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金湾区软基处理工程第三方检验监测项目技术标书_第1页
珠海市金湾区软基处理工程第三方检验监测项目技术标书_第2页
珠海市金湾区软基处理工程第三方检验监测项目技术标书_第3页
珠海市金湾区软基处理工程第三方检验监测项目技术标书_第4页
珠海市金湾区软基处理工程第三方检验监测项目技术标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术标书封面

(正本/副本)

建设工程第三方监测投标文件

技术标书(暗标)

项目名称:软基处理工程第三方检验监测(第二次)

项目地址:珠海市金湾区

目录

一、项目概况.............................................6

£1工程概况.............................................................6

1.1.1工程概况........................................................6

1.1.2地理位置........................................................6

1.2线路结构设计与施工工法概述.........................................6

1.2.1线路结构设计....................................................6

1.2.2施工方法........................................................7

1.3建设条件...........................................................7

1.3.1自然地理........................................................7

1.3.2±(岩)层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8

1.3.3水文地质........................................................9

1.3.4不良、灾害地质..................................................9

1.3.5工程地质分析与评价.............................................10

二、项目机构设置、人员及仪器配备.........................10

2.1组织机构..........................................................10

2.2人员配置..........................................................11

2.3仪器配置..........................................................11

三、检验、监测的目的和依据...............................14

3.1检验、监测的目的..................................................14

3.2检验、监测的依据..................................................15

四、检验、监测范围及工作量统计...........................16

4.1第三方监测工作范围及项目..........................................16

4.2软基监测断面设计..................................................16

4.2检验工作范围......................................................17

4.3第三方监测、检验工作量统计........................................17

五、精度及频次要求......................................18

5.1路基变形测量精度要求..............................................18

5.2检验、监测频次....................................................20

六、监测实施................................................20

6.1检验、监测重点及难点................................................20

61.1检验监测的重点及难点...........................................20

6.1.2应对措施......................................................21

6.2变形控制网........................................................22

6.2.1变形监测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布置:.................................22

6.2.2变形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23

6.3基础设施的建设....................................................25

6.3.1监测点的埋设及构造要求.........................................25

6.3.2试验要点.......................................................30

6.3监测实施..........................................................31

6.3.1准备工作.......................................................31

6.3.2路基沉降观测...................................................32

6.3.3分层沉降观测...................................................33

6.3.4边桩位移观测...................................................34

6.3.5深层水平位移观测...............................................36

636孔隙水压力观测..................................................37

6.3.7土压力观测.....................................................38

6.3.8观测精度的保证措施.............................................41

6.3.9测点的保护及补救措施...........................................41

6.4检验实施..........................................................42

641钻孔取样及土工试验..............................................42

6.4.2十字板剪切试验..................................................51

6.5现场巡查..........................................................59

6.5.1现场巡视的目的与要求...........................................59

6.5.2现场巡视的内容.................................................59

653现场安全巡视设备................................................60

6.5.4现场安全巡视频率...............................................60

6.5.3现场巡视信息成果................................................60

6.6技术措施..........................................................60

6.6.1资料整理.......................................................60

6.6.2资料整理预期提交的资料.........................................60

663资料整理、监测成果..............................................61

6.6.4观测图表.......................................................61

6.7工作程序..........................................................64

6.7.1监测工作程序...................................................64

6.7.2检验工作程序...................................................66

6.7.3保证检验工作时效性和可靠性.....................................69

6.8进度安排及各方工作的配合..........................................70

七、检验监测控制指标及预警措施...........................71

7.1监测项目控制值指标................................................71

7.2检验项目控制指标..................................................71

7.3预警措施..........................................................71

7.3停测标准..........................................................73

八、成果报送、信息反馈...................................73

8.1成果报送..........................................................73

8.2信息反馈..........................................................73

九、管理制度............................................75

9.1人员管理制度......................................................75

9.2人员培训管理细则..................................................75

9.2仪器管理制度......................................................78

9.3仪器、设备操作规程................................................78

十、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79

10.1安全管理基本要求.................................................79

10.2岗位培训及交底...................................................80

10.3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管理...........................................80

10.3.1安全生产......................................................80

10.3.2文明施工......................................................82

H^一、安全及质量保证措施.................................82

11.1质量控制要点.....................................................82

11.1质量管理体系.....................................................83

11.2监测小组工作内容.................................................85

11.3先设计后生产.....................................................85

11.4严格的过程控制...................................................85

11.5质量分析和改进...................................................85

十二、服务承诺..........................................86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承包建设的市政基础设施项目。

