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牧场建设中的渔文化产业创意研究_第1页
海洋牧场建设中的渔文化产业创意研究_第2页
海洋牧场建设中的渔文化产业创意研究_第3页
海洋牧场建设中的渔文化产业创意研究_第4页
海洋牧场建设中的渔文化产业创意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为海洋大国,海洋渔业是我国海洋经济和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的传统型养殖及捕捞模式已成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和渔业资源衰退的重要因素,很难适应我国渔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海洋牧场作为一种现代海洋渔业生产模式应运而生。海洋牧场是基于海洋生态系统原理,在特定海域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措施,构建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索饵、避敌所需的场所,增殖养护渔业资源,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代海洋渔业生产模式。我国海洋牧场建设始于1979年,至2002年广东、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等省份掀起了人工鱼礁建设热潮。进入21世纪,海洋牧场建设快速发展,在种质改良、投放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基础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通过休闲渔业、精深加工、海洋信息等产业形态减轻了传统渔业生产方式的经济及生态压力,为海洋产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截至2023年1月,全国已批复建设169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并计划至2025年建设200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我国海洋牧场建设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海洋牧场开发模式较单一,文化产业化程度较低;文化创新开发不足;海洋牧场文化产业理论体系不够完善,配套设施及服务功能有待提升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海洋牧场综合效益的提升。因此,要积极促进海洋产业多元化融合,将海洋牧场与渔文化融合是海洋牧场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传统的渔文化依托水域及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从渔业生产中诞生,与渔民所从事的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将渔文化应用于海洋牧场渔业生产,推动渔文化和海洋牧场产业融合有利于加快海洋牧场文化产业建设,成为海洋牧场经济的新亮点。然而,目前仍缺乏海洋牧场视角的渔文化产业研究。基于此,文章尝试以渔文化产业创新为切入点,通过探讨渔文化应用,分析海洋牧场建设中渔文化产业创意研究,以期促进渔文化的传承、挖掘与创新,为推动海洋牧场渔文化产业创新,实现海洋牧场转型升级,提升海洋牧场综合效益提供一定思路。一、渔文化发展概述及应用分析(一)渔文化发展概述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渔文化的历史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从原始社会的部落到现代社会的村庄,渔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其内容包括养殖、捕捞以及渔获物加工等相关的渔业生产方式,是渔民在渔业生产实践活动中所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在渔业生产方式上,渔文化赋予渔业产品以“文化符号”,可为渔业产品提供文化内涵和附加值,使传统的渔业生产不再作为渔业的全部内容,精神层面的渔业文化价值进一步彰显。渔文化与人们社会经济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并在产业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相互促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有关渔文化的研究非常丰富,学科视野也较开阔,涵盖了旅游学、民俗学、历史学、文化学等诸多领域。纵观研究现状,可发现国内外渔文化的研究主要分为渔业生产、渔家生活、渔村建设等几类。国外有关渔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捕鱼文化及围绕捕鱼产生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生产技术、文学艺术等物质和精神层面展开。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主要以保护为主,把渔文化作为文化创意资源融入到工艺品创意设计中;美国渔文化内容比较简单,大多围绕捕鱼、卖鱼、吃鱼、钓鱼,主要表现在生活方式上,如西雅图有许多以鱼为特色的餐厅,餐厅内外到处是和鱼有关的图腾、雕塑、图像等艺术品。韩国、日本则较注重对渔文化的保护与挖掘,将渔文化作为特色元素引入到饮食及旅游开发中。