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安市省重点中学2022届高二年级联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若以图代表与生命系统相关概念的范围,其中正确的是()供选项abcA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B个体种群群落C生态系统群落种群D组织系统器官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2、a包括b,b包括c。【详解】A、生物大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错误;B、群落包括种群,种群包括个体,B错误;C、生态系统包括群落和外界环境,群落的基本单位是种群,C正确;D、系统包括器官,器官包括组织,D错误。故选C【点睛】2.在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中,常用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作材料,原因是()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容易收集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和众多的细胞器膜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分离时容易沉淀在下面【答案】C【解析】【分析】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壁;2、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各种细胞器(膜)和细胞核(核膜),可提取到较为纯净的细胞膜;3、红细胞单个存在,便于制成悬浊液。【详解】A、哺乳动物红细胞放在清水中吸水涨破其他动物细胞也可以在清水中吸水涨破,不是选材的理由,A错误;B、一般实验室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做实验材料,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不含任何细胞核,以及复杂的细胞器,提取出的生物膜含有的其他细胞器膜较少,不是红细胞容易收集,B错误;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各种细胞器(膜)和细胞核(核膜),可提取到较为纯净的细胞膜,C正确;D、其他动物细胞的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在分离时也容易沉淀在下面,这不是选材的理由,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用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知识点,考查学生识记能力。3.下列对相关细胞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可由溶酶体将摄取的病原体氧化分解B.同一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产生的葡萄糖进入线粒体内需要经过4层生物膜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的分裂是由细胞两极中心体形成的牵引力导致D.在高尔基体参与下,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的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答案】D【解析】【分析】
【详解】A、溶酶体内的酶是水解酶,可以将吞噬细胞吞噬的病原体水解,A错误;B、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葡萄糖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中,葡萄糖必须在细胞质基质中酵解形成丙酮酸才能进入线粒体,B错误;C、着丝点分裂与纺锤体的牵引无关,C错误;D、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D正确。故选D。4.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外表面的蛋白质B.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C.磷脂双分子层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数目不同,其功能存在着差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或部分、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或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详解】A、载体蛋白有的嵌入磷脂双分子层,有的贯穿整个磷脂双分子层,A错误;B、细胞膜内外两侧的蛋白质种类不一样,如:细胞膜外侧具有识别作用的糖蛋白,细胞膜内侧没有,B正确;C、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可以优先通过磷脂双分子层,而其他细胞不需要的小分子不能通过,因而磷脂双分子层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C错误;D、有些受体不是位于细胞膜上,而是位于细胞膜内;且植物细胞间信息交流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不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D错误。故选B。5.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C.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D.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无关【答案】C【解析】【分析】核膜是两层膜(四层磷脂分子)组成,核膜上有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详解】A、核膜由四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A错误;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B错误;C、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C正确;D、tRNA(大分子)在细胞核内合成,经由核孔出细胞核,与核孔复合物有关,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核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推理的能力。6.如图表示物质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示意图。其中、的个数代表分子(离子)的浓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此细胞,需要消耗ATPB.葡萄糖被运出此细胞的速率受O2浓度的影响C.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此细胞,不需要消耗ATPD.人体的体温发生变化时会影响钠离子进入细胞的速率【答案】B【解析】【分析】
