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钰丰矿业有限公司谢店重晶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_第1页
随州市钰丰矿业有限公司谢店重晶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_第2页
随州市钰丰矿业有限公司谢店重晶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_第3页
随州市钰丰矿业有限公司谢店重晶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_第4页
随州市钰丰矿业有限公司谢店重晶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随州市钰丰矿业有限公司谢店重晶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二〇一九年九月i 1 1 1 3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 5 5 7 9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12 12 14 20 22 24 30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31 31 34 42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 48 48 48第五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目标和任务 50 50 51 53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55 55 57第七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62 62 62 66第八章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 68 68 68 70 70 71序号1234湖北省随州市柳林矿区田家冲-谢家店矿段重567894、随州市国土资源局关于《湖北省随州市柳林矿区田家冲—谢家店矿段重晶1一、任务的由来谢店重晶石矿为生产矿山,现采矿证已过期,根据“采矿权申请人申请办理采二、方案编制的依据(一)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4、《湖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85、《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管理办法》(湖北省政府令第29826、《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审查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的通知”(鄂土资办文[(二)工作执行标准3);20、《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DZ/T0287-(三)相关文件及参考资料(1)《随州市钰丰矿业有限公司柳林矿区田家冲-谢家店矿段重晶石矿矿产资(5)《湖北省随州市柳林矿区田家冲-谢家店矿段重晶石矿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三、方案的适用年限4防为主、防治结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采用边开采边治理的5第一章矿山基本情况一、矿区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一)矿区地理位置田家冲—谢家店矿段位于随州市西南部200°方向,属随州市曾都区何店镇管州市直线距离26km,每天有公共汽车通达谢家店,并有简易公路直达矿段各主要6XYXY123456789(二)社会经济概况何店镇位于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的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南部,与柳林),7二、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849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一)矿山建设规模及年限(二)工程布局和Ⅲ采区(Ⅲ+Ⅲ′矿体)及Ⅳ采区(Ⅳ矿体)进行开采。