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讲义教学课件_第1页
针灸学讲义教学课件_第2页
针灸学讲义教学课件_第3页
针灸学讲义教学课件_第4页
针灸学讲义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针灸学讲义

第一章针灸学发展史

针灸学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经络腕穴理论为基础,运用针刺、艾灸及其它作用于

腌穴的方法,刺激人体的一定部位,调整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以达到防治疾病的

一门临床学科。

针灸学内容包括经络、腌穴、刺灸方法与临床治疗等。

针灸的特点:适应症广、疗效明显、操作简便、经济安全、副作用少。

起源及发展史

新石器时代:“硬石”-针法的萌芽阶段。

针具的变迁:骨针-竹针■■陶针-铜针-铁针-金针-银针-不锈钢针

上古至春秋时期:《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战国至西汉时期:《黄帝内经》分为《灵枢》(针经)与《素问》。

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

元代公元1341年:滑伯仁《十四经发挥》三卷。首次将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两脉与十

二经脉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穴”。

明代1601年,杨继洲《针灸大成》一针灸专著

1987年月11月,第一届世界针灸联合会在北京成立,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民

间学术团体

第二章经络总论

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将内部

的脏腑同外部的各种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人体各部的功能保持相

对的协调和平衡。

经络学说的形成

1,针刺等感传现象的观察2,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3,腌穴功效的总结4,解剖、生理知

识的启发

5,形成途径的多方面,各种认识的相互启发、相互佐证与补充。

经络组成

经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经络奇经八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

阳跷脉

络脉:十五络、孙络、浮络

手太阴肺经

十二经脉:手三阴经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手阳明大肠经

十二经脉:手三阳经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手足

足阳明胃经阴阳

十二经脉:足三阳经足太阳膀胱经脏腑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阴脾经

十二经脉:足三阴经足少阴肾经

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的表现特点

1,有固定的流注次序2,循行走向有规律3,交接传递有规律4,体表分布有规律5,与

脏腑有属络关系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

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

腹。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

头面部:手三阳经止于头面部,足三阳经起于头面部,手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阳明经分布于面部、额部;太阳经分布于面颊、头顶及枕项部;少阳经分布于耳颗

部。足厥阴经分布于巅顶部。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厥阴在巅顶。

躯干部:手三阳经行于肩膊部;手三阴均从腋下走出;足三阳经则阳明经行于前(胸腹

面),太阳经行于后(背面),少阳经行于侧面;足三阴经行于腹面.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向

外顺序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四肢部: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太阴经在前缘,厥阴经居中线,少阴经在后缘。

阳经分布在四肢的外侧面,阳明经在前缘,少阳经在中线,太阳经在后缘。

脏(阴经,里)腑(阳经,表)

肺①大肠②

脾④胃③

心⑤小肠⑥

肾⑧膀胱⑦

心包⑨三焦⑩

肝12胆11

奇经八脉十二经脉之外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任脉、督脉、带脉、冲脉、阴跷脉、阳

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八条。

作用:

1、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

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2、奇经八脉对十二经脉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

络脉是从经脉分出的支脉,包括十六络(即十二经络脉、任脉和督脉别络、脾之大络、

胃之大络)以及孙络、浮络。

十二经别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分出,深入体腔联络脏腑器官,沟表表里两经的支脉。

经别与络脉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加强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

不同点:经别主内,主要是加强躯干部表里脏腑之间的联系和表里经脉在头面

部的联系;而络脉主外,主要是加强肘膝关节以下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

十二经筋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连属于筋肉关节的部

十二皮部经络系统在体表的分布,也是经络之气在皮肤所散布的部位。

经络的作用

一,经络在生理上的作用

1内属脏腑,外络肢节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3抗御外邪,反映病症4平衡阴阳,

调整虚实

二,经络在病理中的体现

1由表入里,传导病邪2由里达表,反应病症。3脏腑之间的传变。

三,经络在诊断中的作用

第三章腌穴总论

月俞穴分类十四经穴:归属于十二经与任督,经穴

经外奇穴:有固定穴名和明确位置,未归入十四经中的有效穴。简称“奇

穴”,“经外穴”