【详解】A、由图可知,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此细胞,需要消耗ATP,A正确;B、葡萄糖被运出此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受O2浓度的影响,B错;C、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此细胞,不需要消耗ATP,C正确;D、人体的体温发生变化时,影响细胞膜上的分子运动,影响钠离子进入细胞的速率,D正确。故选B。7.如图为细胞吸水力随质壁分离程度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力应逐渐升高B.细胞吸水力与质壁分离程度呈负相关C.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就没有吸水力D.如果增大外界溶液的浓度,则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更高【答案】D【解析】【详解】A、在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减小,细胞吸水力逐渐降低,A错误;B、细胞质壁分离程度越大,细胞液浓度越大,吸水力越强,细胞吸水力与质壁分离程度呈正相关,B错误;C、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液的浓度等于或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说明细胞仍有吸水力,C错误;D、如果增大外界溶液的浓度,则细胞液和外界溶液的浓度差越大,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越多,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更高,D正确。故选D。【点睛】1、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2、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8.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和ATP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相同B.所有的细胞代谢都需要酶和ATP的共同参与C.酶和ATP在细胞内合成的场所相同D.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需要多种酶和ATP的参与【答案】D【解析】【分析】
【详解】A、酶起到生物催化剂作用,提高反应速率,ATP是生命获得的直接能源物质,A错误;B、有的细胞代谢需要ATP参加,有的不需要,还会生成ATP,B错误;C、大多数酶为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少数为RNA,在细胞核生成;ATP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生成,C错误;D、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如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需要多种酶和ATP的参与,D正确。故选D。9.如图表示光照、储藏温度对番茄果实呼吸强度变化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低温和黑暗条件下更有利于储存番茄果实B.番茄果实细胞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C.光照对番茄果实呼吸的抑制作用8℃时比15℃时更强D.储藏温度下降时果实呼吸减弱,可能与细胞内酶活性降低有关【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柱形图可知,随温度的降低呼吸强度降低,在每一温度下,黑暗条件下比有光条件下呼吸作用强度大,即光照对呼吸强度有抑制作用,不同温度下其抑制作用不同。【详解】A、低温、光照条件下更有利于贮存番茄果实,由图看出低温条件下呼吸强度更低,但黑暗条件下比光照条件下呼吸强度高,所以黑暗条件下不有利于果实的储存,A错误;B、番茄果实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番茄果实需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厌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正确;C、光照对番茄果实呼吸的抑制作用8℃时比15℃时更强,由题图看出8℃时黑暗条件下与光照条件下呼吸强度差值比15℃大,即抑制作用更强,C正确;D、储藏温度下降时果实呼吸减弱,可能与细胞内酶活性降低有关,呼吸作用是酶促反应,酶活性受温度影响,一定范围内温度降低酶活性降低,D正确。故选A。10.给予从叶绿体分离出的类囊体膜光照,发现能使草酸铁的Fe3+还原为Fe2+,并有氧气释放。此实验证明()A.光合作用在类囊体上进行B.光合作用的产物O2来自H2O,而不是CO2C.类囊体吸收光能后,产生O2和还原性物质D.类囊体上的光反应能产生O2,而碳反应使Fe3+被还原【答案】C【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详解】A、根据题干中“从叶绿体中分离出类囊体”,可知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A错误;
B、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中的氧元素来自H2O,该实验没有证明,B错误;
C、根据题干中“从叶绿体分离出的类囊体膜光照,发现能使草酸高铁的Fe3+还原为Fe2+,并有氧气释放”,说明类囊体吸收光能后,产生O2和还原性物质,C正确;
D、由于实验没有观察到暗反应,故不得得出“暗反应使Fe3+被还原”的结论,D错误。