东区主井为新建竖井Ⅱ-2,井口中心坐标:(三)开采层位和开采方式(四)总体布置(五)固废处理及废水排放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背景一、气象水文、自然地理矿区年平均气温15.90C,每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气温最低,元月平均气温-0.20C~4.40C,历史极端最低值达-16.30C。6月~8月气温最高,7月平均气温三、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依据《湖北省大地构造分区、演化阶段及地层分区》划分方案,区域上本区属南秦岭~大别山地层区(Ⅵ3)十堰~随州地层分区(Ⅵ33)随南小区(Ⅵ33-4),矿区出露地层有中元古界变火山沉积岩系,上震旦统及下寒武统的碳酸盐夹硅质岩系、奥陶—志留系的海相基性火山岩系、泥盆系陆源碎屑岩系、白垩系红色砂砾岩及第四系冲洪积、残积层。矿段地层除第四系外,分别为新元古界震旦系上统及早古生界寒武系、奥陶—志留系地层,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1、震旦系上统尚家店组(Zbsh)(1)尚家店组二段(Zbsh2):主要为灰、深灰色绢云千枚岩夹结晶灰岩透镜体,厚大于183m。(2)尚家店组三段(Zbsh3为黄褐—淡黄色泥质白云岩,厚2、震旦系上统青山寨组(Zbq)分布于矿段中部,在地形地貌上往往构成正地形,呈山脊,分上、下两段。(1)下段(Zbq1):厚层硅质白云岩。灰、深灰色,微粒—细粒结构,厚层状构造,致密块状构造,岩石性脆,碎裂隙发育,有碳酸盐、石英、重晶石脉穿插。与下伏层(Zbsh3)为假整合关系,厚4-39m。(2)上段(Zbq2):厚层硅质岩。灰黑色、黑色,隐晶质、厚层状,致密块状构造,质坚硬。沿走向变化稳定,主要分布于W120—W172线重晶石矿资源储量之间,向中深部延深不大即尖灭,再向深部又出现,偶见白云岩夹层,与上覆、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3、寒武系大堰角组(∈1d)呈狭长的带状纵贯矿区,根据岩性不同分为三段四层:(1)大堰角组一段(=1d1)下层(=1d1-1为含磷钒硅质板岩,岩性复杂,主要有含磷结核硅质板岩、含磷结晶白云岩、含磷结核重晶石硅质板岩和含磷结核重晶石结晶白云岩,结核状磷块岩矿层、钒矿层、磷钒复合矿层等,总厚0-1m。(2)大堰角组二段(=1d2黑—灰黑色含炭硅质板岩,薄板状、板状构造,节理发育,多破碎,石英、方解石、重晶石网脉发育。该段中含BaSO410-50%者称含炭重晶石硅质板岩,含炭硅质板岩中V2O5≥0.3%时为钒矿层,(3)大堰角组三段(=1d3):黑—灰黑色含炭石英绢云板岩夹灰岩透镜薄,厚19-76.19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4、寒武系六合湾群(∈1lh)广泛分布于矿段西南部,据岩性组合特征分为三段:(1)六合湾群一段(∈1lh1):下部为灰—深灰色条带状结晶灰岩,厚2-3m;上部为深灰—灰黑色条纹状结晶泥质白云岩,厚5-48m。(2)六合湾群二段(∈1lh2下部为灰色绢云千枚岩与结晶灰岩互层,厚40-80m;上部为灰色泥质条带状结晶灰岩,厚15-40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3)六合湾群三段(∈1lh3黄绿色绢云千枚岩,厚36m。5、奥陶—志留系兰家畈群(OSln)矿段内仅出露本群下部,分布于测区南西部,为一套以基性熔岩为主的火山岩地层,其底部为灰绿色、黄褐色块状变辉斑玄武岩,间夹黄灰色绢云板岩。本群在矿段内未见顶,与下伏层呈侵入不整合关系。(二)地质构造1、地表断层:斜穿了Zbsh2+3、Zbq及=1d、=llh地层,在西部TC128—TC129间=1d及=llh地层角60°,倾向33°,东段地层北扭,西段地层南移。西段断距>80m。2、深部隐伏断层特征深部隐伏断层主要在剖面钻孔中反映出矿层不连续和重复出现这些断层。存在如下特征:(1)W140线以西断层面均向南西方向倾斜视)倾角中等(24°—63°),平均倾角45°左右,断层面多为舒缓波状,性质以压扭性逆断层为主,少数以正断层相伴生(如及W132、W136、W138的深部反映了扭动作用产生的旋转现象。(2)W142线以东,断面倾向多为北东,倾角较陡(61°—88°),平均倾角71°,性质以正断层为主,个别逆断层(如W158)中也发育有张性角砾岩共存,说明了断裂活动的多期性。(3)从断裂规模及其对矿层的破坏作用来看,正断层一般规模较大,对矿层的破坏作用也较剧烈。(三)岩浆岩(1)正长斑岩(ξπ)(2)变钠长(斑)岩脉(φ)(3)变基性岩脉(Ν)3)TC170开采断面上,因矿层受不同方向断裂的破坏(四)地震四、水文地质条件(一)含水层震旦系上统尚家店组(Zbsh)岩溶裂隙含水层组:主要为灰、深灰色绢云千枚岩夹。结晶灰岩透镜体、黄褐—淡黄色泥质白云岩,厚185.5-194.41m。