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数据融合创新行业环境分析_第1页
山西大数据融合创新行业环境分析_第2页
山西大数据融合创新行业环境分析_第3页
山西大数据融合创新行业环境分析_第4页
山西大数据融合创新行业环境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大数据融合创新行业环境分析

大数据产业主要以数据生产、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

主,包括数据资源建设、大数据软硬件产品开发、销售和租赁活动以

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

(-)大数据融合创新产业发展基础

山西大数据产业依托山西百信、龙芯中科(太原)、中标软件

(山西)、国科晋云、中国长城等行业龙头企业在软硬件设计集成方

面形成了较好的基础能力。依托三大运营商网络服务,引入落地了百

度云计算、大同普云、秦淮数据、中交高速等一批大型数据中心以及

百度数据标注等数据服务项目,为下一步数据的传输、存储、分析奠

定了较好的基础。大数据产业全省已建、在建数据中心设计标准机架

达到2336万架,服务器能力近240万台,年均增长率、上架利用率

均达到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百度在山西综改示范区建立全国最大

的单体数据标注基地;我省成为国家首批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

(DCMM)试点地区。

(二)大数据融合创新产业重点方向与发展目标

充分利用全省能源、区位、气候等基础优势和信息安全、数据标

注领域形成的先发优势,强化数据资源建设、软硬件产品研发、大数

据应用。强化数据标注,加强对图像、文本、语言、视频等海量价值

数据的转写,强化高价值数据资源建设。以算力算法强大大数据应用

为主线,围绕数据科学理论体系、大数据计算系统与分析、大数据应

用模型等领域进行前瞻布局,研发大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管理、

处理、分析、应用、可视化和安全等关键技术,培育安全可控的大数

据产品体系。聚焦数字基础设施升级、数字产业方阵打造、数字化融

合应用、数字治理能力提升,进行数据资源整合和数据价值挖掘,加

速数据在无人驾驶、智慧医疗等方面的率先应用,推进数字产业化和

产业数字化。

十四五期间,打造引领性大数据产品,培养引领性大数据企业,

打造国家级大数据产业集群。未来15年,逐步成为国家大数据产业中

心之一,数据存储和分析能力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未来30年,建成中

部地区大数据中心和应用示范区。

(三)大数据融合创新产业发展路径

1、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5G建设应用,大力推动基站转改直工作,加强同三大运营商、

铁塔公司协同,扩大5G基站建设规模,复制推广5G+智能矿山建设经

验,搭建5G与远程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文旅、工业互联网等的融合

应用平台,拓展5G场景应用。推动大型数据中心和边缘数据中心协同

发展,整合现有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资源,推动超级计算、先进计算等

技术发展应用,积极打造国家级超算中心。

2、培育构建大数据产业体系

坚持项目为王,建立大数据领域重点项目库,加快推动百度云计

算中心二期、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阳泉智能驾驶

车路协同示范基地等重大项目。发挥我省在数据标注产业先发优势,

加快推动标注领域标准制定,加快专业数据集建设,推动建设数据交

易平台,扩大数据开放范围和力度,培育构建集数据采集、数据清洗、

数据标注、数据交易、数据应用为一体的基础数据服务体系。推动产

业集聚发展,加快规划布局数字类产业园区。

3、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以企业上云、智能制造、智慧矿山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

