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1页
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2页
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3页
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4页
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净月高新区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试卷本试卷共两道大题,27道小题,满分60分,答题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道小题,每题1分,共25分)1.回到远古时期去体验我国最早人类的生活,最好选择去()A云南 B.北京 C.浙江 D.陕西【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回到远古时期去体验我国最早人类的生活”和所学知识可知,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A项正确;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无法体验我国最早人类的生活,排除B项;浙江余姚河姆渡人距今约7000年,无法体验我国最早人类的生活,排除C项;陕西西安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年,无法体验我国最早人类的生活,排除D项。故选A项。2.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中国历史上最早懂得爱美的人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三万年的北京山顶洞人会使用人工取火,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的爱美。C项正确;ABD项不正确,可排除。故选C项。3.中华民族在古代存在着两种文化类型,即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这两种文化相互碰撞和融汇,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原始社会时期的农耕文化具有以下特征()①掌握了原始农业技术,学会了耕种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③已经学会建造房屋,开始过上定居生活④学会饲养家畜,掌握了制陶技术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时期,是我国的原始农耕时期,他们都掌握了原始农业技术,学会了耕种,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学会饲养家畜,普遍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陶器,两者所反映的是农耕文化特点,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4.“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是传说中的()A蚩尤部落 B.盘古与女娲 C.炎帝和黄帝 D.尧、舜、禹【答案】C【解析】【详解】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传说中的炎帝、黄帝两个部落,在融合中形成中华民族的主干——华夏族,炎帝与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5.如果将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的话,其标准是()A.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B.他们都以昏庸残暴统治著称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D.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中国古代的王朝末期,常常出现昏庸残暴统治者,如,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他们的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推动了朝代更替,B项正确;ACD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6.西周末年,“烽火戏诸侯”的闹剧中,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为了遵守A.郡县制的规定 B.禅让制的规则 C.世袭制的传统 D.分封制的义务【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有随从天子作战的义务。因此,题目反映了分封制所规定的义务,故选D项;郡县制开始于秦朝,排除A项;禅让制是原始社会的制度,排除B项;世袭制讲的是王位继承的问题,排除C项。7.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中原市场的繁荣 B.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出现C.肥料的使用和适时的耕种 D.大兴水利工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出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推动了社会转型,B项正确;ACD项不是显著提高的标志,排除ACD项。故选B项。

8.四川某地二王庙的大殿有一副对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对联中的“此公”主持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是A.郑国渠B.都江堰C.灵渠D.大运河【答案】B【解析】【详解】据“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及所学知识可知,此联中的“太守”是李冰,最主要贡献是修建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9.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二者的共同出发点是A.弘扬社会正气 B.寻求国家治理方案C.塑造理想人格 D.建立中央集权统治【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百家争鸣中,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孔子提倡“为政以德”,虽主张不同,但均是提出了自己的治理国家的方案,故B符合题意;兼爱、非攻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不成功便成仁有利于塑造理想人格,法家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统治,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10.秦统一全国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这说明秦朝A.延续分封制度B.增强地方势力C.恢复社会经济D.实行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郡,后来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这说明秦朝实行中央集权,D项符合题意;A项是秦朝时废除了分封制,B项是抑制了地方势力,C项是属于经济方面,与题干无关。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1.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B.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张楚”政权C.秦的暴政是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D.陈胜、吴广起义在秦军攻势下失败【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的暴政是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进行分析,属于历史解释,C项正确;ABD项是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叙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BD项。故选C项。12.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的是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世”,并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故A符合题意;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点睛】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文景之治的识记能力。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世”,并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3.