故选C。1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①B、T淋巴细胞属于暂不增殖细胞②同一个体的不同种类细胞中mRNA完全不同③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大多与细胞膜有关④骨骼肌细胞膜上不存在神经递质受体⑤不是分泌细胞则不含高尔基体⑥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A.①②④⑥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分隔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详解】①某些免疫淋巴细胞属于暂不增殖细胞,如B、T淋巴细胞,在适当刺激下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①正确;②同一个体的不同种类细胞中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所以不同细胞中mRNA和蛋白质不同,但有些是相同的,如与呼吸酶形成有关的mRNA是相同的,②错误③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③正确;④骨骼肌是效应器,其细胞膜上有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④错误;⑤高尔基体不仅与动物细胞的分泌物的形成有关,还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⑤错误;⑥所有细胞包括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⑥正确。故选C。12.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染色单体B.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BC段;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如图4中d所示的情况D.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图4中c对应图3中的AB段【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但无联会现象,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2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3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其中AB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由1个变为2个,是由于间期DNA复制;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CD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2个变为1个,是由于后期着丝点的分裂;图4中:a、c表示染色体∶DNA=1∶1;b表示染色体∶DNA=1∶2;d表示染色体∶DNA=2∶1,这种情况不存在。【详解】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由于着丝点分裂,没有染色单体,A正确;B、图1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对应于图3中BC段;图3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B正确;C、图4中d表示染色体∶DNA=2∶1,这种情况不存在,C正确;D、图4中a表示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应处于后期,可对应图3中的D点之后;4中c表示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于G1期和末期,可对应图3中的A点之前或D点之后,D错误。故选D。13.正常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都具有增殖、转移的能力,但二者在细胞增殖、分化潜能和细胞迁移等行为上又存在明显的差异。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A.正常干细胞的增殖过程受基因调控,肿瘤干细胞的增殖过程不受基因调控B.正常干细胞只能迁移到特定组织,而肿瘤干细胞可迁移到很多部位C.二者都失去了正常分化的能力D.二者的遗传信息都没有发生改变【答案】B【解析】【分析】1、胚胎干细胞简称ES或EK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胚胎干细胞的特点: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体积较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任何一种组织细胞。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失去接触抑制,能无限增殖;(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详解】A、正常干细胞的增殖过程受到基因调控,肿瘤干细胞的增殖过程也受基因调控,A错误;B、正常干细胞只能迁移到特定组织,而肿瘤干细胞可迁移到很多部位,B正确;C、正常干细胞具有正常分化的能力,肿瘤干细胞失去了正常分化的能力,C错误;D、肿瘤干细胞的遗传信息已经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B。14.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发病机理如下图所示,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发明的“诱导分化疗法”联合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该病。维甲酸通过修饰PMLRARa,使癌细胞重新分化“改邪归正”;三氧化二砷则可以引起这种癌蛋白的降解,使癌细胞发生部分分化并最终进入凋亡。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这种白血病是早幼粒细胞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引起的B.这种白血病与早幼粒细胞产生新的遗传物质有关C.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均改变了癌细胞的DNA结构D.“诱导分化疗法”将有效减少病人骨髓中积累的癌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
【详解】A、由题意和图分析可知是发生了易位属于染色体变异,故A正确。B、因为易位后产生了新的基因即融合基因,故B正确。C、三氧化二砷是引起癌蛋白的降解病没有改变癌细胞中DNA的结构,故C错误。D、“诱导分化疗法”最终使癌细胞变为正常或使癌变的凋亡,故能有效减少病人骨骼中积累的癌细胞,故D正确。故选C。15.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A.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B.氢键的数目C.(A+T)/(G+C)的比值 D.脱氧核苷酸的种类【答案】D【解析】【分析】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中配对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等位基因:在遗传学上,把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详解】A、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基因可能是相同基因,也可能是等位基因,所以二者碱基对排列顺序可能不同,A错误;B、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基因可能是相同基因,也可能是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上脱氧核苷酸数目不一定相同,则碱基A与T、G与C配对数不一定相同,故碱基对中的氢键数不一定相同,B错误;C、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可能不相同,不同DNA分子中(A+T)/(G+C)的比值可能不同,因为DNA分子具有特异性,C错误;D、不同DNA分子中都含有4种碱基,则脱氧核苷酸的种类相同都是4种,D正确。