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语文教材过关训练八级上册346单元(附答案)_第1页
中考总复习语文教材过关训练八级上册346单元(附答案)_第2页
中考总复习语文教材过关训练八级上册346单元(附答案)_第3页
中考总复习语文教材过关训练八级上册346单元(附答案)_第4页
中考总复习语文教材过关训练八级上册346单元(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材过关六八年级上册(3、4、6单元)一、基础巩固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河堤()记载()煞风景()摄影()镂空()蟠龙()簌簌()萌发()濒临()诞生()两栖()脊椎()地壳()褶皱()属引()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舸无迹()hú()形推chóng()chù()立zhàn()蓝nà()凉shàn()长休qì()wéi()幕shuāi()草连天yùn()育草长yīng()飞繁yǎn()匍fú()追sù()斑lán()物jìng()天择答案:dīzǎishāshèlòupánsùméngbīndànqījǐqiàozhězhǔyùgě弧崇矗湛纳擅憩帷衰孕莺衍匐溯斓竞2.根据具体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2)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3)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4)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5)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6)是日更定。(7)至于夏水襄陵。(8)晓雾将歇。(9)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答案:(1)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2)这里形容描绘的十分精妙逼真(3)枯瘦的样子(4)动作轻快的样子(5)原义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这里是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6)完了,结束(7)上(8)消散(9)只是3.文学常识填空。(1)《答谢中书书》作者___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之称。谢中书即______________。(2)苏轼,与其父______________、其弟______________合称“三苏”。他们也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其余五位是宋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唐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归园田居》选自______________,共有______________首,本诗是第______________首。作者______________,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诗前序______________。(4)《使至塞上》是作者___________出使边塞时所作,他是唐代著名的___________诗人,苏轼曾评论他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游山西村》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著名诗人。答案:(1)陶弘景通明华阳隐居山中宰相谢微(2)苏洵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韩愈柳宗元(3)《陶渊明集》五三陶渊明《桃花源记》(4)王维山水田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5)《剑南诗稿》陆游务观放翁南宋4.默写。(1)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2)《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在说明农家酒味虽薄,而好客情意却十分浓厚。(3)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扣诗题,交代此行的目的。(4)《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作者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6)《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二鸟。(7)《三峡》中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征蓬出汉塞长河落日圆(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3)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4)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6)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7)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5.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何处。(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2)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情。二、语言运用6.2010年6月,某重点中学“新蕾文学社”举办“走近大自然,认识植物”的文学活动,假如你是文学社的一名成员,请你参照下文对“竹”的多角度认识,选择你熟知的一种植物,赋予其不同的含义(含义至少两个方面,有无反差皆可;表述时有否引用诗句均可),做一段较生动的表述。(100字左右。)竹在文人笔下含义多多。东坡有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乃文人雅士钟爱之物;杜甫对竹却另有看法“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此时之竹乃恶之代表;俗语有云“未曾出土先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摹竹之腹空状,而喻人之虚怀若谷;宋人韩元吉有词云“无客问生死,有竹报平安”,此处之竹又被喻为报平安的青鸟。提示:能够按照题目要求,表述一种植物至少两方面的含义即可。可以引用诗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赋予的含义可以具有反差性。示例:杨柳呈现在人们眼中的是姿态婀娜,柔美飘逸,它随遇而安,极易生长;但是它材质疏松,难做栋梁,俗话说:“杨柳不成材。”也可不具反差性。示例:菊花历来被人们所赞美,东晋陶渊明有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用菊花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致;唐代元稹有诗“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更直接赞美了菊花的经霜不凋,成为人们坚强品质的化身。7.伟大的儒学大师孟子有一个重要的有代表性的观点:“人性本善。”孟子认为,这种人心所固有的心理常态就是仁义的萌芽之所,是仁义礼智的本原。同为儒家的大师,荀子却有着截然相反的观点。他认为人性本恶,人必须经过外界改造才能变得有礼。你是怎样认识这个问题的?请发表你的看法,也可以与同学辩论。答案:人性本善:哲学家康德主张,人不分聪明才智、贫富美丑都具有理性。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而佛家说,一心迷是真身,一心觉则是佛。正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性本恶:人性本恶是古往今来人类理性认识的结晶。早在两千年前,所谓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荀子的性恶论与犹太教的原罪说便遥相呼应。而到近代,从马基雅维里到弗洛伊德,无一不主张人性本恶。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一语道破天机,“人们以为当他们说人性本善时是说出了一种伟大的思想,但他们忘记了。当他们说人性本恶时,他们是说出了一种伟大的多的思想”。从李尔王的不孝女儿们到《联合早报》上拳击妻子脸部的丈夫们,从倒卖血浆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到杀人不眨眼的拉美毒枭,恶人恶事真可谓横贯古今,不胜枚举。这些事例都说明人性本恶。三、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8.翻译下面加点的词。(1)沿溯阻绝()(2)属引凄异()(3)每至晴初霜旦()答案:(1)逆流而上(2)延长(3)下霜的早晨9.翻译下面句子。(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答案:(1)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2)即使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10.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答案:作者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11.选文最后一段写山峡哪一季节的景致?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来?答案:秋天。从“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可以看出。“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写几句简短的评析。答案:这是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描写了俯视江中所见:“湍”是动态,“潭”为静境。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这里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堪称秀丽隽逸。(二)(2010山东烟台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两端宽,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13.从整体结构上看,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个是独拱石桥,一个是联拱石桥。14.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讲究用语的分寸。请从选文中找出一个例句,并将关键词语用曲线标示出来。答案:示例: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或“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15.提取下面句子的主干,写在空白处。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答案:水平和价值显示智慧和力量。16.“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作者引用张的话,既说明了赵州桥的_________________,又突出了桥的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答案:外形形式优美(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生物入侵者梅涛当你在路边草地或自家庭院里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时,你肯定不会感到惊讶。但在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们看来,这或许不是件寻常小事。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在自然条件下,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可能随风飘荡几十千米后才会落地,如果各种条件适合,它会在那里生根、发芽、成长;山间溪水中的鱼虾可能随着水流游到大江大河中安家落户……凡此种种,都是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缓慢进行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都非常有限,因此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吞食鸟蛋。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一些生物学家在乘坐由关岛飞往夏威夷的飞机上曾先后6次看到棕树蛇的身影。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以目前全球新鲜水果和蔬菜贸易为例,许多昆虫和昆虫的卵附着在这些货物上,其中包括危害性极大的害虫,如地中海果蝇等。尽管各国海关动植物检疫中心对这些害虫严加防范,但由于进出口货物数量极大,很难保证没有漏网之“虫”……一些生物学家们指出,一旦某种“生物入侵者”在新的环境中站稳脚跟并大规模繁衍,其数量将很难控制。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仍将束手无策。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