震旦系上统青山寨组(Zbq)相对隔水层:主要为厚层硅质白云岩、硅质岩。致密完整,可视为相对隔水层。寒武系大堰角组(∈1d)相对隔水层:为含矿岩层,主要为含磷钒硅质板岩、重晶石矿层、含炭硅质板岩、含炭石英绢云板岩夹灰岩透镜体。岩层整体完整度高,节理裂隙极少发育,可视为相对隔水层。但本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寒武系六合湾群(∈1lh)岩溶裂隙含水层:主要为条带状结晶灰岩、条纹状结晶泥质白云岩、互层的灰色绢云千枚岩与结晶灰岩、灰色泥质条带状结晶灰岩、黄绿色绢云千枚岩,总厚81-164m。奥陶—志留系兰家畈群(OSln)相对隔水层:变块状辉斑玄武岩底部夹绢第四系(Q)孔隙水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物,主要分布于沟谷、河床,富水性不一。(二)矿坑充水因素分析重晶石矿赋存于寒武系大堰角组(∈1d)构造裂隙水含水层,矿层顶板为含磷钒硅质板岩,底板为含炭硅质板岩,围岩节理裂隙极少发育,但板理发育,断裂构造裂隙发育。矿坑直接充水水源为寒武系大堰角组(∈1d)构造裂隙水含水层,导水通道为断裂构造裂隙,间接充水水源为震旦系上统尚家店组(Zbsh)岩溶裂隙含水层组、寒武系六合湾群(∈1lh)岩溶裂隙含水层、地表水。据矿山排水资料,当前状态,间接充水因素对矿坑影响较小。未来采矿可能引起设计崩落线范围内岩层错动,出现裂隙等导水通道,使间接充水水源的水通过出现裂隙等导水通道进入矿坑。(六)矿坑涌水量估算区内共有9个矿体,其中主要矿体为Ⅰ号、Ⅱ号、Ⅲ号、Ⅳ号。目前主要开采矿体为Ⅲ号矿体,主要排水矿体亦为Ⅲ号矿体。Ⅲ号主井井底已至-44m标高,为开拓系统内最低开采水平,所有排水都会流入Ⅲ号主井井底,再统一集中抽排。具体排水量情况见下表2-2:为设计采矿量。矿山排水量和采矿量均使用平均值来计算,最大排水量使用2018五、工程地质条件(一)工程地质岩组震旦系上统尚家店组(Zbsh)层状软弱岩组:主要为灰、深灰色绢云千枚岩夹结晶灰岩透镜体、黄褐—淡黄色泥质白云岩,厚185.5-194.41m。震旦系上统青山寨组下段(Zbq1)层状坚硬岩组:主要为厚层硅质白云岩,厚4-39m;震旦系上统青山寨组上段(Zbq2)块状坚硬岩组:主要为硅质岩。寒武系大堰角组下段(∈1d1)块状坚硬岩组:包括含矿岩层,主要为含磷钒硅质板岩、重晶石矿层,岩层节理裂隙极少发育;寒武系大堰角组中、上段(∈1d2+∈1d3)层状半坚硬岩组:主要为含炭硅质板岩、含炭石英绢云板岩夹灰岩透镜体,岩层节理裂隙极少发育,但板理发育,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寒武系六合湾群(∈1lh)层状软弱岩组:主要为条带状结晶灰岩、条纹状结晶泥质白云岩、互层的灰色绢云千枚岩与结晶灰岩、灰色泥质条带状结晶灰岩、奥陶—志留系兰家畈群(OSln)块状坚硬岩组:变块状辉斑玄武岩底部夹绢云板岩。第四系(Q)松散软弱岩组: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物,主要分布于沟谷、河床,厚度不一。(二)井巷围岩稳定性评价矿山井巷和采区揭露的岩层为矿层及其直接顶、底板和间接顶板。矿层直接顶、底板为含炭硅质板岩和含磷矾硅质板岩,属半坚硬岩组,间接顶、底板为含炭绢云石英板岩,属坚硬岩组。据矿山井巷现场调查,顶、底板岩层闭合节理裂隙较发育,井巷内支护少,主要支护地段为地表附近,深部极少支护。地下深部部分矿层直接接触炭质板岩,在探矿活动,局部中有掉落。总体而言,围岩稳定性较好(照片2-2-、照片2-3)。(三)边坡情况矿体地表出露部分已露采采完,形成露采边坡。据现场调查,边坡多为岩质边坡,岩性为硅质板岩和含炭硅质板岩等,土质部分一般较薄,边坡角为55°,局部达60°,坡脚有少量碎石,未有滑落、垮塌现象,边坡稳定性较好。见表2-3,照片2-4。六、矿体(层)地质特征本矿段西起W119线,东至W172线,长5400m,其间矿层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分布,厚度及品位达到一般工业要求,可以求出资源储量的矿体合主要矿体特征介绍如下:(1)0号矿体:该矿体在原普查报告中因地表出露长度较小而没有估算其资源量,矿体位于普查区西部,TC125—TC126之间,地表出露长度约220m,宽度1.02~5.1m,地表出露标高140~260m,向深部延展垂深达90~130m,矿体地表(TC125—TC126之间)至标高175m以上已经采空,175~140m段已经有斜井和开拓平硐,但该段矿体基本没有采掘。平硐内矿体厚度一般1.52~2.01m,平均厚度1.83m,矿体地表出露长约220m,矿体的延展规模属小型矿体;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单工程厚度1.52~4.01m,平均厚度2.32m,厚度变化系数39%,矿体厚度变化小,矿体形态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单工程品位87.41~93.67%,平均品位90.75%。