阿是穴:病痛的压痛点或其它反应点,随病而定,无固定位置和穴名。

月俞穴的作用-功能

1输注气血2反应病症3协助诊断4防治疾病

腌穴的作用-主治

近治作用:腌穴所在,主治所及。能治疗腌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病变;是

一切腌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远治作用:与经脉的循行密切相关。经脉所通,主治所及。以腌穴所归属的经脉确

定苴主治。

特殊L特定穴些穴位的特殊主治功效

腌穴的定位与取法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固定标志: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志。即各部由骨节和肌肉所形成的突起或

凹陷、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肚脐等。

活动标志:需采取相应的活动姿势才会出现的标志。即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

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等。

二,骨度折量定位法

又称“骨度分寸定位法”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

用于脸穴定位的方法

三,指寸定位法

用患者本人的手指所规定的分寸来量取腌穴定位的方法

横指同身寸法: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一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

宽度作为3寸

特定穴

特定穴十四经中有特殊治疗作用,并以特定称号概括的腌穴.

分为

五脑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穴的总称。

原穴:原气之意,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的部位。

络穴:联络之意。十二经加任、督、脾共十五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联络表里

两经。

郊穴:空隙之意。各经经气深聚

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腌穴

第四章经络腌穴各论

一,手太阴肺经经穴前臂外侧缘

尺泽:仰掌,微屈肘。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槎侧

列缺:前臂横侧缘,梯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太渊:伸臂仰掌。在腕掌侧横纹梯侧

少商:伸拇指。在拇指末节梯侧,距指甲角0.1寸

二,手厥阴心包经上臂正中

内关:仰掌。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槎侧腕

屈肌腱之间

三,手少阴心经手臂后缘

起于心中,穿过横膈

神门:仰掌。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梯侧凹陷处

四,手阳明大肠经

走于食指槎侧端

合谷: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梯侧的中点处

曲池:侧腕对掌,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麒的中点

五,手少阳三焦经.

起于无名指尺侧端,过手背,出前臂两骨之间

外关:俯掌,前臂背侧,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梯骨之间

翳风:耳垂后方,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六,手太阳小肠经

后溪:自然半握拳,手掌尺侧,第五掌指关节后的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听宫: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黑状突的后方,张口凹陷处。

七,足阳明胃经

四白:目直视,瞳孔直下,当眠下孔凹陷中

下关:面颊部,额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天枢:腹中部,距脐中2寸

足三里: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屈膝。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一,距胫骨前缘-横指

丰隆: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屈膝。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八,足少阳胆经

风池:正坐、俯卧或仰卧。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后方际直上1寸)相平,胸锁

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环跳:侧卧屈股。股外侧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舐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

点处。

阳陵泉:侧卧或仰卧。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九,足太阳膀胱经

睛明:正坐或仰卧。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患者闭目,医者左手将眼球推向外侧固定,针沿眼眶边缘缓慢刺入0.3-0.5寸,不宜提

插及大幅度捻转,禁灸。

肺俞:正坐或俯卧。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L5寸。

心俞:正坐或俯卧。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正坐或俯卧。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胆俞:正坐或俯卧。背部,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L5寸。

脾俞:正坐或俯卧。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L5寸。

胃俞:正坐或俯卧。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正坐或俯卧。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委中:俯卧,腿后面,胴横纹的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之间。

至阴:俯卧或侧卧,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处。

十,足太阴脾经

三阴交: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阴陵泉:小腿内侧,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

十一,足厥阴肝经

太冲:足背侧,第一、二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十二,足少阴肾经

太溪: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任脉

关元: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气海: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督脉