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企业

数据管理能力,组织开展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DCMM)宣贯培训,

开展DCMM试点评估,提升企业数据管理能力,加强评估专业人才的培

养储备,争取DCMM评估机构资质,构建我省DCMM评估服务体系。推

动大数据在乡村振兴领域应用,加强与山西农谷对接合作,探索推动

乡村振兴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路径。

、市场需求预测方法

科学的营销决策,不仅要以市场营销调研为出发点,而且要以市

场需求预测为依据。市场需求预测是在营销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科学

的理论和方法,对未来一定时期的市场需求量及影响需求的诸多因素

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市场需求发展变化的规律,为营销管理人员提供

关于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测性信息,并以此作为营销决策的依据。

市场需求预测的方法,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购买者意向调查法

购买者意向调查法即通过直接询问购买者的购买意向和意见,据

以判断销售量。如果购买者的购买意向是明确清晰的,这种意向会转

化为购买行为,并且愿意向调查者透露,这种预测法特别有效。但是,

潜在购买者数量很多,难以逐个调查,故此法多用于工业用品和耐用

消费品。同时,购买者意向会随着时间转移,故此法适宜作短期预测。

调查购买者意向的具体方法比较多,如直接访问、电话调查、邮寄调

查、组织消费者座谈会等。例如,采用概率调查表向消费者调查耐用

消费品购买意向,可能会收到较好效果。

(二)综合销售人员意见法

综合销售人员意见法即通过听取销售人员的意见来预测市场需求。

销售人员包括基层的营业员、推销员及有关业务人员。销售人员最接

近市场,比较了解顾客和竞争者的动向,熟悉所管辖地区的情况,能

考虑到各种非定量因素的作用,较快地做出反应。由于销售人员中没

有受过预测技术教育的居多,往往因所处地位的局限性,对经济形势

和企业营销总体规划不够了解,可能存在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的估计。

但在销售人员较多时,过高或过低的期望值可互相抵消,从而使预测

结果趋向合理。这一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比较简捷,无须复杂的计算;

缺点是容易受个人认识水平等主观因素影响。

(三)专家意见法

专家意见法是指根据专家的经验和判断以求得预测值。其具体形

式有三种:一是小组讨论法。召集专家集体讨论,互相交换意见,取

长补短,发挥集体智慧,做出预测。二是单独预测集中法。由每位专

家单独提出预测意见,再由项目负责人员综合专家意见得出结论。三

是德尔菲法。该方法用系统的程序,采取不署名和反复进行的方式,

先组成专家组,将调查提纲及背景资料提交专家,轮番征询专家意见

后再汇总预测结果。该方法的特点是专家互不见面,可避免相互影响,

且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有时要经过四五轮,意见才能趋于一致,

其结论比较切合实际。

(四)市场试验法

市场试验法是指在新产品投放市场或老产品开辟新市场、启用新

分销渠道时,选择较小范围的市场推出产品,观察消费者反应,预测

销售量。该方法由于时间长、费用大,因而多用于投资大、风险高和

有新奇特色产品的预测。

(五)时间序列分析法

时间序列分析法是指将某种经济统计指标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

序排列形成序列,再将此序列数值的变化加以延伸,进行推算,用以

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其主要特点是以时间的推移来研究和预测市场需

求趋势,排除外界因素影响。采用此法首先要找出影响变化趋势的因

素,再运用其因果关系进行预测。

产品销售的时间序列(Y),其变化趋势主要是以下四种因素发展

变化的结果:

(1)趋势(T)。系人口、资本积累、技术发展等因素共同作用

的结果。利用过去的销售资料,描绘出销售曲线,可看出某种趋势。

(2)周期(C)。许多商品销售受经济周期影响,销售额往往呈

波浪形运动。认识循环周期,对中期预测相当重要。

(3)季节(S)。指一年内销售额变化的规律性周期波动。此种

变化通常与气候、假日、交易习惯有关,如果具体到周、日,也可能

与上下班时间有关。

(4)不确定因素(E)。包括自然灾害、战乱以及其他变故,这

些偶发事件,一般无法预测,应从历史资料中剔除这些因素的影响,

考察较为正常的销售活动。

(六)直线趋势法

直线趋势法是指运用最小平方法,以直线斜率表示增长趋势的外

推预测方法。

(七)统计需求分析法

任何产品的销售都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统计需求分析是运用一

整套统计学方法,发现影响企业销售的最重要的实际因素及其影响力

大小的方法。该方法经常分析的因素是价格、收入、人口和促销等。

应当指出,这些变量同销售量(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不能用严

格的数学公式表示,只能用统计分析来揭示和说明。运用多元回归技

术在寻找最佳预测因素和方程的过程中,可以找到多个方程。

二、用上述方程预测需求量,首先要预测平均温度和人均收入,并

注意可能影响预测值的因素,如观察值过少、变量之间高度相

关、变量与销售之间关系不明朗和未考虑新变量的出现等。发

展形势

(一)未来产业成为国际竞争新焦点

从国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呈现多领域、跨学科、群

体性突破新态势,多种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科技成果转化速度

明显加快,产业组织形式和产业链条更具垄断性。发达国家纷纷加强

对未来产业领域的布局,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已经提前谋划颠覆

性、变革性产业发展,加大了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生命科技等技术

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投资研发。全球互联网和制造业巨头企业紧盯人工

智能、量子技术、虚拟现实、区块链、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加快实

施技术、产业、战略三位一体和软硬融合发展。未来产业国际竞争空

前激烈,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科技创新和综合

实力的重要标志。

(二)未来产业孕育国内发展新机遇

从国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的

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为我国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为抢抓这一

