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教育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64学习目标1.解释品德与道德之间区分与联络;2.了解品德心理结构;3.了解他律道德与自律道德主要特征;4.了解并记住科尔伯格关于道德认知发展三个水平中个体道德推理主要特征;5.了解并掌握品德形成普通过程及影响原因6.了解并记住中小学生品德发展基本特点;7.了解并利用中小学生品德教育2/64扶起老人前,先扶起道德扶还是不扶?扶起老人前,先扶起道德3/6418名路人见死不救拾荒阿姨救起遭碾压女童
13日下午5时30分,广东佛山南海黄岐镇广佛五金城,天空渐暗,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两岁小悦悦(化名)刚从幼稚园回来,妈妈收衣服去了。像往日一样,小悦悦一个人在家门口巷子里玩耍着,厄运突然降临,一辆迎面驶来面包车猛然加速,将悦悦撞倒卷到车底,右侧车轮从悦悦胯部碾过。司机停了一下车,又加油门开走了,后轮再次从悦悦身上碾过。痛苦悦悦已无力大声呼唤妈妈,更无力挣扎。一个目击者从她身边走过,看都没看她一眼。又有两名路人从悦悦身边经过,一样漠然不理。这时,一辆小型货柜车开了过来,司机好像没有看到地上悦悦,再次从她身上碾过。此时悦悦已经一动不动。接下来5分钟更像一场噩梦,有十多位路人从悦悦身边走过,每个人只是看了看,没有些人伸出援手,哪怕是打个电话求援。路边店铺里似乎也忙得不可开交,没有些人出来看一眼。就这么,先后18人从悦悦身边走过。生死关头,一位身材矮小捡垃圾阿姨发觉了悦悦,她立刻放下手上麻袋,试图扶起悦悦,但悦悦已经瘫软。阿姨只好把悦悦从路中间挪到路边上,然后向四面呼救。依然没有些人出来,阿姨向巷子里跑去,几秒钟后,悦悦妈妈跑过来,惊慌失措,她抱起血泊中悦悦,疯普通地冲向了医院。4/64悦悦毫无意识地躺在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重症监护室,她眼珠没有任何活动迹象,面部肿胀,瞳孔散大,处于深度昏迷状态。ICU医生说,小悦悦为特重度颅脑损伤,靠近脑死亡,预后很不好,最乐观预计是植物人状态。据医生介绍,最致命是第一次被车猛烈撞倒后头部着地造成大脑减速伤。佛山警方通报称,事发当晚9时,民警抓获了第二辆肇事逃逸司机蒋某。第一辆肇事车司机胡某投案自首。当前,两人已被刑事拘留。5/64在与死神抗争了9天后,小悦悦在21日凌晨零时永远离开了我们。就在噩耗传来前一秒,网友们还在微博上为小悦悦祈福,人人都在期待生命奇迹。广东省委副书记朱明国亲赴医院探望小悦悦,并要求相关部门组织“训斥见死不救行为”主题座谈会,弘扬见义勇为,让社会变温暖。震惊、沉痛之后,越来越多人开始自省:是法律有缺口,还是道德已滑坡?6/647/64
佛山女童被碾压十八路人见死不救
“见死不救”频频发生,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必选)A没有法律保障,害怕被诬陷B没有救援技术,不知该怎么做C社会人心越来越冷漠D“见死不救”仅为个案,社会整体还是好人多降低“见死不救”,最应该做是什么?(必选)A立法处罚见死不救者B立法处罚诬陷者C立法表彰见义勇为者D提供救援知识培训E媒体舆论提倡助人为乐F培育公民意识,形成助人为乐社会风气8/64佛山女童被碾压十八路人见死不救“见死不救”频频发生,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必选)没有法律保障,害怕被诬陷286,968(65.24%)没有救援技术,不知该怎么做4,932(1.12%)社会人心越来越冷漠124,462(28.29%)“见死不救”仅为个案,社会整体还是好人多23,527(5.35%)降低“见死不救”,最应该做是什么?(必选)立法处罚见死不救者33,008(7.50%)立法处罚诬陷者156,291(35.53%)立法表彰见义勇为者56,811(12.91%)提供救援知识培训11,107(2.52%)媒体舆论提倡助人为乐7,763(1.76%)培育公民意识,形成助人为乐社会风气161,113(36.63%)其它:13,796(3.14%)9/6410/64扶还是不扶?让座还是不让?11/64
品德高于智慧。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要想成功,必先行善。而要行善,自己必先是个善人。
----史蒂芬·柯维
生活就像是一段道德和精神旅程,为此我们需要可靠内在准绳。12/64思索:你心目中品德和道德是什么?13/64第一节品德实质及其结构一、品德与道德,品德实质二、品德心理结构14/64
一、品德实质
(一)品德:即道德品质,也称德性或品行,是个体在恪守一定社会道德规范和准则去处理个人与他人、群体和社会之间关系时所表现出来较稳定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含有稳定性和个别性。
15/64品德等同于道德吗?品德与道德有什么区分和联络?16/64品德与道德区分和联络
1.区分
(1)道德是社会现象,其发生、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规律;而品德是个表达象,其形成与发展除了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外,还受个体生理、心剪发展规律制约。(2)道德是社会学、伦理学研究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对象;(3)道德作为社会意识一个形式,反应是社会对其组员道德要求,品德作为个体意识一个形式,反应是个体道德需要与社会道德要求之间关系。17/64