大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百会:两耳尖连线的中点。

水沟:面部,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奇穴

太阳: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处凹陷中。

十七椎:第五腰椎棘突下。

腰痛穴:手背,指总仰肌腱的两侧,腕横纹下1寸处,一手两穴。

夹脊(华佗夹脊):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

第五章刺灸法

可分为五个部分

1针尖:是针身的尖端锋锐部分,又称针芒。

2针身:针尖与针柄间的主体部分,亦称针体。

3针根:针身与针柄连接的部分。

4针柄:是从针根至针尾的部分,多用金属丝缠绕呈螺旋状。

5针尾:是针柄的末端。

消毒

1,针具器械消毒:针具器械消毒方法很多,以高压蒸汽灭菌法为佳。

(1)高压蒸汽灭菌法:1.0-1.4KPa的压力115-123C的高温下保持30min以上。

(2)煮沸消毒法:一般在水沸后再煮15-20min,亦可达到消毒目的。

(3)药物浸泡消毒法:对于不耐高温的针具,可放入75%乙醇内浸泡30-60min,取出用

消毒巾或消毒棉球擦干后使用。

2,医者手指消毒

3,施术部位消毒

体位选择

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仰靠坐位,侧伏坐位,俯伏坐位,

进针法

单手进针法

双手进针法:爪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

针管进针法

针刺的角度

1直刺:即针身与皮肤表面呈直角垂直刺入腌穴。直刺法适用于针刺大部分腌穴,尤其

是肌肉丰厚部位的腌穴。

2斜刺:即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角左右斜刺入腌穴。斜刺法适用于针刺皮肉较为浅薄

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腌穴和在关节部位的腌穴。在施用某些行气、

调气手法时,亦常用斜刺法。

3平刺:又称横刺、沿皮刺。即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角左右横向刺入腌穴。平刺法适

用于皮薄肉少处的腌穴,如头部、胸骨部的腌穴。透穴刺法中的横透法和腕踝针法等,

都用平刺法。

行针手法

行针,亦名运针,是指将毫针刺入穴位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者进一步调节

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行针手法包括基本

手法和辅助手法两类。

基本手法

1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腌穴一定深度后,进行上提下插动作的操作手法

2捻转法将针刺入腌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手法

辅助手法

循法,刮法,弹法,摇法,搓法,飞法,震颤法

针感

针晟,亦称气至、得气,是指将针刺入月俞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

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称为针刺感应。

主要有酸、胀、重、麻,有时或出现凉、热、痒、痛及跳动感、蚁行感、触电感、水波

样感等,甚或沿一定的方向和部位扩散传导。

补泻手法

1,提插补泻法针刺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

为补法;先深后浅,重提轻插,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2,捻转补泻法针刺得气后,捻针左转(拇指向前,食指向后用力),捻转角度小,用力轻,

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捻针右转(拇指向后,食指向前用力),捻转角度大,用

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晕针: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的晕厥现象。

原因: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疲劳、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

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而致针刺时或留针过程中发生此症。

症状: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肢

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或神志昏迷,扑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脉微细欲

绝。

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具全部起出。然后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

给服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针灸。

晕针预防

预防:对于晕针应注意预防。如初次接受针刺治疗或精神过度紧张,身体虚弱者,应先

消除患者对针刺的顾虑,做好解释。同时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最好采用卧位。选穴宜

少,手法要轻。若饥饿、疲劳、大渴时,应进食、休息、饮水后再行针刺。医者在针刺

治疗过程中,要精神专」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一旦有不适等

晕针先兆,可及早采取处理措施,防患于未然。

灸法

灸法,是用艾绒或其它药物放置于体表穴位或病变部位上熏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

力以及药物的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艾灸材料

(1)艾柱:将艾绒做成一定大小的圆锥形的艾团,称为艾炷,艾炷以壮为计数,每燃烧一

个艾炷称之为一壮。

⑵艾条:又称艾卷,即用艾绒卷成的圆柱形长条。根据艾绒内是否添加其它药物,又可

分为纯艾条(清艾条)和药艾条两类

灸法分类直接灸间接灸

第六章耳针疗法

耳针的起源和发展

籍耳诊治病症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法国外科医生RNogier提出的含有42穴,形如倒置胎儿分布的耳穴图。

近四十年来我国在耳针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方面均做了大量工作,把耳针提到一个新的水

