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花园口经济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简本_第1页
大连花园口经济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简本_第2页
大连花园口经济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简本_第3页
大连花园口经济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简本_第4页
大连花园口经济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简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连花园口经济区概念性总体规划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大连市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0年11月

-XX.—1—

刖a

花园口经济区位于大连市域的中南部,庄河市西部,地处黄海北岸,面向日

韩,背靠东北,近邻京津冀,兼受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的双重辐射,具

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展机遇。在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契机下,

花园口经济区被提升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中的重要节点,也是辽宁省

北黄海沿岸开发战略的前沿阵地。花园口经济区的发展将引领、带动辽宁东南部

地区的经济振兴,推进大连东南沿海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在此背景下,大连市规

划局于2009年3月委托新加坡裕廊国际编制完成了《大连花园口经济区概念性

总体规划》。

当前,花园口经济区正处于人口和经济集聚的起步阶段,区内生态环境本底

条件较好。未来花园口经济区的发展,不但要避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重大负

面影响,还应当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大连全市资源环境效率的

提升发挥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花园口经济区管委会于2009年5月委托清华大学开展《大连花园口经济区概念

性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本次评价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资源、生态和环境承载力

为花园口经济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发

展思路,明确空间和产业发展方向,促进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资源环境的优化配

置,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政策建议,避免规划实施对环境造成不良影

响,为将花园口经济区发展成为绿色产业的聚集区,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示

范区,建成一个农村城市化的先导区、生态型海滨新城提供支撑。

目录

第1章总则..................................................................2

1.1指导思想................................................................2

1.2评价范围与年限..........................................................2

1.3环境保护目标............................................................2

1.4指标体系................................................................3

1.5技术路线................................................................4

第2章规划概述及其环境影响识别..............................................6

2.1规划分析................................................................6

2.1.1规划概述...........................................................6

2.1.2分期建设规划......................................................6

2.1.3总体布局规划......................................................6

2.2规划协调性分析..........................................................7

2.3规划环境影响识别........................................................9

2.3.1规划环境影响矩阵..................................................9

2.3.2规划环评重点识别.................................................13

第3章区域开发与环境现状及回顾性评价.......................................14

3.1规划区现状及开发建设回顾性评价........................................14

3.1.1区域位置..........................................................14

3.1.2自然地理条件......................................................15

3.1.3开发建设历程......................................................15

3.1.4社会经济现状.....................................................16

3.2资源环境现状及回顾性评价...............................................16

3.2.1水土资源..........................................................16

3.2.2能源资源..........................................................18

3.2.3环境与生态质量...................................................18

3.2.4基础设施.........................................................21

3.3关键资源环境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22

第4章生态系统评价与生态控制性分区.........................................24

4.1生态系统质量评价.......................................................24

4.2生态敏感性与脆弱性评价................................................24

4.3生态功能区划...........................................................24

4.4景观生态格局构建与评价................................................25

第5章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与评估...............................................27

5.1土地资源分析与评估.....................................................27

5.2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27

5.3能源供需平衡分析.......................................................28

第6章环境承载力分析与评价.................................................30

6.1水环境.................................................................30

6.2近岸海域环境承载力.....................................................30

6.3大气环境承载力.........................................................30

第7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2

7.1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32

7.2近岸海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32

7.3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33

7.4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34

7.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评价..............................................35

第8章规划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36

8.1发展规模评价...........................................................36

8.2空间布局评价...........................................................37

8.2.1总体布局评价.....................................................37

8.2.2产业布局评价.....................................................38

8.2.3居住区布局评价...................................................40

8.3产业结构评价...........................................................40

8.4环境基础设施评价.......................................................42

8.4.1综合交通..........................................................42

8.4.2供热系统.........................................................42

8.4.3供水系统.........................................................43

8.4.4排水与污水处理...................................................43

8.4.5固体废物处理处置.................................................43

第9章控制和减缓环境影响的对策及措施......................................45

9.1基于生态要求的空间管制策略............................................45

9.2产业结构与布局优化调整................................................46

9.3资源能源效率要求与准入.................................................47

9.4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与对策..............................................48

9.5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要求..................................................49