1.1工程概况

1.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连接线工程软基处理工程,工程内容包含道路工程、岩土工程、桥涵工程、交通工

程,安监工程,给水工程、污水工程、雨水工程、电缆沟工程、通信管沟工程、道路照明及绿化

工程等。

1.1.2地理位置

工程位于珠海航空产业园西北部的生物医院园区,路线为南北走

向,北起湖滨路,沿线与南湾路、定东二路、定东三路、定东四路和定东五路相交,南至金海岸

大道。道路设计全长2973.018m,路幅宽60m,规划为城市主干道,双向八车道。

1.2线路结构设计与施工工法概述

1.2.1线路结构设计

(1)平面设计:

****西路北起滨湖路,道路设计起点坐标X=2441488.227;Y=97637.311,桩号为K0+000,取

直线线形通过南湾路、定东二路、定东三路、定东四路和定东五路,至金海岸大道,道路设计终

点坐标X=2438685.059;Y=96666.174,桩号K2+973.018,全线据规划在金海岸大道交叉口范围设

置了一个半径为2000m的圆曲线。本项目施工起点桩号为K0+069.558,施工终点桩号为

K2+973.018,施工长度为2903.46m。

(2)道路纵坡设计

最大纵坡0.922%,最小纵坡0.021%。

最大坡长:510m;最小坡长:150m。

最低点:3.1m;最高点:5.98m。

(3)道路横断面设计

60m=3.5m(人)+2.5m(非)+4m(绿)+16m(机)+8m(中绿)+16m

(机)+4m(绿)+2.5m(非)+3.5m(人)

道路标准横断面图

(4)道路横坡设计

车行道:2.0版非机动车道、人行道:1.5%;

(5)道路交叉口设计

本项目中金海岸大道一机场西路交叉口和定东三路一机场西路交叉口采用

信号灯控制;其它与南湾路、定东二路、定东四路、定东五路、规划一路、规划

二路和规划三路,七条道路相交的路口均采用右进右出形式,通过设置导流岛或

标线岛进行渠化。

1.2.2施工方法

*********连接线软基处理主要施工方法为高压旋喷桩及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和堆载预压。

(1)高压旋喷桩及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

高压旋喷桩、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适用于机场高速高架桥下、110KV高压线下、净空受限

位置(里程为:K0+710〜KO+763、K1+293〜K1+660)。高压旋喷桩桩径50cm,桩间距1.3m,正

方形布桩。水泥土搅拌桩布置方式同旋喷桩,桩径50cm,水灰比0.5〜0.6。水泥搅拌桩复合地

基用于机场高架与强夯法过渡段。

(2)堆教预压

堆载预压施工顺序依次为场地平整、铺设土工布、砂垫层、打设插板、布设盲沟与集水井、

分层填筑路基土方、填筑预压土、满载预压、卸载预压土。

1.3建设条件

1.3.1自然地理

本项目场地位于金湾区三灶镇东片区和生物医药产业园西片区交界处,北接湖滨路,南接金

海岸大道。场地原始地貌单元属滨海平原地貌,现场地部分为农田。勘察时地面标高为1.71〜

4.31m。依据珠海地区的区域地质资料和地质构造图,区域上存在五桂山南麓断裂及崖门断裂构

造。依据勘探成果,在钻孔控制范围内仅见基岩风化裂隙发育,未见断裂构造。

珠海市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8〜22.4"C,多年平均降雨量1788〜2272m,

丰水期主要集中在4〜10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91%本区夏季盛吹东南风,冬季盛吹东北风,7〜

10月份为台风季节,台风风力达8级以上,阵风可达12级,50年一遇基本风压值为0.85kpa。

伴随有暴雨、暴潮和巨浪,其中大暴雨0.9次,二十年间特大暴雨2次。

海潮潮汐为不规则半日潮,在一个太阳日内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日不等现象显著,年最

大潮差3.16m,平均高潮位为0.38m。

1.3.2±(岩)层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根据钻孔揭露,场地勘查范围内土(岩)层按其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及土(岩)性特征,自

上而下分为:人工填筑层(Qdnil)、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4mc)、第四系花岗岩风化残积

层(Qel)、燕山期花岗岩层(丫52(3)),其特征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Q4ml)层号①

①人工填土:褐黄色,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少量植物根系,含有大量碎石块,呈松散状,