平。

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支持WHO耳针术语标准化工作,促进国际耳针学术交流。

耳穴的涵义和别称

耳穴是指分布在耳廓的穴位,即在耳廓上可用于诊疗病症的区点。

当某人躯体内脏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某一个部位出现痛敏感、皮肤电特性(电阻、电

容、电感、袋内)改变、变色(充血、缺血、色素沉着)、变形(隆起、凹陷、皱褶、

丘疹、水疱、脱屑、血管变化……)等反应,医务人员即可刺激这些部位防治疾病,也

可根据这些部位的反应,辅助诊断某些疾病。人们常将这些特定的部位称为耳穴。

耳穴又称为“反应点”、“压痛点”、“良导点”、“敏感点”、“反射点”等别称。

耳穴大体分布图

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耳穴分布在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下脚;与盆腔相应的耳穴分布

在三角窝;与腹腔脏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耳甲艇;与胸腔脏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耳甲腔;

与消化道相应的耳穴分布在耳轮脚周围;与耳鼻咽喉相应的耳穴多分布在耳屏四周。

常用耳穴定位

耳中在耳轮脚处,即耳轮1区。

耳尖在耳郭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

坐骨神经在对耳轮下脚的前2/3处,对耳轮6区。

颈椎在颈区后方,即对耳轮13区

神门在三角窝后1/3处,即三角窝4区。

皮质下在对耳屏内侧面,即对耳屏4区

胃在耳轮脚消失处,即耳甲4区。

肾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后耳甲10区。

肝在耳甲艇的后下部,即耳甲12区

脾在耳甲腔的后上部,即耳甲13区

心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即耳甲15区。

肺在心、气管区周围处,即耳甲14区。

内分泌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即耳甲18区。

眼在耳垂正面中央部,即耳垂5区。

耳针治疗选穴思路

(1)相应的部位选穴(2)按中医脏腑、经络学说选穴(3)按现代医学理论选穴(4)医生自选

操作

1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选好耳穴。并在所选穴区内或周围寻找反应点。选穴力求少而精,

一般用同侧穴,少数取对侧或双侧穴。

2针具必须严格消毒,耳穴皮肤可用2.5%碘酊或75%酒精消毒。

3毫针一般垂直刺入,向最敏感的方向针刺,深度以刺穿软骨不刺穿对侧皮肤为度(因为

软骨前后神经末稍密度最高)。

4留针20-30分钟或更长些,留针期间宜间歇行针1-2次,加强刺激。

5起针时备带消毒棉球,必要时压迫针孔,防止出血,再涂以2.5%碘酊或75%酒精以

防感染。

第七章治疗概述

针灸治疗疾病,遵循辨证论治原则。所谓“辨证”就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把“四诊”

(望、闻、问、切)所收集到的有关疾病的的各种资料,通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这八个方面即八纲辨证加以分析、综合、归纳。以判断疾病的性质(属寒还是属热,属

虚还是属实);判定疾病的位置(在表还是在里,在经还是在络,在脏还是在腑);并进

而确定其证候名称的诊断思维过程。“论治”,又称“施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来制

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以确定相应的针灸处方和穴位操作方法。

针灸的治疗作用

1调和阴阳

基本上是通过经络、穴位配伍和操作手法来实现的。如胃火炽盛引起的牙痛,属阳热偏

盛,治宜清泻胃火,取足阳明胃经穴内庭,针用泻法,以清泻胃热;寒邪伤胃引起的胃

痛,属阴邪偏盛,治宜温中散寒,取足阳明胃经穴足三里和胃之募穴中脱,针用泻法并

灸以温散寒邪;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属阴虚阳亢证,根据“阳病治阴,阴

病治阳”的原则,治宜滋阴潜阳,取足少阴肾经穴复溜补之;同时取足厥阴经穴行间泻

之以协调阴阳。

2扶正祛邪

通过穴位本身的性能、穴位的操作方法和穴位的配伍等方面来实现的。如偏补的腌穴如

关元、气海、命门、肾俞、膏肓,多在扶正时用之。偏泻的腌穴如曲泽、委中、水沟、

十宣、十二井穴等,多在祛邪时用之。绝大部分腌穴则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如中脱、内