如日本主要是“食鱼文化”,渔文化已融入到了日本人的饮食之中,日本学者川越哲郎在《鱼食的建议》中介绍了食文化与渔文化的紧密联系,并指出日本食鱼文化的发展现状。韩国较有代表性的是韩国学者金振兟在渔村文化方面的研究,介绍了渔村建设的基本精神、哲学源流、实践手段、目标和理念。国内对渔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渔业史、渔业资源利用、水产养殖以及渔民生活史、风俗习惯等。部分学者对渔文化概念进行了界定,强调要加强渔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学者认为渔文化在地方文化产业转型中具有独特价值。郑之哲、赵蕾、张晓梅、马振等学者分别从文化旅游资源、休闲渔业发展、水产业、象山生态保护等角度阐述了渔文化产业开发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在渔文化经济效应上,金童欣以数字经济角度出发,从市场机制、产业形态和发展路径上为渔文化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励业以宁波市为例,指出渔文化的合理开发可更好地发挥渔文化资源的精神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为宁波市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助力。此外,宁波提出以“渔文化+”的战略发展模式实现与其它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强对渔文化的研究与应用,更好地实现渔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同时,辽宁、山东、海南等渔文化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也逐渐意识到渔文化资源的价值,利用多种形式推动渔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总体来看,我国渔文化及其产业研究目前正处于积极探索、发展阶段,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二)渔文化要素的应用分析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标志,包含物质文化、价值观念和艺术文化等多种要素。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备受关注,渔文化作为其组成部分也不例外,然而对海洋牧场中渔文化产业开发利用不能一概而论,需考虑渔文化要素的文化特殊性。渔文化要素既包含了渔文化的特点,又涵盖了文化的基本要素,渔文化要素的物质文化、价值观念和艺术文化可在渔趣、渔知、渔乐等方面体现。1.渔趣。渔趣是渔文化魅力体现的重要部分,渔趣创新,重在“趣”,趣即兴致,代表的是一种悠然闲乐的生活态度,在艺术创作中追求新奇性和娱乐性。在渔业生产过程中,渔民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需求之后,便会转向更高层次的物质追求和愉悦轻松的文化产品来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和寄托。渔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许多与渔业相关的元素,如:渔拓、鱼饰,以及寄托渔民美好情感的陶艺作品,这些成为了渔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发展的精神产品。把鱼形的物件做成饰品,渔船以鱼龙文化图腾装饰,是渔民对船只进行实用美化的一种艺术形式;从远古的装饰到今天的陶瓷工艺品,这些渔“趣”与渔民的生活交融共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群体,将渔民的雅趣与时代工艺品融合在一起,很好地反映了渔文化的元素内涵。2.渔知。渔文化是农业文化的分支,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形态,有着漫长曲折的历史特色,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展现出千姿百态的风采。文化的本质是通过情感启迪、知识传授、环境陶冶来实现以文“化”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孔子曰“钓而不网”;周代已有渔民通过放置柴木于水中、诱鱼栖息进而捕取的做法,是当代人工鱼礁的雏型;东晋渔民通过长木击打鱼板来惊吓鱼类入网,是最早用声音诱捕鱼的方法,成为了如今的声诱鱼法。在中国渔文化发展的长河中,范蠡的《养鱼经》开创了世界渔书之先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卧冰求鲤等都充分展现了渔文化的教化功能,是渔知的具体表现。3.渔乐。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历史,渔业活动从未停止。经过千百年来的传承与发展,渔文化的形式从简单的渔船和捕鱼工具发展到衣食住行,广泛地融入到渔民的生活中。我国唐宋时期就出现过渔文化的创作高潮,不少文人喜欢以此作为创作题材,如明代画家吴伟所作《渔乐图》中描绘山村渔夫捕鱼、栖息、泛舟皆是渔乐的表现。从古至今,我国渔业稳步发展,渔文化越来越适应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呈现千姿百态的风格,人们用诗词文献、节庆习俗、鱼宴烹饪、书法绘画完美地体现了其丰富的精神内涵,斗鱼、垂钓、赛舟、游泳、唱渔歌皆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项目。渔文化作为重要的精神产品,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不可估量。