重大历史机遇,国内众多省市高度重视未来产业发展,北京、上海、

深圳、杭州、武汉、沈阳等地都已立足自身基础,强化前瞻布局,围

绕人工智能、半导体、工业互联网、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

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着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抢占先

机,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实现跨越式、引领性发展,推动经济体系优

化升级。

(三)未来产业构筑山西转型新动能

从省内看,山西先后建成了一批国内国际一流的创新团队,取得

了一批有影响的创新成果,为未来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将

未来产业发展上升到省级战略层面,培育转型新动能,走出转型新路

径,奠定发展新优势,着力实现从一煤独大到八柱擎天。

三、国际国内合作工程

1、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

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

区的合作交流,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积极融

入国际大通道和经济大走廊,提升国际通达能力,扩大经贸合作规模。

加强对一带一路重点国别、重点领域发展趋势跟踪及分析,及时发布

国家走出去有关政策,以及重点国别投资环境、产业发展和政策、市

场需求、项目合作等信息,引导我省未来产业企业以建设境外合作园

区、生产加工基地、营销网络、对外承包工程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

2、强化国际交流合作

深化与国外一流科研机构、著名大学、企业的合作交流,推动科

技园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联合实验室和产业化基地等平台建设,

策划和实施一批项目一人才一基地相结合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构建

民间参与、机构互动、产学研结合的国际合作架构。依托在晋国际科

技学术组织和代表性科学家,提升我省国际合作水平和影响力。搭建

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平台,围绕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吸引和支持国际高

端学术会议、专业论坛在晋举办或永久性落地,鼓励企业参加国际展

会和技术交流活动。

3、推动区域协同创新

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探索在北上广深等科技先进地区组建

未来产业研发机构,靠前就近学习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先进技术,集聚

利用异地创新要素,破解本土企业高端人才缺乏、研发能力不足的难

题。持续深化与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地区的合作,

建立省际间创新成果转移统筹协调机制、重大承接项目促进服务机制

等,搭建研究成果转化基地和产业转移促进平台。加强与中部省份、

沿黄省份及周边省份在未来产业上的互补合作,推动共融发展,实现

为我所用。

四、指导思想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

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以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为抓手,围

绕优中培精,加速直道冲刺有中育新,推进弯道超车新中求变,助力

换道领跑无中生有,着力赛道竞赛四大路径,重点培育未来数字、未

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装备、未来生活等5大未来产业重点领域,

全力构建主导性、先导性、颠覆性、前瞻性等4层培育体系,着力形

成5+4未来产业发展矩阵,持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水平,不断适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

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具有山西特色、持续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率