电视剧《汉武大帝》向观众全景式地展示了汉武帝刘彻纵横跌宕的一生和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以下场景不可能在该剧中出现的是()A.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C.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半两钱D.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故C符合题意;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A不符合题意;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故B不符合题意;汉武帝时期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4.下面历史漫画反映了东汉时期的某一历史现象,这一现象是A.东汉时期地方势力威胁中央 B.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东汉时期宦官掌握大权 D.东汉时期外戚掌握大权【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关键词“宦官、太后、外戚”可知,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故B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东汉时期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故A排除;东汉时期宦官和外戚交替掌权,故CD排除。故此题选B。15.新疆地广物丰,风光秀美,民风奇特。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非清朝时新入版图的疆土。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在此设置了()A.刺史 B.驻疆大臣 C.西域都护 D.宣政院【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为保护丝绸之路的安全和商旅往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故C符合题意;AB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新疆、西汉时期”是解题的关键,考查西域都护。16.西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图中A、E两地分别是()A.新疆和西亚 B.敦煌和中亚 C.洛阳和大秦 D.长安和大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为了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以首都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最远至欧洲的大秦,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史称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结合题干地图可知,A、E两地分别是长安和大秦,D项正确;ABC都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17.如下图为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绘有各种运动姿势的帛画导引图,据此得知,汉代医学已认识到()A.麻醉可减轻外科手术痛苦B.体育运动能强身健体C.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D.收集民间药方的重要性【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汉墓出土的绘有各种运动姿势的帛画导引图说明汉朝的医学已经认识到体育运动能强身健体,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故答案为B。18.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的“志”在哪里()A.废除汉献帝 B.消灭袁绍 C.统一天下 D.建立魏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公元207年”可知,这是曹操发动赤壁之战的前一年,袁绍早已被消灭,曹操发动赤壁之战就是为了消灭孙权和刘备,统一天下,所以当时曹操“志”在统一天下,C项正确;废除汉献帝和建立魏国的是曹丕,排除AD项;200年官渡之战中袁绍已经被消灭,排除B项。故选C项。19.下列对道教和佛教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中国土生土长宗教 B.都曾被统治阶级利用C.起源于不同的国家 D.都对我国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佛教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故A对道教和佛教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道教和佛教都曾被统治阶级利用,故B是相同点,不符合题意;道家起源于中国,佛教起源于印度。故C是相同点,不符合题意;道教和佛教都对我国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故D是相同点,不符合题意。故选A。20.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 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末年的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的生产方式,促进了江南的开发和民族交往,故选D。21.如果把“三国鼎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边疆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整合成一个单元,最恰当的主题是()A.早期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三国鼎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边疆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整合成一个单元”结合所学知识,突出特点是少数民族内迁并建立政权,汉人南迁,南北政权并立,所以恰当的主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项正确;早期国家产生是指夏商周时期,时间不符,排除A项;这一期政权分立,不是统一国家,排除B项;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是原始社会时期,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2.三国时期孙权曾派一位将军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关系,这位将军是()A.卫温 B.黄盖C.张骞 D.班超【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三国时期吴国的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领一万多名官兵,乘海船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夷洲,也就是今天的台湾岛。吴国船队到达台湾,加强了内地同台湾地区的联系,A项正确;孙权派将军卫温到台湾,与黄盖无关,排除B项;汉武帝时派张骞出使西域,排除C项;东汉时班超经营西域,排除D项。故选A项。23.祖冲之是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他在天文历法、数学以及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下列属于祖冲之成就的是()A.撰写了《齐民要术》 B.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C.创作了《洛神赋图》 D.创造了“割圆术”【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从小就对科学研究兴趣浓厚,注意学习前人的成就,但又不盲从,后来他在多方面取得成就。最突出的是在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也就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B符合题意。《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A不符合题意。洛神赋图:是东晋时代的画家顾恺之偶然读到三国时代文学家曹植写的《洛神赋》后有感而作的。C不符合题意。3世纪中期,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首创割圆术,为计算圆周率建立了严密的理论和完善的算法,所谓割圆术,就是不断倍增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求出圆周率的方法。D不符合题意。故选B。24.要了解北方的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方法可以查阅的古代的书籍是A.《伤寒杂病论》B.