渔文化要素是文化要素的进一步拓展,是渔文化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发展的基础,是渔文化产业创新的动力来源,对渔文化要素的应用分析有利于海洋牧场文化产业建设者更好地认识到渔文化差异,为建设文化产业提供方向。同时,渔文化是海洋牧场文化表达的新符号和参与经济生产的新形式,可成为海洋牧场转型、模式转换的重要杠杆,促进海洋牧场文化产业的发展。二、渔文化在海洋牧场文化产业中的应用模式形式多样的渔业生产、多姿多彩的渔家艺术、别具一格的渔区风情构成了内容丰富、特色浓郁的中国传统渔文化,为海洋牧场建设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海洋牧场也为传承和发展渔文化提供了新的契机和重要载体。渔文化融入海洋牧场是海洋牧场休闲产业的发展方向,可从“渔文化+休闲渔业”的“渔家乐”模式、“海工+牧场”模式、“海岛+旅游”模式等三种模式对海洋牧场与渔文化进行有机结合。(一)“渔文化+休闲渔业”的“渔家乐”发展模式“渔家乐”是融合第一、二、三产业的新兴产业形态,是以渔家民俗为主题,将海洋牧场和休闲渔业文化产品相融合的海洋牧场新型休闲渔业模式。以山东省青岛市鲁海丰海洋牧场与海阳市海洋牧场为例,鲁海丰海洋牧场渔家风情小院是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西海岸分会场的板块之一,依托鲁海丰海洋牧场建设,鲁海丰渔村充分运用渔文化还原了渔家民俗,开发以游钓、潜水、海钓为特色的“休闲渔业游”项目,是青岛旅游产品中的首例。海阳市海洋牧场以多功能平台、钓场、渔港等休闲设施为载体,大力发展海上垂钓、戏水、摩托艇大奖赛等渔趣活动。目前,“渔家乐”发展模式在我国海洋牧场得到迅速发展,作为以传统渔业为基础的新型运营发展模式,为海洋牧场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开拓空间。未来,根据海洋牧场建设情况,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和社会条件,可在渔家乐渔村装修上尽量还原原始渔家风情,饮食方面烹饪渔家特色美食,通过新媒体、数字科技、影视激活特色的海洋渔文化,开展渔家风俗风情体验项目,打造渔光艺术节。同时,建立海盐晒制、木海马制作、鱼骨画、渔拓画、渔灯等传统技艺展示平台,增加游客动手体验环节,在原有的封闭模式下开发出有参与感的观光旅游业,转变海洋牧场渔业的发展方式,将重心从捕捞业向服务业转变,积极打造生态体验性休闲渔业,提高海洋牧场品牌效益。(二)“海工+牧场”的综合型模式“海工+牧场”的综合型模式主要以休闲渔业基地创建为基础建设海上平台、码头、游客中心。以海洋工程装备为核心投放人工鱼礁、深水网箱,建设深远海船舶养殖加工平台,以海洋牧场产业为主导融合养殖、精深加工、休闲渔业、文化研学等活动。相较于传统休闲渔业模式,“海工+牧场”综合模式集科技引领、装备支撑和渔旅为一体,拓展了海上旅游空间。山东烟台致力于把海洋牧场建设作为推动渔业转型升级的主引擎,利用海洋牧场多功能平台,推广“海工+牧场”模式,将水产养殖、精深加工和旅游、康养、文化等深度融合,采购不同功能的海工设备,开展特色海上旅游。如2020年投入运营的首座海洋牧场综合平台“耕海一号”,集5G通讯、太阳能、水下监测等现代化技术为一体,其主体的三个“叶片”可承载300余人观光旅游,建设60个休闲垂钓位置,同时实现了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休闲垂钓、海洋监测等功能[34]。在此基础上可融入渔文化产业形态,打造渔俗博物馆、渔村渔船博物馆、美术馆等用以展示渔船渔具、渔村文化、渔民服饰、海鲜制品和简单的海洋工艺品。同时,加强区域文化传承,融入渔文化理念,使人工鱼礁整体外观设计呈鱼状,开设VR观光增强鱼类体验互动,还可设置渔趣市集,允许商家售卖鱼丸、鱼饼、鱼干、鱼馄饨等鱼类产品,加快海洋渔业由单一产业向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为海洋牧场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海岛+旅游”的发展模式“海岛+旅游”是海洋牧场发展休闲渔业的主要模式,通常将岛屿作为旅游景区,开设冲浪、潜水、岛上冒险等旅游项目。以三亚蜈支洲岛为例,作为我国第一个热带海岛休闲旅游型海洋牧场建设示范区,岛内无人居住,自然环境优美。蜈支洲岛海洋牧场示范区依托政府提供的充足资金,打造了海底潜水观光、观海长廊、海钓、摩托艇、帆船、划水等水下观光和水上运动等40余种娱乐项目,数目可观,但整体的娱乐项目只有自然风光和海上项目,种类单一,缺乏文化特色。海南省少数民族较多,具有丰富的渔文化,但目前尚未充分开发。蜈支洲岛目前已成为著名的热带海岛休闲旅游型海洋牧场建设示范区,且仍在开发建设中,未来将在热带海洋牧场的基础上建成不同主题的海底生态公园,其中渔文化主题也将是一个较好的方向。我国海岛资源丰富且风景优美,“海岛+旅游”模式是我国海洋牧场发展中极具前景的发展方向,今后在建设“海岛+旅游”海洋牧场发展模式的同时,可融入渔文化元素,打造渔船、渔具形态的人工鱼礁,运用现代科技发展海底半潜观光、珊瑚礁潜水、观海长廊,开发一些具有渔文化元素的办公用品、家居饰品,如鱼形笔筒、渔拓抱枕、鱼灯等,凸显当地的渔文化特征。还可将海洋牧场中水上运动和水上表演结合起来,开展渔文化水上剧场表演、戏水、弄潮、赛龙舟比赛,使观众和参与者融入渔文化氛围中,在观看表演的同时,学习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以海洋牧场为依托,通过成熟的海洋牧场增养殖技术,积极开展海钓旅游、休闲捕鱼、海上游艇、海上冲浪等特色项目,为人们提供娱乐和水上竞技的场所,为旅游者提供多元化的选择,也为其他地区的海洋牧场提供借鉴,实现海洋牧场生态修复和休闲旅游的结合。