品位变化系数3%。矿石质量较佳。有用组分的均匀程度属均匀型。矿体产状稳定,一般无或很少有较大的断层破坏矿体,岩脉不发育。构造、岩脉发育程度属简单类型。根据柱状对比图可以看出0号矿体从南东至北西厚度逐渐变薄,品位变小,但W121线局部有富集和变厚,从地表至深部矿体变薄,品位减小。量83kt。2014年核实中矿权人施工了一个竖井,竖井垂深128m,目前正施工平硐仅2m进尺。尚未见矿。本次核实0号矿体没有动用,资源储量与《2014年核实报告》一致。(2)Ⅰ号矿体:矿体总体产状近于直立,在F52、F53处产生扭曲,致使两侧产状相反。TC134因地表呈紧密褶皱并有岩脉的贯入破坏,矿层在地表重复成两次,厚度分别为6.09m、0.96m。在TC132中,矿层厚3.03m,未发生倒转,倾向南西,倾角50~60°。W132与W134之间,有NEE向F53、F52横向切割矿体,使矿体东盘明显向南推13m,且使TC134矿层向NE倒转,倾角62~74°,在W136线,矿层在地表产状几乎直立,矿层在该槽中厚1.19m,向东逐渐变薄,在TC137以西该矿体在TC134中,虽有走向断层(被岩脉充填)以及西段矿层,在W131与W132间有走向断层沿矿层底板产生,但对矿体的连续性无较大破坏。深部在W132中标高200m附近因受NW向F54断层影响造成矿层重复;W134在标高80m、W136线在标高65m处,也分别被断层切割上下错动,造成局部缺失。该矿体在2003年检测中发现已经采空,《07资源储量报告》核查时发现矿体西端深部110m标高附近又有新的重晶石资源,新发现矿层厚度最厚2.88m,平均厚度达2.34m,平均品位90.45%。2014年核实在+80m标高,对沿脉进行实地测量,矿体长57m,两端厚度小于1m,中间厚2.83m。顶板为硅质板岩,底板为炭质板岩,炭质含量高达30%以上。矿层面呈舒缓波状,倾向南西220°~224°,倾角62°~81°。对该沿脉分别取三个样进行控制,BaSO4含量89.15%~95.10%。矿体地表出露长约566m,延深约55m~200m,整体上东部延深浅,西部较深,矿体的延展规模属中小型矿体;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单工程厚度0.8~5.03m,平均厚度2.19m,厚度变化系数59%,矿体厚度变化中等。矿体形态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单工程品位84.4~96.12%,平均品位91.93%。品位变化系数3%。矿石质量较佳。有用组分的均匀程度属均匀型。产状不稳定,褶皱发育或断层、岩脉发育,对矿体影响和破坏较大。构造、岩脉发育程度属复杂根据柱状对比图和W132勘探线剖面图可以看出Ⅰ号矿体以133线为中心向两端沿走向厚度逐渐变薄,品位变小,从倾向上地表至深部矿体也变薄,品位减小。截至2014年8月,Ⅰ号矿体动用了13个块段,共消耗矿石量352kt。本次核实Ⅰ号矿体又动用了D1-2-1和D1-7两个块段的一部分和D1-3块段的大部分,2014年9月至2018年12月底Ⅰ号矿体新消耗矿石量24kt。矿体厚度变化不大,品位略有增加。该矿体由W137~W149线之间,原来就地表所见无明显断裂破坏,仅在TC143中底板与矿层之间因脉岩贯入挤压矿层,使矿层厚度变薄为0.15m,其余工程中厚度均较稳定。从总体上看,矿体均向NE产生倒转,地表矿体在矿体沿倾斜方向由ZK1381(1382)、ZK1402、ZK1403、ZK1404、ZK1405、ZK1406、ZK1441、ZK1442、ZK1461-ZK1468及PD浙-3、XJ三–4、XJ三–1、XJ四–5–1、XJ四–5、PD三–1等工程及采在标高150~80m之间,主矿体呈蛇状弯曲,向NE倾斜,一般倾角55~75。,矿层厚度由地表向深部有变薄趋势,矿体在W140、W146中局部出现尖灭,或因断层及脉岩的挤压破坏而缺失。在标高80~50m间,矿体略向南弯曲后,下部又向NE翘起呈波状弯曲。在W146线上矿层错断后,北东盘矿层垂直向下延深,其垂深达-240m标高,斜深达470m。由地表到深部,矿层逐渐变薄。由于矿山采矿活动,该矿体由两个平硐、四个斜井+平硐进行开采,起点标高在173~219m间,采矿终点标高在119~181m间,一般在150m标高左该矿体从地表到150m标高左右均已开采。近3年来,在Ⅱ号矿体XJ四-5和方式仅仅是沿脉探采,上下两个平硐之间没有开采。矿体地表出露长约1132m,深部延深约24m~300m,整体上东部延深浅,度0.50~5.66m,平均厚度2.30m,厚度变化系数55%,矿体厚度变化中等,矿体形态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单工程品位56.44~94.91%,平均品位89.24%。品位变化系数9%。矿石质量较佳。有用组分的均匀程度属均匀型。产状不稳定,断层、岩脉发育,对矿体影响和破坏较大。