善方案对策建议1对策建议2前模表面:皮纹深度后模增加皮纹(深度要求比前模纹路深)对策建议3增加浇口宽度,宽度加宽到原来的1.5倍(30mm)对策建议4基于Moldflow仿真结果的外观改善验证示例

改善前改善后基于翘曲装配模拟分析解决装配间隙问题问题1:如何评价柔性件翘曲?问题2:各个零件翘曲对总成装配后的间隙段差的影响是怎样?GD&T图纸Moldflow翘曲变形问题提出:柔性件翘曲如何评价?Moldflow翘曲标准(自由状态)≠GD&T图纸公差(装配状态)!柔性件GD&T图纸轮廓度公差是基于装配状态给的!±1.5Moldflow分析的翘曲是自由状态的,是顶出时刻的变形!解决方法:Moldflow+Helius+结构CAE模拟装配状态,直接评价间隙段差及装配应力!!柔性件传统翘曲优化模式VS基于翘曲装配模拟模式结构设计数据发布翘曲分析以装配定位基准为测量基准,依据经验对翘曲量初步评估单件结构优化:壁厚设计加强筋设计结构补强或弱化经验法则总结NG浇口定义翘曲量满足装配要求分析完毕Yes(Today)传统模式不满足装配要求NG分析完毕NG(Upcoming)改进模式1.经验难判断翘曲是否满足装配!2.单件翘曲优化困难;Helius+结构CAE装配模拟分析装配结构优化:定位设计安装点分布设计限位设计以GD&T图纸评价变形;评价装配应力不满足图纸公差OR装配应力过大传统模式缺点:1.结构的多样性带来的判定误差;2.单件结构优化不能解决所有装配变形;3.变形评价凭经验!改进模式优点:1.判定依据更加明确(GD&T);2.更全面的装配变形解决方案:工艺优化+单件结构优化+装配结构优化3.直接模拟装车状态、评价更直观。如图区域间隙,0~2.1mm如图区域间隙,0~0.9mm某车型前门内饰板在样车试制阶段与钣金贴合间隙不均,不能满足GDT公差要求。门饰板Y向变形导致装配间隙案例:某车型门饰板装配间隙优化—问题来源1.5mm2.5mm×某车型门饰板装配间隙优化—原因分析及单件结构优化翻边收缩小主壁收缩大全要因收缩要因取向要因拐角要因是是√单件结构优化方案某车型门饰板装配间隙优化—单件结构优化结果变形降低0.8mm改善31%变形降低0.45mm改善28%变形增加0.3mm不利改善×间隙:0~2.1mm单件翘曲优化不能解决问题!!怎么办?下一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