故选D。16.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下列哪项不是“遗传效应”的含义()A.能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表现B.能控制一种蛋白质的合成C.能决定一种氨基酸的位置D.能转录成一种mRNA【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基因概念中的“遗传效应”是指控制生物的性状,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基因不能只决定一种氨基酸的位置,而是决定组成蛋白质的所有氨基酸的位置。C错误故选C【点睛】17.下面分别为DNA、tRNA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示DNA分子中的⑤为氢键,tRNA中的b为磷酸二酯键B.DNA分子复制、切割目的基因片段时分别破坏的化学键为⑤⑥C.tRNA是由三个核糖核苷酸连接成的单链分子D.c处表示反密码子,可以与mRNA碱基互补配对【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图示DNA分子中的⑤为氢键,tRNA中的b为磷酸和核糖交替排列连接的磷酸二酯键,A正确;DNA分子复制、切割目的基因片段时分别破坏的化学键为⑤氢键和⑥磷酸二酯键,B正确;tRNA是由多个核糖核苷酸构成的一条RNA链,其中三个核糖核苷酸构成了反密码子,C错;c处表示反密码子,可以与mRNA碱基互补配对,D正确。故选C符合题意。【点睛】理解DNA和RNA的分子结构,知道结构中的每一个符号的名称和在复制、转录和翻译中的作用。18.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若让F1与纯合鲜红品种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蓝色:鲜红色=3:1.若将F1植株自花授粉,则F2表现型蓝色:鲜红色的比例最可能是()A.1:1 B.3:1 C.9:7 D.15:1【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文分析: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可知蓝色为显性;又因为F1蓝色与纯合鲜红品种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蓝色:鲜红色=3:1,说明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鲜红色是双隐性,含显性基因即为显性表现为蓝色。【详解】设控制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为A、a和B、b,则纯合的蓝色品种基因型为AABB,纯合的鲜红色品种基因型为aabb,杂交后产生的F1基因型为AaBb.F1蓝色与纯合鲜红品种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蓝色(AaBb、Aabb、aaBb):鲜红色(aabb)=3:1.因此,F1蓝色植株自花授粉,则F2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蓝色(1AABB、2AaBB、2AABb、4AaBb、1AAbb、2Aabb、1aaBB、2aaBb):鲜红色(aabb)=15:1。故选D。【点睛】本题属于自由组合定律的变式,解题关键在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结果蓝色:鲜红色=3:1来判断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19.某生物种群中,隐性个体的成体没有繁殖能力。一个杂合子(Aa)自交,得到子一代(F1)个体。F1个体自由交配,F2中有繁殖能力的个体占F2总数的()A.8/9 B.1/9 C.5/6 D.2/3【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隐性个体aa的成体没有繁殖能力,而杂合子(Aa)自交,得子一代(F1)个体中,有AA、Aa和aa三种基因型。【详解】根据题意,F1个体中,有AA、Aa和aa三种基因型,但aa的成体没有繁殖能力,所以有繁殖能力的是AA和Aa,比例为1:2,因此A的基因频率为2/3,a的基因频率为1/3,F1个体进行自由交配,则F2中无繁殖能力的个体占F2总数的1/3×1/3=1/9,有繁殖能力的是11/9=8/9,A正确。故选A。20.已知某植物花瓣的形态和颜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A、Aa、aa分别控制大花瓣、小花瓣、无花瓣;BB和Bb控制红色,bb控制白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6种表现型B.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色大花瓣植株占1/16C.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稳定遗传的后代有4种基因型、3种表现型D.大花瓣与无花瓣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白色小花瓣的概率为100%【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植物花瓣的形态和颜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且A对a不完全显性,B对b完全显性,所以红色大花瓣基因型是AAB_,白色大花瓣基因型是AAbb,红色小花瓣基因型是AaB_,白色小花瓣基因型是Aabb,无花瓣基因型是aa__。【详解】A、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Aa×Aa→子代表现型是3种,Bb×Bb→后代的表现型2种,但是基因型为aaB_和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均无花瓣,表型相同,因此后代有5种表现型,A错误;B、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Aa×Aa→后代大花瓣为1/4AA,Bb×Bb→后代红色为3/4B_,因此后代中红色大花瓣植株占1/4×3/4=3/16,B错误;C、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是纯合子,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共4种,其中aaBB、aabb无花瓣,因此共3种表现型,C正确;D、大花瓣AA与无花瓣aa杂交,后代全为Aa,均为小花瓣,但不一定均为白色,D错误。故选C。21.