构造、岩脉发育程度属复杂类根据柱状对比图和W138、W142、W146勘探线剖面图可以看出Ⅱ号矿体在走向上有两个峰值,分别以W139线和W146为中心向两端沿走向厚度逐渐变薄,品位变小,从倾向上地表至深部矿体也变薄,品位减小。截至2014年8月,Ⅱ号矿体动用了20个块段,共消耗矿石量810kt。本次核实Ⅱ号矿体2018年又动用了D23保块段,2014年8月至2018年12月底Ⅱ号矿体新消耗矿石量11kt。矿体厚度、品位没有变化。(4)Ⅲ号矿体:由TC156~TC160四个工程控制,矿层地表厚度分别为3.65m、1.75m、1.49m和1.23m。矿层在TC160中因走向断层F61的作用,使矿层重复。其余工程中均呈单斜。顺矿层部位因断裂破碎带有岩脉侵入,造成矿层重复和缺失。TC159至TC160之间有13.50m的无矿段。该矿体在《普查报告》中的资源储量已经全部采空,矿方在最下部平硐中又向西方向掘进了50m,发现了新的重晶石资源,矿层厚度最大达3.04m,品位达90.08%,可以作为新的备采资源储量。矿体地表出露长约461m,延深约30m~150m,整体上东部延深浅,西部较深,矿体的延展规模属小型矿体;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单工程厚度0.38~6.72m,平均厚度2.21m,厚度变化系数81%,矿体形态复杂程度属复杂类型;单工程品位87%~96.15%,平均品位91.22%。品位变化系数3%。有用组分的均匀程度属均匀型。产状不稳定,断层、岩脉发育,对矿体影响和破坏较大。构造、岩脉发育程度属复杂类型。根据柱状对比图和W158勘探线剖面图可以看出Ⅲ号矿体在走向上以W157为中心向两端沿走向厚度逐渐变薄,品位变小,倾向上100m左右被断层挫断,在-50m处又重新出来,划为Ⅲ′号矿体,品位超过90%,厚度达6m。余块段均已采空,共消耗矿石量245kt。本次核实Ⅲ号矿体没有动用,资源储量与《2014年核实报告》一致。(6)IV号矿体:该矿体由TC164A至TC170,在TC168处被F59切断在TC165处被F47切断,矿层东盘北移5m,在TC169处,矿体为一向斜褶曲,槽中出现两层(次)矿,沿走向呈一不连续带状。W166线矿体在深部50—20m标高间产生断裂,断距30m。见矿最大斜深235m,W170中最大见矿斜深100m,矿层深部被断层错断。矿体在地表虽有紧密褶皱,但向深部略呈蛇状弯曲,ZK1661与ZK1701两孔见矿点与地表矿层出露点大致呈一直线,故矿体总体产状近于直立,地表、地下变化不大。目前该矿体W170以西已经全部采空,最低开采标高接近0m,W170以东作为备采区开采,目前见矿最厚矿层1.75m,最高品位92.15%。矿体地表出露长约319m,延深约35m~105m,整体上东部延深浅,西部较深,矿体的延展规模属小型矿体;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单工程厚度0.5m~7.14m,平均厚度1.93m,厚度变化系数99%,矿体形态复杂程度属复杂类型;单工程品位86.1~94.94%,平均品位91.64%。品位变化系数3%。有用组分的较大。构造、岩脉发育程度属复杂类型。根据柱状对比图和W166勘探线剖面图可以看出Ⅳ号矿体在走向上有两个高值点,以W165和W169为中心向两端沿走向厚度逐渐变薄,品位变小,倾向上深部较地表厚,品位深部略高。截至2014年8月,Ⅳ号矿体体动用了8个块段,共消耗矿石量565kt。本次核实Ⅳ号矿体2017年动用了D4-1块段,2014年8月至2018年12月底Ⅳ号矿体新消耗矿石量4kt。矿体厚度、品位变化不大。(ℸ)Ⅰ′号矿体为隐伏矿体。由单工程ZK1363控制。矿层厚1.22m,重晶石品位80.06%。共求得334资源量45kt。截至2014年8月,Ⅰ′号矿体体尚未开采。本次核实Ⅰ′号矿体没有动用,资源储量与《2014年核实报告》一致。(7)Ⅱ′号矿体为隐伏矿体。由单工程ZK1467控制,矿层厚1.07m,重晶石品位87.55%。共求得334资源量9kt。截至2014年8月,Ⅱ′号矿体体尚未开采。本次核实Ⅱ′号矿体没有动用,资源储量与《2014年核实报告》一致。(8)Ⅲ′号矿体为隐伏矿体。由原工程ZK1581、PDⅢ-1及新增工程CMⅢ-1和XJⅢ-1控制,矿体厚4.48—6.60m,平均厚5.58m,重晶石品位90.47—92.03%,平均品位91.30%。矿体长约287m,倾向延伸117m,矿体品位较稳定,厚度呈中间厚向东西两侧缓慢变小的趋势。共求得重晶石333+334资源量419.26kt,其中,122b资源量154.32kt,333资源量264.94kt。截至2014年8月,Ⅲ′号矿体体尚未开采。本次核实Ⅲ′号矿体动用了D42-3块段,2014年8月至2018年12月底Ⅲ′号矿体新消耗矿石量82kt。分别采于2015、2016、2017年,矿体厚度、品位变化不大。(9)D0矿体由单工程TC121控制。延深约30m,矿体呈透镜状,单工程厚度3.61m,重晶石品位93.80%。有用组分的均匀程度属均匀型。产状不稳定。共求得334截至2014年8月,D0号矿体体尚未动用。本次核实D0号矿体没有动用,资源储量与《2014年核实报告》一致。