9.6环境管理对策与措施.....................................................51

9.7跟踪监测与后评价计划...................................................53

第10章结论与建议...........................................................55

10.1结论...................................................................55

10.2建议..................................................................58

II

第1章总则

1.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快速城镇化和大规模产业聚集对资源能源和生态

环境构成的压力及其关键制约因素,以维持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不下降为前提,以

规避中长期累积性重大影响和生态风险为目标,以环境综合承载力调控为手段,

以环境优化产业发展方向,促进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资源环境的优化配置,构建

以人为本、经济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协调发展格局,为建设绿色产业聚集区和生态

宜居城市,发展生态文明和低碳经济提供支撑和保障。

1.2评价范围与年限

评价范围:本次规划环评范围与《大连花园口经济区概念性总体规划》(以

下简称“花园口经济区规划”)范围一致。大气预测范围适当扩展到周边地区,

以规划区为中心60公里X60公里的正方形。规划总用地268平方公里,其中陆

地面积183平方公里,水域面积85平方公里。

评价基准年:2008年(部分数据为2007年)。

评价水平年:花园口经济区规划年限为四个阶段:起步期,2008〜2010年;

成长期,2010〜2030年;成熟期,2030〜2050年;完善期,2050年以后。根据

以上内容,本次规划环评的评价水平年为2030年、2050年。

1.3环境保护目标

依据评价区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现状特征,确定本次规划环评的环境保

护总体目标为:主要污染物排放在达到总量控制目标基础上,满足环境质量目标;

资源利用水平、污染物排放强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不改变陆地生态系统的基本

功能,不降低近岸海域生态系统质量。

评价水平年的资源环境要素分目标如

表i.i所示。

2

表1.1评价期内的资源环境分要素目标

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

利用效率2030年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水土资源、能源

2050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30年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值满足《环境空气

质量标准》一类标准要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小于等于0.05mg/n?

大气环境

2050年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稳定达标的基础匕特征污染物达标排放。

老龙头河花园口污水处理厂下游河段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

地表水环境

类水体控制,其他地表水体满足类标准。

环HI

境地下水环境保护水质不恶化,并且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in类区标准。

有功能区划的水质满足相应功能区划要求,其他海域水质满足二类标

海域水环境

准。

固体废物全部实现资源化和无害化;

固体废物

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声环境区域噪声满足功能区标准。

生生态功能不降低;

海陆生态

态滨海湿地面积不减小。

1.4指标体系

本次规划环评所采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如下:

表1.2花园口经济区规划环评指标体系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

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万元工业产值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能源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人均用水量(立方米/人)、万元GDP用水量(立方米/万元)

水资源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比例(%)

万元工业产值新鲜用水量(立方米/万元)

岸线资源自然岸线占岸线总长比例(%)

主要污染物年排放量(吨/年)

地表水环境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主要污染物年排放量(吨/年)

大气环境

城市集中供热率(%)

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年入海量(吨/年)

声环境声环境达标功能区比例(%)

固体废物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

3

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处置率(%)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生态保护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

生态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人均公共绿地(平方米人)

滨海湿地面积(公顷)

1.5技术路线

本次规划环评的总体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

4

图1.1花园口经济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路线

5

第2章规划概述及其环境影响识别

2.1规划分析

2.1.1规划概述

性质:辽宁沿海重要的新兴产业基地、大丹城镇带上的生态型综合新城、大

连国际城市的重要功能组团。

职能:国内外产业转移升级的承接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先导区,循环

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现代化、生态型海滨新城,大连国际性城市的重要

组团。

规划目标:以高新产业为基础的,集居住、工作、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宜居型

海滨新城。

规划规模:规划总用地为268平方公里,依据国家标准及规划区实际用地需

要,规划期内可建设用地为86平方公里,容纳65万人,人均建设用地133.1平

方米。远景控制建设用地为106平方公里,容纳80万人。

2.1.2分期建设规划

一期总用地14.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11.92平方公里。

二期总用地47.9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43.04平方公里。

三期:总用地196.87平方公里,可建设用地86.51平方公里。

四期:总用地268平方公里,建设用地106.49平方公里。

2.1.3总体布局规划

用地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68平方公里,其中可建设用地为10648公顷,水

域及其他用地为16151公顷。规划工业用地面积为2991.77公顷,占建设用地的

28.09%,一类工业用地为893.39公顷,二类工业用地为2098.38公顷;规划居住

用地1851.79公顷,占总建设用地17.39%;规划公共设施用地面积为1110.11公

6

顷,占建设用地的10.42%;规划仓储物流用地434.07公顷,占建设用地4.08%;