2.联络:
品德是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人身上表达。个人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和道德影响下发展起来。个人品德及其行为表现表达了社会道德内容。
18/64一、品德实质1、从品德特征来看,品德是一个内隐和稳定心理倾向或特征2、从品德形成过程来看,品德是个体道德价值观念不停内化结果,是个体社会化产物3、从品德心理组成来看,品德是复合体4、从品德表现形式来看,品德表达在个体一系列道德行为中。19/64二、品德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意志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品德20/64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品德心理结构品德三种基本心理成份21/64品德道德认识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二、品德心理结构道德情感22/64
二、品德心理结构(一)品德心理结构:
品德是由各种心理成份共同组成一个复杂整体。其中共同成份基本上能够归纳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23/64道德认识简称为知,是指人们依据一定道德规范对社会现象是非、善恶、美丑认识、评价与判断。
道德情感简称情,是指人们依据自己所掌握道德规范对社会现象真假、美丑、善恶表现出喜怒、哀乐、爱憎、好恶情感体验。
道德意志简称意,是指人们自觉地执行道德义务过程中克服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意志品质。
道德行为简称行,是指人们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有道德意义活动。24/64
二、品德心理结构
(二)品德心理结构间关系道德认识在道德行为中起定向作用,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推进力之一,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感结合在一起成为经常推进个人产生道德行为内部动力时,就成了道德动机。道德动机是道德行为内部依据,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外部伎俩。二者之间沟通有赖于道德意志。25/64第二节品德形成普通过程及影响原因一、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论二、苛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三、品德形成影响原因26/641.道德发展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2-5岁)道德实在论阶段(5-10岁)道德相对论阶段(10或11岁之后)儿童没有真正道德概念,也不能把自己从他人分化出来,道德认知不守恒、分不清公正、义务和服从。①道德绝对主义观点②看重行为客观后果,不大关心行为者意图好坏③主张抵罪式处罚④存在内在公正①道德绝对论变为道德相对论②是非判断依据是行为者违反社会规则动机,而不是行为客观后果③赞成汇报处罚④不再相信内在公正(一)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论27/64
甲儿童因偷吃东西打破了1只碗,乙儿童因帮助妈妈洗碗打破了5只碗。依据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乙儿童行为更坏”儿童处于_______阶段。A前道德阶段B道德实在论阶段C道德相对论阶段分析28/64超速行车是错误行为吗?甲儿童说是错误行为。乙儿童说超速行车如是为了抢救病人,那么就不是错误行为了。依据皮亚杰道德认知阶段理论,分析两个儿童道德认知各处于哪一阶段?为何?分析29/642.道德发展原因(1)道德实在论或他律道德发展原因一是年幼儿童道德实在论倾向,即儿童含有服从外界法则一个自然心理倾向;二是年幼儿童自我中心主义,即儿童含有从自己观点去对待世界,而不考虑他人会有不一样观点一个自然心理倾向。(2)道德相对论或自律道德发展原因一是个体认识上成熟,减弱了自我中心主义心理倾向;二是个体社会性发展,减弱了道德实在论心理倾向。30/643.皮亚杰理论对道德教育启示依据皮亚杰看法,道德教育目标是使儿童到达自律,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基础上制订。(1)经过发展普通认知能力来为道德思维发展准备必要条件。(2)依据儿童年纪特点进行有针对性道德教育31/64(二)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也是当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创建者。