均匀性、密实性很差。

该层厚度2.10〜5.70m,平均4.43m,层底板标高-2.76〜0.13m。根据地区经验,推荐地基

土承载力特征值80KPa。

2)第四系海陆交互相层(Q4mc)层号②

②1淤泥:灰黑色,粘粒为主,含较多贝壳碎片,局部含砂10-20%,具光滑感和腥臭味,干

强度中等,韧性中等,饱和,软塑〜流塑。

该层厚度1.20〜14.20m,平均7.22m,层底板标高-20.38〜-5.43m。推荐地基土承载力特征

值45KPa«

②2粉质粘土:褐黄、灰白色等,土质较均,含少量石英砂,稍具韧性,饱和,可塑。

该层厚度2.50〜21.80m,平均9.84m,层底板标高-30.37〜-14.62m。推荐地基土承载力特

征值140KPa,

②3中砂:灰色,黄褐色,由石英砂及少量粘土组成,次棱角状,分选性较差,饱和,稍密〜

中密。

该层厚度2.90〜5.50m,平均4.50m,层底板标高T3.50〜-8.33m。推荐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160KPa.

3)第四系花岗岩风化残积层(Qel)层号③

③砂质粘性土:棕褐色,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以长石风化的粘性土为主,含砾石10〜20%,

切面略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可塑〜硬塑,湿〜很湿。

该层厚度4.20〜13.70m,平均8.95m,层底板标高-39.75〜-37.39m。推荐地基土承载力特

征值200KPa.

4)燕山期花岗岩层(丫52(3))④

④1全风化花岗岩:褐黄色,灰黄色等,很湿,硬塑〜坚硬状,岩芯呈泥柱状,组分为粘土、

石英及少量风化长石,原岩结构可辨,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

本质量等级为V级。

该层厚度0.90〜4.50m,平均2.99m,层底板标高-43.05~T5.52m。推荐地基土承载力特征

值350KPa.

④2强风化花岗岩:灰黄色,褐黄色等,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原岩结构易辨,组分为风化长石、

石英、云母等,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破碎,岩石坚硬程度为软岩〜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

级为V级。

该层厚度7.80m,层底板标高-23.32m。推荐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600KPa。

©3中风化花岗岩:灰白色等,岩芯呈块状-短柱状,原岩结构易辨,组分为风化长石、石英、

云母等,岩心采取率70-80%,RQD=30-60%,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较完整,岩石坚硬程度为较

硬-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V级。

该层厚度2.10~3.10m,平均2.63m,层底板标高-27.63—4.36m。推荐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1500KPa»

1.3.3水文地质

场地原始地貌为滨海平原地貌。场地内有地表水分布(较多鱼塘),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勘

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为0.20〜3.30m,为孔隙水〜裂隙水潜水类型。人工填土层、花岗岩风化

层具较富水、较强透水性,中砂层富水性强、透水性好,为场地的主要含水层;淤泥、粉质粘土

层为相对隔水层。地下水接受大气降雨及侧向渗流补给,以蒸发及侧向渗流排泄,地下水排泄条

件较差,水位受潮汛影响随季节而变化。

根据ZK6、ZK12钻孔水样水质分析,本区为强透水层,地下水环境类型为II类。按场地环境

类别,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按地层渗透性,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

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中等腐蚀性;对钢结构具中等腐蚀性;应按国标《工业建筑防腐性设计

规范》(GB50046-2008)的规定采取防护措施。本区属沿海湿润区,地下水位埋藏较浅,其上

的土长年处于毛细带内,故只需考虑地下水的腐蚀性问题。

1.3.4不良、灾害地质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拟建场地为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建筑的抗

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拟建场地等效剪切波速值为114.4〜178.6m/s,覆盖层厚度7.5-44.1

米,综合评价场地土类型属软弱土〜中硬土,场地类别属HI类。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11-2001)的划分,珠海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

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08;特征周

期值0.45s.

1.3.5工程地质分析与评价

1)场地工程环境评价

目前仍保持原始地形地貌,大部分为池塘及低洼地形。

2)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除软土及松散填土外,场地未见其它特殊岩土体、地下水、活动性断裂等影响场地的工程地

质问题,故场地属基本稳定地段,基本适宜建造拟建道路。

3)场地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浅部存在淤泥、淤泥质土(有机质中液限〜高液限粘质土),强度低,压缩性高,沉降不均