菜豆种皮的颜色由两对非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A—显性基因—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显性基因—修饰效应出现,BB使色素颜色完全消失,Bb使色素颜色淡化)。现有亲代种子P1(纯种、白色)和P2(纯种、黑色),杂交实验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错误的是()A.P1和P2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B.F1的基因型是AaBbC.黑色个体的基因型有2种D.F2种皮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有5种【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基因控制黑色素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的效应相同,aa不出现色素),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B使色素颜色完全消失,Bb使色素颜色淡化),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于F1的表现型为黄褐色,而亲代种子P1是纯种白色和P2是纯种黑色,所以F1的基因型是AaBb,P1的基因型是aaBB,P2的基因型是AAbb。【详解】A、由于BB使色素颜色完全消失,Bb使色素颜色淡化,又F1为黄褐色,所以亲代种子P1(纯种白色)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P2(纯种黑色)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A错误;
B、分析可知:P1的基因型是aaBB,P2的基因型是AAbb,F1的基因型是AaBb,B正确;
C、F2种皮是黑色的个体基因型有2种,分别是AAbb和Aabb,C正确;
D、F2种皮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有5种,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aabb,D正确。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2.果蝇某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突变型雄蝇只能产生雄性子代,如图为该性状遗传系谱图,已知Ⅱ3无突变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突变性状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B.果蝇群体中不存在该突变型雌蝇C.Ⅲ11的突变基因来自于Ⅰ2D.果蝇群体中该突变基因的基因频率逐代下降【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突变型雄蝇只能产生雄性子代,且Ⅱ3无突变基因,所以该突变性状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A正确;根据系谱图可知,突变型雄蝇只能产生雄性子代,所以该果蝇群体中不存在该突变型雌蝇,B正确;由于该突变性状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所以Ⅲ11的突变基因来自于Ⅱ7,C错误;由于突变型雄蝇只能产生雄性子代,所以果蝇群体中该突变基因的基因频率逐代下降,D正确。故选C。23.如图为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淀粉分支酶基因R是豌豆种子细胞中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b过程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物质是碱基A与T,C与GC.当R中插入一小段DNA序列后,豌豆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而使蔗糖增多,该变异为基因突变D.此图解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途径进而控制生物体性状【答案】B【解析】【详解】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正确;B、b表示翻译过程,是mRNA上的碱基和tRNA上的碱基进行碱基互补配对,而RNA上没有碱基T,B错误;C、根据题意可知,当R基因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时就成为r基因,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C正确;D、该事实说明基因能够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D正确。故选B。24.对DNA分子的碱基进行数量分析,可以通过检测其中某种碱基的数目及其比例来推断其他碱基数目及其比例。假如检测某DNA分子得知碱基A的数目为x,其所占比例为y,以下推断正确的是()A.碱基总数量为x/yB.碱基C的数目为C.嘌呤数与嘧啶数之比为x/(1y)D.碱基G的比例为(1y)/2【答案】A【解析】【分析】检测得知一个DNA分子中碱基A的数目为x,其占碱基总数量比例为y,则与该碱基互补配对的碱基T数目也为x,占碱基数量比例为y,另外两种碱基(G、C)的数目均(x/y−2x)÷2。据此答题。【详解】根据题意知,A=x,则T=x,他们所占比例均为y,则碱基总数量为,,则;嘌呤数与嘧啶数之比为1;碱基G的比例为。综上,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其应用,能运用其延伸规律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25.下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某些相关生理和生化反应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结构a是核糖体,物质b是mRNA,过程①是翻译过程B.过程②在形成细胞中的某种结构,这一过程与细胞核中的核仁密切相关C.如果细胞中r蛋白含量增多,r蛋白就与b结合,阻碍b与a结合D.c是基因,是指导rRNA合成的直接模板,需要DNA聚合酶参与催化【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a代表的结构是核糖体,b代表的分子是RNA,过程①表示翻译产生r蛋白,②表示r蛋白和转录来的rRNA组装成核糖体。【详解】A、看图可知:结构a是核糖体,物质b是mRNA,过程①是翻译产生r蛋白过程,A正确;B、过程②是r蛋白和转录来的rRNA组装成核糖体的过程,核仁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正确;C、看图可知:r蛋白可与b结合,这样阻碍b与a结合,影响翻译过程,C正确;D、c是基因,是指导rRNA合成的直接模板,转录需要RNA聚合酶参与催化,D错误。故选D。26.