规划弹性用地面积1266.71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1.90%。

海岸线利用规划:海岸线利用类型由西至东为:旅游休闲岸线(3732米)、

港口预留岸线(9417米)、人居生活及商业岸线(18275米)、旅游休闲岸线(4563

米)及生态保护岸线(3521米)。保留大张渔港,高滩围垦并结合港池及航道开

挖。

填海造陆方案:近期主要对老龙头河等河口附近进行填海造陆,构建人工湖

周围景观并设置水闸和泵站与外海连通。人工湖水面面积约为439公顷,承接上

游4条河(陶房河、小马河、圣水河和老龙头河)的下泄流量。

2.2规划协调性分析

通过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可以看出:

1、从功能定位上看,《辽宁沿海城镇带发展规划(2006—2020)》、《大连市

城镇布局十一五规划》将花园口经济区定义为一个工业区,该定位考虑了花园口

园区的发展基础,即花园口园区必须依靠工业,做大做强产业,打造辽宁沿海重

要的“点”,带动整个沿海城镇带的发展。花园口概念性总体规划在原有规划基

础上又进一步提出经济区的概念,并将规划范围调整为268平方公里。

2、从人口规模角度看,本规划与《大连市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规

划》、《大连城市总体规划》、《大连城市发展规划》、《大连市土地利用规划》、《庄

河市十一五规划》、《明阳镇总体规划》均有一定矛盾,最新修编的大连市城市总

体规划对花园口的人口规模也小于本规划的规模。

3、从用地规模和布局来看,本规划区规划期内可建设用地为8600公顷,远

景控制建设用地为10600公顷;《大连城市总体规划》、《大连市土地利用规划》

没有提出明确的用地规模,但土地利用规划明确提出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实行总

量控制及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并且受评规划在规划期建设用地规模占到土地

规划中2020年全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的19.4%,与土地利用规划有一定的矛盾。

