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枫杨外国语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郑州市枫杨外国语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郑州市枫杨外国语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郑州市枫杨外国语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郑州市枫杨外国语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郑州市枫杨外国语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历史四模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有关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主要内容都是废除农奴制C.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D.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2.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状元”一词和下列古代哪一制度有关?A.禅让制 B.郡县制 C.世袭制 D.科举制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A.宋辽对抗 B.南宋与金对峙C.北宋与金对峙 D.宋夏和议4.19世纪60年代,美、俄、日通过各自的方式解决国内面临的严重危机,推动了本国社会发展进程。他们的共同点是A.通过革命推翻旧政权B.废除了封建专制制度C.彻底改变了社会性质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5.20世纪90年代以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创新发展,下列与此相关的史实,搭配正确的是()A.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中共十三大——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南方谈话”——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D.中共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6.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者都是有实践经验的工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技术和新机器的发明者几乎都是科学家,这种现象说明了()A.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发展促进技术革新B.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技术和新机器的发明需要掌握高深的理论C.有实践经验的工匠都进步成了科学家D.科学家开始对新技术新机器的发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7.下列事件属于德国法西斯暴行的是①南京大屠杀②国会纵火案③迫害犹太人④水晶之夜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8.1921到1925年之间,福特汽车价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购买一辆福特汽车还不到一般工人三个月的工资;1929年,美国几乎平均每家拥有一辆汽车。这主要得益于A.蒸汽机的发明 B.内燃机的应用C.生产技术的改进 D.电力的广泛应用9.王莉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一个声音说话”、“一体化程度最高”、“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等文字,他查找的国际组织应是A.欧洲联盟B.世贸组织C.联合国D.亚太经合组织10.人们常常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生。华佗,字元化。他的医学成就有①麻沸散②提出“治未病”③五禽戏④完成《伤寒杂病论》A.①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③11.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下列属于周恩来参加的外交活动的是()①参加重庆谈判②出席万隆会议③在《中美建交公报》上签字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②④12.“大量‘积极的’美国电影在大选的关键时刻涌入意大利,美国国务院鼓励电影公司重新发行在大选中帮助赢得反共选票的电影,相反华盛顿要求暂缓在法国上映揭露资本主义弊病的电影,以防止被法国共产党利用。”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美国()A.出台马歇尔计划 B.实施冷战政策C.支持成立欧共体 D.实行“和平演变”13.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代表着人类民主文明历程的重要成果。下面对四部文献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是()A.《权利法案》——三权分立原则的充分体现B.《独立宣言》——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C.《人权宣言》——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D.《拿破仑法典》——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14.对联“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称颂的人物A.治理了黄河水患B.编著了《道德经》C.修建了都江堰D.开凿了大运河15.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句“······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革命大旗撑在手,终归胜利属人民。”概括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16.马克思说:“封建国家可以指挥千千万万人的手臂去为集权国家修建与集权政治关系相匹配的社会物质实体。”能证明马克思此话正确的是()①焚书坑儒②故宫③明长城④清文字狱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17.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三大著名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主力150多万人。下图所示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是A.国民党主力部队基本被消灭B.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C.华北地区全境基本获得解放D.基本解放中国东北三省地区18.与“台伯河畔”“布匿战争”“元老院”“屋大维”这些关键词相关的学习主题是A.上古亚非文明B.中古阿拉伯国家C.古代希腊D.古代罗马19.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指的是A.法国大革命B.巴黎公社C.俄国十月革命D.英国宪章运动20.我国封建君主集权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是()A.文字狱 B.废除丞相C.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D.设立军机处21.“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此项条款体现了A.高度自治的政策B.一个中国的原则C.“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D.地方服从中央的原则22.“摧毁中国关税壁垒,使海关失去对民族经济和国内市场的保护作用。”下列最早反映材料内容的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3.1811年林则徐有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最能证明林则徐预言的是A.逼迫清政府焙偿白银1.5亿两B.攻占北京减.火烧圆明园C.割占中国领土150多片平方千米D.割占辽东半岛,索银二亿两2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某同学绘制了“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在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B.成立环渤海经济区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D.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________》;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________》。26.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27.观察下图,请将正确的字母代号填入对应的方框里。A被称为“全希腊学校”的城邦B军事实力最强的希腊城邦C希腊文明的发源地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率清军大举进攻,不久占领澎湖……建议朝廷“颁赦招抚”郑氏,以争取和平统一,获康熙帝同意。郑克塽投降归顺,从此成为清的一部分。统一后,施琅认为,乃要害之地,“红毛”“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促成康熙帝决心留守,并于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设立府。——施宣圆《施琅“复台”和“保台”的历史功绩》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朝为收复地区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并分析府设置的背景。材料二:从1888年之后,未再增添任何新式军舰。1891年后,因海防经费被挪用修筑颐和园,连枪炮弹药也停止购买。北洋海军本来为抵御日本侵略而建……却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侵略者彻底粉碎。——李侃《中国近代史》北洋海军是中国近代哪场探索活动的产物?结合材料二分析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侵略者彻底粉碎”的原因。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尽管是一个低收入国家,中国仍然选择了追求高科技水平的发展战略……成立了一批精英聚集的研究机构,比如中国科学院(CAS)。六七十年代,中国在核技术、空间技术以及基因工程方面的重大进步证实了这种制度成功的一面。——(美)劳伦·勃兰特、托马斯·罗斯基编《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根据材料三,用史实说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在“核技术、空间技术”方面取得的典型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29.(6分)读图,回答问题。请分别说出这两幅图片中工程的名称。分别说出这两大工程修筑的时间及主持修筑的人物。这两大工程的修筑目的是什么?它们又有着哪些共同点?在这两个重大工程中,你更支持哪一工程的兴建?请说明你的理由。30.(7分)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众法庭审判官由公民抓签选出,任期只有一年,每个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次审判官的职务。”(1)材料一描述的情况反映了西方早期某个国家实行的什么制度?当时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皆为非法。”(2)材料二的内容出自英国哪一部法律文件?此文件奠定了英国什么政治体制的基础?材料三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著名的“三权分立”理论。孟德斯鸠这一思想对美国的一部法律影响很大,通过法律规定,将三种权力分别交给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管辖,既保持各自的权限,又要相互制约保持平衡。(3)美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三体现的美国政治体制中的原则通过哪部法律确立的?材料四“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4)材料四出自什么法律文件?与此文件有关的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B【解析】试题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主要内容是废除农奴制的只是俄国1861年改革,与明治维新无关,故选B。考点: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点评:考查学生对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的识记和掌握,也考查了学生的比较能力。2、D【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形成。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称为状元,选项D符合题意;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有许多部落。为了增强实力,陶唐氏、有虞氏和夏侯氏三个部落结成同盟,尧、舜、禹依次成为联盟的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即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选项A不符合题意;郡县制,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是中央垂直管理下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选项B不符合题意;世袭制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选D。3、B【解析】