匀且未完成自重固结、稳定时间较长,具触变性(中等灵敏〜灵敏)、流变性及不均匀性。

4)地基处理

场地内淤泥、淤泥质土(有机质中液限〜高液限粘质土)厚度较大,其强度低,压缩性高,

固结时间长,且存在自重固结沉降及触变性(中等灵敏〜灵敏)、流变性及不均匀性。其平均液

性指数大于1,土质路基属过湿类型,据《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过湿状态土基

回弹模量值小于20MPa,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应采取措施提高土基强度。所

以拟建道路不宜采用天然地基,适宜采用地基处理提高强度后的路基。可采用水泥土搅拌桩、生

石灰桩、砂桩及排水砂层、塑料插水板加堆载预压地基处理方法,加速淤泥、淤泥质土(有机质

中液限〜高液限粘质土)排水固结。

二、项目机构设置、人员及仪器配备

2.1组织机构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建立功能健全、职责明确、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以

确保项目有条不紊、科学合理地实施。

考虑工程实际情况,我公司将第三方监测项目部

下设五个分工负责小组,每个负责小组均由具有资质及经验的负责人直接负责;

并设有专职安全负责小组,分别为每低应变检验组、声波透射检验组,检验项目

部和检验组均设置在本标段区域范围内,项目部组织机构框图如图2.1所示

图2.1项目组织机构图

2.2人员配置

2.3仪器配置

1、地表水平位移观测

(1)瑞士LeicaTC802全站仪,该仪器的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土

2mm+2ppm0如图2.2所示。

(2)瑞士LeicaTS15全站仪,该仪器的测角精度±1",测距精度土

lmm+lppmo如图2.3所示。

图2.2LeicaTC802图2.3LeicaTS15

2、垂直位移(沉降观测)

(1)索佳SDL30精密水准仪、锢钢尺读测,测量精度可达到二等水准精度,

仪器精度为±0.3mm/km。如图2.4所示。

(2)TrimbleDINI03数字水准仪一一世界上最高精度的电子水准仪,仪器精

度为±0.3mm/km,最小显示0.01mm;先进的感光读数系统,可见光即可测量;

15'内自动补尝,安平精度±0.2";附合水准导线自动平差。如图2.5所示。

图2.4索佳SDL30图2.5TrimbleDINI03

3、分层沉降

分层沉降的观测采用任丘市新北仪器厂的XBHV-10沉降仪。如图2.6所示。

图2.6XBHV-10沉降仪

4、深层水平位移观测

测斜仪采用河北省任丘市新北仪器厂XB338-22智能数显滑动式测斜仪,测

量精度为±4mm/30m(系统总精度)。如图2.7所示。

图2.7XB338-22智能数显滑动式测斜仪

5、孔隙水压力观测

选用河北省任丘市新北仪器厂(2700/E,40通道),量程为0〜35kPa、0

200kPa等,精度可达到0.1%。如图2.8所示。

图2.8孔隙水压力计DY511

6、其它设备

台式计算机、便携式笔记本、语音对讲机等。

7、拟投入本监测工程的主要仪器、设备如表2T所示:

表2-1拟投入仪器、设备投入

序号设备名称测试参数量程/规格精度生产厂家数量

LeicaTC802全距离2.7km±2mm+2ppm

1Leica1台

站仪角度士2〃

LeicaTS15距离2.7km1mm

2Leica1台

全站仪角度±1"

任丘市新北

3XBHV-沉降仪高程30±2mm1台

仪器厂

DINI03

4±0.3mm/km土1mmTrimble2台

数字水准仪

5索佳SDL30高程1〜1000m±0.3mm/km索佳1套

测斜仪任丘市新北

6位移±60°±4mm/30m1套

XB338-22仪器厂

河北省任丘

孔隙水压力计孔隙水压0〜35kPa、

70.1%市新北仪器1台

DY511力0〜200kPa等

8锢钢尺沉降50m2mm索佳2套

台式

9P4中国5台

计算机

10笔记本电脑中国1台

11语音对讲机美国4套

12工具车中国3辆

13激光打印机hplOlO中国4台

14传真电话机2部

15复印机1台

16其他设施另计

三、检验、监测的目的和依据

3.1检验、监测的目的

由于路线软土地基分布广泛,软基处理的成功与否将对本项目的工期和质量都产生重大的影

响。同时,高填土巨大的侧压力对结构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与路线斜交的桥台桩基,若

处理不当,必将严重影响结构安全。在采用堆载(超载)预压进行软基处理时,如果填土速度过

快,将导致软基失稳,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工期;而如果固结预压时间不够,又将导致工后沉降