果蝇中,红眼(B)与白眼(b)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F1全为红眼,F2代白眼:红眼=l:3但是白眼只出现于雄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结果不能用孟德尔分离定律解释B.从上述结果就可判断该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Y上无等位基因C.将F2中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每一组杂交都可获得白眼雌蝇D.要确定该基因是否仅位于X染色体上,应将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答案】D【解析】【详解】A、F2代雌雄表现型不同,为伴性遗传,推断红眼(B)与白眼(b)位于X染色体,亲本为XbY×XBXB,由于F1性状分离比为3:1,符合基因分离定律,A错误;B、如果Y上有等位基因,实验结果与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一致,无法判断,B错误;C、F2中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为XbY×XBXB、或XbY×XBXb、XbY×XBXB不能获得白眼雌蝇XbXb,C错误;D、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杂交,如果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子代雄蝇都是白眼,雌蝇都是红眼,否则子代都是红眼,D正确。故选D。27.科学家们在研究成体干细胞的分裂时提出这样的假说:成体干细胞总是将含有相对古老的DNA链(永生化链)的染色体分配给其中一个子代细胞,使其成为成体干细胞,同时将含有相对新的合成链染色体分配给另一个子代细胞,开始分化并最终衰老死亡(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A.成体干细胞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B.通过该方式可以减少成体干细胞积累DNA复制过程中产生的突变C.从图看出成体干细胞分裂时DNA进行半保留复制,染色体随机分配D.根据该假说可以推测生物体内的成体干细胞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成体干细胞总是将含有相对古老的DNA链(永生化链)的染色体分配给其中一个子代细胞,使其成为成体干细胞,同时将含有相对新的DNA链染色体分配给另一个子代细胞,开始分化并最终衰老死亡,这样减少了积累基因突变的概率,也可保持成体干细胞的数量基本不变。据此答题。【详解】由图可知,细胞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不变,可见成体干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A正确;由于子代的成体干细胞总含有永生化链,因此通过该方式可以减少成体干细胞积累DNA复制过程中产生的突变,B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但是染色体并不是随机分配的,成体干细胞总是将永生化链分配给一个子代细胞,成为成体干细胞,C错误;由图可知,成体干细胞的数量基本不变,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增殖、DNA分子的复制、基因突变,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识记DNA分子复制的方式;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能结合题中和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28.如图所示细胞中所含染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1234A.1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一条染色体B.2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三条染色体C.3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三条染色体D.4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四条染色体【答案】B【解析】【分析】1、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染色体组的特点是不含同源染色体,不含等位基因。2、染色体组的判断方法:(1)根据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判断:细胞内同一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细胞中有几种形态的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内就有几条染色体;(2)根据生物的基因型来判断: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可简记为“同一英文字母无论大写还是小写出现几次,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3)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和染色体的形态数来推算:染色体组数=染色体数/染色体的形态数。【详解】A、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只含一条染色体,可能是单倍体,也可能是二倍体生物,A正确;B、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2条染色体,可能是单倍体,也可能是三倍体生物,B错误;C、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3条染色体,可能是单倍体,也可能是二倍体生物,C正确;D、细胞中含一个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4条染色体,可能是单倍体生物,D正确。故选B。29.下列有关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来的品种都是纯合子B.多倍体都是人为使染色体变异后产生的,它极大丰富了果实中的营养C.人工诱变没有改变基因的本质,只是通过提高突变率而实现了定向变异D.转基因属于定向变异,丰富了育种类型,新品种要经严格检测才能应用于生产【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育种目的和提供的材料选择合适的育种方法:(1)集中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①一般情况下,选择杂交育种,这也是最简捷的方法。②需要缩短育种年限(快速育种)时,选择单倍体育种。(2)培育果实较大或植株较大或营养物质含量较高的新物种——多倍体育种。(3)提高变异频率,“改良”“改造”或“直接改变”现有性状,获得当前不存在的基因或性状——诱变育种。(4)若要培育隐性性状个体,可选择自交或杂交育种,只要出现该性状即可。(5)实现定向改变现有性状——基因工程育种。