4、从重点产业选择上看,本规划和各项宏观规划、专项规划在主导产业选

择以及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上基本保持了一致;特别是各项规划均将作为花园口规

划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并兼顾新材.料、机械电子、汽车及零部件儿大产业。

但是关于精细化工行业,相关上层规划除了《大连城市总体规划》外其他规划均

未提出发展精细化工的思路,因此从产业选择上本规划与相关上层规划存在一定

冲突。

7

5、从交通、岸线方面看,本规划提出建设轨道交通线路、建设万吨级港口,

与《大连港总体规划》、《大连市快速轨道交通及线网规划》存在一定冲突。《大

连港总体规划》提出重点发展庄河、皮口港,未提出建设花园口港口的内容。《大

连市快速轨道交通及线网规划》中的5条线路最远远至金州,并未对县级市进行

规划,轨道交通规划需要从全大连市角度综合考虑,如经济成本、运距、运量等

诸多方面,本规划提出的轨道交通规划需与上层规划匹配,统一部署。

6、从基础设施来看,本规划强调了污水资源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提出了明

确的中水回用量,需要建设相应的中水处理功能;积极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

并结合点采暖、海水水源热泵等清洁能源对规划区进行供热,符合各规划的要求,

同时体现了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质量的整体思路;对规划区的生活垃圾的收运和

处理进行相应的规划,但没有对规划区产生的工业固废的收运和处理进行相应规

划,给经济区以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隐患。绿化覆盖率也不能满足《大连市城市

总体规划》提出的45%、高速公路一侧防护林宽度200米的要求,同时未提出建

设50-100米海防林带的要求。

7、从供水、排水上看,水资源的规划目标及及具体任务基本上与其他规划

一致《大连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基本一致,但本规划缺少对生活节水、农业灌

溉工程及灌溉节水等方面的内容,即总体上来讲,在水资源节约利用方面规划涉

及较少。在雨水工程方面,主要提到雨污分流以及雨水排放工程,对雨水利用方

面考虑较少。同时规划中没有对区域内水环境功能区划提出要求,对工业水污染

物排放强度没有提出相关指标。

8、规划缺少环境保护规划章节,没有明确花园口经济区未来发展的环境保

护总体目标,环境指标也较为零散,对于制约区域建设发展的部分关键性的资源、

生态和环境要素的考虑尚有不足。

总体来讲,花园口的发展定位是“大连国际城市的重要组团”,“把花园口定

位在城市的基础上去谋求发展”。“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亲海型城

市的要求”建设为“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现代化、生态型海滨新城”。

以上分析表明,为了支持花园口经济区实现上述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规划在人

口与用地规模、产业选择、交通系统等多个方面,已突破了现有的多部上位规划

或全市整体性规划;另一方面,花园口经济区规划的基本意图和主要规划目标也

没有为目前正在编制中的《大连市贯彻辽宁沿海战略发展规划》、《大连城市总体

规划》、《大连市土地利用规划》、《大连生态市建设规划》等多部上位规划所完全

采纳。

因此,本规划实施过程中,必须加强与上位规划的衔接,为花园口经济区科

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争取有利空间,并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发展目标和年

8

度实施方案,统筹协调好花园口经济区建设与大连全市域整体发展的关系。同时,

规划实施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切实将“生

态宜居滨海城市”作为落实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将优良的生态和环境资源作为

发展的重要特色和基础支撑,确保发展不突破环境容量和生态红线,从源头上避

免重大环境风险、减轻区域发展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2.3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2.3.1规划环境影响矩阵

根据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规模、结构和布局等重大规划方案,基于花园口

资源、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特征,从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噪声、固体