先将山西建成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和引领区,为我省

换道领跑、抢占先机、赢得未来竞争优势、实现转型跪新路提供强大

动力。

五、保护现有市场份额

占据市场领导者地位的公司在力图扩大市场总需求的同时,还必

须时刻注意保护自己的现有业务免遭竞争者入侵。最好的防御方法是

发动最有效的进攻,不断创新,永不满足,掌握主动,在新产品开发、

成本降低、分销渠道建设和顾客服务方面成为行业先驱,持续增加竞

争效益和顾客让渡价值。即使不发动主动进攻,至少也要加强防御,

堵塞漏洞,不给挑战者可乘之机。市场领导者不可能防守所有的阵地,

必须认真地探查哪些阵地应不惜代价严防死守,哪些阵地可以放弃而

不会带来太大损失,将资源集中用于关键之处。防守战略的基本目标

是减少受到攻击的可能性,或将进攻目标引到威胁较小的区域并设法

减弱进攻的强度。主要的防御战略有以下六种。

1、阵地防御

阵地防御是指围绕企业目前的主要产品和业务建立牢固的防线,

根据竞争者在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方面可能采取的进攻战略而制

定自己的预防性营销战略,并在竞争者发起进攻时坚守原有的产品和

业务阵地。阵地防御是防御的基本形式,是静态的防御,在许多情况

下是有效的、必要的,但是单纯依赖这种防御则是一种“市场营销近

视症”。企业更重要的任务是技术更新、新产品开发和扩展业务领域。

海尔集团没有局限于赖以起家的冰箱市场,而是积极从事多元化经营,

开发了空调、彩电、洗衣机、电脑、微波炉、干衣机等一系列产品,

成为我国电器行业著名品牌。

2、侧翼防御

侧翼防御是指企业在自己主阵地的侧翼建立辅助阵地以保卫自己

的周边和前沿,并在必要时作为反攻基地。超级市场在食品和日用品

市场占据统治地位,但是在食品方面受到以快捷、方便为特征的快餐

业的蚕食,在日用品方面受到以廉价为特征的折扣商店的攻击。为此,

超级市场提供广泛的、货源充足的冷冻食品和速食食品以抵御快餐业

的蚕食,推广廉价的无品牌商品并在城郊和居民区开设新店以击退折

扣商店的进攻。

3、以攻为守

以攻为守是指在竞争对手尚未构成严重威胁或在向本企业采取进

攻行动前抢先发起攻击以削弱或挫败竞争对手。这是一种先发制人的

防御,公司应正确地判断何时发起进攻效果最佳,以免贻误战机。有

的公司在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接近于某一水平而危及自己市场地位时

发起进攻,有的公司在竞争对手推出新产品或推出重大促销活动前抢

先发动进攻,如推出自己的新产品、宣布新产品开发计划或开展大张

旗鼓的促销活动,压倒竞争者。

公司先发制人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运用游击战,这儿打击一个

对手,那儿打击一个对手,使各个对手疲于奔命,忙于招架;可以展

开全面进攻,如精工手表有2300个品种,覆盖各个细分市场;也可以

持续性地打价格战,如格兰仕微波炉曾数次率先降价,使未取得规模

效益的竞争者陷于困境;还可以开展心理战,警告对手自己将采取某

种打击措施而实际上并未付诸实施。

4、反击防御

反击防御是指市场领导者受到竞争者攻击后采取反击措施。要注

意选择反击的时机,可以迅速反击,也可以延迟反击。如果竞争者的

攻击行动并未造成本公司市场份额迅速下降,可采取延迟反击,弄清

竞争者发动攻击的意图、战略、效果和其薄弱环节后再实施反击,不

打无把握之仗。反击战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正面反击。即与对手采取相同的竞争措施,迎击对方的正面

进攻。如果对手开展大幅度降价和大规模促销等活动,市场领导者凭

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卓著的品牌声誉以牙还牙地采取降价和促销活动

可以有效地击退对手。

(2)攻击侧翼。即选择对手的薄弱环节加以攻击。某著名电器公

司的电冰箱受到对手的削价竞争而损失了市场份额,但是洗衣机的质

量和价格比竞争者占有更多的优势,于是对洗衣机大幅度降价,使对

手忙于应付洗衣机市场而撤销对电冰箱市场的进攻。

(3)钳形攻势。即同时实施正面攻击和侧翼攻击。比如,竞争者

对电冰箱削价竞销,则本公司不仅电冰箱降价,洗衣机也降价,同时

还推出新产品,从多条战线发动进攻。

(4)退却反击。是在竞争者发动进攻时我方先从市场退却,避免

正面交锋的损失,待竞争者放松进攻或麻痹大意时再发动进攻,收复

市场,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较大的战果。

(5)围魏救赵。是在对方攻击我方主要市场区域时攻击对方的主

要市场区域,迫使对方撤销进攻以保卫自己的大本营。

5、机动防御

机动防御是指市场领导者不仅固守现有的产品和业务,还要扩展

到一些有潜力的新领域,以作为将来防御和进攻的中心。

6、收缩防御

收缩防御是指企业主动从实力较弱的领域撤出,将力量集中于实

力较强的领域。当企业无法坚守所有的市场领域,并且由于力量过于

分散而降低资源效益的时候,可采取这种战略。其优点是在关键领域

集中优势力量,增强竞争力。

六、顾客满意

通过创造、传播和交付优质顾客价值,满足需求,达到顾客满意,

最终实现包括利润在内的企业目标,是现代市场营销的基本精神。这

一观念上的变革及其在管理中的运用,曾经带来美国等西方国家20世

纪50年代后期以来的商业繁荣和一批富可敌国的跨国公司的成长。

然而,实践表明,现代市场营销管理哲学观念的真正贯彻和全面

实施,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尽管以顾客为中心的

基本思想是无可争辩的,但是,这个高深理论和企业资源与生产能力

之间的联系却很脆弱。”利润是对创造出满意的顾客的回报”这个观

点,似乎只是建立在信念之上而不是建立在牢靠的数据之上的。因此,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和经理围绕现代营销观念的真正贯