根据诗中的关键词“西湖”可知描绘的南方的情景,诗中的“杭州”指南宋的都城临安,“汴州”指北宋的都城“汴京”,由此可以推断该诗反映的是南宋与金对峙,B选项符合题意。宋辽对抗反映的是北方的情景,A选项不符合题意。1127年金灭宋,没有出现北宋与金对峙的现象,C选项表述错误。宋夏和议是北宋政权与西夏的合议,与南宋无关,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4、D【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861年到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8年,明治天皇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因此美国的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作用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D符合题意;美国的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都未“通过革命推翻旧政权”,故A不符合题意;美国的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都未“废除了封建专制制度”,故B不符合题意;美国的南北战争未“彻底改变社会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5、C【解析】

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C符合题意;A.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A与题干时间不符,不符合题意;B.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B与题干时间不符,不符合题意;D.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故D说法错误;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6、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者如,哈格里夫斯、瓦特、史蒂芬孙都是有实践经验的工匠,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未真正结合;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技术和新机器的发明者如,爱迪生是美国科学家,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指导,与生产紧密结合。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7、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故含有①的ACD不合题意;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危机,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德国走上了对内专制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道路。德国希特勒上台后,制造了“国会纵火案”、毁灭进步书籍、掀起反犹狂潮,制造“水晶之夜”,仔细审查B.②③④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8、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蒸汽机的发明是在工业革命时期,和汽车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内燃机的应用促进了汽车的发明,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不符合题意。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以内燃机为动力,德国的卡尔•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美国人亨利•福特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生产汽车。汽车的大量生产,使福特汽车价格不断下降,因此题干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生产技术改进,故C符合题意。电力的广泛应用和题干现象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9、A【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欧盟成立以后,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发展。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欧盟是一个区域性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组织,人们可以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欧洲联盟是政治、经济一体化的组织,欧洲各国通过欧洲联盟紧密地联合在一起,用“一个声音说话”。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意,故选择A。10、C【解析】

