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解题指导_第1页
材料力学解题指导_第2页
材料力学解题指导_第3页
材料力学解题指导_第4页
材料力学解题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材料力学解题指导-晋芳伟1、图示为某构件内危险点的应力状态〔图中应力单位为MPa〕,试分别求其第二、第四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解:由图可见,为主应力之一。因此,可简化为二向应力状态,且有:。于是有:所以:MPa,MPa,MPa2、求如下图悬臂梁的内力方程,并作剪力图和弯距图,P=10KN,M=10KN·m。解:分段考虑:1、AC段:〔1〕剪力方程为:〔2〕弯矩方程为:2、CB段:〔1〕剪力方程为:〔2〕弯矩方程为:10KN.m210KN.m20KN.m1010KN3、三根圆截面压杆,直径均为d=160mm,材料为A3钢〔E=206Gpa,,,〕,三杆两端均为铰支,长度分别为,且。试求各杆的临界压力。解:,三根杆的柔度分别为:可见:1杆适用欧拉公式,2杆适用经验公式,3杆适用强度公式。4、一受力构件自由外表上某一点处的两个面内主应变分别为:1=24010-6,2=–16010-6,弹性模量E=210GPa,泊松比为=0.3,试求该点处的主应力及另一主应变。所以,该点处为平面应力状态。aa12图15、阶梯形钢杆的两端在时被固定,杆件上下两段的面积分别是,,见图1。当温度升高至时,试求杆件各局部的温度应力。钢材的,。aa12图1解:〔1〕假设解除一固定端,那么杆的自由伸长为:〔2〕由于杆两端固定,所以相当于受外力作用产生的压缩,如图1所示。因此有:〔3〕6.如图2所示,悬臂梁的自由端受一可动铰链支座支撑,,为,试求自由端的支持反力。悬臂梁在集中载荷和匀布载荷作用下的挠曲线方程分别为:、。解:用支反力代替支座B〔见图2〕,那么B端在和的作用下挠度为零,即:ABAB图27.一铸铁圆柱的直径为40mm,其一端固定,另一端受到315N.m的力偶矩作用。假设该铸铁材料的许用拉应力为,试根据强度理论对圆柱进行强度校核。解:圆柱外表的切应力最大,即:圆柱外表首先破坏,其上任一点的应力状态为纯剪切,见图3。2525MPa图3进行应力分析可得:,,由第一强度理论有:满足强度条件。8.一根圆截面压杆两端固定,工作压力F=1.7KN,直径为d=8mm,材料为A3钢,其性能参数为:,,,,。杆的长度为,规定的稳定平安系数是。试校核压杆的稳定性。解:〔1〕,而,欧拉公式不成立〔2〕即有,宜采用经验公式〔3〕工作平安系数:压杆稳定性满足。9、某传动轴设计要求转速n=500r/min,输入功率N1=500马力,输出功率分别N2=200马力及N3=300马力,:G=80GPa,[]=70MPa,[]=1º/m,试确定:①AB段直径d1和BC段直径d2?②假设全轴选同一直径,应为多少?③主动轮与从动轮如何安排合理?500500400N1N3N2ACBT–7.024T–7.024–4.21(kNm)〔1〕计算外力偶矩〔4〔4分〕据扭转强度条件:,,可得:由扭转刚度条件:可得:综上所述,可取:(2)当全轴取同一直径时,(3)轴上扭矩的绝对值的越小越合理,所以,1轮和2轮应该换位。换位后,轴的扭矩如下图,此时,轴的最大直径为75mm(kNm)–4.212.814(kNm)–4.212.81410.如下图上端铰支、下端固定、不计自重的压杆,杆长,横截面面积为的等边角钢,其沿形心轴y、z方向的惯性半径分别为。材料为A3钢,[σ]=170MPa。〔1〕当时,校核压杆的稳定性。〔2〕确定保证压杆的不失稳的最大许可荷载[P]。A3钢的柱子曲线为:…150160170180……0.3060.2720.2430.218…解:〔1〕校核稳定性:①求柔度②采用内插法求折减系数φ③校核:故,平安稳定。〔2〕确定压杆的不失稳的最大许可荷载[P]故,许可荷载11.下列图所示体系中,不计重量的刚性杆AB水平地由三根钢杆悬吊。:三根钢杆横截面面积均为A,弹性模量均为E。1、2杆长度均为l,3杆长度为2l。今在刚性梁AB中点作用于一横向力P,求体系的三根钢杆的轴力关于P解:〔1〕研究AB杆,由对称性可知:〔2〕列变形协调方程:分析系统,由对称性可知,AB杆向下平行移动,其移动的距离即为各杆的变形,即。〔3〕由虎克定理可知:〔4〕将N1=N2=2N3代入平衡方程式,可得:12.