彻问题,将注意力逐渐集中到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质量、服务和价值

传递实现顾客满意;二是通过市场导向的战略奠定竞争基础,来吸弓I、

保持顾客和培育客户关系。

所谓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将产品和服务满足其需要的感知效果与

其期望进行比较所形成的感觉状态。顾客是否满意,取决于其购买后

实际感受到的绩效与期望(顾客认为应当达到的绩效)的差异:若绩

效小于期望,顾客会不满意;若绩效与期望相当,顾客会满意;若绩

效大于期望,顾客会十分满意。

顾客期望的形成,取决于顾客以往的购买经验、朋友和同事的影

响,以及营销者和竞争者的信息与承诺。若一个企业使顾客的期望过

高,则容易引起购买者的失望,降低顾客满意程度。但是,如果企业

把期望定得过低,虽然能使买方感到满意,却难以吸引大量的购买者。

顾客对满足其需要的感知效果既是企业的预期,也是顾客通过购

买和使用产品的一种感受。它尽管是顾客的一种主观感觉状态,但却

是建立在“满足需要”的基础上的,是从顾客角度对企业产品和服务

价值的综合评估。研究表明,顾客满意既是顾客本人再购买的基础,

也是影响其他顾客购买的要素。对企业来说,前者关系到能否保持老

顾客,后者关系到能否吸引新顾客。因此,使顾客满意,是企业赢得

顾客、占有和扩大市场、提高效益的关键。

研究还进一步表明,吸引新顾客要比维系老顾客花费更高的成本。

因此,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保持老顾客、培养顾客忠诚感具有重大

意义。而要有效地保持老顾客,就不仅要使其满意,而且要使其高度

满意。高度的满意能培养顾客对品牌的感情吸引力,而不仅仅是一种

理性上的偏好。企业必须十分重视创建、保持和提升顾客的满意程度,

努力争取更多高度满意的顾客,建立起高度的顾客忠诚。

贯彻全方位营销管理观念,关键是要与顾客及其他利益方建立持

久关系,亦即做好关系营销。为此,企业必须首先创造卓越的顾客感

知价值,建立持久的顾客关系,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和价值链管理,形

成系统的“顾客满意”良性机制,努力使自己成为真正面向市场的企

业。

七、目标市场战略

目标市场是企业打算进入的细分市场,或打算满足的、具有某种

需求的顾客群体,对市场进行细分之后,企业面对许多不同的子市场,

就要进行恰当的评价,结合自身的资源和目标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战

(-)目标市场战略的类型

1、无差异性营销战略

指企业把整体市场看作一个大目标市场,不进行细分,用一种产

品、统一的市场营销组合对待整体市场实行此战略的企业基于两种不

同的指导思想。一种是从传统的产品观念出发,强调需求的共性,漠

视需求的差异,因此企业为整体市场生产标准化产品,并实行无差异

的市场营销战略。从20世纪初开始,美国福特公司仅靠着T型车款车

型和一种颜色(黑色)占领了美国市场,至1914年时,福特汽车已经

占有了美国一半的市场份额和较大的海外市场在大量生产,大量销售

的产品导向时代,企业多数采用无差异性营销战略经营,实行无差异

战略的另一种思想是企业经过市场调查,认为某些特定产品的需求大

致相同或较少差异,比如食盐,因此可以采用大致相同的市场营销策

略,从这个意义上讲,它符合现代市场营销理念。

采用无差异性营销战略的最大优点是成本的经济性。大批量的生

产、销售,必然降低产品单位成本;无差异的广告宣传可以减少促销

费用;不进行市场细分,相应减少了市场调研、产品研制与开发以及

制定多种市场营销战略、战术方案等带来的成本开支。

但是,无差异性营销战略对市场上绝大多数产品是不适宜的,因

为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具有极其复杂的层次,某种产品或品牌受到市场

普遍欢迎的情况很少,即便一时能赢得某一市场,如果竞争企业都如

此仿照,就会造成市场上某个局部竞争非常激烈,而其他部分的需求

却未得到满足,例如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一大汽车公司都坚信

美国人喜欢大型豪华的轿车,共同追求这一大的目标市场,采用无差

异性市场营销战略70年代能源危机发生之后,需求发生了变化,消费

者越来越喜欢小型、轻便、省油的小型轿车,而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都

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更没有适当地调整营销战略,致使大轿车市场

竞争“白热化”,而小型轿车市场却被忽略,日本汽车公司在这种情

况下乘虚而入。

2、差异性营销战略

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把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需求与愿望大致相同