关、三阴交、合谷、太冲、足三里,临床既可用于扶正,又可用于祛邪。

针灸选穴原则

“循经取穴”,这是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理而来的。具体有:近部选穴、远部

取穴、对症选穴三种。

配穴方法:本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远近配穴

特定穴的内容和应用

特定穴是十四经穴中具有某种特殊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一类腌穴的总称,包括

五腌穴、原穴、络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郑穴、下合穴等。

五输穴是指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以下井、荥、输、经、合五类腌穴的简称。其分布

特点是按井、荥、输、经、合次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部位排列。每经5穴,十二经脉

共有60穴。

原穴是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每一个脏腑各有…个原穴,故有“十二原”之

称,其分布均位于腕、踝关节附近。

络穴是络脉由经脉别出部位的腌穴,是表里经脉联络之处

郑穴是经脉之气深聚部位的腌穴。十二经脉各有一个邦穴,阴维脉、阳维脉、阴蹒脉、

阳踽脉也各有一个邦穴,共计16个郡穴。临床上

八脉交会穴是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交合相通的八个腑穴,具有主治奇经病证的作

用,均分布于腕、踝关节部位上下

下合穴是指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三阳经的六个腑穴

交会穴是指两经或两经以上经脉交叉、会合部位的腌穴。

第八章常见病症的治疗

支气管炎

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喘促等为主要症状。

属于中医学的“咳嗽,,、“喘证’,、“痰饮,,等病证范畴。急性期多为实证,慢性者则以虚证

或虚实夹杂者为多。

本病急性者多伴有发热、恶寒,流涕、头身酸痛等上呼吸道症状,而以咳嗽为主症。先

为干咳或少量粘液性痰,随后转为粘液脓性或脓性痰,咳嗽加剧。咳嗽、咳痰可延及2〜

3周才消失。如迁延不愈则成慢性。慢性者呈反复发作性咳嗽、喘息。合并感染时可有

脓痰、发热、呼吸困难等。一般于秋冬季加重,春季后减轻,严重者全年均有持续性咳

嗽。病久不愈者可伴有肺气肿、肺心病。

针灸疗法

取穴:肺俞、列缺、天突、太渊。可随证加减.

方法:每次选用5〜7穴,各穴施以中等或较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可间歇行针,

一般每日1次,咳喘甚则可每日两次或两次以上。5〜10次为1疗程。

灸法

取穴:肺俞、脾俞、肾俞、肓俞、关元、足三里。

方法:每次选3〜5穴,用艾条作温和灸,每穴5〜7分钟;每日或隔1〜2日1次,10

次为1疗程。适用于寒证、虚寒证。

耳针疗法

取穴:气管、肺、脾、肾、神门、肾上腺。

方法:发作期予强刺激或通以脉冲电流,留针30分钟至1小时,可以耳穴按压,每日1

次或2次,两耳交替;缓解期中等刺激,或用药籽按压,可1周3次,20次为一疗程。

穴位敷贴疗法

取穴:膏肓俞、百劳、膻中、肺俞、风门。

方法:细辛、白芥子、甘遂、延胡索各等份研细末,加黄酒调成糊状,制成蚕豆大小圆

饼,在每年夏季三伏期间按时贴在上穴,贴药时间视病人耐受性而4〜8小时不等,以

皮肤感觉轻微灼热或刺痛感时取下,每次贴敷时间间隔10天左右,每年夏季贴3次,

连续3年。主要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胃肠炎

是指急性单纯性胃炎伴发肠炎者,临床以急性发作上腹部疼痛、呕吐、腹泻为特征。本

病以呕吐为主者,属中医学“呕吐”范畴。本病多由感受时邪,致湿热或寒湿内侵,脾受

湿困,升降失调;或饮食不节,误食腐败变质食物,损伤脾胃,致传导失职、清浊相混

而成本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