七、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矿山界线周边1公里范围内无其它矿权,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当地村民耕地及村村通公路等工程活动,影响程度一般。第三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一、评估范围和级别(一)评估范围(二)评估级别表3-1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表重要区较重要区分布有500人以上的居民集中居住区分布有200~500人的居民集中居住区居民居住分散,居民集中居住区人口在200人以下分布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铁路、中型以上水利、电力工程或其他重要建筑设施分布有二级公路、小型水利、电力工程或其他较重要建筑设施无重要交通要道或建筑设施矿区紧邻国家级自然保护胜区等)或重要旅游景区(点)紧邻省级、县级自然保护区或较重要旅游景区(点)远离各级自然保护区及旅游景区(点)有重要水源地有较重要水源地无较重要水源地破坏耕地、园地破坏林地、草地破坏其它类型土地(3)地质构造:矿区断层主要有地表断层和深度隐伏断层,其中地表断层主成段块状。深部隐伏断层主要在剖面钻孔中反映出矿层不连续和重复出现这些断1.主要矿层(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矿坑进水边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岩溶裂隙发育带等富区域强含水层、地下水集中径流带或地表水联系密切,老窿(窑)水威胁大,矿坑正常涌水量大于干排水容易造成区域含水1.主要矿层(体)位于地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岩溶裂隙发育带等富水性中域强含水层、地下水集中径流带或地表水有一定联3000-10000m3/d,地下采矿和疏干排水较容易造成矿区周围主要充水含水层1.主要矿层(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矿坑进水边界条件简单,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差,补给条件差,与区域强含水层、地下水集中径流带或地表水联系和疏干排水导致矿区周围主要充水含水层破坏可能2.矿床围岩岩体结构以碎裂结构、散体结构为主,软弱岩层或松散岩层发育,蚀变带、岩溶裂隙带发育,岩石风化强烈,地表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体)顶底板和矿床围岩稳固性差,矿山工程场地2.矿床围岩岩体以薄-厚层状结构为主,蚀变带、岩有软弱岩层,岩石风化中等,地表残坡积层、基岩矿层(体)顶底板和矿床围岩稳固性中等,矿山工2.矿床围岩岩体以巨厚层变作用弱,岩溶裂隙带不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顶底板和矿床围岩稳固性好,矿山工程场地地基稳和矿床围岩岩层产状变化大,断裂构造发育或有活矿层(体)围岩、覆岩和主),强,对井下采矿安全影响(体)和矿床围岩岩层产状变化较大,断裂构造较发育,并切割矿层(体)围岩、覆岩和主要含水层水性较差,对井下采矿安和矿床围岩岩层产状变化小,断裂构造不发育,断4.现状条件下原生地质灾4.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4.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5.采空区面积和空间大,多次重复开采及残采,采空区未得到有效处理,采5.采空区面积和空间较区部分得到处理,采动影5.采空区面积和空间小,无重复开采,采空区得到貌形态复杂,地形起伏变化大,不利于自然排水,相对高差大,地面倾向与6.地貌单元类型较多,微地貌形态较复杂,地形起伏变化中等,不利于自然排水,地形坡度一般为20°-35°,相对高差较大,地面倾向与岩层倾向多为6.地貌单元类型单一,微地貌形态简单,地形起伏变化平缓,有利于自然排水,地形坡度一般小于区,矿山建设规模为小型。根据矿山环境影响评估精度分二、现状评估(一)地质灾害现状评估达60°,坡脚有少量碎石,未有滑落、垮塌现象,边坡稳定性较好,未发生滑坡、采空区未发生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本矿区地形地貌条件为中低山,区内海拔高度+150m—+389.9m,一般相对高(三)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现状评估占了土地,矿山开采对自然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严重。