三、海洋牧场建设中渔文化产业化发展的相关问题分析渔文化是动态文化,寻找海洋牧场渔文化产业发展新思路,对海洋牧场建设中渔文化产业化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剖析,寻找相应的解决措施,才能更好地把握海洋牧场的发展方向,助力渔文化不断传承和永葆生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海洋牧场建设中已有一些相应的渔文化,但尚未形成系统规模,渔文化流失严重,海洋牧场文化建设进程缓慢,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区域渔文化资源缺失,保护利用意识不强传统的渔文化与渔民的生产生活习俗紧密相关,但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相应的渔文化保护概念尚未清晰,传统渔文化已在时代的洪流中渐渐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如部分渔歌、舞蹈自古口口相传,没有文字考证,目前已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传统渔文化已日渐式微。社会进步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为新时代青年带来时尚、新奇的思维方式,使传统渔文化被贴上“不时尚”的标签,未能被较好地开发利用。此外,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快,年长的渔业工作者越来越少,部分年轻人不愿留在传统渔村,导致传统渔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日渐淡薄,部分优秀的传统渔文化在时代进步中被社会遗忘,使海洋牧场文化建设方面的资源较稀缺。以海南三亚蜈支洲海洋牧场为例,海南省少数民族较多,渔文化丰富,但尚未被充分利用,且保护意识淡薄,致使很多文化爱好者来到蜈支洲并未了解到当地特色渔文化。同时,渔民转产转业、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新农村的不断发展,使得一些具有渔文化底蕴的渔村码头、渔村建筑、海洋灯塔也不断荒废,渔文化资源逐渐流失。(二)文化资源挖掘不深,产业深度融合不高近年来,海洋新兴产业如海洋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发展迅速,为海洋牧场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海洋文化产业与海洋牧场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可为传统的海洋牧场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也有利于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但在海洋牧场建设中,受人力资源、资金等制约,目前对文化内涵的认识更多地停留在浅显的文化内容和形式上,缺乏对渔文化资源深层次的挖掘,海洋牧场中开发的渔文化产品类型单一,文化产业发展规模较小,内容形式缺乏创新,不能将历史底蕴、文化内涵、本土元素与时代相结合,未能体现文化资源的优势并将其转化为产业优势。更有部分地区在建设过程中对渔文化重视程度不够,存在急功近利现象,只重视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长期社会效益,放弃对渔文化的保护和内涵的挖掘,对渔文化的理解也仅局限于表层,无法真正挖掘渔文化的精神价值,导致很多渔文化只是独立的文化,没有形成规模化的文化产业,产业深度融合不高。(三)文化宣传力度较小,开发利用规模有限渔文化大多形成于与渔民和渔业经济有关的渔村、岛屿和沿海地区,受地域环境的影响,当前我国海洋牧场的文化产品结构仍较单一,建设较重复,缺乏长远规划,大部分渔文化宣传力度较小,缺乏一定的知名度。一些海洋牧场建设虽有渔文化主题的产业开发,但在活动内容和主题设计上缺乏特色和趣味,文化产业建设不容乐观。此外,目前我国休闲渔业从业人员主要为当地渔民,专业知识技能有限,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对休闲渔业文化产业科学合理地规划开发,产业开发规模有限。四、海洋牧场建设中渔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海洋牧场建设融入文化产业是其不断发展的方向之一,渔文化产生于渔民的劳作生产,是推动海洋牧场休闲渔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是发展海洋牧场休闲渔业的基石,海洋牧场中休闲渔业质的发展有赖于渔文化资源的转化创新。但目前海洋牧场建设中渔文化产业化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三点建议。(一)合理规划资源,促进渔文化与时俱进渔文化与海洋牧场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即是发展休闲渔业。“渔家乐”转变了海洋牧场的发展形式,合理保护开发当地的文化风俗以及用地方特色海产品吸引游客,可将海洋牧场的重心从养殖捕捞业向服务业转变。在海洋牧场休闲渔业建设方面,可进行渔文化现场展示,呼吁群众自觉参与到渔文化保护中,让群众在捕鱼、赶海等活动中享受渔捞乐趣的同时,体验渔民生活,领略渔文化独特魅力,激发群众渔文化保护意识;在渔文化资源科学开发方面,在渔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依托海洋牧场建设的大背景,将渔文化融入到传统产业中去,经过创新发展融合出与时俱进的文化产品,在保护中传承,开发一些当代青年喜闻乐见的网红盲盒、潮流手办等;在综合型海洋牧场建设方面,整合当地渔民生活、风俗节庆、生产渔具等不同渔文化资源,打造利用不同海洋资源,集渔业增殖、休闲度假、行业会展、高端论坛为一体的综合性、立体式、全方位的可为人们提供精神放松和吟诗作赋的海洋空间区域。(二)创新产业项目,打造综合型海洋牧场文化产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