在皮亚杰影响下,经过试验创造性得出:“道德思维能力是内在于个体身上,并伴随个体成熟而发展。”这一革命性发觉,从根本上改变了道德仅仅是社会道德灌输结果传统观点。“儿童道德成熟标志,是他做出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道德标准能力,而不是遵从他周围成人道德判断能力。”也就是说,儿童道德判断是决定其道德行为最根本原因,而道德判断水平又取决于儿童道德认知。提出:学校道德教育目标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发展。依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性提出了“道德两难法”,在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产生了很大影响。“道德两难法”即道德两难故事问答讨论法,就是在道德两难故事讨论中,启发儿童主动思索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答案,以有效地发展儿童道德判断力。32/64“海因茨偷药”故事
意大利某城市有个名叫海因茨人,他妻子得了癌症,危在旦夕。城里有个药剂师,他研制了一个治癌特效药,但要价极高,每剂要价美元,海因茨家穷,他变卖了家产,从亲友中借贷,总共凑到1000美元。他求药剂师降价卖给他一剂药,药剂师不一样意,他请求分期付款,药剂师也不答应,在走投无路情况下,海因兹感到绝望并考虑砸开药店为他妻子偷药。于是他在晚上撬开了药店门为妻子偷来了药。结果,他被药剂师告到了法院。33/64问题1、海因茨应该偷药吗?为何?
2、他偷药是正确还是错?为何?
3、海因茨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何?
4、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生命是不是很主要?为何?
5、海因茨偷药是违法。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为何?
34/641.前习俗水平(10岁前大多数)2.习俗水平(11-15岁大多数)3.后习俗水平(16岁以后部分人)(1)避罚服从取向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3)寻求认可取向阶段(4)恪遵法规取向阶段(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6)普遍伦理取向阶段35/643.柯尔伯格理论对道德教育启示(1)道德教育首要任务是提升被教育者道德判断能力,培养他们明辨是非能力。(2)遵照学生道德发展规律。(3)社会环境对人们道德发展有着巨大作用。36/64第二节品德形成普通过程及影响原因
(二)对科尔伯格理论批评吉里根(CarolGilligan)对科尔伯格修正1.在道德判断和推理中存在公正和关心两种经典道德取向。女性是经典关心取向;男性是经典公正取向。2.男性更重视诸如公平和尊重他人权利这么抽象、理性道德标准,而女性愈加关注人类幸福。3.女性关心道德发展普通要经过自我生存定向、善良、非暴力道德三个发展水平。37/64(二)科尔伯格理论启示鉴于道德认识发展含有阶段性,所以,道德认识培养就应该依据各阶段道德判断发展特征加以实施,同时,每一阶段道德判断能力发展都应在本阶段完成,不能依靠后期补救,因为后期补救往往困难多。为了形成道德认识,能够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一定道德两难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从而发展他们道德判断能力,促进品德形成。第二节品德形成普通过程及影响原因38/641、家庭2、同伴交往3、教师态度4、大众传媒5、儿童自我意识水平三、品德发展影响原因39/64家庭家庭气氛家庭教育父母榜样品德发展影响原因——家庭家庭结构40/64第三节中小学生品德发展基本特点一、小学生品德发展特点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特点41/64第三节中小学生品德发展基本特点一、小学生品德发展特点1、道德认识发展特点2、道德情感发展特点3、道德意志发展特点4、道德行为发展特点42/64第三节中小学生品德发展基本特点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特点1、道德认识发展特点2、道德情感发展特点3、道德意志发展特点4、道德行为发展特点43/64第四节中小学生品德教育一、小学生品德教育(一)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培养1、发挥榜样示范作用2、发挥小学生自我教育功效(二)采取道德叙事法,提升道德认识(三)开展感恩教育,激发道德情感44/64第四节中小学生品德教育二、中学生品德教育(一)发展道德判断能力,提升道德认知
儿童道德成熟过程就是道德认识发展过程,而儿童道德成熟标志,就在于能否作出正确道德判断和推理,从而形成自己道德标准能力。
45/64(二)经过移情训练,激发道德情感比如:假如你或你亲人是残疾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有许多不便,有些人所以而取笑,你心情怎样?你以为该怎样对待残疾人?