【详解】A、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将杂种一代作为种子直接使用,不需要获得纯合子,所以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来的品种不一定都是纯合子,A错误;B、多倍体极大丰富了果实中的营养,但多倍体不一定都是人为使染色体变异后产生的,在自然条件下,低温也可以诱导多倍体的产生,B错误;C、人工诱变可以提高突变率,但变异是不定向的,C错误;D、基因工程(转基因)育种是根据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所以转基因属于定向变异,丰富了育种类型,新品种要经严格检测才能应用于生产,D正确。故选D。30.下图是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②过程,过程③中能够在显微镜下看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前期和中期B.秋水仙素用于培育多倍体的原理是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C.植株A为二倍体,其体细胞内最多有4个染色体组;植株C属于单倍体,其发育起点为配子D.利用幼苗2进行育种的最大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25%【答案】D【解析】【详解】A.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则发生在图中②过程,有丝分裂过程中,间期染色体复制形成染色单体,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因此在显微镜下看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前期和中期,A正确;B.多倍体育种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原理是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确;C.玉米为二倍体,体细胞内含有2个染色体组,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含有4个染色体组,植株C发育起点为配子,属于单倍体,C正确;D.利用幼苗2进行育种的最大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100%,D错误;故选D。【定位】基因重组及其意义;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应用;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二、非选择题31.为了提高绿色植物的生态效益,研究者做了相关实验,并绘出如下三幅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光照条件下,图1中的②上进行的生理过程产生的物质有________,空气中CO2浓度变化时首先会影响图1的[]________中化学反应的速率。([]中填数字序号)(2)图2中的曲线表示在CO2充足的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温度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可知,在光照强度为4klx之前,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为______,由此实验结果可推测出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范围是______℃之间。(3)图3表示该植物夜间在O2浓度分别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关系。假定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在O2浓度为d时细胞的呼吸方式是________;当O2浓度为a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的________倍。。【答案】①.ATP、[H]和O2②.④叶绿体基质③.光照强度④.10~30⑤.有氧呼吸⑥.5【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详解】(1)图1是叶绿体,其中②是叶绿体类囊体,光照条件下能进行光反应生成ATP、[H]、O2;空气中CO2可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其浓度变化会首先影响④叶绿体基质中的暗反应速率。(2)分析图2可知,在光照强度为4klx之前,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为自变量光照强度;由此实验结果可知,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在1030℃之间均达到光饱和点,因此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范围是在1030℃之间。(3)分析图3可知,d点时植物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相等,结合有氧呼吸反应式可知,在O2浓度为d时细胞的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表示该植物夜间在O2浓度分别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关系。当O2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CO2释放量为3,则无氧呼吸CO2释放量为8-3=5,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反应式可计算出,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1×3/6=0.5,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1×5/2=2.5,所以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2.5÷0.5=5倍。【点睛】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中,弄清检测指标代表的含义是关键。气体的释放或吸收、有机物的积累代表的是净光合作用,氧气的产生、二氧化碳的固定、有机物的制造代表总光合;无光时为呼吸作用32.下图中甲〜丁表示大分子物质或结构,①、②代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①过程需要的原料是____;①过程与②过程碱基配对方式的区别是_______。(2)若乙中含1000个碱基,其中C占26%、G占32%,则甲中胸腺嘧啶的比例是___,此DNA片段经三次复制,在第三次复制过程中需消耗_____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3)少量的mRNA能在短时间内指导合成大量蛋白质的原因是_______;②过程涉及的RNA有______类。