过大。

所以,检验、监测是软基处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基加固的施工过程中,需进行必要

的检验、监测工作,通过埋入地基土中的各种仪器,可反映出地基预压荷教大小、地基的固结、

沉降和位移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通过对这些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算,从而对地基加固

的施工质量、地基的加固效果做出评估。这是实现对地基加固施工过程的动态监测、动态检验、

指导施工的必要手段,可为后续工程的施工、场区的使用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进行软基处理时,建立软基处理监控系统,是保证软基处理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工程软

基处理通过系统监控,可以实现以下目的:

1、对沿线各个软土段主软基监控断面的填土过程进行安全监控,并配合其它路段的沉降观

测指导全线软土路段的填土速率,达到安全、快速填筑的目的;

2、通过对沉降变形的观测,检验软基处理效果,掌握全线软基的沉降情况;

3、通过监测,了解各项软基处理措施的加固效果,对软基处理方案进行评价修正;

4、通过监测结合软基处理工程施工工序研究,可以总结出各项软基处理措施合理的工艺流

程、技术要点、操作方法,形成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有效施工工序;

5、从现场实测的数据如表面沉降、分层沉降、孔隙水压、水平位移、土压力等数据以修正

理论计算数值,并可以及时观测沉降和水平位移速度,以控制路基填土速度,并及时了解结构物

受力情况而保证安全施工;

6、通过全断面沉降观测,分析沉降土方与中心沉降量的关系,为计算全线沉降土方提供参

考;

7通过对软基路段预压期沉降变形的观测,检验软基处理效果,进一步了解沉降速率衰减规

律,预测沉降趋势,掌握全线软基的沉降规律情况。推算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量,确定预压卸

载时间,为软基路面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软基监控系统由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和控制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监控系统与“填

土施工”的相互关系如图3.1所示:

图3.1监控系统与填土施工的关系

3.2检验、监测的依据

1、工程软基处理工程第三方检验监测招标文件;

2、《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6、《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16);

7、《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

8、《广东省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15-38-2005);

9、《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GB/T16311-2009)

10、《公路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06)

1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

1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13、《建筑地基基础检验规范》DBJ15-60-2008;

14、《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1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1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17、《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97)

1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50123-99)

19、国家现行城市道路和城市道路的技术标准

20、其他各专业设计文件、施工及验收规范。

四、检验、监测范围及工作量统计

本工程路线为南北走向,北起湖滨路,沿线与南湾路、定东二路、定东三路、定东四路和定

东五路相交,南至金海岸大道,道路设计全长2973.018m。监测、检验范围为:北起湖滨路,南

至金海岸大道,全长2973.018m。

4.1第三方监测工作范围及项目

根据招标文件及设计文件中要求,本工程的第三方监测主要监测项目分为路基沉降监测、水

平位移、孔隙水压力、深层水平位移及土体分层沉降监测。

4.2软基监测断面设计

软弱路基处理的主要技术问题是:道路路基填筑过程的边坡稳定问题、路基

处理工程的质量评价问题(包括工后沉降的分析和卸载时间的把握)。为了解决上

述问题,工程中必须采用一些必要的监测措施,如:全断面沉降、表层沉降板、

边桩位移、测斜、孔隙水压力计以及土压力计等,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监测项目

主要安排有表层沉降、边桩位移、测斜、孔隙水压力等。

由于本工程线路较长,地质情况复杂,且大部分地段均为软基和高填土,为

保证全线软土路基安全快速地完成,必须建立软基监控系统。监控断面由监控单

位进行观测,并接受建设单位监控领导小组的指导,结合施工、监理单位提供的

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监控断面的设置原则是在各个软土段内选择填土高、软土厚度大、性质差的

薄弱位置或其它典型断面作为监控断面,分别埋设沉降板、边桩位移、测斜管和

孔隙水压力计。监控断面的设置具体布置依施工图为准。现拟定监控断面的设置

如图4.1所示:

4.2检验工作范围

(1)钻孔取样及土工试验:分为施工前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

(2)取样及原位测试。

4.3第三方监测、检验工作量统计

根据招标文件及设计文件要求,本项目分为第三方监测项目与检验项目,

本工程监测内容及布点数量见表4-1、表4-2。

表4T监测项目

序监测点数量单点监测次数监测工程量

监测项目备注

号(点)(次)(点、次)

1路基沉降监测381355130

2水平位移监测571156555

3孔隙水压力监测1265780堆载预压

4分层沉降监测12901080断面监测

5深层水平位移监测289050400

6路基沉降31442

复合地基

7水平位移监测61484

监测

8土压力监测41456

备注:深层水平位移测斜管平均按15m计算。

表4-2检验项目

工作量

序号项目岩土类别岩土名称深度备注

(m个次)