岁月流逝会使黑发少年变成白发老翁。假如你是一个行动迟缓、无人照料老人,你心情怎样?你以为应该怎样对待老人?假如你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碰到挫折甚至不幸,你心情怎样?你以为该怎样对待他人挫折、不幸?
46/64(三)开展价值观辨析活动,促进形成正确道德价值观
47/64第四节中小学生品德教育一、品德形成实质和过程二、品德教育1、道德认识2、道德情感3、道德意志4、道德行为48/64第四节中小学生品德教育一、品德形成实质和过程(一)品德形成实质人在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知情意行这四个心理成份要协调一致地发展,经过大量道德实践,一定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方式之间形成稳固联络。在这种条件下,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行动指南,成为个人道德信念。49/64一、品德形成实质和过程(二)品德形成过程
国内有学者提出,这一过程就是内化道德规范、道德价值,确立社会规范遵从态度过程。这一过程是逐步完成,按内化水平不一样,分为三个层次或阶段:社会规范依从、社会规范认同和社会规范信仰。50/641、道德认识形成和培养(一)道德认识形成表现在三个方面:道德知识掌握、道德评价能力发展和道德信念产生。学生对道德知识掌握,经常是以道德概念形式表现出来。学生道德评价能力是伴随道德知识丰富和加深以及身心成熟,在舆论、他人评价及教育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道德信念是在已经有道德概念基础上确立起来,它既是对道德规范深刻了解和牢靠掌握,又是激发道德情感、推进道德行为发生主要原因。51/64(二)道德信念形成条件道德认识转化成道德信念除了要有对道德准则及其意义较深刻了解外,还赖于各种条件:1.教育者言行一致2.在道德实践中取得与道德规范要求相符合道德经验3.对照道德准则开展道德评价4.取得社会反馈1、道德认识形成和培养52/64(三)道德认识培养(1)给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机会。(2)保持道德教育一贯性和一致性。(3)结合实例形象地进行榜样教育。(4)努力防止“意义障碍”消极影响。(5)促进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发展。所谓意义障碍,是指学生头脑中存在一些思想或心理原因妨碍他们对道德要求及其意义真正了解,从而不能把这些要求转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签订运输合同2025年
- 生产委托加工协议书(2025版)
- 入职会计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电信物联网设备采购及市场分析服务协议
- 2025智能社区文化盛宴活动策划与全程执行服务合同
- 智慧城市的数据治理框架及隐私保护技术
- 2025年智慧校园信息化平台建设与综合运营服务协议
- 2025中金大摩分手后金融产品市场准入及行业规范执行协议
- 2025跨界直播行业KOL(关键意见领袖)全权代理协议范本
- 2025年KV配电线路施工安全防护及质量保证服务合同
- 2025年医药卫生考试-RDPAC医药代表认证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100道单选题合辑)
- 养老顾问考试试题及答案
- 合肥强基班数学试卷
- 学校消防器材配备与售后保障方案范文
- 胆总管结石个案护理
- 母婴护理员之照护孕妇
- 华为考试题目及答案
- 造口周围皮肤护理新进展
- 开题报告:拆装式自走式单轨道山地果园运输机设计
- 零碳园区解决方案
- 就业见习基地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