的细分市场,然后根据企业的资源及营销实力,分别为各个细分市场

制定不同的市场营销组合。或者说,企业多个营销组合共同发展,不

同的营销组合服务于不同的细分市场。

采用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的最大优点,是有针对性地满足具有不

同特征的顾客群,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以保洁公司为例,作为世界

最大的消费品公司之一,其在中国市场根据不同目标市场及诉求推出

了相应品牌。但是,这种战略也会由于产品品种、销售渠道、广告宣

传的扩大化与多样化,致使市场营销费用大幅度增加。所以无差异性

营销战略的优势,基本上也是差异性市场战略的劣势,只有能在总量

上扩大销售才有意义。因此,企业在市场营销中有时需要“反细分”

或“扩大顾客的基数”,作为对差异性营销战略的补充和完善。

3、集中性市场战略

集中性市场战略是将整体市场分割为若干细分市场后,只选择其

中一个或少数细分市场为目标市场,开发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实行

集中营销。其指导思想是把人、财、物集中于某一个细分市场,或几

个性质相似的小型市场归并的细分市场。不求在较多的细分市场组成

的目标市场上占有较小的份额,而要在少数或较小的目标市场上得到

较大的市场份额。

集中性市场战略也称“弥隙”战略,即弥补市场空隙的意思。它

适合资源较少的小企业。这些小企业与大企业硬性抗衡,往往弊多于

利,因而必须寻找对自己有利的微观生存环境。借用“生态学”的理

论解释,生物的发展必须找到一个其他生物不会占领、不会与之竞争,

而自己却有适应本能的微观生存环境。也就是说,如果小企业能避开

大企业竞争激烈的市场,选择一两个能够发挥自己技术、资源优势的

小市场,往往容易成功。由于目标集中,可以大大节省营销费用和增

加盈利;又由于生产、销售渠道和促销的专业化,也能更好地满足这

部分特定消费者的需求,企业易于取得优越的市场地位。

这一战略的不足是经营者承担风险较大。如果目标市场的需求突

然发生变化,目标消费者的兴趣突然转移(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时髦商

品),或是市场上出现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企业就可能陷入困境。

(二)选择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的条件

1、企业能力

企业能力是指企业在生产、技术、销售、管理和资金等方面力量

的总和。如果企业力量雄厚,且市场营销管理能力较强,即可选择差

异性营销战略或无差异性营销战略。如果企业能力有限,则宜选择集

中性营销战略。

2、产品同质性

同质性产品主要表现在一些未经加工的初级产品上,如水力、电

力、石油等,虽然产品在品质上或多或少存在差异,但用户一般不加

区分或难以区分。因此,同质性产品竞争主要表现在价格和提供的服

务水平上。该类产品适于采用无差异战略。而对服装、家用电器、食

品等异质性需求产品,可根据企业资源力量,采用差异性营销战略或

集中性营销战略。

3、产品生命周期阶段

新产品上市往往以较单一的产品探测市场需求,产品价格和销售

渠道基本上单一化,因此新产品在引入阶段可采用无差异性营销战略。

产品进入成长或成熟阶段,竞争加剧,同类产品增加,再用无差异经

营就难以奏效,所以改为差异性或集中性营销战略效果更好。

4、市场的类同性

如果顾客的需求、偏好较为接近,对市场营销刺激的反应差异不

大,可采用无差异性营销战略;否则,应采用差异性或集中性营销战

略。

5、竞争者战略

如果竞争对手采用无差异性营销战略,企业选择差异性或集中性

营销战略有利于开拓市场,提高竞争能力。如果竞争者已采用差异性

战略,则不应采取无差异战略与其竞争,可以选择对等的或更深层次

的市场细分战略或集中化营销战略。

(三)选择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应注意的问题

1、细分市场之间的联合与归并

当企业实施差异性市场战略,选择若干数目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

市场时,应密切关注各细分市场之间的关联性。根据某些单一的细分

市场之间在原材料采购、制造设备以及销售渠道方面有较多的共同性,

可重新设计组合归并为新的细分市场,其销售场所的装饰、仓储等成

本会随着产品品种或数量的增多而降低。

2、有计划有步骤地进入各细分市场

当某个企业已确定将若干个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时,应有计划、

有步骤地逐个进入每一个细分市场,进入的时间顺序企业应该做到严

格保密,特别是不能让竞争者了解到企业进入各细分市场的计划方案。

当然,逐个进入的步骤和顺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大程度上应视竞

争对手的策略而定。这对企业有两点好处:一是可以减少竞争,发挥

企业的优势,集中力量进入竞争者尚未进入或本企业具有优势的细分

市场,大大增强获胜的可能性,获得对单一细分市场进行集中营销的

好处。二是可以减少风险。企业在第一个细分市场取得经验的基础上,

可以灵活地采取产品专业化、市场专业化或选择专业化的战略进入第

二个细分市场,如此逐步推进,使企业获得稳步成长。例如中国的中

成药在进行国际化时,就是采取逐步推进的进入战略,首先从最容易

的东南亚市场进入,推行中成药、中药材出口并举的策略,接着通过

产品注册的方式进入日韩市场,最后通过保健食品、非处方药的方式

进入美国市场。

如果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封闭型市场,显然,其市场进入计划会遇

到许多有形和无形的障碍。在此情况下,企业要运用大市场营销中权