根据“编制规范”(四)土地资源破坏现状评估根据本次现场调查以及查询当地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部门土地利用现状图成果),-轻,露天采坑对土地资源的影响程度较严重,井巷口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五)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现状评估分级汇总单位-大小-施万元>500人>100层m3/d>10000况---水-大小-公顷>2无公顷>4公顷表3-8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分级汇总表积井巷口及周边(六)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现状综合评估分区1、影响严重区(Ⅰ区)2、影响较严重区(Ⅱ区)3、影响较轻区(Ⅲ区)现状条件下,矿山开采对该区的影响主要为局部较三、预测评估(一)矿业活动可能引发与加剧的矿山地质灾害危害程度预测评估h1=。1—采空区顶板冒落带高度(m“—矿体倾角。H2(二)矿业活动含水层的影响和破坏程度预测评估矿山含水层为构造裂隙含水层,以直接进水方式补给,坑内正常涌水量为矿区位于区域水文地质单元的补给、径流区。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约综上所述,预测采矿活动对含水层的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较严重。(三)矿业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与破坏程度预测评估造成的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届时若有地面沉陷地质灾害发生,矿山应重新编制“矿估结论与现状评估保持一致,未来矿山生产活动对土地资源破综述:预测评估破坏土地资源破坏程度较轻-较严重。(四)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和破坏程度预测评估(五)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预测评估分级汇总表3-9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汇分级总表塌度重重重(六)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预测评估分区第四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一、分区原则及方法《随州市钰丰矿业有限公司谢店重晶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二、分区评述区(Ⅰ区)、1个次重点防治区(Ⅱ区)和1个一般区(Ⅲ区)。(一)重点防治区现状条件下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是原露天采坑对地形地貌的破坏及采坑边坡(二)次重点防治区(三)一般防治区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尽可能地在出现问题以前进行预防,提出科学合理考虑以往,着眼当前,顾及将来,按照轻重缓急,有依靠科技进步,尽可能地对矿山生产的废弃物(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目标和任务1)严格在圈定范围内从事矿业活动,不得随意越界活动、扩大占地范围、扩4)通过水准测量法建立监测体系,降低评估区内潜在的地面沉陷地质灾害隐2)进一步完善监测体系,降低区内潜在的沉陷等地质灾害隐患的危险性和危3)根据远期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对新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进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部署),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为防止各工业场地上方的汇水冲刷场地及主要井巷口,设计在其修建截排水),系数(本区域取0.65F—汇水面积(km2P—设计降雨量(mm;T—排涝Q=AxC(Rxi)0.5y=0.236m3/s>0.093m3/s,即矿台阶高度已超过安全规程规定,设计对其进行削坡整形及增设台阶(台阶高度15m最终形成台阶坡面角65°,最终坡面角不大于55°,并在其上覆土绿化,2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