废物、资源、能源、生态系统、景观绿地、近岸海域等11个方面,分析规划方

案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可能产生影响的方式、途径以及强度,在此

基础上对规划方案实施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和筛选。

本规划的环境影响矩阵核查表如表2.1所示。

9

表2.1环境影响矩阵清单

环境空地表水文地下水文土壤侵蚀环境固体生态景观近海

规划内容资源能源

气质量和水质和水质和污染噪声废弃物系统绿地海域

农副产品深加工+lr-2r—±lr+lr-s±2r一-r—-2r

精细化工(生物医药)-3s-2r—-lr+2r-2s————-2r

新材料-2s-2r一一+r-2s一一一一一

装备制造业-s-2r一一-2s-2s一一一—-r

产业布局规划

汽车零部件-s-2r——-2s-2s————-r

电子信息及环保节能

——-Is————————————

产业

现代旅游业—-lr-lr-lr-Is-Is-2r—-2r+3r-2r

人口增加人口-2s+lr—一-2s+2s一一—±lr—

发展

增加建设用地-lr-lr——-lr——————

规模用地规

填海造地一一一一一一-3r一-3r一-2r

减少农用地-lr+lr一±lr-lr一一一-lr一一

空间居住用地规划+lr+1S——-Is-lr—+lr—+lr—

发展公共设施规划-lr-Is一一-Is-Is一一一一一

规划

科教文卫体设施规划—-Is——-2s-2r———+1S—

绿地系统规划+lr+lr——+2s—+lr—+lr+2r—

岸自然岸线+lr+lr一一一—一一+2r+2r+2r

10

环境空地表水文地下水文土壤侵蚀环境固体生态景观近海

规划内容资源能源

气质量和水质和水质和污染噪声废弃物系统绿地海域

线公共岸线————-1s-1S一———-lr

港口岸线一一一—-2s-1S-2r—-2r一-2r

水海水淡化—+2r————————-Is

资新建净水厂—+2r+lr—

提高中水回用率一+3r+lr一一—+2r一一—+lr

整治河流、渠道—+2r+lr+lr——+lr—+lr+lr—

水新建污水处理厂一+2r+lr—一-2s一—一一+2r

排雨污分流—+lr+lr一

水英纳河引水工程—±2r————±2r—±2r—

小政

—一一——一一一一一

公用供建设输配电+2r

设施电系统电厂-2s—一—-1S-2s—+2r——一

规划燃

燃气规划+2s————————————+3s——————

供新建热电厂-2s————-2s———-1S—

热发展多种供热方式+2s一一——一一+ls一—

环垃圾处卫生填埋——-lr—一一—一———

境理垃圾焚烧———-2s———————

生配套建设环卫设施

综合完善道路系统-Is-1S—-2s-2s—-1S+2s-2r±lr—

11

环境空地表水文地下水文土壤侵蚀环境固体生态景观近海

规划内容资源能源

气质量和水质和水质和污染噪声废弃物系统绿地海域

交通

藐发展公共汽车、电车+1S——————+1S————————————

港口建设发展—-lr——-2s-1S一+2s-2r-1S-2r

旅游区建设一-1s一一—-1S———+2r一

说明:“+”表示有利影响,表示不利影响;

“r”表示可逆或短期影响,“s”表示不可逆或长期影响;

3、2、1分别表示强、中、弱影响。

12

2.3.2规划环评重点识别

在矩阵核查法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明确本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标规划方