力与公共关系这两个特殊手段,开展“大市场营销”,找出进入该市

场的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再开展常规的市场营销。

3、目标市场的社会责任

目标市场的选择有时会引起公众责任,营销者经常容易从弱势群

体(如儿童及贫困人群)处获得不公平的利益,或促销有潜在危害的

产品。例如,麦当劳也被指责向低收入的城市居民推出高脂肪、多盐

的食品。在目标市场上,不仅要考虑公司的利益,还要考虑目标顾客

的利益,采用恰当的方式和内容推销,往往可以在获得利润的同时,

更多地得到来自社会的认可。例如,高露洁公司的儿童高露洁牙膏的

广告使得孩子们刷牙的时间更长和更经常,这在获得家长认可和青昧

的同时也达到了稳定客户群体的作用。

八、绿色营销的兴起和实施

(一)绿色营销的兴起

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大规模发展,人类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毁坏自

己赖以生存的环境,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大自然的报

复促使人类猛醒,绿色需求便逐步由潜在转化为现实,消费需求的满

足,转向物质、精神、生态等多种需求与价值并重。有支付能力的绿

色需求,是绿色营销赖以形成的推动力,并决定了绿色市场规模的形

成与发展。

1968年,在意大利成立的罗马俱乐部指出:人类社会的进步并不

等于GDP的上升。1972年6月,联合国首次召开了斯德哥尔摩人类环

境会议,通过了全球性环保行动计划和《人类环境宣言》,向全世界

发出呼吁: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一些国家纷纷推出以环保为主题的“绿色

计划”。

20世纪80年代前,由于我国粮油食品农药残留量超标,出口产品

因保护臭氧层的有关国际公约而受阻,因此,对实施绿色营销开始有

紧迫感。中国的绿色工程始于绿色食品开发,1984年在广州出现了全

国第一家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992年11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

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开始实

施绿色食品标志制度。1993年5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加入了

“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除绿色食品外,我国绿色产品的研制与

开发也已扩展到其他领域。1990年研制成功了高容量,胶体电池;

1994年研制成功绿色农药苦参烟碱乳剂,获得日内瓦博览会金奖。

1994年,农业部提出了发展绿色食品的三项基本原则,并正式决定采

用由太阳、植物叶片、蓿蕾构成的绿色食品标志。1994年3月250,

国务院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

白皮书》,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环境与发展的总体出发,提出的促

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以及人口、教育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

总体战略和政策措施方案。1995年年初,全国已有28种绿色食品的生

产和开发,除食品外,其他绿色产品也不断研制成功。随着绿色产品

的开发,绿色商店已在一些大城市相继建立。从绿色意识的觉醒、绿

色需求的发展、绿色产业的形成、绿色体制的建立到绿色理论的创建,

《中国21世纪议程》在行动中。

(二)绿色营销的实施

绿色营销实施的步骤,一般包括树立绿色营销观念、收集绿色信

息、分析绿色需求、制定绿色营销战略和绿色营销组合。下面主要简

述制定绿色营销战略和营销组合。

1、制定绿色营销战略

在全球绿色浪潮兴起的时代,企业应基于环境和社会利益考虑,

在搜集绿色信息、分析绿色需求的基础上,制定能够体现绿色营销内

涵的战略计划,以便有利于长期发展。绿色营销战略应明确企业研制

绿色产品的计划及必要的资源投入,具体说明环保的努力方向及措施。

绿色营销战略应以满足绿色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既要满足现有与潜

在绿色需求,还要促进绿色消费意识和绿色需求的发展。绿色营销战

略要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争取获得绿色标识,制定绿色企业形

象战略。绿色营销将带来更高的边际收益,实现合理的“绿色盈利”,

从长远看这是绿色营销战略实施的必然结果。

2、制定绿色营销组合

绿色营销强调营销组合中的“绿色”因素,首先要重视绿色消费

需求的调查与引导,产品的开发和经营不仅对社会发展或环境改善有

所贡献,而且能有效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冲破人为设置的“绿色

壁垒”,适应“环保回归”热潮。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主要考虑在产品

生命周期各阶段产品与包装对环境所造成的干预和影响,力求在生产、

消费及废弃物回收过程中降低公害,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对环

境的污染。正确有效的绿色渠道是绿色营销的关键环节,不仅要慎选

绿色信誉好的中间商,而且要选择和改善能避免污染、减少损耗和降

低费用的储运条件。绿色价格应反映生态环境成本,包括产品消耗及

环境改善支出,确立环境与生态有价的基本观点,贯彻“污染者付款”