(4)在细胞分裂间期发生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是____,在分裂期此图所示过程很难进行,原因是________。【答案】①.核糖核苷酸②.①过程中T可与A配对,②过程中U与A配对③.21%④.2320⑤.—个mRNA可以与多个核糖体相继结合,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⑥.三⑦.⑧.DNA处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中,无法解旋【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图中过程①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过程②表示翻译;图中甲表示DNA,乙表示mRNA,丙表示多肽链,丁表示核糖体。【详解】(1)分析图解可知,图中①过程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转录合成的是RNA,因此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①过程是DNA的一条链与mRNA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②过程是mRNA与tRNA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因此①过程中T可与A配对。(2)图中乙表示mRNA,若乙中含1000个碱基,其中C占26%、G占32%,则DNA分子中的模板链中的G占26%、C占32%,则DNA分子中G+C=58%,A+T=42%,因此其中的胸腺嘧啶的比例是21%,胞嘧啶有580个。此DNA片段经三次复制,在第三次复制过程中需消耗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322)×580=2320个。(3)图中看出,一个mRNA可以与多个核糖体相继结合,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因此少量的mRNA能在短时间内指导合成大量蛋白质;翻译过程需要mRNA作为模板,tRNA作为运输工具,rRNA作为合成场所。(4)在细胞分裂间期主要发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发生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可以表示为;在分裂期时,由于DNA处于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中,无法解旋,因此DNA复制和表达过程很难进行。33.亨廷顿氏舞蹈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病的原因之一是患者第四对染色体内DNA的CAG三核苷酸重复序列过度扩张,造成脑部神经细胞持续退化,细胞内合成的异常蛋白质积聚成块,损坏部分脑细胞,出现不可控制的颤搐,并能发展成痴呆,甚至死亡。如图为某家族中亨廷顿氏舞蹈症(设基因为B、b)和血友病(设基因为D、d)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Ⅱ4不携带血友病致病基因。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患者病因是细胞内第四对染色体内DNA的CAG三核苷酸重复序列过度扩张,可判断该变异属于__________。(2)Ⅲ4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Ⅱ1和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_。(3)若Ⅲ5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其可能是由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的卵细胞和性染色体组成为的__________精子受精发育而来。(4)若Ⅲ1与一正常男人婚配,他们所生的孩子最好是__________(填“男”或“女”)性,为确保出生的后代正常,应采取__________等优生措施,最大限度避免患儿的出生,最好在妊娠16~20周进行羊水穿刺获取羊水细胞的__________,从分子水平对疾病做出诊断。【答案】①.基因突变②.BbXDXd或BbXDXD③.100%④.XX⑤.Y⑥.女⑦.产前诊断⑧.DNA【解析】【分析】根据图谱Ⅱ1和Ⅱ2有患亨廷顿氏舞蹈症的女儿,则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Ⅱ3和Ⅱ4有一个患血友病的Ⅲ5,而Ⅱ4不携带血友病致病基因,说明血友病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密码子是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详解】(1)DNA的CAG三核苷酸重复序列过度扩张,是碱基对的增添,是基因突变中的一种情况。(2)由Ⅱ1和Ⅱ2正常却生出患亨廷顿氏舞蹈症的Ⅲ2可知,亨廷顿氏舞蹈症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Ⅱ4为亨廷顿氏舞蹈症患者,所以Ⅲ4的基因型为Bb。由Ⅱ3和Ⅱ4正常,生出Ⅲ5患血友病,且Ⅱ4不含血友病致病基因可知,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5为血友病患者,所以Ⅱ3基因型为XDXd,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旅游合作协议样本3篇
- 2025年度农业农机安全监管与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能源企业运维检修派遣服务合同模版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空作业安全事故处理与保障协议3篇
- 2025年度农机购置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合同3篇
- 2025编号建设工程设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公积金租房管理服务协议范本3篇
- 2025年度兼职协议书-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助手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山塘承包合同(水资源保护与农业现代化)3篇
- 铁路工程-轨道工程施工工艺及方案
- 福建省福州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 《高中语文文言断句》一等奖优秀课件
- 上海市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
- (完整版)自动感应门施工方案
- [QC成果]提高剪力墙施工质量一次合格率
- 8站小车呼叫的plc控制
- _ 基本粒子与宏观物体内在联系
- 象棋比赛积分编排表
- 小学赣美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十课向往和平课件(16张)ppt课件
- DPP4抑制剂比较篇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