案,确定了具体的评价内容及其所相应的环境要素,即土地资源、能源、水资源、

岸线资源四大资源要素,以及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近岸

海域、生态等六大环境要素。

本次规划环评确定的评价目标规划方案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2.2

所示。

表2.2规划方案与环境要素对应表

编土地水资岸线水环大气声环固体近岸

规划方案能源生态

号资源源资源境环境境废物海域

1发展目标VVVVJVV

2城镇布局VVVVVV

3产业发展VVVVV

4综合交通VVVVVV

5岸线与港口VV

6基础设施VVVVV

7旅游发展

8环境保护VVVVVVVV

13

第3章区域开发与环境现状及回顾性评价

3.1规划区现状及开发建设回顾性评价

3.1.1区域位置

大连位于欧亚大陆东岸,辽东半岛南端,120。58,〜123。31旧,38。43,〜40。10代

之间,西临渤海,东濒黄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

罗斯远东地区相邻,北依辽阔的东北平原:是东北、华北的海上门户,是重要的

港口、贸易、工业、旅游城市;处于环渤海地区的圈首,是环渤海的重要发展区

域,堪称“东北之窗”,见图3.1。

图3.1花园口经济区区位特征图

花园口经济区位于大连市域的中南部,庄河市西部,地处黄海北岸,面向日

韩,背靠大东北,近邻京津冀,兼受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和日韩经济圈

的三重辐射,在辽宁省沿海对外开放五个重点发展区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4

其西南距大窑湾港90公里,大连国际机场110公里,大连市区115公里;东北

距庄河市区30公里,庄河港30公里,丹东市160公里,北距沈阳300公里;海

上距离韩国仁川270海里,距离日本长崎560海里。201国道,丹大高速公路和

正在建设的滨海公路均穿境而过。作为大连的卫星城和东北亚航运中心临港产业

布局的主要承载地。花园口将借助大连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建设“四大基地”发展

“八大产业集群”的机遇,直接接受辐射,特别是大连市国际运输、国际贸易、

国际投资中心地位的逐步确立,新材料、汽车零部件、IT产业、电子、数控技

术的优势将直接对花园口经济区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3.1.2自然地理条件

地形地貌:花园口经济区集青山、绿水、蓝色海洋、美丽海岛于一体。规划

区地形较为复杂,总体上南低北高,最高点可达130米以上,最低不足10米,

区内高差约120米。规划区中南部大部分用地坡度小于5%,北部山体坡度较大,

局部可达45%。规划区临海背山,全区三面环山,南濒黄海,在地貌上花园口经

济区属于海陆相冲积阶地。

气候:花园口经济区地处北温带,具有海洋性特征的暖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

气候,气候温和宜人,四季分明。全年无霜期165天,年平均气温10.or,最

高气温34.5C,最低气温-26C。年均降水量800毫米,降水比较集中在夏季,

其中6〜9月份平均降水量为520.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3%o全年日照总时

数为2500~2800小时。

水文地质:花园口经济区北为山地,南为滩涂,多条发源于山区的河渠从区

内穿过入海,主要有老龙头河、圣水河、小马河、陶房河、碧流河等,水量丰沛,

另有水产养殖区、水库和各级农灌渠等,水网密布,与海联通构成了经济区内特

有的海河水网关系。

工程地质:花园口经济区及周围周边地区地震活动明显,以中小地震为主,

四级左右比较活跃。区内无断裂、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地

质稳定。基底岩土主要由淤泥质粘土、淤泥、粉质粘土、中粗砂、全风化花岗岩

和强风化花岗岩。

3.1.3开发建设历程

花园口经济区始建于2004年,是庄河市政府(大连市属县级市)在15平方

公里的国有废弃盐田上建设和发展起来的,时称“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2005

年被列为辽宁省鼓励沿海重点发展区域。2007年9月,中共大连市委、市政府

15

批准成立花园口工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分别作为大连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

构。2008年5月,大连市政府决定将庄河市所属的明阳镇成建制划归大连花园

口经济区代管,同时将“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正式更名为“大连花园口经济区

3.1.4社会经济现状

人口规模:规划范围内总人口6.6万人,主要集中在明阳镇镇区,其中户籍

人口6.3万人,下辖一个镇,16个行政村;另外3000人为现有企业就业人口。

产业发展:花园口经济区产业发展正处于大规模集聚的初期阶段。目前规划

区内主要产业门类包括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机械加工制造、食品加工、制药

等。2008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1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4.4亿元,第二产

业增加值1L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0.4亿元,工业总产值33亿元,农业总产

值8.4亿元。引进项目12个,实际利用内资20亿元,外资1.03亿美元,完成固

定资产投资27.6亿元,实现财政收入4461万元,在职职工人均收入1.53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1.01万元。

交通系统:公路主要包括丹大高速公路、鹤大高速公路,以及几条支线公路。

丹大高速公路西起大连,东至丹东,从花园口经济区中部经过。鹤大高速公路连

接着鹤岗至大连,为二级公路,位于丹大高速公路以南。城庄铁路西起大连,东

至庄河,为地方性铁路,从规划区中部横穿而过,在花园口经济区内设有明阳站。

水花园口经济区内已建成城市道路主要有“四横三纵”及滨海大道。

基础设施:花园口起步于一片废弃的盐田,目前已完成8平方公里的“六通

一平”工程,动用土石方2400万方。新修道路41公里,桥梁8座,橡胶坝1座。

建成5万吨净水厂1座。完成19.6公里河道治理及生态恢复工程,绿化面积100

万平方米。

3.2资源环境现状及回顾性评价

3.2.1水土资源

土地资源:花园口经济区土地面积183平方公里,占规划区总面积的68.3%。

其中,35平方公里废弃盐田全部为国有存量土地,以棕壤为主,地质条件稳定。

土地利用现状以耕地为主,占土地面积61.3%,分布在整个陆域范围内(见图3.2);

林地、园地分别占7.7%、7.9%o建设用地面积不大,居住用地、工业用地面积

为137公顷、342公顷,分别占土地面积的0.7%、1.9%;其他建设用地2518公

16

顷,包括公共设施用地、道路交通用地、广场市政用地、工矿用地以及农村建设

用地,占土地面积的13.8%。未利用地1221公顷,约占4.6%,主要分布于明阳

镇周边地区。

图3.2花园口经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水资源:规划区内主要有老龙头河、圣水河、小马河、陶房河、碧流河等9

条河流穿境入海,其中较大的河流为老龙头河、圣水河。两条河道上均无大、中

型蓄水工程但建有拦河闸,拦蓄河水灌溉农田。碧流河干流全长156公里,碧流

河水库集水面积2085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74.1%0碧流河干流环绕花园

口经济区整个西部,为规划区西北方向界河。明阳镇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0.84

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023立方米/人。

岸线资源:规划区海岸线东起大郑镇干岛子,西至碧流河入海口,全长38.4

公里。海岸属岬湾型淤泥质岸线,岸线曲折,海域广阔,水质肥沃,初级生产力

较高,全区滩涂面积约4000公顷,浅海面积约8000公顷。规划区内有四个渔港,

都为内港池。

17

3.2.2能源资源

花园口经济区一次能源极为匮乏,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基本全部依靠外地

调入。根据2008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