东汉著名的医学家华佗擅长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编制了一套可以强身健体的医学体操“五禽戏”。①③符合题意;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的《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故④不合题意,含有④的AB不合题意;提出“治未病”的是张仲景,故②不合题意,含有②的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华佗的主要贡献。11、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参加重庆谈判、②出席万隆会议、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都是周恩来的参与和活动,只有③在《中美建交公报》上签字不是周恩来的活动,所以答案选择D12、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1948年即美国进入冷战时期后,大量的富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的美国电影涌入意大利,美国国务院鼓励电影公司重新发行在大选中帮助赢得反共选票的电影,相反华盛顿要求暂缓在法国上映揭露资本主义弊病的电影,以防止被法国共产党利用,可见美国电影在欧洲的发行具有强烈的反共、遏制社会主义的色彩,说明美国电影成为实施冷战的工具,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3、D【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1799年拿破仑登上法国舞台,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D项符合题意;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定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三权分立原则。AB两项不合题意;《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件,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14、C【解析】依据题干提示信息“创开天府古神仙”,结合课本所学,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C项符合题意。远古时代尧舜禹都治理过黄河,A项不合题意;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著的《道德经》阐述了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B项不合题意;为了巩固统治,加强南北交通,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15、A【解析】

根据材料“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故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项。故选A。【点睛】本题材料选择题,解答材料选择题要尊重原材料的意思,主张材料中的中心语句。本题的中心语句是“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这一中心语句有两个限定词语“首义”和“工农始有兵”。根据这两个限定词语即可得出正确答案。16、B【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考查封建社会的工程建筑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材料,理解马克思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封建国家可以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大型的建筑工程。要求选出能证明马克思此话正确的选项。根据所学知识,备选项中②③是符合马克思论述的史实,其他不符合题意,故排除,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17、B【解析】

依据地图中的“徐州”以及材料中“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可知是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为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奠定基础,B符合题意;国民党主力部队基本被消灭是三大战役的意义,A不符合题意;华北地区全境基本获得解放是平津战役的意义,C不符合题意;基本解放中国东北三省地区是辽沈战役的意义,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B。18、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罗马源于台伯河畔。罗马通过布匿战争,称霸地中海。在古代罗马时,元老院是兼有立法和管理权的国家机关。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故D符合题意;上古亚非文明与屋大维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中古阿拉伯国家与题干信息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古代希腊与屋大维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19、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1836年-1858年英国工人掀起了宪章运动,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要求改变自己生活困苦的处境,反对资本家的剥削,宪章运动被列宁评价为“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指的是英国宪章运动。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20、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朝君主集权强化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高度强化,故选B。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朝君权的加强21、C【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可知,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此项条款体现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1984年,邓小平正式提出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故C符合题意;高度自治的政策、一个中国的原则、地方服从中央的原则与题干不符,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22、A【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之后,签订了《南京条约》,其中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使得中国关税自主权遭到了破坏,中国海关对民族经济的保护作用极大削弱,所以最早反映材料内容的是《南京条约》,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内容均不涉及关税自主权,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23、C【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C项符合题意;1901年清政府同英、法、美、俄等八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焙偿白银1.5亿两。A项不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抢夺了里面的奇珍异宝,并放火烧圆明园。B项不合题意;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占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符合题意,故选择C。点睛:“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是解题的关键,其意是俄罗斯是中国的忧患。找出答案中对俄罗斯对中国产生的危害,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先后占领了中国150多片平方千米领土。24、A【解析】根据“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策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这里很快就成为国际化的经济和金融中心之一,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成立环渤海经济区,1986年5月成立;选项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2000年10月开始;选项D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因此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所以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齐民要术》《天工开物》【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并结合历史知识理解:《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天工开物》。根据要求可回答:齐民要术天工开物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26、邓小平【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因为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说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27、左B,中上A,中下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位于图中中间、上面的城邦是雅典城邦,在伯里克利执政期间,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位于最左面的是斯巴达城邦,它崇尚武力,是军事实力最强的希腊城邦。位于图中中间、下面的是克里特岛,它是希腊早期文明的发源地。所以左B、中上A、中下C。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措施:清军大举进攻,占领澎湖;“招抚”政策的实施。背景:战略位置重要;面临西方殖民侵略威胁,需要加强管辖。(2)活动:洋务运动;原因:清政府统治的腐朽。(3)成就: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或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国家对国防建设的重视和支持;国内外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等。【解析】

(1)根据材料一“施琅率清军大举进攻,不久占领澎湖……建议朝廷“颁赦招抚”郑氏,以争取和平统一”可知,清军大举进攻,占领澎湖;并实施“招抚”政策,根据“施琅认为,乃要害之地,“红毛”“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促成康熙帝决心留守,”可知,府设置的背景是湾战略位置重要;面临西方殖民侵略威胁,需要加强管辖。(2)根据材料二“北洋海军本来为抵御日本侵略而建……却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侵略者彻底粉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洋海军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产物,在20世纪70到80年代,洋务运动创办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统治的腐朽。(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在“核技术、空间技术”方面取得的典型成就有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或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等。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国家对国防建设的重视和支持;国内外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等。29、(1)图(a):长城。图(b):都江堰。长城修筑于秦朝秦始皇时,由蒙恬主持修筑;都江堰修筑于战国时期,由李冰主持修筑。(2)抵御匈奴;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