《九章算术》C.《齐民要术》D《水经注》【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此书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汉族农学的发展产生有重大影响,C项符合题意;《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缀术》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部算经;《黄帝内经》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25.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论语》 B.《史记》C.《汉书》 D.《资治通鉴》【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史记》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秉笔直书的特点,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这部书又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26题21分,27题14分)2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且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得到发展、传承与传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探索文字起源】材料一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李一《甲骨文与青铜纹样再利用的探索》(1)根据材料一、依次写出中国早期汉字的发展阶段,并指出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何时开始?【感受造字方法】材料二如下图(2)观察表格,结合材料及所学,归纳甲骨文常见的造字方法(一例即可)。【凸显文字地位】材料三如下图(3)依据材料指出秦统一文字采用的书体,说一说文字的统一有何影响(一例即可)。(4)除了统一文字,秦始皇还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两例即可)。【改进书写材料】材料四纸问世之前,古人把文字刻画、书写在甲骨和简帛上面,或铸刻在青铜器物上面。秦汉时期的公文往来、私人书信以及典籍等都用简帛写成。后人用“册”“编”“卷”来称书籍的篇幅,就是从简的编连方式和存放特点得来的。简用竹木制成,分量很重;帛虽然轻,但价格昂贵。人们使用起来受到很大限制。——部编《中国历史》七上(5)依据材料,纸问世前人们使用哪些书写材料;材料五到公元3或4世纪,书法已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楷书和草书,都是在这一时期发展形成。那时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改良的纸张已经广泛用于书写,并得到发展。——钱存训《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6)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写出改进造纸术的关键人物及他所处的时代。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概括这种纸的优势。【发展书法艺术】(7)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纸张对书法艺术发展的作用。说出魏晋时期一位著名书法家及其艺术贡献。材料六下图为龙门十二品之一的《比丘道匠造像题记》拓片。(8)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说出北魏流传下来的新书体名称,分析北魏书法艺术成就卓著的原因,并用史实加以说明。(9)综上所述,从文字的起源发展及科技文化的繁荣你受到哪些启示?【答案】(1)阶段:原始刻绘符号、甲骨文、青铜铭文。商朝。(2)象形、会意、形声、指事、假借等其中任意一个均可。(3)小篆;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利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任意一点即可)(4)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开凿灵渠等任意两点即可。(5)竹木简、帛。(6)蔡伦。东汉。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7)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也为书法艺术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或纸张推动书法艺术的发展。纸张为书法艺术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纸张为书法家们提供了最佳的表达媒介)钟繇独创楷书书法,他的楷书被后人称为绝世之作。王羲之《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一人一事即可)(8)魏碑。北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重视书法艺术。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一系列汉化措施。(9)言之成理即可,例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我们要树立文化自信、科技自信。【解析】【小问1详解】阶段:根据材料“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可见文字发展的阶段:原始刻绘符号、甲骨文、青铜铭文。朝代:结合所学可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小问2详解】造字方法:由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甲骨文常见的造字方法有象形、会意、形声、指事、假借。【小问3详解】书体:由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秦统一后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影响:结合所学可知,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利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小问4详解】措施: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为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派人开凿灵渠。【小问5详解】书写材料:由题干材料“纸问世之前,古人把文字刻画、书写在甲骨和简帛上面,或铸刻在青铜器物上面。”可知,纸问世前人们使用甲骨、竹木简、帛等书写材料。【小问6详解】人物及时代:结合所学可知,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优势:由题干材料“那时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改良的纸张已经广泛用于书写,并得到发展。”可知,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小问7详解】作用:由题干材料“到公元3或4世纪,书法已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楷书和草书,都是在这一时期发展形成。”并结合所学可知,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也为书法艺术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书法家及其艺术贡献:结合所学可知,东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钟繇独创楷书书法,他的楷书被后人称为绝世之作。【小问8详解】新书体:由题干“龙门十二品之一的《比丘道匠造像题记》拓片。”并结合所学可知,北魏流传下来的新书体名称是魏碑。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北魏书法艺术成就卓著的原因是北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重视书法艺术;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的一系列汉化措施。【小问9详解】启示: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从文字的起源发展及科技文化的繁荣,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我们要树立文化自信、科技自信。27.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无数的国学瑰宝,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字经》就是其中之一、它取材典范,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等,请你围绕节选的“三字经”,结合所学写一篇介绍我国秦汉时期历史的小短文。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