如下列图所示等截面圆轴,主动轮的输入功率PA=350kW,三个从动轮输出功率PB=100kW,PC=130kW,PD=120kW。轴的转速n=600r/min,剪切弹性模量,许用剪应力,许用单位扭转角。试:画出该传动轴的扭矩图,并确定该等截面圆轴的直径。〔不考虑转轴的自重和弯曲变形〕。解:〔1〕计算外力偶矩:〔2〕画扭矩图如图(b)所示。可见,内力最大的危险面在AC段内,最大扭矩值│Tmax│=3979.17N∙m。〔3〕确定轴的直径d1〕按强度条件得:2〕按刚度条件得故,13、悬背梁之某处收到支撑,如图〔a〕所示。悬臂梁在集中载荷作用下的挠曲线方程分别为:,。求支座B的反力,梁的抗弯刚度为EI。解:〔1〕此题为超静定问题。建立相当系统如图〔b〕、〔c〕所示。〔2〕B处的挠度为0,即:由叠加法得,见图〔d〕:14.请校核图示拉杆头部的剪切强度和挤压强度。图中尺寸,和,杆的许用切应力,许用挤压应力。15.求图示超静定梁的支反力,并绘出剪力图和弯矩图。解:去掉多余约束铰支座B,且B点挠度,有补充方程16、等截面工字形梁受力和尺寸如下图。梁材料的许用正应力,许用剪应力,,不考虑梁的自重。试:〔1〕校核的正应力强度。〔2〕校核的剪应力强度。〔3〕采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梁B的右截面腹板上、腹板与翼板的交接处a点的强度。解:〔1〕外力分析,荷载与轴线垂直,发生弯曲变形。截面水平对称轴为中性轴z轴。求截面的几何性质〔2〕内力分析,内力图如图〔b〕、〔c〕所示。B支座的右截面的弯矩值最大,为正应力强度危险面;AB段横截面的剪力最大,为剪应力强度危险面;B支座的右截面的弯矩值、剪力都最大,为第三强度理论的危险面(3)应力分析,判危险点:B支座的右截面的上下边缘点都是正应力强度的危险点;AB段中性层上各点是剪应力强度的危险点。B支座的右截面的a点既有正应力又有剪应力处于复杂应力状态。〔4〕对梁进行正应力校核故,正应力强度足够。〔5〕对梁进行剪应力强度校核〔6〕按第三强度理论对梁B支座的右截面a点进行强度校核。故,梁的强度足够。17.从某钢构件中取下的一个三向应力单元体状态如下图,应力单位为。泊松比,许用应力,试求主应力及单元体内最大切应力,并按第一和第二强度理论校核其强度。第一强度理论〔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二强度理论〔最大拉应变理论〕18.、、、,求图示偏心拉杆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yylhbPzAlyAlyhbPzmzmyB最大拉应力发生在横截面的A点;最大压应力发生在横截面的B点。19.矿井起重机钢绳如图〔a〕所示,AB段截面积,BC段截面积,钢绳的单位体积重量,长度起吊重物的重量求:1〕钢绳内的最大应力;2〕作轴力图。解:1〕在可能危险的1段B面,2段C面截开〔图b〕,有所以:2〕作轴力图取1-1截面〔AB段,见图〔b〕取2-2截面〔BC段〕由式〔a〕在图(c)所示在坐标下,由式(a)、(b)知随呈直线变化。由三个控制面上控制值画出由两段斜直线构成的轴力图。20.图示杆件由两种材料在I-I斜面上用粘结剂粘结而成。杆件横截面面积,根据粘结剂强度指标要求粘结面上拉应力不超过,剪应力不超过,假设要求粘结面上正应力与剪应力同时到达各自容许值,试给定粘结面的倾角a并确定其容许轴向拉伸载荷P。21.不计自重的矩形悬臂梁尺寸、荷载如下图。两集中力大小都为P,其中一个与梁的轴线重合,另一个与轴线垂直;而均布荷载的合力也为大小P。梁采用铸铁材料制成,其许用拉应力,许用压应力。不考虑横力弯曲的剪力对强度的影响,试确定许可荷载P的大小。解:〔1〕外力分析判变形:梁由于受到两个平面的外力和轴向力作用,将生斜弯曲和轴向压缩变形。〔2〕内力分析判危险面:固定端右截面弯矩的最大〔3〕应力分析判危险点:固定端右截面的最上最后角B点具有最大拉应力,以及最前最下角A点为危险点具有最大压应力。〔4〕强度计算,确定截面的尺寸。故,梁的许可荷载P的大小:ABC4m3m22.图示结构中,BC由一束直径为2mm的钢丝组成,假设钢丝的许用应力为,ABC4m3m解:,解得那么解得23、图示木梁受以可移动荷载F=40kN作用.,。木梁的截面为矩形,其高宽比。试选择梁的截面尺寸。由剪应力强度计算Fsmax=40kNb=115.5mm,h=173mm;由正应力强度计算Mm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