I填土、淤泥DWIOm360

1钻探

I填土、淤泥10m<D^20m180

淤泥平均厚

2十字板剪切I淤泥DWIOm120

度10m

平均取土深度

3取土样180

15m

平均取土深度

4土样常规试验180

15m

五、精度及频次要求

5.1路基变形测量精度要求

路基变形测量包括路堤、路堑变形测量,路基沉降观测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及观测点频次要求

如下:

(1)本线沉降变形测量按三等规定执行,对于技术特别复杂工点,可根据

二等水准测量的规定执行。

表5-1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垂直位移测量水平位移观测

沉降变形测量等级沉降变形点的相邻沉降变形点的沉降变形点点位的

高程中误差(mm)高程中误差(mm)中误差(mm)

二等±0.5±0.3±3.0

三等±1.0±0.5±6.0

(2)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一般按独立建网考虑,可采用三角形网、导线网、GPS网和视准

轴线等形(当采用视准轴线时,轴线上或轴线两端应设立校核点)。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

度要求进行施测,并与施工平面控制网进行联测,引入施工测量坐标系统,实现水平位移监测网

坐标与施工平面控制网坐标的相互转换。本线水平位移监测按三等规定执行,对于软土地基等设

计有特别技术要求的复杂工点,可根据二等的规定执行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

符合表5-2的规定。

表5-2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精度要求

相邻基准点的点平均边长测角中最弱边

等级作业要求

位中误差(mm)(m)误差(")相对中误差

按国家一等平面

<300±0.7W1/250000

控制测量要求观测

一等±1.5

按国家二等平面

<150±1.0W1/120000

控制测量要求观测

按国家二等平面

<300±1.0W1/120000

控制测量要求观测

二等±3.0

按国家三等平面

<150±1.8W1/70000

控制测量要求观测

按国家三等平面

<350±1.8W1/70000

控制测量要求观测

三等±6.0

按国家四等平面

<200±2.5W1/40000

控制测量要求观测

按国家四等平面

四等±12.0<400±2.5W1/40000

控制测量要求观测

(3)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的建立应符合下列规定:

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一般按沉降变形等级三等的要求(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施测,根据沉

降变形测量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以及标志的作用和要求不同,垂直位移监测网用分级布网等精度

观测逐级控制的方法布设。a、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应布设成闭合环状或附合水准路线等形式。b、

水准基点应埋设在变形区以外的基岩或原状土层上,亦可利用稳固的建筑物、构筑物设立墙上水

准点。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3的规定:

表5-3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精度要求

相邻基准点每站高差往返较差、检验已测

等级高差中误差中误差附合或环线高差较差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及要求

(mm)(mm)闭合差(mm)(mm)

DS05型仪器,按一等水准测

二等0.50.130.3G0.5&

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DS05或DS1型仪器,按二等

三等1.00.30.6册0.8万

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

(4)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4规定:

表5-4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基本分划、

视线离基本分

水准前后视前后视辅助分划

水准视距地面最划、辅助分

等级仪型距差距累积所测高差

尺(m)低高度划读数较

号(m)差(m)较差

(m)差(mm)

(mm)

二等DS1因瓦<50<1.5<6.0>0.5<0.6<1.0

5.2检验、监测频次

根据设计文件,观测期为从施工开始时间至竣工验收结束。检验周期应贯穿

整个施工期内;十字板剪切实验应按照每填土2m/次频率进行检验,具体检验工

作周期及频率以设计文件要求为准。

表5-5检验、监测频率计划安排表

监测检验频率

项目备注

加载期间满载期间

地表沉降3天1次7天1次整个地基加固过程

地表隆起3天1次7天1次整个地基加固过程

分层沉降3天1次7天1次整个地基加固过程

孔隙水压力3天1次7天1次整个地基加固过程

地表水平位移3天1次7天1次整个地基加固过程

深层水平位移3天1次7天1次整个地基加固过程

土压力3天1次7天1次整个地基加固过程

钻孔土工试验地基加固前

十字板剪切每填土2m/一次地基加固前后

备注:具体的监测频率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进行调整,当加载量极速增大时,应适当提高监测频率。

六、监测实施

6.1检验、监测重点及难点

61.1检验监测的重点及难点

(1)堆载预压区域施工期间发生较大沉降时,对堆载预压区域周边环境的

监测为本次监测工作的重点之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