原则,促进生态化、低污低耗的绿色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绿色促销要

利用传媒和社会活动,传播绿色企业及产品的信息,为企业的绿色表

现作宣传。通过赞助、捐赠等对有关环保的组织及活动,给予经济上

的支持。广告要突出绿色产品的特点,突出环保靠全社会的力量,靠

每个人的贡献。广告投入和广告频率要适度,防止因广告而造成资源

浪费和声、光等感官污染。绿色管理是融环境保护观念于企业营销活

动过程中的管理方式,通过全员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自觉地实

施绿色营销,切实做好环保工作。

九、市场细分战略的产生与发展

市场细分是1956年由美国营销学者温德尔,斯密于《产品差异和

市场细分一一可供选择的两种市场营销战略》一文中,在总结西方企

业营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市场细分不单纯是一个抽象理论,

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顺应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众多产品市

场转化为买方市场这一新的形势,是现代企业营销观念的一大进步。

从总体上看,不同的市场条件和环境,从根本上决定企业的营销战略。

市场细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大量营销阶段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资本主义工业革命阶段,整个社会

经济发展的中心和特点是强调速度和规模,市场以卖方为主导。在卖

方市场条件下,企业市场营销的基本方式是大量营销,即大批量生产

品种、规格单一的产品,并且通过广泛、普遍的分销渠道销售产品。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大量营销的方式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获

得了较丰厚的利润。企业没有必要研究市场需求,市场细分战略也不

可能产生。

(二)产品差异化营销阶段

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震撼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西方企业

面临产品严重过剩,市场迫使企业转变经营观念。营销方式从大量营

销向产品差异化营销转变,即向市场推出许多与竞争者在质量、外观、

性能和品种等方面不同的产品。产品差异化营销较大量营销是一种进

步,但是由于企业仅仅考虑自己现有的设计、技术能力,忽视对顾客

需求的研究,缺乏明确的目标市场,因此产品营销的成功率依然很低。

由此可见,在产品差异化营销阶段,企业仍然没有重视对市场需求的

研究,市场细分仍然缺乏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三)目标营销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水平大幅

度提高,产品日新月异,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日益尖锐,以产品差异化

为中心的推销体制远远不能解决西方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问题。于是,

市场迫使企业再次转变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由产品差异化营销转向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目标营销,即企业在研究市场和细分市场的基础

上,结合自身的资源与优势,选择其中最有吸引力和最能有效为之提

供产品和服务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设计与目标市场需求特点相

互匹配的营销组合。市场细分战略应运而生。

市场细分理论的产生,使传统营销观念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在理

论和实践中都产生了极大影响,被西方理论家称之为“市场营销革

命”。

市场细分理论产生后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最初,随着“以消

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以及个性化消费时代的到来,

企业把市场不断细分,从而出现超市场细分理论(即一对一营销理

论)。人们认为把市场划分得越细越能适应顾客需求,只要通过增强

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便可提高利润率。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能源

危机和整个资本主义市场不景气,使不同阶层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出

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人们在购买时更多地注重价值、价格和效用的比

较。过度细分市场导致企业营销成本上升而减少总收益,于是反市场

细分理论应运而生。营销学者和企业家认为,应该从成本和收益的比

较出发对市场进行适度的细分,这是对过度细分的反思和矫正。它赋

予了市场细分理论新的内涵,使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对指导企业市

场营销活动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营销环境下,适度细分理论又被赋予了更

新的内涵,适应了全球营销趋势的发展。全球营销力图尽可能地识别

和满足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共同需求,并希望以此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和

更低的成本。而且,全球营销对于“需求”的理解更为深刻,它不是

简单、一味地识别和满足消费者的现有需求,而是更为关注挖掘潜在

需求,或在异国市场上引入并推行新的消费文化。与此同时,全球营

销同样注意到各个国家和地区消费者需求之间的差异。因为分布于世

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消费者,拥有不同的语言和肤色,不同

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行为方式。事实上,没有一家

企业已经或者试图把触角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们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